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 6.3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共6页PPT)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原理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原理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原理如下:
选择抗生素:首先,选择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四环素或头孢菌素等。
这些抗生素具有特定的抗菌谱和作用机制。
制备培养基:制备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添加足够的抗生素浓度,以确保只有对该抗生素具有抗性的细菌能够生存。
接种细菌:将待测试的细菌株接种到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
可以选择已知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株作为对照组。
培养细菌:将接种的细菌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实验需要来确定。
观察生长: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生长情况。
对于对抗生素具有抗性的细菌株,它们将能够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继续生长,而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将无法生长或生长受限。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可以确定哪些细菌株对抗生素具有抗性。
对比对照组的生长情况,可以进一步确定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这个实验原理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抗生素的特性,通过观察细菌在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高中生物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优秀课件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
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指征: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 重症感染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
由于药物协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 量减少
世界:以调脂药、抗精神失常药占多数
头孢菌素及抗菌复合物制剂仅占2%
销售额前10位药物
我国:有4种抗生素〔多为头孢类抗生素〕
且排名第一、二、四、五位
世界:没有抗菌药
11
住院患者 的大处方 79%含 有抗菌药
12
滥用误区
抗菌药=消炎退热药 抗菌药预防所有感染 新、贵品种的疗效优于老、廉品种 一种抗菌药物即可到达药效的却用2—3种 口服抗菌药物可到达效果的却用静脉注射
3、抑制或干扰细菌细胞蛋白质合成。〔主 要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和氯 霉素类等〕
4、抑制核酸合成。〔主要有喹诺酮类、磺 胺类〕
抗菌药物的滥用及耐药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由此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抗菌药是国 内耗量最大的药物:
抗菌药占门诊处方量的40%以上 ,比例最大。 住院患者79%应用了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而
根据药敏实验而选择的只占14% 。
9
我国住院病人的抗生素使用率
我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
三级医院
70%
二级医院
80%
一级医院
90%
WHO同期数据
30%
美较
抗菌药物所占全部药物份额
我国:超过总量的1/4〔25.38%〕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抗生素的合理利用课件PPT

来自W.H.O 的警告
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抗生 素正在失去它们的临床效应。
在发达国家无效抗生素
将导致耐药菌株的不断增长。
18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 理解的 东西。 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 人来说 ,痛苦 与烦恼 是他必 备的气 质。 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 美、更 好的东 西了。 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所有那些自命 高贵而 没有高 贵的心 灵的人 ,都像 块污泥 。 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 恨,他 的青春 时期, 定可因 此而延 长。 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 的苍穹 ,以及 我内心 的道德 律。 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 ,你的 理性与 判断和 你的热 情与嗜 欲开战 。 无所事事并非宁静,心灵的空洞就是 心灵的 痛苦。
第1节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史话
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做实验
弗弗洛洛里里((HHoowwaarrdd WWaalltteerr FFlloorreeyy))
钱恩(Ernst Boris Chain)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 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抗生素类药物的选择压力
案例2:30户普通家庭自行使用抗生素情况
70%(21户)家中一直/曾经常备抗生素 九成(29户)知道抗生素,但将近一半家
庭(14户)并不真正了解抗生素的用途, 其中部分家庭(12户)甚至认为“抗生素 是万能药,可治百病;越新越贵效果越好” 近一半家庭(13户)有直接从药店购买抗 生素并根据说明书吃抗生素的习惯 九成家庭(29户)不知道抗生素服用的疗 程,而是根据症状决定停药
人教版选修二高二生物第1节复习课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人教版选修二高二生物第1节复习课件:抗生素的
合理使用
导读:本文人教版选修二高二生物第1节复习课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教版选修二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复习课件抗生素(Antibiotics)原指“在高稀度下对一些特异微生素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产物”。
以后将用化学合成的仿制品,并有抗肿瘤、寄生虫等作用的微生物产物,以及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等也统称为抗生素。
有人将具有抗菌作用而非微生物产物的全合成药物如喹诺酮类、咪唑类等也列为抗生素类并不妥当。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原理

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原理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然而,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对人体自身菌群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
此外,由于细菌适应性变化的能力,抗生素的疗效也可能会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抗生素耐药性。
因此,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原理,有助于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减少副作用,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抗生素靶点的选择。
抗生素会靶向细菌的某些关键酶或分子,从而干扰细菌的代谢活动和复制过程,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不同类型的细菌,其生命活动和代谢途径上的差异,使它们对抗生素的靶点选择不同。
因此,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也具有特异性,能针对细菌的不同代谢途径和生长阶段发挥杀菌有效性。
2.细菌的生长状态。
对于某些细菌而言,只有在特定的生长状态下才能受到抗生素的作用。
比如,有些细菌只有在被繁殖时才会受到某种特定的抗生素的影响,而在休眠状态下不受影响。
因此,根据某种细菌目前的生长状态,可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细菌的遗传特性。
细菌的大量繁殖和复制,可以诱导其出现遗传变异的现象,从而产生抗药性变异株。
当抗生素作用于细菌时,一些细菌会因遗传突变而产生抗药性,从而能够抵御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而其他未出现遗传突变的细菌,则可能会被抗生素杀灭。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根据细菌的抗药性特性和遗传变异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总之,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原理,主要涉及抗生素靶点的选择、细菌的生长状态和遗传特性等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副作用,防止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人教版选修二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复习课件

一、抗生素史话
1928年,人类 发现的第一种抗生 素——
青霉素
弗 来 明
弗洛里
弗来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抗生素主要是由哪些微生物产生的? 他们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真菌
1、抗生素—— 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 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 其他种类微生物的化学 物质。
讨 论
项、不良反应、禁忌、产品批号、生 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
2、该种抗生素可以作用于哪些病原微生 物?有无副作用? 3、该种抗生素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你认 为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时什么?
遵医嘱用药
食用抗生素的9个误区
• • • • • • • •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 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 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 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
• 2、作用机制——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 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 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它 们的目的。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抑制DNA的合成
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细菌结构与抗生素作用示意图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
• 1、细菌为什么会产生耐药性呢?
产生抗药性 不会那么有效
资 料 分 析
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 生素的实例
• 2、当某人的身体出现炎症时, 他觉得上医院看病太麻烦,就直 接上药店购买一些抗生素药物服 用。以前这么做,相同的炎症也 药量不足或药量过大,从而有 治好了。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课件6(新人教版选修2)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第一节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什么是抗生素? • 抗生素的发现历史过程? • 抗生素的分类? •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 不正确使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品?
一、什么是抗生素
• 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 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 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 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
易导致过敏反应。
二、抗生素史话
• 1945年,弗莱明、弗洛理与钱恩三人,更 因发现、纯化与量产青霉素而获颁诺贝尔 生理医学奖。
二、抗生素史话
• 1944年,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 1888-1973)在灰色链霉菌中发现链霉素 (streptomycin),由于链霉素是当时第一个能 够有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瓦克斯曼因而获颁 一1952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①链霉素、四环素等 ②、头孢霉素D ③多黏菌素 ④大蒜素、鱼素等
根据抗生素的作 用分类
①广谱抗生素 ②抗细菌抗生素 ③抗真菌抗生素 ④抗病毒抗生素 ⑤抗肿瘤抗生素
①氨苄青霉素 ②青霉素、链霉素 ③制霉素 ④四环类抗生素 ⑤阿霉素
四、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五、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副作用如恶心和呕吐 • 毒性反应如肝、肾及其它器官损害 • 后遗反应如链霉素引起永久性耳聋 • 过敏反应如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 •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 • 二重感染(病菌抗药性产生)***
二、抗生素史话
• 由于当时弗莱明并无法将青霉素纯化出来,因此他 只能以含有微量青霉素的粗培养液进行实验,虽然 这些粗培养液能够有效杀死试管中的细菌,但当喂 食给被细菌感染的兔子或老鼠时,却发现无抑菌的 能力。这样的实验结果,使得弗莱明认为青霉素在 动物体内无法继续维持其杀菌的效力,因此在发表 几篇论文后,就终止了这个研究,使得抗生素的发 展停顿了将近十年之久。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课件

03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CHAPTER
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 性,使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
耐药性的产生会使抗生素的有效 性降低,甚至失效,给治疗带来
困难。
耐药性的产生也会使抗生素的用 药量增加,甚至需要更换更高级
别的抗生素。发生率,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身 体负担。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 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 肺炎球菌等也有良好作用。
氯霉素类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均有抑制作用,通常为抑菌 剂。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使细菌壁自 溶或细胞壁水解。
破坏细胞膜结构及功能
选择性地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靶位结合 ,影响膜通透性,使细菌死亡。
总结词
预防感染需靠良好的卫生习惯,而非抗生素 。
误区四:随意停药不会影响疗效
澄清
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的指导,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总结词
随意停药会影响疗效,甚至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谢谢
THANKS
总结词
医生应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抗生素的适应症,合理开具处 方。
VS
详细描述
医生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抗生素的种类 、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合理使用方法。在 开具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抗生素的 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 使用。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总结词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监管力度。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抗生素简介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 • 抗生素使用误区与澄清
抗生素合理使用ppt课件

• 血半衰期2h,主要自肾排出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3
+1
+2
+2
+1
+3
+2
+4
G+:四代≤一代≥二代>三代 G-: 一代<二代<三代≤四代
厌氧菌 +1
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抗菌活性
• 头孢替安Cefotian
抗菌活性仍弱。
• 头孢尼西
• 除头孢孟多外第二代头孢菌 素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
• 肾毒性较小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 头孢唑肟 头孢地嗪 头孢甲肟 头孢哌酮
头孢他啶 头孢匹胺 拉氧头孢 头孢泊肟 头孢他美
头孢克肟 头孢特仑 头孢布烯 头孢地尼
• 对革兰阴性杆菌具强大抗菌活性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及早确立致病原
熟悉药物特性(抗菌特性、药动学特性、不 良反应等)
病员状况(生理特点、肝肾功能、免疫状况) 避免滥用(预防用药、局部用药、病毒感染、
联合用药) 正确的给药方案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细菌性感染者方有应用指征 • 根据病原学检查依据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利福平、头霉素、碳青霉烯类也可采用
分枝杆菌
• 结核杆菌:人型、牛型 • 麻风杆菌: •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
深部真菌
• 念珠菌类
念珠菌属:白色、热带、克柔、平滑
隐球菌属:新型
• 曲菌类
曲霉菌属…
• 双相型真菌 组织胞浆属
• 毛霉目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头孢类
• 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主要适用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 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亦可用于流感嗜 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敏感株所致的尿路感染以 及肺炎等。头孢唑林常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
• 青霉素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 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 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 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也可 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 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 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 等。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 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 生。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 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 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 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 分级原则
•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 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 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轻、中度感 染,也可用于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治疗病情已基本好 转后的病例;但需注意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均不宜用于铜 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的感染。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头孢类
• 注意事项 • 1 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
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原理

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原理抗生素是一类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
能够产生抗生素的生物如真菌和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使得医疗领域能够有效治疗细菌感染。
然而,由于细菌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异和适应能力,它们可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为了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制备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科学家根据对细菌的作用机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将其加入培养基中。
抗生素的浓度需要在细菌能够生长的范围内,且能够引发一定的反应。
2.分离细菌群体:科学家从自然样本中分离出一组细菌群体,如从环境中采集土壤或从人体样本中提取细菌。
因为细菌群体中的每个细菌都可能有不同的特性和耐药性,所以重要的是在实验中使用尽可能多样的细菌。
3.培养细菌:将分离的细菌接种到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和氧气浓度等。
细菌将在此条件下进行生长,并展现出各种反应。
4.观察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科学家观察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和死亡状况。
在此过程中,科学家部分细菌可能已经染色或标记,以便于追踪和分析。
如果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它们将停止生长并最终死亡。
如果细菌耐药,它们将继续生长并繁殖。
5.分析结果:科学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他们可以观察到细菌在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生长曲线,并计算出最小抑菌浓度(MIC),即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此外,科学家可以分离和筛选出对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药性的细菌,以便进一步研究耐药机制。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科学家能够了解到细菌对抗生素的反应和进化,以及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了解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制定更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以及开发新的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课件

细胞壁
抑制细胞 壁的合成
抑制DNA的合成
影响蛋白质 的合成
8
合成使用抗生素
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 存活的细菌应用 抗生 素 Nhomakorabea再次
使用
增
抗生
殖
素
被杀灭的 细菌
增 殖
9
讨论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事例
事例1:某人生病,认为是药三分毒,病情好转就停止用药。 事例2:某人身体出现炎症,直接上药店购买抗生素服用。
第一节 抗生素的使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 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
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 害。 •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2
滥用抗生素:当再敲警钟(健康关注)
1998年初,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 调查表明,全球共有5000万人感 染了耐药结核菌,且有 2/3的结核 病患者处于发生耐药病例的危险 中,这实际上是滥用抗生素的恶 果。我国卫生部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心,近年来对北京地区的大中 型医院进行了长期监 测,结果发 现竟有40多家医院使用的抗生素 药占到了全部用药的35%,有的 医院甚至占到了全部用药的70%, 我国 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
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此死 亡8万人!
讨论
人们日常 生活中乱 用抗生素 的做法有 哪些?
3
抗生素史话
1.1928 弗莱明发现了分泌青霉素的青霉菌 2.1941 弗洛里和钱恩研究出大规模省生产青霉 素的方法 3.1943 青霉素用于临床治疗
4.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青霉素有200多种
4
抗生素史话
1.青霉素的分子式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1 .关键概念:抗生素耐药性基因 2 .关键原理: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本章概述:现代医学的发展 健康概念: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其中身体 健康涉及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这 离不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抗生素的合理使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精品课件 第6章第3节第1课时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及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旁栏边角 想一想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都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吗?
提示 会;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 发生改变,导致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发生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也会随之改变,引起种群基因频率 的变化。
结论语句 辨一辨 (1)从根本上讲,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 ) (2)突变具有低频性,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 (3)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 (4)所有变异都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都能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②特点:随机的、 不定向的
。
③作用:只是提供生物进化的 原材料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
的 方向 。
(4)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是由 生存环境
决定的。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1)原因: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 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 不断提高 ;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 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 下降 。 (2)结果: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种群的基因频率 会发生定向改变,导 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②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特点
设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p+q=1。
雌配子
A(p) a(q)
A(p) AA(p2) Aa(pq)
雄配子
a(q) Aa(pq) aa(q2)
即AA的基因型频率=p2,Aa的基因型频率=2pq,aa的基因型频率=q2。
【视角应用】 1.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 (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 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30%,21% B.30%,42%
6.3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6.3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人教版(2019)必修2 第6章第3节“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教学内容:1. 了解抗生素的概念和作用机制;2. 掌握细菌的分离和纯化方法;3. 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4. 学会设计实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掌握细菌的分离和纯化方法,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并能够设计实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抗生素在医学和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细菌的分离纯化方法,难点是设计实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5. 教学策略: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的结构或功能,从而抑制或杀死细菌。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抗生素如何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掌握细菌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细菌的分离和纯化是微生物学的基本技能。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3)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是指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敏感菌,而对耐药菌的生长没有影响。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抗生素如何影响不同细菌的生长。
(4)设计实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来探究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生长的影响。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1)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抗生素如何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教学课件6.3.1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1课时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中弱不胜触,外坚聊自郛 ”,这是苏东坡对 蜗牛的描述。如果在蜗牛壳为黄色(aa)的群体中 偶然出现一只棕色 (Aa)蜗牛壳的变 异个体,则棕色比 黄色更容易被敌害 发现。
思考: 1.蜗牛的这种变 异有利于生物进 化吗? 2.若棕色个体能 很好地生存下来, 它体内的A基因如何才能传递给子代呢?
基中培养。重复步骤②~⑤。
结果分析 ①为什么要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 抑菌圈边缘生长的可能是耐药菌。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 现象,进行观察、 提问。体现了科学 探究的核心素养。
②你的数据结果是否支持“耐药菌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说法? 支持
③在本实验条件下,耐药菌所产生的变异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在本实验条件下,一般来说是有利的,有利于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生 存和繁殖的变异在此环境中就是有利变异。 ④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有人生病时觉得去医院很 麻烦,就直接吃抗生素;有的禽畜养殖者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 料中。你认为这些做法有什么后果?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
(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值各是多少? (2)子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
现象,进行观察、 提问。体现了科学 探究的核心素养。
(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4)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 同子一代一样吗?
亲代基因型的比值 AA(30%)
➢ 如果上述基本前提不存在或者发生改变,种群 的基因频率还会保持不变吗?
➢ 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 ②迁入和迁出; ③自然选择。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 现象,进行观察、 提问。体现了科学 探究的核心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P115
实验结束后,应将耐药菌、培养基、纸片等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结果和结论
1.在培养基上是否由细菌生长?在放有抗生素纸片的区域呢? 2.在连续培养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抗生素对细菌产生了 什么作用?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P11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讨论
1.为什么要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 抑菌圈边缘生长的可能是耐药菌。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P115 实验原理 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 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 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耐药菌有可能存活下来。
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P115
2.你的数据结果是否支持“耐药菌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说法? 支持
3.在本实验条件下,耐药菌所产生的变异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你怎么理解变异是 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在本实验条件下,一般来说是有利的。有利于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 殖的变异在此环境中就是有利变异。 4.滥用抗生素有什么后果? 促进耐药菌的产生。
材料用具
经高温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及固体培养平板,细菌菌株(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等),含有抗生素(如青霉素、卡那霉素等)的圆形滤纸片(以下简称“抗生素 纸片”),不含抗生素的纸片,镊子,涂布器,无菌棉签,酒精灯,记号笔,直尺等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P115 实验步骤
1.在培养皿底部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线,将 培养皿分区、标号①-④
2.涂布平板。
12 34
3.将不含抗生素的纸片和抗生素纸片分 别放在平板的不同位置。(控制变量)
4.将培养皿倒置于37 ℃的恒温箱中培养12~16 h。 防止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染菌 5.观察细菌的生长状况。是否有抑菌圈? 测量、记录直径,取平均值
6.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液体培养基 中培养。重复步骤②~⑤.重复几代,记录每一代抑菌圈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