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王道俊著)1

合集下载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6章)】【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6章)】【圣才出品】

绪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经验汇编有所不同?答:(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问题,历来存在不同看法。

一般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现象”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经验汇编不同的原因①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它与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不同。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意志的体现。

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是依据科学的教育原理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但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取代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不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而教育学是一门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所以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是不同的。

②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也是不同的。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感性的、零碎的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中有规律,教育者应该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如果把教育学等同于教育经验,仅仅满足于教育经验的介绍,就会否定教育学是一门学科。

2.你能举出一些事例说明“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这一论断吗?答:教育规律是教育本身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具体举例说明如下:(1)事例一一位同学学习成绩很好,每次都考全年级第一,老师们都很喜欢她。

但这位同学不善于与人交往,也不喜欢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因此,绝大多数同学都不愿和她一起玩。

久而久之,这位同学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类似的事情在应试教育中还是很常见的。

应试教育往往仅关注学生智能方面,如学习成绩,其他领域则很少关注,割裂了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统考2010年研]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答案】A【解析】经验科学是“理论科学”的对称,指偏重于经验事实的描述和明确具体的实用性的科学,一般较少抽象的理论概括性。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统考2010年研]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D.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答案】B【解析】我国当前的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3~6、7岁的幼儿;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初等业余教育;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3.“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

”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统考2010年研] A.教育准备生活说B.教育适应生活说C.教育超越生活说D.教育改造生活说【答案】B【解析】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来看,教育目的论有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绪论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6、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7、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8、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学》王道俊著

《教育学》王道俊著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新编本说明本书原是根据教育部l978年文科教材编选计划编写的,即华中师大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

自1980年出版以来,经多次印刷并修订再版,累计发行二百余万册,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内容已显得陈旧。

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责成我们重新修改,并纳入1985一1990年新的编选计划。

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督促下,我们重新编写了现在的这个本子。

这次编写,我们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

一是注意把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丰富教育学的专门知识,突出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力求克服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简单代替教育学问题探讨的弊病;二是充实宏观教育的内容,深化微观教育的内容,并注意二者的内在联系,避免只见微观、不见宏观或只见宏观、不见微观的片面性;三是尊重实践,实事求是,探索教育规律,在揭示必然性的基础上阐述必要性,摒弃“空想”、“空话”,克服“唯上”、“唯书”的弊病;四是充分肯定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发展和现代人才素质的培养,克服把受教育者看作消极对象的机械论观点;五是积极地有选择地吸取近几年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使教材有新思路、新论点、新材料、新面貌;六是加强教材的针对性,重视教育思想的研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必要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所谓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不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七是在阐明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加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避免忽视理论或忽视实用的编向。

在教材定稿时,适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我们学习了这次大会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力争在教材中能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路线的精神。

在教材的体系或逻辑结构上,除增删和调整了某些章节外,总的框架没有大动,例如未把“智育”列为专章。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原教材的框架是完全合理的,而只是由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暂时拿不出经得起推敲的新的体系或逻辑结构。

王道俊_教育学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王道俊_教育学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专业资料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施于()一、选择题A .古代B .文艺复兴 1.“以僧为师”,“以 后的欧洲C .近代D .现 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 代期的教育特征?() 7.以“教育的终身化” A .中国B .埃及C .希 为教育特征的是()腊D .罗马 A .古代B .文艺复兴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 后的欧洲C .近代D .现 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 代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 () 为教育特征的是()A .斯巴达B .埃及 A .古代B .文艺复兴C .希腊D .雅典 后的欧洲C .近代D .现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 代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 9.以“教育的多元化” 的是古代()A .希腊 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B .埃及C .斯巴达D .雅 A .古代B .文艺复兴典后的欧洲C .近代D .现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 代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 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 文献是()征的是古代() A .《学记》B .《论语》A .希腊B .埃及C .斯 C .《礼记》D .《中庸》巴达D .雅典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 教无类”的教育家是()和政治道德灌输,教 A .孔子B .孟子C .墨 育内容单一,教育方 翟D .荀子法比较严厉为特征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是古代()A .希腊 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B .埃及C .斯巴达 殆”的教育家是()D .雅典 A .孔子B .孟子C .墨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 翟D .荀子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19.由《学记》提出的教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 育主张是 ()育家是 ()A .有教无类B .兼爱 A .孔子 B .孟子C .墨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翟D .荀子D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是 ()抑,开而弗达”出自( ) A .有教无类B .兼爱A .《学记》B .《论语》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C .《礼记》D .《中庸》 D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1.“学不躐等”出自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 .《学记》B .《论语》 A .有教无类B .兼爱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C .《礼记》D .《中庸》22.“建国君民,教学为D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6 是()A .兼爱B .“学而不 先”这句话反映了 ()A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 D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 名的教育家是()是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 A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图C .亚里士多德D .德B .兼爱C .“不愤不启, 莫克里特不悱不发”D .化民成俗,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其必由学 图的教育思想的是()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A .《理想国》B.《政是() 治学》C.《论演说家的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教育》教育》D.《民本主义与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C D洛齐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 .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绅士教育”的教育家义与教育》是()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A.裴斯泰洛齐B.卢巴特强调的中心()梭C.康德D.洛克A.教师中心B.学生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中心C.教材中心D.课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堂中心家是()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A.洛克B.卢梭德D.裴斯泰洛齐C.康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A.白板说B.做中学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A.教师中心B.儿童中心C.课堂中心D.教材中心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WORD完美格式载可编辑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巴班斯基二、填空题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王道俊《教育学》 课后习题(教育的概念)【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 课后习题(教育的概念)【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的概念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和教育过程基本要素有何关系和意义?答:(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这一规定性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这一质的规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②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③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有目的的。

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④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

(2)和教育过程基本要素的关系和意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对教育的基本要素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目的地培养人——指出了教育活动的性质(社会活动)、主体(培养者和被培养者)、客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目的(培养人),这蕴含着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方式,它们是教育活动最原初、最简单、最核心、最基础的存在形态。

教育的基本要素与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教育者是参与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在教学或教导上互动,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行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一般主要是指教师。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领导者、设计者、引导者的地位。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缺失了教育者,教育活动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无法实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目的地培养人。

②受教育者是指参与教育活动、与教育者在教学和教导上互动,以期自身在语言、知识、智慧、学业、品德、审美和体魄等方面获得发展的人,一般主要是指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能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替代受教育者的发展。

缺失了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无法实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目的地培养人。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绪论 第1章教育的概念
第2章教育与人的发 展
第3章教育与社会发 展
1
第4章教育目的
2
第5章教育制度
3
第6章课程
4
第7章教学(上)
5
第8章教学(中)
1
第9章教学(下)
2
第10章德育
3
第11章美育
4
第12章体育
5
第13任
第16章学校管理
读书笔记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 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第版
实践
教育学
郭文安
教材
综合
教学
王道俊
教育学
王道俊 第章
班主任
习题
教育
德育
活动
发展
体育
目的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王道俊所著的《教育学》(第6版)的考生,也可供 各大院校学习教育学的师生参考。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是我国高校采用最多的教育学权威教材之一,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第6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 研参考书目为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第6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 题规律精心编写了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王道俊《教育学》 (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3.王道俊《教育学》 (第6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47.8小时高清视频】4.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配 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本书是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6版) 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大量教育学相关资料,对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 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 作答和临考冲刺。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9.1复习笔记
9.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13.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精彩摘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萌芽期的主要特征:教育学尚未形成独立的形态,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出来。 教育学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和教育艺术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 育学》(1806)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 指一种专门组织的不断趋向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现象”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 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与它的教育发展程 度成正比的,这是教育的规律之一。14.2课后来自题详解14.1复习笔记
14.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5.2课后习题详解
15.1复习笔记
15.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6.2课后习题详解
16.1复习笔记
16.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作者介绍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

《教育学》王道俊版笔记绪论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孔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提出:①普及初等教育②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③论证了班级授课制④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法国的卢梭《爱弥尔》,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内容、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促进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3)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德之道德力量(德育)四部分。

但还未达到真正的科学化。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人类的生活分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于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还特别重视体育。

王道俊《教育学》名词解释

王道俊《教育学》名词解释

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解释1.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4.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5.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8.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尾部、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所长,获得最佳的发展。

10.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1.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

12.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整理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那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认识与取向有不同的理解与选择,因而对教育业也有不同的目的和不同设想与实施。

教育与的发展同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基本上是一致的。

教育概念的定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的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点:一.古代教育1. 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2.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3.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4.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二.现代教育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三.未来教育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人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3.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2.个体是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王道俊_教育学习题与答案

王道俊_教育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三、简答题1.试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在教育上,孔子关于“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等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古代影响极深,对现代的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近代教育的特点?近代教育有如下特点:(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条件。

(3) 教育的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四、论述题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考研资料《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 版 王道俊、郭文安

考研资料《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 版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版王道俊、郭文安绪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2.教育学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特点:教育学没有形成独立学科,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探讨只是作为个人的教育思想混杂在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学科中,以及对个别教育问题的专门阐述。

②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特点: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形成,这时教育学有了基本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体罚、主张尊重儿童;反对经院式的烦琐教学方法、提倡实验、启发和直观的教学法。

③科学教育学创建与发展阶段。

特点:第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思想给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第二,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给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这时教育学真正步入了科学的殿堂,并日益完善。

3.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什么?《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4.教育历史上有影响的著作和人物有哪些?①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形成。

②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

③《论演说家的培养》—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

④《教育论》—英国教育家斯宾塞①原始社会的特点:教育形式简单,内容贫乏,但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同时,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们共同劳动,平等分配,因而受教育权利均等。

②奴隶社会的特点:学校成为奴隶主阶级培养自己子弟成为统治人才的场所。

奴隶阶级的子弟只能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学习生产技能,受教育只是奴隶子弟的特权。

从此,教育便有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奴隶主的子弟学习一套管理国家,镇压奴隶与作战的本领。

③封建社会的特点:教育的目的是为地主阶级培养忠君为政的士大夫。

教育的内容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等,主要向学生灌输“三纲”、“五常”等封建的伦理观点,宣扬“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教育的概念)【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教育的概念)【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教育的概念)【圣才出品】第1章教育的概念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和教育过程基本要素有何关系和意义?答:(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的地培养⼈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这⼀规定性是教育这⼀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这⼀质的规定性主要包括以下⼏个⽅⾯的内容:①教育是⼀种社会现象,它产⽣于社会⽣活的需要,⽽归根到底产⽣于⽣产劳动。

②教育是⼈类社会所特有的⼀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③教育作为培养⼈的⼀种社会活动,是有⽬的的。

是否有⽬的地培养⼈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④教育是⼈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类社会共始终。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也就越来越显著。

(2)和教育过程基本要素的关系和意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对教育的基本要素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的地培养⼈——指出了教育活动的性质(社会活动)、主体(培养者和被培养者)、客体(活动内容和⽅式)、⽬的(培养⼈),这蕴含着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式,它们是教育活动最原初、最简单、最核⼼、最基础的存在形态。

教育的基本要素与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教育者是参与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在教学或教导上互动,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的发展产⽣影响的⼈,⼀般主要是指教师。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领导者、设计者、引导者的地位。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缺失了教育者,教育活动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法实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的地培养⼈。

②受教育者是指参与教育活动、与教育者在教学和教导上互动,以期⾃⾝在语⾔、知识、智慧、学业、品德、审美和体魄等⽅⾯获得发展的⼈,⼀般主要是指学⽣。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能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替代受教育者的发展。

缺失了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的放⽮,⽆法实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的地培养⼈。

王道俊_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王道俊_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 ) A.希腊B.埃及 C.斯巴达D.雅典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21.“学不躐等"出自()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康德C.卢梭 D.裴斯泰洛齐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C.布鲁纳 D.维果斯基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C.布鲁纳 D.维果斯基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C.布鲁纳 D.巴班斯基二、填空题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绪 论)【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绪 论)【圣才出品】

绪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经验汇编有所不同?答:(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问题,历来存在不同看法。

一般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现象”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解释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经验汇编不同的原因①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它与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不同。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意志的体现。

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是依据科学的教育原理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但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取代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不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而教育学是一门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所以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是不同的。

②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也是不同的。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的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中有规律,教育者应该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如果把教育学等同于教育经验,仅仅满足于教育经验的介绍,就会否定教育学是一门学科。

2.你一定意识到了你的老师的先进教育经验。

你准备怎样学习这些经验?答:略。

3.你能举出一些事例说明“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这一论断吗?答:教育规律是教育本身固有的,是客观存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具体举例说明如下:(1)事例一一位同学学习成绩很好,每次都考全年级第一,老师们都很喜欢她。

但这位同学不善于与人交往,也不喜欢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因此,绝大多数同学都不愿和她一起玩。

久而久之,这位同学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类似的事情在应试教育中还是很常见的。

应试教育往往仅关注学生智能方面,如学习成绩,其他领域则很少关注,割裂了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育与人的发展【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育与人的发展【圣才出品】
2 / 2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人 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 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2)能动性 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这是人的发展区 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 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 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它 为教育提供了合理的人性假设,为教育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基本的 依据。 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 别差异性和整体性。这些规律性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性。 (1)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等方面。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 / 2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 地发生变化。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人的发展。否认社会生活条件 和教育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 部世界。根据其性质可以把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儿童发展的环境是儿童个体 所生存和活动于其中的,经过一代一代的前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活动为后代所创造的那个环 境,它包括自然环境,但主要是社会生活环境,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 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是不能选择的。 但是,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力度却因人而异,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 即使是初生儿,他也本能地会通过哭闹来影响、调动他的母亲和亲人,以改善他的生活处境;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人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在逐步增长,其对环境的反 作用与相互作用的活动也在逐步增强,即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在逐步增强。 因此,对环境概念的理解不能一般化、抽象化、静态化,应该对其作深入、具体而动态 的分析,应当把环境与人的生活和活动联系起来理解。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

绪论2000:教育学(名解)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1.我国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

战国末期,儒家思孟学派,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包括:‘道而弗牵’----引导而不拉;‘强而弗抑’---鼓励而非批评;‘开而弗达’---启发而非直接告诉;‘教学相长’---教学与学习相互促进2.①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着作,内容:A.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B.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 C.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D.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 E.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 F.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评价: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

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C50y以来)①1861年英斯宾塞《教育论》着名实证主义者他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他主张启发性学生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②“实验教育学”---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于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次提出。

而德国教育家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评价:但是,实验教育学者把人和动物同等看待,把儿童的发展解释为纯生物学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是错误的。

③19C末20C初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的色彩西方教育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王道俊教育学 前五章答案

王道俊教育学 前五章答案

教育学,王道俊版,课后习题前五章第一章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答: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仸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

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之类的问题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生活的中心,就不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答: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3、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何异同?(1)原始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

而现代教育已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2)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古代学校出现并逐渐发展;(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其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和仸用上。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现代学校的教育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与生产劳动联系紧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答: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新编本说明本书原是根据教育部l978年文科教材编选计划编写的,即华中师大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

自1980年出版以来,经多次印刷并修订再版,累计发行二百余万册,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内容已显得陈旧。

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责成我们重新修改,并纳入1985一1990年新的编选计划。

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督促下,我们重新编写了现在的这个本子。

这次编写,我们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

一是注意把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丰富教育学的专门知识,突出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力求克服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简单代替教育学问题探讨的弊病;二是充实宏观教育的内容,深化微观教育的内容,并注意二者的内在联系,避免只见微观、不见宏观或只见宏观、不见微观的片面性;三是尊重实践,实事求是,探索教育规律,在揭示必然性的基础上阐述必要性,摒弃“空想”、“空话”,克服“唯上”、“唯书”的弊病;四是充分肯定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发展和现代人才素质的培养,克服把受教育者看作消极对象的机械论观点;五是积极地有选择地吸取近几年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使教材有新思路、新论点、新材料、新面貌;六是加强教材的针对性,重视教育思想的研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必要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所谓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不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七是在阐明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加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避免忽视理论或忽视实用的编向。

在教材定稿时,适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我们学习了这次大会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力争在教材中能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路线的精神。

在教材的体系或逻辑结构上,除增删和调整了某些章节外,总的框架没有大动,例如未把“智育”列为专章。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原教材的框架是完全合理的,而只是由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暂时拿不出经得起推敲的新的体系或逻辑结构。

在教材内容的编选上,我们仍希图搞得全面一些,完整一些。

这对于公共课的教学来说,份量无疑多了一点,但回旋余地却也大了一些;教师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讲授。

本书的重新编写,得到了国家教委袁华同志、人民教育出版社胡寅生同志的指导和协助,先后举行了两次审稿讨论会,参考了一些同志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的限制,现在的这个本子仍然会有许多缺点和错误,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这次重新编写,由王道俊、王汉润同志任主编;承担执笔任务的是(以章节的先后为序):王汉澜同志(绪论,第一、二、三章),王道俊同志(第四章),傅资云同志(第五、十七章),赵天岗同志(第六章),郭文安同志(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十八章),旷习模同志(第七、八、九章),南国农同志(第十章),明鉴同志(第十三章),张耀先同志(第十四章),姚惜鸣同志(第十五章),董祥智同志(第十六章),扈中平、陈修同志(第十九章),孙绵涛、陶崇明、许文杰同志(第二十章)。

郭文宏、张耀先同志参加了统稿工作。

此外,涂艳国、许邦官、董英同志承担了部分章节的资料搜集任务。

编者1987年12月目录绪论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点: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点: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法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

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来,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

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2)调查法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3)实验法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4)统计法2.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科学研究方法(1)控制论的基本方法(2)信息论的基本方法(3)系统论的基本方法第一章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什么?这是教育学中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问题。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逐步地说明于下。

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

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必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

从这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永恒范畴,与人类共始终。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着,教育是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因为动物活动不管多复杂也只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动物既不会制造工具、也不会自觉地改造自然,更没有用语言来传授经验。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既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它是一个统一的活动过程。

总之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其特点就是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一、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是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是不会获得好的效果的。

随着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起的作用更大,他们可以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主动地自觉地吸取知识和进行品德修养。

三、教育措施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

人类积累了丰富的各种经验,教育内容是挑选那些符合教育目的、最有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物。

这种影响物主要体现在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中,也体现在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中,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如教室、校院、阅览室等)中。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所不同。

但概括起来,不外体、智、德、美、劳等几方面的教育内容。

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如讲、读、演示、练习等等,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如教具、实验器材、电化教育器材等。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凭借着这些手段,才能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形态一、原始的教育形态二、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1.奴隶社会的教育2.封建社会的教育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现代的学校教育与古代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区别: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的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1.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结论:..............................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2.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什么?3.比较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异同。

4.教育的概念应如何表述?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而必须弄清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正确处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一节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