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系统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共56页
骨骼常见疾病影像诊断2

在溶骨性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中可见瘤骨,可有 不同程度的骨膜增生
溶骨型骨肉瘤
溶骨型骨肉瘤
成骨型骨肉瘤
成骨型骨肉瘤
成骨型骨肉瘤
混合型骨肉瘤
混合型骨肉瘤
骨肉瘤的CT表现
骨破坏:皮质不规则破坏,骨髓内浸润。 增生:骨内外出现不规则的高密度瘤骨。 不同形式或放射状骨膜新生骨。 软组织肿块:沿破坏区生长,其内可有瘤骨。 增强扫描:肿瘤的非骨化部分可有明显强化,
肿瘤骨—诊断骨肉瘤要点 云絮状、针状、斑块状
不同期的肿瘤造成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成骨型
骨增生(为主)+骨破坏+骨膜反应 +软组织肿块 溶骨型
骨破坏(为主)+骨增生+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 混合型 –上述成分混合(临床最常见)
四种基本X线征象
肿瘤新生骨
云絮状、针状、斑块状等。
骨质破坏
虫蚀、斑片和筛条状
骨膜反应
多层葱皮样、垂直针状、Codman三角等。
软组织肿块
常含瘤骨
分型及表现
成骨型骨肉瘤
瘤骨形成为主,软组织肿块中多有肿瘤骨生成, 骨膜增生明显
溶骨型骨肉瘤
骨质破坏为主,少有骨质生成。骨膜增生被肿瘤 破坏,而于边缘部分残留,形成骨膜三角— Codman三角
肉芽组织
T1WI低或稍高信
号
T2WI为高信号
慢性骨脓肿(Brodie脓肿)
(1)临床:系慢性局限性骨髓炎,好发于长骨干
骺端松质。胫骨上、下端和桡骨下端常见。多为单发 性。
(2)X线表现:①多为圆、卵圆或不规则形骨破坏
区,边缘清晰,常有硬化带。②很少有死骨。③一般 无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或瘘管。
11~20 岁 膝关节,肩关节 痛、肿、早期远处转移 肿瘤性骨组织
骨关节系统疾病影像诊断PPT教案

第33页/共208页
MR膝关 节
第34页/共208页
(六) 脊 柱
脊柱由脊椎和其间的椎 间盘所组成
1)颈7、胸12、腰5、 骶5、尾4共33节,由 椎间盘及韧带、椎间 上下关节形成
2)上小下大,四个弯曲
第35页/共208页
3)脊椎 ( 除颈1-2和骶尾) 椎体:长方体;外四周为皮 质,内为松质骨 附件:椎弓及椎弓根、棘突 、横突 椎间隙:半透明带状间隙 椎间孔:神经出入通道
第8页/共208页
3、CT图像常用的是横 断层,可多平面重建 为冠状面及矢状面的 断层图像 VCT进行容积重建
第9页/共208页
4、骨窗和软组织窗结合观察
软组织窗
第10页/共208页
骨窗
CT检查的优势和不足
1)分辨率高(骨、肌肉、脂肪、软骨) 2)空间分辨较X线差。(对复杂结构、解剖好) 3)定位、定量、对早期病变及复杂疾病有较大帮助 平扫:了解结构复杂部位病变情况 增强:了解组织病变是否强化及强化秩序,有无坏死,
Murphey, MD ,et al. RadioGraphics 1997; 1 7: 1 205-1 231
(五)超声检查
➢ 优势:多切面成像,实时、无创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 血流成像
➢ 不足:穿透不足,空间分辨率低,骨骼对超声全反射 ➢ 临床应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周围神经及血管成像
第17页/共208页
(六)其它影像检查技术
➢ 放大摄影 ➢ 应力位投照 ➢ 体层摄影 ➢ 关节造影 ➢ 脊髓造影 ➢ 椎间盘造影
关第节1造8页影/共208页
脊髓造影
影像检查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
1、骨折首选X线检查 2、软组织、关节盘、韧带、肌腱等损伤:MRI、超声 3、肿瘤转移:放射性骨扫描 4、综合应用:复杂骨关节损伤、复杂部位的骨关节病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诊断

关节僵硬(晨僵),关节畸形 关节半脱位
慢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
➢ X线表现 关节周围软组织:对称性梭形肿胀 关节间隙:早期增宽、进而变窄 骨端:关节边缘软骨下骨侵蚀,囊性变,多发、边缘不清楚 骨质疏松:小关节周围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晚期
➢ CT/MRI 少用
•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原因不明 中轴关节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
好发部位:骶髂关节、上行至脊椎小关节及周围韧带 临床表现:下腰痛、不适,晨僵、活动后缓解
多数病人(90%以上)HLA-B27阳性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表现
➢ 骶髂关节 最早且100%累及,中下1/3开始,双侧对称 骨质破坏:以髂侧关节面为主,关节面模糊、虫噬样,关节间隙“假增宽” 骨质增生硬化:破坏边缘 关节间隙变窄 骨性强直
• 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化脓性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进展期、愈合期
➢ X线/CT表现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骨质破坏:承重区 反应性骨质增生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
➢ MRI表现 关节软骨破坏、中断(承重区、大面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关节结核
概述:95%以上继发于肺结核 侵犯途径:血行侵犯到骨(骨型关节结核)或滑膜(滑膜型关节结核) 好发年龄:儿童和青少年 好发部位:大关节,如髋、膝关节 临床表现:肿胀,轻度疼痛,功能障碍,无红、热
慢性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椎)
影像学表现
➢ X线/CT表现 上下关节突变尖 关节面骨质硬化 关节间隙变窄 椎体边缘出现骨赘 椎体上下缘硬化 退变性滑脱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变影像诊断

椎间盘突出MRI表现
颈椎间盘扫描定位片
正常颈椎间盘
正常颈椎间盘(1)
正常颈椎间盘
病理(椎间盘膨隆)
椎间盘退变导致纤维环松 弛,横断面上表现为超过椎 体边缘均匀光滑对称的软组 织影,并产生环状或横行的 裂隙,髓核水分减少,弹性 降低趋玻璃样变性
椎间盘膨隆CT表现
横断面上表 现为超过椎 体边缘均匀 光滑对称的 软组织影
THANK YOU
黄韧带肥厚
椎体滑脱
脊椎滑脱的定义:界定为椎体所有或部 分结构相对于其下部稳定的脊椎向前或 向后的滑动。
脊椎滑脱好发部位:90%为腰椎;多 见于L4-L5、L5-S1。
椎体滑脱分类:
– 真性滑脱 – 假性滑脱
真性滑脱:由于椎弓某部位断裂所致椎 体移位,多见于峡部断裂
脊椎峡部:指脊椎关节突间部,而非椎 弓根部。
Chiari畸形
Chiari畸形
正常
颈椎分节不全
脊柱侧弯
化脓性脊柱炎
累及椎体较少 有椎旁脓肿但一般较小
MRI 信号较均匀 均匀强化或中心均匀强化伴周边环状强化 椎旁软组织广泛斑片状强化而无脓肿形成
化脓性脊柱炎
与结核鉴别:发热、血像高、临床症状重
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病因不明 目前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矢状T2WI显 示多个椎体 呈异常高信 号,椎体及 椎间盘正常
椎体转移瘤
矢状T1WI显 示多个椎体 呈异常低信 号,椎间隙 及椎间盘正 常
椎体转移瘤
矢状T2WI显 示椎体及其 附件呈异常 高信号,脊 髓受压椎间 隙及椎间盘 正常
椎体转移瘤
横段T2WI显 示椎体及其附 件呈异常高信 号,脊髓受压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 变的影像诊断
骨骼影像诊断

•35
儿童四肢管状骨发育示意图(1)
•36
儿童四肢管状骨发育示意图(2)
•37
(一)四肢骨关节X线解剖(6)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 现
•24
X线摄片检查注意事项
1、任何部位都要拍摄正侧两个位置,某 些部位还要采用斜位、切线位或轴位。 2、照片部位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 骨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 3、两侧对称的关节,病变在一侧而症状 与体征轻微或X线片一侧有改变但不明显 时,应使用同一投照条件拍摄对侧以作对 照。
•10
骨的血供(图1)
•11
骨的血供(图2)
•12
二、关节的解剖(1)
关节(joint)为两骨或数骨之间的连接部分 间接连接:滑膜性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 腔 直接连接:可动、少动关节及两骨间的纤维、软骨或 骨性连接
•13
二、关节的解剖(2)
(一)间接连接 关节面:覆盖着骨端的骨性关节面的软骨(大多为透明
当软组织之间的密度差较大(例如,脂肪 瘤、静脉石)或利用造影检查,例如血管造 影可对软组织做进一步的影像学分析
•64
骨骼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fundamental lesions of bone
•65
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
定义: 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 骨组织减少,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 减少,但二者比例仍正常。
•7
一、 骨的解剖(4)
(二)骨的组织学结构 2.编织骨
见于一岁以前婴儿或某些病理情况下很快形成的骨 组织 胶原纤维粗细不一,排列交织成毛毡样
影像诊断学课件:骨骼系统常见病影像表现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
男,六岁。右股部 肿痛,发热四天。
右股骨中上部软组 织肿胀,增粗。可 见粗大网状结构。 局部软组织密度增 高,肌间隙模糊。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2 周以内)
男,8岁。右小腿 肿痛,发热四天。
X线表现:右侧胫骨 中段骨皮质旁见 条状骨膜反应, 骨质密度未见明 显异常改变。
胫骨近端干骺 端及骨骺可见 见局灶性的骨 质破坏,骨质 破坏边界清楚 。骨质破坏常 侵犯邻近的关 节,形成骨型 关节结核
骨骺与干骺结核
腕关节结核 右挠骨远端尺侧有
1.0×3.0大小骨质 坏死区,边缘清晰 无硬化,局部骨骺 碎裂。
短骨骨干结核
女,11岁。左手 中指环指肿胀1 个月。
左食指及中指近 节指骨远端有囊 状破坏,骨皮质 变薄,两侧有葱 皮样骨膜反应, 指骨中段有硬化 。软组织肿胀。
脊 柱周围软组织。( 腰椎-- 腰大肌脓肿 ,长时间可不规则钙化)
脊柱结核
TH TUBERCULOSIS
TUBERCULOSIS
脊柱结核
椎体结核的CT表现
注意下列疾病的鉴别
急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与骨结核的 鉴别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与成骨型骨肉瘤 的鉴别
骨骼系统常见病影像表现
骨骼系统疾病
1、骨骼创伤 2、骨感染性病变 3、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一)骨骼创伤
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和观察本病的主要手段。
X线平片是诊断、观察骨折,并指导临床治疗 的最简便、有效、常用的方法,但不能直接显 示软组织创伤情况。
CT检查无重叠,用于检查复杂结构。 了解软骨和软组织损伤多需行MRI检查
血肿—(2-3天)纤维性骨痂—(2-3周)骨性 骨痂—(3月后)骨样骨痂(塑形期)
骨骼系统影像诊断

骨骼系统1.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少,但两者的比例仍正常。
骨质疏松分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
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
在长骨可见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和出现分层现象。
严重者骨密度与周围软组织相仿,骨小梁几乎完全消失,骨皮质薄如细线样。
2.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因而骨内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
骨质软化的X线表现与骨质疏松有相类似之处,如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和骨小梁减少变细等,所不同的是骨小梁和皮质因含大量未钙化的骨样组织而边缘模糊。
由于骨质软化,承重骨骼常发生各种变形。
在儿童可见干骺端和骨骺的改变。
此外,还可见假骨折线,表现为宽约1 ~2mm的规则透明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好发于耻骨支、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等。
3.骨质破坏( bone destruction)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的缺失。
它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直接溶解骨组织使之消失,或由病理组织引起的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亢进所致。
骨质破坏的X线表现是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和正常骨结构消失。
骨松质的早期破坏,可形成斑片状的骨小梁缺损。
骨皮质的破坏可早期发生于哈氏管,造成哈氏管的扩大,X线上呈筛孔状,骨皮质内外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
当骨质破坏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有骨皮质和骨松质的大片缺失。
4.骨膜反应( periosteal reaction )和骨膜新生骨( periosteal newbone formation)骨膜反应是骨膜受到各种刺激(外伤、炎症、肿瘤等),发生水肿、增厚,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而导致骨膜新生骨的过程。
在X线片上骨膜反应的大部分变化不能显示,只有当足量的骨膜新生骨形成后才能显示。
骨膜增生的早期表现为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样致密影,它同骨皮质之间有一个很窄的透亮间隙。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 ppt课件

(五)四肢关节
人体关节分三类:①不动关节;②微动关节;③能动关节; 能动关节各结构影像特点: 1) 关节骨端:
骨性关节面:线样密质骨 关节软骨:X线和CT不能区分,MRI呈等T1等T2信号,压脂
呈高信号
2)关节间隙 : X线表现为两个骨性关节面间的透亮间隙,关节间隙与解剖关 节间隙不同,X线所见关节间隙包括关节软骨及其真正关节 腔和少量滑液 CT表现为关节骨端间的低密度间隙 MRI表现可区分软骨和滑液
骨干
小儿长骨CT、MRI特点
✓ 骨皮质为高密度或低信号线带影 ✓ 骨髓腔为软组织密度(信号)或脂肪密
度(信号) ✓ 干骺端骨松质为骨小梁交错呈网状,网
格间为骨髓组织,MRI可见骨小梁,信 号低于骨髓腔,临时钙化带CT呈高密度 而MRI呈低信号 ✓ 骺及骺板为软骨,CT呈软组织密度,骨 化中心呈高密度,MRI呈中等信号,骨 化中心信号降低
脊柱由脊椎和其间的椎 间盘所组成
1)颈7、胸12、腰5、 骶5、尾4共33节,由 椎间盘及韧带、椎间 上下关节形成
2)上小下大,四个弯曲
3)脊椎 ( 除颈1-2和骶尾) 椎体:长方体;外四周为皮 质,内为松质骨 附件:椎弓及椎弓根、棘突 、横突 椎间隙:半透明带状间隙 椎间孔:神经出入通道
胸腰椎正侧位片
骨的结构
骨质按结构分为: 1)、密质骨:致密骨(哈氏系统),如骨皮质 2)、松质骨:骨小梁及其间的骨髓 3)、骨髓腔:富含骨髓等结缔组织
(二)骨的发育
✓ 骨化:膜化骨-结缔组织膜上 形成骨化中心而发育成骨,颅 盖诸骨和面骨;软骨内化骨- 软骨原基上形成骨化中心而发 育成骨,躯干骨、四肢骨、颅 底骨与筛骨等
(一)骨肌系统X线检查
X线检查的价值与限度 价值:
骨骼系统影像诊断(4)

二、椎间盘突出(disc protrusion) 【影像学诊断】
2. MRI表现: 椎间盘髓核信号减低或高信号影消失; 硬脊膜囊受压变形; 椎体变形和信号异常; 椎间小关节增生硬化和间隙变窄; 终板炎和许氏结节形成;
二、椎间盘突出(disc protrusion) 【影像学诊断】
后中央型:硬脊膜囊正前方,并硬脊膜囊、脊 髓受压变形
中央偏外侧型:偏于一侧,并部分神经根受 压、移位
外侧型:突出致恻隐窝、椎间孔、狭窄,神经 根受压、移位
三、椎管狭窄(spinal canal stenosis) 椎管狭窄是指构成椎管的脊椎、软骨、软组织 异常,导致椎管的有效容积减少,并压迫脊髓、 神经和血管等结构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 体征。
三、椎管狭窄(spinal canal stenosis) 【临床和病理】
一、脊椎退行性变(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 【影像学诊断】
2. MRI表现: 椎间盘髓核信号减低或高信号影消失; 硬脊膜囊受压变形; 椎体变形和信号异常; 椎间小关节增生硬化和间隙变窄; 终板炎和许氏结节形成;
一、脊椎退行性变(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 【影像学诊断】
骨、关节与软组织系统影像诊断 学
Diagnostic imageology of soft tissue and osteoarticular system
李绍林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退行性骨关节病
一、脊椎退行性变(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 脊椎退行性变多为生理性老化过程,临床一般无
二、椎间盘突出(disc protrusion) 【临床和病理】 突出:髓核通过破裂的纤维环突向外面。可以突向
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MR检查获得更多的信息
常规MRI: 基本形态学表现同X线所见 对髋臼盂唇和软骨损伤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它表现:
股骨颈疝窝 关节积液及滑膜增生 骨髓水肿 MR关节造影优于常规MR: 了解关节盂的完整性;盂唇撕裂后,造影剂进入并在 撕裂部位出现带状带状的高信号。显示关节软骨实质的 轮廓的异常和信号变化。
以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而引发股骨近端和髋臼间发生 撞击,导致髋关节盂唇和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引 起髋关节慢性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是屈曲加内 旋受限,最终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FAI是由于股骨近端和髋臼边缘关系异常而致股骨头、颈 与髋臼在正常活动范围内出现了撞击,髋臼或股骨头边缘 的软骨出现了损伤而导致的综合征(有先天的因素,也有 后天原因)
复查MRI
平片
应力性骨折(衰竭骨折)
双线征
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膝关节的关节软骨、半月板及韧带
Ⅰ级信号: 退变
Ⅱ级信号: 退变或损
伤
半月板病理信号分级
Ⅲ级信号:撕裂
前交叉韧带撕裂
后交叉韧带撕裂
胫侧副韧带损伤
1°损伤 轻度损伤,韧带稳定
2°损伤 局部松弛,部分纤维连续
3°损伤 完全断裂
半月板后根撕裂伴外侧脱位
椎小关节水肿
综合影像所见 你诊断什么病?
T1WI
T2WI
T2WI
女,16岁。腕关节软 组织肿胀,腕关节滑 膜增厚伴腱鞘滑膜炎 (腱鞘积液、腱鞘增 厚,箭示)
类风湿性关节炎
பைடு நூலகம்
增强
增强
Romanus病灶
双侧骶髂关节病变
男,54岁,强脊炎
骶髂关节、髋关节AS病变
腰椎新旧病变(Anderson病灶)
骨骼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5)骨折的并发症
1)骨折延迟愈合 骨痂出现少、慢、骨折
生长期存在、愈合延迟 2)骨折不愈合
a、断端密质骨封闭光整 b、断端间隙增宽 c 、假关节形成
3)骨折畸形愈合 4)外伤后骨质疏松
a、骨关节感染 b、骨缺血性坏死 c、关节强直
CT骨折检查
骨折检查多以普通X线摄片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CT可作为平片的重要补充。
(四)骨质增生硬化 hyperostosis osteosclerosis
密度增高病变
概念: 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常见病因:
局限性:①外伤 炎症 或老年代偿 退化所致的修复性增生。②肿瘤的 瘤骨(象牙样、针刺状、云絮状) 广泛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中毒( 氟中毒 )。
骨质增生
密度增高病变
X线表现:骨密度增高,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骨骼变粗大,严重 时髓腔封闭消失
•肉芽组织期 血肿形成,机化,肉芽组织形成
骨折线模糊
•骨痂形成期 骨折后2-4周,内外骨痂形成
骨折线消失,断端骨密度增高
•骨性愈合期 骨折后3-12周
•塑型期
儿童1-2年,成人3-4年
(4)骨折的愈合
骨折愈合的是一个连续、慢长的过程。
成纤C
↓
↓成骨C
骨折→ 血肿 → 纤维骨痂→ 骨样骨痂
钙盐↓ → 骨性骨痂→骨性连接愈合→塑型
椎体MSCT的VR重建显示
椎间盘由透明软骨终板、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MRI可准确评价椎间盘结构,发现椎间盘早
期病变
三、基本病变
1、骨密度减低的病变: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2、骨密度增高的病变: 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骨质坏死;等
3、混合密度骨病变:含有以上两种基本病变
骨关节系统影象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例二
• 女性,36岁,无明显诱因,左髋疼痛十年,加重 半年.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例2图
病例三
• 男性,15岁,无诱因腿痛.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例3图
病例四
• 女性,30岁,腿痛12年.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例4图
男性,17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5图
骨友病
骨友病
夏科氏关节
夏科氏关节-图1
病情概况
• 男性,18岁,腰背痛。
强直性脊柱炎-1(图)
病例(二)病情概况
• 男性,37岁,腰背痛10年
强直性脊柱炎-2
强直性脊柱炎-2
病例(三)病情概况)
• 男性,24岁,腰背痛5年.
强直性脊柱炎-3(图)
病例(四)病情概况
• 男性,13岁,腰背痛多年.
强直性脊柱炎-4
强直性脊柱炎-4
股骨头无菌坏死-病例1
股骨头无菌坏死-病例2
• 左侧股骨头坏死1-1
• 左侧股骨头坏死1-2
• 左侧股骨头坏死1-3
病例1
女性,63岁,右腕肿胀、疼痛半年余。
腕月骨坏死-病例1图
病例4
• 女性,40岁 ,腕骨骨折,骨折后坏死.
腕月骨坏死-病例2图
骨纤维异常增殖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图1
骨与关节的基本病变
• 关节肿胀 • 关节破坏 • 关节退行性改变 • 关节强直 • 关节脱位
骨关节系统炎症
• 1、细菌性炎症 • 2、结核 • 3、类风湿性关节炎 • 4、强直性脊柱炎 • 5、牛皮癣性关节炎
低毒感染灶
股骨旁骨化性肌炎
慢性骨髓炎(1-死骨形成)
慢性骨髓炎-骨髓腔消失
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