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蒹葭中考练习题复习进程
关雎、蒹葭经典练习题答案
![关雎、蒹葭经典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bce94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d.png)
关雎一、《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诵读《关雎》,看看那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答案:1、第一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抒情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
2、次章以水中左右飘摇荡动的荇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当主人公求之不得,付出暂时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甚至“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二、本诗开头为什么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答案:本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开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以雎鸠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贴切自然,意蕴丰富。
三、《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
朗读本诗,感受本诗的节奏和韵律。
答案:《关雎》首章,可划分节奏如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全诗的序曲,要读得平静。
“鸠”“洲”“逑”为韵脚,要拖长读,显出音韵的回环和谐之美。
四、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悠哉悠哉”和“辗转反侧”。
答案:①“悠哉悠哉”是心理描写,表明其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②“辗转反侧”是动作描写,表现青年男子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安的情形。
五、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悠哉悠哉”中的两个“悠”字?答案:两个“悠”字以感叹语气道出,加重了感情色彩,着重表现了青年男子长夜无眠的相思之苦。
六、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流”、“采”、“芼”字。
答案:“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选,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勤劳,写出了女子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的形象特点。
七、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你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乐而不淫”的意思是说男女之间的爱快乐而不放纵。
“哀而不伤”说的是追求失败了,失恋了,即使有些失落的情绪,也不必过度伤感,更不至于悲痛欲绝。
山西省太原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古诗文名句默写
![山西省太原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古诗文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26d211cdb9d528ea81c779e6.png)
考点跟踪突破7 古诗文名句默写(一)(一)《关雎》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2016·武汉)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描写小伙子因朝思暮想而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6.(2016·东营)《关雎》中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二)《蒹葭》1.(2016·随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2016·鄂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4.《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情调的句子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5.《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三)《观沧海》曹操1.(2016·黄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2016·上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诗中描写诗人的奇特想象,反映作者博大襟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2016·重庆)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四)《饮酒(其五)》陶渊明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2016·重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016·陕西)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4cf667a8a32d7375a5178073.png)
《诗经二首》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答案解析】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一)《关雎》一、理解性默写: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选择题:1、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
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具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分析:D、“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是错误的。
2、对《关雎》中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分析:A、不是比喻手法,而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下列对《关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开篇写河洲滩头睢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荐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解析】D.有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男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关雎》《蒹葭》中考一轮复习仿真训练题目及答案
![《关雎》《蒹葭》中考一轮复习仿真训练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300807ed630b1c58eeb500.png)
中考一轮复习仿真训练题目(含答案)之《关雎》《蒹葭》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0分)(1)芼.()(2)湄.()(3)跻.()(4)寤寐..()()..()()(5)蒹葭(6)晞.()(7)雎鸠..()()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0分)(1)好逑.()(2)寤寐思服.()(3)琴瑟友.之()(4)钟鼓乐.之()(5)左右流.之()(6)溯游从.之()(7)蒹葭采采..()(8)道阻且右.()(9)在水之涘.()(10)溯洄.从之()3、判断选择题(对的打√,错的打×)(24分)(1)《诗经》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0篇,古人又称之为“诗三百”。
()(2)《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代表《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关雎》属于颂,《蒹葭》属于风。
()(3)《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4)《诗经》中诗歌的标题一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
()(5)《蒹葭》中每章开头的写景,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仅仅变化少数字或词语,其作用是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旋律美,于内容的表达,没有实质的意义。
()(6)《关雎》最后一章,真实地再现了小伙子已结把姑娘追到手之后的幸福愉悦的生活场景。
()(7)《蒹葭》这首诗,主旨有多重解,被后人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
诗中的“伊人”,可以是爱恋的对象,可以是美的化身,可以是访求的贤臣,也可以是人们期盼的明君,等等理解都能说得通。
()(8)《关雎》是《诗经》中孔子最喜欢的一篇。
孔子在编纂的时候,认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符合儒家温柔敦厚的中庸思想,所以把它作为压轴之作,放在《诗经》最后。
()5、赏析(22分)(1)《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也没有直接写“伊人”,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思念、“伊人”美丽而朦胧的身影却无处不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试做简要分析。
《关雎》《蒹葭》练习题与答案
![《关雎》《蒹葭》练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33f5d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d.png)
《关雎》《蒹葭》练习题与答案《关雎》《蒹葭》练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给以下加粗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2、填空题: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局部。
⑵《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
⑶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讲解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二、简答1、《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在古汉语的规那么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
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p 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比拟《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4、从两首诗歌中的任意选取一首,将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
三、阅读《君子于役》,答复以下问题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专题14 诗词赏析(《关雎》+《蒹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14 诗词赏析(《关雎》+《蒹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3f0a15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d.png)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 的左右两边求取。那文 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 夜都想要追求她。追求 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 总思念着她。思念之情 绵绵不尽,叫人翻来覆 去难以入睡。
赏析
内容理解:第一章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 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写作手法:开篇即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 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 ,显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
一、“诗词赏析”考点梳理 《蒹葭》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①〔蒹葭(jiān jiā)〕芦苇。
蒹葭①苍苍②,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③, 在水一方④。 溯洄从之⑤, 道阻⑥且长。 溯游⑦从之, 宛在水中央⑧。
②〔苍苍〕茂盛的样子。 ③〔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④〔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⑤〔溯洄(sù huí)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 溯洄,逆流而上。洄,逆流。从,跟随、追 寻。之,代“伊人”。 ⑥〔阻〕艰险。 ⑦〔溯游〕顺流而下。 ⑧〔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
一、“诗词赏析”考点梳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赏析
①〔城阙辅三秦〕意思是三
秦辅卫着长安。城阙,指长
安。三秦,指关中地区。项
炼字:“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
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 三秦辅卫着长安, 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
城阙辅三秦①, 风烟望五津②。
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 三秦”。
芦苇十分茂盛,清早露 水变成了霜。所爱的人 她在哪,正在水的另一 边。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艰险而且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好 像在水的中央。
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
蒹葭萋萋⑨, 白露未晞⑩。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⑪。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⑫。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关雎》《蒹葭》练习题含答案
![《关雎》《蒹葭》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78c34d5a8102d276a22f99.png)
12 《诗经》二首作业一、默写《关雎》《蒹葭》关雎,。
,。
,。
,。
,。
,。
,。
,。
,。
,。
蒹葭,。
,。
,。
,。
,。
,。
,。
,。
,。
,。
,。
,。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关关:洲:窈窕:淑女:好逑:荇菜:流:寤寐: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琴瑟友之:芼:钟鼓乐之:乐:苍苍:伊人:在水一方:溯洄:洄:从:之:阻:溯游:宛在水中央:萋萋:晞:湄:跻:坻:采采:未已:涘:右:沚: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坻.()荇.菜()..()()溯洄四、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五、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六、简答题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练习与比较阅读汇编(附答案)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练习与比较阅读汇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299d4bd5bbfd0a78567372.png)
《诗经二首》一、关雎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 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 “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
4、对诗中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淑女”中的“淑女”是说这个女子很有道德。
B、“君子好逑”中的“君子”在当时是对贵族的泛称,可见“君子”的社会地位不低。
C、“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睡着和醒来,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D、“参差荇菜”中的“参差”,形容荇菜不仅长得茂盛,而且长得十分整齐。
5、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二、蒹葭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4cf667a8a32d7375a5178073.png)
《诗经二首》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答案解析】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一)《关雎》一、理解性默写: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选择题:1、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
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具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分析:D、“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是错误的。
2、对《关雎》中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分析:A、不是比喻手法,而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下列对《关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开篇写河洲滩头睢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荐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解析】D.有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男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关雎 蒹葭 中考题
![关雎 蒹葭 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64577f28ea81c759f5788e.png)
《关雎》《蒹葭》中考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包括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二问答题: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关雌》《蒹葭》: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三 2012年【安顺市】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0—12 题。
(6 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初中语文《关雎》《蒹葭》考点梳理及答案
![初中语文《关雎》《蒹葭》考点梳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2f6fd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6.png)
初中语文《关雎》《蒹葭》考点梳理及答案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考点梳理及答案【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 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一、注释(1)关关:雌雄两鸟的和鸣声。
雎鸠:一种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
洲:河中沙洲。
(3)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品德好。
(4)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
逑,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
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略呈心形,浮在水面上,茎可以吃。
(6)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流,捞取。
(7)寤寐:这里指时时。
寤(wù),醒时;寐,睡时。
(8)思:语助词。
服:思念、牵挂。
(9)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0)友:亲近。
(11)辗(zhǎn):半转。
反侧:侧身。
(12)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13)芼:择取。
(完整版)关雎蒹葭练习题
![(完整版)关雎蒹葭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9d835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f.png)
(完整版)关雎蒹葭练习题《诗经》两首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好逑..()()窈窕寤寐..()()坻.()荇.菜()..()()溯洄蒹.葭.()湄.()跻.()涘.()参差..()琴瑟..()芼.()沚()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4)本诗以()、()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5)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6)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7)诗中写因思恋而痛苦失眠的诗句是:()(8)主旨:本诗围绕一个“”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9)全诗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念,感情发展由,到,再到。
(10)诗歌中描写禽鸟和鸣的句子是“,。
”(11)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12)诗中的“”一句直接赞扬女子的文静、善良,也交代了小伙子追求她的原因;描写思念心上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现今已成成语。
(13)“”、“”这一幻想和淑女结合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14)这首诗是用了“兴”的手法。
“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首诗中的“他物”是“所咏之词”指。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完整版)关雎蒹葭中考练习题
![完整版)关雎蒹葭中考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bee4e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0.png)
完整版)关雎蒹葭中考练习题XXX蒹葭复题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本诗围绕一个“爱”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5.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到描绘自然景观和烘托男女相思之情的作用。
6.“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是指亲密无间的朋友。
7.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加强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运用了对比和排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男女形象和情感的差异,突出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9.《关雎》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爱情和相思。
10.XXX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本诗,我理解这句话是指《关雎》通过优美动人的诗歌表达了爱情和相思之情,既不过于煽情,也不过于伤感,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1.本诗选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风”。
2.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男子的决心和勇气,“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无奈的心情。
4.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思君如满月,XXX减清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描绘了自然的美好景色和男女相思之情,使诗歌更具生动感和感染力。
6.此诗押韵的汉字有“洲、逑、游、求、由、休、流、忧、优、秋、丘、州、周、留、愁、侯”等。
7.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既有描绘自然景观的静态描写,又有表现男女情感的动态描写,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关雎》《蒹葭》答案
![《关雎》《蒹葭》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71e6e528ea81c759f57820.png)
24 《诗经》两首答案达标训练1、jūjiūyǎo tiáo hǎo qiúwùmèi sùhuíChíxìng2、(1)《诗经》305 风雅颂(2)赋比兴(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能力提高1、[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2、[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
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
[参考答案] 景语情语。
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
一条河流,蜿蜒而去。
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
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
但景物又有不同。
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
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
复习《关雎》《蒹葭》
![复习《关雎》《蒹葭》](https://img.taocdn.com/s3/m/8bcf2602866fb84ae45c8dd5.png)
背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jiān jiā
解题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 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 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 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 平行训练· (5分钟)
1、《关雎》 , 成功的运用 了比兴手法,为下文抒发爱情创造了情意绵绵的意境 2、诗中表现因思念至深而辗转难眠的诗句 是 , 。 3、诗中表现君子追求所爱的姑娘没有如愿及内心焦虑的诗 句是 , 。 4、《关雎》描写纯洁美丽的好姑娘的句子 是 ;表示醒着相思梦里爱的句子 是 ;翻来覆去难成眠的句子是 5、《关雎》中,“君子”有相思难耐而生幻想,于淑女美 满结合的热烈场面描写的诗句是 , 。 6、《关雎》中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 情,其中常被我们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 是: , 。
解词: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央。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葭萋萋 , •萋萋:茂盛的样子 白露未晞 。 •晞:干 所谓伊人 , 在水之湄 。 •湄:岸边,水草交接 溯洄从之 , 的地方 道阻且跻 。 •跻:高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坻 。•坻:水中高地
· 合作探究·(2分钟) 【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相信自己是最棒 的!】 古人表达爱情的方式很含蓄,委婉,但在 景色描写和渲染的气氛中,我们可深切的感受到 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你能找出这样 的句子吗?在小组中告诉给你的同伴你的切身感 受。并把它形成自己的思想写出来。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基础自测 八下 古诗文《诗经》二首 蒹葭练习 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基础自测 八下 古诗文《诗经》二首 蒹葭练习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a6537bdd88d0d232d46a39.png)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自测八下古诗文《诗经》
二首蒹葭练习新人教版
蒹葭
(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
一、诗歌鉴赏。
(7分)
1.(2018安顺)《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光景描绘,这些光景描绘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如何的画面?(2分)
答案: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悲凉)的晚秋画面。
2.(2018安顺)你如何理解《蒹葭》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分)
答案: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神往或相思之苦。
(意思对即可)
3.(2018安顺)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点,请简要剖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成效。
(3分)
答案:全诗三章,采纳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亮,旋律优美,并且还显示
了主人公感情的逐层加深,拥有激烈的感染力。
二、名句默写(3分)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5.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答案:4.在水一方 5.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第12课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分层作业)(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2课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分层作业)(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f6085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3.png)
第12课《<诗经>二首》分层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雎.鸠(jū)窈.窕(yǎo)好.逑(hào)水中沚.(zhǐ)B.荇.菜(xìng)寤.寐(wù)参差.(cī)水之涘.(sì)C.琴瑟.(sè)芼.之(mào)溯.洄(sù)水中坻.(dǐ)D.乐.之(lè)未晞.(xī)且跻.(jì)水之湄.(méi)【答案】B【解析】A.“好”应读“hǎo”。
C.“坻”应读“chí”。
D.“跻”应读“jī”。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在水之.湄B.求之.不得C.左右采之.D.溯洄从之.【答案】A【解析】A项的“之”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其他三项的“之”均为代词。
3.下列诗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A.左右流之B.琴瑟友之C.钟鼓乐之D.蒹葭苍苍【答案】D【解析】A.左右,名词用作状语,在左右两边。
B.琴瑟,名词用作动词,弹琴鼓瑟。
C.钟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4.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起兴手法的一项是( )(2分)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起兴手法的辨识。
起兴是《诗经》主要的写作手法之一。
起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A.以河洲上关关鸣叫的雎鸠引出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盼望。
B.以水中左右漂荡的荇菜引出君子欲求淑女的渴慕之心。
D.以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起兴,引出对伊人的追寻,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歌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5.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雎蒹葭复习题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
3. 本诗围绕一个______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4. 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_,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
5. 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6. 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7. 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什么作用?
8. 关关雎鸠,有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9. 《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关雎蒹葭复习题
1.本诗选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______。
2.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
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6.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7.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8.本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抒发的感情?
关雎蒹葭复习题
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窈窕淑女。
3、求
4、辗转反侧,
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5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6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7(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8答案: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说“比兴”也正确,兴中有比) 9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10《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1分)。
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
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1分);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1分)。
1. 风 2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3. 道路迂曲回盘,坎坷难行失望、惆怅4.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5.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
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
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6.苍、霜、方、长、央7.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是动态描写。
8.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9. 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