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作业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练习答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e727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6.png)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题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题目:四季变化 答案:由于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因此产生了四季变化。
答案: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地区所处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第四单元答案解析
题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答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答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题目: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昼夜的交替。答案: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昼夜的交替。题目:四季变化的原因 答案: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轨道面之间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由于地球倾斜的角度和公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变化。答案: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轨道面之间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由于地球倾斜的角度和公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变化。题目:月相变化的规律 答案: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9.5天,在这期间,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形状会不断变化,形成了月相的变化。答案: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9.5天,在这期间,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形状会不断变化,形成了月相的变化。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作业练习题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作业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cc0e6e5727a5e9856a61d4.png)
第一单元《天气》1、关心我们天气姓名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和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和、、云量是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5、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2、天气日历姓名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和时间、,气温、风向和。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
云的类型。
3.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时间、地点。
4.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或后,才能读数。
5.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3、方向和风速姓名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风的速度是以风来计算的。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4、降水量的测量姓名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等。
3.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
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或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5、云的观测姓名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和。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和。
4.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5.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第二单元《溶解》1、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姓名1.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和,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来取。
教科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e72a4f8bd64783e08122ba4.png)
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验一、填空题1. 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2.敲打铝片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与铝片琴的铝片(长短)有关。
3.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设计一个初步的(),再寻找合适的()。
4.鼓膜很薄而且有(),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5.我们周围的声音可分为()、()和()三种。
6.大量事实证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
振动停止,声音()。
7.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引起()。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
(选填"强"或"弱")9.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0.人的()收集、传送声音;()接收声音、产生振动且传递振动到内耳;()能把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二、判断题1.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2.外耳主要是通过振动传播声音的。
()3.夜晚,正在睡觉的小明被倾盆大南声吵醒了.吵醒小明的声音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4.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报动产生的。
()5同一个乐器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6.有一位周学在探究尺子音高变化的宝验时,不小心把塑料尺弄断了,用断尺莱续实验,实验结果不会受到影响。
()7.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而的力量不一样,与其他因素无关。
()8.琴装的利缩不同,操动时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9.学校的每个角部都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青可以向园画八方传播。
()10.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朝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三、选择题1.用力弯曲钢尺,钢尺没有发出声音.是因为钢尺()。
A. 没有受到力B没有振动C.弯曲幅度2,下面声音听上去能使人心情愉悦的是( B )。
A. 车辆发动机的麦鸡声B.演奏乐器的声音C. 集贸市场的碹啉声3.工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练习题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f3adcf4a7302768e9939c3.png)
四年级科学期末练习题第一单元 1.1听听声音一、选择题1.不能用来描述声音的是()A.高、低B.强、弱C.多、少2.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声音。
()A.正确B.错误3.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
A.海浪声B.歌声C.风声1.2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____而产生的。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A.受到力B.断裂C.振动3.我们平常听到蚊子“嗡嗡”声,是由蚊子的()振动引起的。
A.口器B.翅膀C.触角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练习题1.填空。
(1)上课时,老师的声音是通过()振动传人同学们的耳朵中的。
(2)“隔墙有耳”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最慢的是()。
(4)花样游泳的选手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能传播声音。
(5)甲、乙两位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次敲击声。
2. 选择。
(1)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木头B.空气C.琴弦(2)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空气B.棉线C.纸杯(3)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所以人们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A.空气B.无线电设备C.任何物质(4)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钢轨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的。
A.空气B.火车C.钢轨(5)上课铃声响起,校园中各个地方的同学都听到了铃声,这不能说明()。
A.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中传播的能力强B.声音能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C.铃的振动会引起空气的振动(6)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由()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A.闪电B.空气C.雨水(7)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三套附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三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5c93d6f1aff00bfd51e68.png)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A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拉伸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 )。
A.没有变化B.没有振动C.变化不明显2.把一根钢尺的一半伸出桌外,先轻轻拨钢尺,再用力拨钢尺,听到的声音()。
A.高低不同B.强弱不同C.一样3.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则发出的声音越( )。
A.高B.强C.低4.停止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
这是因为( )。
A.回声B.人的错觉C.虽然撞击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5.橡皮筋拉得越紧,弹拨时发出的声音越( )。
A.高B.低C.不一定能听到6.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铁钉,大的铁钉发出的声音( )。
A.高B.低C.强7.发生地震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
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很好地( )。
A.通风B.传热C.传声8.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A.固体B.液体C.真空9.声音是以( ) 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B.波C.气流10.下列关于鼓膜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B.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C.将声波转化为振动11.把3枚硬币放人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C.以上方法都可以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会影响听力,长期处于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B.为了让自己更投人地听音乐,我们应该尽量开大音量C.虽然环境很安静,但戴耳机听音乐时,音量还是要开到最大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音叉上的数字表示音调。
( )2.用不同的力敲击同-把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 )3.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定能听到声音。
( )4.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没有看到桌面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 )5.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 )6.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65e09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e.png)
四年级上册科学(作业设计)1.1听听声音一、选择题1.明明站在观众席对面喊豆豆。
明明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振动产生的。
A.声带B.舌头C.嘴唇2.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属于()。
A.自然界的声音B.动物的声音C.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3.下列不属于噪音的是()。
A.机器的轰鸣声B.午夜的钢琴声C.教师上课4.《听听声音》中描述声音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三组科学词汇。
下列声音中,属于刺耳的是()。
A.窃窃私语声B.钢琴声C.鞭炮声5.不是耳朵的结构是()。
A.耳郭B.外耳C.中耳D.内耳6.有经验的人买碗时常常把两只碗碰一碰,通过辨别声音的()来判断碗的好坏。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7.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本领()。
A.不同B.相同C.无法判断8.当你在打哈欠的时候,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话,重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B.听小骨的振动C.耳廓的振动D.听觉神经的振动二、填空题9.在我们学过的成语中,有些是描述声音的。
如“人声鼎沸”,这种环境下的声音属于_________,“轻言细语”,说明说话人声音的_____(选填“音高”或“音量”)很小。
10.声音可以用高低、_________、悦耳、_________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11.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 )的声音。
12.在“do、re、mi”这三个音阶中,________的声音最低,用数字1表示,________的声音最高,用数字3表示。
13.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 ),一会儿( )。
14.噪声计是用来测量________的仪器。
15.汽车紧急刹车时,声音比较______(刺耳/悦耳),钢琴的声音比较______(刺耳/悦耳)。
16.我们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三大类:动物、( )和( )发出的声音。
17.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 )。
三、判断题18.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作业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作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6fc1a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9.png)
A.向上和向下 B.向左和向右 C.向四面八方
2.声音在( C )中的传播能力最佳。
A.空气
B.水
C.固体
3.声音传播要借助它周围的物质,( C )中不能传声。A.水 NhomakorabeaB.空气
C.真空
4.地震时不幸被困废墟,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
种方法利用了钢管( A )性能好的特性。
A.传声
B.通电
3.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请你填一填声音的传播
记录表。
声音的传播记录表
听到的声音 鼓声
抓挠桌面的声音 土电话的声音
水中发声物体的声音
传播声音的物质
空气 桌子 空气和棉线 水和水槽壁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我们从能听到上课铃声响了这件事中,可知声音是( C )传播的。
生活发出的声音。 2.声音可以从 (答案不唯一)强弱 3.我喜欢 (答案不唯一)小溪流水 歌。
、 高低 等方面描述。 的声音,因为 它听起来像在唱
二、连线题。 下面这些是描述声音的词语,你能分辨出是描述什么的声音吗?请
连一连。
能力提升
三、实践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让我们对声音的问题进行
A.继续发声
B.停止发声
C.声音变小
4.溪水潺潺,溪水的声音是由( A )。
A.水振动产生的 B.空气振动产生的 C.岩石振动产生的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 音。 ( ✕ ) 2.挤压橡皮筋,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没有变化。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吹竖笛的时候,( B )在振动。 A.笛管外的空气 B.笛管内的空气 C.竖笛 2.当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C )。 A.人的错觉 B.钟声产生了回声 C.敲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检测题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ca59b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1.png)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检测题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检测题一、填空:1、当风向标指向东时,这时的风向是东风。
2、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
3、当红旗飘向东时,风向是东风。
4、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总量。
5、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雨、雪、雷电。
6、卷云、羽状云都是由微小的云团组成的。
积云可能会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降雨天气。
7、水在0℃时会开始结冰,而冰在0℃时会开始融化成水。
8、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气温最高,凌晨和早晨气温偏低。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来测量。
10、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几个等级,风速可以用来测定。
11、糖、盐等物体能溶解在水中,沙子、石头等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
12、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能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都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制作天气日历时,每天记天气很麻烦,也没必要。
4、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可高于滤纸的边缘,但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5、天气预报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6、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7、水能溶解任何物质。
8、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9、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三、选择(共24分)1、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A)浮在水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2、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C)薯片。
3、我们可以用(C)蒸发的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4、正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B)用灯帽盖一次。
5、测量气温应选在(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
6、大雨24小时的降水量是(C)50—100毫米。
7.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B)6级风。
8.下面的天气符号中,(B)表示阴天。
一、填空:1、过滤2、搅拌、加热3、不同、能、小4、盐、糖、沙子、铁、木头5、氧气6、蒸发7、无机物、有机物8、限度、26.49、结晶二、选择题:9.当红旗的飘向西北面时,这时的风向是( A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4fbe5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9.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 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的。
2. 我们经常用 和 区别描述声音的两个特性。
3. 音叉是一种 仪器,用来 乐器和测试 。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 , 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 的次数。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4.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5.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 )2. 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它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 )3. 耳屎非常脏,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掏耳朵。
………………………( )4. 太空中静悄悄的,对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 )5. 声音在各种物体中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
…………………( )6. 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就是骂他两句也没关系,反正他也听不到。
………………( )7.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时声音也就停止了。
……( ) 8. 选择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 )9. 成年女子的声带比男子的声带短,音高高。
……………………( ) 10.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
A. 水B. 木头C. 钢铁 2. 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 嘴唇B . 喉咙C . 声带3. 在两个纸杯之间连上一根绳子,当( )时,声音传播效果最好。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cae0b8f78a6529647d53e1.png)
)的音最高。
A.“索”
B.“发”
C.“咪”
7. 在两个纸杯之间连一根绳子,当(
)时,声音传播的效果最好。
A. 绳子中间挂一根小草
B. 绳子中间没有东西,而且拉得很直
C. 绳子中间弯曲
8. 在图书室等公众场合,我们(
)。
A. 可以大声说话
B.不能大声喧哗
C.垃圾丢在桌上
9. 耳廓的作用是(
)。
A.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___________产生 振动。
3. 小明做“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时记录了如下数据。(4 分)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 听到的音高 看到的振动快 音高的变化顺
度
慢
序4Βιβλιοθήκη 厘米高快8 厘米 12 厘米
较高 较低
较快 较慢
高→低
16 厘米
低
慢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1)伸出桌面的尺子长度越长,声音就________________。
2. 奇奇在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找来 5 根长短、粗细不相同的铁钉,如下表,请结合所
学知识,帮奇奇回答下面的问题。(12 分)
铁钉号
长度(厘米)
直径(厘米)
①
5
0.2
②
8
0.2
③
10
0.2
④
10
0.3
⑤
10
0.4
(1)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敲击①②③号铁钉,发出声音最高的是振动速度最慢的是
___________号铁钉。
6. 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7.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334d4af45b307e97197b5.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40分)1.红色物体反射的是( )色的光。
A.绿B.红C.紫D.黄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镜子B.月亮C.萤火虫D.墙壁3.关于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B.物体表面越平滑越容易反射C.水面无法反射光D.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4.如图所示.在光屏上会看到的是( )。
A.火苗的样子B.小球的影子C.火苗的样子和小球的影子D.什么也看不到5.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
这主要是因为( )。
A.光的照射角度不同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沿直线传播6.科学家用( )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A.尺子B.激光反射器.C.火箭D.眼睛7.晚上月光很亮,是由于( )。
A.月球反射太阳光B.月球能发光C.太阳光穿过月球照射到地球上D.人们的错觉8.下面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能量B.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的多种颜色的光可以再混合成白光C.太阳只有白天才会发光D.太阳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到地球上的9.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10.照明灯上安装灯罩的主要作用是( )。
A.改变灯光的颜色B.扩大灯光照射范围C.更加美观D.反射灯光11.潜水艇上安装的潜望镜,是由( )组装成的。
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凹面镜12.白光透过棱镜可以分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红橙黄绿蓝紫綻B.红橙黄蓝绿靛紫C.红橙蓝黄绿紫靛D.红橙黄绿蓝靛紫13.当光照射到以下物体上,能穿透的是( )。
A.镜子B.科学书本C.近视眼镜D.墙壁14.造成月食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会被分解.15.雷雨天气的时候,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https://img.taocdn.com/s3/m/4260fb2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7.png)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42分)1. 人耳分为________中耳、________三部分。
中耳里有很薄且有弹性的________。
2. 人的________就像一条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________。
3.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4. 声音有强有弱,有高有低。
声音的高低叫________。
5. 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当振动停止,声音也会马上________。
6. 把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________。
7. 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
8.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____;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________。
9.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听到声音的________不同,这是由鼓面振动的________不同引起的。
10. 吉他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琴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11. 晓丽拉小提琴时发现声音偏低,她应该将琴弦调得________些。
二、选择题(每空2分,20分)1. 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空气B.棉线C.纸杯2. “fa”“sol”“la”三个音阶中,“( )”的音最高。
A.faB.sol 3. 下列运动方式中,属于振动的是( )。
A.运动中的自行车车轮B.正在发声的琴弦C.投出去的铅球4. 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上课铃声,这是因为声音是向( )传播的。
A.前后左右B.上下前后C.四面八方 5. 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会使铃声慢慢变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证明了()。
教科版(新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d690a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d.png)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B.声源一定在振动C.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D.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2.对着瓶口吹气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呜呜”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
A.空气B.瓶口C.瓶子D.无法确定3.噪声对于我们的健康()。
A.不影响B.有危害C.有益处4.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固体B.液体C.空气D.真空5.下面图片中与声波传播状态相似的是()A.像太阳B.像水波涟漪C.像波浪6.我们耳朵里的()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然后通过其他器官将声音信号传入中耳、内耳。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7.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
A.笛子本身B.笛子中的空气C.吹奏者的嘴唇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说明发声时不一定要振动B.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C.声音能在气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9.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10.如下图所示,用同一根橡皮筋拉成长度不一的三种情况,分别用同样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A.B.C.11.为了保护听力,正确的做法是()。
A.经常戴耳塞听音乐B.在教室里大声喧哗C.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二、判断题12.要想让敲响的锣声停止,可以用手捂住锣面。
()13.声音只有音量高低之分,没有强弱的差别。
()14.小区内开车,前边行人走路慢,为了安全可以连续鸣笛提醒。
()15.现在有很多高科技产品不用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16.长短不同的琴弦,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7.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8.皮筋琴声音的强弱变化跟拨动皮筋的幅度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f1e1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a.png)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一、选择题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中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 ),音高( )。
A.越快越高B.越慢越低C.越慢越高2.下列做法中,()会发出声音。
A.拉伸橡皮筋B.揉搓橡皮筋C.用手按压鼓面D.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3.下列物质传播声音速度最快的是()。
A.空气B.水C.钢铁4.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那么玻璃罩内的闹钟的声音将( )。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响C.不变5.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这是因为()。
A.锣面停止了振动 B.锣面振动减缓了C.声音传到锣里面了6.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否则即使他们面对面讲话,也仍然听不到彼此的声音。
这是因为()。
A.他们处于真空状态B.他们戴着头盔C.他们离得太远7.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声响,这响声是由于()。
A.破裂时气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B.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气球被吹大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8.下列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C.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9.下列成语与声音无关的是()。
A.声名狼藉B.鸦雀无声C.震耳欲聋10.在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A.回声B.人的错觉C.撞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二、填空题1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它是以__________ 的形式传播的。
12.鼓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13.人的(______)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______)。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48200f84254b35effd3421.png)
第一单元天气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________、层云和________.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________.3.风向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________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就是________风.4.降水量一般以,________为单位计量.5.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________.6.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________现象的.7.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________内.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9.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叫________.某市某日24小时的降水量是15毫米,按降水量等级来分,属于________雨.10.“ ℃ ”是气温的单位符号,读作________.二、判断题.11.如果天空中有积雨云,那么就一定会下雨. ()12.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13.在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液柱的液面. ()14.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已经有六级了. ()15.风是看不见的,所以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16.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做出一些反应. ()17.不同高度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信息. ()18.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 ()1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的,不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 ()20.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14时. ()三、选择题.21.气象部门报告降水概率为70%以上,就是说( ).A.有下雨的可能性B.下雨的可能性很大C.下雨的可能性很小22.下列有关动植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应相信科学,不能用物象的方法来预测天气的变化B.动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植物对天气的变化是没有反应的C.我们通过观察松果鳞片的开和闭,可以推测天气的变化23.某人面对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处风为( ).A.东风B.南风C.西北风24.小红要制作一个雨量器,可以建议她选择用下面的容器( )来制作. A.B.C.25.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浙江省四季分明B.成都明天有大雾C.昆明四季如春26.下列有关降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24小时降雨的总深度B.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体积C.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高度27.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B.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C.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28.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云,出现( )时,容易下雨.A.雨层云B.层云C.积云29.测量雨量的雨量器应放在( ).A.大树底下B.屋檐下C.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方30.下面是中央气象台预报的某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小到中雨,15到19摄氏度……”中雨指的是( ).A.24小时的降水量在25~50毫米B.24小时的降水量在50"--'100毫米C.24小时的降水量在I0~25毫米四、读图题.31.( )刮3级风图( )刮6级风图( )刮10级风五、连线题.32.找出下列气象仪器的作用,连一连,并完成填空.33.先将三张云量照片与对应的天气符号连线,再在圆圈内画出三种不同的云量示意图.六、简答题.34.李明记录的关于降水量的情况如下:连续三天只降了一场雪,一点降水都没有.他记录的关于降水量的情况有问题吗?请指出来.35.陈新正在通风的凉亭内测量当地的气温,他选择的测量地点对吗?为什么?七、实验题.36.下面是小明制作的气温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气温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一天的气温记录表2015年9月20日时间6时 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气温℃15℃16℃18℃20℃22℃20℃18℃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画出一天的气温变化统计图.37.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小明制作的气温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气温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一天的气温记录表2015年9月20日时间6时 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气温℃15℃16℃18℃20℃22℃20℃18℃(1)小明测量气温的日期是( ).(2)小明测量了这一天中( )时的气温.(3)在这一段时间里,( )时的气温最低,最低气温是( ).(4)在这一段时间里,( )时的气温最高,最高气温是( ).(5)在这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气温变化趋势是怎样的?答案解析部分一、<b>填空题.</b><b></b>1.【答案】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解析】2.【答案】积云;卷云;雪【解析】3.【答案】风向标;吹来;西南【解析】4.【答案】毫米【解析】5.【答案】天气【解析】6.【答案】天气【解析】7.【答案】百叶箱【解析】8.【答案】雨;雪;冰雹【解析】9.【答案】雨量器;中【解析】【解析】二、<b>判断题</b>.11.【答案】错误【解析】12.【答案】错误【解析】13.【答案】错误【解析】14.【答案】正确【解析】15.【答案】错误【解析】16.【答案】正确【解析】17.【答案】正确【解析】18.【答案】正确【解析】19.【答案】错误【解析】三、<b>选择题.</b><b></b>21.【答案】B【解析】22.【答案】C【解析】23.【答案】B【解析】24.【答案】C【解析】25.【答案】B【解析】26.【答案】C【解析】27.【答案】B【解析】28.【答案】A【解析】29.【答案】C【解析】四、<b>读图题.</b><b></b>31.【答案】③|①|④|②【解析】五、<b>连线题.</b><b></b>32.【答案】解:【解析】33.【答案】解:【解析】六、<b>简答题.</b>34.【答案】有问题.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一场雪也是降水.【解析】35.【答案】对.因为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所以通风的凉亭符合气温测量的要求.【解析】七、<b>实验题.</b>36.【答案】解:【解析】37.【答案】(1)2015年9月20日(2)6~18(3)6| 15℃(4)14|22℃(5)上午的气温由低到高,下午的气温由高到低. 【解析】。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一)(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8652e6f1aff00bfd51eba.png)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1)一、单选题1.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A. 耳朵的错觉B. 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持续C. 锣声振动了耳朵2.雷声是通过()传到我们耳朵的。
A. 雨水B. 空气C. 大地3.把正在发生的音叉小心插入水中,水面会有什么现象?()A. 保持平静B. 荡起微微的波纹C. 水花四溅D. 水向一个方向流动4.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空气B.棉线C.纸杯5.停止敲锣后过一段时间还能听到锣声,是因为()。
A. 耳朵的错觉B. 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持续C. 锣的振动持续了6.龙龙在上学的路上,听到人们的交谈声、商店里播放的音乐声、修路机器发出的嘈杂声。
这些声音属于( )。
A.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B. 大自然发出的声音C. 两类声音都有7.我们是通过()听到外界的声音的。
A. 耳朵B. 眼睛C. 嘴巴8.下列做法中,()种会发出声音。
A. B. C.9.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
A. 受力B. 弯折C. 振动10.下列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度的尺子,音量最高。
A. 5厘米B. 20厘米C. 10厘米11.钢尺伸出桌面不同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
发出声音最高的情况是()A. 3厘米B. 5厘米C. 7厘米D. 9厘米12.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
下面的哪种方法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
()A. 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B. 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C. A和B二个方法都有效13.用敲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B. 水面产生水波C. 无法判断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土琵琶披弦的地方装一个挖孔的盒,能起到共鸣的作用B.改变弦的张紧度,就可以改变二胡声音的音高C.按住笛子不同位置的孔,就可以改变笛子的音色15.我们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靠( )振动产生的。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四)(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5a60190975f46526d3e1c1.png)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4)一、单选题1.周围燃放鞭炮时,下列动作不能保护听力的是( )。
A. 张开嘴B. 捂住耳朵C. 闭上眼睛2.将钢尺伸出桌边一部分,固定桌面的部分。
手压下桌边外的钢尺并让尺滑过,手刚滑过时,看到尺()A. 越远离桌边越模糊不清B. 每个部分都看得清晰C. 伸出桌边越远越清晰3.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它的叫声是用( )发出的。
A. 声带B. 翅膀C. 唇舌D. 鸣管4.下面对音叉轻触水面时的现象,正确的是()A. 敲击前轻触水面,水面有明显的波纹B. 敲击后轻触水面,水面有明显的波纹C. 敲击后轻触水面,水面没有明显的波纹5.龙龙和华华设计并制作了一个乐器( 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吸管开口的一端从侧面往里吹气,吸管里面的空气就会振动起来B. 短吸管中的空气会比长吸管中的空气振动得慢C. 吹气时,短吸管发出高音,长吸管发出低音6.弹琴时会发出“dou.1ruai.2 mi.3 fa.4”等声音,期中音调最低的是()A. dou.1B. ruai.2C. mi.3D. fa.47.如下图,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抽走后,里面的闹钟发出的声音( )。
A.会变得很轻,甚至听不见B.会比原来更响C.和原来的一样响,没有变化8.钢尺一部分伸出桌边外,其他部分固定在桌面上。
用木块压它在桌外部分顶端并让它滑过。
尺端被压下2厘米时即滑过,与被压下5厘米时即滑过发出的声音()A. 强弱不同,频率相同B. 频率不同,强弱相同C. 频率、强弱都不同9.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笛子本身B. 笛子中的空气C. 吹奏者的嘴唇10.当上课铃响起,小朋友们从各处跑向自己的教室,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朝着()的。
A. 前后方向B. 左右方向C. 四面八方11.()不属于家里的声音。
A. 菜市场的吆喝声B. 炒菜的声音C. 打呼噜的声音12.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中,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音高()A. 越慢越低B. 越快越高C. 越慢越高13.人们正常交流的音量在()范围之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作业
一.填空题: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
数据a。
3.天气是指【我们所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
2.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有【晴.阴.雨.多云.风.雷.电.雾】等。
1.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2.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
3.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表示为【℃】。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
【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
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3.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
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二.判断题:
1.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 】
2.适宜的天气会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身心舒畅。
【√ 】
1.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
2.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 】
3. 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
【√ 】
1.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 】
2.我们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损失和麻烦,
还可以保证身体健康。
【√ 】
二.简答题:
1,.我们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答:晴.阴.雨.雪.冰雹.风.雷.电.雾等。
2.下雨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答:好处是空气清凉清新,坏处是道路泥泞,影响交通,淋雨受凉容易生病,不适时宜
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等
科学第一单元作业【2】
一.填空题: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
【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
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3.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
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
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
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
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
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
之三】.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 】
2.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 】
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
【√ 】
1.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 √ )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 】
3.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
【× 】
1.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 】
2.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
3.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 】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变化情况?
答: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上网查询等,还可以根据动植物的行
为变化来判断天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