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第一课时(总34课时)
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试验教材必修3第8课。
二、设计思想:
本课属古代议论性散文。对于这类文言文,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另外还要通过指导和启发,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能力目标:朗读文章,突破语言障碍,形成语感,初步读通文章。
3.情感目标:从孟子的成长过程获得一些启示。(成长与环境)
四、教学重点:1.通读文章,读准字音,订正一些常见错误。(纠正学生预习时的误读)
五、教学难点:1.试理解文章,并当堂背诵。
六、教法选择: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
七、学法指导:朗读-体会-背诵
八、教学准备:
九、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试背诵孟子的名句、请同学们整理有关孟子的典故。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典故成语如:孟母择邻、孟母断织、五十步笑百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挺身而出、舍我其谁)
㈡作者及背景
1.作者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童年时代: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家以后,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
青年时代: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
成年晚年: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
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在膝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
2.孟子的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3.文章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因为惧怕秦车,于公元前339年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㈢创设情景,自读自悟
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认真听,纠正预习过程中读错和字。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衣.(yì)帛.(bó)鸡豚.(tún)狗彘.(zhì)庠.(xiáng)序饿莩.(piǎo)无.(wú通毋)失其时颁.(bān)白者不负戴于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2.教师指导学生对上面的字一一正音,齐读加强记忆。
3.教师指导学生齐读文章,注意预习时读错的字音。
4.教师把学生按
㈣读读议议,披文入情。
1.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㈤作业设计
1.课外练习:课外尝试背诵本文,并结合注释疏通文章。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第3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比喻说理的手法,并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意义。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民本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1.阅读理解文章的第一部分。
三、教学难点:1.分类汇总文段中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四、教法选择:诵读-结合注释-翻译-归纳
五、学法指导:分类汇总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疏通文章第一段。
1.文章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检查预习)
明确: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提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孟子的仁政思想)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段文章,结合注释,试译文章。
3.本文段中涉及的文言基础知识分类如下:
①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移)
②古今异义: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
4译文展示如下: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㈡重现情景,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2.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