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模板
第14章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第14章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6ee92543323968011c92a8.png)
按摩轮
r
B
光、机、电、流体等知识的综合运用举例 图示分析天平,要求 精度达到0.01g,但靠目力 读指针的微小偏角已不可 能。
K向
刀口
玛瑙 支撑
指针
活动游标
增加了一级光学放 大镜,将读数放大。
光源 活动游标 读数窗
透镜
其它实例: 斜面的应用 螺旋压力机、螺旋千斤顶、螺纹联接件、螺旋输送机、 螺杆泵、螺旋微动机构、千分尺等
初期规划设计
阶段成果:
选题 调研和预测 可行性论证 确定设计任务 调研报告 产品开发可行性论证报告
总体方案设计
结构技术设计 生产施工设计
设计任务书
一、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
初期规划设计
总体方案设计
方案拟定 目标分析 创新构思 阶段成果:
结构技术设计 生产施工设计
方案评价 方案决策
总体方案示意图 机械系统方案运动简图 运动循环图 方案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一台彩色电视机阴极盘用的金属 片的冲裁机器,圆片直径 10mm ,厚度 0.8mm。 功能分解 送料 冲制 退回
10
0.8
确定方案时应注意两点 ⑴ 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 同一功能。 ⑵ 注意光、机、电、流 体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功能举例 图示按摩椅中的按摩轮利用一 个偏心空间凸轮,同时实现三维方 向的按摩作用—径向振动挤压、向 下推拉和横向推拉,构思巧妙,结 构非常简单。
子机构I 输入 子机构II 子机构III 子机构n1
子 机 输出 构 n
直线电机
襟翼
直线电机 某型飞机的襟翼操纵机构
大型船舶主传动机构
III
IV
各子机构间无严格 的运动协调配合关系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ppt课件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0eb2813b3567ec112d8a24.png)
机械设计课程中所讲授的各种机械零件则是组成机械系统 的基本要素,它们为组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机械系统而有机地联 系着。
二、机械系统的组成
动力系统
第十章 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 及机构的创新设计
第一节 机械系统的设计过程
机械 系统 设计
第二节 机械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第三节 机械执行系统的运动方案设计 第四节 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第五节 原动机及其选择
第六节 机构的创新设计
回顾
第一节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概论
一、机械、机械系统、系统
1. 机械的概念(回顾)
2. 机械系统设计过程
选题
设初 计期 阶规 段划
设总 计体 阶方 段案
调研 预测
可行性 论证
确定设 计任务
目标 分析
创新 构思
方案 拟定
方案 评价
方案 决策
选择设计对象,提出设计题目
市场调查:预测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 技术调查:预测技术可行性及产品成本 同行调查:预测领先的可能性
论证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产品设计、制造、 销售上各项措施实施的可能性
选最优,确认总体设计方案,绘制系统运 动简图,编写总体方案设计计算说明书
调研 报告
论证 报告
设计 任务书
总体方 案示意 图、机 械系统 运动简 图、运 动循环 图、方 案设计 计算说
明书
设结 计构 阶技 段术 设生 计产 阶施 段工
机械系统设计过程(续)
结构 设计
从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性等因素出发, 设计零部件的结构形式及连接方法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实验装置说明书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实验装置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29942cbd64783e09122b95.png)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实验装置使用说明书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中心2008年3月前言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实验装置适用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
即:(1)它对应课程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各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部件;(2)具有工程实用背景,使用功能明显;(3)有良好的直观性;(4)结构复杂程度适中,传动方案和结构有新颖之处。
学生通过对装置的传动方案与结构的分析,可以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和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培养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结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该项实验技术的研究,已通过了鉴定,达到了国内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先进水平,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并已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获奖证书目录CS-I 型冲压机及送料装置 (1)JZ-I 型间歇送料及冲压装置 (4)ZS-I 型转位及输送装置 (9)T S-I型提斗上料装置 (13)B S-I型步进输送机 (17)CS-I型冲压机及送料装置使用说明书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中心一、主要技术参数1.电机:功率N=370 W转速1400/min n r =2.电源:380V 50HZ3.V 带传动:V 带型号 O 型根数Z=2带长1420d L = mm4.滑块行程:40H mm =5.工作台尺寸:长×宽=260 mm ×260 mm6.外形尺寸:长×宽×高=550 mm ×265 mm ×730 mm二、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CS-I 型冲压机及送料装置的结构,如以下简图所示CS-I 型冲压机及送料装置主要由电动机1、 V 带传动 2、 开式齿轮传动 3、偏心轴(曲轴) 4.、牙嵌式离合器 5、 偏心套 6、连杆 7、滑块8、曲柄9、摆杆10、超越离合器 11、锥齿轮传动12、送料滚子 13、14及机架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工作时,电动机1通过V 带传动2和开式齿轮传动3带动偏心轴4转动,若牙嵌式离合器 5结合,偏心套 6带动连杆 7及滑块8做上下往复运动,在连杆 7上设有闭合高度调节装置,分开牙嵌式离合器,调整偏心套 6与偏心轴 4.相对偏心量,能调整冲压行程。
半自动钻床_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半自动钻床_机械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b30417dd36a32d73758146.png)
半自动钻床机械原理学号: 020841113 姓名:邹泽海指导教师:袁作彬目录一、设计要求---------------------------------------------------------2二、设计工作原理---------------------------------------------------4三、功能分解图,执行构件动作------------------------------6四、运动方案的选择----------------------------------------------8五、执行机构设计过程及尺寸计算---------------------------11六、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机构运动简图)---------------16七、工作循环图------------------------------------------------------18一、设计要求1.1设计题目设计加工所示工件Φ12mm孔的半自动钻床。
进刀机构负责动力头的升降,送料机构将被加工工件推入加工位置,并由定位机构使被加工工件可靠固定。
半自动钻床凸轮轴设计数据1.2设计任务1.半自动钻床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并在图纸上画出传动系统图;3. 图纸上画出半自动钻床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4.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按各凸轮机构的工作要求,自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确定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
对盘状凸轮要用电算法计算出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值。
画出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及凸轮廓线图;5.设计计算其他机构;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3设计提示1.钻头由动力头驱动,设计者只需考虑动力头的进刀(升降)运动。
2. 除动力头升降机构外,还需要设计送料机构、定位机构。
各机构运动循环要求见下表。
3. 可采用凸轮轴的方法分配协调各机构运动。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090a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e.png)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概述机械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部件组成的,通过运动实现某种功能的系统。
在机械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运动方案和结构分析,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和结构分析的重要性,并介绍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指的是实现所需运动的方法和方案。
在确定运动方案之前,需要对系统的功能和运动要求进行分析和定义。
常见的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包括以下几种:1.传动机构:通过齿轮、皮带、链条等传动元件实现运动传递。
传动机构能够将输入运动转换为输出运动,并实现不同速度的运动比例。
2.摆动机构:通过摆杆、连杆等实现周期性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
摆动机构常见的应用包括钟摆、连杆机构等。
3.并联机构:由多个并联连接的元件组成,能够实现多自由度运动。
并联机构常用于机器人、航天器等领域。
4.连杆机构:由多个连杆和铰链连接而成的机构,可以实现复杂的直线或旋转运动。
连杆机构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汽车发动机等领域。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运动要求、空间限制、工作环境等。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运动仿真,以评估和优化不同方案的性能。
机械系统结构分析机械系统的结构分析是指对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稳定性和刚度。
结构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度分析强度分析是对机械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强度进行评估。
在设计机械系统时,需要考虑各个部件所能承受的力和扭矩,并根据这些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
强度分析可以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以模拟系统在不同载荷下的受力情况。
2. 刚度分析刚度分析是对机械系统的刚度进行评估,以确定系统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刚度分析需要考虑部件的刚度特性和装配精度,并通过模态分析、应变测试等方法来评估系统的刚性。
刚度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指导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改进。
3. 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是对机械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评估。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821b7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9.png)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是工程力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机械系统中的运动规律、力学原理以及结构设计,以期能够实现机械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优化设计。
本文将从运动方案和结构分析两方面来详细介绍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机械系统是指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用于执行某种特定任务的机器设备。
如何让机械系统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运动,成为了进行运动方案设计的核心问题。
在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运动稳定性、运动周期、运动轨迹、动力传递等问题。
1、运动稳定性运动稳定性是指机械系统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无抖动的状态。
在机械系统设计过程中,运动稳定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机械系统的不稳定运动不仅会影响其工作效率,还会对外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机械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可以通过对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来评估,动态响应的分析需要考虑系统中涉及的所有零部件的动态特性,如刚度和阻尼等。
2、运动周期机械系统的运动周期是指机械系统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运动过程所需的时间。
运动周期通常与机械系统的工作时间、生产效率密切相关,因此在运动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
运动周期的设计需要对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包括对机械系统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参数的计算。
3、运动轨迹机械系统的运动轨迹是指机械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机械零部件运动的具体路径和方式。
不同的机械任务需要不同的运动轨迹来完成。
例如,对于数控机床来说,需要确保自动换刀的稳定运行,需要设计合适的自动刀具换向轨迹。
运动轨迹的设计需要考虑机械系统的运动范围、机构的工作方式以及机械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4、动力传递机械系统的动力传递是指机械系统中的动力信号传递过程,例如电机的驱动力信号传递到齿轮等机械零部件上。
在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设计过程中,动力传递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
机械系统运动稳定性、运动周期、运动轨迹等因素都离不开动力传递的支撑。
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设计探讨
![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fae288fe53a580216fcfec7.png)
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设计探讨[摘要]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设计是机械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系统的功效与功能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各种运动方案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机械系统。
[关键词]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方法事实上,机械系统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具体来说,其就是由各个机械基本要素组成的,用以完成所需的动作过程,实现机械能的转化,代替人类劳动的系统。
这也就决定了机械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可以说机械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分析、规划、推理与决策的过程。
而我们之所以要进行机械系统设计,主要是为了根据既定目标,获取包括文字说明、技术数据、设计图纸、设计方案和工艺方案的机械系统的设计信息,然后经过评估、改进和制造,最终形成满足设计要求的机械产品。
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包括工功能分析与功能原理设计、工艺动作与运动规律分析、机构系统运动协调的设计等这几个主要方面。
一、功能分析与功能原理设计(一)功能原理的构思与选择机械设计的前提和依据是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方案的优劣对机械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其会直接影响到机械结构形式的繁简、制造成本的高低及操作使用的难易、技术性能的好坏等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能避免运动方案设计存在的明显缺陷,就很难设计出好的机械产品,而且也很难找到补救的措施。
工艺要求或使用要求是运动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
在明确了这一要求后,设计人员首先要考虑的是采用何种功能原理来实现给定要求。
因为只有合理的选定了功能原理之后,才可以根据功能的原理设计出工艺动作和这些动作的执行机构的运动规律。
功能原理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按照机械预期的工艺要求或者使用要求,探索出一切能够实现给定要求的功能原理,同时进行比较分析,并且从中选择出既能很好地满足预期要求、工艺动作又简单的功能原理。
比如说要求设计一自动输送料板的装置。
那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方面,一可以考虑选择机械推拉原理,把料板从底层推出,然后再用夹料板将其抽走,;二可以考虑选用摩擦传动原理,首先利用摩擦板从顶层推出一张料板,然后再用夹料板把它抽走;三用底层吸取法,先把料板的边缘吸住,然后再用夹料板将其抽走;四可以考虑使用气吸原理,运用用顶层吸取法,就能够直接吸走顶层一张料板;五可以用摩擦轮把料板从底层滚出,接着再用夹料板将其抽走。
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PPT课件
![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e1614b7cd184254a35353e.png)
点
上受力较大
边形效应
速运动
用于运动传递 较差, 效率不高
开式 0.92~0.96
开式 0.5~0.7
平皮带 0.92~0.98 开式 0.9~0.93
在运动过程中效 随运动位置和 滑动 0.3~0.6
效 闭式 0.96 ~0.99
闭式 0.7~0.9
三角带 0.92~0.94 闭式 0.95~0.97 率随时发生变化 压力角不同 , 滚动 0.85~0.98
(5)能满足生产过程自动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运行要求。 (6)缺点是直流电动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护工作
量大。
11
伺服电机
在精密的机械设备中,如数控机床、机 器人等均采用伺服电动机作为原动机, 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其最大的优点为:在非连续工作区可 n
以给出大的扭矩。
伺服电动机的反馈环节是光电码盘 来实现的。主要控制方式有位置反馈 和速度反馈两种形式。
15几种常用传动机构的基本特性齿轮机构蜗杆蜗轮机构带传动链传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螺旋机构传动比准确外廓尺寸小交率高寿命长功率及速度范围广适宜于短距离传动传动比大可实现反向自锁用于空间交错轴传动动平稳中心距变化范围可用于长距离传动起到缓冲及过载保护作用中心距变化范围可用于长距离传动平均传动比准确特殊链可用于传送物料适用于宽广的载菏范围可实现不同的运动轨迹大或缩小行程等能实现各种运动规律机构紧凑可改变运动形制造精度要求高效率较低有打滑现象上受力较大有振动冲击边形效应设计复杂不宜高速运动易磨损主要用于运动传递滑动螺旋刚度较差效率不高开式092096闭式096099开式050704045平皮带092098三角带092094同步齿形带096098开式09093095097在运动过程中效率随时发生变化随运动位置和压力角不同效率亦不同滑动0306滚动085098级精度直齿v18ms级精度非直齿v36ms级精度直齿v200ms圆弧齿轮v100ms滑动速度1535ms三角带25kw同步齿形带50ms滚子链15ms齿形链30ms渐开线齿轮50000kw圆弧齿轮6000kw锥齿轮1000kw小于750kw常用为50kw三角带40kw同步齿形带200750kw最大可达3500kw通常为100kw10通常i开式i100常用i156060常用i1040平皮带10滚子链710齿形链主要用于传动主要用于传动常用于传动链的高速端常用于传动链中速度较低处既可做为传动机构又可做为执行机构主要用于执行机构主要用于转变运动形式为调整机构16基本机构的组合基本机构的组合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
机械设计 压床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方案三)
![机械设计 压床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方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ce7dd5f0fab069dc50220118.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编程说明书设计题目:压床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方案三)指导教师:郝志勇席本强设计者:满桐学号:**********班级:液压09-1班2011年7月1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DE,各构件重心S 的位置,曲柄每分钟转数1n 。
四、原始数据五、要求:1)设计连杆机构,作机构运动简图(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滑块的运动线图(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2) 用C 语言编写程序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打印出程序及计算结果。
3)编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
指导教师:郝志勇 席本强开始日期: 2011 年 6 月 26 日 完成日期: 2011 年 7 月 1 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二设计过程------------------------------2.1数学模型------------------------------2.2程序框图------------------------------2.3程序设计--------------------------------三设计结果-------------------------------3.1 连杆运动示意图-----------------------3.2 连杆参数的计算结果-------------------3.3 位移、角速度、加速度曲线绘制--------- 四课程设计总结------------------------五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任务: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已知:中心距X1=70mm,X2=200mm,Y=310mm。
构件3的上、下极限Φ=60、Φ/=120,滑块的冲程H=210mm,比值CE/CD=1/2,EF/DE=1/4,各构件S重心的位置,曲柄每分钟转速N1=90r/min。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da150ca300a6c30c229fc7.png)
移 动
间歇往复 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棘齿条机构等
曲线运动
曲柄摇杆机构、凸轮-连杆组合机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 行星轮系-连杆组合机构等
举例
机构选型方法:
2、按执行机构的功用进行机构选型
功用 夹压与夹持 供料与运送 分度与转位 超越、离合 与制动 升降 压、剪、 飞剪 液动压紧机构、压榨机构 步进式送料机构、供料机构 自动车床转位机构、冰激凌自动灌装机工作台转位机构、蜂 窝煤压制机工作台间歇转位机构 棘轮超越机构、杠杆带式制动机构、带式制动器、牙嵌离合 器、单盘摩擦离合器、多盘摩擦离合器 应用实例
第四步:机械运动方案
工作原理 运动规律 执行机构 运动方案
系统运动简图
举例
四工位专用机床运动
运动规律设计
运动规律设计
运动规律设计
冷霜自动灌装机—功能原理
1. 空盒由输送带送
至转盘位置A;
2. 转盘间歇转动,
每次转60°,把 空盒间断送到位 置B ;
3. 顶杆把B位置的空
盒顶起至上止点, 冷霜由定量泵的 出料管进入空盒, 灌霜;
在时间上的协调,将各执 行机构的主动件直接安装 在同一根分配轴上,或通 过一些传动链与分配轴相 联; 各执行机构由一个电机 驱动,运动由分配轴分路 传出。
冷霜自动灌装机—执行系统协调设计
1)计算机械运动循环周期
设生产率Q=30盒/min,则机械运动循环的周期为
T=60/30=2s,分配轴对应转360°
执行机构
运动方案
机构选型的基本原则:
1)满足工艺动作及其运动规律的要求:
高副机构
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3ef4ec81c758f5f61f67f7.png)
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的理解。
2. 初步了解机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各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3.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机构运动及结构分析。
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平面连杆机构由原动件、连杆和从动件组成。
原动件输出运动和动力,通过连杆实现从动件的输出,达到运动方式的转换和对外做功。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1.ZBS-C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台2. 工具:外六角扳手(2把),内六角扳手(1个),钢尺(1个),十字起(1把)一字起(1把)四、实验步骤1,,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所做的机构设计简图到零件库中选取相应的零件。
2,按工序号找到相对应的试验台架号,按图组装机构3,组装完毕后让其运转,检验是否运转自如,能否满足自己的设计要求。
4,机构运动正常后,测量并记录该机构的实际尺寸,回去后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对机构的工艺要求,设计拼接机构的运动链结构图,计算机构的自由度;2.按比例绘制搭接机构的运动简图,标注出机构的运动简图的尺寸参数;3.说明该机构是否满足给定的工艺要求;4.分析该机构的优缺点?要求:在预习报告中确定设计方案。
绘制机构运动链结构图。
附录:机构的尺寸及数量。
实验步骤1,,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所做的机构设计简图到零件库中选取相应的零件。
2,按工序号找到相对应的试验台架号,按图组装机构3,组装完毕后让其运转,检验是否运转自如,能否满足自己的设计要求。
4,机构运动正常后,测量并记录该机构的实际尺寸,回去后完成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单轴六角自动车床刀架进给装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单轴六角自动车床刀架进给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a84c2bd3b9f3f90f76c61b57.png)
目录1设计任务书 (3)1.1.设计题目 (3)1.2.工作原理与工艺动作过程 (3)1.3.原始参数 (3)1.4.设计要求 (3)2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4)2.1.原动机类型的选择 (4)2.2.减速器类型的选择 (4)2.3.实现单轴六角自动车床刀架进给装置的机构选择 (5)2.4.实现送料动作的机构选择 (6)2.5.系统运动方案的确定 (6)2.6.绘制系统运动循环图 (7)3系统运动方案实现 (7)3.1.凸轮分析 (7)3.1.1.凸轮机构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凸轮的制作过程 (8)3.2.杆件分析 (10)3.2.1.控制前刀架的杆件 (10)3.2.2.控制后刀架的杆件 (10)3.2.3.控制上刀架的杆件 (11)3.3. 送料装置分析 (11)4具体计算 (12)4.1.列出必要的计算公式 (12)4.2.用表格列出凸轮的计算结果 (12)5收获和体会 (12)6参考文献 (14)7附录 (14)图表目录图 1摆动导杆机构 (5)图 2凸轮机构 (5)图 3双摩擦轮机构 (6)图 4前刀架系统运动循环图 (7)图 5单轴六角自动车床凸轮毛坯尺寸 (8)图 6凸轮空行程曲线样板 (8)图 7凸轮工作行程曲线的画法 (8)图 8横刀架凸轮实例 (9)图 9控制前刀架的传动杆件 (10)图 10控制后刀架的传动杆件 (10)图 11控制上刀架的传动杠杆 (11)图 12送料机构简图 (11)图 13单轴六角自动车床刀架进给装置主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4槽轮运动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格目录表1系统运动方案 (6)表 2单轴六角自动车床凸轮毛坯尺寸 (7)表 3凸轮的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
1
32
七、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几种典型机械的传动方案、 各种零部件在机械中的应
用及各种机械的基本结构;
2. 经过对机械的传动方案及结构的分析, 掌握机械运动方案和
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培养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 结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实验设备及工具
1. 实验设备
①斗式上料机 ②带式运输机 ③螺旋传动装置 ④冲压机床 ⑤步进输送机 ⑥分度及冲压装置 ⑦转位及输送装置
2. 实验工具
扳手、 卡尺、 钢板尺。
(三)
实验内容与方
法
1. 每台设备的主要知识
点
(1) 斗式上料机
设备如图7-1所示, 主要知识点有: V 带传动; 带
传动的张紧装置; 套筒滚子链传动; 链传动的张紧装置; 蜗杆传动; 同步带传动; 螺栓联接的各种形式; 正反转的实现装置; 滚动轴承;
图7-1
1. 链传动
2. 同步带传动
3. 蜗
1 2 3
4 5 6
33
图7-4
1. 带传动
2. 曲柄摇杆
3.
1 2 3 55 6
滑动轴承; 润滑装置; 钢丝绳锁紧装置; 扭
转弹簧等。
(2) 带式运输机 设备如图7-2所示, 主要知识点有: 蜗
杆传动; 联轴器; 轴系部件; 螺栓联接的各种形式; 各种支架; 润滑装置等。
(3) 螺旋传动装置
设备如图7-3所示, 主要知识点有: V 带传动; V 带轮结构; 带传动张紧装置; 螺旋传动; 轴承部件; 螺栓联接的各种形式; 润滑装置等。
(4) 冲压机床
设备如图7-4所示, 主要知识点
有: V 带传动; 带轮结构; 带传动张紧装置; 曲柄滑块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棘轮机构; 螺栓联接的各种形式;
图7-2
1. 传送带
2. 滚筒
3. 蜗杆减速器
4. 联轴器 1 2 3 4 5
图7-3
1. 支架
2. 电动
1 2 3 4
34
防松装置; 润滑装置; 制动器; 弹簧等。
(5) 步进输送机
设备如图7-5所示, 主要知识点有: 蜗杆传动; 齿轮传动; 联轴器; 平面连杆机构; 轴系部件; 滚道及输送机构; 润滑装置; 弹簧等。
(6) 分度及冲压装置
设备如图7-6所示, 主要知识点有: 槽轮机构; 凸轮机构; 气动冲压装置; 电气控制系统; 同步带传动; 带传动张紧装置; 轴系部件结构; 蜗杆传动; 润滑装置; 弹簧等。
(7) 转位及输送
装置 设备如图7-7所示, 主要知识点有: 蜗杆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 气动、 电气控制系统; 输送机构; 抬升
图7-5
1. 滚道
2. 蜗杆减速器
3. 平面连1 2 3 4 5 6
图7-6
1. 气动冲压装置
2. 工作台
3. 分度
1 2 3 4
5 6 7
图7-7
1.
机架 2. 电动机 3. 抬升与转位机1 2
3
4 5
7 6
与转位机构; 轴系部件结构; 润滑装置; 套筒滚子链传动等。
2.实验内容
(1)分析各机械的传动方案的特点, 并提出实现同样功能的其它方案。
(2)分析各种机构、零部件装置在设备上的应用, 并提出可代用的方案。
(3)经过拆装分析各种典型结构的形式, 并指出哪些结构根据强度设计, 哪些结构根据结构要求设计。
3.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分组进行( 每班分成四组) ;
(2)指导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办理工具借用手续;
(3)每组按实验内容的要求去了解设备, 并掌握每台设备上的知识点;
(4)每组推出一名学生, 讲解本组所做实验设备的情况( 按实验内容的要求及主要知识点来讲解) , 使所有的同学都能
对其它组的设备有所了解;
(5)实验中遇到问题及时查找资料, 并找指导教师答疑;
(6)借用工具, 要返还, 并办理返还手续。
(四)实验报告
1.基本要求
(1)实验报告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封面和实验报告用纸, 按规定的格式撰写;
(2)实验完成后, 应在一周之内交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内容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