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改革论文
深化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深化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德育教育【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创新,教学在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初中政治教学亦如此,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下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效率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德育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战略举措。
作为中学德育教育主要渠道的初中政治教学,陈旧的教学观念、乏味的教学内容、落后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
下文就粗浅地从几个方面谈谈对初中政治教学的认识。
一、改变教学观念,挖掘学生潜能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落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传承作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也没有学习知识的渴望,只能死记硬背,作为存贮知识的“容器”。
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素质、个性、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应由之以渔”。
简单地说,给别人鱼,不如教会他们打鱼的技术,更应该让他们掌握其缘由,机动灵活地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打鱼。
初中政治教学亦如此,若一味地是老师教,学生被动地学,这样不仅禁锢学生的思维,还磨灭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习的激情。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因此,应该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放飞他们的思维,给他们自由翱翔的天空。
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论文
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政治课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落脚点。
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成为政治课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针对目前初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增强政治课实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了解初中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基础与前提初中政治课的教学,要达到实效性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知,包括自己的个性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综合素养等;对教材要有清晰的把握,包括初中政治教材的逻辑体系、编写体例、知识内容和语言风格等;对学生要有清楚的了解,包括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爱好习惯等,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对学生清楚地了解。
二、更新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是发展的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应用积极的、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每个教师都应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教师不断的期待和鼓励中获得点点滴滴的成功与进步的。
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
由此可见,要构建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就让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表者从今天开始,以新的定位,新的观念来善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构建一个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精确定位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
初中政治小论文参考
初中政治小论文参考提高政治教学效率,是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政治小论文范文一: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一、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在实施激励理论的过程中,该怎样把激励理论很好地融合在初中政治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有学习政治的信心和热情,为了能够很好地实施激励理论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区别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之间都有着区别,因此在政治课堂上实施激励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必须考虑周全把所有的学生都囊括过来,以每个同学的特性为出发点来实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来进行鼓励和满足,这样才能把激励理论的效果实施到最好;还要遵循适当性原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时候,要根据这个时间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把握恰当的时间。
教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进步,并且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美,让学生能够受到鼓舞;其次就是平等性原则,教师作为政治课堂上的主要引导者和主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来说影响很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激励理论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平等性的原则,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和激励方式都要平等对待,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偏袒或者冷漠个别学生,还有在对学生的奖罚政策上也要平等公平对待,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保持自己的心态;最后就是物质与精神激励相联系的原则,在初中政治课堂上进行激励的时候,一定要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精神激励能够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信心,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自身的精神需求;适当的物质激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奖励的笔记本和奖状等各种物质激励,有形的物质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二、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意义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实施激励理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政治学习的动力,所有实施激励理论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新课程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必要性[论文]
新课程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摘要: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势下,教育要发挥其与时俱进的特性,采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化的变革,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健康的、专业化的人才。
本文主要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行简要的分析。
本文分析了新课程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新课改中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作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政治;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
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
笔者作为在政治教学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浅谈自己的看法。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政治教学的重要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促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完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如何有效地促进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呢?一、新课改中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1)重视探究性教学政治知识本身就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现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简单的。
学生所学教材,只是由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内容想清楚。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作为中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的学习丰富起来,必须从实际中去体会,否则学生只围着文字符号转,会越来越枯燥,甚至厌学。
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探究性学习。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以及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的政治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的政治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的政治教学论文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努力,从而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教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多数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成绩,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解。
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一字不漏地给学生灌输,并要求学生把所有的知识全部背诵。
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是辛苦的,对学生来说是痛苦的。
学生识记的这些内容都是死记硬背的,各种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因此,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探究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做好自己的引导工作,把学生引领到正确学习轨道上来,在此基础上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获取相关内容。
这样,即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学习效果得到提高,也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做到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关注和肯定学生点滴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使学生积极参加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自主获取知识。
二、正确引导,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政治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很多教师在课前会设计很多问题,在课堂上一一提问,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马上就给学生以答案。
让学生不断回答问题,教师自认为就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际上,整堂课都是由问题构成,不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这无形中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思考也在教师的问题范围内。
另外,政治有效学习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悟和体味,这样才能获得提高。
如果学生不能提高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他们的政治素养就不可能得到提升。
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初中政治教学改革论文
初中政治教学改革论文初中政治是我国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不仅仅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关键作用,而且还对于学生树立自己独立价值观意义重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教学改革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政治教学改革论文范文一: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当前以综合国力为主的国际竞争越演越烈,世界各国为增强综合国力,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尤其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就是教育要不断发展,不断改革。
为适应教育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深感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下面就浅谈我的一些做法:一、认真钻研教材大纲、结合《课标》要求,做到尽量倒出更多的水在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寻找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点,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努力使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初三在讲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河山壮丽、历史的足迹等有关内容时,可采取图片、实物、视频等教学手段,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草一木,起到宏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目的,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让学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从而自觉地树立为建设国家、振兴中华而学习的伟大抱负。
二、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课堂是否有吸引力,是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强烈愿望,所以在教学中,努力改变一般化、概念化和老式的教学方法,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比如“国际安全”“国际经济”等内容,可通过视频、图片和新闻报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对人类的影响,是国际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威胁,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课堂更具趣味,更有吸引力。
初中政治论文(共10篇)-学术堂
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挑战
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加强了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相互作用 和影响力;同时,全球化也加速了国际关系的变革和调整,推动了国际秩序的重构。
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波动、文化冲突等问题对国际关系造成了挑战;此外,全球化也加剧 了各国之间的竞争和矛盾,增加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各国需要加强
公民的政治参与渠道
公民可以通过政党组织、社会团体、 新闻媒体等渠道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 和诉求。
政治参与的意义和价值
政治参与的意义
政治参与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公正 和民主的必要手段。
政治参与的价值
政治参与有助于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民主程度 ,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02 政治制度与政治参与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政治制度的概念
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为 了实现其政治目标而制定的一系 列规则、原则和组织形式的总称 。
政治制度的作用
政治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 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利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
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和渠道
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投票、游行示威 、结社等方式参与政治活动。
谢谢聆听
社会实践
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让他们在 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培养品 质。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对策
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面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 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 年思想成长。
网络信息的影响
初中政治小论文范文
初中政治小论文范文一: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创新一、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现阶段状况对于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很多的初中政治教师也是对此相当的模糊,他们自己也不能正确的认识政治课中的思想政治,没有领会到其中的精髓。
有些初中政治教师往往只习惯于同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没有根据现实而考虑到现有的发展需要,而是一味陈旧的模式,学生已经感到枯燥,从而没有学习政治的兴趣热情。
自然而然,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正确准确有效的去教授学生政治知识。
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存在以下两个弊端:1.传统教学方法影响教学。
初中的政治课教学,过于片面的重视政治概念和理论,单方面的传授知识,只注重初中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去重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只重视灌输马克思的主义理论和书面的一些知识教学,而不是重视学生价值观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这个现象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政治教学的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不仅仅影响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思维扩展,也影响他们其它学习中的思维,若在整个学习中思维得不到发展,对以后人生的思考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2.中学教育对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
政治课在初中阶段中往往没有英语、数学和语文重要,因为中考英语、语文、数学是占绝大重要部分的。
很多的初中学校没有根据现实来确定素质的教育目标,只重视中学的标准和培养目标,只重视升学率,将此当做教学的唯一标准。
二、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政策1.初中政治教师的教学素质、质量需要提升。
教师首先应该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应该不断地改进完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教学模式、教学水平等的改革中有更好的创新。
首先,老师有必要把教学观念更新,具有创新意识,不能再一味地用传统的教学观念灌输给学生。
再者,教师应当改变旧的教学目标,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知识型”的人才,真正把学生培养成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型”人才。
与此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很有必要得到体现的,这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在问题中的不断思考和探索,还会主动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安排,对待事物的新态度等,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
有关初中政治课改形势下创新教学[论文]
有关初中政治课改形势下的创新教学摘要:政治课要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政治教师需要用激情和思考点燃政治课堂,让学生激情四射.高潮迭起,创新火花不断闪现。
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盎然,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政治、情感;兴趣一、以情激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
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
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政治课堂上学生无“情”教师无“趣”的现象。
为解决这一客堂“痼疾”笔者经过多年课堂实践,创设了“以情激学教学法”。
首先,情感投资,以爱结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
”本人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所教的班级,像大姐姐一样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
有一次,一个校外歹人气势汹汹地从课堂上把一名学生叫了出去。
我见势头不对,安排学生们看书,自己便跟了去。
见那人正在打这个学生,我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冒着挨打的危险,紧紧护住我的学生,并据理训斥那人,直到学校保卫人员来把他拉走。
此举赢得了学生的敬意,学生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我说,发生了争论请我评判。
我的话。
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
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其次,真情实话,以情诱学。
我给初一学生上第一节课,首先在黑板上写出“四有”两个大字,微笑着问其含义。
当学生们说出它的内容时,我亲切地说:同学们都应当把自己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但你们知道吗?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逐渐确立,而这恰恰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
”接着,我介绍了一些革命老前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赴汤蹈火投身革命的事迹。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五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五篇【篇一】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地位不容忽视,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比较晦涩、枯燥,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对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积极采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激活策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政治;激活策略初中生正处于思想行为和法律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容易出现思想行为偏差。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思想行为和法制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所以是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为了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最大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采取趣味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实现更加主动、更加高效的学习。
一、对课堂导入进行有效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很多初中生对其进行直接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单纯进行机械背诵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和设计,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集中起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同时,课堂导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重视导入艺术,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在“情绪的管理”的教学中,学生在平时普遍对个人的情绪管理和控制不忘初心,在学习这类内容时也缺乏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导入活动来实现有效“激趣”,如教师可以将某个人因为不良情绪造成的恶性事件制作成小视频,通过微课的形式导入课堂,这样的形式新颖有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微课播放完毕后,教师在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在不知不觉中导入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将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二、对情感教育进行有效融入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有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的投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便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互动交流的桥梁。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五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五篇【篇一】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地位不容忽视,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比较晦涩、枯燥,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对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积极采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激活策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政治;激活策略初中生正处于思想行为和法律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容易出现思想行为偏差。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思想行为和法制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所以是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为了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最大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采取趣味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实现更加主动、更加高效的学习。
一、对课堂导入进行有效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很多初中生对其进行直接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单纯进行机械背诵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和设计,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集中起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同时,课堂导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重视导入艺术,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在“情绪的管理”的教学中,学生在平时普遍对个人的情绪管理和控制不忘初心,在学习这类内容时也缺乏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导入活动来实现有效“激趣”,如教师可以将某个人因为不良情绪造成的恶性事件制作成小视频,通过微课的形式导入课堂,这样的形式新颖有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微课播放完毕后,教师在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在不知不觉中导入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将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二、对情感教育进行有效融入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有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的投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便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互动交流的桥梁。
初中政治教学改革论文
初中政治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要求,政治教学一定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与时俱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学生主动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政治课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
以往的政治思想课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
其带来的后果是政治思想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对初中政治课进行改革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
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不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主动学习。
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
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
首先,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身边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这一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摒弃旧观念,建立新的教学理念,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受到教育,收到实效,学到知识,逐渐树立正确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期望,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受到学生的欢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还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和有关社会科学常识转化为学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会帮助初中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并运用所学的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逐渐形成正确观念。
那么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否为学生喜欢并接受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如何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呢?有以下几种观点,与大家共同探究:
一、摒弃旧的教育观,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多年,人们在思想观念、政策导向、管理制度乃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
因此,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
中学政治课改论文初中语文课改论文
中学政治课改论文初中语文课改论文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中学政治课改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政治课改论文篇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当今中学生,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还要良好的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坚韧不拨的意志和求实进取的开拓精神,而这一切要靠教育,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有它特定的不可取代的功能,才能坚持和完善这一功能,方法很多,就教学而言,必须立足改革,探求新路。
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政治课的价值位置就是应试教育。
为了应条条,这样使政治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但中学政治教育的特定功能决不只是应试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
任何统治阶级在维护它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时,都要很好地利用这个工具,特别是要利用这个工具造就他们的接班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要求有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治观。
价值观。
伦理观与之相适应,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接班人,否则,我们的事业就难于发展。
从这个高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纪律素质、心理素质等。
这个功能决不是应试教育所能涵盖的。
如果让政治教育仅仅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就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者的要求,最终只能窒息它的生命力,否定它的存在价值。
中学政治课所教的品德培养,法律常识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都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思想素质。
无数成功经验都证明,一旦把政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他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从长远的观点看,政治课所担负的素质教育这一功能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所必须坚持和不断加强的,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政治教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论初中的政治教学改革、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探究…
政治教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论初中的政治教学改革2、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探究3、高中的政治教学方法4、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4篇)5、高中政治教学的学生自主学习方法(5篇)全文总字数:12414 字篇一:论初中的政治教学改革论初中的政治教学改革摘要:初中政治的教学一直都在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政治课自带文科属性,所以很多教师都是“填鸭式”教学,一味地把书本上的知识搬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丧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要是教师还是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不但会导致学生的成绩直线下降,还会让政治这门课程丧失它独有的兴趣。
要想改变学生对政治课“抽象、无趣、乏味”等固有认知,教师就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生活;网络;新闻;改变;交流一、生活中学政治每一门课程都来源于生活,政治课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在给学生总结一些政治热点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项作业交给学生自己完成。
学习政治的途径有很多,教师不必让学生只是局限于学习课本内容,想要学好初中政治这门课程,课本上的知识点也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要建议学生多去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和全球政治形势与动态。
在科技、网络发达的当代社会,我们上网浏览咨询是非常便捷的一件事情,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真的能够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时刻了解外界咨询,每次上政治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留出一些时间来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和分享,这周又发生了哪些大事,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是怎样的,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
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环节学生探讨的情况以及最终的讨论结果给每位同学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目的要让学生重视这件事情,只要慢慢养成看新闻的好习惯,初中政治与日常生活就能够无缝对接。
需要我们提醒学生的是,每一位政治家都有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他们提出的政治观点我们一定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
当然,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一定要站在国家人民的立场上思考一些政治问题。
学生在家也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探讨有关的社会热点话题,增加家庭的学习氛围,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政治毕业论文浅析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困难及协调措施论文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困难及协调措施论文摘要:在当前教育体制下,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想要适应这种变化, 就需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进行改革,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层次。
在教学改革期间,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对其存在诸多困惑,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改革发展。
因此, 初中政治教师就需要了解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困惑的原因和形式, 并且采取相应措施, 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改革; 协调措施;一、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困惑1. 没有对学科进行准确定位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往往会给学生画出相应部分的知识重点, 而后学生的学习主要围绕重点展开, 学生采取的形式基本都是死记硬背, 缺乏对知识的理解, 这就是对学科定位不准确的具体体现。
2. 教学思想不够清晰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 教学思想不是很清晰, 不知道各种教学情况下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手段, 教学观念相对老旧, 与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存在矛盾。
部分教师仍然采取灌输教育形式, 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融入不进去, 自然与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格格不入。
3. 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开展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教师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改革效果的影响, 如果教师对新形式下的教学形式一知半解, 那么就会导致其自身不能采取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不懂得进行教学创新时应该采取的办法, 这样是无法实现教学改革的。
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将政治教学改革作为自身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 要不断寻找全新的教学形式, 对已有的教学形式进行完善和补充, 使初中政治教学改革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初中政治教育的实际要求。
二、针对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困惑的相应措施1. 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执行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有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 首先从教师角度上来看,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初中政治课堂能否开展教学改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自身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避免自身观念对实际教学改革造成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之我见
现在研究表明,随着科学的发展,教育的进步,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新是关键。
下面我谈一下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
一、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教师只有彻底地从应试教育的观念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才能真正领会创新教育的实质,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1.由“教书匠”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转变
教师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指出: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艺术。
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人员,更应该是“求实、求真、求新”的研究人员。
教师不能再把自己定位为以教书谋生的“教书匠”,而应当着力于成为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的“专家学者型教师”。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推广和普及,学生从外界获得的信息越来越丰富。
教师只有进行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2.由“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去认识
并接受知识的模式,应当坚持彻底的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转变,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在师生间形成一种类似于导演、演员、观众的关系,坚持实践性、平等性,抛弃过时的“师道尊严”,重启发,巧激励,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把教育教学看作是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动态研究过程。
二、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过去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盛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老师成了不断吞吐知识的机器,学生则机械地做笔记、背笔记。
学生没有自由表达思想的余地,其创新潜能不受重视,更谈不上发挥。
久而久之,无异于拆除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1.为学生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作用也应当积极转变。
学校不应该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成为孩子智力发展的学园和乐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创造能力竞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各种小发明、小制作等。
总之,要让学生手脑并用,学以致用,达到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多重目的。
2.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质疑、答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先准备好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课件
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提问、回答,必要时也给学生适当的提示,这样,既避免了政治课上的枯燥无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努力创设教学环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在社会中的这种地位和价值,决定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
因此,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最基本理念。
同时,人是具有个性潜能的动物,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找到一条适合发挥潜能的个人创造和个性才能的道路。
一个健康向上而又宽松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犹如松软的土壤对于萌芽的种子一样重要,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育者,教师应当改变死板面孔的说教形象,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起到一种良好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而不是指挥统帅。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情感和意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非常重要。
2.还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教,是为了不教。
”这些金子般珍贵的教育思想,应当成为我们教育的指南针。
在青少年成
长过程中,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知识传授,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接受,并经过大脑整理和储存,缺少这个内化过程,任何强制性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课余时间是学生自己的时间,教师的引导学习绝不能变成学生的“紧箍咒”。
所谓“课外辅导”、“面批作业”,只能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大增,学习主动性不足。
近年来的“减负”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要从根本上解放学生,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科学施教。
3.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过去千篇一律的模式教育,无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无视知识的复杂性,无视思考、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最终使教育越来越缺乏生机和活力。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实践,指导学生多操作、多观察,放手让学生独立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知,丰富想象力,在亲身体验中满足求知欲,只有经过学生头脑的加工制作,新知识才能被学生真正认识和掌握,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创新性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在于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发挥人的创新能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因此,教师一定要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转变观念。
改革教法,与日俱进,为国家培养一
代又一代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应变灵活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