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协议原理分析及总结

合集下载

SIP 协议学习总结

SIP 协议学习总结

SIP 协议学习1初识SIP1.1 SIP定义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基于文本的信令协议。

是一个在IP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

用来创建、修改和终结一个或多个参与者参加的会话进程。

SIP协议可用于发起会话,也可用于邀请成员加入已经用其他方式建立的会话。

SIP基于文本编解码。

采用事务机制,每一个请求出发Server的操作方法,请求和响应构成一个事务。

事务间彼此独立。

SIP独立于底层传输协议。

SIP协议承载在IP网,传输层协议可用TCP或UDP,推荐首选UDP。

SIP支持5方面功能:1.用户定位:确定通信所用的端系统位置2.用户能力交换:确定所用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参数3.用户可用性判定:确定被叫方是否空闲和是否愿意加入通信4.呼叫建立:邀请和提示被叫,在主被叫之间传递呼叫参数5.呼叫处理:包括呼叫终结和呼叫转移等1.2 SIP特点1.一个正在发展和不断研究中的协议。

2.简练、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等原则。

3.充分注意到因特网开放而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

4.充分考虑了对PSTN的各种业务,包括IN(Intelligent Network智能网)业务和ISDN业务(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支持。

2SIP协议2.1 SIP协议结构1.最底层的是它的语法和编码层。

编码方式是采用扩展的Backus-Naur Form grammar(BNF范式)。

2.第二层是传输层。

定义了一个客户端如何发送请求和接收应答,以及一个服务器如何接收请求和发送应答。

所有的SIP要素都包含一个通讯层。

3.第三层是事务层。

事务层处理应用服务层的重发,匹配请求的应答,以及应用服务层的超时。

任何一个用户代理客户端(user agent client UAC)完成的事情都是由一组事务构成的。

有状态的代理服务器包含一个事务层;无状态的代理服务器不包含事务层。

简述SIP的工作原理

简述SIP的工作原理

简述SIP的工作原理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会话的通信协议。

它主要用于语音和视频通信、实时消息传递以及多媒体会议等应用。

SIP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位用户:SIP使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来标识用户的位置。

当一个SIP 请求被发送时,它包含了被称为请求URI的目标用户的URI。

2. 寻址用户:通过DNS(域名系统)查找用户的位置。

SIP客户端在发送请求前会查询域名服务器,获取目标用户的IP地址。

3. 建立会话:一旦用户的位置被定位并且地址被找到,SIP请求就会被发送到目标用户的终端设备。

请求中包含了发起会话的信息和参数。

4. 响应请求:目标用户的终端设备接收到请求后,会发送响应消息作为回复。

响应消息包含了成功或失败的状态码,以及额外的信息和参数。

5. 会话更新:一旦会话建立成功,SIP允许用户通过发送更新消息来修改会话。

更新消息可以改变媒体流(如音频或视频的编解码器)、会话的参与者或者会话的媒体属性等。

6. 会话终止:当会话结束时,SIP可以发送终止消息来关闭会话。

终止消息会发送给所有参与者,并包含了结束会话的原因和附加信息。

总的来说,SIP通过定位用户、寻址用户、建立会话、响应请求、会话更新和会话终止等步骤,实现了基于IP网络的语音和视频通信的功能。

SIP协议

SIP协议

SIP协议简介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协议。

它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定义的一种应用层协议,被广泛应用于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即时消息和多媒体会议等实时通信领域。

SIP协议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灵活、可扩展的机制,用于建立和管理通信会话。

它采用文本格式的消息交换方式,基于请求‑应答模式进行通信。

SIP协议使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来标识终端设备和用户,通过SIP消息的交换来实现会话的控制。

SIP协议的设计思想是简单、可扩展和松散耦合。

它允许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使用各种传输协议,如UDP、TCP和TLS等。

同时,SIP协议也提供了灵活的会话控制功能,包括呼叫的建立、会话参数的修改和会话的终止。

SIP协议在实时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被广泛用于VoIP(Voice over IP)系统,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语音通话。

此外,SIP协议还支持视频通话、实时消息传递和多媒体会议等功能。

它提供了一种开放的架构,允许不同厂商的设备和应用进行互操作。

然而,SIP协议也面临着一些安全性和挑战。

由于SIP协议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攻击者可能利用其中的漏洞进行恶意攻击。

因此,实施SIP协议时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如认证、加密和防火墙等,以保护通信的安全和隐私。

总之,SIP协议作为一种用于建立和管理多媒体会话的协议,为实时通信提供了一种灵活、可扩展的机制。

它在VoIP 和其他实时通信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通信体验。

然而,为了确保通信的安全性,使用SIP 协议时需要注意相关的安全措施。

SIP协议的工作原理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

它采用了简单而灵活的工作原理,使得通信设备能够进行会话的控制和管理。

SIP协议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定位和寻址:SIP协议使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来标识终端设备和用户。

sip 原理

sip 原理

sip 原理
SIP(会话初始协议)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语音、视
频和消息传输会话的网络协议。

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基于请求-响应模型,并且支持实时通信。

SIP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位:SIP使用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来标识和定位通信终端,类似于网页上的URL。

通过URI,SIP能够将通
信请求路由到正确的终端。

2. 请求-响应通信:SIP终端通过发送SIP请求向远程终端发起通信。

SIP请求包含了所需的信息,如请求类型(INVITE、REGISTER等)、目标URI、通信参数等。

远程终端接收请求后,根据请求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发送对应的响应。

3. 会话协商:SIP请求和响应可用于协商和修改通信会话的参数。

例如,SIP可以用于协商媒体编解码器、传输协议、视频
分辨率等。

这允许通信终端在通话过程中进行参数的动态调整。

4. 会话维护:一旦SIP会话建立,终端之间可以通过媒体传输实时的音频、视频和消息。

SIP协议本身并不传输媒体数据,
但它可以协商会话参与者之间的媒体传输路径,并在需要时修改。

5. 会话结束:SIP也支持会话的终止。

终端可以发送BYE请
求来结束会话,对方终端接收后发送200 OK响应进行确认。

当接收到BYE请求时,两个终端将关闭媒体传输通道,并终止会话。

需要注意的是,SIP是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协议,它可以与其他协议(如SDP、RTP等)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全面的通信功能。

通过SIP,用户可以进行实时的语音、视频通话,以及实时的消息传输。

sip协议详解

sip协议详解

SIP协议详解1. 引言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通信协议。

它广泛应用于语音、视频和即时通讯等实时通信领域。

本文将对SIP协议进行详细解析,介绍其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2. SIP协议概述SIP协议是基于文本的应用层协议,使用可读的ASCII文本来进行消息交换。

它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其中用户代理作为客户端,SIP服务器作为服务器。

SIP消息的格式包括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两种类型。

3. SIP消息格式SIP消息由起始行、头部字段和消息体组成。

起始行包括请求行或状态行,用于表示消息的类型和状态。

头部字段包含了一系列的键值对,用于传递消息的各种参数和选项。

消息体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内容。

4. SIP会话的建立与终止SIP协议通过INVITE/200 OK消息实现会话的建立,通过BYE消息实现会话的终止。

当用户A希望与用户B建立一个通话时,用户A向SIP服务器发送INVITE 消息,SIP服务器将该消息转发给用户B。

用户B可以选择接受INVITE消息,然后发送200 OK消息给用户A,表示接受通话请求。

当通话结束时,任一用户可以发送BYE消息,通知对方终止通话。

5. SIP注册与鉴权SIP协议支持用户注册和鉴权机制,以实现用户身份验证和安全通信。

用户在注册时,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发送给SIP服务器,服务器将该信息保存起来。

当用户发起通话请求时,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进行鉴权,确定用户是否具有通话的权限。

6. SIP中继与路由SIP协议支持中继和路由机制,以实现跨网络的通信。

SIP中继允许SIP消息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保证了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进行通话。

SIP路由机制允许SIP消息根据特定的规则进行转发,以找到正确的接收者。

7. SIP扩展与应用SIP协议允许进行扩展,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例如,SIP可以与其他协议结合使用,如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用于传输会话描述信息。

SIP协议学习总结

SIP协议学习总结

SIP协议学习总结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文本的通信协议,用于在网络中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例如音频和视频通话。

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也是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中最为常用的协议之一、通过学习SIP协议,我对其核心概念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SIP协议使用一种类似于HTTP的请求-响应机制。

在建立通话时,发起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INVITE请求,接收方通过回复一个200OK响应来表示接受通话。

然后,双方进行会话参数的交换和确认,如音频编解码器、流媒体传输协议等。

一旦会话参数确认完成,音频和视频等媒体数据就可以通过SIP协议进行传输。

1. 灵活性:SIP协议可以与其他应用协议配合使用,如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用于传输会话信息,RTP(Real-Time Protocol)用于传输多媒体数据等。

2.可扩展性:SIP协议可以通过添加扩展头部或扩展方法来支持新的功能和服务。

3.适应性:SIP协议能够对不同网络和传输层协议进行适应,如UDP、TCP、TLS等。

4.易于实现:SIP协议使用文本格式的消息和简单的请求-响应机制,使得实现和调试都相对简单。

另外,SIP协议还有一些扩展功能,如注册和认证、重定向和代理等。

注册和认证功能可以保证用户的身份和权限,使得有效的通信能够进行。

重定向功能允许SIP服务器将请求转发给另一个服务器,以便找到接收方的真实位置。

代理功能允许SIP服务器作为中间人转发请求和响应,以实现更灵活的通信。

总结起来,SIP是一个使用文本格式的通信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

它使用URI标识会话参与方,支持灵活、可扩展和适应不同网络的特性。

通过学习SIP协议,我对实时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将来在VoIP和WebRTC等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SIP安全协议的工作原理

SIP安全协议的工作原理

SIP安全协议的工作原理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安全协议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通信协议。

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安全性一直是互联网通信的重要问题。

SIP安全协议的工作原理是确保会话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保护通信的安全性。

一、SIP安全协议的基础SIP协议作为一种应用层协议,为用户提供了建立、修改和终止会话的能力。

然而,由于信令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可能容易被攻击者窃取或篡改,因此需要通过安全协议来保护通信的安全性。

二、SIP安全协议的机密性保护为了确保通信内容不被未授权的用户获取,SIP安全协议采用了加密机制。

加密是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对信令消息和媒体数据进行处理,使得只有拥有相应密钥的合法用户能够解密并获取通信内容。

同时,安全协议还采用了身份验证机制,确保通信的双方都是合法的用户。

三、SIP安全协议的完整性保护为了防止通信内容在传输过程中遭到篡改,SIP安全协议使用了完整性保护机制。

这一机制通过在信令消息和媒体数据中增加数字签名或消息认证码等校验信息,来确保接收到的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如果接收到的消息在传输过程中被修改,校验信息的验证将失败,从而可以判断出信息的篡改。

四、SIP安全协议的可用性保护为了防止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DoS),SIP安全协议采用了可用性保护机制。

这一机制包括对信令消息和媒体数据进行流量控制、认证和授权等措施,以确保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避免被恶意攻击者占用资源或破坏通信的可用性。

五、SIP安全协议的传输安全保护SIP安全协议在信令消息和媒体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使用了传输层安全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来提供保护。

TLS协议通过使用加密算法、数字证书和密钥协商等技术手段,保证信令消息和媒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它可以防止中间人攻击、窃听和篡改等安全威胁。

六、SIP安全协议的实现方式SIP安全协议的实现方式包括SIP加密和SIP防火墙。

SIP协议

SIP协议

1.简介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实时通信的协议。

它被广泛应用于语音通话、视频会议、即时消息等领域。

SIP协议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用户可以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同时允许参与者之间的媒体数据传输。

SI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包括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和多媒体会议等。

它定义了一套规则和消息格式,用于发起会话、管理会话状态以及传输媒体数据。

在实时通信中,SIP协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灵活且可扩展的方式来建立和管理通信会话。

通过SIP协议,用户可以轻松地与其他用户进行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或者发送即时消息。

SIP协议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由于SIP是一个开放标准,各种通信设备和应用程序都可以通过实现SIP协议来实现互相之间的通信。

这种互操作性使得不同厂商和平台的设备可以无缝地进行通信,促进了实时通信的发展和普及。

总之,SIP协议在实时通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通过定义会话的建立和管理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灵活、可扩展的通信方式,使得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和即时消息等应用成为可能。

其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也为实时通信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SIP协议的基本原理SIP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于建立和管理实时通信会话。

它采用了简单灵活的消息交换机制,允许参与者之间进行会话的发起、修改和终止。

SIP消息的格式SIP消息由文本行组成,每行以回车换行符(CRLF)结束。

常见的SIP消息有两种格式: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

•请求消息:用于发起会话请求。

它包含请求行、头部字段和可选的消息体。

请求行指定了请求的方法(如INVITE、REGISTER、BYE等)和URI(统一资源标识符)。

•响应消息:用于回应请求消息。

它包含状态行、头部字段和可选的消息体。

状态行指定了响应的状态码(如200 OK、404Not Found等)和原因短语。

SIP安全协议

SIP安全协议

SIP安全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控制多媒体会话的协议,常用于互联网电话服务、语音和视频会议等领域。

由于其在传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协议来保护通信内容和用户身份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SIP安全协议和其工作原理。

一、SIP中的安全问题SIP作为一种应用层协议,其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信息泄露、拒绝服务攻击和身份伪造等。

攻击者可以通过监听SIP通信获取用户信息,篡改通信内容或阻断通信服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IP安全协议应运而生。

二、S/MIME(Secur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S/MIME是一种基于公钥加密的SIP安全协议。

它通过数字证书将加密和签名应用于SIP会话中的消息,确保消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S/MIME使用RSA算法对会话进行加密,并通过数字签名验证发送者的身份。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信息泄露和身份伪造等问题。

三、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是一种传输层安全协议,在SIP通信中主要用于建立安全的传输通道。

它通过握手过程实现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并使用对称加密算法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TLS能够有效地抵御监听和中间人攻击等安全威胁,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环境。

四、SIP认证机制SIP认证机制是一种基于用户名和密码的安全协议,用于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当用户发起SIP会话时,需要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

常见的SIP认证机制包括基本认证(Basic Authentication)和摘要认证(Digest Authentication)。

这种方式可以防止身份伪造和未授权访问等风险。

五、防止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是SIP通信中的一种常见威胁,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无效请求或僵尸请求,使得服务无法正常处理合法请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带宽限制、请求频率控制和会话授权等策略来限制恶意请求的影响,保证正常用户的通信质量。

sip协议原理分析及总结

sip协议原理分析及总结

sip协议原理分析及总结SIP协议学习总结1、SIP协议定义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即初始会话协议)是IETF提出的基于⽂本编码的IP电话/多媒体会议协议。

⽤于建⽴、修改并终⽌多媒体会话。

SIP 协议可⽤于发起会话,也可以⽤于邀请成员加⼊已经⽤其它⽅式建⽴的会话。

多媒体会话可以是点到点的话⾳通信或视频通信,也可以是多点参与的话⾳或视频会议等。

SIP协议透明地⽀持名字映射和重定向服务,便于实现ISDN,智能⽹以及个⼈移动业务。

SIP协议可以⽤多点控制单元(MCU)或全互连的⽅式代替组播发起多⽅呼叫。

与PSTN 相连的IP电话⽹关也可以⽤SIP协议来建⽴普通电话⽤户之间的呼叫。

SIP协议在IETF多媒体数据及控制体系协议栈结构的位置H.323SIP RTSP RSVP RTCPH.263 etc.RTP TCP UDPIPPPP Sonet AAL3/4AAL5ATM EthernetPPPV.34SIP协议⽀持多媒体通信的五个⽅⾯:◆⽤户定位:确定⽤于通信的终端系统;◆⽤户能⼒:确定通信媒体和媒体的使⽤参数;◆⽤户有效性:确定被叫加⼊通信的意愿;◆会话建⽴:建⽴主叫和被叫的呼叫参数;◆会话管理:包括呼叫转移和呼叫终⽌;SIP协议的结构SIP是⼀个分层的协议,也就是说SIP协议由⼀组相当⽆关的处理层次组成,这些层次之间只有松散的关系。

SIP最底层的是它的语法和编码层。

编码⽅式是采⽤扩展的Backus-Naur Form grammar (BNF范式)。

第⼆层是传输层。

它定义了⼀个客户端发送请求和接收应答的⽅式,以及⼀个服务器接收请求和发送应答的⽅式。

所有的SIP要素都包含⼀个通讯层。

第三层是事务层。

事务是SIP的基本组成部分。

⼀个事务是UAC向UAS发送的⼀个请求以及UAS向UAC发送的⼀系列应答。

事务层处理应⽤服务层的重发,匹配请求的应答,以及应⽤服务层的超时。

SIP原理分析与详解

SIP原理分析与详解
精品课件
7.被叫无应答流程一
精品课件
8.被叫无应答流程二
精品课件
9.遇忙呼叫前转
精品课件
10.无应答呼叫前转流程
精品课件
SIP与H.323的比较
• 体系结构的比较 • 复杂性的比较 • 可靠性及服务质量的比较 • 对视频和语音的编码格式的支持 • 会议规模 • 各自优点
精品课件
体系结构的比较
精品课件
SIP协议支持多媒体通信的五个方面 • 用户定位 • 用户能力 • 用户可达性 • 呼叫建立 • 呼叫处理
精品课件
SIP 是基于客户/服务器的体系结构, 网 络组件基本分为用户代理(User Agent) 和网络服务器(Network Server)。
(1) SIP 的用户代理 SIP 的用户代理是 SIP 系统中的终端用 户,根据它们在会话中扮演的角色又可分 为用户代理客户机(UAC,User Agent Client)和用户代理服务器(UAS,User Agent Server),前者发起呼叫请求,后者 响应呼叫请求。
• SIP则不具备处理中间实体故障的能力
精品课件
服务质量
• 在H.323中,网守提供一组丰富的控制和管 理功能,包括地址翻译、接纳控制、带宽 控制和地域管理。
• SIP自身不支持管理和控制功能,而是依赖 于别的协议。
精品课件
对视频和语音的编码格式的支持
• 目前存在的编码格式有数百种之多,SIP支持任何 编码格式,不同应用实现也可以根据符串名字识 别编码格式并从IANA得到有关信息。
精品课件
h.323优点
• H.323是一个整套的协议栈用来在IP和包交换网络 中传输标准的电话语音服务。
• 除了在设计时独立于其它标准,H.323的基本功能 里也包括很多电话的辅助功能,例如会议和呼叫 转移。这种实现的优点是,它给希望开发高级特 性和服务的开发者留下了很明确的接口,这样就 保证了高度的兼容性。

SIP协议分析范文

SIP协议分析范文

SIP协议分析范文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如语音和视频通话。

本文将分析SIP协议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场景以及安全性方面的问题。

首先,SIP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使用TCP或UDP作为传输层协议。

它可以用于在IP网络中建立和管理多媒体会话。

SIP协议定义了一系列消息类型,包括邀请、响应、ACK、BYE等,来完成会话发起、响应和终止的过程。

SIP协议是一个灵活且可扩展的协议,可以与其他协议(如RTP、RTCP)结合使用,以实现音频和视频的传输。

SIP协议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SIP允许使用不同的媒体格式、编码方案和交互模式,使得多媒体会话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进行,并支持不同的网络环境。

此外,SIP还支持会话的媒体协商和能力协商,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和媒体格式。

SIP协议广泛应用于多媒体通信领域。

它被广泛应用于VoIP(Voice over IP)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实时互动媒体传输等。

SIP协议通过将多媒体会话建立、修改和终止的过程进行标准化,实现了不同厂商、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因此,SIP协议为多媒体通信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标准。

然而,SIP协议也存在一些安全性方面的问题。

首先,SIP协议的消息是明文传输的,没有加密保护机制。

这使得SIP协议容易受到中间人攻击、消息劫持和伪造等攻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SIP协议上使用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协议加密消息的传输。

另外,SIP协议的身份验证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SIP协议中使用的用户认证机制是基于HTTP的Digest认证,而HTTP Digest认证的安全性已经被证明是薄弱的。

为了增强SIP协议的身份验证机制,可以使用基于证书的身份认证,如使用S/MIME协议对SIP消息进行签名和验证。

【协议分析】SIP协议分析总结

【协议分析】SIP协议分析总结

【协议分析】SIP协议分析总结SIP消息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启动行,消息头,消息体,每行后都由回车换行符号CRLF或由CR、LF其中之一组成。

消息头后填充空行CRLF。

格式如下:generic-message = start-line(Request-Line /Status-Line)*message-headerCRLF[ message-body ]1、请求行请求行包括3部分,方法,请求URI,SIP版本,结束符号可以为CRLF、CR、LF,空格可以被忽略,请求行格式如下SP为single space.Request-Line = Method SP Request-URI SP SIP-Version CRLF例子:INVITE sip:555@192.168.83.165 SIP/2.0方法:RFC3261规格中共定义了6种方法,REGISTER、INVITE、ACK、CANCEL、BYE、OPTIONS.REGISTER:注册联系人信息到代理服务器。

OPTIONS:查询服务器的能力,支持哪些选项。

请求URI:正在发送请求并被处理的用户信息或服务,不能包含空格不能包含在<>之内。

SIP版本:SIP版本是大小写敏感的,必须为大写,但实际使用中如果小写也没什么差异。

2、响应响应行包括3部分,SIP版本,状态码,过程阶段,结束符号可以为CRLF、CR、LF,空格可以被忽略,格式如下:Status-Line = SIP-Version SP Status-Code SP Reason-Phrase CRLF例子:SIP/2.0 100 Trying状态码给机器翻译使用,Reason-Phrase给用户查看使用,状态码范围如下,第一个数字为类别代表,共3个数字。

1xx: Provisional -- request received, continuing to process therequest; 2xx: Success -- the action was successfully received, understood,and accepted; 3xx: Redirection -- further action needs to be taken in order tocomplete the request; 4xx: Client Error -- the request contains bad syntax or cannot befulfilled at this server; 5xx: Server Error -- the server failed to fulfill an apparentlyvalid request; 6xx: Global Failure -- therequest cannot be fulfilled at anyserver.3、头域格式(Header Field Format)field-name: field-value实例:Via: SIP/2.0/UDP192.168.83.166:59888;branch=z9hG4bK-d87543-fe184d2 d9922c37b-1--d87543-;rport冒号左域可以有空格举例如下:Subject: lunchSubject : lunchSubject :lunchSubject: lunch头域值可以为多行,在每行前面至少有一个空格或Tab,下面两张表达是相等的。

SIP协议的介绍与基本原理

SIP协议的介绍与基本原理

SIP协议的介绍与基本原理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通信协议,广泛用于设置、管理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如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和即时消息。

SIP协议为呼叫控制、会话管理和媒体传输提供了标准化的框架。

SIP协议的基本原理如下:1.呼叫初始化:SIP协议通过发送INVITE消息来初始化会话呼叫。

INVITE消息包含了发起呼叫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媒体格式和其他会话相关的信息。

2.呼叫信令:在会话开始后,SIP协议通过交换信令消息来协商媒体交换和会话的属性。

例如,通过发送和接收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消息,会话参与者可以协商音频和视频的编码格式、传输协议和传输端口等。

3.会话管理:SIP协议提供了一套机制来管理会话的生命周期。

例如,通过发送ACK(Acknowledgment)消息来确认双方之间交换的信令消息。

还可以使用BYE消息来终止会话。

4.重定向和代理:SIP协议支持通过重定向和代理来建立和终止会话。

重定向允许用户在呼叫过程中改变目标地址,而代理允许用户通过中间设备进行信令和媒体的转发。

5.注册和定位:SIP协议支持用户注册和位置定位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发送REGISTER消息将其位置信息(如IP地址、用户名)注册到SIP服务器上,并由SIP服务器负责路由呼叫到目标用户。

SIP协议可以与其他协议(如RTP、RTCP、SDP等)结合使用,以实现多媒体会话的建立和传输。

它是一种开放标准协议,被广泛应用于IP电话、语音和视频会议、即时消息和在线多媒体通信等应用中。

总之,SIP协议是一种用于会话控制和管理的通信协议,为多媒体会话的建立和终止提供了标准化的框架,并通过信令和交换信息来协商会话的属性和属性。

交换原理实验sip信令分析实验报告

交换原理实验sip信令分析实验报告

交换原理实验sip信令分析实验报告SIP终端之间双向的通信过程分析一.信令分析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

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

这些会话可以好似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

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

SIP它既不是会话描述协议,也不提供会议控制功能。

为了描述消息内容的负载情况和特点,SIP 使用Internet 的会话描述协议(SDP) 来描述终端设备的特点。

SIP 自身也不提供服务质量(QoS),它与负责语音质量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 互操作。

它还与若干个其他协议进行协作,包括负责定位的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负责身份验证的远程身份验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 以及负责实时传输的RTP 等多个协议。

SIP网络的注册服务器需要维护一个用户的注册SIP地址到当前IP地址的映像。

注册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接受用户的注册请求。

同一个服务器也可以实现其他SIP功能(入代理服务)。

注册服务器需要知道用户的当前地址。

当用户在一个主机上登录时,客户端发出的第一个请求很可能就是REGISTER,用这个请求向服务器提供用户当前的地址信息,以保证SIP会话能够到达这个用户。

二.实验流程设定两个话机分别为A和B,话机A的号码和IP地址为80288和192.168.1.102,话机B的号码和IP地址为82888和192.168.1.128,代理服务器的地址为192.168.1.240。

完成基本配置后,实现电话机A和B都可以在软交换系统中注册成功。

使用电话机A拨打电话B,即在电话机A上拨打号码82888,在电话B接收到A的呼叫请求并振铃后,电话B摘机后再挂断电话,然后电话A再挂断电话。

首先用户终端A向用户终端B发起呼叫请求,用户终端A拨通B的号码。

SIP安全传输协议解析

SIP安全传输协议解析

SIP安全传输协议解析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 电话会话的协议。

由于SIP在传输电话信号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保护通信内容的私密性和完整性,SIP安全传输协议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SIP安全传输协议进行详细解析。

一、SIP安全传输协议简介SIP安全传输协议是建立在传输层安全协议(如TLS)之上的,在SIP信令传输过程中提供了加密和身份验证的机制。

通过使用SIP安全传输协议,可以保护SIP消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SIP安全传输协议的主要特性1. 机密性:SIP安全传输协议使用加密算法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防止中间人攻击和窃听。

2. 完整性:SIP安全传输协议使用数字签名技术,确保通信内容的完整性,防止被篡改或者重放攻击。

3. 身份验证:SIP安全传输协议使用数字证书对通信方进行身份验证,确保通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 抗拒绝服务(DoS)攻击:SIP安全传输协议采用一系列安全机制,可以有效抵御拒绝服务攻击,保证通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三、SIP安全传输协议的工作原理1. 握手过程:SIP安全传输协议的建立需要进行握手过程,通信双方之间交换密钥和证书,并进行身份验证。

2. 加密通信:一旦握手成功,通信双方之间的所有SIP消息都将通过TLS协议进行加密传输,确保通信内容的机密性。

3. 数字签名:发送方在发送SIP消息之前会对消息进行数字签名,并将签名附加在消息中。

接收方在接收到消息后可以验证签名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确保通信内容的完整性。

4. 安全处理:SIP安全传输协议会针对常见的安全漏洞和攻击进行防护,比如防止会话劫持、拒绝服务攻击。

四、SIP安全传输协议的应用SIP安全传输协议广泛应用于IP电话和实时通信系统中。

它可以保护用户的通信隐私和通信内容的安全性,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SIP安全传输协议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保证通信安全性的领域,如物联网通信、视频会议等。

SIP协议报告

SIP协议报告

第一部分SIP协议概述1 SIP协议简介SIP(会话发起协议)的开发目的是用来帮助提供跨越因特网的高级电话业务。

因特网电话(IP电话)正在向一种正式的商业电话模式演进,SIP就是用来确保这种演进实现的NGN (下一代网络)系列协议中重要的一员。

Internet的许多应用程序都要求创建和管理会话,会话可以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参与者之间的数据交换。

应用程序的实现因为参与者的行为而变得复杂:用户可以在终端节点之间移动,可以通过多种名字被访问到,也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媒体(有时可能是同时的)进行交流。

已经出现的许多协议都可以用来传送实时多媒体会话的数据例如视频、音频和文本信息。

SIP协议可以和这些协议协同工作使得internet的终端节点(被称为用户代理User Agent)可以和另外一个终端节点协商一种共享的会话特性。

SIP是一个用于建立、修改、结束单用户或多用户之间会话(这些会话包括了Internet 电话、多媒体发布和多媒体会议)的应用层控制协议。

它是一个基于ASCII的端到端的协议。

SIP协议独立于下层的传输协议而工作,也无需依赖于所建立的会话的类型。

SIP不是会话描述协议,也不提供会议控制功能。

SIP是一个可以和其他的IETF协议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多媒体体系结构的一个组件。

该体系结构包含其他一些协议,例如用于传输实时数据和提供QoS反馈的实时传输协议(RTP)、用于控制传递媒体流的实时流协议(RTSP)、用于控制公用电话交换网网关(PSTN)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EGACO)、描述终端设备的特点Internet的会话描述协议(SDP)。

SIP自身也不提供服务质量(QoS),它与负责语音质量的资源保留设置协议(RSVP)互操作,它还与若干个其他的协议进行协作,包括负责定位的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负责身份鉴定的远程身份验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

因此,SIP应该和其他协议协同工作以提供给用户完全的服务。

SIP协议原理及应用

SIP协议原理及应用

SIP协议原理及应用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如语音通话、视频会议和实时消息传递。

它是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制定的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以取代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中的信令协议,如H.323和SS72.会话建立与终止:SIP可以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会话。

它使用INVITE消息来邀请对方参与会话,ACK消息用于确认对方的接受,BYE消息用于结束会话。

3.媒体协商:SIP允许会话参与者交换和协商媒体编码格式、传输协议和网络地址。

这使得不同设备和网络之间的会话更加灵活和互操作。

4.会话保持:SIP可以在会话建立之后,通过OPTIONS消息来监测会话的状态。

如果对方无响应,可以根据该消息来判断对方是否在线。

3.即时消息传递:SIP协议可以用于即时消息传递,如文本聊天、彩信和文件传输。

用户可以通过SIP协议发送和接收实时的文本消息。

4.在线状态:SIP协议可以用于查询用户的在线状态,如是否可用、忙碌或离线。

这对于实现用户之间的实时通信非常重要。

5.统一通信:SIP协议可以与其他通信协议(如LDAP、HTTP和SMTP)结合使用,实现统一通信。

这使得不同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和一致。

总的来说,SIP协议的原理是通过交换SIP消息来实现多媒体会话的建立、修改和终止。

它在语音通信、视频通信、即时消息传递和在线状态查询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SIP协议,用户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实时通信需求,提高通信效率和用户体验。

sip原理

sip原理

sip原理
SIP(会话发起协议)是一种通信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上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如语音呼叫、视频会议和即时消息等。

它通过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描述协议(SDP)会话描述协议(SDP))在各方之间传递会话信息。

SIP提供了一种分布式
体系结构,可以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和服务之间的互操作性。

SIP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位:发起SIP请求的设备(称为用户代理)通过域名解析等方式,找到目标设备的IP地址。

2. 呼叫设置:发起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一个INVITE请求,表
明建立一个会话,并包含会话的描述信息。

这个会话描述信息中包含了通信所需的编解码器、媒体类型、传输协议等信息。

3. 呼叫接受:目标设备接收INVITE请求后,可以接受或拒绝
呼叫。

如果接受呼叫,目标设备会向发起设备发送一个200
OK响应,表示呼叫已接受。

4. 建立会话:接受呼叫的设备将与发起设备之间的SDP信息
进行交换,以建立音频、视频或其他类型的会话。

5. 会话管理:一旦会话建立,双方设备可以通过发送SIP消息来修改会话参数、增加或移除媒体流等。

6. 会话终止:任何一方设备可以通过发送BYE请求来终止会
话。

接收到BYE请求后,对方设备发送200 OK响应,然后中断会话。

SIP的工作原理基于一系列的请求和响应消息,这些消息使用文本格式进行传输。

这种灵活的格式使得SIP可以轻松地与其他通信协议(如HTTP)集成,并且可以通过中间服务器(如SIP代理)来路由和转发消息。

通过这种方式,SIP实现了跨网络的通信和互操作性。

SIP 协议学习总结

SIP 协议学习总结

SIP 协议学习1初识SIP1.1 SIP定义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基于文本的信令协议。

是一个在IP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

用来创建、修改和终结一个或多个参与者参加的会话进程。

SIP协议可用于发起会话,也可用于邀请成员加入已经用其他方式建立的会话。

SIP基于文本编解码。

采用事务机制,每一个请求出发Server的操作方法,请求和响应构成一个事务。

事务间彼此独立。

SIP独立于底层传输协议。

SIP协议承载在IP网,传输层协议可用TCP或UDP,推荐首选UDP。

SIP支持5方面功能:1.用户定位:确定通信所用的端系统位置2.用户能力交换:确定所用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参数3.用户可用性判定:确定被叫方是否空闲和是否愿意加入通信4.呼叫建立:邀请和提示被叫,在主被叫之间传递呼叫参数5.呼叫处理:包括呼叫终结和呼叫转移等1.2 SIP特点1.一个正在发展和不断研究中的协议。

2.简练、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等原则。

3.充分注意到因特网开放而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

4.充分考虑了对PSTN的各种业务,包括IN(Intelligent Network智能网)业务和ISDN业务(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支持。

2SIP协议2.1 SIP协议结构1.最底层的是它的语法和编码层。

编码方式是采用扩展的Backus-Naur Form grammar(BNF范式)。

2.第二层是传输层。

定义了一个客户端如何发送请求和接收应答,以及一个服务器如何接收请求和发送应答。

所有的SIP要素都包含一个通讯层。

3.第三层是事务层。

事务层处理应用服务层的重发,匹配请求的应答,以及应用服务层的超时。

任何一个用户代理客户端(user agent client UAC)完成的事情都是由一组事务构成的。

有状态的代理服务器包含一个事务层;无状态的代理服务器不包含事务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P协议学习总结1、SIP协议定义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即初始会话协议)是IETF提出的基于文本编码的IP电话/多媒体会议协议。

用于建立、修改并终止多媒体会话。

SIP 协议可用于发起会话,也可以用于邀请成员加入已经用其它方式建立的会话。

多媒体会话可以是点到点的话音通信或视频通信,也可以是多点参与的话音或视频会议等。

SIP协议透明地支持名字映射和重定向服务,便于实现ISDN,智能网以及个人移动业务。

SIP协议可以用多点控制单元(MCU)或全互连的方式代替组播发起多方呼叫。

与PSTN相连的IP电话网关也可以用SIP协议来建立普通电话用户之间的呼叫。

SIP协议在IETF多媒体数据及控制体系协议栈结构的位置H.323SIP RTSP RSVP RTCPH.263 etc.RTP TCP UDPIPPPP Sonet AAL3/4AAL5ATM EthernetPPPV.34SIP协议支持多媒体通信的五个方面:◆用户定位:确定用于通信的终端系统;◆用户能力:确定通信媒体和媒体的使用参数;◆用户有效性:确定被叫加入通信的意愿;◆会话建立:建立主叫和被叫的呼叫参数;◆会话管理:包括呼叫转移和呼叫终止;SIP协议的结构SIP是一个分层的协议,也就是说SIP协议由一组相当无关的处理层次组成,这些层次之间只有松散的关系。

SIP最底层的是它的语法和编码层。

编码方式是采用扩展的Backus-Naur Form grammar (BNF范式)。

第二层是传输层。

它定义了一个客户端发送请求和接收应答的方式,以及一个服务器接收请求和发送应答的方式。

所有的SIP要素都包含一个通讯层。

第三层是事务层。

事务是SIP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个事务是UAC向UAS发送的一个请求以及UAS向UAC发送的一系列应答。

事务层处理应用服务层的重发,匹配请求的应答,以及应用服务层的超时。

任何一个用户代理客户端完成的事情都是由一组事务构成的。

用户代理与有状态的代理服务器都包含一个事务层,无状态的代理服务器并不包含事务层。

事务层包含一个客户元素(可以认为是一个客户事务)和一个服务器元素(可以认为是一个服务器事务),他们都可以用一个有限状态机来处理特定的请求。

在事务层之上是事务用户(Transaction User TU )。

每一个SIP实体,除了无状态代理,都是一个事务用户。

当一个TU发出一个请求,它首先创建一个客户事务实例并将目标IP地址、端口号、以及发送请求的设备信息一起发送。

事务用户可以创建客户事务,也可以取消客户事务。

当客户取消一个事务,它请求服务器终止正在处理的事务,并且回滚状态到该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并且产生指定的该事务的错误报告。

这是由CANCEL请求完成的,这个请求有自己的事务,并且包含一个被取消的事务。

2、SIP协议主要概念模型2.1实体模型概述SIP协议模型定义了User Agent(用户代理)和Server(服务器)等两类主要实体。

SIP协议把User Agent(即UA)分为两个部分:User Agent Client和User Agent Server。

呼叫方(称User Agent Client)发出邀请(或呼叫),被叫方(称User Agent Server)接受或拒绝邀请(或呼叫)。

分组终端设备、媒体网关/ 媒体设备通常是包括User Agent Client和User Agent Server在内的User Agent。

另外,下面所说的Proxy Server也要实现User Agent功能。

SIP协议定义了Proxy Server、Redirect Server和Register Server等三类主要Server。

Register Server:主要用于登记分组终端的当前位置和位置服务的原始数据。

Proxy Server:作为User Agent Client和User Agent Server间的中间媒体,它转发User Agent Client来的的邀请,在转发之前,根据被叫标识请求位置服务器获得被叫的可能位置,然后分别向它们发出邀请;Redirect Server:接受User Agent Client来的邀请,根据被叫标识请求位置服务器获得被叫的可能位置,把这些信息返回给邀请的发起者(User Agent Client),和Proxy Server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转发邀请,邀请由主叫终端自己完成。

Sip协议基本网络模型,如下图所示:2.2 SIP协议相关概念呼叫(Call):一个呼叫是由一个会议中被同一个发起者邀请加入的所有成员组成的。

一个SIP呼叫用全局唯一呼叫标识符(CALL_ID)来识别。

因此,如果一个用户被不同的人邀请参加同一个多点会议,每个邀请都有一个唯一的呼叫。

一个点对点因特网电话交谈也被认为是一个SIP呼叫。

在一个基于多点控制单元(MCU)的电话交谈节目中,每个参与者都用一个独立的呼叫与MCU相连。

呼叫支路(Call leg):一个呼叫支路由Call-ID、To以及From 之中的addr-spec 和tag共同标识。

只有addr-spec中的user和hostport部分有意义。

在同一个Call-ID中,从A到B的请求与从B到A的请求都属于同一个呼叫支路。

呼叫支路也可以说是一次呼叫里消息经过的路径。

会议(Conference):一个多媒体会话,由公共的会话描述来标识。

一个会议可由零个或多个成员组成,可以是多点会议,全互连会议,点对点会议,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可以用任意数目的呼叫来建立一个会议。

发起者、主叫(Initiator,Caller):发起会议邀请的一方。

注意,发起者不一定是会议的建立者。

被邀请者、被叫(Invitee,Callee):被主叫方邀请参加会话的一方。

邀请(Invitation):要求用户加入会话的请求。

一个成功的SIP邀请包括2个事务:一个INVITE请求,后面跟一个ACK请求。

同构请求/响应(Isomorphic request or response):两个含有相同Call-ID、To、From和CSeq头域的请求/响应。

此外,同构请求还必须含有相同的Rquest-URI。

并行查询(Parallel search):在一个并行查询中,代理收到请求后向可能的被叫用户发出多个请求。

并行查询在发出请求时并不等待以前所发请求的响应。

最终响应(Final response):用于结束SIP事务的响应,与临时响应相对。

所有的2XX,3XX,4XX,5XX和6XX响应都是最终响应。

临时响应(Provisional response):服务器用来表示工作进展,并不结束SIP 事务的一种响应。

编码为1XX的响应是临时响应,其他响应都是最终响应。

会话(Session):根据SDP(会话描述协议)规范的定义:“多媒体会话是由多媒体发送者,接收者以及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数据流组成的集合。

SIP Transaction(SIP事务):一个SIP事务是发生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包括从客户向服务器发出的第一个请求直到服务器发给客户一个最终响应这期间所有的消息。

事务是由一个呼叫支路(Call leg)中的Cseq 顺序号来标识的。

一个ACK请求与对应的INVITE请求拥有相同的CSeq,构成自己的事务;B2BUA(背靠背用户代理):B2BUA是接收请求并作为用户代理服务器的一个逻辑实体。

为了确定应该如何响应请求,它作为一个用户代理客户(UAC)发出请求。

与代理服务器不同的是它维护对话状态并必须参与所有在已建立的对话上所发的请求。

由于它是一个串联UAC和UAS,对于它的行为无须作显式定义。

Address-of-Record(记录地址):一个address-of-record(AOR)是一个SIP 或者SIPS URI它指向了一个具有定位服务的主机,这个主机可以把URI映射成为用户真正物理位置的URI。

通常情况下,定位服务器是通过登记服务来建立的。

一个AOR经常被认为是一个用户的”公共地址”。

Message(消息):SIP元素之间传送的协议数据就是消息。

SIP消息既可以是请求也可以是应答。

Method(方法):方法是在服务器请求处理的主要功能。

方法是请求消息自身携带的。

典型的方法就是INVITE和BYE。

Request:(请求):一个由客户端发到服务端的SIP信息,用于执行特定的功能。

Response(应答):一个由服务端发到客户端的SIP信息。

用来标志从客户端发往服务端的请求处理的情况。

Ringback(回铃音):回铃音是一个信号音。

是给呼叫方的一个信号表示被叫方正在振铃(Ringing)。

Route Set(路由集):路由集合是一个顺序的SIP或者SIPS URI。

这些URI 描述了传递一个请求所必须经历的代理列表。

一个路由集可以是自适应的,因为包头中包含了Record-Route(记录路由),也可以是依赖配置得到的。

3、SIP协议主要消息3.1 SIP消息分类SIP协议是以层协议的形式组成的,就是说它的行为是以一套相对独立的处理阶段来描述的,每个阶段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密切。

SIP协议将Server和User Agent之间的通讯的消息分为两类: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

请求消息:客户端为了激活特定操作而发给服务器的SIP消息,包括INVITE、ACK、BYE、CANCEL、OPTION和UPDATE消息。

响应消息:服务器向客户反馈对应请求的处理结果的SIP消息,包括1xx、2xx、3xx、4xx、5xx、6xx响应3.2 SIP消息结构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包括SIP消息头字段和SIP消息体字段。

SIP消息头主要用来指明本消息是有由谁发起和由谁接受,经过多少跳转等基本信息;SIP消息体主要用来描述本次会话具体实现方式。

3.2.1 SIP消息头类型在SIP消息中,有四种类型的头字段:通用头字段请求头字段响应头请求实体头字段SIP 消息头的通用结构<头字段的名字>:<字段值>层次和在消息头中所有行的层次相同对于客户机/服务器都不能理解的头字段仅仅是被忽略,而不移除.一些重要的通用头◆Call-Id: 统一独特的呼叫标识◆Cseq:请求命令顺序号◆Via:用于记录一个请求传送的路径◆From:存在于每个SIP 消息中,包含请求发起者的显示名和地址。

SIP 响应的From域是请求中From 域的拷贝。

◆To:存在于每个SIP 消息中,表示一个请求的预期目的地。

SIP 响应中的To 域是请求中To 域的拷贝。

◆Max-Forwards:字段表示request 到达UAS 的跳数的限制,是一个整数,经过每一跳时减去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