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奇特的燃烧现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一)九寨沟的传说人间仙境九寨沟,世世代代流传着神奇动人的传说和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
最著名的一个神话故事是关于那些奇特的湖泊的。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九寨沟和其他地方一样,干旱贫瘠,缺水少树。
男神仙达戈与美丽的女神仙沃诺色姆相爱了,达戈揽九天风云为心爱的沃诺色姆精心磨制了一面镜子,准备送给心上人梳妆打扮用。
想不到女神仙沃诺色姆因为激动而在接镜时失手,使宝镜从高空落下,摔成了118块碎片,散落在山沟谷地,变成了118个被人们称为“翠海”的彩色湖泊,从而形成了九寨沟最美丽的景观。
关于树正群海沟的卧龙湖也有个动人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条白龙住在分水岭弓嘎岭下的白河中,而附近的黑河里住有一条黑龙。
这条黑龙非常凶残,年年要九寨沟的老百姓用佳肴美酒、上好的果品供奉它99天。
有一年,贫苦的百姓实在供奉不起了,黑龙盛怒之下,竟然99天不吐一口水,不降一滴雨,旱得玉米成干柴,青稞不出苗。
老百姓不向凶恶的黑龙屈服,打井找水,掘洞开渠,感动了住在白河里的白龙。
那白龙(自告奋勇自作主张)来解九寨旱情,它带领雷公、电母、雨师,腾云驾雾来到九寨沟方圆百里的群山之上。
谁知它们刚开始呼风唤雨,凶恶的黑龙便来阻挠。
白龙与黑龙斗了九个回合,难分胜负。
多亏万山之神依扎嘎亲摔众山神前来助战,才彻底击败了黑龙。
从此,白龙便定居在卧龙湖,掌管九寨沟一方的晴雨。
九寨沟从此便(风调雨顺风雨大作)。
人们为感谢白龙,至今还在家里或门框上贴白龙的图案,祈求保佑。
1.选出文中括号内准确的词语。
(2分)2.这篇神话讲了两个故事,分别是和。
(4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A.据说,女神仙沃诺色姆故意摔落宝镜,从而形成“翠海”的彩色湖泊。
B.黑龙要老百姓供奉他,老百姓不答应,于是,黑龙就不下雨,使老百姓受干旱之苦。
C.白龙之所以要帮助老百姓,是因为老百姓不向黑龙屈服,白龙白感动。
2024年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
2024年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1.某小组以“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1]小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
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底部有少量黑色物质。
[结论](1)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有,由此可推断出组成蜡烛的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
任务二:探究高低蜡烛熄灭顺序[实验2](2)小组同学做了两组实验。
一组是将一瓶二氧化碳缓缓倒入放有两支高低不同燃着的蜡烛的烧杯里(如图甲);另一组是用烧杯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如图乙)。
甲图实CO的物理性质验中低处蜡烛的火焰先熄灭,高处蜡烛的火焰后熄灭。
由此可证明2是。
乙图实验中高处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低处蜡烛的火焰后熄灭。
面对这一异常现象,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为什么高处的蜡烛先熄灭?[猜想假设]猜想1:高处的蜡烛先熄灭是因为烧杯上层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
猜想2:高处的蜡烛先熄灭是因为烧杯上层氧气的浓度不足。
[实验3](3)为了验证猜想I,小组同学收集一瓶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两种气体所占体积分数分别为80%和20%,将燃着的小蜡烛伸入该混合气体中,发现,从而证明猜想1不正确。
[实验4]为了验证猜想2,小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下列实验。
[实验数据」I.不同高度蜡烛的熄灭时间:①.不同位置传感器测得的相应数据如图:[解释与结论](4)实验4中3支蜡烛放置位置的俯视图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5)通过以上实验可推测猜想2是正确的。
请结合图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相关数据及变化趋势解释说明高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 。
[反思与评价]消防教育常提及火灾发生时“要往低处逃生”,提出这一逃生技巧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同学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资料查阅,得知:当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8%时人会感到不适,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易使人在火灾中窒息。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20燃烧的秘密教案冀教版
20.燃烧的秘密一、课程目标◆知识与目标1.能把观察到的不同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各种现象记录下来。
2.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
4.能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2个以上的事例说明燃烧的利与弊。
◆能力与过程1.培养假设或猜想的能力。
2.通过实验观察各种燃烧之间的区别,并进行记录。
3.学习以实验检验假设或猜测的科学探究方法。
4.能把自己知道的其他安全标识介绍给其他同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燃烧的利弊。
2.培养科学进行燃烧的意识,能与别人分享安全燃烧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三、教学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四、教学用具蜡烛、酒精灯、镊子、燃烧匙、火柴、木片、纸板、布条、干树枝、动物毛皮、烧杯、石灰水、干布等。
五、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进行假设,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并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播放)燃烧的录像。
(教师)同学们,这个画面大家一定都很熟悉。
这就是燃烧。
燃烧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一说你从燃烧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你还看到过其他物质的燃烧现象吗?它们燃烧时的现象一样吗?(学生)说一说。
活动:燃烧的变化(一)观察不同物体燃烧时的情景1.教师提供一些物体(如木条、蜡烛、木片、纸板、布条、干树枝、动物毛皮等),让学生判断哪些物体可以燃烧,说说物体燃烧时可能出现的现象。
2.学生选择其中的几种材料试一试,仔细观察物体燃烧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注意:实验之前我们得先把窗户打开以便通风,看看周围有没有易燃物品,并准备好湿毛巾以备灭火使用。
)(出示)燃烧实验的要求:1.实验时用镊子夹住可燃物,放在蒸发皿的上部点燃。
2.观察物体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气味、灰烬或其他现象,并做好记录。
3.观察不同的物体燃烧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小组内分工合作,尤其要注意安全。
3.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苏教版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
苏教版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莫干山的蝉鸣》①到莫干山避(bì pì)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②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
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呜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yíng réng)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
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
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sì sh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
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③突然——又一个突然,停了。
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④真奇怪……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什么现象引起了“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用横线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
4.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5.把第3自然段划横线的那个长句,缩写成“谁干什么”的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飞的蒲公英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
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2020部编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奇异的世界(25分)火箭自从在40多年前被发明了之后,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改良,已发展成为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人类也因此能够登上月球。
从前人类对明亮的月儿,会产生很多幻想:上面有宫殿、嫦娥、玉兔、桂树……,外国人也以为月亮里面有一位女神。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月球原来是个寂寞而奇异的世界。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物,没有声音;有的是高山、深谷、坑穴、沙石和尘土。
山很陡,洞穴都是圆形的,周围突起,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泥尘,我们在上面轻轻走过,就会留下很深的脚印。
月球背着太阳的一边是漆黑的,向着太阳的一边,却使人感到惊奇:天空像一个深蓝色的盖子,地上的一切,竟然全是金黄色,蔚为奇观!月球的引力很小,我们在上面走动,会感到轻飘飘的,毫不吃力,一跳就跳得很高很远,但是要转身或停下来,可不容易了。
现在,不少宇航员已先后到过月球,也拍摄了大量照片,采集了很多标本,还放置科学仪器在月球上,探测它的各种情况,把资料不断送到地球。
这些资料,对人类开发月球,或是到太空探险,都是十分宝贵的。
1.读短文,填空。
(6分)(1)文中“奇异的世界”指的是。
(2)我知道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有:。
2.月球的奇异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在文中找出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分)(1)月球上有嫦娥、玉兔、吴刚、桂树……()(2)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物,也没有声音。
()(3)月球的引力很大,是地球上的六倍。
()4.人类为什么要登上月球去探测它的各种情况?(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6分)5.通过对祖母的琥珀和人造琥珀的描写,发现不自然、人为的美是缺少灵性和生气的,“偶然的美”是自然的、难得的。
第七单元课外阅读
爆炸通常所说的爆炸是指物质发生非常迅速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此时的气体由于瞬间尚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故有极大的压强,对爆炸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当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时形成爆炸。
空气和可燃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空气和煤屑或面粉的混合物的爆炸,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等等,都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而且这些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但是爆炸并不都是物质跟氧气起反应,如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就是一个例子。
同时,爆炸也并不都是化学反应引起的,有些爆炸仅仅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例如违章操作时蒸汽锅炉发生的爆炸、自行车车胎在夏天的高温久晒下发生的爆炸。
人类对燃烧本质的认识过程人类使用火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
据考古记载,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聚集的周口店龙骨山北坡的洞穴里留下了厚厚的灰烬积层、木炭和烧黑的兽骨。
学会使用火既是人类的一个重大进步,也为人类社会文明创造了前提条件。
火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燃烧现象和本质?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确实经过了漫长的时期。
这里仅作简短的介绍。
古代:我国古代的“五行说”把构成物质的材料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类,火是其中的一类。
古希腊有“四元说”,提出“水、土、火、气”。
古印度的“四大说”,提出“地、水、火、风”。
火曾被看做是“万物之源”,甚至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去进一步追究火的本质。
近代:1603年波义耳在密闭容器内煅烧金属铜、铁、铅、锡后,发现燃烧后物质增重这一事实,提出了金属+火微粒=锻灰由于波义耳忽略了空气重量的变化,提出了“由燃料中散发出的火微粒穿过容器壁,钻进金属并与之结合”的火微粒说没能解释燃烧现象。
1703年,史塔尔总结了燃烧中的各种现象及各家的观点后,提出系统的燃素学说。
其要点是: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微粒既能同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也能以游离方式存在。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一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二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
A.嬉:B.贾人: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四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阅读试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一、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怪风揭秘①在风的家族中,有许多成员被称为怪风。
②俗话说:“清明前后刮鬼风。
”这种所谓的“鬼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
它是由于地面局部强烈增温,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
它可以把尘土和一些轻小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小尘柱,其直径在几米左右,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
③有一种风叫“焚(fén)风”,常出现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山谷和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区。
一股气流越过山脉下降的过程中,通常会变得干燥,气温也会大幅度升高,这样就形成了焚风。
焚风会使天气变得热而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④在怪风家族里,有一种“布拉风”,它常发生在黑海西北部海区、亚德里亚海的东北部海岸及地中海西北角。
这种可怕的风是由陆地上空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形成的。
布拉风所经之处,气温会迅速降低,常形成冰冻及风灾。
其风力可以达到12级以上,曾吹翻火车,冻死不耐寒的亚热带植物,其摧毁力与破坏力极强。
⑤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
台风实际上是一种热带气旋,它的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以上。
人们习惯上把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发生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则被称为飓风。
它危害极大,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掀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
1970年,台风曾光顾孟加拉湾,掀起高达6米的海潮,顷刻间吞没了20多万人,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⑥和台风相似的龙卷风是一种强烈、迅猛的小范围旋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
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那场风把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⑦怪风虽怪,但如果巧妙地加以利用,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在吐鲁番,人们在高敞之处,建成一座座土块垒起的如蜂巢一样的小屋,那是葡萄干晾房。
当焚风从一个个洞孔中穿过时,鲜美的葡萄就成了营养颇丰的葡萄干了。
阅读理解 一棵燃烧的金银木
阅读理解一棵燃烧的金银木
金银木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
它因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叶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有时金银木也会引起一些特殊的现象,如所谓的“燃烧的金银木”。
燃烧的金银木并非真正的火焰,而是一种引起焰状离子的光现象。
在夜晚或阴雨天气,当金银木树受到外部刺激时,例如人们接触树干或树枝,并以足够的力量振动时,金银木树上的叶子和花朵会发出明矾状的熄火光。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金银木蕴含的铝元素。
铝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在植物中也相当普遍。
当铝与水分和氧气接触时,可以生成铝离子。
当金银木受到外部刺激时,树木中的铝离子会从叶片、花朵等部位释放出来。
与周围的空气中的氧气相遇时,铝离子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熄火光。
燃烧的金银木只是一种观赏现象,不会真正引发火灾。
然而,这种现象在过去常常被人们误解为火焰,引起了一些恐慌。
因此,现在很多地方在金银木树附近都设立了警示牌,告诫人们不要试图用火点燃金银木。
总的来说,燃烧的金银木是金银木树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光现象。
虽然它看起来像是火焰,但实际上只是一种化学反应产生的光。
这个奇特的现象增添了金银木的神秘和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燃烧吧小焰》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燃烧吧小焰》含答案燃烧吧,小焰香豌豆有一根火柴,名字叫小焰。
他有黑黑的圆脑袋,修长的身材,很帅。
小焰从出生起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和其他亿万根火柴一样,但他并不想莫名其妙地燃烧掉自己,他要找到一个能让自己认可的燃烧的理由。
于是他去找他最好的朋友一住在豆蔓上的豆子。
豆子正缩在被窝里看电视。
看到小焰,豆子很高兴,马上递给他一杯豆浆。
“燃烧?啊哈,你看你看,我正在‘燃烧’!”豆子怒气腾腾地说,“我正在为‘超级豆子’比赛而燃烧!灵灵豆刚刚被淘汰了,真是没天理!蕾蕾豆居然晋级了,更没天理!我们要团结起来,打倒‘黑豆娱乐集团’,所以我必须要燃烧!你可以和我一起燃烧呀!”我可不想为一个无聊的电视节目而燃烧……小焰心想,他赶紧把豆浆喝光,趁豆子气得掀桌子的时候,一溜烟儿跑了。
路上,他撞到一团火。
火叫他:“嗨!这不是小焰吗?你怎么还没燃烧呀!看看我,都已经是一团火了。
这么辉煌这么壮丽这么熊熊燃烧的火!你干脆来投奔我吧!”火说着,张开怀抱向小焰扑过来!“我才不要投奔你呢!”小焰大叫。
他把身子一低,迅速溜进了旁边的一个门缝儿里。
门缝儿太窄,火太大,进不去。
小焰安全了,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忽然,他觉得有什么东西在他的身后。
一回头,他看到了一双眼睛。
哦,那是一双多么明净、清澈的眼睛。
这双眼睛属于一只快要被冻僵的猫咪。
她是那么那么的冰冷,只剩眼睛里面那一点点光亮了。
如果我可以温暖她……小焰看着猫咪,心想。
他喜欢这只猫咪,从第一眼开始。
他觉得有一股热腾腾的气息从他的脚趾沿着他的身体慢慢升上来,蔓延开。
“噢……好热……好热……太热了——”这就是“燃烧”吗?他继续看着猫咪的眼睛,他从那双清澈的眼睛里看到了正在燃烧的自己。
“帅呆了!”小焰自言自语道。
他感到无比快乐,他正在燃烧,为了心爱的猫咪。
他燃烧得那么明亮,那么持久,那么漂亮。
猫咪的身体和心都被温暖了。
她望着为救自己而燃烧的火柴小焰(他现在已经是一小堆灰烬了),流下了一滴眼泪……(选自童话炼金师的博客)41.小焰燃烧的过程一波三折,请认真读故事,概括出情节。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第20课燃烧的秘密课件2冀教版
• 7、怎样使火熄灭?
• 答:要使火熄灭应该采取断绝可 燃物的来源(如煤气着火后要立即 关闭煤气阀门),或者降低可燃物 的温度(如用水浇),或者使燃烧 物与空气隔绝(如用沙土盖)的方 法。
பைடு நூலகம்
• 实验证明:蜡烛燃烧生 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燃 烧过程是不可逆的。
• 生活中人们怎样利用燃烧,燃烧会带来哪 些危害?燃烧与生活密切相关,
• A生活离不开燃烧,如做饭、取暖、冶炼金 属、机动车、火力发电厂等。
• B但燃烧也会带来灾难,如瓦斯爆炸、森林 大火等.
• C因此要科学的利用燃烧:不要玩火;在城 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要使易燃物离炉 灶太近;及时关闭燃气灶阀门等
20、燃烧的秘密(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大
部分是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 燃烧纸片,布片和木片,观察现象
不认识的 物体,不
要随便燃 烧
物体 火焰颜色 气味 光
热
灰烬
纸片
布片
木片
•燃烧必须条件:
可燃物、氧气、一定 温度,三者缺一不可
不同物质燃烧时:
• 相同之处:都产生火焰和气体,生 成了光和热,生成了气体和灰烬。
• 不同之处:火焰的颜色和发出的气 味、生成的灰烬等各不相同
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
我认为:可
能生成火焰和 气味;气体和 灰烬。
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 正确
1、物体燃烧 后有没有新 物质生成? 2、燃烧过程 是可逆的, 还是干燥不的可杯逆子 的?
有石灰水的杯子
杯壁上的现象 有水雾,凝成小水滴
杯壁变浑浊
[课外阅读]异想天开发现了磷
[课外阅读]异想天开发现了磷我们所说的化学元素磷,原文的意思叫做“冷光”。
民间传说中的“鬼火”,就是一种氢化物产生的自然现象,自然界中的这种氢化物是由人及动物的尸体腐烂分解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气体,当遇到空气,就会自动地燃烧起来。
我国古把鬼火叫成燐火,因此我国就把叫做“冷”光的物质叫做“燐”。
由于非金属元素,常温下单质为固态,于是又把原来的“火”字旁改为“石”字旁,写成“。
这也是用中文汉字对化学物质命名的一大特色。
令人感到有趣的是,最早发现的磷是从尿液中提炼出来的。
在那时,谁也不知道人和动物的尿液里到底含有什么东西,而当时有一个想发财的商人,千方百计地寻找生财之道,偶尔听人说,从人的尿液里可以制造出黄金或是能够点石成金的宝贝。
于是他就偷偷地收集了大量的尿液,一点一点的慢慢蒸干后,又胡乱的加上各种各样的东西,今天用煮的办法,明天又用烧烤的办法,一次一次地干下去。
终于有一次,他发现了一种在黑夜中能发出萤光的物质。
这就是他初次得到的磷,一小块白色柔软的白磷(磷的一种单质)。
这是1669年的事,这个人的名字叫波兰特,是德国汉堡人。
尿液的成分,除了绝大部分水之外,主要的是尿素。
此外还有一些新陈的废物,其中便含有极少量的硫、元素,而且是以极其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在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蒸发后,才能变成盐。
磷原来以多种形式的化合状态,遍布于人及动物体内,主要的有各种酶及促使营养成分发生同化作用,为生理需要提供活力机制的,含磷的有机化合物。
另外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平常,我们所吃的食物里,都普遍的含有磷。
同时由于饮食情况的不同,排泄物中所含量也有所不同。
磷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要用磷的化合物来制取单质,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
工业生产上,经常是用石[Ca - (PO 4 ) 2 ]为原料,加3 上石英和焦炭,在经过1500℃的高温,而产生的磷蒸汽(实际是P4分子),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冷疑到凉水中,成为固体的白磷。
[课外阅读]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二则
一、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
在讲授义务教育化学教材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内容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样可以灭火,总是持怀疑态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我们增加了一个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一个25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左右的水,然后再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NO3,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剧降低;接着将少量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再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一下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我们再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豆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至此学生们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同时也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二、氢气流吹泡实验的改进
按照义务教材演示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将此装置做了如下改动:先将胶头滴管的玻璃尖嘴换成不带尖嘴的玻璃管,然后剪掉胶头滴管胶头的顶部,再将市面上销售的小孩吹彩泡玩具的多孔塑料头剪下来插入已经剪开的胶头顶部,蘸些洗涤液,从玻璃管处通入氢气,就可在多孔塑料头处吹出连续且体积较大的氢气泡。
《神秘的植物自燃》的阅读附答案
《神秘的植物自燃》的阅读附答案①1984年2月的一天,澳大利亚南部产生了上百起森林大火,吞没了近50万公顷的林地,烧死了不计其数的动物。
这些骤然暴发的大火是怎么引发的呢?科学家经由调查研究发现,这是因为森林中的桉树自燃引发的。
原来,这年2月份的平均气温达40℃以上,桉树分泌出比平时多几倍的易燃物资——香油精,再加上长期干燥无雨,所以造成大片森林自焚。
②非洲赤道地区和欧洲的西班牙有一种自焚树。
它材质良好,很受当地人爱好。
但当它长到十四五年时,树内就会分泌出许多低燃点的树脂。
骄阳的照耀,往往把树脂点燃,使自焚树变为巨大的火把。
一株大树只需1 小时,即会连枝带叶化成一堆灰烬。
③白鲜生长在我国新疆天山地区。
春季一到,白鲜的花朵就慢慢变得艳丽起来;到了夏季,更是越长越标致、越长越成熟,终究结出丰富的果实。
但是,在酷热干燥的晴天,它却会骤然起火焚烧,不长期,一株白鲜便烧成了一堆灰烬。
原来,白鲜的叶子含有醚,醚的燃点很低,在烈日的照耀下,很快就会到达它的燃点。
当白鲜的果实日益成熟之际,醚的储量也几近到达饱和程度,一旦赶上干燥的大晴天,再加上强烈的太阳光直晒,白鲜也就自燃了。
④另外,物体互相磨擦生电或静电感应,或山石反射会萃阳光,也能引发干枯的植物自燃。
一般地说,每隔5年~25年,森林会自燃一次。
森林的自燃之火,不但可以节制森林幼树生长的数量,而且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为森林中各种树木的快速成材提供适量的空间。
著名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森林,原来每隔20年都会自燃起火但是该公园得到人工维护后,80年未产生火灾,致使森林生长迟缓,新生林减少。
1988年的那场大火,不但没有毁灭黄石国家公园,反而让黄石国家公园的森林更为充溢了生机。
12.阅读全文后,你认为植物自燃有哪些缘由?(4分)13.第②③段主要应用了甚么法子?有何作用?(3分)14.当真阅读第④段,结合划线部份和实际糊口,写出你的发现或思考。
(3分)参考答案:12.体内含有易燃物资香精油、树内分泌出许多低燃点的树脂、叶子含有燃点低的醚、物体互相磨擦生电或静电感应、或山石反射会萃阳光等。
奇特的燃烧现象
奇特的燃烧现象
奇特的燃烧现象
1982年,法国东部城市梅茨有家麦芽厂的粮食仓库发生了大爆炸,4座几十米高的钢筋混凝土粮食仓库被摧毁,18人死亡,全厂陷入瘫痪,周围的居民也受到极大的惊吓。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罪魁祸手竟然是仓库里的粮食粉尘。
其实这也不希奇,我们知道燃烧的充分必要条件有两个:一是温度要达到物质的燃点,二是要有充足的空气。
粉尘的体积很小,而且每一粒粉尘的表面都同空气充分接触,当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任何一个微小的火种都会使它达到燃点而燃烧起来,并使有限空间空气的温度由室温一下子升到几百度以上。
这时候空气会急剧的膨胀起来,从而引起爆炸。
梅茨的粮仓爆炸事件并不是唯一的事故。
据统计,仅美国新奥尔良市一地,20年来就发生了400多起这样的事故,造成200多人死亡和几千万美元的损失。
所以人们把粉尘看作是仓库的“敌人”。
为了避免这样的悲惨事故,除了尽量不使粉尘飞扬外,通常也同加油站一样,都要在门口挂上“严禁烟火”的红色字牌,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粮食粉尘会发生燃烧现象,像面粉、硫磺、淀粉、煤粉、糖等物质在仓库储藏或在运输过程中也会发出燃烧现象。
不同的是,不同的粉尘在空气中引起爆炸的最低密度是不同的。
淀粉和硫磺粉尘在每升空气中的含量超过7mg时,遇火就会。
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20燃烧的秘密 》word教案 (9)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20.燃烧的秘密教学分析:《燃烧的秘密》是河北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学期《有趣的变化》单元的其中一课。
本课的意图是,通过让学生探究常见的燃烧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了解到物体燃烧后生成了新的物质,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从而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化学变化奠定基础。
为了让学生从小树立“生活处处有科学”、“学以致用”的观念,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活动时,对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
教学思路是:先探究一个具体的燃烧现象,再比较一些其它物体燃烧的变化,然后归纳出“物体燃烧会产生新的物质,不同材料燃烧产生的新物质也不同”这个科学知识,最后,根据这一个知识点,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因此,整个教学内容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1: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蜡烛燃烧这一现象引入,引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后,有没有什么变化?”。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我的侧重点是指导学生进行猜想。
活动2:观察其它物体(纸、布)燃烧的变化。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我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活动3:根据不同毛线燃烧产生的物质的不同来辨别真假羊毛线。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的是“学以致用”、“生活处处有科学”,侧重点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态度和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在探究活动中,能够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⒈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兴趣。
⒉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
科学知识目标:⒈能说出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⒉能通过实验发现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燃烧的实验,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课时:1节教学准备:纸、布、羊毛线、普通毛线,打火机、蜡烛、铁罐、镊子、锥形瓶(2个,其中一个内装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⒈引入师述:说起火,我们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是生活在火的重重“包围”之中:在家里,打开煤气炉,一股蓝色的火焰便升腾起来;走进教室,脚下的水泥、瓷砖是燃烧制成的;出门时乘坐的飞机、火车、轮船、汽车,都是靠“内燃”发动机才动起来的。
【课外阅读】5种怪异性交配(组图)
5种怪异性交配(组图)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然界动物的特征各不相同,尤其对于性交配这种充满神秘刺激色彩的行为。
以下是自然界5种奇特性交配方式:
1、螳螂
螳螂
螳螂的性交配并不是很愉悦,在交配过程中,雌性螳螂经常会咬下雄性的头部。
2、帝企鹅
2、帝企鹅
帝企鹅的性生活十分可怜,实际交配时间只持续2-3分钟,而且每年只有一次交配。
3、海豚
3、海豚
海豚的性欲非常强,每天可以交配许多次。
但实际上在交配季节它们性交配时间不会超过12秒,为了增加其性吸引力,雄海豚的阴茎可收回和旋转。
4、加拉帕戈斯陆龟
4、加拉帕戈斯陆龟
当雄性加拉帕戈陆龟追求雌性时,它们会抬起腿,伸起自己的脖子。
而脖子伸展最长的雄性将博得雌性青睐,据悉,加拉帕戈陆龟要生长40年才能达到性成熟。
5、海马
5、海马
在自然界真很难得,海马一直遵循着一夫一妻制,而且雄海马的家庭责任感很强,主动承担抚养后代的重担。
【小学课外阅读】用冰点火阅读训练及答案(小学四年级课外阅读训练)
【小学课外阅读】用冰点火阅读训练及答案(小学四年级课外阅
读训练)
用冰点火
一架飞机突然失事,飞行员不得不从飞机中跳出来,打开了降落伞。
飞行员落在一座荒山上,这里只有冰、雪和枯枝落叶。
飞行员想用枯枝落叶烧一堆火,这样,人们看见火光,就会来营救他。
可是,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怎么办呢?机灵的飞行员拿起一块冰,把它磨成一块凸(tū)透镜,金色的阳光,透
过这块用冰做成的凸透镜,光线聚集成一点,很快就把落叶点着了,落叶点着了又点燃枯枝,燃起了熊熊烈火。
不久,人们发现荒山上的火光,营救了那位失事的飞行员。
这个有趣的“用冰点火”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光和热,聚集到一点,才会
燃起熊熊烈火。
一个精力分散的人,常常会一事无成。
1、按要求写词语。
机灵的近义词是()
聚集的近义词是()
2、仿照例子写一句话。
例: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3、这篇短文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把相关句子在文中用“_________”标出来。
4、短文中这位飞行员是怎样用冰点火的?
参考答案:
1、机敏聚合
2、这里既没有花草,也没有树森,是一片荒凉的世界。
3、文章的结尾一段。
4、飞行员拿冰磨成凸透镜,利用凸透镜聚光的原理,点燃了枯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奇特的燃烧现象
1982年,法国东部城市梅茨有家麦芽厂的粮食仓库发生了大爆炸,4座几十米高的钢筋混凝土粮食仓库被摧毁,18人死亡,全厂陷入瘫痪,周围的居民也受到极大的惊吓。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罪魁祸手竟然是仓库里的粮食粉尘。
其实这也不希奇,我们知道燃烧的充分必要条件有两个:一是温度要达到物质的燃点,二是要有充足的空气。
粉尘的体积很小,而且每一粒粉尘的表面都同空气充分接触,当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任何一个微小的火种都会使它达到燃点而燃烧起来,并使有限空间空气的温度由室温一下子升到几百度以上。
这时候空气会急剧的膨胀起来,从而引起爆炸。
梅茨的粮仓爆炸事件并不是唯一的事故。
据统计,仅美国新奥尔良市一地,20年来就发生了400多起这样的事故,造成200多人死亡和几千万美元的损失。
所以人们把粉尘看作是仓库的“敌人”。
为了避免这样的悲惨事故,除了尽量不使粉尘飞扬外,通常也同加油站一样,都要在门口挂上“严禁烟火”的红色字牌,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粮食粉尘会发生燃烧现象,像面粉、硫磺、淀粉、煤粉、糖等物质在仓库储藏或在运输过程中也会发出燃烧现象。
不同的是,不同的粉尘在空气中引起爆炸的最低密度是不同的。
淀粉和硫磺粉尘在每升空气中的含量超过7mg时,遇火就会爆炸;而面粉、糖粉的爆炸极
限为每升10毫克;煤粉爆炸极限为每升17mg。
最奇特的燃烧现象是发生在我国广西兴安县小宅村的“群火”。
1981年以来,每到秋季,莫名其妙的火灾频频出现。
村里的物品不明不白地自燃起来,而且起火点总是同时在多处发生,给村民们造成了损失,还引起了村民们的恐惧。
专家们曾经到那里实地调查,据了解,小宅村村西约2千米处正在开采硫磺矿。
“群火”现象很可能是硫磺粉尘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继续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成硫酸,硫酸作为脱水剂使得物质碳化而发生了燃烧。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