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主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合集下载

四大锂电池材料介绍

四大锂电池材料介绍

四大锂电池材料介绍锂电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电动车辆等领域的高能量密度、重量轻、环保的化学电源。

锂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材料,其中四大锂电池材料指的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大锂电池材料。

一、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存储和释放锂离子的功能,直接影响锂电池的性能。

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四种正极材料分别是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

1.钴酸锂(LiCoO2):钴酸锂是最早被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优良的循环寿命。

然而,钴酸锂材料昂贵且稀缺,且存在一定的热失控和安全性问题。

2.锰酸锂(LiMn2O4):锰酸锂是一种相对便宜且稳定安全的正极材料,具有高电压和优异的热稳定性。

但锰酸锂材料容量相对较低,循环寿命较钴酸锂差。

3.三元材料(LiNiMnCoO2):三元材料是由镍、锰、钴以及锂组成的复合材料,兼具了高容量和高循环寿命的特点,成为当前锂电池领域的主流正极材料。

4.磷酸铁锂(LiFePO4):磷酸铁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热稳定性和循环寿命,同时还有较高的放电平台电压和较低的内阻。

然而,其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其在大功率应用领域的应用。

二、负极材料负极材料是锂电池中接受和释放锂离子的地方,也直接影响着锂电池的性能。

常用的负极材料主要有石墨、硅和锂钛酸三种。

1.石墨:石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负极材料,具有稳定的循环寿命和较高的放电平台电压。

然而,石墨材料容量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快速充放电需求。

2.硅:硅是一种有潜力的负极材料,其容量较石墨大约10倍。

但是,硅材料容量大幅度膨胀和收缩会导致电极结构破坏,影响循环寿命。

3.锂钛酸:锂钛酸是一种具有良好循环寿命和热稳定性的负极材料,基本消除了锂电池的过充和过放安全隐患。

然而,锂钛酸材料较石墨容量较低。

三、电解液电解液是锂电池中连接正负极材料的介质,能够促进离子间的传输。

通常,锂电池中的电解液是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的。

锂电池五大材料

锂电池五大材料

锂电池五大材料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它采用锂金属或锂离子作为正极材料。

在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对电池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锂电池中,有五种主要的材料起着关键作用,它们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和电池包装材料。

本文将对这五大材料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目前常用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等。

钴酸锂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循环寿命,但成本较高;锰酸锂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安全性能,但能量密度较低;三元材料综合了钴酸锂、锰酸锂和钴酸镍的优点,成为当前锂电池中的主流正极材料。

其次,负极材料也是锂电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见的负极材料有石墨、硅、碳纳米管等。

石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负极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而硅具有更高的比容量,但循环寿命较短,成本较高;碳纳米管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但成本较高。

负极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成本等因素。

第三,电解质是锂电池中起着导电和离子传输作用的重要材料。

常用的电解质有有机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两种。

有机电解质具有导电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安全性较差;固态电解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但目前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固态电解质有望成为未来锂电池的发展方向。

隔膜是锂电池中用于隔离正负极的重要材料,它需要具有良好的电解质传导性和机械强度。

常用的隔膜材料有聚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离性能和机械强度,能够有效防止正负极短路,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最后,电池包装材料也是锂电池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电池包装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机械强度,以保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泄漏和不变形。

常用的电池包装材料有铝箔、聚丙烯薄膜等。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保护电池内部结构,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

锂离子电池每种材料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每种材料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每种材料的作用1.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嵌入或嵌出锂离子来完成正负极之间的电荷传递。

常用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锰酸锂(LiMn2O4)、磷酸铁锂(LiFePO4)等。

正极材料的选择需要兼顾容量、循环寿命、价格等因素。

例如,钴酸锂具有高比容量和循环寿命,但成本较高,而锰酸锂具有较低的比能量但成本较低。

2.负极材料:负极材料也称为锂储存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石墨、石墨烯等。

负极材料通过嵌入和释放锂离子来实现电荷的储存和释放。

石墨具有较高的嵌锂能力和导电性能,能够很好地嵌锂离子,并且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

3.电解质:电解质是将正负极进行隔离,同时允许锂离子在两者之间移动的关键部分。

在常见的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电解质有有机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两种。

有机电解质常用的是含有锂盐的有机溶液(如聚合物电解质),这种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性能。

而固体电解质是一种新型的电解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4.隔膜:隔膜通常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薄膜,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正负极隔离开,防止直接电子短路,并允许锂离子通过。

隔膜材料需要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导电剂:导电剂通常是用于增加电池正负极电导率的添加剂。

由于正负极材料通常是非金属材料,它们的电导率较低,因此需要添加导电剂来提高整个电池系统的导电性能。

导电剂通常是碳类材料,如天然石墨、碳黑等。

6.添加剂: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而在正负极材料中加入的。

常见的添加剂有粘结剂、增容剂等。

粘结剂用于固定正负极材料的形状,增强电极和集流体之间的接触,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增容剂主要用于提高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充放电速率。

在锂离子电池中,不同材料之间需要进行匹配,以确保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正负极材料的选择、电解质和隔膜的设计以及添加剂的使用,都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充放电速率、安全性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锂电池正极浆料成分

锂电池正极浆料成分

锂电池正极浆料成分锂电池正极浆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成分直接关系到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一般来说,锂电池正极浆料主要由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溶剂和添加剂等多种组分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各组分的作用和特性。

(一)活性材料活性材料是正极浆料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直接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常见的活性材料包括钴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等。

其中,钴酸锂能够提供较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但成本较高,同时,在高温和高电流下容易发生热失控;三元材料则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自放电率,但比能量较低;磷酸铁锂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长的循环寿命,但比能量也相对较低。

(二)导电剂导电剂是正极浆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正极浆料的导电性能,使其能够更快地传递电荷。

常用的导电剂包括碳黑、导电碳、金属纳米粉末等,其中,碳黑是最常用的导电剂之一,它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分散性能,能够显著提高正极浆料的电导率。

(三)粘结剂粘结剂是正极浆料中的一种黏合剂,主要作用是将浆料中的各组分粘合在一起,以增强电池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粘结剂的选择应该考虑其与活性材料和导电剂的相容性,能够提供足够的黏附力和弹性,同时不影响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用的粘结剂包括聚合物和羧甲基纤维素等。

(四)溶剂溶剂是正极浆料中用于调整浓度和黏度的一种成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其他组分均匀地分散在一起,以保证电池的稳定运行。

不同的溶剂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在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其耐高温、耐湿度和相容性等因素。

常用的溶剂包括氢氧化丙酮、乙醇、二甘醇等。

(五)添加剂添加剂是正极浆料中的一种辅助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延长其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膨胀剂、抗氧化剂、界面剂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的相容性,减轻电池内部的结构损伤,延长电解质的寿命,同时也能够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碳酸锂电池正极材料

碳酸锂电池正极材料

碳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碳酸锂电池,也被称为锂离子电池或Li-ion电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可充电电池。

其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碳酸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锂铁磷酸盐(LFP)、三元材料(NMC)和钴酸锂(LCO)。

这些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锂铁磷酸盐(LFP)是最早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它的主要优点是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

然而,LFP的能量密度较低,这限制了其在需要高能量密度的应用中的使用。

三元材料(NMC)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正极材料,它由锂、镍、锰和钴四种元素组成。

NMC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然而,NMC的安全性较差,特别是在高温和过充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热失控反应,导致电池爆炸。

钴酸锂(LCO)是另一种常用的正极材料,它的能量密度最高,可以达到200-250Wh/kg。

然而,LCO的成本较高,且对环境有害,因为钴是稀有金属,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材料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正极材料正在研发中,如锂硅合金(LSI)、锂硫电池(LSB)和锂空气电池(LAB)。

这些新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面临着技术挑战,如提高能量密度、提高循环寿命、降低成本等。

锂硅合金(LSI)是一种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的材料,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这会导致电池的性能下降。

因此,如何稳定LSI的结构并提高其循环寿命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锂硫电池(LSB)和锂空气电池(LAB)是两种具有极高理论能量密度的电池,它们的能量密度分别可以达到2600Wh/kg 和11000Wh/kg。

然而,这两种电池的技术难度非常大,主要是如何防止多硫化物和氧气的“穿梭效应”,即在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物和氧气会从正极迁移到负极,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总的来说,碳酸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期待出现更多的高性能、低成本、环保的新型正极材料。

四种主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四种主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四种主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LiCoO2锂离子从LiCoO2中可逆脱嵌量最多为0.5单元.Li1-xCoO2在x=0.5附近发生可逆相变,从三方对称性转变为单斜对称性。

该转变是由于锂离子在离散的晶体位置发生有序化而产生的,并伴随晶体常数的细微变化。

但是,也有人在x=0.5附近没有观察到这种可逆相变。

当x>0.5时,Li1-x CoO2在有机溶剂中不稳定,会发生释氧反应;同时CoO2不稳定,容量发生衰减,并伴随钴的损失。

该损失是由于钴从其所在的平面迁移到锂所在的平面,导致结构不稳定,使钴离子通过锂离子所在的平面迁移到电解质中。

因此x的范围为0≤x≤0.5,理论容量为156mA·h/g。

在此范围内电压表现为4V左右的平台。

当LiCoO2进行过充电时,会生成新的结构当校子处于纳米范围时,经过多次循环将产生阳离子无序,部分O3相转变为立方尖晶石相结构,导致容量衰减。

粒子小时,由于锂离子的扩散路径短,形成的SEI膜较粒子大的稳定,因此循环性能好。

例如,70nm的粒子好于300nm 的粒子。

粒子大小对自放电也具有明显影响。

例如粒子小,自放电速率快。

粒径分布窄,粒子的球形性越好,电化学性能越佳。

最佳粒子大小取决于电池的要求。

尽管LiCoO与其它正极材料相比,循环性能比较优越,但是仍会发生衰减,2对于长寿命需求的空间探索而言,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循环性能。

同时。

研究过经过长时期的循环后,从层状结构转变为立方尖晶石结构,特别程发现,LiCoO2是位于表面的粒子;另外,降低氧化钴锂的成本,提高在较高温度(<65℃)下的循环性能和增加可逆容量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之一。

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掺杂和包覆。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锂钴氧化物能够大电流放电,并且放电电压高,放电平稳,循环寿命长。

.因此成为最早用于商品化的锉离子蓄电池的正极材料,亦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小型摄像机等)的正极材料。

四种主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四种主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四种主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的重要电池。

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储存和释放电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主要流行的四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分别为钴酸锂、三元材料、铁酸锂和钛酸锂。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正极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1. 钴酸锂钴酸锂是最早被开发和广泛应用的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其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高的电化学反应稳定性和较长的寿命等优点。

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中,钴酸锂的比容量最高,能够储存最多的电能。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以体积和重量为限制的移动设备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笔记本电脑等。

不过,由于钴酸锂的价格较高,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近年来人们想要寻找更为廉价和环保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另外,钴酸锂存在安全隐患,在高温、过充、过放等极端情况下,会加剧电极材料的不稳定性和反应强度,可能导致电极发生热失控并发生火灾。

2. 三元材料三元材料通常是指由镍/钴/锰三种元素组成的正极材料,其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安全性能,相对于钴酸锂具有更高的成本性价比。

三元材料的优点是能将电池功率和能量密度相结合,对于经常需要进行大功率输出的需求,其性能优异,能够满足大多数电动汽车的要求。

但是,三元材料由于其中含有锰元素,其导电性较差,且寿命不如钴酸锂长。

目前,三元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及其他大型电源的领域中。

铁酸锂是一种相对环保且廉价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由于铁原材料的廉价和广泛性,铁酸锂已经成为许多制造商的首选材料之一,在某些应用范围内其被用于取代钴酸锂和三元材料。

相对于三元材料来说,铁酸锂具有更强的安全性能,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其也不容易出现热失控。

但与钴酸锂相比,铁酸锂的比容量偏低,因此不能满足一些高功率和长寿命的领域需求。

铁酸锂广泛应用于小型电动车、电动工具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中。

钛酸锂作为锂电池的新兴材料之一,由于其具有卓越的安全性能、长周期性、低成本等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锂电池制造商所关注。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几种体系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几种体系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几种体系主要包括: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和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系列。

1. 锂钴氧化物锂钴氧化物是现阶段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最成功、最广泛的正极材料。

其在可逆性、放电容量、充放电效率和电压稳定方面是比较好的。

LiCoO2属于α-NaFeO2型结构,它具有二维层状结构,适合锂离子的脱嵌,其理论容量为274mAh/g,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结构稳定性的限制,最多只能把晶格中的一半Li+脱出,因此实际比容量约为140mAh/g 左右,其平均工作电压高达3.7V。

因其容易制备,具有电化学性能高,循环性能好、性能稳定和充放电性能优良等优点,成为最早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70%以上仍然采用钴酸锂作为其正极材料。

LiCoO2一般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该种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适宜于工业化生产,但是也存在着以下缺点:反应物难以混合均匀,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能耗大,产物颗粒较大,形貌不规则,均匀性差,并且难以控制,从而导致电化学性能重现性差。

为了克服固相反应的缺点,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模板法等方法被用来制备LiCoO2,这些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Li+和Co2+之间充分接触,基本达到原子水平的混合,容易控制产物的粒径和组成。

但是这类制备方法工序比较繁琐,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 锂镍氧化物镍酸锂(LiNiO2)为立方岩盐结构,与LiCoO2相同,但其价格比LiCoO2低。

LiNiO2理论容量为276mAh/g,实际比容量为140~180mAh/g,工作电压范围为2.5V~4.2V,无过充或过放电的限制,具有高温稳定性好,自放电率低,无污染,是继LiCoO2之后研究得较多的层状化合物。

但LiNiO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存在以下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首先,LiNiO2制备困难,要求在富氧气氛下合成,工艺条件控制要求较高且易生成非计量化合物。

电池的正极材料

电池的正极材料

电池的正极材料一、引言电池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电能存储和释放装置。

其中,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正极材料的种类、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电池的正极材料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电池的正极材料种类根据电池类型的不同,正极材料的种类也有所差异。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及其对应的正极材料:1.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电池类型。

其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LiCoO2):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但价格较高。

•锰酸锂(LiMn2O4):价格较低,但能量密度较低。

•磷酸铁锂(LiFePO4):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但能量密度较低。

2. 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是应用于数字相机、移动通信设备等领域的电池类型。

其正极材料主要有:•氢化镍(NiMH):价格较低,但能量密度较锂离子电池低。

3. 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应用于汽车蓄电池等领域的电池类型。

其正极材料主要为:•氧化铅(PbO2):成本低廉,但能量密度较低。

三、电池正极材料的特性正极材料对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主要特性如下所示:1. 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衡量电池储能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用户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正极材料具有不同的能量密度,选择合适的正极材料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提供更长的使用时间。

2. 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在一定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下保持高效工作能力的能力。

正极材料的结构和化学稳定性会对循环寿命产生影响。

一些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够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3. 安全性电池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合适的正极材料能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一些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防短路性能,降低了电池发生异常时的安全风险。

4. 成本正极材料的成本也是电池制造商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选择合适的正极材料能够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提高电池的竞争力。

正极材料基础知识

正极材料基础知识

正极材料基础知识正极材料是指电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存储和释放正电荷,从而产生电流。

在常见的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中,正极材料通常由金属氧化物、金属磷酸盐或者其他化合物构成。

正极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和特性。

以下是正极材料的一些基础知识:1.金属氧化物类正极材料:常见的金属氧化物类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和锰酸锂(LiMn2O4)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是目前最常用的正极材料之一。

2.金属磷酸盐类正极材料:常见的金属磷酸盐类正极材料有铁磷酸锂(LiFePO4)和钒磷酸锂(LiVPO4F)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和较好的安全性能,是一些高端电池领域中的重要选择。

3.其他正极材料:除了上述的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磷酸盐,正极材料还可以借助其他化合物来实现。

例如,硫化物(如硫化锂)和硒化物(如硒化锌)等,它们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成本,但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对较差。

4.正极材料的性能指标:正极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安全性和成本等方面。

比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正极材料可以储存的电荷量,循环稳定性是指正极材料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容量衰减情况,安全性是指正极材料在高温或过充电等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和不发生爆炸等意外情况,成本则是指制备正极材料的成本。

5.正极材料的改性和研究:为了提高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很多改性和研究工作。

例如,利用纳米材料技术和表面包覆技术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

同时,研究人员也在探索新型的正极材料,如金属氢化物和多离子化合物等,以实现更高的比容量和更好的电池性能。

总的来说,正极材料是电池中关键的储能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正极材料的研究和改进将继续推动电池领域的发展。

常见锂电池正极材料有哪些

常见锂电池正极材料有哪些

常见锂电池正极材料有哪些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电池类型,其正极材料的选择对其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铁磷酸锂和硫化物材料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常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1.钴酸锂(LiCoO2)是目前最常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它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循环寿命,是商业化的锂电池的首选材料。

然而,钴酸锂价格昂贵,且钴资源有限,因此钴酸锂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锰酸锂(LiMn2O4)是另一种常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相比于钴酸锂,锰酸锂更加便宜,但其比容量较低,循环寿命也较短。

因此,锰酸锂在电动汽车等对循环寿命要求较高的领域应用受到限制。

3.三元材料,包括镍钴锰酸锂(NMC,LiNiCoMnO2)和镍钴铝酸锂(NCA,LiNiCoAlO2),是近年来锂电池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相比于钴酸锂和锰酸锂,三元材料在比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其中,NMC主要用于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领域,而NCA主要用于电动汽车领域。

4.铁磷酸锂(LiFePO4)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电动自行车和应急电源系统等。

然而,铁磷酸锂的比容量较低,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

5.硫化物材料,如硫化锂(Li2S)和硫化锡(Li2Sn)等,是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硫化物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然而,硫化物材料在电导率和循环寿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总之,常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铁磷酸锂和硫化物材料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正极材料需要综合考虑电池性能需求、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也在不断涌现,有望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锂电池电极材料

锂电池电极材料

锂电池电极材料锂电池是一种重要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

而锂电池的核心部分就是电极材料。

本文将介绍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种类、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电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决定了锂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三种:钴酸锂、三元材料(即镍钴锰酸锂)和铁磷酸锂。

1.钴酸锂钴酸锂是最早被应用的正极材料之一,其优点是比能量高、容量稳定性好。

但是,钴酸锂的价格昂贵,且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

此外,钴酸锂也存在安全隐患,易导致过充、过放等情况,从而影响电池寿命。

2.三元材料三元材料是一种新型正极材料,由镍、钴、锰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相比于钴酸锂,三元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能量、更低的内阻和更好的安全性能。

同时,三元材料的价格也相对较低,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正极材料。

3.铁磷酸锂铁磷酸锂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长的寿命和优异的低温性能。

但是,相比于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其比能量较低,容量也相对较小。

二、负极材料负极材料是锂电池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储存和释放锂离子。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负极材料主要有石墨和硅。

1.石墨石墨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负极材料,其价格低廉、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

但是,石墨的比能量较低,无法满足某些高端应用的需求。

2.硅硅是一种新型负极材料,具有比能量高、容量大的优点。

但是,硅存在着容量衰减快、循环寿命短等问题,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普及,锂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未来,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掘新型材料为了解决目前正负极材料的缺点,未来将会继续发掘新型电极材料。

比如,钒酸盐、氧化钛、硫化物等材料都有望成为锂电池电极材料的新选择。

2.提高材料性能除了发掘新型材料外,未来还将会致力于提高已有材料的性能。

比如,通过控制材料结构和形貌、改进电解液等方式,来提高材料的比能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锂电池重要材料简介及应用

锂电池重要材料简介及应用

锂电池重要材料简介及应用锂电池是一种主要由锂离子运动引起化学反应进而产生电流的可充电电池。

它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正极和负极是锂电池中最重要的材料。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三类: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

其中,钴酸锂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稳定性较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笔记本电脑、电子相机等高端电子产品中。

镍酸锂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价格,适用于动力电池领域,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

锰酸锂由于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

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

石墨负极可以高效地嵌锂,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散失材料。

但是,由于石墨的电容量有限,限制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负极材料,例如硅,它具有较高的容量,但还需要解决其循环寿命和体积膨胀的问题。

锂电池的电解质主要是溶解盐,如锂盐溶液。

电解质对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它应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以确保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快速传递和稳定的循环性能。

目前,常用的电解质有有机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两种类型。

有机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固体电解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离子电导率较低。

隔膜是锂电池中起到隔离正负极的作用,以防止短路。

隔膜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目前,常见的隔膜材料有聚乙烯、聚丙烯和P V D F等。

锂电池作为一种可重复充电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轻质化和长循环寿命的优势,满足了人们对电池续航能力和便携性的需求。

在电动交通工具领域,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动力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快速充电等特点,为电动交通工具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源。

此外,在储能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锂电池也被广泛应用。

总体来说,锂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是构成锂电池的关键材料。

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组成成分

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组成成分

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组成成分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其正极材料的组成成分对于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极材料主要由锂离子嵌入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组成。

锂离子嵌入材料是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见的锂离子嵌入材料有三种: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

钴酸锂是一种高能量密度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压和较好的循环寿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

锰酸锂是一种相对较便宜的材料,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循环寿命也相对较短。

磷酸铁锂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材料,其较低的电压和较低的能量密度使其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导电剂是正极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提高电池的导电性能。

常见的导电剂有碳黑、导电聚合物和导电金属氧化物等。

碳黑是一种常用的导电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广泛应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中。

导电聚合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有机材料,能够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导率。

导电金属氧化物如导电碳酸锂、导电钼酸锂等也常被用作导电剂。

粘结剂是将正极材料的各个组分粘结在一起的物质。

常见的粘结剂有聚合物、乙烯酮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等。

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是一种常用的粘结剂。

乙烯酮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是一种具有良好粘结性和较高化学稳定性的有机物质,也常被用作粘结剂。

除了上述的主要组成部分外,锂电池正极材料中还可能包含一些添加剂。

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多种多样,可以用于调节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添加剂有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增粘剂等。

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润湿性,改善电池的界面性能。

增溶剂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溶解性,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

增粘剂可以增加正极材料的粘度,提高电池的机械强度。

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组成成分包括锂离子嵌入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可能的添加剂。

这些组成成分的选择和配比对于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极材料的研发和改进将进一步推动锂电池的发展和应用。

全固态电池 正极材料

全固态电池 正极材料

全固态电池 正极材料
全固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技术,它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了传
统液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安全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全固态电池中,正极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
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目前,全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钴酸锂:钴酸锂是一种常见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循环性能。

2. 三元材料:三元材料是指由镍、钴、锰三种元素组成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循环性能。

3. 磷酸铁锂:磷酸铁锂是一种新型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循环性能。

全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种类较多,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在选择正极材料时,需要考虑电池的应用场景、性能要求和成本等因素。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分类方式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分类方式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分类方式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锂离子电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对其主要分类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正极材料分类1.钴酸锂电池钴酸锂电池是最早应用于商业领域的锂离子电池之一,其正极材料为钴酸锂。

这种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率等优点,但价格较高,且存在安全隐患。

2.三元材料电池三元材料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镍钴锰酸锂,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锂离子电池之一。

但其价格较高,且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失效。

3.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具有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率等优点,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锂离子电池。

但其能量密度较低,不适用于高功率应用。

4.锰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锰酸锂,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优点,但其能量密度较低,不适用于高功率应用。

二、按电解液分类1.有机电解液电池有机电解液电池是最早应用于商业领域的锂离子电池之一,其电解液为有机溶剂,具有高电导率、低内阻等优点,但存在安全隐患。

2.聚合物电解液电池聚合物电解液电池的电解液为聚合物,具有高安全性、低自放电率等优点,但其电导率较低,不适用于高功率应用。

三、按形状分类1.圆柱形电池圆柱形电池是最常见的锂离子电池形状之一,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适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工具等领域。

2.方形电池方形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3.软包电池软包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柔韧性,适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分类方式包括按正极材料、电解液和形状分类。

不同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

锂离子电池几种有机正极材料介绍

锂离子电池几种有机正极材料介绍

锂离子电池几种有机正极材料介绍随着储能电源和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极材料的特性。

目前无机正极材料使用广泛,但不乏各种缺陷。

与无机正极材料相比,有机物正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原料丰富、环境友好、结构可设计性强和体系安全的优点,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储能物质。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类作为锂离子正极材料的有机化合物,对比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反应机理。

导电有机高分子正极材料早期的有机正极材料研究较多的是导电高分子材料,单一态的导电高分子正极材料存在许多缺陷,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人们开始了基于导电高分子的各种复合材料的研究。

研究人员将V2O5掺杂在聚吡咯中制备PPy/ V2O5复合材料,充放电后PPy/ V2O5复合材料发生阴离子的掺杂/脱掺杂以及Li+的嵌入/脱嵌入反应,正极材料内部元素的百分含量和材料内部的外观形貌会发生变化循环稳定性能不佳。

图1 PPy/ V2O5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及充放电后表面形貌图该类导电聚合物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是通过阴离子的掺杂/脱掺杂实现电化学过程。

通常存在以下缺点:反应体系中要求电解液的体积大,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难以提高,导电性能不高;电化学反应速度慢,需要掺杂大量的导电剂;有机聚合物在电解液中仍然存在缓慢溶解的问题;长期循环稳定性能不高;理论容量不高。

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有机硫化物正极材料科研人员又将目光转向了以S-S键的断裂和键合进行放能和储能的有机硫化物。

他们发现增加硫链长度可以增加比容量,但是由于硫本身的绝缘性,且电极反应产生的中间产物Li2SX易于溶解在电解液和沉积在锂负极表面,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和循环性能。

所以,他们又将S-S键引入有机物分子中,形成各种线形、梯形或者网状多交联的硫化聚合物,代表性的化合物如表1所示。

表1 典型有机硫化合物正极材料有机硫化合物正极材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池电化学活性和循环稳定性能,但有机硫化合物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容量衰减快,易发生降解;在电解液中的溶解问题难以克服,循环稳定性能仍然不高;放电时生成的硫离子向负极转移的问题;导电性差,室温下电化学反应速度缓慢;有机硫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的循环性能离实际应用仍有差距,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锂电池正极

锂电池正极

锂电池正极
锂电池正极:
1. 概述:
锂电池正极是电池的重要部件,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可将外界环境中的电能转换为化学能,以及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电极电势与电流在正极上发生。

锂电池正极材料分为金属离子交换正极和锂离子正极,其中,金属氧化物锂电池正极主要采用LiMn2O4、 LiFePO4、LiNiO2等材料。

2. 锂离子正极材料:
锂离子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中,已作为替代金属氧化物的主要方案之一而成为研究热点领域。

主要有LiMnPO4、 LiV3O8、LiVPO4F以及Li3V2 (PO4)3等材料。

3. 金属离子交换正极:
金属离子交换正极主要应用于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LBO)中。

常用的金属离子交换正极材料有LiMn2O4、LiNiO2和LiFePO4,它们对比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可根据电池的不同用途与环境条件来选择正极材料。

4. 特点:
(1)性能优秀:正极材料的性能十分优秀,它们具有高容量、高能量密度、低温下性能稳定以及优异的耐久性等特点。

5. 结论:
锂电池正极是现代电池中重要的部件,目前主要以金属氧化物及锂离子材料为主,它们具有性能优越、耐腐蚀性好和安全可靠的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发展迅速的新型材料。

锂电 物料分类

锂电 物料分类

锂电物料分类
随着移动设备和电动车辆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电池类型之一。

锂电池有许多优点,如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自放电率。

锂电池的主要物料是锂离子,但还包括多种其他物料。

锂电池的主要物料包括:
1. 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包括锂钴氧化物(LiCoO2),锂镍钴铝氧化物(NCA)和锂铁磷酸(LiFePO4)等。

2. 负极材料:负极材料通常是石墨。

它们也包括其他材料,如硅和锂钛酸盐。

3. 电解液: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通常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

电解液的化学成分不同,会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

4. 隔膜:隔膜是用于分隔正负极的物料。

它们通常由聚合物或陶瓷制成。

5. 支撑材料:支撑材料用于支撑电解液和电极。

它们通常由聚合物或金属制成。

锂电池中的物料种类很多,而且它们的组合方式不同,会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选择正确的物料非常重要,以确保锂电池的高性能和长寿命。

- 1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主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LiCoO2锂离子从LiCoO2中可逆脱嵌量最多为0.5单元.Li1-xCoO2在x=0.5附近发生可逆相变,从三方对称性转变为单斜对称性。

该转变是由于锂离子在离散的晶体位置发生有序化而产生的,并伴随晶体常数的细微变化。

但是,也有人在x=0.5附近没有观察到这种可逆相变。

当x>0.5时,Li1-x CoO2在有机溶剂中不稳定,会发生释氧反应;同时CoO2不稳定,容量发生衰减,并伴随钴的损失。

该损失是由于钴从其所在的平面迁移到锂所在的平面,导致结构不稳定,使钴离子通过锂离子所在的平面迁移到电解质中。

因此x的范围为0≤x≤0.5,理论容量为156mA·h/g。

在此范围内电压表现为4V左右的平台。

当LiCoO2进行过充电时,会生成新的结构当校子处于纳米范围时,经过多次循环将产生阳离子无序,部分O3相转变为立方尖晶石相结构,导致容量衰减。

粒子小时,由于锂离子的扩散路径短,形成的SEI膜较粒子大的稳定,因此循环性能好。

例如,70nm的粒子好于300nm 的粒子。

粒子大小对自放电也具有明显影响。

例如粒子小,自放电速率快。

粒径分布窄,粒子的球形性越好,电化学性能越佳。

最佳粒子大小取决于电池的要求。

尽管LiCoO与其它正极材料相比,循环性能比较优越,但是仍会发生衰减,2对于长寿命需求的空间探索而言,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循环性能。

同时。

研究过经过长时期的循环后,从层状结构转变为立方尖晶石结构,特别程发现,LiCoO2是位于表面的粒子;另外,降低氧化钴锂的成本,提高在较高温度(<65℃)下的循环性能和增加可逆容量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之一。

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掺杂和包覆。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锂钴氧化物能够大电流放电,并且放电电压高,放电平稳,循环寿命长。

.因此成为最早用于商品化的锉离子蓄电池的正极材料,亦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小型摄像机等)的正极材料。

LiCoO2具有a-NaFeO2型二维层状结构,适宜于锂离子在层间的嵌人和脱出,理论容量为274 mA·h/g。

在实际应用中,该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好,且初次循环不可逆容量小。

实际可逆容量约为120~150 mA·h/g,即可逆嵌人/脱出晶格的锂离子摩尔百分数接近55 %。

在过充电条件下,由于锂含量的减少和金属离子氧化水平的升高,降低了材料的稳定性。

另外由于Co原料的稀有,使得LiCoO2的成本较高。

LiCoO2生产工艺相对较为简单,其传统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合成法和低温固相合成法。

高沮固相合成法通常以Li2CO3和CoCO3为原料,按Li/Co的摩尔比为1:1配制,在700~900℃下,空气氛围中灼烧而成。

也有采用复合成型反应生成LiCoO2前驱物,然后在350~450℃下进行预热处理,再在空气中于700~850℃下加热合成,所得产品的放电容量可达150 mA·h/g。

唐致远等以计量比的钴化合物、锂化合物为合成原料在有机溶剂乙醇或丙酮的作用下研磨混合均匀,先在450℃的温度下处理6h.,待冷却后取出研磨,然后再在6~10 MPa压力下压成块状,最后在900℃的温度下合成12~36 h而制得。

日本的川内晶介等用Co3O4和Li2 CO3做原料,按化学计量配合在650℃灼烧10h制的温定的活性物质。

章福平等按计量将分析纯LiNO3和Co(NO3)2·6H2O混匀,加适量酒石酸,用氨水调pH=6~8,900℃加热27 h得坚硬灰黑色LiCoO2。

夏熙等将物质的量比为1:1的Co(Ac)2·4H2O和LiOH·H2O研磨反应,在烘箱中40~50℃微热,将固体中间产物在真空干燥箱于0.08 MPa.、100℃下干燥6小时,置于马弗炉中于400~700℃下热处理16 h,即可得到不同烧结温度下的超微细粉末。

在合成之前进行预处理能使晶体生长的更加完美,获得高结晶度层状结构的LiCoO2,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烧结温度对LiCoO2晶相结构、晶化程度、结构致密性及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在800℃和900℃条件下合成的LiCoO2都有电化学活性,首次充电容量均大于130mA·h/g。

低温固相合成法是将混合好的Li2CO3和CoCO3在空气中匀速升沮至400℃,保温数日,生成单相产物。

此法合成的LiCoO2具有较为理想的层状中间体和尖晶石型中间体结构。

Yazami等介绍了另一种低温合成方法。

在强力搅拌下,将碳酸钴悬浮液加到醋酸锂溶液中,然后在550℃下处理至少2h,所得材料呈单分散颗粒状,比表面积大,结晶度好且具有化学计量比的组成。

Larcher等研究了低温下用阳离子交换法制备的活性LiCoO2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反应机理和不同工艺条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做了讨论。

凝胶燃烧法合成LiCoO2相对于大多固相合成法具有反应温度低,产品粒度小,粉体结构单一等优点。

以LiNO3和Co(NO3)2·6H2O为原料,柠檬酸为燃料,采用凝胶低温燃烧技术合成了LiCO2超细粉体。

柠檬酸—硝酸盐凝胶在350~400℃之间发生燃烧反应,得到黑色硫松粉体。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适当提高柠檬酸在凝胶中的含量,燃烧后得到的LiCoO2粉体晶粒尺寸显著减小。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钴锂无论是可逆容量还是循环性能,得到的氧化钴锂均较固相反应优越,可逆容量可达150mA·h/g以上,而固相反应的可逆容量一般为120~140mA·h/g。

以金属锂为参比电极,溶胶—凝胶法所得的材料在10次循环以后容量还在140mA·h/g以上。

采用球形Co(OH)2制备球形LiCoO2,在0.2C和1.0C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48.4mA·h/g和141.7mA·h/g。

4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7.6%和91.7%。

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锂离子的反复嵌入与脱出,使活性物质的结构在多次收缩和膨胀后发生改变,从而导致LiCoO2发生粒间松动而脱落,使得内阻增大,容量减小。

为提高LiCoO2的容量,改善其循环性能,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加人铝、铁、铬、镍、锰、锡等元素,改善其稳定性,延长循环寿命。

②通过引入硼、磷、钒等杂原子以及一些非晶物,使LiCoO2的晶体结构部分变化,提高电极结构变化的可逆性。

Wang等用MgO对商用LiCoO2电极的表面结构修饰,改善了电极的表面结构。

③在电极材料中加人Ca2+或H+,改善电极导电性,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快速充放电能力。

④通过引入过量的锂,增加电极可逆容量。

最近报道合成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LiCo2O4。

Li在8a位的脱出电位为3.8~4.0 V,在16c位的嵌入电位为3.5~3.6 V,并且尖晶石结构的LiCo2O4脱/嵌锂的电位差远小于LiMn2O4体系。

据称以金属钴为起始原料制备a-Co(OH)2,采用掺氟的办法,得到氧氟化钻正极材料,试制的18650型电池容量达到1800 mA·h,循环200次容量损失小于20%。

掺杂的元素有Li、B、Al、Mg、Ti、Cr、Ni, Fe、Mn、Cu、Zn、Zr、Sn和稀土元素等。

锂的过量也可以称为掺杂。

当Li/Co=1.10时,可逆容量最高,为140mA·h/g。

当Li/Co>1.10时,由于Co的含量降低,容量降低。

当然,如果提高充电的终止电压到4. 52V,容量可达160mA·h/g。

但是过量的锂并没有将CO3+还原,而是产生了新价态的氧离子,其结合能高,周围电子密度小,而且空穴结构均匀分布在Co层和O层,提高Co—O的键合强度。

然而也有不同的报道。

例如x=1.0、1.05和1.10,放电容量基本上都为140mA·h/g,而容量衰减归结于x增加时,锂存在于八面体位置。

镁离子的掺杂对锂的可逆嵌人容量影响不大,而且也表现良好的循环性能,这主要是镁接杂后形成的是固溶体,而不是多相结构。

镁的掺杂量达到在x=0.2(LiCo1-x MgxO2B)时还保持为均一的固溶体。

通过Li MAS-NMR联用的方法,观察到镁掺杂后的相结构存在缺陷:氧空位和中间相Co3+。

当充电到4.5时,容量大于160mA·h/g,循环性能依然理想。

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镁的离子半径与锂的离子半径差不多,掺杂后,位于O-Co-O片层之中,当锂离子脱嵌后,可起到“顶柱”的作用,保证锂离子嵌人和脱的通道不受影响,防止锂离子无序化和晶体的形变.另外,该种稳定晶格的作用也可以从掺杂后进行化学脱锂的结构变化得到反映。

当杂量较多时,晶相结构基本上不随锂的脱嵌而发生变化,而较少时,会明且产生P3相。

采用铝进行掺杂主要考虑如下因素:①铝便宜、毒性低、密度小;②a-LiAlO2与LiCoO2的结构相类似,且A13+(53.5pm)和Co3+(54.5pm)的离子半径基本上相近,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固溶体LiA1yCo1-yO2;③Al的掺杂可以提高电压;④掺杂后可以稳定结构,提高容量,改善循环性能。

例如y值可以高达0. 5时还保持为均一的结构,a值基本上不变,c值和c/a比值随y的增加而增加.该种稳定晶格的作用与镁的掺杂一样,也可以从掺杂后进行化学脱锂的结构变化得到反映.掺杂量较多时,晶相结构基本上不随锂的脱嵌而发生变化,而较少时,会明显产生O3′相。

可以采用丙烯酸作为载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诊杂的LiAly Co1-yO2。

但是,掺杂量的多少及相应的热处理温度对电化学性能有明显影响。

钛的掺杂也有利于电化学性能的提高,但是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LiNiO2与LiCoO2的结构基本上相同,可以以任意比例形成均一的固溶体两者混合时只产生少量的正活变。

镍取代后的LiCo1-x NixO2可以采用软化学法制备成纳米粒子,也可以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镍的掺杂。

例如,采用三乙醇胺和纤维素作为载体,制备粒径为300~350nm的LiNi0.5 Co0.5O2。

纤维素在其中具有双重作用:第一是作为燃料,促进反应的进行;第二是在反应中生成介孔碳,防止粒子的进一步长大。

因此,两者的比例对LiNi0.5 Co0.5O2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具有明显影响。

在镍掺杂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进一步掺杂,例如铝、镍共同掺杂的LiNi0.5-y AlyCo0.5O2(0<y<0.3 ),铝的掺杂可提高锂离子的扩散系数。

镍、锰的共同掺杂得到系列的层状化合物Li[Nix Co1-2xMnx]O2,它与电解液的反应明显减少,热稳定性也有了明显提高。

但是,振实密度和电极密度比LiCoO2低。

当然,通过改进制备条件,可以得到一定提高。

例如,可以在高温(900℃)制备时,加人LiF 作为烧结剂,提高粒子密度,减少比表面积,电化学性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