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麻醉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麻醉科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前沿知识

麻醉科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前沿知识

麻醉科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前沿知识麻醉科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手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对患者痛苦的关注,麻醉科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知识,旨在为专业人士和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参考。

1. 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麻醉药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其中最明显的是全身麻醉药物的改良和创新。

传统的麻醉药物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而新一代的全身麻醉药物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此外,针对特定手术操作的局部麻醉药物也在不断研究和改进中。

2. 麻醉监测技术的突破麻醉监测技术是麻醉科研究的关键领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物传感技术和数据采集分析的进步,麻醉监测设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如今,通过无创的检测手段,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病人的舒适度。

3. 麻醉的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差异的麻醉治疗是麻醉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近年来,基因组医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对患者个体基因差异的认识更加深入。

这为麻醉药物的个体化定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遗传学和药代动力学分析,可以预测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反应,从而实现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麻醉过程中的并发症是临床工作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最近的研究表明,许多麻醉并发症可以通过预防控制来减少发生率。

例如,合理使用麻醉药物,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以及对高危患者进行特殊处理等,都可以有效地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5. 麻醉科教育和培训的创新随着麻醉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也需要与时俱进。

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和专业机构开始重视麻醉科教育和培训的改革。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培训方法,培养更多高质量的麻醉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于麻醉科医生的需求。

总结与展望麻醉科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前沿知识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醉学中的新型麻醉技术

麻醉学中的新型麻醉技术
与传统麻醉技术的联系
虽然新型麻醉技术与传统麻醉技术在方法和手段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确保患者在手术 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新型麻醉技术和传统麻醉技术往往相互补充、协同作用 ,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02
CATALOGUE
局部麻醉新技术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
超声成像技术
此系统可以延长麻醉药物的镇痛时间,减少术后 疼痛的发生。
局部药物缓释镇痛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手术和疼 痛治疗领域,如术后镇痛、癌痛治疗等。
05
CATALOGUE
监测与评估新技术
脑电图监测在麻醉深度评估中应用
脑电图(EEG)监测是一种通过记录 大脑神经元电活动来评估麻醉深度的 方法。
EEG监测还可以预测患者术后恢复情 况和认知功能,为个体化麻醉管理提 供依据。
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EEG信 号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 用量,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对患者造 成不良影响。
肌电图监测在神经肌肉功能评估中应用
肌电图(EMG)监测是一种通 过记录肌肉电活动来评估神经 肌肉功能的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EMG监测可以 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肌肉松弛 情况,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 行。
者对麻醉过程的理解和信任度,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THANKS
感谢观看
闭环控制全身麻醉
1 2 3
自动化控制
闭环控制全身麻醉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 指标,自动调整麻醉药物的输注速率和浓度,实 现麻醉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提高麻醉质量
通过闭环控制技术,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 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减少术中知晓和术后恢复延 迟等不良事件。
降低麻醉风险
闭环控制全身麻醉可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麻醉波 动,降低因麻醉不当引发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临床麻醉的新进展

临床麻醉的新进展

新药应用前景
1
新型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的研发和应用将进 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麻醉相关并 发症的发生。
2
新型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将有助于解决术后疼痛问 题,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3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应用,临床麻醉将更加安 全、有效和舒适,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03
临床麻醉技术新进展
病人自控镇痛
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采用病人自控镇痛技术,实现个 体化的术后镇痛。
老年病人麻醉管理
针对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状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 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特殊病人麻醉管理
针对特殊病人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 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安全。
04
个体化麻醉的实施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麻醉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以 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新型监测设备的研发
未来将有更多新型的监测设备被研发出来,如无创监测设 备、多模态监测设备等,这些设备将进一步提高麻醉过程 的监测效果。
麻醉药物的改进与创新
远程会诊与交流
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实现不 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会诊和 交流,促进学术交流和经 验分享。
05
临床麻醉安全性新进展
麻醉过程中的低氧血症防治
01
低氧血症定义
低氧血症是指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水平,导致组织缺氧。在麻醉过程中,
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导致低氧血症,如通气不足、氧供失衡等。
02
低氧血症的危害
低氧血症对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如大脑缺氧可导致记忆力下降、
本文旨在介绍临床麻醉学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前景。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的新进展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的新进展
得 的研 究成果进行详细分析与综述 。
1 全 身麻醉的基本概 念
应 用的技术措施 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 ①脑 电双频指数 ; ②听 觉诱发 电位指数 ; ③麻醉深度监护仪 。 现针对各类麻醉深度监测
技术 的应用要 点做详细分析与阐述 。 2 . 1 脑 电双频指数在 全身麻 醉深度监 测 中的应用
麻醉后意识 苏醒进行 预测 , 特异度能够达到 9 4 . 0 %以上 ; 其次, 从
脑代谢 的角度上来说 ,脑 电双 频指数取值与葡萄糖代谢 率存在
极高 的相关性关系 。在脑 电双频指数取值降低的过程当中 , 中枢
神经 的代谢 率也会发生 比例对 等的下降 ,从而可将其作 为对大 脑代谢 情况 的反应指标 ; 最后 , 从 药物的角度 上来说 , 脑 电双频
脑 电双频 指数是 , 建立 在功率 谱 、 以及频 率谱 基础之上 . 融
合对位相 和谐波 , 通过非线性分析方式所生成 的数值 。脑电双频 指数 以 1 0 0分度 为表现形式 , 取值越大 。 则意 味着 大脑受抑制 的 程度 越小 。反之 , 取值 越小 , 则意 味着大 脑受抑制 的程度越 大 。 F D A于 1 9 9 7年批准在全身麻 醉深度监测 中应用脑 电双频指数 . 而后得 到了显著 的发展 。同时 , 大量 的临床研究结果也证 实了 : 在有关 患者全身麻醉深度监测 的过程 当中,脑 电双频指数与 患


C h i 2 — 0 1 4— N O . 0 4 n a &F o r e i g n Me d i c al Tr ea t men t
口固 — — 誓 ■ 譬 誓 _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 的新进展
韩 永 吉

麻醉学的研究与进展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麻醉学的研究与进展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麻醉学的研究与进展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麻醉学是一门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学科,旨在通过使用药物和各种技术手段,使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无痛苦和压力。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新的麻醉技术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和安全保障。

本文将探讨麻醉学的研究与进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一、麻醉学的研究与进展麻醉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麻醉药物的种类、用药途径、药物代谢、麻醉深度的监测和调整等。

过去的几十年里,麻醉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首先,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应用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传统的局麻药和全身麻醉药物逐渐多样化,涌现出了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

例如,局部麻醉药物的应用更加精确和个体化,可以提供更好的疼痛控制。

其次,麻醉深度的监测与调整成为了关键的研究方向。

过去,医生主要依靠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经验来评估麻醉深度。

现在,通过电生理监测技术和神经监测仪器,医生可以更精准地了解患者的麻醉深度,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此外,麻醉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也日益紧密。

例如,麻醉学和影像学、基因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结合,为麻醉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跨学科的合作为解决麻醉学中的难题和挑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为了提高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许多新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是神经监测技术的使用。

通过神经监测技术,医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了解其神经传导情况和麻醉效果。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患者麻醉时意识状态的恶化或过度麻醉的情况发生。

其次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麻醉数据,构建智能模型,帮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和麻醉方案的选择。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麻醉的个体化和精确性。

另外,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也进入了麻醉学领域。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医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手术前的演练和实时操作。

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实时的解剖图像和导航指引,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麻醉深度的最新进展

麻醉深度的最新进展

麻醉深度的最新进展
以下是麻醉深度的最新进展:
1.深度神经网络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麻醉深度监测方面,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患者的麻醉深度。

2.可重复性更好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新一代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能够对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更加准确和可重复的测量。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和风险。

3.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非侵入性方法: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监测麻醉深度,以减少或避免与患者有害的副作用。

新技术如EEG、fMRI和MCG等方法正在被研究用于麻醉深度监测,这些技术不需要插入传感器或其他仪器,而是通过监测患者的大脑电信号或其他指标来确定麻醉深度。

4.个体化麻醉深度调节平台: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和需要进
行个性化的麻醉深度调节,已经成为最新的研究方向。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等高危人群,在麻醉过程中根据测量结果进行个性化调节,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麻醉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研究进展培训ppt课件

麻醉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研究进展培训ppt课件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介绍
术后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措施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手术类型等因素,评 估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 。
预防措施
采用多模式预防策略, 包括术前禁食指导、麻 醉药物选择、术后镇痛 等。
治疗措施
针对已经出现的术后恶 心呕吐,给予止吐药物 、补液等治疗。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
19世纪的发展
19世纪中期,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麻醉药物开始出现,如乙醚、氯仿等。同时 ,气管插管、静脉输液等技术也开始应用于麻醉实践。
现代麻醉学的建立
20世纪初,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麻醉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现代麻醉学不仅 关注麻醉药物和技术的研究,还涉及疼痛治疗、重症医学等多个领域。
未来趋势与挑战
体外循环技术
通过建立体外循环,维持全身血液灌注和氧合,减轻心脏负担,保 护心肌功能。
肺功能恢复策略
机械通气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和肺功能状况,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设 置,以维持良好的氧合和通气功能。
肺保护性通气
采用小潮气量、低吸气压力等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以减少机械通气 对肺组织的损伤。
药物治疗
使用抗炎、抗氧化等药物,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促 进肺功能恢复。
包括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外 周神经阻滞等,常用药物有利 多卡因、罗哌卡因等。
神经阻滞在围术期疼痛管理中 具有重要地位,尤其适用于术 后剧烈疼痛的患者。大量研究 表明,神经阻滞能够显著降低 术后疼痛评分,减少阿片类药 物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05
器官保护与功能恢复策略分享
脑保护策略
低温脑保护
通过降低脑部温度,减少脑代谢和氧耗,从而减轻缺血缺氧性脑 损伤。

麻醉技术的发明与进展

麻醉技术的发明与进展
感谢观看
06
结论
麻醉技术对医学的贡献
手术安全性的提高
麻醉技术的发明使得手术能够在无痛、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大 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患者的痛苦。
手术范围的扩大
麻醉技术的出现使得许多原本无法进行的手术得以实施,如心、胸、 脑等重要脏器的手术。
促进医学研究的发展
麻醉技术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使得许多复杂、高 风险的手术和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01
急救复苏是麻醉技术在紧急医疗 救治中应用,主要涉及对心跳 骤停、呼吸衰竭等危急情况的紧 急处理。
02
急救复苏中,麻醉技术主要用于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操作,以 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为进一步 治疗争取时间。
慢性疼痛治疗
慢性疼痛治疗是麻醉技术在疼痛管理 方面的应用,主要涉及对长期慢性疼 痛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麻醉药物的发现
麻醉药物的种类
除了乙醚和氯仿,还有许多其他麻醉药物被陆续发现,如氟烷、异氟烷、地氟 烷等。
麻醉药物的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麻醉药物不断得到改进,以提高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控 性。
02
麻醉技术的发展历程
麻醉技术的初期发展
01
麻醉技术的起源
麻醉技术最初起源于19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尝试使用各种气体和药物
古代医生采用放血、拔罐、按摩等手 段减轻患者疼痛,同时也使用一些具 有麻醉作用的草药用具,如古希腊医 师希波克拉底时代使用的莨菪。
现代麻醉技术的开端
无痛手术需求
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患者对于 手术疼痛的恐惧逐渐显现,促使 医生寻求无痛手术的方法。
乙醚和氯仿的发现
19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乙醚和 氯仿具有麻醉作用,并开始用于 外科手术,标志着现代麻醉技术 的诞生。

临床麻醉的新进展ppt课件

临床麻醉的新进展ppt课件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局部低温对 大脑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对于非开颅病人, 全麻后中心温度的轻度下降,可给机体带来不 良影响,如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术中出 渗血增加、全麻苏醒延迟、氧离曲线左移、不 利于氧向组织释放、低温战栗可使机体氧耗增 加等。
防止全麻病人低温的问题现已引 起临床麻醉管理的重视。目前除积极 采取保温措施,如应用电热毯、循环 热水毯、强力空气加热器保温措施外, 将术中输注的液体进行加温,也是非 常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提出早期拔管的概念,主张 控制芬太尼的用量以及应用短效药物等 以利于在术后 4-8 小时内能迅速拔除气 管导管。提倡联合用药,减少各种药物 的用量,同时维持适度的麻醉深度并尽 力减少应激反应。联合用药可选用:异 丙酚、咪唑安定、安定、依托咪酯、异 氟醚、七氟醚等。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及微创手术近年来得 到了很大的发展,与之相应地对心血管麻醉也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术中常温导致更多的氧耗,麻醉深度也 相应需要有所加深,常温下肝素代谢快须加强ACT的 监测,在使用心肌固定器时,应该密切关注血液动力 学的改变。心血管手术麻醉中,近年来,“血液保护” 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肾移植病人采用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麻醉 平面的高度控制在T5-7节段,血流动力学较稳定, 术中多巴胺用量少,既能满足手术要求,且麻醉 平稳,副作用少。
观察肾移植术患者罗比卡因硬膜外麻醉时药 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变化显示: 0.75%罗比卡 因在肾移植组中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长、可达 到完善的镇痛与肌松,对循环影响不大,除血药 浓度-时间曲线 (AUC)比肾功能正常组明显 增加外,其它药代动力学指标(Tmax。 Tβ1、 Cmax)无显著差异。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全凭静脉麻醉是指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 均采用静脉麻醉药物,不使用挥发性麻醉剂 和麻醉气体的麻醉方法。TIVA不需要吸入麻 醉所需专门的挥发装置,无空气污染,麻醉 适应性更强。

麻醉学科研究的现状与热点

麻醉学科研究的现状与热点
2 0 世纪 6 0 年代 , 随着蛋 白纯化结晶和x线衍射 的一些对全身麻醉药物较敏感特异的全身麻醉分子 技术的弓 1 入及应用, 促使 了 全身麻醉分子机制的研究 靶位 , 其特异性及在整体动物麻醉中的介导作用和 焦点开始从早起的脂质学说逐渐向蛋 白 质学说偏移。 机制尚难 以得到确认或验证, 所有关于分子靶位 的 与此同时, 药理和生化技术也证实全身麻醉药物可以 研究也均不 能解释药物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是通过什 作用于多种蛋白质靶分子, 这一发现也正式拉开了研 么方 式转变为临床观察到的整体麻醉状态, 全身麻
蛋白分子的影响不仅涉及其氨基酸结构, 而且涉及 以共价方式与蛋 白结合的糖类, 其作用主要是通过
影响这 些部位蛋白质靶位 的结构、 稳定性和动力学
现代麻醉药通过吸入或静脉进入体 内, 几乎在瞬 等而实现。虽然 目前对全身麻醉分子靶位 的研究主 间产生镇静、 催 眠、 制动和遗忘, 在停药后又可迅速可 要集 中于离子通道受体, 但近来其他 的潜在分子靶
见代 实 用 医 学 _
2 0 1 3年 2月 第 2 5器 第 2期
・ 1 21 ・

专家论坛 ・
麻醉 学科研 究的现状 与热点
俞卫锋
d o i : l O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0 2 . 0 0 1 【 中图分类号】 R 6 1 4 【 文献标志码1 C 【 文章编号】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0 2 — 0 1 2 1 — 0 3
超敏反应, 异氟烷和地氟烷体 内代谢率较低, 其术后
肝损伤 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由于交叉反应 的风险存

麻醉科的新技术与进展研究

麻醉科的新技术与进展研究

麻醉科的新技术与进展研究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技术和进展,也为麻醉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麻醉科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不仅为手术提供了更安全和有效的麻醉管理,还推动了麻醉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的新技术与进展,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领域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无创血压监测技术无创血压监测技术是麻醉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传统的有创血压监测需要通过插管等方式来获取血压数据,虽然准确可靠,但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不适和风险。

而无创血压监测技术则不需要插管,通过使用血压袖带以及相关的传感器,可以准确测量患者的血压,并实时反馈给医生。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无创血压监测技术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与智能化设备相结合,通过无线传输数据,方便医生随时监控患者的血压情况。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麻醉过程中的血压监测效果,还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和手术风险。

二、全身麻醉中安全性的提升全身麻醉是大多数手术过程中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长期以来其安全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麻醉科研究人员在当前全身麻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

一方面,通过引入新的药物和麻醉管理方式,可以减少全身麻醉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负荷,防止术后或麻醉过程中出现相关并发症。

另一方面,通过精确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可以实时评估患者的麻醉状态,及时调整麻醉方案,提高安全性。

三、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是麻醉科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它通过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提供给医生及时反馈和指导,以减少手术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和并发症。

常见的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包括脑电图(EEG)、诱发电位监测(EP)以及反应电位监测(MEP)等。

这些技术通过记录患者的神经信号活动,并进行实时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手术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神经损伤风险。

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研究进展

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研究进展

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研究进展局部麻醉药是一种能够在特定区域产生麻醉效果的药物,与全身麻醉相比,局部麻醉具有许多优势,例如手术创伤小、复苏期短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下面将从局部麻醉药的类型、新药研发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局部麻醉药可以分为局部麻醉类药物和局部麻醉技术两种类型。

局部麻醉类药物包括局部麻醉剂和麻醉辅助药物两个类别。

局部麻醉剂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而麻醉辅助药物则用于增强局部麻醉的效果,例如常用的肌松剂。

其次,新的局部麻醉药的研发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更加安全、高效的局部麻醉药物。

例如,一些研究团队对脂质体麻醉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脂质体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高度可调性的纳米载体,在局部麻醉药物的输送上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可以实现局部麻醉药物的缓慢释放,从而延长麻醉效果,并减少药物所致的副作用。

此外,局部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上也有广泛的研究进展。

局部麻醉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手术、疼痛管理和生殖医学等。

其中,局部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可以减轻手术疼痛,降低全麻的需求量,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

此外,局部麻醉还可以用于疼痛管理,例如在慢性疼痛治疗中,局部麻醉可以通过阻断痛觉传导,减轻疼痛症状。

另外,局部麻醉还可以应用于生殖医学领域,例如在产前无痛分娩中,通过局部麻醉技术可以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并提高母婴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人员不断寻求新的局部麻醉药物的研发,以提高局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局部麻醉在临床应用中也逐渐扩大,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局部麻醉药物将会在临床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身麻醉药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药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药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全身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已被广泛使用于手术等解剖切除手术、外伤修复、肿瘤切除手术等。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除了用于麻醉外,还具有许多其他的临床新用途,并且这些新用途的作用机制也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全身麻醉药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第一个临床新用途是全身麻醉药在神经保护上的应用。

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谷氨酸释放、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等机制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缺血和再灌注所致的损伤。

目前,临床上已有证据显示全身麻醉药对中风、心脏手术等手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个临床新用途是全身麻醉药在抗炎症上的应用。

研究发现,全身麻醉药能够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等方式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此外,全身麻醉药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氧化应激等机制来发挥其抗炎症作用。

第三个临床新用途是全身麻醉药在抗肿瘤治疗上的应用。

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机制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此外,全身麻醉药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全身麻醉药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关。

在神经系统方面,全身麻醉药通过作用于神经递质受体、离子通道等靶点来调节神经细胞的活动,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在免疫系统方面,全身麻醉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发挥抗炎症作用。

除了以上几个临床新用途,近年来还有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炎症性肠病等诸多领域也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

然而,目前对于全身麻醉药的临床新用途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药的临床新用途主要包括神经保护、抗炎症和抗肿瘤治疗。

其作用机制涉及到对神经细胞和免疫系统的调节。

然而,目前对于全身麻醉药的临床新用途和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全面了解。

BIS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新进展

BIS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新进展

BIS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新进展BIS(Bispectral Index)监测是一种用于评估麻醉深度的技术,它通过分析脑电图(EEG)中的频谱和时域特征,输出一个0-100的数值,代表患者的麻醉深度,越高表示麻醉深度越浅,越低表示麻醉深度越深。

BIS监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有着不断的新进展。

首先,BIS监测具有临床意义,对于评估麻醉深度非常重要。

麻醉深度的控制是手术安全和患者舒适度的关键。

如果麻醉深度过浅,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恢复和疼痛感知,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动作,增加手术风险。

而麻醉深度过深,则可能会引起低血压、低心排等并发症。

BIS监测可以实时检测和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指导麻醉药剂的调整和维持麻醉深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其次,BIS监测的临床意义还包括指导麻醉的个体化管理。

不同患者对麻醉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同样剂量的药物对于不同患者的作用可能会有差异。

通过BIS监测,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类型,实现麻醉的个体化管理。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质量。

此外,BIS监测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BIS数值与患者的意识状态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手术过程中,监测BIS数值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方法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对于需要保留或恢复患者意识的手术,可以根据BIS数值的变化来调整麻醉深度,以保持患者的意识状态在一个较恰当的水平上。

近年来,BIS监测在临床中也有了新的进展。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BIS监测在减少麻醉药品使用量、降低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和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方面的优势。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确立了BIS监测在麻醉管理中的地位,推动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还有研究针对不同病种和情况下BIS监测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例如,在老年患者、儿童患者和神经外科手术中,BIS监测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并为这些特殊情况下的麻醉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麻醉技术的发明与进展

麻醉技术的发明与进展
麻醉技术的发明与进展
• 麻醉技术的起源 • 麻醉技术的种类与原理 • 麻醉技术的应用领域 • 麻醉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 新型麻醉技术的探索与研究 • 案例分享:著名麻醉技术事件与人

01
麻醉技术的起源
古代麻醉技术的探索
麻醉史的开端
外科手术的局限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了对麻醉技术 的探索。
尽管古代有草本麻醉的发现,但由于 缺乏有效的麻醉技术,许多外科手术 仍然非常痛苦和危险。
详细描述
非侵入性神经刺激麻醉是一种新型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刺激神经来达到麻醉和镇痛的 效果。基因工程麻醉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调控麻醉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机制,以达到 更精确和安全的麻醉效果。这些新型麻醉技术的探索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性。
06
案例分享:著名麻醉技术事件与 人物
著名麻醉技术事件
的麻醉药物问世。
麻醉过程的智能化
02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未来可以实现麻醉过程的智能化
管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率。
精准麻醉
03
通过基因检测和个性化治疗,未来可以实现精准麻醉,使每个
患者都能获得最佳的麻醉效果。
未来麻醉技术的展望
无创麻醉
无创麻醉技术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是未来麻醉技术的 重要发展方向。
复合式麻醉技术
复合式麻醉技术是同时或先后使用多 种麻醉药物或方法,以达到更好的麻 醉效果和安全性。
VS
复合式麻醉技术可以减少单一药物或 方法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的发生率。
麻醉技术的原理
麻醉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神经元 活动,使患者进入可控制的意识丧失状态。
不同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不同,但 最终目的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或离子通道等, 改变神经元活动,产生麻醉效果。

人流手术的麻醉进展

人流手术的麻醉进展

静脉麻醉药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 其清除率与身高有关,不受体重、年龄或肾衰竭的影响。此外, 复合丙泊酚应用时不仅可降低人工流产术后恶心呕吐等诸多不良 反应的发生率,还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性,并且能够降 低围手术期心肌局部缺血的发生率。但右美托咪啶可导致低血压 心动过缓,甚至窦性停搏,心脏传导阻滞、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应 慎用。
托咪酯具有镇静效能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患者入睡平稳的 特点。此外依托咪酯作为一种脂溶性镇静剂与丙泊酚相比对呼吸 循环的影响小,安全性较高,很少产生心肌抑制作用。
静脉麻醉药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 但是依托咪酯镇痛效果较差,若使用大剂量的依托咪酯可使患者 苏醒延迟,恶心呕吐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率也相应增加。
静脉麻醉药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 考虑到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在药效学特点上的互补效应,相关临床 研究显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使用丙泊酚和依托咪酯混合液可 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既可以降低丙泊酚引起的低血压、心率降 低、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还可以减少依托咪酯引起的 肌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两种药物混合使用可以相互取长补 短,充分发挥1+1>2的药物协同作用。
▪ 相对于传统非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宫腔表面麻醉、宫旁阻滞)而言,无 痛人工流产术具有舒适无痛、方便快捷、安全性较高、患者痛苦小、术 中无知晓、苏醒迅速、静脉麻醉优于吸入麻醉和局部麻醉。 在实施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由于子宫颈被牵拉扩张、负压吸引、 刮匙吸刮等强烈刺激时,容易引起患者体动反应,可导致子宫穿 孔、术后出血,甚至引发人工流产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 使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能够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麻 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提高人工流产手术的安全性。

麻醉科医学进展与研究

麻醉科医学进展与研究

麻醉科医学进展与研究麻醉科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麻醉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是进行手术和治疗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后,麻醉科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也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麻醉药物的种类可以分为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镇痛药物等。

其中局部麻醉主要应用于手术中局部麻醉,对所有局部麻醉药物,阿托品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剂。

全身麻醉是指药物使病人失去意识,它采用的麻醉药物则数量和药物代谢各方面都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非常贴近个体化的医疗。

镇痛药物则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科医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受到关注。

高级麻醉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麻醉科医学领域中,研究基因治疗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因治疗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通过对基因及其表达过程的分析,研究基因功能并开发出具有治疗作用的制剂,是现代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学科。

在麻醉科医学的发展过程中,麻醉药物的合理使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手术质量;但不合理的使用很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临床医疗中,麻醉医生要仔细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和术前检查结果,科学地制订麻醉方案,认真防范和纠正并发症。

总之,麻醉科医学作为现代医学重要的分支之一,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疗。

未来,快速发展的医学技术和医学研究必将为麻醉科医学的变革与创新提供更多机会和挑战。

入世籍科医学的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不仅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完善和严密的系统,也为交叉学科研究和多学科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为构建现代化医学体系提供了借鉴。

麻醉科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主要应用于手术和治疗时的疼痛管理。

疼痛是许多病人在手术后和治疗过程中常面临的问题,如果不得到有效的管理,会影响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兽医麻醉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兽医麻醉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兽医麻醉技术的研究与进展自古以来,人与动物之间就建立着紧密的联系。

作为人类的伙伴和助手,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动物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让动物在治疗、手术中免于疼痛的煎熬,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因此,麻醉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成为了兽医界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麻醉技术发展历程麻醉技术是近现代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人类医学发展的过程中,麻醉技术根据科技的进展一直在不断的更新,从最初的乙醚、氧气等物理麻醉药物,到后来的吸入式麻醉药物,在兽医行业中也不断地被引进与创新。

目前,兽医中使用的药物主要分为静脉注射麻醉药和吸入式麻醉药两大类,这些药物的使用给了动物病理学研究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麻醉技术的意义作为医学的一项重要技术,麻醉技术主要通过麻醉药物的应用,使得动物在手术过程中免于疼痛的煎熬,同时让医生在手术时能够将专注力放在动物身上的处理上,提高了手术效率,使得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麻醉还可以减少动物在手术中出现的副作用,并可以预防意外的发生。

三、麻醉技术的应用在动物疾病的治疗与手术中,麻醉技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麻醉技术,兽医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检查和诊断,减轻动物因为受惊,抗拒等因素导致的检查失败。

除此之外,在动物手术中,麻醉还可以减少动物在手术中出现的副作用,并可以预防意外。

四、麻醉技术的趋势和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麻醉技术与药物也在不断更新,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大,在兽医界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未来,在技术和药物的不断完善下,麻醉技术应用将更为普及化,同时会出现更多新药物以及药物复合制剂,针对不同种类动物的需求,开发新的麻醉药物,并优化麻醉药物的配方和药物计量,让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麻醉过程。

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药物的应用,将使得动物在兽医中受到更好的治疗,也将提高兽医的技术水平。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麻醉技术的研究和进展也将不断发展,创新出更先进的技术和药物,提高动物的生命质量,使得动物在兽医中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兽医界的发展也将伴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有所提升。

麻醉科新技术与新方法探讨

麻醉科新技术与新方法探讨

麻醉科新技术与新方法探讨1. 引言麻醉科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手术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麻醉科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麻醉服务。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2. 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神经监测技术在麻醉科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领域。

通过监测患者的神经反应,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麻醉的深度,从而提高麻醉效果和减少麻醉风险。

例如,采用神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麻醉过度或过浅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3. 术中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术中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基于影像学的技术,通过对手术部位进行准确的三维重建,可以为麻醉医生提供更详细、直观的手术解剖结构信息。

这使得麻醉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麻醉操作,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目前,术中三维重建技术已经在一些复杂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自动控制技术在麻醉中的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科学的技术,通过对麻醉设备和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麻醉过程的精确控制。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时调整麻醉剂的用量和浓度,提高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麻醉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麻醉的质量和效率。

5.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麻醉深度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等生理参数,评估麻醉深度的技术。

目前,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麻醉医生更准确地控制麻醉深度,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

6. 小结随着科技的发展,麻醉科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神经监测技术、术中三维重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等都为麻醉医生提供了更准确、安全的麻醉服务。

在未来,我们期待这些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研究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上为300字正文内容,可继续发挥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确麻醉的研究进展精确麻醉,是相对于传统经验麻醉而言,即通过对病人脑电信号进行监测、使用精确给药技术等,术中保持病人处于适宜的镇静深度、合适的肌肉松弛状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及良好的镇痛,从而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提高麻醉质量及病人舒适度,最终降低麻醉相关死亡率。

本文将就精确麻醉的必要性、要点等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精确麻醉的必要性目前,国内麻醉相关死亡率介于1/1 万~1/5 万之间,而部分国外先进国家麻醉相关死亡率已降低到1/20 万以下。

传统麻醉中,麻醉医师往往术中通过血压、心率判断麻醉的深浅,而受手术刺激等因素影响,病人的血压、心率并不能准确反映麻醉深度。

且麻醉药物的个体差异性较为明显,即使是同样体重的病人,他们对同一麻醉药物同等剂量的反应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根据临床经验调节麻醉深度,极易导致麻醉过深或麻醉过浅的发生。

麻醉过浅,病人术中可能会出现术中知晓,术后甚至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严重并发症[1]。

麻醉过深,则可能对病人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永久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有报道称,在实施精确麻醉后,麻醉相关死亡率可以降低将近50%,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精确麻醉的实施,将促进临床麻醉从安全性向舒适化转型,从模糊麻醉向数字麻醉,从心电监测向脑电监测,从简单麻醉向简洁麻醉发展。

二、精确麻醉的要点精确麻醉的实施,包括镇静深度的监测、精确的给药技术、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多模式镇痛、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1.镇静深度监测脑电双频指数和Narcotrend 指数是目前得到美国FDA 批准应用于临床进行镇静深度评估的脑电监测技术。

1.1 脑电双频指数(BIS)Barnett等于1971年提出了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分析方法。

在功率谱分析的基础上复合脑电相关函数谱分析技术,既测定脑电图的线性(包括频率和功率)部分,又分析其非线性部分(包括位相和谐波),提高了EEG分析的完整性。

1996年,BIS作为监测药物镇静及催眠作用的技术得到美国FDA批准。

研究表明,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OAA/S评分与BIS值及血中催眠药浓度有高度相关性。

通过监测病人BIS值的变化,可以防止过度镇静。

镇静药物使用的减少还可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一般认为BIS值为85~100 为正常清醒状态,60~85为镇静状态,40~60为临床麻醉状态,低于40可能呈现爆发抑制。

Ibraheim 等[2]研究发现,与未用BIS组比较,使用BIS指导七氟烷麻醉可降低药物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澳大利亚Myles等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对象为术中知晓高危病人(剖宫产手术、高危心脏手术、创伤手术或硬质气管镜检查),通过手术后评估病人术中知晓,与对照组(n =1 238,l1例知晓)相比,BIS指导麻醉可使术中知晓的危险下降82%(n =1 227,2例知晓)[3]。

Lindholm 等[4]认为BIS<45是术后1年、2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分别是1.13(1.01~1.27)和1.18(1.08~1.29)。

采用BIS 监测麻醉深度和避免BIS值持续5 min以上低于40,有助于提高病人术后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5]。

1.2 Narcotrend指数麻醉意识深度监测仪Narcotrend(MonitorTechnik,Bad Bramstedt,Germany)是由德国Hannover医科大学一个研究组开发的新型脑电意识深度监测系统。

Narcotrend(NT)能将原始脑电图进行自动分析分级(Narcotrend Stage,NTS),应用Kugler多参数统计分析方法[6],将EEG分为从字母A(清醒)到F(伴有爆发性抑制增多的全身麻醉)6个阶段14个级别的量化指标,即A、B0~2、C0~2、D0~2、E0~1、F0~1,重新形成从0(清醒)到100(等电位)的指数,并同时显示α、β、γ、δ波的功率谱变化情况和趋势。

阶段A表示清醒状态;B表示镇静状态(0级、1级、2级);C表示浅麻醉状态(0级、1级、2级);D表示常规普通麻醉状态(0级、1级、2级);E表示深度麻醉状态(0级、1级、2级);F表示脑电活动的消失(0级、1级)。

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维持在D~E阶段。

最新的5.0版软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从100(清醒)到0(脑电静止)的无量纲麻醉深度指数,使临床应用更加方便[7]。

Panousis等[8]研究表明,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不仅降低药物过量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能够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在麻醉苏醒室的停留时间,且与BIS比较,受肌电图影响更小。

与BIS比较,NT尚具有以下优点:(1)数据分级更加完善完善,将意识由清醒到最深程度麻醉分为6级和14个亚级, 同时给予相应的数值;(2)波动性小, 数据处理迅速;(3)监测费用较低, 普通心电图电极及杯型电极均可使用;(4) 电极片安放不受位置限制,适用范围更广;(6)可抵抗高频电刀等干扰。

2.精确的给药技术2.1 靶控输注技术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是以药代-药效动力学理论为依据,利用计算机对药物在体内过程、效应过程进行模拟,并寻找到最合理的用药方案,继而控制药物注射泵,实现血药浓度或效应部位浓度稳定于预期值(靶浓度值),从而控制麻醉深度,并根据临床需要可随时调整给药系统。

靶控输注可以迅速达到并稳定于靶浓度,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深度易于控制、麻醉过程平稳、还可以预测病人苏醒和恢复时间,使用简便、精确、可控性好。

但由于药代学模型的误差、个体变异性的影响、输注泵的精确度以及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

鉴于靶控输注的给药模式,起效时间和消退时间均很短的药物最适合用于靶控输注,目前临床使用的麻醉药物中,以瑞芬太尼(remifentanil)和异丙酚(propofol)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最为适合。

其他药物如咪达唑仑(midazolam)、舒芬太尼(sulfentanil)、芬太尼(fentanyl)等也可以用于靶控输注,但是其效果不如前两种最佳药物。

肌肉松弛药由于其药效与血浆浓度关系并不密切,而且药代动力学并非典型的三室模型,目前不主张使用靶控输注模式,而以肌松监测反馈调控输注模式为最佳。

根据靶浓度设定部位可以分为血浆靶控输注和效应室靶控输注两种模式。

前者比较适用于T1/2keo 小的药物;同时也适合于年老体弱的病人,因其负荷量小,循环波动较小;而后者则主要适用于T1/2keo 大的药物以及年轻体健的病人。

2.2 麻醉气体监测技术监测吸入麻醉过程中病人呼吸气体中的麻醉气体的含量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麻醉医师可以根据监测结果来安全的调节输入到病人体中的麻醉气体量,从而避免病人因吸入麻醉药过量或过少给病人带来的危害。

在吸入麻醉中,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定义是在一个大气压下有50%病人在切皮刺激时不动,此时肺泡内麻醉药物的浓度即为 1 个MAC。

MAC 提供了一种麻醉药效力的测量方法,不是麻醉深度的量-反应曲线,而是表示连续麻醉深度中一个设定的点,其它端点表示不同水平的麻醉深度。

MAC 的各种扩展皆基于此原理。

①半数苏醒肺泡气浓度(MAC awake50),为亚MAC 范围,是50%病人对简单的指令能睁眼时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

MAC awake95指95%病人对简单的指令能睁眼时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可视为病人苏醒时脑内麻醉药分压。

MACawake =0.4 MAC,不同麻醉药的MACawake 与MAC 的比值均为0.4;②MAC EI50 是半数气管插管肺泡气浓度,指吸入麻醉药使50%病人于咽喉镜暴露声门时,容易显示会厌,声带松弛不动以及插管时或插管后不发生肢体活动所需要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而MAC EI95 是使95%病人达到上述气管内插管指标时吸入麻醉药肺泡气浓度。

在小儿气管插管较切皮的MAC 高30%;③MAC BAR 是阻滞肾上腺素能反应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是超MAC 范围。

MAC BAR50 是指50%病人在皮肤切口时不发生交感、肾上腺素等内分泌应激反应(通过测定静脉血内儿茶酚胺的浓度)所需要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而MAC BAR95 是使95%病人不出现此应激反应的浓度;④95%麻醉剂量(AD95)与99%有效剂量(ED99): MAC 相当于半数麻醉剂量,AD95 为95%病人对手术刺激无反应时的麻醉药剂量,在临床上更为常用。

临床麻醉中,AD95 与ED99 的含义基本相同。

不同麻醉药的AD95 与ED99 基本上等于1.3 MAC;⑤0.65MAC 是较常用的亚MAC(Sub MAC)剂量,大多是一种挥发性麻醉药与N2O 或其它静脉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合用时,常采用的挥发性麻醉药浓度;⑥超MAC(super MAC):超MAC 一般为 2 MAC,目的在于确定吸入麻醉药的毒、副作用以及确定麻醉药安全界限,为动物实验时提出的参考指标。

临床麻醉中在诱导期及手术刺激过大或饮酒病人时应用。

临床常用麻醉药的MAC、AD95 及MACawake 见表1。

表 1 常用麻醉药的MAC、AD95 及MACawak麻醉药0.65 MAC 1.0MAC MACawakE AD95 2 MAC氟烷0.48 0.75 0.30 1.00 1.50恩氟烷 1.09 1.68 0.67 2.20 3.36异氟烷0.75 1.16 0.46 1.51 2.32甲氧氟烷0.10 0.16 0.06 0.20 0.32氧化亚氮65.00 101.00 41.00 131.00 202.七氟烷 1.11 171 0.68 2.22 3.423.血流动力学调控3.1 液体管理合理的液体治疗能够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组织器官的灌注和氧合,改善手术病人的预后[9]。

麻醉诱导之前,由于病人处于疾病状态,术前准备、禁饮禁食造成的低血容量状态,加上麻醉诱导药物的循环抑制作用,使病人难以依靠自身的代偿机制来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从而导致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诱导期容量填充[10,11],作为液体治疗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能避免全麻药物带来的血管扩张引起的血容量的进一步减少,不仅可纠正绝对或相对循环血量不足,改善组织氧供/需平衡,同时对维持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也具重要意义。

临床上,针对手术病人尤其是心脏手术病人液体管理时,既不能忽视补液造成低血容量引起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也不能盲目补液造成对病人心功能损害的进一步加重,此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intravascular fluid administration)”显得尤为重要[12],即采用易于监测、并能及时对术中处理作出反应的监测指标指导输液,以维持有效的血管内容量从而保证组织灌注和细胞氧合为目标,使容量达到与心血管功能的最佳匹配,使每一个输液方案最佳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