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一、基础毒理学1.外源性化合物(Xenobiotics):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与机体接触后进入体内,并且有生物活性,导致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2.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3.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1)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2)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
*速发性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称为速发性毒作用。
*迟发性毒作用: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称为迟发性毒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全身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至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4.*可逆作用:是指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是指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加深。
5.*外源化学物对形态的作用:是指机体组织形态发生的肉眼或镜下可见的病理变化。
6.*外源化学物对功能性的作用:通常是指外源化学物引起靶器官功能的可逆性变化。
7.过敏性反应: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8.*特异体质反应: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9.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10.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标准,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食品毒理学复习提纲
食品毒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名词解释食品毒理学:是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外源化学物:存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内源化学物:指机体内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剂量(较小剂量)的某一物质,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机体以后,在组织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引起机体机能性或器质性(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衍生毒物:食品在制造、加工(包括烹调)或贮放过程中化学反应或酶反应形成或潜在的有毒物质。
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与内源性靶分子反应或严重地改变生物学(微)环境、结构功能的物质。
效应器官:出现毒性效应的器官。
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者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外源化学物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或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生物学标志: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可以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急性毒性: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接触或在24h 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之后所引起的快速剧烈的中毒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及形态改变,甚至是死亡效应。
生物转化:外源化学物经酶催化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代谢过程称为生物转化,即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质改变的过程。
生物转运:毒物动力学中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即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量改变的过程。
被动转运: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体内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自动转运的过程。
食品毒理学试题
名词解释:1、食品毒理学:是大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食品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来源及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作用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其安全限值,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
2、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某一物质,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机体后,在组织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引起机体机能性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甚至造成死亡,此种物质便称毒物。
3、毒性:毒性也称毒力,是指某种毒物对机体的损害能力。
某种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能力越大,说明其毒性也越大4、剂量:指动物机体每公斤体重接触毒物的量。
5、毒作用:又称毒性效应,概括而言是指毒物对动物有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损害作用。
7、效应:指一定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此种变化的程度可以用计量单位来表示。
8、反应:指一定剂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程度的个体数在该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9、毒效应谱:机体接触外源化合物后可引起多种生物学变化,称为毒效应谱。
10、靶器官:毒物吸收进入体内以后直接选择性发挥毒性作用的组织器官称为毒作用的靶器官。
11、绝对致死剂量(浓度):只引起全组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12、半数致死剂量(浓度):是指引起受试动物组中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也称致死中量。
13、最小有作用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合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14、每日允许摄入量:指人终生每日摄入某种化学物质,对健康没有任何已知的各种急性、慢性毒害作用等不良影响的剂量。
即对健康不引起任何可觉察有害作用的剂量。
15、致突变物:是指对机体遗传物质具有致突变作用或称诱变作用的一些物质。
致突变作用就是损害机体遗传物质使之发生改变的一种现象。
16、安全性:是指机体在建议使用剂量和接触方式的情况下,该化学物不致引起损害作用的实际可靠性,即危险度达到可忽略的程度,称为具有安全性。
食品毒理学名词
名词:1、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2、体内试验:也称整体动物试验。
试验对象采用哺乳动物,例如大鼠、小鼠、豚鼠、家兔、仓鼠、狗和猴等。
哺乳动物体内试验是毒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其结果原则上可外推到人。
3、体外试验: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筛选、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研究观察。
4、毒性:一种化学物质能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
5、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6、首过效应:经口染毒时,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由门静脉系统到达肝脏被代谢。
7、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他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8、毒作用(毒效应):是其本身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段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9、速发性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可毒性作用10、迟发毒性作用: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11、局部毒性作用: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12、全身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至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13、可逆作用:是指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14、不可逆作用:是指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加深15、变态反应: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16、特异体质反应: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17、高敏感性:某一群体在接触外源化学物具有高反应性或高感受性,只要机体接触一次小剂量该化学物即产生毒性作用,而不需要预先接触也不产生抗原抗体反应18、高耐受性:即接触某一化学毒物的群体中有少数个体对其毒性作用特别不敏感,可以耐受远高于其它个体所能耐受的剂量19、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概念: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一门学科。
作用: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从而达到确保人类的健康目的。
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食品安全性或安全食品的定义?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毒素:是毒物的一种,特指由活的生物有机体产生的一类特殊毒物。
中毒:毒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相应的病理过程(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叫中毒。
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某种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能力越大,说明其毒性(毒力)也越大。
选择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毒作用分类(1)速发或迟发性作用(2)局部或全身作用(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4)对形态或功能的影响(5)过敏性反应(6)特异体质反应损害作用:所致的机体生物学改变是持久的,可逆或不可逆的,造成机体功能容量,如进食量、体力劳动负荷能力等涉及解剖、生理、生化和行为等方面的指标的改变,维持体内的稳态能力下降,对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降低以及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使机体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缩短。
非损害作用:所致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都是暂时和可逆的,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不造成机体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及寿命的改变,不降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和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的能力,不影响机体的功能容量的各项指标改变,也不引起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SPF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动物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不携带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菌,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要求在屏障内系统生长,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动物。
SPF动物的种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净化动物;常见的SPF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和猴等。
2.危险性: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筹备委员会(1971年)的定义,危险性是指接触某一种污染物时,发生不良效应的预期频率。
危险性是个统计学概念,可表达为绝对危险性和相对危险性。
3.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4.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科学实验的动物。
5.RfD6.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7.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8.阈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合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或称阈剂量。
也称最低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LOAEL)。
9.危险性10.II相反应又称为结合反应,是外源化学物经过Ⅰ相反应代谢后产生或暴露出来的羟基、氨基、羧基、巯基、羰基和环氧基等极性基团,与内源性化合物或基团(内源性辅因子)之间发生的生物合成反应。
11.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
食品毒理学
一、名词解释1.原癌基因: 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正常细胞基因, 突变后转化称为致癌的癌基因。
2、化学致癌: 由外源化学物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3.生殖毒性: 外源化学物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以及对后代产生的不良效应。
4.性腺毒性: 外源性化学物质对性腺的损害作用5、食品毒理学: 是研究食品中外源性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 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6.毒物:在一定条件下, 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体后, 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作用并导致生物体器官组织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性变化的化学物质。
7、毒性:外源性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 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包括一般性的损害、正在发育胎儿的损害(致畸胎)、遗传密码改变(致突变)、引发癌症(致癌性)的能力等。
8、生物转运: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9、生物转化: 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过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
10、被动转运: 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体内由高浓度想低浓度自动转运的过程。
11.主动转运: 在载体和ATP的参与下, 外源性化学物质体被有选择行的被运输的过程12.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 未被代谢的化学物原形和代谢产物, 不经体循环就被肝脏代谢和排泄的现象。
13.血脑屏障: 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14、胎盘屏障: 由位于母体血液循环系统和胚胎之间的几层细胞构成, 是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的屏障。
15.生物半衰期: 进入机体的外来化学物由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生物半衰期。
16.肠肝循环: 化学毒物及其代谢物由胆汁进入肠道。
一部分可以随粪便排出, 一部分由于肠液或者细菌的酶催化, 增加其脂溶性而被肠道重吸收, 重新返回肝脏, 形成肝肠循环。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质的性质、来源于形成以及他们的不良反应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价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学科简介:食品毒理学是按应用对象分类的一个毒理学分支,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价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或混入的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毒理作用,为其安全性评价、制定日许量,最大残留限量等有关的食品卫生标准及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毒物一词源于希腊文字“toxikon”,“toxa”,弓箭,“toxikon”浸过毒液的弓箭。
公元前2735年,神农编辑完成了40卷“神农本草经”典籍–有毒植物目录,如乌头、箭毒等,并提供了解毒剂。
古埃及、古希腊及古罗马等有关文献中都有关于有毒植物和矿物的描述,积累了关于有毒物质及中毒知识。
启蒙时代毒理学:意大利内科医生Fontana(1720-1853)进一步发展了靶器官毒性概念。
Johann Jakob Wepfer(1620-1695) 是第一个通过动物实验阐述毒性作用的科学家19世纪的Megendie、Bernard对依米丁、士的宁和箭毒、CO 中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现代毒理学:1930年实验毒理学的第一本杂志<<Archives ofToxicology>>注意各种英文标点修改……创刊,同年在美国成立了NIH1937年的“磺胺酏剂事件”(二甘醇)促使美国国会通过《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ood,Drugs,andCosmetic Act,简称FDCA,1938 )1955年,Lehman和他的同事共同出版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毒理学研究指南)通过了许多新的法规,创办了许多新的杂志,成立了国际毒理学协会(1965)食品毒理学独立发展:196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第十六届大会批准建立粮农组织与世卫组织联合食品标准计划,并通过了《食品法典委员会章程》。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毒性: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
毒作用:又称为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速发性毒作用: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
迟发性毒作用:是指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全身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可逆作用:是指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是指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发展。
过敏性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生物学标志: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接触生物学标志:是对各种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或它们与内源性物质作用的反应产物的测定值,可提供有关化学物质暴露的信息。
包括体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剂量标志。
体内剂量标志:可反映机体内特定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即内剂量或靶剂量。
生物效应剂量标志:可反映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与某些组织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反应产物含量。
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可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接触剂量:又称外剂量,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如人、指示生物、生态系统)的接触剂量,可以是单次接触或某浓度下一定时间的持续接触。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10x3=301、外源化学物: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也称“外源生物活性物质”2、内源化学物:机体内源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3、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借用基础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及对人体损害的作用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4、食品安全性: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食用,对食用者不产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把握”。
5、毒物(toxicant、poison、toxic agent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6、毒性:指毒物能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
7、选择性毒性:一种外源性化合物只对一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他种类的生物不具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没有毒性作用。
8、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9、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effect) 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
10、迟发性毒作用(delayed effect)是指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11、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12、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13、代偿:即是身体器官对某些损伤能够自身调节,有自动修复或恢复的可能,在代偿期一般不必通过药物等治疗手段。
简述食品毒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食品中毒素、有害化学物质、重金属等对人体内脏器官、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的损害和影响。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了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生成和去除、以及人体对食品中毒物质的摄入、代谢和排泄等。
1. 食品毒理学的定义食品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旨在研究食品中有毒物质对动物和人类的危害程度以及发病机制。
食品毒理学包括对食品中的毒性物质的种类、来源、性质、残留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用于评估食品安全和制定食品卫生标准。
2.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2.1 有毒物质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包括了化学毒素、微生物毒素、重金属、农药、激素残留等。
这些有毒物质可能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2.2 生成和去除在食品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有些有毒物质可能会被产生或者增加,有些则需要通过特定方法去除。
食品毒理学研究了这些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2.3 人体的摄入、代谢和排泄除了研究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外,食品毒理学还关注人类对有毒物质的摄入途径以及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这有助于评估人体暴露于有毒物质的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结食品毒理学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领域,它关注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作用机制。
研究食品毒理学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降低食品中毒的发生率,保护人体健康。
借助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和政策,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饮食选择。
从食品毒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来看,我们必须认识到食品安全对我们整体健康的重要性,而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食品毒理学知识的了解,学会正确的食品保存和加工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深入了解食品毒理学将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地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让我们的饮食更加健康、安全。
食品毒理学作为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领域涉及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1,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2,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4,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
5,*速发性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称为速发性毒作用。
6,*迟发性毒作用: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称为迟发性毒作用。
7,*局部毒性作用: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8,*全身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至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9,*外源化学物的可逆作用:是指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
10,*不可逆作用:是指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加深。
11,*外源化学物对形态的作用:是指机体组织形态发生的肉眼或镜下可见的病理变化。
12,*外源化学物对功能性的作用:通常是指外源化学物引起靶器官功能的可逆性变化。
13,过敏性反应:也称为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4,*特异体质反应: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15,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16,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标准,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17,*接触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接触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一雪卡鱼:食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珊瑚礁周围因进食有毒藻类而引起的食鱼中毒现象。
最大无作用量::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
代谢解毒:是指通过相关的药物和饮食调理,以加强气血运行,从皮肤、尿道、肛门排出毒素的治疗方法。
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最小有作用量:或称阈剂量或阈浓度或中毒阈值: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毒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也称中毒阈剂量。
不可逆作用:是指停止接触化学物质后,损伤不能恢复,甚至进一步发展加重。
化学物质的毒作用是否可逆主要取决于被损伤组织的再生能力。
最小致死量:或最小致死浓度(MLC):指药物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实验动物中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和浓度。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品而导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如毒蕈,河豚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
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
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等,不溶于丙酮、醚类,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
三聚氰胺是氨基氰的三聚体,由它制成的树脂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氮气,因此可用作阻燃剂,也是杀虫剂环丙氨嗪在动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二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
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多呈剂量-效应关系;中毒按其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食品毒理学
1.外源化合物: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因此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2.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
毒理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发展与生命科学同步。
3.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援化合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他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学科。
4.研究方法: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
毒理学还利用限定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直接研究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5.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实验。
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种类型的毒作用。
6.体外实验: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cell或cell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援化合物对机体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7.帕拉塞尔苏斯对毒理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提出毒物是化学物的概念;检测生物体对化学物的反应需进行实验观察和研究;应注意区别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同是化学物的特性,两者有时难以区分;所有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不是毒物的物质,唯有剂量使之区分为毒物还是药物;物质本身不是毒物,主要是计量才使一物质变成毒物。
8.解毒剂:指可以解除毒性的物质9.毒理学的发展:1.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按研究对象分·按靶器官分·按机制研究分·按研究领域分)2.从整体动物试验到替代试验(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
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3.从结构—活性关系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4.从危险度评估到危险度管理10.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既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11.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至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食品毒理学复习资料整理
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是一门研究存在或可能存在于食品中称为毒物(Toxicants)的小分子物质的种类、含量、分布范围、毒性及其毒性反应机理的科学。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安全性的基础。
食品毒理学的作用就是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所含的内源化学物质或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从而确保人类的健康。
瘦肉精——乙类促效剂、克伦特罗毒物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援化学物。
外源化合物食品中外源化学物根据其来源分为四大类:①天然物;②衍生物;③污染物;④添加剂。
衍生物是食物在贮放和加工烹调过程中产生的。
污染物和添加物都属于外来的。
一、天然物(一)植物性有害物质植物性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是植物生长过程代谢物。
植物的有害代谢物大体上可以分为:①功能团,如植物酚类;②生理作用物质,如胆碱酯酶抑制剂或活化剂;③产生毒素的,如生氰甙;④致癌物,如苏铁素;⑤抗营养物,如黄豆中的外源凝集素(lectins)。
不少野菜还未经过系统毒理学试验和安全性评价;另外,野菜也受环境污染。
(二)动物性有害物质人类食入的动物性食品从毒理学角度可以分为三类:①本身无毒的;②有的时候有毒的(条件性有毒);③本身有毒的,如河豚鱼。
应该特别重视第二类,即有的时候有毒,使人捉摸不定。
二、衍生毒物(derived toxicants)衍生毒物是食品在制造、加工(包括烹调)或贮放过程中化学反应或酶反应形成的(或潜在)有毒物质。
三、污染物——生物学污染物和化学污染物1)食品可从多方面受污染—空气、水、土壤及其他的植物。
土壤和水中的天然有毒无机物被植物、禽畜和水生动物吸收、积累,有的达到可引起人中毒的水平,如硝酸盐、汞、砷以及硒。
2)受污染的饲料喂禽畜后,可使其肉、蛋、奶含有污染物,这些都属于间接污染。
3)生长中的农作物或收获后贮放的农产品受微生物侵袭,在适宜条件下可产生致病内毒素或外毒素。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第一章1、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借用基础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来源以及对人体损害的作用与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从而达到确保人类的健康目的。
2、目的:任何一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对机体有害的,毒理学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3、方法:a动物及其组织模型模拟实验,体内试验(整体动物),体外实验(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b限定人体观察c群体流行病学调查4、毒理学实验的局限性(课本)5、食品毒理学是食品安全性的基础,毒理是因,安全是果。
第二章1、在一定条件下,一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poison)。
2、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相对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toxicity)。
3、影响毒性的因素:剂量;接触途径(经静脉、经口、经皮等);接触期限、接触速率和接触频率;(经静脉吸收是最多的,系数为1)4、毒物的毒性分级: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实际无毒,无毒5、化学物质的毒作用(toxic effect)又称为毒性反应。
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是其本身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
6、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7、剂量:即可知机体接触化学物的量或在实验中给予机体受试物的量8、效应(量反应,effect),即生物学效应,指机体在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通常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
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某种测量数值表示。
简述食品毒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简述食品毒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毒素的产生、传播、毒性作用以及防治措施的一门学科。
它跨越了食品科学、毒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保障人类健康、推动食品安全和促进全民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有系统地论述食品毒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食品毒理学的定义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毒素的产生、传播、毒性作用以及防治措施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了食品科学、毒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旨在保障人类健康,推动食品安全和促进全民健康。
从简单的角度来说,食品毒理学是研究在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和影响的学科。
二、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1. 食品中各类毒素的生成、传播和积累规律在食品毒理学的研究中,对于食品中各类毒素的生成、传播和积累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毒素可能来自于微生物、动植物本身或者外界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了解这些毒素在食品中的生成、传播和积累规律,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从而减少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2. 食品中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除了研究食品中毒素的生成、传播和积累规律外,食品毒理学还关注食品中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不同的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尽相同,有的会引起急性中毒反应,有的会引起长期慢性中毒,了解不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3. 食品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食品毒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对象是食品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
通过对食品中毒素的种类、含量以及人群暴露情况等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
三、食品毒理学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食品毒理学是一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包括了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类有毒物质,还涉及到了食品的生产、加工、存储等全过程。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1,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2,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4,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
5,*速发性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称为速发性毒作用。
6,*迟发性毒作用: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称为迟发性毒作用。
7,*局部毒性作用: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8,*全身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至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9,*外源化学物的可逆作用:是指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
10,*不可逆作用:是指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加深。
11,*外源化学物对形态的作用:是指机体组织形态发生的肉眼或镜下可见的病理变化。
12,*外源化学物对功能性的作用:通常是指外源化学物引起靶器官功能的可逆性变化。
13,过敏性反应:也称为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4,*特异体质反应: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15,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16,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标准,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17,*接触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接触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毒理学概念: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一门学科。
作用: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从而达到确保人类的健康目的。
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食品安全性或安全食品的定义?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毒素:是毒物的一种,特指由活的生物有机体产生的一类特殊毒物。
中毒:毒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相应的病理过程(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叫中毒。
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某种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能力越大,说明其毒性(毒力)也越大。
选择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毒作用分类(1)速发或迟发性作用(2)局部或全身作用(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4)对形态或功能的影响(5)过敏性反应(6)特异体质反应损害作用:所致的机体生物学改变是持久的,可逆或不可逆的,造成机体功能容量,如进食量、体力劳动负荷能力等涉及解剖、生理、生化和行为等方面的指标的改变,维持体内的稳态能力下降,对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降低以及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使机体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缩短。
非损害作用:所致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都是暂时和可逆的,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不造成机体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及寿命的改变,不降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和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的能力,不影响机体的功能容量的各项指标改变,也不引起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
毒效应谱:是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可引起机体多种生物学变化。
表现为: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死亡联合毒性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加强或减弱其毒性作用,这种现象称联合毒性作用。
五种情况1.相加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作用于机体,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毒物单独效应之和。
2.协同作用3.拮抗作用4.独立作用各自毒作用的受体、部位、靶器官不同,不互相干扰,各自表现毒性效应5.加强作用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效应: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反应:一定剂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程度的个体数在该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一般以%表示。
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
效应通常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反应则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群体中引起的某种毒效应的发生比例。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效应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可以用曲线表示,即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百分率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
一般情况下,计量—反应曲线有下列基本类型:1》直线型2》抛物线型3》S形曲线绝对致死剂量:是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最小致死剂量: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最大耐受剂量: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也称为阈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最大无作用剂量: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最小有作用剂量的比值,表示为:此比值越大,毒性的急性渡作用带越宽,则急性最小有作用量与可能引起半数死亡的计量的差距就越大,说明该毒物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小;反之,比值越小则引起致死性中毒的危险性就越大。
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慢性最小有作用剂量的比值,表示为:每日允许摄入量:人终生每日摄入某种化学物质,对健康没有任何已知的各种急性、慢性毒害作用等不良影响的剂量。
单位用mg/(kg体重·d) 表示。
最高容许残留量:允许在食物表面或内部残留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最高含量(浓度)。
阈限值:为绝大多数工人每天反复接触不致引起损害作用的浓度。
化学毒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化学毒物的固有毒性和接触量;二、化学毒物或其活性代谢物在靶器官内的浓度及持续时间。
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大多数化学毒物经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
是生物转运的主要机制。
不需要消耗能量,外来化合物与膜不发生化学反应,生物膜不具有主动性,只相当于物理学过程。
不需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简单扩散方式的条件是:①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②外源化学物有脂溶性;③外源化学物是非解离状态。
特点: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扩散速率R遵从FICK 定律:R=K.A(C1-C2)/D式中K—扩散常数A—膜面积(C1-C2)—浓度梯度D—膜厚度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膜孔过滤:是外来化合物透过生物膜上的亲水性孔道的过程。
由嵌入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结构中亲水性氨基酸构成。
毒理学意义:在渗透压梯度和液体静压作用下,大量的水可以通过这些孔道进入细胞。
水还可以作为载体,携带一些其他化学物的分子通过此种孔道。
主动转运: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移动的过程。
特点:①需有载体参加②外源化学物可逆浓度梯度转运③该系统需消耗能量,因此代谢抑制剂可阻止此转运过程;④载体对转运的外源化学物有特异选择性;⑤转运量有一定极限,当外源化学物达一定浓度时,载体可达饱和状态;由同一载体转运的两种外源化学物间可出现竞争性抑制。
不易溶于脂质的外来化合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的过程。
不消耗能量。
易化扩散:不易溶于脂质的外来化合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的过程。
不消耗能量。
血气分配系数:饱和状态下,气体在血液中的质量浓度(mg/L)与在肺泡气中的质量浓度(mg/L)比值。
越大,溶解度越高,表示该气体越易被吸收。
分布:外源化学物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和体液后,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贮存库:进入血液的化学毒物在某些器官组织蓄积而浓度较高,如果化学毒物对这些器官组织未显示明显的毒作用。
意义:一方面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在靶器官中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另一方面贮存库中的化学物会而成为血液中游离型毒物,具有潜在的危害。
肝肠循环: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由胆汁进入肠道。
一部分可随粪便排出,一部分由于肠液或细菌的酶催化,增加其脂溶性而被肠道重吸收,重新返回肝脏,形成肝肠循环。
结果引起生物半减期延长,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生物转化:第一阶段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这些反应涉及暴露或引入一个功能基团,如-OH、-NH、-SH或-COOH,通常仅导致水溶性的少量增加。
第二阶段反应包括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乙酰化、甲基化,与谷胱甘肽结合以及与氨基酸结合。
毒理学意义: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结果是改变其毒效学性质;其二,便于机体排出体外。
代谢活化:大多数情况是生物转化终止了药物的药效作用或降低了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但对有的毒物却可使毒性增强,甚至产生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效应,又称为生物活化。
经代谢活化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分类①生成亲电子剂;②生成自由基;③生成亲核剂;④生成氧化还原剂。
细胞色素P-450 酶系参与的氧化反应(l)脂肪族羟化(2)芳香族的羟化;(3)双键的环氧化作用;(4)N-脱烷基反应(5)O-、S-脱烷基反应(6)N-羟基化反应(7)烷基金属脱烷基反应(8)脱硫反应酶的诱导:有些外来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过程催化酶系活力增强或酶的含量增加的现象。
凡具有诱导效应的化合物称为诱导物。
诱导的结果可促进其他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使其增强或加速。
急性毒性: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h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和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目地:1、测试和求出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通常以LD50为最主要的参数;2、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3、研究受试物在动物体内的动力学变化规律;4、为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试验提供接触剂量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和要求1、实验动物的物种和品系:选择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实验操作方便,易于饲养管理,易于获得且价格较低的动物,为更还的预测其对人的危害,急性毒性试验一般首先选择哺乳动物,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包括啮齿类和非啮齿类。
啮齿类以大鼠、小鼠为最常用。
非啮齿类以犬或猴最常用。
动物品系,最好采用纯品系动物。
2、实验动物的年龄和体重:通常要求刚成年的动物,且为健康未受孕的动物。
3、实验动物的性别:通常要求为雌雄各半。
但如有资料或预试验发现试验品对雌、雄动物毒效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则应单独分别试验并求出雌性和雄性动物各自的LD50值。
急性毒性试验一般是以死亡为主要记录内容。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中毒体征及发生过程;死亡情况和时间分布;体重(体重可以反映动物中毒后的整体变化);病理形态学变化。
亚慢性毒性作用:试验动物连续多日接触较大剂量的外来化学物所出现的中毒效应。
目的:(1)进一步探索受试物的毒作用特点和靶器官;(2)了解受试物有无蓄积作用,是否产生耐受性;(3)分析受试物的剂量-效应关系;(4)初步估计不出现毒性作用的最大耐受剂量和出现毒性的最小有作用剂量(MED);(5)为慢性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提供依据;(6)为受试物的毒理机制提供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