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企业参与

合集下载

企业公共关系之危机处理(5篇范文)

企业公共关系之危机处理(5篇范文)

企业公共关系之危机处理(5篇范文)第一篇:企业公共关系之危机处理论企业公共关系之危机处理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优秀企业因为其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产品高市场占有率而较一般企业更容易招致公关危机。

公关危机事件呈多发性、复杂性发展趋势,如何以巧妙且妥当的危机公关策略来应对这些危机事件是每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富士康“N连跳”事件为例来说明公共关系在当今时代企业中的重要性。

文中就怎样迅即转化为公关危机,不同企业应对危机的态度、措施等不同,带来的结果也大相径庭,研究这些企业的应对手法,对于指导其他优秀企业、一般性企业今后应对公关危机,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优秀企业公关危机富士康“N”连跳事件坦诚应对【关键词】:富士康“N连跳”事件;公关危机;危机公关一.富士康“N连跳”——企业形象受损,遭遇公关危机近日来,深圳富士康的“每一跳”都牵动着公众的心,刺痛着关注者的神经。

2010年5月25日,第11位富士康员工、年仅19岁的李海再次以自杀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5月26日晚,富士康又发生第12起员工跳楼事件。

从今年元月以来,富士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非正常死亡12人,公众称之为“N连跳”。

尽管迄今未发现富士康存在应对法律责任的证据,但舆论已开始质疑这些悲剧是否与它的工作压力和管理方式有关,富士康业已存在严重的公关危机,企业形象受损严重。

所谓企业形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下,公众对企业的精神面貌、行为特征、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所产生的认知、感情、评价等的综合体现。

它通过企业内在精神、外在行为和外显事物等表现出来。

而公关危机是指社会组织由于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的出现,导致其面临强大的公众舆论压力和危机四伏的社会关系环境,使得组织的形象受损,组织的公共关系处于危机状态。

众所周知,在危机中,企业领导及公关人员最应懂得如何“化危为机”,但此次富士康的危机公关意识较差,企业高层在应对外界质疑和批评时显得如此无能与软弱,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使企业形象受损、名誉扫地,造成严重的公关危机。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自古以来,人们就活在危机频发的时代,每当公共危机发生时,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逐渐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如何预防危机、应对危机、解决危机成为考查我国政府能力的重要标准,加强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为有效应对这些危机事件,我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不断延伸到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危机管理机构不断增加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众多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二)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增强经过期作废2010年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2011年日本核泄露、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等各类公共危机事故的发生,我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队伍不断壮大,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媒体公开事实信息,走向成熟危机发生的同时媒介要起到正确的作用,起初发生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媒体没有准确的报道相关信息,导致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手机、互联网等夸大其辞传播谣言,造成社会恐慌。

如今媒体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报道,在公开性与准确性方面有显著提高,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一)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淡薄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差。

以前我们有一些危机性事件,但我们更愿意把它们定位为突发性事件。

虽然学术界早就呼吁加强对危机管理进行研究,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政府的呼应。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突发事件意识淡薄,突发事件出现时就会措施无力,政府和公众都会存在侥幸心理。

在侥幸的过程中,很多机会丧失,突发事件得以蔓延。

公众的侥幸心理一旦被摧毁,由于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便会变得极度恐慌,这种恐慌引发的破坏性后果往往比突发事件本身更为严重。

危机公关及经典案例分析

危机公关及经典案例分析

危机公关及经典案例分析危机公关及经典案例分析危机公关是指面临企业危机时,通过有效的公关手段和策略来维护企业声誉、化解危机、恢复信任和协调利益关系的一门专业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企业面临危机的环境更加复杂和敏感,危机公关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

针对危机公关,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及时反应和主动公开信息企业面临危机时,应立即采取行动并公开信息,以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

及时反应可以有效掌控危机发展的节奏,避免危机失控,并有效应对公众关切和质疑。

主动公开信息可以增加透明度,提高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

二、做好舆情监测和管理企业需要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及时了解公众对企业的反馈和看法,对负面舆情要及时回应,对危机信息要快速反应。

同时,要通过积极的舆论引导和管理,塑造正面的企业形象和品牌认可度。

三、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和公关团队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机应对机制和公关团队,对危机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做好准备。

公关团队需要具备危机公关专业知识和技巧,应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并提出有效的危机公关策略。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危机公关案例分析:1. 马航失联事件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是全球范围的一起重大空难事故。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马航及时成立了危机公关团队,与相关部门和国际组织合作,全力搜救。

同时,马航及时公开了航班失踪信息,并保持与家属的沟通,深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随着搜救的长时间没有结果,马航的公关策略受到质疑,事后马航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2. 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奶粉行业的一次重大危机。

事件曝光后,三鹿集团开始采取包括谴责、赔偿、召回等措施,但公众对其态度转变非常大。

原本信任的消费者转而对其产生了疑虑,事件也引发了整个奶粉行业的信任危机。

3. 美国波音公司737MAX事故波音公司737MAX事故是一起全球关注的航空意外事故。

面对事故发生后的舆情危机,波音公司的反应相对较慢,导致禁飞令的延迟以及公司形象受损。

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员。

我国的民间组织与其他国家相 比有 自己的特点,有很多 民间组织 是 在政府主导下 自上而下建立的 ,带着官方的烙印,行动起来缓 慢,少了 应有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这些带着官方色彩的社会组织让很大一部公 众 不 明所 以,望而却 步,因此在危机 管理过 程 中往 往起 不到其 应有 的作 用 ,而社会公众 缺乏引导他们有序高效参与危机管理 的组织 ,只能盲 目 围观凑热闹 ,公众参与在公共危机管理 中的积极作用 明显被削弱。
中 国公 共危 机 管 理 中 的公 众参 与研 究
周 敏
摘 要 :近 几年来 ,我国各种公共危机频发 ,政府也开始重视公共危机 管理 ,而社会公 众参与是公共危机管理 中不 可忽视 重要 组成部 分 ,我国 目前公 众在参与危机管理的过程 中呈现 出了良 好 的态势,但也依旧存在 着很 多问 题 。本 文试 图分析我题 ,给 出相应对策,希冀 中国在面临危机 时* - r v : z 更好的进行管理应对。 关键词 :公共危机 ;危机管理;公 众参与
2 、保 证 危机 管理 中的 信 息 公 开 ,保 持 与 公 众 互 动 交流 的 渠 道 畅 通
因为危机本身都具有不确定性 ,突发性等特点 ,当社会 出现或者即 将 出现重大危机 、公众 的生存与安全在 突然间受到威 胁时 ,公 众常常会 不由自 主 的陷入到极度惊惧和恐慌之中。为了减轻或消除这 种心理上的 紧张,公众会 自然而然 的通过各种渠道试图去获取与危 机相关 的各种信 息 ,从 中判断危机与 自身 的关系 ,做 出 自己的结论。当公众 获取的信息 不 足乃至残缺 ,不实、夸大的各种流言就产生 了。这些 流言导致的结果 往往是危机的扩散蔓延或者是直接引发新一轮的危机事件。因此在公共 危机管理 中的把信息的公开作为重中之重 ,第一时间向社会 公众公开危 机真相及相关信息 ,用 以稳定 民心 ,消解公众 内心紧张焦虑的情绪是危 机管理 的重要方法 ,只有公布正确及时的信息给公众 ,才能赢得公众 的 信任 ,才能真正引导公 众在危机之中选择正确 的方法面对危机直至危机 解决。 同时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公众 的良性互动 ,引导他们参与 到危机管理 中,而非简单粗暴 的喉舌式信息输 出,与公众进行交 流,了

公共危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公共危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
(五)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缺乏沟通协调机制。长期以来,“全 能政府”的管理理念使政府几乎包揽公共危机事件所有阶段 的全部工作,表现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主要依靠的力量还 是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部队和相关的组织工作人员,在整 个应对过程中与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基本没有建立起 来。一方面,在公共危机事件应对过程中,政府部门与非政 府组织之间或是疏于联系,或是政府部门仅以传统行政命令 的方式传达其决策,彼此之间缺乏互动沟通;另一方面,在 公共危机事件治理中,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分别应该承担哪些 职责、具体负责哪部分工作,或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一起又 应该承担哪部分工作等情况,在中国的公共危机治理体系中 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处理中的参与方式
公共危机治理的重点在于:危机信息的获取和预警; 危机的准备与预防;危机的控制与回应;危机后的恢 复与重建;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非
政府组织通过在不同阶段不同方式的参与,有效地发挥
了自己的作用。 一是公共危机发生前进行宣传与预警。 二是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 三是公共危机结束后进行善后修复与回应反馈。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
(二)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生存能力太弱,其主要表现在资金问 题和人力资源不足方面。 1.资金问题。在我国,非政府组织资金少而且来源单一,由 于缺乏公益传统,民间的捐赠比较少,而且我国非政府组织的 资金主要依附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在政府机构改革后,政府也 鼓励非政府组织在参政上自负盈亏,它们能够得到政府的拨款 数量大幅下降。资金不足,使得相当一部分非政府组织在物质 资源上严重匮乏,他们的活动仅仅局限在发发传单。因此,非 政府组织要想真正发挥其第三部门的作用,必须加强其自身筹 集资金的能力,成为一只真正独立的公共管理力量。 2.人力资源不足。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中国很多非政府组织 成为吸收离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人员,既不了 解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技能,也缺乏专业能力,这也制约着非政 府组织的发展。

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研究

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研究

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研究引言公共危机是指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或不可预测的灾难,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非营利组织(NPO)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效率和作用。

1. 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危机管理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性:•第一,非营利组织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资源。

非营利组织通常聚集了大量的志愿者和资金,能够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快速响应,并提供急需的物资和帮助。

•第二,非营利组织具有强大的社会网络和组织能力。

非营利组织在平时已经建立了与社区和政府的合作关系,并与其他相关组织形成了协作网络。

这使得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能够与各方共同合作,形成合力。

•第三,非营利组织具有独立性和公信力。

相比于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更具有公众的信任和认可,其独立性使其能够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提供客观的建议和意见。

综上所述,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对于公共危机的防范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程度和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主要由政府机构负责,并没有明确要求非营利组织参与其中。

这导致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无法发挥其潜在的作用。

其次,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缺乏专业能力和资源。

由于长期以来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模式主要以志愿者和捐款为主,其机构和人员缺乏专业化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同时,部分非营利组织在经济和人力资源方面也相对不足,无法有效地响应公共危机。

再次,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探析企业社会责任

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探析企业社会责任

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探析企业社会责任在当今社会,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很多公司和组织都认为,一家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承担起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但是,一旦出现了不幸的事件,如何应对和处理,也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时,危机公关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危机公关的角度出发,探析企业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重要性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采取的一种行动,目的是回应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以及为社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员工权益、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公益慈善等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加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并帮助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危机公关的定义及作用危机公关是指企业在面临危机、灾难、事故或媒体负面报道时,采取的有效沟通和处理措施,以维护企业形象和公众关系的一种手段。

危机公关的实施需要及时、准确、透明的信息披露和协调配合,以及积极主动的解释和反应,以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危机公关的作用十分重要。

一方面,危机公关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在危机中所承受的损失,缩小其影响范围,并降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危机公关还可以提高企业的信任度和形象价值,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危机公关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和危机公关在现代企业运营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实践,可以降低企业危机发生的概率,防范危机的风险。

例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培训、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践,可以避免出现员工罢工、环境污染、产品质量问题等问题,从而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在危机发生时,也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如果企业在平时已经实践了社会责任,并树立起了公信力和形象,那么在危机面前,公众对于企业的信任度就会变得更高,企业就可以更容易地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试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

试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

试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作者:宋喆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09期【摘要】本文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时的困难和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政府应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同时,完善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评估监督体系;社会应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危机管理制度建设;非政府组织要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扩大经费融资渠道。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非政府组织;参与;作用从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到2005年的伦敦爆炸案,从2004年印度洋海啸到2008年我国5.12汶川大地震,以及近年来我国各地不同程度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每年突发的各种矿难、井喷、泥石流等突发事件,都表明了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危机已由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

目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面对各种突发公共危机,政府自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比如特定的公共危机要求特定的专业技术去应对,政府严格的层级体系可能阻滞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等。

因而作为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准)公共性、自治性、民间性和志愿性等,在防范和应对危机时对政府有着“助理”的作用。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在政府失灵理论中指出,政府、市场和非营利部门在满足个人对于公共物品需求时具有相互替代性和互补性。

也正由此,决定了当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非政府组织应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民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缓冲作用,协助危机的解决。

一、非政府组织的界定目前,世界上对非政府组织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普遍认可非政府组织是依法建立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

[1]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部门相比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准)公共性,即非政府组织是为适应社会公共需要而产生的,自然会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服务,并接受社会监督;非营利性,即非政府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和宗旨,不进行分红或利润分配,而是以提供公益或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自治性,即非政府组织既不受制于政府,也不受制于企业等其他组织,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志愿性,即非政府组织的成员都是自愿而非强制的;非政府性,即非政府组织是以民间形式出现的,表现在其触角广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关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基于近三年60起典型突发事件的分析

关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基于近三年60起典型突发事件的分析

关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基于近三年60起典型突发事件的分析一、本文概述近年来,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公共危机事件,这些事件不仅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三年内发生的60起典型突发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首先对近三年内发生的60起典型突发事件进行概述,包括事件的性质、发生背景、影响范围等。

接着,本文将从应急响应、危机沟通、恢复重建等方面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本文将对未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与挑战近三年来,我国经历了60起典型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不仅考验了现有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也揭示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从现状来看,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包括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专业救援队伍等方面。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分析这些典型事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信息沟通不畅。

在多起事件中,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发布存在滞后和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应急响应不够及时,公众的风险感知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受到影响。

二是资源配置不均。

一些地区和部门在人力、物资、技术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存在不足,影响了危机应对的质量和速度。

三是预防措施不足。

虽然有应急预案,但在预防和早期预警方面仍显不足,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建设。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和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加强信息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参与度。

企业如何处理公共危机

企业如何处理公共危机

企业如何处理公共危机公共危机是指涉及企业声誉和利益的突发事件或困境,它可能对企业形象、品牌、业务以及整体经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处理公共危机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甚至有机会逆袭。

一、建立危机管理团队企业应该建立一支专门的危机管理团队,包括公关、法务、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相关人员。

这个团队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措施来控制和解决危机。

同时,团队成员应定期进行培训,了解最新的危机管理策略和技巧。

二、及时回应和沟通在公共危机发生时,企业需要及时回应和沟通,以保护自己的声誉和信誉。

首先,企业应向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发布一份简明扼要的声明,解释事态的进展和处理措施。

其次,企业应积极回应媒体的关注和提问,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公众进行互动,回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

三、迅速采取行动在公共危机中,企业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以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

首先,企业应立即停止可能导致危机扩大的行为或活动。

其次,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和控制危机。

例如,可以召开内部会议,制定详细的危机处理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和责任。

四、善用媒体和公关手段媒体和公关手段是企业处理公共危机的重要工具。

企业可以通过媒体发布正面的新闻稿,介绍自己在危机中所采取的措施和收到的成果。

同时,企业还可以邀请媒体进行专访,向公众解释危机的原因和处理进展。

此外,企业还可以组织公关活动,通过公益捐赠、社区服务等方式来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

五、总结经验和改进措施在公共危机处理完毕后,企业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相应的措施和机制。

企业可以召开内部会议或评估会议,讨论危机处理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通过总结经验,企业可以提高自己的危机应对能力,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声誉。

综上所述,企业在处理公共危机时,需要建立危机管理团队,及时回应和沟通,迅速采取行动,善用媒体和公关手段,并总结经验和改进措施。

公共危机管理心得体会

公共危机管理心得体会

公共危机管理心得体会建立有效的危机治理体系,成功地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尽快在危机中复原、甚至得到机遇和进展,是企业治理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咨询题。

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带来的公共危机治理心得体味,欢迎大伙儿阅读。

篇一:公共危机治理心得体味依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利用年底两个月的时刻,组织机关领导干部参加公共危机治理与舆情应对在线培训班学习。

经过学习,关于公共突发事件以及怎么应对有了全新的认识。

现将自己的学习感想和体味表述如下:我国正处在突发事件高发阶段,每年因自然灾难、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无以数计。

2008年从无情的暴风雪到5.12汶川大地震国人的心还没有从冰冷中温暖过来,就又记忆了大地无情的撕扯;当前甲型H1N1流感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流行,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政府充分、完善和快速的应急预警和处理机制。

突发事件有其突发性和严峻的危害性,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将应对突发事件治理工作提到重要位置。

作为一名机关的领导干部,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应急治理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强化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全然宗旨,妥善处理好各项工作,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公共事件的工作责任体系,确保能有效预防、及时处理公共突发事件。

首先,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

突发事件是指忽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峻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难、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它内涵包含了以下核心要素:一是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

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

国家启动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

二是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假如别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伤害。

三是突发事件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

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峻威胁,如应对别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峻动荡。

浅析我国转型时期的公共危机管理

浅析我国转型时期的公共危机管理
P u b L i c R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I 公共 管理
浅析 我 国转 型时期的公 共危机管理
王 强 山西 大 学政 治 与 公 共 管理 学 院 0 3 0 0 0 6
冯 锦 彩
山西 省 委 党校
0 3 0 0 0 6
摘要 : 公 共 危 机 管理 现 在 已经 成 为政 府 的 重要 责任 , 本 文对 我 国转 型 时期 的公 共 危 机 管 理现 状进 行 了深 入 的 分析 , 指出


一) 防范危机 的意 识薄弱 。我 国政 府和 公众没有 足够 的忧 患意 识和危机 意识 , 对全球化现象带来的各种 问题和危机认识不 足, 缺少对 当今社会各种危机的正确判断 , 没有评估 风险的机 制 , 造成不能预测和防止危机 的局面 , 造成 了一定程度 的经济损失 。 ( -) 应对危机 的法 制不健 全。 中国虽说 已经有 不少应 急处 理突发 事件方 面的规 范性文 件 , 可依然 未形成 应急处 理基 本法 来给公共危机作 法律后盾 ; 宪法虽说 明确 了戒严和 战争状态 , 颁 布了戒严法 , 但还 没有规定 国家 紧急状 态制度 , 我 国在应对 公共 危机方面 , 政策和行政手段还代替着法律 的功 能。 ( 三) 危机管 理组 织结构 和协调机 制不规 范 。我国政府在 公 共危机 发生 后会 临时成立一 些工 作小组 , 但 这类组 织通常 也是 暂时协调不 同的部 门, 抽调人员 、资源组建 的 , 缺乏统一 的 、权 威 的领 导者 来统领 不同部 门的人 员 , 体制性 的 问题 所带来 的管 理与协调 不善将 占据其很 多精力 , 使 危机管理滞 后 , 并诱 发别 的 问题。 ( 四) 应急 预案制 定滞后 。奥斯 本 ・ 盖布 勒说 过 “ 危机 管理 的 目的是用 少量钱 去预 防 , 而不是大 量钱去 抢救 。”所 以我们 应该更 重视 危机预 寨的制 定 , 现在 我国各级 政府 已经制 定突 发 公共事件 总体应急预 案 , 但 与国外的应急 事务 规划相 比, 我 国的 应急预案还 是不易进 行实 际层面的操作 。

浅谈公共组织领导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基于4R模式下的分析

浅谈公共组织领导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基于4R模式下的分析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参与现状、作用和挑战进行 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力量, 其参与对于提高危机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进一步探讨如 何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如何提升其在危机预警和长期 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等。
1、定量评估
通过收集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数据、护理差错发生率等客观指标,对护理安全 质量管理体系的成效进行定量评估。例如,可以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 处理和分析,以评估体系的实际效果。
2、定性评估
通过邀请患者和医护人员参与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护理安全质量管 理体系的看法和建议。此外,可以组织专家对体系的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 以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在4R模式下,危机管理分为预备、反应、恢复三个阶段。公共组织领导在这 三个阶段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预备阶段,公共组织领导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 评估潜在的危机。此外,他们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危机应对计划,明确各部门的职 责和行动步骤,确保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在这一阶段,公共组织领导还需 建立危机管理团队,负责危机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在反应阶段,公共组织领导需要迅速启动危机应对机制,调动各种资源,包 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应对危机事件。他们需要密切危机的发展态势,及时调 整应对策略,确保危机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公共组织领导还需要积极与媒体和 公众沟通,及时发布危机信息,消除恐慌情绪。
在恢复阶段,公共组织领导的职责主要是总结经验教训,对危机管理进行全 面反思和改进。他们需要评估危机管理的效果,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 进措施。此外,公共组织领导还需要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秩序,使 社会尽快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2023年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案例范文

2023年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案例范文

2023年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公共关系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一旦企业面临危机,尤其是公共关系危机,如何有效管理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2023年一家知名企业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上的成功经验。

2. 案例介绍2023年,某知名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公共关系危机。

据了解,该企业生产的一款产品被曝光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舆论压力。

企业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客户信任度受到了挑战,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企业必须迅速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挽回公众信任,维护企业形象。

3. 危机管理策略为了有效解决公共关系危机,该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 3.1 及时应对:企业第一时间公开承认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立即展开全面调查,以向公众传递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3.2 积极交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积极与媒体和公众进行交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和处理进展,增强透明度,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和传言。

3.3 实事求是:企业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地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避免隐瞒、欺骗等不良行为,树立诚信形象。

3.4 积极整改:企业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向公众承诺解决问题,并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危机管理结果在不断努力和坚持下,该企业成功地渡过了公共关系危机,并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经过全面整改和信息公开,企业恢复了市场信心和客户信任,股价也逐渐回升。

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成功实践值得总结和借鉴。

5. 结语本案例充分说明了企业在面临公共关系危机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应对,秉持诚信原则,并注意及时交流和积极整改。

这些都是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和原则。

希望本案例能够为其他企业在面临类似情况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使企业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危机,保护企业声誉,取得更好的发展。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摘要:随着社会高速稳定地发展,各种公共危机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并有频繁化和社会化的趋势。

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却远远不够,非政府组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在参与应对公共危机中的优势和必要性。

然而,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中还存在缺陷,并未能有效发挥其功能。

因此,要从政府扶持和非政府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两方面来提高非政府组织公共危机治理的效率。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共危机;危机治理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各种公共危机的爆发,如何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就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

现代政府作为有限政府,很难高效全面地治理经济危机。

而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民间组织,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互助性和自律性活动,具有民间性、公益性和自治性等特征。

因此,这就要求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发挥其独特作用。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客观必然性(一)现实的紧迫性决定了参与的必然性公共危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紧迫性和难控性,迫使社会在应对决策时开展相应措施。

因为非政府组织在灵活性、专业技术以及组织机制上具备的特性,使得它在防范和应对公共危机时对政府起着“助理”的作用,所以非政府组织应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发挥积极作用。

我国非政府组织相对于西方国家发展较晚,虽然暂时没有符合西方国家标准的非政府组织,但是在运作机制和行为上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社会组织确有存在。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公共危机事件在这种关键时期也呈现出复杂化、频繁化和社会化的趋势。

当然,政府充足的财力、物力资源,长效的管理机制与严格的管理体系等在应对公共危机时成效显著。

但实践表明,政府的局限性会导致政府失灵,主要原因是政府只能折衷选择而无法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服务的异质性需求。

此外,特定的公共危机要求特定的专业技术去应对。

因此,在公共危机治理中仅凭国家的命令与计划是很难达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和及时有效地应对,为了弥补政府功能的缺陷,必须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社会资源与力量来应对危机。

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现今,我国进入公共危机频发时期,但公民参与积极性差,旁观心理较强,参与能力薄弱等问题依旧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有待解决。

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应该置身事外,将公共危机视为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责,应该积极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的管理。

标签:企业责任;公共危机管理;社会责任0 引言歷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扩张的资本带来贫富差距拉大、雇佣关系冲突等问题。

近百年来,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也在中国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面临的公共危机大多是有关资源和资源交换方面的危机,企业在此过程中对社会和环境的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面讲公共危机管理中企业参与度低的原因以及企业能够提高公共危机管理参与度的措施。

1 公共危机管理中企业参与度低的原因由于政府单方面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能力有限且成本投入太高,这就需要企业从公众中挺身而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之间相互合作和配合,以便更好的化解公共危机,因此企业参与对于公共危机的管理具有不可磨灭的必要性。

企业难以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对企业参与危机管理的意识淡薄、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性较差、企业缺乏参与危机管理的法制化观念等,下面具体展开论述。

1.1 政府对企业参与危机管理的意识淡薄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传统的危机管理模式得不到及时的转变,形成了政府决策忽视了企业参与的重要性,而企业沦为执行者,被动执行政府的决策的局面。

然而政府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承担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所有内容,目前的一些经济问题暴露出政府过分干预公共危机管理存在加剧权利不平等、滥用行政权力、宪政体制缺陷等弊病。

1.2 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性较差臣民型的公众文化自古形成,在历史进程中根深蒂固,这使得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缺乏,公众缺少对国家事务管理的兴趣和责任,在处理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上,缺少主观能动性,没有主人翁的意识。

同时企业自身追求利润效益最大化的特点,使得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的积极性受到束缚,企业更多的以利益评估投入的可能性,因此公益性的投入由于企业自利性的弊端也会打击其参与积极程度。

关于国有企业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相关分析

关于国有企业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相关分析

企 业 管 理123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03.123关于国有企业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相关分析王中峻(南京市江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江苏南京 211100)摘 要:单靠政府是无法有序完成公共事务的管理的,同时,公共事务的管理还需要社会各界力量以及企业社区的共同支持。

这是因为,作为公共服务的公共事务管理工作,体现着集体理念和公共服务理念。

因此,唯有集全社会力量,才能体现公共管理特点。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结构,国有企业既是国家组织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力量的一部分。

在参与到公共管理时,需要积极发挥领导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国内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公共服务理念的根本体现。

本文围绕公共管理内涵及国有企业本质分析,掌握在具体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公共事务管理 公共理念 服务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123-02经济的建设,推动了多种多样公共事务的发展。

随着近些年国内经济的显著进步,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需求横空出现,但是由于组织不力,因此各类组织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滞后。

多元化的治理,必然是未来公共事务管理的必经趋势。

为此,国企应发扬先进集体精神,用积极的管理模式,推动公共事务的管理发展。

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各项服务,接受社会及公众的调查与监督,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

在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为人民提供更加满意的公众服务,确保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进步。

1 国企公共问题管理参管内涵公共事物治理与服务,国企必须发挥好公共企业的职责作用,并在政府的协调与引导下,主动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投入当地物业管理及卫生医疗的服务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国企必须平衡好社会责任与企业整治任务。

公共事业单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与对策-公共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公共事业单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与对策-公共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公共事业单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与对策-公共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前言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拥有解决和管理危机的能力,在危机不断爆发的过程中,各国开始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危机管理能力,才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危机管理意识和行为起步较晚,相关国家机关不仅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能够养成躲避危机和加强自救的能力等。

新时期,在加强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我国公共事业单位应发挥重要功能,在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公民危机意识的培养。

一、公共危机管理相关含义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积极实施公共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实施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等公共事业单位,管理工作通过预警和预控等方式来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

在重大危机发生以后,又能够通过危机评估及应急管理手段来将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有效的控制危害继续扩大,直至社会恢复到正常状况为止。

各国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实施危机管理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点:首先,在危机发生以前,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如预控和预警等来将引发公共危机的不同因素进行消除,从而达到减少公共危机产生的次数的目的,最佳的效果就是避免危机状况的产生;其次,预警机制的构建,能够对相关危机信息进行提早判断,从而促使相关部门或机构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在充分分析相关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实施精确的判断,有效预防危机的发生并降低即将产生的损失和破坏程度,在危机发生以前,促使社会大众增加危机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再次,危机预案的构建。

相关公共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通过积极完善法制及系统,有效阻挡危机的发生,促使我国社会在更加牢固的保护层当中稳定运行[1].在相关机制的保护下,我国政府能够更加稳定的开展工作,各种应急措施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始实施,促使危机造成的损失降低;最后,积极做好重建工作。

企业如何应对公共危机

企业如何应对公共危机

企业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企业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公共危机是指突发的、有悖于公众利益或者公共道德的事件,往往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成为了企业管理者亟需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的问题。

以下将从事前准备、事中应对和事后处理三个方面提出企业应对公共危机的策略和建议。

首先,企业应该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防公共危机的发生。

一是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流程,包括风险管理制度、公共关系管理制度、危机事件处理流程等,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应对措施,确保企业在危机发生时能及时做出正确和有效的反应。

二是企业应加强与各类群体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协调,主动了解社会舆论动态,以及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变化,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包括公司在内的各类危机事件信息,为后续事中应对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三是企业应重视品牌形象塑造和舆论导向,做好利益相关者的情感引导和舆论导向工作,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等方式,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公众对企业的认知和认同,为公共危机的应对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公共危机发生时,企业需要立即作出应对,及时控制危机蔓延的局势。

首先是要建立紧急危机应对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部门职责,组建专门的危机应对团队,确保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各类危机事件。

其次是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危机,及时对外发布信息,向公众和利益相关者说明事件的真实情况和处理进展,并及时作出公正、明确的解释和道歉。

同时要与媒体保持积极沟通,及时提供信息,避免传播虚假信息和负面评价。

另外,企业还应切实采取措施挽回损失,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

最后,在公共危机处理结束后,企业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危机应对机制,以提高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

首先要分析危机事件的原因和过程,找出漏洞和不足之处,及时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其次要充分利用危机处理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和资源,调整企业战略和管理策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企业参与——概念梳理、发展困境和改进建议摘要:企业参与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和对社会的贡献两个方面内容。

企业参与社会管理是建设有限政府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企业参与危机管理面临着企业社会责任“失范”、政府体制制约、法制政策不健全、企业参与能力弱等发展困境,需要从企业建设、政府支持、法规保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企业参与;发展困境;改进建议自2003年“非典”以来,公共危机管理逐渐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各级政府部门围绕着法律法规建设、应急预案制定、管理机制改革、演习演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使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面临的公共危机突发性更强、破坏性更大、发生频率更高、处置更加困难,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在未来的公共危机管理建设中,进行社会战略的全民动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政府要作为社会力量的发动者,整合企业和第三部门的力量共同进行公共危机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相关概念的梳理1.1公共危机管理及其特点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在科学的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通过监测、预警、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和减轻公共危机灾害的管理活动。

[1]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是危机事件,也就是常说的“突发事件”。

在我国,突发事件按照发生的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不同而被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威胁性和紧急性三大基本特征。

[2]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其他类型的公共管理活动相比较,公共危机管理具有本身特有的特点。

首先,管理的对象具有紧急性和危险性,危机事件经常是突然发生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妥善处置,危机会威胁人民[1]吴兴军.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机制构建[J].华东经济管理,2004,(3):53.[2]王宏伟编著:《应急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页。

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处置过程本身也是有危险性的。

其次,管理的主体具有权威性,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部门及其委托组织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管理活动。

最后,管理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它涉及政府、媒体、社会公众等多方面力量,包含机构建立、人员培训、规章机制、预警预防、处理控制、重建评估等多方面的内容。

1.2企业参与:内部管理和社会贡献企业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

作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企业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也不能离开社会生存。

因此,企业有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义务。

1.2.1企业参与危机管理的首要内容是完善内部管理现代社会的细化分工,使得企业的任何活动都会对上下游产业和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首先表现在其内部管理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塑造企业的安全文化,企业在其日常生产中必须时刻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第二,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经营生产,并建立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和自我监督机制,建立具体、有效的应急预案。

第三,建设应急处置队伍,根据自己的企业规模、经营范围、企业装备等建设企业的救援队伍。

企业的内部管理对公共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2006年的“欣弗”药用试剂事件,造成了全国16个省份93例不良反应病例、11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原因就是相关企业忽视安全生产,消毒工序被缩短了1分钟。

1.2.2企业参与危机管理更突出地表现为其做出的社会贡献首先,企业应与政府、媒体、公民等社会其他部门建立良好的危机管理合作关系,不能因为牟利而忽视其他部门的利益。

例如一些石化企业在规划、建设、生产时应时刻与地方政府保持沟通,遵循地方规划,接受社会监督进行安全生产,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向社会公示通报等。

其次,适应公共治理下的市场化趋势,开发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产品,部分分担政府部门的压力。

如保险公司针对自然灾害推出的保险产品,能够有效增强投保人的抗风险能力;机械、通讯企业生产的救援特种装备,大大提高了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

最后是企业无偿捐助,为灾害救助、灾后重建提供资金、人力、设备等支持。

企业掌控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在设备、技术、人员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企业的贡献不仅对危机处置起到重要的作用,还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一周以内企业认捐总额就超过52亿元人民币,更有大批企业直接派遣人员、设备到灾区参与搜救重建工作,这些企业在灾区挽回的损失和创造的社会效益是难以衡量的。

2.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2.1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是建设有限政府的必然要求现代政府应是公共服务型的政府,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合理分权,政府权力不断下放。

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要建设有限政府,告别全能管制型政府,扩大地方、市场和第三部门的自主治理权。

公共危机管理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政府部门单独是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的,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

企业掌握着庞大的社会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2. 2企业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使然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当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为生存而适应制度环境变迁的产物,是随着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成熟理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也要求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突发事件不断发生的今天,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涵,不仅可以确保企业自身发展,提高企业声誉,而且能造福于企业所在地区的社会公众。

2.3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参与能有效弥补政府管理的不足。

政府部门作为官僚机构,组织僵化,试错成本高,缺乏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能灵活应对新出现的突发事件。

而企业创新性极强,有助于弥补政府应急的不足,有助于我们灵活、机动地应对各类危机。

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也能给企业本身带来收益。

首先,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升自身形象,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企业参与可以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

第三,参与危机管理有利于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

现代企业分工合作越来越紧密,维护社会环境安全稳定,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链条的顺畅,才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1]陈定洋,郝欣富.制度环境变迁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49-54.3.我国危机管理中企业参与的现状与困境近年来,企业部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他们活跃于危机救援的各个领域,积极开展各类营利性、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在社会捐助、制度创新、人员设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参与到危机管理的发展时间短,企业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加上传统管制型政府的制约,我国危机管理中的企业参与面临着困境。

3.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失范”现代企业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经济、法律、伦理、慈善责任,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然而我国的企业文化中普遍缺少这种氛围,存在着一味追逐经济利益,推卸社会责任的问题。

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捐助中的“万科诈捐门”事件,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不够而陷入声誉危机,其背后的原因和教训值得深思。

一般认为,当前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加速转型期,也是新旧体制交替的“社会失范”期,企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凸显“经济人”的本性,而相关的社会伦理、企业文化还没有形成。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类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却尽可能地推卸应承担的社会基本责任,出现了企业没有承担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功能的“失范”。

如: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迫使大量职工下岗;私营企业通过剥削、权钱交易等非正义行为来牟取社会资源和收益;大量逃税漏税、造假账;掠夺性地开发资源、污染环境,等等。

①3.2“全能”政府的体制制约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政府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长期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职能逐渐发生转变,但在社会生活和公共事业领域依旧是主导者。

在这种“全能政府”的管理思维下,企业参与社会管理受到很多限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

例如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各级政府部门把企业当作“奶牛”一样使用,在灾害出现时要求企业捐钱,贡献物资、人员,而忽视企业权益和企业能动性,极大制约了企业能量的发挥。

3.3企业参与缺乏健全的法制与政策渠道一个有利的法制和政策环境,是企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前①关于企业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否属于没有承担社会责任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已经丧失商业道德底线,必须严厉禁止、严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不可同日而语。

提。

在西方国家中,社会管理的市场化运作十分普遍,有各种法律和政策明确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这些规定是企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我国在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一直比较滞后,关于公共管理过程中企业参与的法制建设更是被长期忽视。

国务院在2006年1月发了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但是在这一特别重要的行政规定中,也没有对企业部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职责和地位作出明确规定,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缺乏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

3.4企业参与危机管理的能力较低首先,企业应对危机时反应不迅速,效率较低。

在我国,由于企业参与危机管理缺乏自主性,在多数情况下仍须跟着政府的脚步开展活动,没有能真正体现出其具有的反应迅速、行动灵活的优势。

其次,参与危机管理的程度较低,社会影响较小。

目前,企业在公共危机中的出现,大多是在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以后提供的资金、物资和人员支持,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渠道单一,没能真正体现市场化运作在灾害预防、风险抵御方面的优势。

最后,企业本身在危机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足,对非生产相关的项目不愿投入过多,如只重视提高产量,忽视对生产安全保障设备和污染治理设备的投入。

4.对我国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建议在理想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政府毋庸置疑处于主导的地位,市场、第三部门也应积极发挥作用,来弥补政府的不足,同时还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制和政策保障。

要进一步发展企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参与度和影响力,就需要从企业自身建设、政府支持、法制政策保障等对方面进行推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