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风情名山:洋风+庐山恋
●“数风流人物还看庐山” ●开时尚风气之先:20世纪初,与上海滩同时,是洋风 伴着洋房最早登陆中国的地方。 ● “ 庐山恋 ” 现象,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束报春花, 又是庐山风情万种,浪漫多姿的真实写照,并曾经影响 了一代人!
2.庐山规划与发展回顾
2.1李德立(英)的东谷规划与营建活动 2.2国民党时期的庐山营建活动 2.3解放后的庐山规划与建设活动 2.4改革开放以后的庐山规划与建设活动
1.4地质名山:第四纪冰川遗迹
李四光于 1931 年开始对庐山地质进行了考 察,发现了庐山的U型谷、冰桌、悬谷、刃川擦 痕、飞来石等众多第四纪冰川遗迹。写出专著 《冰期之庐山》,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引起世界地质界广泛关注。 现庐山已列为国家地质公园,并正在申报世界 地质公园。
3.本次庐山总规重点解决的问题
尊重历史
3.1重新定位问题
突出特色 顺应发展
3.2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关系问题 3.3管理体制问题(解决一山多制问题) 3.4社会调控问题(居民搬迁下山问题) 3.5整合山水资源问题(“大庐山”的问题)
4.几点思考
4.1打破“模式化”思维,倡导独创性、原发性的思维。 4.2 改变以往风景区规划的两位主体(即专家+领 导),倡导四位主体(专家牵头+领导+原住民 +游客)。 4.3 克服以往风景区规划侧重于 “ 物质空间规划 ” , “ 重技轻社 ” 、 “ 见物不见人 ” ,倡导 社会与经济的 协调,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突出对人的研究与关 怀。 4.4 避免简单化的模仿国外风景区(或国家公园的 规划、管理模式),倡导适合中国国情、地情的 风景区规划、管理模式。
(1)1982年的庐山总体规划 (同济大学) (2)1999-2001年的庐山牯岭西谷控规和详规 (清华大学) (3)1984-85年黑川纪章的旅游观光总体规划
左:1905年 牯岭规划
右:1919年 牯岭规划
1982年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同济大学)
2001年庐山牯 岭西谷控制性 规划 (清华大学)
1.2 宗教名山: 一山六教(五教)
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旧教)、 基督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伊斯 兰教
1.3政治名山:国共两党各领风骚
● 自 1898 年李德立(英)在庐山
东谷仿效“花园城市”理念规划了度 假别墅区,庐山先后成为西方传 教士、中外社会名流、国民党上 层人物、共产党领导层都十分青 睐的避暑胜地,可称为国民党与 共产党的两届“夏都”。记录了国共 两党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 几点思考
金笠铭 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03.12
1.庐山概况
1.1文化名山:文化名人+文化名山
●白居易:“匡庐奇秀甲天下” ●李白:“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胡适: “ 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 三大趋势,东林寺……,白鹿洞……,牯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 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中,形 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 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谢谢各位!
Biblioteka Baid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