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ee87ef26fff705cd170a0f.png)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识字 7。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听写词语。 课外:朗读韵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 7
(板书)。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的
任务 是看图学习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组词。 课外:朗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指导看图
1.出示挂图,指导看图。
2.指名回答:
(1)图上画了( )、(
)和(
(3) 按顺序说一说你所认识的武器装备:
空中有(
)、(
)。
海里有(
)、(
)。
陆地上有(
)、(
)和(
) 。
) 。
二.看图识字
识字 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 12 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饽 饽生机和生 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录音带。 主要板书安排:师资。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看图说话。 课外: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 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谁不怕冷?请举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 现在
,老师就带你们到冰雪覆盖的野外去活动好不好?请闭上眼睛
(教师放音乐,出示投影),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 野外怎
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 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 3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 那是因为北 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 认读。 2. 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 识吗?
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22页PPT
![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2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2c7be8cfc789eb172dc8ea.png)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 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
发现》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1050672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2.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
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这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假说”的阅读全过程,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生动活泼的发展。
上完课作如下反思:本课是略读课文,作为略读课文,如果要一课时上完,就必须以充分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然后才能根据文章的特点,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做到“略”中有“精”,深化感悟。
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讲故事、听录音、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实践、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
但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相关文章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等等,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2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主要是通过魏格纳因为观察世界地图而发现了大陆漂移说。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告诉学生要善于观察,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科学真理就在我们身边。
这篇课文的学习我用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将了魏格纳是如何有这个发现的,以及从魏格纳身上我们学会了哪些品质。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ea7c28844769eae009ed5b.png)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初读课文:
• 读一读: 静谧 呈现 振奋 叩问 资料 召开 凹凸不平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源源不断
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 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 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 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 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 陆漂移的假说。
大陆漂移说 是解释地壳运动的一种学说,由德国地 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他根据非洲西海岸 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状上的吻合性和地层、构造、山脉的 连续性,以及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古生物的相关性 等事实,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漂浮在硅镁层之上,大陆曾经 大规模地水平移动过。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 统一的连续体,叫“泛古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加 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自2亿年前的中生代开始,漂浮 在硅镁层上的硅铝层逐渐自动向西移动。到第四纪初期, 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大陆漂移说问世后, 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自20世纪60年代海底扩张说 和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后,大陆漂移说重新被人们所重视。
不可思议是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魏格纳兴奋极了, 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 行了比较。 从海岸线的 相似情形看,地 球上所有的大陆 块都能够较好地 吻合在一起。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 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 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 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大陆与海洋的起源》 巴西和非洲大陆 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大陆漂移的假说
魏格 纳的重大 发现靠的 是什么?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0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0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131250a98271fe910ef957.png)
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老师更希望能 从你们的行动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国在你的心中。
第二课时(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 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演讲稿或读后感。) 2.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写演讲稿要符合格式,要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 点明 主题,有号召力。
魏格 纳的重大 发现靠的 是什么?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反复论证
2. 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建议: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学的的特长确定汇报形式。 教学预 设:小组在确定汇报形式时可能会出现撞车的情况,而且 还有可能形式都一样,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可在课前了解 学 生的资料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头脑中把他们分好组,在出 现这 种状况时进行调控。
四、作文交流、评改 1.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2.自己修改 五、美文赏析。 学生读优秀作品,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
回顾·拓展二 一、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交流综合性活动中的情况和收获; 2.积累爱国格言; 3.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教学难点:交 流综合性活动的情况和收获
报、格言和诗歌,抄录了祖国的世界之最) 看了教材中学习伙伴们的学习成果,你们感觉如何? 我想你们也作好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准备了吧。那就给教材中 的同学
比试比试! 2. 自己或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并对自己的成果作简要说明。说清 楚自
己的成果是什么?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特色何在?(学生介绍 完 后,教师在教室分类张贴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师生共同观看、评价,评出最有特色的学习成果。
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 画南美洲。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 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 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 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 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 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 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 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