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分析
电力系统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电力系统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61d46e1711cc7931b7168b.png)
电力系统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分析【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各种能源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电能,在现代社会中,为满足人类社会对电能的需求,电力事业发生了迅速变化,配电网就是其中一项典型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单相接的故障,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单相接;故障形式;修护分析配电网是电厂向用户供电的最后一个环节,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决定了用户是否能够得到持续的电力供应。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用户还没有意识到配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性,配电网的事故频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现在的城市中,用户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相对的对电力运输尤其是配电网的正常安全运行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企业的正常工作生产,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所以必须保障配电网的故障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网的运行质量,严重者还会引发一些电力事故。
所以,一定要做好线路的故障分析。
1 配电网系统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对于引起配电网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短路故障、单相接地故障和断路故障.短路故障是指各种不同的电路之间相互短路引起的故障。
单相接地故障是指电流与地面接触而引发的故障。
断路故障是指输电线路由于某种原因断裂,无法进行正常的电力运输而导致的故障。
(1)配电网故障的发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雷电的破坏而引起,因为配电网是与用户直接连在一起,所以配电网的规模非常大;因此在雷雨天时,配电网遭受雷击的概率比较大.虽然电路有绝缘外壳,但绝缘外壳并不是万能的,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绝缘外壳会老化,在雨天时会接引雷电致使配电网发生故障。
(2)配电网内部过电压.因为配电网是中性站点,并不是有效地接地系统,所以当配电网的内部电压存在过电压时,会对配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影响,当内部过电压的电压超过配电网的承受范围,甚至会造成配电网的网络产生爆炸,对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存在很大的危害和隐形灾难。
基于Matlab配电网单相线路故障仿真
![基于Matlab配电网单相线路故障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58518663a26925c52dc5bf09.png)
基于Matlab配电网单相线路故障仿真余万荣1,李丹丹2,何荣卜 3(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顺供电局,贵州省安顺市 553000;2.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省六盘水市 553000;3.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摘要:配电网单相故障时导致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各相电流发生变化,为避免配网单相故障带来的危害,本文详细地研究、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压、电流情况。
文中利用Matlab对单相故障两侧短路、单相故障左、右侧短路及单相故障缺相的运行进行仿真分析,重点研究单相故障处理系统的结构,通过该系统可有效地处理单相线路故障,使提升供电可靠率的同时提高供电质量,通过对配电网各类型单相故障电压、电流多类别分析,可有效地准确识别单相故障状况,以便工作人员能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应对单相线路故障。
关键词:单相线路故障; 单相故障处理系统; Matlab仿真The single-phase Matlab distribution line based on faultsimulationYu Wanrong1,Li Dandan2,He Rongbu3(1.Anshun Power Supply Bureau,Guizhou Power Grid Corporation,Anshun 561000,China;2.Liupanshui Normal College,Liupanshui 553000,China;3.Liupanshui Power Supply Bureau,Guizhou Power Grid Corporation,Liupanshui 561000,China) Abstract: distribution network single-phase fault leads to non fault phase voltage increases, the phase current changes, in order to avoid the harm caused by distribution network single-phase fault, in this paper, analysis of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of voltage and current. In this paper, using MATLAB to single-phase short circuit on both sides of the fault, single phase to ground fault in the left side and the right side short circuit and single phase fault phase lack opera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focuses on single-phase fault processing system structure, through the system can b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single-phase fault line, to enhance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r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wer supp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single-phase fault voltage and current multi class, effectively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single-phase fault condition and to staff to take appropriate treatment deal single-phase line fault.Key words: single-phase fault line; single-phase fault system; Matlab simulation目前,国内针对配电网单相故障研究可分为单相接地故障和单相缺相故障,而单相接地故障主要是以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接地故障为主,其故障相电压降为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报告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282df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8.png)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报告一、概述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配电网可能会发生故障,其中一种常见的故障类型是单相接地故障。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单相接地故障在配电网中的影响,本报告通过仿真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
二、仿真模型建立基于配电网的实际情况,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的仿真模型。
该模型包括变电站、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楼宇等部分。
我们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
三、故障模拟与仿真结果通过设置配电网中的其中一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我们对故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
具体来说,我们对故障点电流、电压、故障范围等进行了仿真模拟。
在仿真结果中,我们观察到故障点电流迅速增大,而电压则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波动。
此外,由于故障电流的流动,故障周围的设备和线路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故障的影响范围和部分设备的损坏情况。
四、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基于仿真结果,我们进行了对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措施的讨论。
首先,我们根据故障流经的设备和线路,确定了故障范围。
然后,我们针对受到影响的设备和线路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如更换故障设备、进行线路维修等。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如何提高配电网的抗故障能力,例如增加保护装置和完善配电网的电气连接等方面。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分析,我们对故障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从仿真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单相接地故障会导致电流异常增大、电压波动,进而对配电网的设备和线路造成损坏。
为了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我们需要采取合适的故障处理措施,并对配电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配电网的仿真模型,研究其他类型的故障,并提出更多的故障处理建议。
同时,我们也会结合实际配电网的情况,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为实际配电网的运维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综上所述,本报告通过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分析,全面了解了故障的影响和处理措施。
基于PSCAD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算法仿真研究
![基于PSCAD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算法仿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e194f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d.png)
基于PSCAD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算法仿真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6T01:56:02.26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月17期作者:崔连华罗艳芳[导读] 在我国中压配电网中,大多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崔连华罗艳芳(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山东济宁 272000)摘要:在我国中压配电网中,大多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
在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为防止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要求快速地识别接地线路及精确地计算出故障距离,并对接地点予以排除,确保配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为此提出了针对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
本文针对PSCAD的故障选线方法开展了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为线路故障预防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0 引言在配电网中,线路故障包括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三相接地短路、断线等故障。
其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几率最高,并且其余几类故障大多数情况都是由单相接地故障间接引起的,所以对其研究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单相接地故障包括金属性接地故障和电弧接地故障,由于行波法不受运行方式的影响[1],本节仅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上述两类故障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故障特征分析,故障行波的产生,并在PSCAD/EMTDC软件中搭建电弧仿真模型。
1 PSCAD/EMTDC软件PSCAD(Power System CAD)是一个功能强大且灵活的与 EMTDC(ElectromagneticTransients including DC)电磁暂态仿真引擎对接的图形化用户界面 [2]。
PSCAD 允许用户以图形化的方式建立电路、运行仿真、分析结果,同时可线绘图、控制,仿真运行中改变系统参数,对正在运行的仿真结果进行可视化观测,极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运行结果的可视化分析能力。
2 故障行波的产生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而言,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不构成短路回路,故障电流较小,传统的阻抗法无法准确的计算出故障点到测量点的阻抗,无法满足现场对测距结果的精确度的要求。
中低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
![中低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6c4c40c850ad02de8041d2.png)
20 07年第 2期
天 津 电力 技术
1 9
中低压 配 电网单 相接地 故 障仿 真分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呼和浩特 005 ) 10 1 吴思聪 张云端 内蒙古 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 ( 呼和浩特 00 2 ) 100
【 摘
要】 首先介绍了中低压配电网及单相接地故障的基
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包括小电流接地方式和大电流接
仿真的对象是某 供电系统 : 包括三相电源 、 升压
地方式 。其 中绝大部分是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接地方式 , 它包括 :
谐振接地( 经消弧线 圈接 地) 不接地 和经 高电阻接 、 地。而单相接地故 障又是 中低压 电网常见的接地故 障之一 。尽管社会上涌现了各种各样小 电流接地选 线判相装置 , 但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 出现误选误判
是均匀分布的。由于配电网中存在电力负荷的频繁
本过程 , 然后 利用 M T A . 电力仿 真模 块构 建 某电 力 A L B 65的
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 验证了单相接地过程中各参变量变化特
性 , 了两种 常见选 线方 法 的适 用范 围 , 比较 并提 出多种 实 际
因素对选线效果 的影响。
解接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参变量, 以及它们的变化
特性。因而 , 需要一种经济便捷 , 准确可靠 的手段辅
助我们进行电力系统接地动态仿 真。 M T A 软件是 由美国 M t Wo s 司推 出的 A LB a r 公 h k
用于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 的科学计算系统。它的电
力系统模块库(o e Ss m B es )可以方便地进 Pw r y e l ke , t o t
引言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报告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6bac1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5.png)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报告摘要为了提取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故障测距的暂态故障特征量,基于Matlab的Simulink仿真环境,搭建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络仿真模型并综合考虑不同短路时刻、不同接地电弧电阻、不同故障距离和线路长度等多个因素,对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大量仿真。
在配电网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后的第1个工频周波(O~O.02 s)内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包络线的变化速度比非故障线路变化缓慢,包络面积大,但与非故障线路首半波极性相反。
仿真分析表明此暂态特性不受短路时刻、电弧电阻、故障距离和消弧线圈被偿度的影响,为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故障测距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配电网;仿真模型零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补偿度;故障相电压第一章引言我国35 kV、10 kV(6 kV)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一般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允许继续运行1~2 h,及时查找故障线路和故障点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保证。
基于稳态分量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法有5次谐波电流的幅值方向法【1,2】,注入信号源法【3】,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法【4,5】等,由于稳态零序电流幅值较小,基于稳态分量的单相接地选线准确率不高;消弧线圈短时并联电阻【6,7】,可提高接地选线的可靠性,但不能很好发挥消弧线圈的作用。
近年来,以小波变换为理论研究工具,分别提出了应用零序电流小波变换系数模值大小与极性【8-13】零序电流小波变换系数模值的积分【14】、零序电压流的小波变换系数之比【15】作为选线判据,但受短路时刻、网络结构、线路长度、接地点的位置、电弧电阻及被分析信号的数据长度、小波基的选取等多因素的影响较大。
研究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暂态过程特点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测距方法的理论基础,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很少。
第二章仿真模型的建立某35 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其Matlab的仿真模型【16】如图1,总长度为176 km。
配电网接地故障电压熄弧仿真分析
![配电网接地故障电压熄弧仿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84df16f18583d0496459bf.png)
CHENGNAN COLLEGE OF CUST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配电网接地故障电压熄弧仿真分析学生姓名:袁辰盈学号: 200782250231班级: 258210702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曾祥君2011年6月配电网接地故障电压熄弧仿真分析学生姓名:袁辰盈学号: 200782250201班级:258210702所在院(系): 城南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指导教师:曾祥君完成日期: 2011年6月5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07-02班题目配电网接地故障电压熄弧仿真分析任务起止日期: 2011 年3月 21日~ 2011 年6月 10日学生姓名袁辰盈学号 200782250201指导教师曾祥君教研室主任年月日审查院长年月日批准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课题内容随着配电网线路的电缆化,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会产生极大的电容电流,故障点的电弧难以熄灭,威胁系统的绝缘脆弱的设备,引起连锁事故。
传统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消弧方法(电流消弧法),即用电感电流补偿接地电容电流,需要对电容电流的复杂追踪和补偿计算,结构复杂,成本高,不能实现100%消弧。
本课题采用电压熄弧法,可以省去对电容电流的复杂追踪和补偿计算,结构简单,消弧彻底。
本课题内容包括:学习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技术,了解消弧线圈的消弧方法原理以及电容电流测量方法,熟练掌握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成因以及保护方法,提出配电网接地故障电压熄弧方法,并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
课题任务要求1、掌握专业资料的查询,查阅消弧技术的国内外相关论文;2、学习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技术;3、了解现有的消弧线圈的消弧原理以及电容电流测量方法;4、熟练掌握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成因;5、提出配电网接地故障电压熄弧方法;6、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7、总结课题,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8、翻译1-2篇英文论文课题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或图表、设计图纸)1、开题报告;2、任务书;3、配电网接地故障电压熄弧方法仿真程序及仿真结果4、毕业设计论文;5、英文翻译内容。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eed70d5a3c1ec5da50e270ec.png)
设计题目: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matlab仿真中文摘要:使用matlab和 simulink模拟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
关键字:matlab, simulink,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电网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按照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的大小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
电网中性点采用哪种接地方式主要取决于供电可靠性(是否允许带一相接地时继续运行)和限制过电压两个因素。
我国规定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35kv及以下的配电系统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故障点的电流很小,而且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任然保持对称,对负荷的供电没有影响,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都允许系统在继续运行1~2小时,而不必立即跳闸,这也是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运行的主要优点。
但是在单相接地以后,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要升高根号三倍,为了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成两点或多点接地短路,就应及时发出信号,以便运行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特点简介对于如图1-1所示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由于中性点N不接地,所以没有形成短路电流通路,故障相都将流过正常负荷电流,线电压任然保持对称,因此可以短时不予以切除。
这段时间可以用于查明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或者进行倒负荷操作,因此该方式对于用户的供电可靠性高,但是接地相电压将降低,非接地相电压将升高至线电压,对电气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系统不能长期运行。
事实上,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由于线路分布电容(电容数值不大,而容抗很大)的存在,接地故障点和导线对地电容还是能够形成电流通路的,从而有数值不大的电容性电流在导线和大地之间流通。
一般情况下,这个容性电流在接地故障点将以电弧形式存在,电弧产生的高温会损毁设备,甚至引起附近建筑物燃烧起火,不稳定的电弧燃烧还会引起弧光过电压,造成非接地相绝缘击穿进而发展成为相间故障,导致断路器动作跳闸,中断对用户的供电。
浅析配电网单向接地故障
![浅析配电网单向接地故障](https://img.taocdn.com/s3/m/ed8ee62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56.png)
浅析配电网单向接地故障本文针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首先,分析了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问题。
然后,简单研究了配电网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与定位方法,并讨论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最后,在现有地发展基础上,将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标签: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故障定位发展趋势引言:经分析电力故障的数据得知,单相接地故障的发生率在接地系统故障总数中占较高比重。
在单相接地故障中,故障电流与对地电容构成小电流的通路,其电压对称性不变,不影响其连接供电,因此当配电网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需要马上切断电源,允许在短暂的时间内继续运行。
由于单相接地故障容易造成配电网的相间短路或者多点接地故障,因此我们需要尽快找出并排除故障,以降低电力损失。
如何快速地排除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它对人们的意义不仅仅是降低电力损失,保障用电权益,而且能够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
一、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分析NUS(中性点不接地)、NRS(中性点经高阻接地)和NES(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是我国配电网现在采用的主要接地方式。
在配电网接地中,中性点基本上都对地绝缘,当发生单相接地时,电网中的短路电流较小,其对地故障电压也较低,不会造成严重的电力事故。
因此用电设备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仍可运行。
但城市的配电网线路是由电缆和电线组成的,如果配电网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其配电网故障线路的电容电流会出现强烈的升高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用电设备应立即停止运行,否则会会扩大配电网的线路故障,即形成短路现象。
从而造成配电网不能够安全稳定的的运行,给人们的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从1958年开始我国就对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进行研究,保护原理从零序电流过流保护到无功方向保护,经过不断地摸索以及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借鉴,研究的原理在不断地进步,从而研制出了步进式继电器,让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变得尤为简单。
单相接地故障的现象分析及处理办法
![单相接地故障的现象分析及处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ba427f02d276a201292e82.png)
单相接地故障的现象分析及处理办法在小电流接地的配电网中,一般装设有绝缘监察装置。
当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不变(仍对称),况且系统的绝缘水平是按线电压设计的,所以不需要立即切除故障,尚可继续运行不超过2h.但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1.732倍,这对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点可能造成威胁。
此外,在仍可继续运行时间内,由于接地点接触不良,因而在接地点会产生瞬然熄的间歇性电弧放电,并在一定条件激励下产生谐振过电压,这对系统绝缘造成的危害更大.为此,必须尽快处理排除单相接地故障,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1 单相接地故障的特征单相接地(1)配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变电所绝缘监察装置的警铃响,“××母线接地"光字牌亮。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还有“消弧线圈动作”的光字牌。
(图1)(2)当生发接故障时,绝缘监察装置的电压表指示为:故障相相电压降低或接近零,另两相电压高于相电压或接近于线电压。
如是稳定性接地,电压表指示无摆动,若是电压表指针来回摆动,则表明为间歇性接地。
(3)当发生弧光接地产生过电压时,非故障相电压很高,电压表指针打到头。
同时还伴有电压互感器一次熔丝熔断,严重时还会烧坏互感器.但在某些情况下,配电系统尚未发生接地故障,系统的绝缘没有损坏,而是由于产生不对称状态等,绝缘监察也会报出接地信号,这往往会引起误判断而停电查找.2 单相接地信号虚与实的判断(1)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一相熔断报出接地信号时,如果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而另两相电压升高,线电压不变,此情况则为单相接地故障.(2)变电所母线或架空导线的不对称排列;线路中跌落式熔断器一相熔断;使用RW型跌落式开关控制长线路的倒闸操作不同期等,均会造成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从而使中性点电压升高而报出接地信号,此情况多发生在操作时,而线路实际上并未发生接地。
(3)在合闸空母线时,由于励磁感抗与对地电抗形成不利组合而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也会报出接地信号。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Simulink仿真分析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Simulink仿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b2a41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1.png)
1 MATLAB 及Simulink 介绍MATLAB 其最重要的任务既是对于矩阵、数值、以及线性代数的分析,显而易见MATLAB 是由MATrixLABoratory (矩阵实验室)两个单词的前几个字母组合而成。
MATLAB 对于数值的计算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准确性都是比较高的,其中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矩阵运算方面。
之后经过斯坦福大学的Jack Little 运用C 重新改写了MATLAB 的核心组成部分,从而使得MATLAB 同时又增加了数值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这两项重要功能。
Simulink 是依附于MATLAB 进而呈现出的一种对于仿真图形进行可视化的环境,既它能够通过其软件包的作用,对于MATLAB 所展示出的仿真、数值分析以及动态系统进行准确的模型建立。
其优势在于能够完成多线程的对于线性、非线性、连续时间、离散时间以及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混合等多种系统的支持工作,进而对于动态系统中所提供的模块进行准确的描述以及将模块图形化的工作,并以此为基础,通过MATLAB 本身所具备的计算功能,对多种动态系统在限制的时间以及空间内进行运算求解。
MATLAB 对于系统差分方程以及微分方程的求解引擎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的,且科学性极高。
Simulink 与MATLAB 的依附性较高,因此二者之间的交互性也较大且能够进行二者之间的灵活转换。
2 仿真模型文中运用Simulink 构建了以50Hz 为电源频率、10.5KV为输出电压的三相电源(Three-Phase Source),该模块内部可以选择地点的方式(Y 作为中性点不接触地面;Yg 最为中性点直接接触地面;Yn 作为中性点通过某种特殊装置接触地面),由于文中以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选用Yn 作为研究方式。
搭建的模型中共存在4条以10Kv 作为基础的输电线路,其中线路长度Line1为130km、Line2为165km、Line3为1km、Line4为155km,除线路长度之外,4条输电线路的剩余参数完全一致,且全部运用“Three-phase Pl Section Line”,L3选择1km 表示故障发生在距离电源1km 处,表1为输电线路参数。
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仿真研究
![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仿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499c3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0.png)
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仿真研究摘要: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电流很小,加之故障情况较复杂,其选线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
在分析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特征的基础上,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仿真。
提出了一种利用比较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在一个工频周期内绝对值比较的故障选线方法。
阐述了该选线方法的原理与步骤。
通过MATLAB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实现故障选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合闸角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零序电流1引言我国配电网广泛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
在这种接地方式中,单相接地故障率最高,约占配电网总故障率80%的左右。
由于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很小、馈线数目较多,加之故障特征有时不明显,造成故障检测比较困难,其选线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
现有的故障选线方法基本可分为基于稳态方法和基于暂态方法种。
对于稳态选线方法,由于稳态故障信号微弱,且易受消弧线圈影响,致使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理想。
而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存在一个较明显的暂态过渡过程,此过程中的暂态接地电容电流比稳态电流大数倍甚至数十倍以上且不受消弧线圈影响。
故采用暂态方法可取得较好的选线效果。
基于暂态零序电流的幅值比较法可以利用各条出线的零序暂态电流峰值,来进行幅值比较。
但是就单一的暂态电流峰值而言,不能充分利用故障期间丰富的暂态信息,且容易受到噪声的于扰而产生误判。
应寻求更加可靠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对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暂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仿真。
为了克服上于利用单一零序电流峰值进行故障选线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取各馈线的零序暂态电流在一个工频周期内的绝对值之和进而比较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差值的故障选线方法。
大量的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实现故障选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2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图1配电网中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等效网络图如图1所示,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流过故障点的暂态接地电流由暂态的电容电流和暂态的电感电流两部分组成。
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数值仿真研究
![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数值仿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7ff16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f.png)
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数值仿真研究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是电网运行中常见的一种故障形式,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高发性和危害性。
为了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电网设备的设计和运行中需要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补偿措施及其效果,以期为电网故障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构建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模型。
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电网的拓扑结构、负荷特性以及接地故障发生的位置和类型等因素。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电网仿真软件,如PowerWorld Simulator等,以便进行仿真分析和结果验证。
接下来,我们将对不同的补偿措施进行仿真研究。
主要包括电网的保护装置设置、补偿电抗器的选择以及故障检测和恢复控制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补偿措施的仿真,可以评估其在单相接地故障处理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为实际电网的运行提供指导意见。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故障情况和工作条件,模拟不同的电网工况。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可以评估不同补偿措施对电网性能的影响,如故障电流大小、电压波动情况以及系统稳定性等指标,以及故障处理的时间和有效性等因素。
最后,我们将根据仿真结果,对补偿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根据模型仿真的结果,可以针对现有电网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包括电网拓扑结构的优化、接地装置的改进以及配电网的升级等方面,以提高电网对单相接地故障的抵抗能力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数值仿真研究对电网故障处理和运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模型构建、仿真分析和优化改进等环节的有机结合,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设备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22b1e16294dd88d0d26bfe.png)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分析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供电、用电等设备和技术组成的将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同一系统。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中作为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连接。
一方面直接体现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另一方面,配电网由于电压等级低、缺乏有效的优化运行手段,功率损耗普遍较高,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挖潜大户【1】电力系统中性点是否接地及以何种形式接地,是涉及到技术、经济、安全等多方面的综合问题。
目前处理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电抗接地、低阻接地、高阻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
我国的6~35kv配电网电力系统多属于小电流系统,又称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接地故障是指由于导体与地连接或对地绝缘电阻变得小于规定值而引起的故障。
根据电力运行部门的故障统计,由于外界因素(如雷害、风害、鸟害等)的影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故障中最常见的,发生率最高,占整个电气短路故障的80%以上。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低阻抗的短路回路,接地短路电流很小,故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它的优点在于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多数情况下可以自动熄弧并恢复绝缘。
当线路发生永久性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后,三相系统的相电压与线电压仍然是对称的,大小与相位并不变化,但系统的接地相对地电容被短接,对地电压都变为零,中性点电压上升为相电压,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至原来的倍,长时间运行会破坏系统的绝缘,对接入系统中的线路、配电、变电设备等造成损害。
为防止另一相再接地而引起两相短路,甚至三相短路,因而必须限制一定时间内排除单项故障【2-4】。
由于故障电流小,系统可带故障继续运行一定时间,不必立即跳闸,不影响对负荷的连续供电。
因而小电流接地方式可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也具有提高对设备和人身安全性、降低对通讯系统电磁干扰等优点。
但长时间带故障运行,特别是间歇性弧光接地故障时,过电压(特别是弧光过电压)容易使电力设备出现新的接地点使事故扩大;同时故障电流可能使故障点永久烧坏,最终引起短路故障。
基于小波变换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研究
![基于小波变换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3f682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1.png)
基于小波变换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研究高正中;张政;龚群英【摘要】小波分析法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能有效地提取线路中的故障信息。
首先采用小波分析法进行故障选线,接着对故障线路的小波分析图进行分析。
运用一种不含波速的改进型A型测距算法进行故障定位,利用反向行波的模极大值与正向行波极性相反的特点,提取故障行波的反向行波到达时间和正向行波到达时间,在已有的单端测距的算法基础上,进行推导计算,得到最终的测距公式。
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对选线和测距方法进行验证,证明此算法具有可行性。
%The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is a time⁃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which can effectively extract the fault informa⁃tion in the line. This method is used to select the line with fault,and then analyze the wavelet analysis chart of the line with fault. An improved A⁃type location algorithm exclusive of wave velocity is adopted for fault lo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odule maximum value of the reverse traveling wave opposite to the polarity of forward traveling wave is utilized to extract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reverse traveling wave and forward traveling wave for the fault traveling wave. On the basis of the available sin⁃gle⁃terminal range finding algorithm,the derivation calculation is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final range finding formula. The line se⁃lection and range finding method were verified with Matlab simulation. The results prove this method is feasible.【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6(039)020【总页数】4页(P142-145)【关键词】小波变换;小电流接地系统;行波测距法;故障仿真【作者】高正中;张政;龚群英【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6-34;TM711在我国,6~35 kV配电网中通常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方式,主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这三者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1-3]。
不同接地方式配电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
![不同接地方式配电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deb83183c4bb4cf7ecd176.png)
不同接地方式配电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陈亚,任建文(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3)摘要:首先介绍了配电网的3种接地方式(不接地、经电阻接地、谐振接地)的原理和特点,然后利用MAT2 LAB仿真平台,对某10k V配电网的这三种接地方式进行了仿真比较,针对该配电网的输电线单相接地问题给出了较为准确的数值仿真解,指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接地方式。
关键词:配电网; 谐振接地; 消弧线圈; 仿真中图分类号:T 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4897(2005)05200672050 引言10kV配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综合性问题,它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
首先,从技术的角度而言,它与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继电保护以及通信干扰和接地装置等技术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必须与整个系统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规划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必须全面考虑其技术经济指标。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提高,选择一种有效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1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传统的配电网接地方式有3种:中性点不接地、经电阻接地及谐振接地。
下面对这3种接地方式的原理及其特点做一个简单介绍[1,4,5]:中性点不接地,实际上是经过集中于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等值电容(绝缘状态欠佳时还有泄漏电阻)接地的,其零序阻抗多为一有限值,而且不一定是常数。
此时,系统的零序阻抗呈现容性,因接地程度系数k<0,ΔU可能高于相电压,故非故障相的工频电压升高会略微高过线电压。
最早的城市配电网由于规模不大,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在这种接地方式下,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为线路的电容性电流。
在规模不大的架空线路网架结构中,这个值是相当小的,对用户的供电影响不大。
而且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维持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性未遭破坏,允许继续运行一段时间(2h以内)。
配电网单相故障仿真计算及分析
![配电网单相故障仿真计算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60e748852458fb770b56bf.png)
配电网单相故障仿真计算及分析毕见广,郭永基,孙元章,董新洲(清华大学电机系,北京100084)摘要:相分量法可用于全面、准确地描述电力系统中不对称元件的电气特性。
文中采用相分量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配电网结构参数和负荷的不对称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力系统综合仿真计算软件NETOMAC,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仿真计算和理论分析,得到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相关结论,为配电网故障分析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关键词:相分量法;不对称分量;配电网;仿真中图分类号:T M 727.2;TM 711收稿日期:2001-02-23。
0 引言对于输电网络而言,由于线路都经过较为完全的换位,且电源与负荷均具有对称性,故这种网络正序、负序和零序之间是解耦的[1],当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采用对称分量法来分析是适宜的。
但对于配电网络而言,线路往往不经过完全的交叉换位,负荷也包含单相负荷和不对称三相负荷,网络结构和参数不对称,难以再采用对称分量法来分析。
这种系统发生故障时,目前国内多采用传统方法近似定性来分析,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准确定量的需要。
本文对配电网供电线路和负荷采用相分量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NETOMAC 仿真计算软件,对辐射状和环状配电网络进行了较全面的单相故障仿真,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
1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软件简介1.1 相分量法的基本概念[2]相分量法从元件的原始结构出发,将各相的自参数及各相与其他相之间的耦合参数分别表示,充分考虑了元件在结构和参数上不对称的特点。
1.2 数学模型的建立在一般情况下,配电网连接到容量较大的输电网络上,输电网被看做是配电网的电源,故网络的电源采用无穷大电源来模拟,并假定三相电源电压具有对称性;变压器在结构及参数上具有对称性,也采用三相对称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配电网的线路主要包括架空线和电缆两种。
电缆的结构和参数是对称的,用对称的线路模型来描述;配电线路的架空线一般不经过完全的交叉换位,所以当三相线路采用不对称排列方式,如平行排列方式,其结构和参数是不对称的,采用相分量法来描述[3,4],其阻抗矩阵Z 和导纳矩阵Y 分别为:Z =z aa z ab z acz ba z b b z bc z ca z cb z cc (1)Y =y aa y ab y acy ba y bb y bcy ca y cb y cc(2)式中 z ii ,z ij 分别为线路单位长度的自阻抗、互阻抗;y ii ,y ij 分别为线路单位长度的自导纳、互导纳。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仿真技术研究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仿真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00611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4.png)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仿真技术研究******************摘要:在我国中压配电网中,大多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
在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为防止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要求快速地识别接地线路及精确地计算出故障距离,并对接地点予以排除,确保配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为此提出了针对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
本文针对PSCAD的故障选线方法开展了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为线路故障预防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单相接地故障;故障选线;技术分析引言在我国现有的电力技术系统内部,电源中性点实际使用的接地技术方式,通常与电力技术系统的供电过程可靠性问题、技术操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电气技术设备的绝缘安全问题、过电压问题与继电保护问题、电气设备间的通信干扰问题,以及接地技术装置选择问题等高度相关。
源于我国电力技术系统中实际包含的电压等级数量较多,客观上导致具备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技术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技术方式也呈现出明显差异。
一、选线装置的选线技术原理(一)选线技术分类根据设备选线装置,信号的采用类型,可将选线技术大致分为被动式、主动式和其他选线技术三种。
被动式利用配电系统自身产生的故障信号进行选线,如零序导纳法、暂态电流比较法、5次谐波法、负序电流法、暂态能量法、暂态零模电流方向法、暂态波形比较选线法;主动式向系统注入特定的电流信号进行选线,如注入电流法等;其他选线技术通过再次改变故障系统的运行状态,利用零序电流突变量进行选线,如调节消弧线圈电感值选线法、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法等。
(二)主动式选线技术的基本原理目前,主动式选线方法主要为S注入法和注入变频信号法,两种方法的本质原理相同。
当谐振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选线装置向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注入特定频率的电流信号,大部分电流信号流经故障线路,故障线路的电流信号幅值大于正常线路,据此可识别故障线路。
主动式选线方法选线准确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1)在高阻接地故障时,线路对地分布电容和消弧线圈会对注入电流进行分流,导致故障线路和正常线路差异不明显,影响选线准确性;(2)易受间歇性弧光接地故障影响,干扰探测器对注入信号的准确寻踪;(3)若负荷电流中接近信号频率的成分较多,易造成信号探测器误动,造成误判断。
单相接地仿真与分析概述
![单相接地仿真与分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3339a6c2e3f5727a5e96220.png)
基于MATLAB 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分析与仿真[ 摘 要] 用MATLAB 的simulink 工具箱构建小电流接地系统仿真模型,并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各种情况进行仿真,通过对零序电流的波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哪条线路发生故障。
关键字:小电流接地系统;仿真;波形;零序电流;MA TLAB0 引言我国配电网中性点广泛采用不接地与经消弧线圈接地这两种非有效接地方式,因其发生故障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小,被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或者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此类系统容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随着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小电流接地系统使配电网结构复杂,故障选线成为一个公认的难题,但由于系统自身的特点,小电流故障选线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文利用MATLAB 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对故障进行仿真。
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有利于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进一步研究。
1解单相接地等值电路图1 单相接地暂态电流的等值电路在图1中,C 一谐振接地系统的三相对地电容,0L —三相线路和电源变压器等在零序回路中的等值电感,0R 一零序回路中的等值电阻(其中包括故障点的接地电阻和弧道电阻),L r 、L 一分别为消弧线圈的有功损耗电阻和电感,0u 一等效零序电源。
根据图1可写出下面的微分方程式:)(ϕω+=++Φ⎰t sin dt i 1dt di i R m tc c 00U C L Cdtdi i r t sin U LL m LL +=+Φ)(ϕω 解微分方程可得:st .os .C i i i C C +=)]cos()cos cos sin sin [(f m ϕωωϕωϕωωδ++-=-t e t t I t f fC式中:CU I m C ωΦ=m ,为电容电流的幅值,mU Φ是相电压的幅值;2000220f )2(1-L RC L -==δωω为暂态自由震荡分量的角频率;0021L R C ==τδ,为自由震荡分量的衰减系数,其中C τ为回路的时间常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分析学习中心:天津滨海奥鹏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网络10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吴燕燕学号: 18
指导教师:郑淑慧职称:教授
导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论文完成时间: 2011 年 12 月 23日
摘要
为了提取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故障测距的暂态故障特征量,基于Matlab的Simulink仿真环境,搭建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络仿真模型并综合考虑不同短路时刻、不同接地电弧电阻、不同故障距离和线路长度等多个因素,对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大量仿真。
在配电网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后的第1个工频周波(O~O.02 s)内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包络线的变化速度比非故障线路变化缓慢,包络面积大,但与非故障线路首半波极性相反。
仿真分析表明此暂态特性不受短路时刻、电弧电阻、故障距离和消弧线圈被偿度的影响,为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故障测距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配电网;仿真模型零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补偿度;故障相电压
第一章引言
我国35 kV、10 kV(6 kV)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一般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允许继续运行1~2 h,及时查找故障线路和故障点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保证。
基于稳态分量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法有5次谐波电流的幅值方向法【1,2】,注入信号源法【3】,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法【4,5】等,由于稳态零序电流幅值较小,基于稳态分量的单相接地选线准确率不高;消弧线圈短时并联电阻【6,7】,可提高接地选线的可靠性,但不能很好发挥消弧线圈的作用。
近年来,以小波变换为理论研究工具,分别提出了应用零序电流小波变换系数模值大小与极性【8-13】零序电流小波变换系数模值的积分【14】、零序电压流的小波变换系数之比【15】作为选线判据,但受短路时刻、网络结构、线路长度、接地点的位置、电弧电阻及被分析信号的数据长度、小波基的选取等多因素的影响较大。
研究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暂态过程特点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测距方法的理论基础,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很少。
第二章仿真模型的建立
某35 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其Matlab的仿真模型【16】如图1,总长度为176 km。
5条一级线路,长度分别为:9、25 13、19、34 km,线路2和线路3分别接有3条二级线路,长度分别为10、13、9 km 和13、10、10 km。
线路的正序参数R=
零序参数R。
=
电网常用过补偿方式的消弧线圈补偿度为:
式中,P为补偿度;为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A;为电网电容电流之和,A。
对于稳态基波分量而言,配电网单相金属性接地电流等于配电网电容电流之和;中性点电压U等于相电压。
根据金属性短路仿真测量数据和式(1)可得消弧线圈的电感L 为:
各线路首端、故障点和中性点设有测量模块。
各测量模块的采样频率为4.8 kHz,可识别信号频率为2.4 kHz。
第三章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分量的暂态过程随短路时刻、电弧电阻、故障距离和消弧线圈补偿度的变化而变化,包含多种频率成分的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分别分析如下。
短路时刻对零序特征量的影响
短路发生的时刻t 是随机的,以线路1为研究对象,保持故障距离、电弧电阻R 和补偿度的大小不变即,分别在A相电压正半波和负半波的任一时刻、过零点和峰值时刻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零序电压和各线路零序电流见图2。
在短路后的第1个工频周期内(0~0.02 s),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显著不同,随着短路时间的增加,在第2~3个周波以后,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极性、大小的区别不明显。
归纳第1个工频周波((0~0.02 s)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暂态特性如下:
①零序电压的极性与发生短路时刻故障相电压的极性有关。
短路时刻,零序电压与故障相电压的相位差为180。
②各条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的变化频率基本相同,而故障线路比非故障线路变化缓慢,经过一段过渡时间后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的变化频率相同。
③在首半波,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比非故障线路有一个较大的冲击电流,冲击电流的极性随短路时刻变化,与零序电压极性相反。
电弧电阻对零序特征量的影响
电弧电阻的大小随短路情况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且通常接地电弧电阻值较高。
以线路5为研究对象,固定短路时刻故障距离33 km,分别令电弧电阻
进行A相接地短路仿真,零序电压和各线路零序电流的变化规律见图3。
电弧电阻对母线处零序电压、各线路零序电流的影响较大,随着电弧电阻的增加,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有以下特点:
①母线处零序电压、各线路零序电流的大小逐渐减小;
②随着电弧电阻的增加,故障线路首半波零序电流的冲击值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③当电弧电阻较大时,零序电流暂态值比稳态值更小。
故障距离对故障特征量的影响
保持短路时刻和电弧电阻不变分别在距离线路1出口km处发生A相接地故障,零序电压和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故障相电流随故障距离的变化波形几乎是重合的,见图4(a)、(b)、(c);故障线路故障相电压的波形随故障距离的不同,波形变化比前3个故障特征量稍微明显些,见图4(d)。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网络的电容分布,受接地故障距离影响较小,仿真结果也表明故障特征量随故障距离变化不明显。
补偿度对故障特征的影响
固定短路时刻,接地电弧电阻为,改变消弧线圈的补偿度P,分别取电流1O 9/6、5 和0,以线路1为研究对象,故障距离 4 km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压、故障线路故障相电压和电流、各线路零序电流随消弧线圈的补偿度的变化规律如图5(a)、(b)、(c)。
小电流接地系统采用过补偿方式,一般消弧线圈补偿度在5 ~1O 变化时,相同短路条件下零序电压和各条线路的零序电流、故障相电压和故障相电流几乎无变化;消弧线圈补偿度为零即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电流无消弧线圈补偿时,仅故障线路的故障相电压、零序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与消弧线圈补偿度为5 ~1O 时明显不同。
第四章结论
结论:
a)各条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的变化频率基本相同,故障线路比非故障线路变化缓慢,经过1~2周期后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的变化频率相同。
这说明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暂态分量中含一个较大的非周期分量。
b)故障后1/4周波内,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在其模极大值处与零序电压的极性相反,且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包络线面积比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包络线面积大。
c)零序电流暂态分量、稳态分量和故障相电流随故障距离变化几乎不变;故障相电压随故障距离有变化,但变化的幅度很小。
参考文献
[1]任建文,周庆捷,杨以涵,等.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保护的相对原理[J].电力自动化设备,1994,3(8):15-17.
[2]囝静,金黎,张志成,等.小电流接地[3]线系统与设计[J].高电压技术,2003,29(12):12—14.
[23]桑在中,张惠芬,潘贞存,等.用注入法实现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20(2):11—12,35.
[4]牟龙华.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方向接地选线保护原理[J].电网技术,1999,23(9):60—62.
[5]杜丁香,徐玉琴.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有功选线[J].继电器,2002,30(5):33- 36.
[6]陈玉书,张一华.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DK法选线及其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4,30(6):69—70.
[7]韩静,徐丽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接地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5,31(1):38—39,52.
[8]俞晓荣,廖培金,彭书涛,等.小波分析在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学报,2003,15(4):24—26.
[9]贾清泉,刘连光,杨以涵,等.应用小波检测故障突变特性实现配电网小电流故障选线保护[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10):78-82.
[10]王娜,周有庆,龚静.小波变换在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23(10):27—30.
[11]王耀南,霍百林,王辉,等.基于小波包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的新判据[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6):54—58.
[12]毛鹏,孙雅明,章兆宁,等.小波包在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0,24(6):10—17.
[13]束洪春,肖白.配电网单相电弧接地故障选线暂态分析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21):58—61.
致谢
本文能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各位老师和指导老师郑淑慧教授,郑老师在百忙之中给我以悉心的指导,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并给以极大的鼓励。
郑淑慧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
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阅读和参考了大量文献,从中获益非浅。
在此,谨向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