辩证唯物论部分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模板(三篇)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模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fcc25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0.png)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模板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之一,它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有历史性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一切存在都是物质的,物质是根本的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
2. 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统一。
矛盾的发展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解决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运动变化原理: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否定了事物的静止性。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矛盾的斗争和统一的运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 分析具体事物的总体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强调从整体和全面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而不是片面和片段的认识。
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从整个发展过程中去分析具体事物。
2. 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通过矛盾的辩证分析来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
矛盾分析是把握事物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斗争和统一关系,从矛盾中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
3. 实践观察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要通过实践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认识事物。
实践观察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的运动规律和内在规律。
4. 辩证思维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善于辩证思维,即善于看到事物的矛盾和统一,善于看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善于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联系。
总之,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之一,它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帮助我们正确处理问题,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在学习和应用唯物辩证法时,应该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才能更好地把握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062e7f3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a.png)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的
总结和规范。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唯物论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是客观存在的基础。
物质
是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而意识是物质的特殊形式和产物。
2.辩证法原理: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矛盾的统一。
事物内部存在着各种对立面和矛盾,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对立面的互相依赖和对立面
的统一。
3.发展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事物的发展是由内
在的矛盾推动的。
物质世界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法则。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性与系统性: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把问题放在全面的背景下考虑,不能片面地
看待事物。
要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发展规律和事物的内在联系。
2.矛盾分析与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分析问题时应当从矛盾的角度出发,把握
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矛盾的发展方向。
要运用辩证思维,善于抓住事物的矛盾和对立面,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3.实践性与历史性: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
同时,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历
史的产物,要把握事物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整理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2943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1.png)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整理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物质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动力。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能够感知和认识的对象,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2.辩证法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辩证的,事物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矛盾是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对抗力量,推动事物的前进和发展。
矛盾的存在使事物具有动力和活力。
3.发展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事物在内部积累一定量的矛盾时,就会发生质变,产生新的事物。
4.平衡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辩证运动的平衡过程,即矛盾的统一和斗争。
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表现为事物的相对稳定。
5.全面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具有全面性的。
事物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多阶段、多因素的。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辨证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辨证思维是理解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辨证思维是以矛盾为基础的思维方式,通过研究和分析矛盾,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矛盾的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
2.矛盾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强调对事物内部矛盾的认识和分析,通过矛盾的辨析和解决,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分析方法要善于发现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找到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找到矛盾解决的关键点,从而推动事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5.实践性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实践性分析方法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推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三、唯物辩证法的应用领域1.自然科学: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对于研究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探索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社会科学:唯物辩证法可以用于分析和研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3.教育科学:唯物辩证法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的原理和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c0a4a4f8856a561252d36f91.png)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部分的原理和方法论1、矛盾的原理及方法论(或对立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或矛盾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要记得这三种情形)〖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72b3b82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3.png)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与方法论在解析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1. 辩证法的物质性原理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世界的根本,它是解释事物的基础。
物质具有运动和发展的属性,包括数量的变化、质的转化和事物的产生消亡等过程。
物质的运动和发展是由于矛盾的斗争和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2. 辩证法的矛盾性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内部矛盾,矛盾是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且矛盾不仅存在于每一个事物内部,还存在于不同事物之间,形成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
矛盾的存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 辩证法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和客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类的主观认识是相对的,但它通过实践与客观世界相联系,反过来又影响和改变客观世界。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 矛盾分析的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方法之一是矛盾分析法。
在认识和研究事物时,要分析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其核心思想是在矛盾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
2. 实践观察的方法实践观察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与客观世界接触,感知事物的特征、运动和发展变化。
通过实践观察可以检验和修正主观认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水平。
3. 综合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之一,它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矛盾,并深入分析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关系。
综合分析强调整体观点,把握事物的全貌和内外部联系。
三、唯物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不仅仅适用于哲学领域,也可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1. 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中,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性原理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内部的矛盾,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矛盾,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b64209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9.png)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包括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两个基本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一种对世界和社会现象进行全面、深刻分析的哲学方法和世界观。
1.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现实世界的独立存在,而意识、思想等是物质世界的反映。
2.辩证法:
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发展性、矛盾性的认识。
辩证法包括以下基本原理:
对立统一: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矛盾,但同时这些对立又构成统一体。
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通过阶段性的否定和超越,形成更高水平的新事物。
量变与质变:事物的发展既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飞跃。
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质变。
斗争和发展:辩证法强调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3.原理和方法论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原理与方法论的统一,即对事物的认识和分析应该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并将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的真理性是通过实践检验和实践指导的。
总体来说,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了对事物的全面、历史性、发展性
的认识,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哲学基础,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辩证唯物论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辩证唯物论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f58e1d4ec3a87c24028c4a2.png)
知识点七: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 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 题。
-
知识点九: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 一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 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 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 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 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 循守旧、无所作为的保守主义思想。
-
知识点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 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反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也即片面夸大人的主观 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也即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 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实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注意:此原理和“规律与人的关系原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使用时可根 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规律与人的关系原理”可表述为:规律是客观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或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 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 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a6c29029f524ccbff021846f.png)
【例3】 (2012·海南卷·25)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 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 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 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 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 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 而倍受游人青睐。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 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 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 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 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 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 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a
11
【例4】某乡政府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为加快水产养殖步伐,
每村新开挖养鱼池不得少于 10公顷,但该乡政府认为,本乡地势高 ,往年常旱,不适宜挖田养鱼。该乡政府又根据近两年市场上的棉花 、蔬菜的需求渐增的趋势,最后决定:扩大棉花、蔬菜种植面积,减 少粮食种植面积,全面拓宽疏通生产河道。当年旱情严重,新开挖修 好的生产河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种植棉花、蔬菜的经济效益比往 年大大提高。 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分析该乡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 化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进一步增 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 个无法抗拒的历史进程。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 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801423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4.png)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通过对事物发展、变化和矛盾的认识,解释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主要包括辩证法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和关于事物发展的原理。
(一)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唯一和永恒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物质存在、运动和变化的表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映。
唯物辩证法坚持以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批判了唯心主义对世界本质的虚无主义观点。
(二)关于事物发展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以矛盾为基本推动力的。
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源。
唯物辩证法强调一分为二的矛盾观,即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性指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矛盾的斗争性指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冲突、相互排斥、相互对立,这种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
(一)辩证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思维是认识世界本质、揭示矛盾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强调全面性和发展性,要把握事物的全体性和部分性,把握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把握事物的矛盾和对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现象。
辩证思维还强调运用对立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超越片面性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深入剖析事物的内部矛盾和矛盾的发展规律。
(二)实践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
实践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把理论当作实践的指导,把实践当作检验理论的标准。
唯物辩证法强调在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事物,通过实践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还强调实事求是,主张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使理论更加符合实际。
唯物辩证论所有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论所有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a967159adaef5ef7ba0d3c98.png)
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d99efd7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5.png)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基础。
其原理和方法论如下: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这个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首要原理,也是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
2.矛盾普遍存在:矛盾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源泉,矛盾普遍存在,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
3.事物发展的质变和量变: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通过数量的积累和渐进的变化,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4.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对立面是矛盾的表现,对立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通过斗争实现对立面的转化。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1.全面分析:全面分析是指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问题进行分析,
全面地、系统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2.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指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总结,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3.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指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不断地实践、检验、发展理论。
4.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包括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和整体思维等方面,是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总之,唯物辩证法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工具,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812eb51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7.png)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法论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法论提⾼解决我国改⾰发展基本问题本领。
那么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法论呢?下⾯⼀起来了解下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法论: 1.主观能动性原理 【基本观点】⼈的主观能动性是⼈类特有的能⼒与活动。
它包括⼈类认识世界的能⼒与活动、⼈类改造世界的能⼒与活动、⼈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积累正确主观因素 【⽅法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强调规律客观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基本观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区别①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②从获得途径看,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理性认识是通过⼈的理性思维来把握;③从认识的程度和⽔平看,感性认识的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级阶段;正确的理性认识⽐正确的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④从认识的作⽤看,正确的理性认识⽐正确的感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具有更⼤的作⽤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辨证统⼀的关系。
第⼀,⼆者是相互联系的。
⼀⽅⾯,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另⼀⽅⾯,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第⼆,⼆者是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的因素,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感性认识;另⼀⽅⾯,理性认识同样渗透着感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是建⽴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相统⼀的。
【⽅法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区别的.所以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联系,所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可能的。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25ac99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2.png)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1.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观点,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表现。
2.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是绝对的,而且发展具有不平衡、不稳定、不连续的特点。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1.辩证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强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即全面、一致、质疑、历史和发展的思维方法。
2.分析事物的内部矛盾:唯物辩证法通过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
3.对立统一法:唯物辩证法强调对立统一法,即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同时强调对立方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4.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强调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即形式和内容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三、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普遍存在于社会和自然界,而且每一个事物都有独特的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主要方面是决定矛盾性质的方面,次要方面是由主要方面决定的。
4.矛盾的转化: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即事物内部的矛盾不断地消除和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5.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指出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质变是量变的积累和积极性的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推动力。
6.事物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飞跃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飞跃性,阶段性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飞跃性是事物发展的突变和革命性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和具体原理可以用于各个领域。
在科学研究中,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在社会中,唯物辩证法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分析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在经济管理中,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合理的发展战略。
辩证唯物论相关的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相关的原理和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4a02856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e.png)
辩证唯物论相关的原理和方法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
物质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是客观世界的实在。
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包括质、量两个方面的运动。
物质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原理: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它将实践与认识相统一,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因为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辩证法主张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辩证法通过矛盾的分析和辩证思维的运用,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起源、过程和趋势。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发展原理:四、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方法:1.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从实际出发,进行客观的研究和分析,不偏离客观实际,不过分主观主义。
2.矛盾分析:辩证唯物主义通过矛盾分析,揭示事物变化的内在原因和规律,揭示内部矛盾的发展演变。
3.主体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改造世界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4.综合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综合分析,将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全面把握问题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通过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分析和把握,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实践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通过实事求是、矛盾分析、主体性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帮助人们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原理和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更是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提供的对策和指导。
辩证唯物论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b923d93f0722192e4536f648.png)
辩证唯物论8个原理及方法论(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原理(或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基本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基本内容: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基本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的意识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①具有目的性。
②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六)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辩证唯物论8个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8个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b9774416964bcf84b9d57b4c.png)
辩证唯物论8个原理及方法论(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原理(或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基本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基本内容: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基本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附——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的意识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①具有目的性。
②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865bc70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9.png)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及 方法论
5.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 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 选择性。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2) 意 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 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 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 识。重视精神的力量。
【例5】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新科动 漫频道出品了《文化中国》高清文化系列短片。央 视挖掘地方工艺美术、民风民俗、科学技术、人物 典故等经典文化,在文化内容的表现手法上,抛弃 传统的说教;充分发挥了电视技术制作的优势,采 用高清格式拍摄并独具匠心地与动漫巧妙结合,虚 实相间,相映成趣,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文化,将 一个个文化经典演绎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向世 人呈现出一幅东方文明之美的风情画卷,扩大了中 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影响力。 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教,独具匠心地与动漫巧妙结合,解读中国文化, 说明人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 导作用。《文化中国》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与国际影响力,提升了国家综合国力。 (3)意识对人于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优 秀文化利于提升人文素养和高昂的精神,催人上进。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论部分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
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
l、自然界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
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首先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能正确认识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错误的意识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坚持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5、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6、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7、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同6)。
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P34)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