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八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C.矿石粉碎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e B.N2C.H D.2O24、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6、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7、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9、“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10、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B.2H C.2H2D.2H+1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2、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 B.氧气C.二氧化碳 D.氮气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3③SO2④O ⑤Mg2+⑥2OHˉ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2、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4、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5、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A.O2和H2O的含量B.O2和N2的含量C.O2和H2的含量D.O2和CO2的含量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9、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试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试题答案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分享了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试题及答案给大家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以下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活性炭放进冰箱内除去异味B.被蚊子叮咬后涂抹肥皂水C.用醋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D.食品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变质了2.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⑴ 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⑵ 豆腐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⑶ 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⑷ 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应经常食用以防患佝偻病⑸ 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A.(1)(2)(4)B.(2)(4)(5)C. (1)(3)(4)D.(1)(2)(4)(5)3.右图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均可分D.能助燃的物质不仅只有氧气,氯气也可以支持氢气的燃烧4.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B.家庭卫生与相关原理:水中加入洗洁精去油污——溶解油污C.实验操作与安全:稀释浓硫酸——把水倒入浓硫酸里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温室效应—— CO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固体遇稀盐酸有气泡放出,则固体可能含碳酸根B.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一种营养素C.合金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耐腐蚀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6.小刚用 pH 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 pH 如下表:在没有除锈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除锈剂的是( ) 物质厕所清洁剂洗发精洗衣液厨房清洁剂pH 1 8 10 13A.洗衣液B.洗发精C.厕所清洁剂D.厨房清洁剂7.下列鉴别物质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 CO 和CO2——看颜色,闻气味B.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C.硫酸铵和氯化钾——加水看溶解性D.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8.2011 年 4 月 6 日,日本东电公司宣布用“水玻璃” 封堵受核辐射污染废水排放成功,标志着治理核辐射向前迈进了一步。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 版 含解析)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1.如图,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点,E F 分别在线段BD 、CD 上,点G 在EF 的延长线上,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若60,84,A BEH HFG n ︒︒︒∠=∠=∠=,则n =__________.【答案】78.【解析】【分析】利用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得到∠DBC=12∠ABC ,∠ACD=12(∠A+∠A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D=12∠A=30︒,利用外角定理得到∠DEH=96︒,由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得到∠DEG=∠HEG=48︒,根据外角定理即可得到∠DFG=∠D+∠DEG=78︒.【详解】∵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DBC=12∠ABC ,∠ACD=12(∠A+∠ABC), ∵∠DBC+∠BCD+∠D=180︒,∠A+∠ABC+∠ACB=180︒, ∴∠D=12∠A=30︒, ∵84BEH ︒∠=,∴∠DEH=96︒,∵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DEG=∠HEG=48︒,∠DFG=∠HFG n ︒=,∵∠DFG=∠D+∠DEG=78︒,∴n=78.故答案为:78.【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此题中求出∠D=12∠A=30︒是解题的关键.2.若△ABC三条边长为a,b,c,化简:|a-b-c|-|a+c-b|=__________.【答案】2b-2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b﹣c<0,c+a﹣b>0,∴原式=﹣(a﹣b﹣c)﹣(a+c﹣b)=﹣a+b+c﹣a﹣c+b=2b﹣2a.故答案为2b﹣2a【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得化简和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本身,零的绝对值还是零,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据此解答即可.3.如图,△ABC中,BD、BE分别是高和角平分线,点F在CA的延长线上,FH⊥BE,交BD于点G,交BC于点H.下列结论:①∠DBE=∠F;②2∠BEF=∠BAF+∠C;③∠F=∠BAC-∠C;④∠BGH=∠ABE+∠C.其中正确个数是( )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B【解析】解:①∵BD⊥FD,∴∠FGD+∠F=90°,∵FH⊥BE,∴∠BGH+∠DBE=90°,∵∠FGD=∠BGH,∴∠DBE=∠F,①正确;②∵BE平分∠ABC,∴∠ABE=∠CBE,∠BEF=∠CBE+∠C,∴2∠BEF=∠ABC+2∠C,∠BAF=∠ABC+∠C,∴2∠BEF=∠BAF+∠C,②正确;③∠ABD=90°﹣∠BAC,∠DBE=∠ABE﹣∠ABD=∠ABE﹣90°+∠BAC=∠CBD﹣∠DBE﹣90°+∠BAC,∵∠CBD=90°﹣∠C,∴∠DBE=∠BAC﹣∠C﹣∠DBE,由①得,∠DBE=∠F,∴∠F=∠BAC﹣∠C﹣∠DBE,③错误;④∵∠AEB=∠EBC+∠C,∵∠ABE=∠CBE,∴∠AEB=∠ABE+∠C,∵BD⊥FC,FH⊥BE,∴∠FGD=∠FEB,∴∠BGH=∠ABE+∠C,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运用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D是△ABC的中线,CE是△ACD的中线,S△ACE=3cm2,则S△ABC=_____cm2.【答案】12cm2.【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ACE的面积是△ACD的面积的一半,△ACD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一半.【详解】解:∵CE是△ACD的中线,∴S△ACD=2S△ACE=6cm2.∵AD是△ABC的中线,∴S△ABC=2S△ACD=12cm2.故答案为12cm2.【点睛】此题主要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5.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60°,则∠BFC=______.【答案】120【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CBF=12∠ABC、∠BCF=12∠ACB,再根据内角和定理结合∠A=60°即可求出∠BFC的度数.【详解】∵∠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CBF=12∠ABC,∠BCF=12∠ACB.∵∠A=60°,∴∠ABC+∠ACB=180°﹣∠A=120°,∴∠BFC=180°﹣(∠CBF+BCF)=180°﹣12(∠ABC+∠ACB)=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已知△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点E在线段BD上,且AE平分∠BAC,若∠B=40°,∠C=78°,则∠EAD=____°.【答案】19°.【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再由AE平分∠BAC,可求得∠EAC,最后由∠ADC=90°,∠C=78°,可求得∠DAC,即∠EAD可求.【详解】解:∵∠B=40°,∠C=78°∴∠BAC=180°-∠B-∠C=62°∵AE平分∠BAC,∴∠EAC=1312BAC∠=,∵AD是BC边上的高∴∠ADC=90°∴∠DAC=90°-78°=12°∴∠EAD=∠EAC-∠DAC=19°故答案为:19°.【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角平分线性质.二、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选择题(难)7.如图,AB⊥BC,AE平分∠BAD交BC于点E,AE⊥DE,∠1+∠2=90°,M、N分别是BA、CD延长线上的点,∠EAM和∠EDN的平分线交于点F,∠F的度数为()A.120°B.135°C.150°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1+∠2=90°得出∠EAM+∠EDN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EAF+∠EDF的度数,根据AE⊥DE可得出∠3+∠4的度数,进而可得出∠FAD+∠FDA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2=90°,∴∠EAM+∠EDN=360°-90°=270°.∵∠EAM和∠EDN的平分线交于点F,∴∠EAF+∠EDF=12×270°=135°.∵AE⊥DE,∴∠3+∠4=90°,∴∠FAD+∠FDA=135°-90°=45°,∴∠F=180°-(∠FAD+∠FDA)=180-45°=135°.故选B.【点睛】本题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已知如图,△ABC中,∠ABC=50°,∠BAC=60°,BO、AO分别平分∠ABC 和∠BAC,求∠BCO的大小()A.35°B.40°C.55°D.60°【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内角和可求出∠ACB=180°-50°-60°=7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O到AB和BC的距离相等,同理可得: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然后可得: 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可得:OC平分∠ACB,所以∠BCO =12∠ACB=35°.详解: 因为∠ABC=50°,∠BAC=60°,所以∠ACB=180°-50°-60°=70°,,因为BO,AO分别平分∠ABC和∠BAC,所以点O到AB和BC的距离相等,同理可得: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所以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所以OC平分∠ACB,所以∠BCO =12∠ACB=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9.如图,在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2,宽为1,A、B两点在网格格点上,若点C也在网格格点上,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点C个数是()A.2 B.4 C.3 D.5【答案】B【解析】如图,满足条件的点C共有4个.故选B.10.在下列图形中,正确画出△ABC的AC边上的高的图形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ABC的AC边上的高的就是通过顶点B作的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根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ABC的AC边上的高的就是通过顶点B作的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根据定义正确的只有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理解定义是关键.11.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20°, 则此多边形是( )A.五边形B.七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答案】C【解析】【分析】先求出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任意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再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即可得到边数.【详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20°,∴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180°﹣120°=60°,∴边数n=360°÷60°=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求出每一个外角的度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以下列数据为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 cm、3cm、5cm B.2 cm、3 cm、4 cmC.3 cm、5 cm、9 cm D.8 cm、4 cm、4 cm【答案】B【解析】【分析】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其实只要最小两边的和大于最大边就可判断前面的三边关系成立.【详解】A、2+3=5,故本选项错误.B、2+3>4,故本选项正确.C、3+5<9,故本选项错误.D、4+4=8,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三、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填空题(难)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4,CD=3,∠ABC=∠ACB=∠ADC=45°,则BD的长为 .【答案】41.【解析】作AD′⊥AD,AD′=AD,连接CD′,DD′,如图:∵∠BAC+∠CAD=∠DAD′+∠CAD,即∠BAD=∠CAD′,在△BAD与△CAD′中,BA CABAD CADAD AD=⎧⎪∠=∠'⎨⎪='⎩,∴△BAD ≌△CAD′(SAS),∴BD=CD′.∠DAD′=90°由勾股定理得DD′=22()=32=42AD AD +',∠D′DA+∠ADC=90°由勾股定理得CD′=22()=932=41DC DD +'+∴BD=CD′=41,故答案为41.14.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 =∠C =90°,E 是BC 的中点,DE 平分∠ADC ,∠CDE =55°.如图,则∠EAB 的度数为_________【答案】35°【解析】【分析】过点E 作EF ⊥AD 于F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CE =EF ,再根据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可得AE 是∠BAD 的平分线,然后求出∠AEB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解即可.【详解】过点E 作EF ⊥AD 于F .∵DE 平分∠ADC ,∴CE =EF .∵E 是BC 的中点,∴CE =BE ,∴BE =EF ,∴AE 是∠BAD 的平分线,∴∠EAB =∠FAE . ∵∠B =∠C =90°,∴∠CDA +∠DAB =180°,∴2∠CDE +2∠EAB =180°,∴∠CDE +∠EAB =90°,∴∠EAB =90°-∠CDE =90°-55°=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ABC和正△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CO平分∠AOE;⑤∠AOB=60°.恒成立的结论有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答案】①②③④⑤【解析】【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SAS即可证明△ACD≌△BCE即可求解.【详解】①△ABC和△DCE均是等边三角形,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AC=BC,EC=DC,∠BCE=∠ACD=120°∴△ACD≌△ECB∴AD=BE,故本选项正确;②∵△ACD≌△ECB∴∠CBQ=∠CAP,又∵∠PCQ=∠ACB=60°,CB=AC,∴△BCQ≌△ACP,∴CQ=CP,又∠PCQ=60°,∴△PCQ为等边三角形,∴∠QPC=60°=∠ACB,∴PQ∥AE,故本选项正确;③∵∠ACB=∠DCE=60°,∴∠BCD=60°,∴∠ACP=∠BCQ,∵AC=BC,∠DAC=∠QBC,∴△ACP≌△BCQ(ASA),∴CP=CQ,AP=BQ,故本选项正确;④∵BC∥DE,∴∠CBE=∠BED,∵∠CBE=∠DAE,∴∠AOB=∠OAE+∠AEO=60°,同理可得出∠AOE=120°,∵D,O,C,E四点共圆,∴∠OCD=∠OED,∴∠OAC=∠OCD,∴∠DCE=∠AOC=60°,∴OC平分∠AOE,故④正确;⑤∵△ABC、△DCE为正三角形,∴∠ACB=∠DCE=60°,AC=BC,DC=EC,∴∠ACB+∠BCD=∠DCE+∠BCD,∴∠ACD=∠BCE,∴△ACD≌△BCE(SAS),∴∠CAD=∠CBE,∴∠AOB=∠CAD+∠CEB=∠CBE+∠CEB,∵∠ACB=∠CBE+∠CEB=60°,∴∠AOB=60°,故本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⑤.【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旋转不变性,找到不变量,是解题关键.16.AD,BE是△ABC的高,这两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O,若BO=AC,BC=a,CD=b,则AD的长为______.【答案】AD的长为a-b或b-a或a+b或12a或b.【解析】【分析】分别讨论△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B、∠C分别为钝角时和∠A为直角时五种情况,利用AAS证明△BOD≌△ACD,可得BD=AD,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得答案.【详解】①如图,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D、BE为△ABC的两条高,∴∠CAD+∠AOE=90°,∠CBE+∠BOD=90°,∵∠BOD=∠AOE,∴∠CAD=∠OBD,又∵∠ODB=∠ADC=90°,OB=AC,∴△BOD≌△ACD,∴AD=BD,∵BC=a,CD=b,∴AD=BD=BC-CD=a-b.②如图,当∠B为钝角时,∵∠C+∠CAD=90°,∠O+∠CAD=90°,∴∠C=∠O,又∵∠ADC=∠ODB=90°,OB=AC,∴△BOD≌△ACD,∴BD=AD,∴AD=CD-BC=b-a.③如图,当∠A为钝角时,同理可证:△BOD≌△ACD,∴AD=BC-CD=a-b.④如图,当∠C为钝角时,同理可证:△BOD≌△ACD,∴AD=BD=BC+CD=a+b.⑤当∠B 为直角时,点O 、D 、B 重合,OB=0,不符合题意,当∠C 为直角时,点O 、C 、D 、E 重合,CD=0,不符合题意,如图,当∠A 为直角时,点A 、E 、O 重合,∵OB=AC ,∠CAB=90°,∴△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BC ,∴AD 是Rt △ABC 斜边中线,∴AD=AD=12BC=12a=b.综上所述:AD 的长为a-b 或b-a 或a+b 或12a 或b. 故答案为:a-b 或b-a 或a+b 或12a 或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SS 、AAS 、ASA 、SAS 、HL 等,注意:SAS 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SSA 和AA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关键.17.已知∠ABC=60°,点D 是其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6,DE//AB 交BC 于点E.若在射线BA 上存在点F ,使DCF BDE S S ∆∆=,请写出相应的BF 的长:BF =_________【答案】23或43.【解析】【分析】过点D作DF1∥BE,求出四边形BEDF1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E=DF1,然后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知点F1为所求的点,过点D作DF2⊥BD,求出∠F1DF2=60°,从而得到△DF1F2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求出DF1=DF2,再求出∠CDF1=∠CDF2,利用“边角边”证明△CDF1和△CDF2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点F2也是所求的点,然后在等腰△BDE中求出BE的长,即可得解.【详解】如图,过点D作DF1∥BE,易求四边形BEDF1是菱形,所以BE=DF1,且BE、DF1上的高相等,此时S△DCF1=S△BDE;过点D作DF2⊥BD,∵∠ABC=60°,F1D∥BE,∴∠F2F1D=∠ABC=60°,∵BF1=DF1,∠F1BD=12∠ABC=30°,∠F2DB=90°,∴∠F1DF2=∠ABC=60°,∴△DF1F2是等边三角形,∴DF1=DF2,∵BD=CD,∠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DBC=∠DCB=12×60°=30°,∴∠CDF1=180°-∠BCD=180°-30°=150°,∠CDF2=360°-150°-60°=150°,∴∠CDF1=∠CDF2,∵在△CDF1和△CDF2中,1212DF DFCDF CDFCD CD⎧⎪∠∠⎨⎪⎩===,∴△CDF1≌△CDF2(SAS),∴点F2也是所求的点,∵∠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DE∥AB,∴∠DBC=∠BDE=∠ABD=12×60°=30°,又∵BD=6,∴BE=12×6÷cos30°=3÷32=23,∴BF1=BF2=BF1+F1F2=23+23=43,故BF的长为23或43.故答案为:23或43.【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练掌握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解题关键,(3)要注意符合条件的点F有两个.18.如图,已知AC平分∠DAB,CE⊥AB于点E,AB=AD+2BE,则下列结论:①AB+AD= 2AE;②∠DAB+∠DCB=180°;③CD=CB;④S ACE﹣S BCE=S ACD.其中正确的是______.【答案】①②③④.【解析】【分析】【详解】①在AE取点F,使EF=BE,连接CF.∵AB=AD+2BE=AF+EF+BE,EF=BE,∴AB=AD+2BE=AF+2BE,∴AD=AF,∴AB+AD=AF+EF+BE+AD=2AF+2EF=2(AF+EF)=2AE,∴AB+AD= 2AE,故①正确;②在AB上取点F,使EF=BE,连接CF.在△ACD与△ACF中,∵AD=AF,∠DAC=∠FAC,AC=AC,∴△ACD≌△ACF,∴∠ADC=∠AFC.∵CE垂直平分BF,∴CF=CB,∴∠CFB=∠B.又∵∠AFC+∠CFB=180°,∴∠ADC+∠B=180°,∴∠DAB+∠DCB=180°故②正确;③由②知,△ACD≌△ACF,∴CD=CF,又∵CF=CB,∴CD=CB,故③正确;④易证△CEF≌△CEB,∴S△ACE﹣S△BCE=S△ACE﹣S△FCE=S△ACF,又∵△ACD≌△ACF,∴S△ACF=S△ADC,∴S△ACE﹣2S△BCE=S△ADC,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故答案为①②③④.四、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选择题(难)19.具备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可以证明它们全等的是( ).A.一边和这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B.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C.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D.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对应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分别进行分析.【详解】解:A、一边和这边上的高对应相等,无法得出它们全等,故此选项错误;B、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通过如图所示方式(倍长中线法)可以证明它们全等(△ABC≌△A′B′C′),故此选项正确..C、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无法利用ASS得出它们全等,故此选项错误;D、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对应相等,无法得出它们全等,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0.Rt△ABC中,AB=AC,D点为Rt△ABC外一点,且BD⊥CD,DF为∠BDA的平分线,当∠ACD=15°,下列结论:①∠ADC=45°;②AD=AF;③AD+AF=BD;④BC﹣CE=2D,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证点A,点C,点B,点D四点共圆,可得∠ADC=∠ABC=45°;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外角性质可得∠AFD=∠BDF+∠DBF>∠ADF,可得AD≠AF;如图,延长CD至G,使DE=DG,在BD上截取DH=AD,连接HF,由“SAS”可证△ADF≌△HDF,可得∠DHF=∠DAF=30°,AF=H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H=AF,可证BD=BH+DH=AF+AD;由“SAS”可证△BDG≌△BDE,可得∠BGD=∠BED=75°,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BG=2DE+EC.【详解】∵AB=AC,∠BAC=90°,∴∠ABC=∠ACB=45°,且∠ACD=15°,∵∠BCD=30°,∵∠BAC=∠BDC=90°,∴点A,点C,点B,点D四点共圆,∴∠ADC=∠ABC=45°,故①符合题意,∠ACD=∠ABD=15°,∠DAB=∠DCB=30°,∵DF为∠BDA的平分线,∴∠ADF=∠BDF,∵∠AFD=∠BDF+∠DBF>∠ADF,∴AD≠AF,故②不合题意,如图,延长CD至G,使DE=DG,在BD上截取DH=AD,连接HF,∵DH=AD,∠HDF=∠ADF,DF=DF,∴△ADF≌△HDF(SAS)∴∠DHF=∠DAF=30°,AF=HF,∵∠DHF=∠HBF+∠HFB=30°,∴∠HBF=∠BFH=15°,∴BH=HF,∴BH=AF,∴BD=BH+DH=AF+AD,故③符合题意,∵∠ADC=45°,∠DAB=30°=∠BCD,∴∠BED=∠ADC+∠DAB=75°,∵GD=DE,∠BDG=∠BDE=90°,BD=BD,∴△BDG≌△BDE(SAS)∴∠BGD=∠BED=75°,∴∠GBC=180°﹣∠BCD﹣∠BGD=75°,∴∠GBC=∠BGC=75°,∴BC=BG,∴BC=BG=2DE+EC,∴BC﹣EC=2DE,故④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1.如图,等腰直角△ABC中,∠BAC=90 ,AD⊥BC于D,∠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C、AD 于E、F两点,M为EF的中点,延长AM交BC于点N,连接DM.下列结论:①AE=AF;②AM⊥EF;③AF=DF;④DF=DN,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BAC=90°,AC=AB,AD⊥BC,∴∠ABC=∠C=45°,AD=BD=CD,∠ADN=∠ADB=90°,∴∠BAD=45°=∠CAD,∵BE平分∠ABC,∴∠ABE=∠CBE=12∠ABC=22.5°,∴∠BFD=∠AEB=90°-22.5°=67.5°,∴∠AFE=∠BFD=∠AEB=67.5°,∴AF=AE,故①正确;∵M为EF的中点,∴AM⊥EF,故②正确;过点F作FH⊥AB于点H,∵BE平分∠ABC,且AD⊥BC,∴FD=FH<FA,故③错误;∵AM⊥EF,∴∠AMF=∠AME=90°,∴∠DAN=90°-67.5°=22.5°=∠MBN,在△FBD和△NAD中{FBD DANBD ADBDF ADN∠∠∠∠===∴△FBD≌△NAD,∴DF=DN,故④正确;故选C.22.已知OD平分∠MON,点A、B、C分别在OM、OD、ON上(点A、B、C都不与点O重合),且AB=BC, 则∠OAB与∠BCO的数量关系为()A.∠OAB+∠BCO=180°B.∠OAB=∠BCOC.∠OAB+∠BCO=180°或∠OAB=∠BCO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画图,可知当C处在C1的位置时,两三角形全等,可知∠OAB=∠BCO;当点C处在C2的位置时,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OAB+∠BCO=180°.故选C.23.如图,在△ABC中,AB=6,AC=10,BC边上的中线..AD=4,则△ABC的面积..为()A.30B.48C.20D.24【答案】D【解析】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因为D为BC的中点,所以DC=BD,在△ADC 和△EDB 中,AD ED ADC EDB DC BD =⎧⎪∠=∠⎨⎪=⎩, 所以△ADC ≌△EDB ,所以BE =AC =10, ∠CAD =∠E ,又因为AE =2AD =8,AB =6,所以222AB AE BE =+,所以∠CAD =∠E=90°, 则11114646242222ABC ABD ADC S S S AD BE AD AC =+=⨯+⨯=⨯⨯+⨯⨯=, 所以故选D.24.已知111122,A B C A B C △△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21212112,A A B C B A A C ==,则111222A B C A B C △≌△;②若12=A A ∠∠,1122=A C A C ,则111222A B C A B C △≌△,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都正确B .①,②都错误C .①错误,②正确D .①正确,②错误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SSS 即可推出△111A B C ≅△222A B C ,判断①正确;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推出即可.【详解】解:①△111A B C ,△222A B C 的周长相等,1122A B A B =,1122AC A C =,1122B C B C ∴=,∴△111A B C ≅△222()A B C SSS ,∴①正确;②如图,延长11A B 到1D ,使1111B D B C =,,延长22A B 到2D ,使2222B D B C =,∴111111A D A B B C =+,222222A D A B B C =+,∵111122,A B C A B C △△的周长相等,1122=A C A C∴1122A D A D =,在△111A B D 和△222A B D 中1122121122==A D A D A A A C A C =⎧⎪∠∠⎨⎪⎩,∴ △111A B D ≅△222A B D (SAS )∴12=D D ∠∠,∵1111B D B C =,2222B D B C =∴1111=D D C B ∠∠,2222=D D C B ∠∠,又∵1111111=A B C D D C B ∠∠+∠,2222222=A B C D D C B ∠∠+∠,∴1112221==2A B C A B C D ∠∠∠,在△111A B C 和△222A B C 中111222121122===A B C A B C A A A C A C ∠∠⎧⎪∠∠⎨⎪⎩, ∴△111A B C ≅△222A B C (AAS ),∴②正确;综上所述:①,②都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构造全等三角形、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 ,ASA ,AAS ,SSS ,而AAA 和SSA 不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五、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25.如图,点P 是∠AOB 内任意一点,OP =5,M ,N 分别是射线OA 和OB 上的动点,若△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5,则∠AOB 的度数为_____.【答案】30°.【解析】【分析】如图:分别作点P 关于OB 、AO 的对称点P'、P'',分别连OP'、O P''、P' P''交OB 、OA 于M 、N ,则可证明此时△PMN 周长的最小,由轴对称性,可证明△P'O P''为等边三角形,∠AOB=12∠P'O P''=30°. 【详解】解:如图:分别作点P 关于OB 、AO 的对称点P'、P'',分别连OP'、O 、P' 交OB 、OA 于M 、N ,由轴对称△PMN 周长等于PN+NM+MP=P'N+NM+MP"=P'P"∴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PMN 周长的最小∴P'P"=5由对称OP=OP'=OP"=5∴△P'OP"为等边三角形∴∠P'OP"=60∵∠P'OB=∠POB ,∠P"OA=∠POA∴∠AOB=12∠P'O P''=30°. 故答案为30°.【点睛】 本题是动点问题的几何探究题,考查最短路径问题,应用了轴对称图形性质和等边三角形性质.26.如图,已知,点E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C 在线段BD 上,8BD =,2DC =,线段AC 交线段DE 于点F ,若AF BD =,则AC =__________.【答案】10.【解析】【分析】延长DE 至G ,使EG=DE ,连接AG ,证明BDE AGE ∆≅∆,而后证明AFG ∆、CDF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出CF 的长,于是可求AC 的长.【详解】解:如图,延长DE 至G ,使EG=DE ,连接AG,∵点E 是线段AB 的中点,∴AE=BE,∴在BDE ∆和AGE ∆中,BE AE BED AEGDE EG =⎧⎪∠=∠⎨⎪=⎩, ∴BDE AGE ∆≅∆,∴AG=BD, BDE AGE ∠=∠,∵AF=BD=8,∴AG=AF,∴AFG AGE ∠=∠∵AFG DFC ∠=∠,∴BDE DFC ∠=∠,∴FC=DC,∴FC=2,∴AC=AF+FC=8+2=1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能利用中点条件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7.如图,在ABC 中, 90,ACB ABD ︒∠=是ABC 的轴对称图形,点E 在AD 上,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若点B 恰好在EF 的垂直平分线上,并且5AE =,13AF =,则DE =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连接BE ,BF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BD ≌△ACB ,进而可得DB=CB ,AD=AC ,∠D=∠BCA=90°,再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E=BF ,然后证明Rt △DBE ≌Rt △CBF 可得DE=CF ,然后可得ED 长.【详解】解:连接BE ,BF ,∵△ABD 是△ABC 的轴对称图形,∴△ABD ≌△ACB ,∴DB=CB ,AD=AC ,∠D=∠BCA=90°,∴∠BCF=90°,∵点B 恰好在EF 的垂直平分线上,∴BE=BF ,在Rt △DBE 和Rt △CBF 中BD BC EB FB =⎧⎨=⎩,∴Rt △DBE ≌Rt △CBF (HL ),∴DE=CF ,设DE=x ,则CF=x ,∵AE=5,AF=13,∴AC=AD=5+x,∴AF=5+2x,∴5+2x=13,∴x=4,∴DE=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180°,E、F分别在BC、CD上,且AB=BE,AD =DF,M为EF的中点,DM=3,BM=4,则五边形ABEFD的面积是_____.【答案】12【解析】【分析】延长BM至G,使MG=BM,连接FG、DG,证明△BME≌△GMF(SAS),得出FG=BE,∠MBE=∠MGF,证出AB=FG,证明△DAB≌△DFG(SAS),得出DB=DG,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DM⊥BM,由五边形ABEFD的面积=△DBG的面积,可求解.【详解】延长BM至G,使MG=BM=4,连接FG、DG,如图所示:∵M为EF中点,∴ME=MF,在△BME和△GMF中,BMMG BME GMFME MF =⎧⎪∠=∠⎨⎪=⎩, ∴△BME ≌△GMF (SAS ),∴FG =BE ,∠MBE =∠MGF ,S △BEM =S △GFM ,∴FG ∥BE ,∴∠C =∠GFC ,∵∠A +∠C =180°,∠DFG +∠GFC =180°,∴∠A =∠DFG ,∵AB =BE ,∴AB =FG ,在△DAB 和△DFG 中,AB FG A DFGAD DF =⎧⎪∠=∠⎨⎪=⎩, ∴△DAB ≌△DFG (SAS ),∴DB =DG ,S △DAB =S △DFG ,∵MG =BM ,∴DM ⊥BM ,∴五边形ABEFD 的面积=△DBG 的面积=12×BG ×DM =12×8×3=12,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由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9.已知等边△ABC 中,点D 为射线BA 上一点,作DE=DC ,交直线BC 于点E,∠ABC 的平分线BF 交CD 于点F ,过点A 作AH ⊥CD 于H ,当EDC=30︒,CF=43,则DH=______.【答案】23【解析】连接AF.∵△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BC=∠ACB=∠BAC=60°.∵DE=DC,∠EDC=30°,∴∠DEC=∠DCE=75°,∴∠ACF=75°-60°=15°.∵BF平分∠ABC,∴∠ABF=∠CBF.在△ABF和△CBF中,AB BCABF CBFBF BF⎧⎪∠∠⎨⎪⎩===,∴△ABF≌△CBF,∴AF=CF,∴∠FAC=∠ACF=15°,∴∠AFH=15°+15°=30°.∵AH⊥CD,∴AH=12AF=12CF=23.∵∠DEC=∠ABC+∠BDE,∴∠BDE=75°-60°=15°,∴∠ADH=15°+30°=45°,∴∠DAH=∠ADH=45°,∴DH=AH=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辅助线的作法.30.如图:在ABC∆中,D,E为边AB上的两个点,且BD BC=,AE AC=,若108ACB∠=︒,则DCE∠的大小为______.【答案】036【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A+∠B,再根据AC=AE,BC=BD ,用∠A 表示∠AEC,用∠B 表示∠BDC,然后根据内角和求出∠DCE 的度数.【详解】∵∠ACB=1080,∴∠A+∠B=1800-1080=720,∵AC=AE,BC=BD,∴∠ACE=∠AEC,∠BCD=∠BDC,∴01(180)2AEC A ∠=-∠01902A =-∠ 01(180)2BDCB ∠=-∠ =01902B -∠ ∵∠DCE+∠CDE+∠DEC=1800,∴0180DCE CDE CED ∠=-∠-∠ = 00011180(90)(90)22A B --∠--∠ =1122A B ∠+∠ =1()2A B ∠+∠ =360【点睛】此题考察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两条等边所在三角形,依此判断对应的两个底角相等.六、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选择题(难)31.已知点M(2,2),且2,在坐标轴上求作一点P ,使△OMP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不可能是( )A .2B .(0,4)C .(4,0)D .2)【答案】D【解析】【分析】 分类讨论:OM=OP ;MO=MP ;PM=PO ,分别计算出相应的P 点,从而得出答案.【详解】∵M(2,2),且OM=22,且点P 在坐标轴上当22OM OP == 时P 点坐标为:()()22,0,0,22±± ,A 满足;当22MO MP ==时:P 点坐标为:()()4,0,0,4,B 满足;当PM PO =时:P 点坐标为:()()2,0,0,2,C 满足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构成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32.如图,在ABC ∆中,120BAC ︒∠=,点,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的中点,边BC 分别与DE 、DF 相交于点,H G ,且,DE AB DF AC ⊥⊥,连接AD 、AG 、AH ,现在下列四个结论:①60EDF ︒∠=,②AD 平分GAH ∠,③B ADF ∠=∠,④GD GH =.则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DE AB DF AC ⊥⊥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①正确;;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到∠BAH+∠GAC=60︒,无条件证明∠GAD=∠HAD,故②错误;由等量代换得B ADF ∠≠∠,故③错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对顶角相等得到GD GH ≠,故④错误.【详解】∵,DE AB DF AC ⊥⊥,∴∠DEA=∠DFA=90︒,∵120BAC ︒∠=,∴∠EDF=360︒-∠DEA-∠DFA-∠BAC=60︒,故①正确;∵120BAC ︒∠=,∴∠B+∠C=60︒,∵点,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的中点,,DE AB DF AC ⊥⊥,∴BH=AH ,AG=CG ,∴∠BAH=∠B ,∠GAC=∠C ,∴∠BAH+∠GAC=60︒,∵无条件证明∠GAD=∠HAD,∴AD 不一定平分GAH ∠,故②错误;∵∠ADF+∠DAF=90︒,∠B=∠BAH,90BAH DAF ∠+∠≠,∴B ADF ∠≠∠,故③错误;∵90B BHE ∠+∠=,30B ∠≠ ,∴ 60BHE ∠≠,∴60DHG ∠≠,∴DHG HDG ∠≠∠,∴GD GH ≠,故④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四边形的内角和求角度,利用对顶角相等,等角对等边推导边的关系.33.如图,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DG 交ACB ∠的平分线CD 于点D ,过D 作DE AC ⊥于点E ,若10AC =,4CB =,则AE =( )A .7B .6C .3D .2【答案】C【解析】【分析】 连接BD 、AD,过点D 作DF ⊥CB 于点F ,利用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BD=AD ,DE=DF ,依据HL 定理可判断出Rt △AED ≌Rt △BF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BF=AE ,再运用AAS 定理可证得Rt △CED ≌Rt △CFD ,证出CE=CF ,设AE 的长度为x ,根据CE=CF 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如图, 连接BD 、AD,过点D 作DF⊥CB 于点F.∵AB 的垂直平分线DG 交ACB ∠的平分线CD 于点D ,DE⊥AC,DF⊥BC,∴BD=AD,DE=DF .∴Rt△AED≌Rt△BFD.∴BF=AE.又∵∠ECD=∠FCD,∠CED=∠CFD,CA=CA ,∴Rt△CED≌Rt△CFD,∴CE=CF,设AE 的长度为x ,则CE=10-x ,CF=CB +BF= CB +AE= 4+x,∴可列方程10-x=4+x ,x=3,∴AE=3;故选C.【点睛】本题涉及到线段垂直平分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及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解答.34.如图,Rt ACB ∆中,90ACB ∠=︒,ABC ∠的平分线BE 和BAC ∠的外角平分线AD 相交于点P ,分别交AC 和BC 的延长线于E ,D .过P 作PF AD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H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AF 交DH 于点G .下列结论:①45APB ∠=︒;②PB 垂直平分AF ;③BD AH AB -=;④2DG PA GH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答案】A【解析】【分析】①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与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CAP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ABP =12∠ABC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整理即可得解;②先求出∠APB =∠FPB ,再利用“角边角”证明△ABP 和△FBP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AB =BF ,AP =PF ;③根据直角的关系求出∠AHP =∠FDP ,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HP 与△FDP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F =AH ;④求出∠ADG =∠DAG =45°,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DG =AG ,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腰相等可得GH =GF ,然后根据即可得到DG GH =+. 【详解】解:①∵∠ABC 的角平分线BE 和∠BAC 的外角平分线,∴∠ABP =12∠ABC , ∠CAP =12(90°+∠ABC )=45°+12∠ABC , 在△ABP 中,∠APB =180°−∠BAP−∠ABP ,=180°−(45°+12∠ABC +90°−∠ABC )−12∠ABC , =180°−45°−12∠ABC−90°+∠ABC−12∠ABC , =45°,故本小题正确;②∵PF ⊥AD ,∠APB =45°(已证),∴∠APB =∠FPB =45°,∵∵PB 为∠ABC 的角平分线,∴∠ABP =∠FBP ,在△ABP 和△FBP 中,APB FPB PB PBABP FBP ∠∠⎧⎪⎨⎪∠∠⎩===, ∴△ABP ≌△FBP (ASA ),∴AB =BF ,AP =PF ;∴PB 垂直平分AF ,故②正确;③∵∠ACB =90°,PF ⊥AD ,∴∠FDP +∠HAP =90°,∠AHP +∠HAP =90°,∴∠AHP =∠FDP ,∵PF ⊥AD ,∴∠APH =∠FPD =90°,在△AHP 与△FDP 中,90AHP FDP APH FPD AP PF ∠∠⎧⎪∠∠︒⎨⎪⎩====,∴△AHP ≌△FDP (AAS ),∴DF =AH ,∵BD =DF +BF ,∴BD =AH +AB ,∴BD−AH =AB ,故③小题正确;④∵AP =PF ,PF ⊥AD ,∴∠PAF =45°,∴∠ADG =∠DAG =45°,∴DG =AG ,∵∠PAF =45°,AG ⊥DH ,∴△ADG 与△FGH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G =AG ,GH =GF ,∴DG =GH +AF ,∴故DG GH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做题时要分清角的关系与边的关系.3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ABC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2,3),若顶点C 落在坐标轴上,则符合条件的点C 有( )个.A .9B .7C .8D .6【答案】C【解析】【分析】要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可分三种情况(①若CA =CB ,②若BC =BA ,③若AC =AB )讨论,通过画图就可解决问题.【详解】①若CA =CB ,则点C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A (1,0),B (2,3),∴AB 的垂直平分线与坐标轴有2个交点C 1,C 2.②若BC =BA ,则以点B 为圆心,BA 为半径画圆,与坐标轴有3个交点(A 点除外)C 3,C 4,C 5;③若AC=AB,则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与坐标轴有4个交点C6,C7,C8,C9.而C8(0,-3)与A、B在同一直线上,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时满足条件的点有3个.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C的个数有8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等知识,还考查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6.如图,在△ABC中,BI,CI分别平分∠ABC,∠ACB,过I点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给出下列结论:①△DBI是等腰三角形;②△ACI是等腰三角形;③AI平分∠BAC;④△ADE周长等于AB+AC.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别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①∵IB平分∠ABC,∴∠DBI=∠CBI.∵DE∥BC,∴∠DIB=∠CBI,∴∠DBI=∠DIB,∴BD=DI,∴△DBI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②∵∠BAC不一定等于∠ACB,∴∠IAC不一定等于∠ICA,∴△ACI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③∵三角形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AI平分。
(完整word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试题答案
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试题答案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分享了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试题及答案给大家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以下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活性炭放进冰箱内除去异味B.被蚊子叮咬后涂抹肥皂水C.用醋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D.食品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变质了2.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⑴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⑵豆腐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⑶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⑷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应经常食用以防患佝偻病⑸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A.(1)(2)(4)B.(2)(4)(5)C. (1)(3)(4)D.(1)(2)(4)(5)3.右图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均可分D.能助燃的物质不仅只有氧气,氯气也可以支持氢气的燃烧4.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B.家庭卫生与相关原理:水中加入洗洁精去油污——溶解油污C.实验操作与安全:稀释浓硫酸——把水倒入浓硫酸里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温室效应—— CO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固体遇稀盐酸有气泡放出,则固体可能含碳酸根B.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一种营养素C.合金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耐腐蚀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6.小刚用pH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表:在没有除锈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除锈剂的是( ) 物质厕所清洁剂洗发精洗衣液厨房清洁剂pH 1 8 10 13A.洗衣液B.洗发精C.厕所清洁剂D.厨房清洁剂7.下列鉴别物质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 CO和CO2——看颜色,闻气味B.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C.硫酸铵和氯化钾——加水看溶解性D.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8.2011年4月6日,日本东电公司宣布用“水玻璃”封堵受核辐射污染废水排放成功,标志着治理核辐射向前迈进了一步。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小丽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琴弦的编号及情况如下表所示:(1)如果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小丽应选择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2)如果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小丽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3)通过查阅资料,小丽知道了琴弦的振动频率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如果小丽的实验无误,则可确定的是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一定比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振动时音调高。
【答案】④⑤①②③⑤【解析】【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编号为④、⑤的琴弦材料,琴弦的粗细、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因此可用来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编号为①、②的琴弦材料,琴弦的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因此可用来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
(3)在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时,需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表中符合条件的是③、⑤;由图知,琴弦越长,音调越低,③和⑤相比,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③较短,音调较高。
2.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_.【答案】空气柱a c【解析】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奏竹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且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空气柱越长,产生的笛声的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2)可以看出在图示的三个位置中,当布团在a位置时,管内的空气柱最短,因为空气柱越长(短)竹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高),所以此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在c点是空气柱最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低.3.(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_____.(2)图乙是探究“”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 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A.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 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 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 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 按质量计算, 空气中约含氮气78%, 氧气21%,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曾被称为“惰性气体”2.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B.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C.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 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D.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4.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 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 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 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 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 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5、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 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 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 同时开始加热, 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 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6.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司马光砸缸B. 铁杵磨成针C. 火烧赤壁D. 凿壁偷光7、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 其中呈酸性的是()A. 血浆7.35-7.45B. 胆汁7.1-7.3C. 胃液0.9-1.5D. 胰液7.5-8.08、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 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 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A. ②③B. ②④C. ①④D. ①③9、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 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A. 人和动物的呼吸B. 植物的呼吸作用C. 化石燃料的燃烧D. 利用太阳能发电10、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 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______,都是不可再生燃料。
(2)煤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NO2、CO、_______(填化学式)和烟尘:
16.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17.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
A.只含碳元素B.只含氧元素
C.只含碳、氧两种元素D.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1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13.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 氧化铜、液氧
C. 生锈的铁钉、五氧化二磷D. 水和冰相混合、啤酒
14.氧气的化学性质( )
A.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很活泼,在常温时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西气东输”是一项重大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将减少部分工业和居民使用煤作燃料,减少煤燃烧对空气产生的污染。这里指的“西气”其主要成分是CH4,写出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_________。
(5)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研究发现,NH3燃烧释放大量的能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请将NH3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
八年级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爱科学的佳佳在“测量平均速度”时,想研究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图中AC段的路程是______ cm;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秒表,在测量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答案】不是 9.00 偏小【解析】【详解】(1)[1]前段路程为4cm用时2s,后段路程为5cm用时1s,所以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2]图中AC段的路程为10.00cm-1.00cm=9.00cm;[3] 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测得的时间偏大,由svt可知,当测得的时间t偏大时会导致平均速度v偏小的。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AC v =_____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BC v _____AC v (填“>”、“<”或“=”);(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_(填“大、小”)。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化学监测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4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在试卷上和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1.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爱护花草树木B.购物用布袋C.双面用纸D.焚烧垃圾2.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A.二氧化硫B.甲烷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D.空气经液化、蒸发获得氧气的过程中,最先蒸发出来的是氧气4.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老师观察到四个同学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C.取用石灰石D.验满5.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B.家用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排气C.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D.加油站严禁烟火,面粉厂不用6.在太空的空间站划燃火柴,即使是头朝下,火柴也会很快熄灭,原因是A.空间站内氧气浓度不够B.空间站温度太低C.空气不对流,没有氧气补充D.达不到着火点7.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C.2g 氢气和1g 氧气反应生成3g 水D.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8.下图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结束时停止加热B.加热立即收集C.检测装置气密性D.集满后移出集气瓶9.从化学视角“烟”、“雾”、“光”、“焰”是有区别的。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八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八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 ,含解析) 1 / 14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八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研究物体运动形式B. 制作丰富的食品C. 研制新的药物D. 合成新物质【答案】A【解析】解:A 、研究物体运动形式,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B 、制作丰富的食品,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C 、研制新的药物,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D 、合成新物质,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验氢气纯度B. 胶头滴管的使用C. 倾倒液体D. 过滤【答案】D【解析】解: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
26.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水资源。右图是水的通电分解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生活中净化水常有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操作,其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_____。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即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消毒杀菌。
(3)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18.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单质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
D.O2-、Na+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同
19.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阴离子Am-与B元素的阳离子Bn+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B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上述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改进后过滤,小明向过滤后略带颜色的滤液中放入___________来除去颜色和异味,得到澄清透明的水,他就高兴地宣布:我终于制取了纯水!小刚对此并不同意,理由_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8.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
【2021】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word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经过点(1,-2),则k= ( )A.-2B.2C. 12 C.- 122.如果把分式 a+2ba−2b中的a 、b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一定 ( )A.是原来的3倍B.是原来的5倍C.是原来的 13C.不变3.已知直线y=2x+b 与坐标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4,则b 的值是 ( ) A.4 B.2 C.±4 C. ±24.一次函数y=kx+k(k ≠0)和反比例函数y= kx (k ≠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5. 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 ∥CD ,②AB=CD ,③BC ∥AD ,④BC=AD 这四个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能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 (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6.菱形ABCD 的面积为120,对角线BD=24,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 ) A. 64 B. 60 C. 52 D. 50学校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7.平行四边形一边的长是10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可以是()A. 4cm,6cmB. 6cm,8cmC. 8cm,12cmD. 20cm,30cm8.如图,在△ABC中,AC=B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E旋转1800得△CFE,则四边形ADCF一定是()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梯形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如图,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函数y= kx(x<0)的图像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A. -12B. -27C. -32D. -3610.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上一点,BE=1,P为AC上一动点,则当PB+PE取最小值时,求PB+PE= ()A. 3B. 4C. 5D. 6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将直线y=-2x+1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直线l,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最能表示化合物中化学键种类的是()A. Na、ClB. H2OC. CaCO3D. HCl答案:B2. 天然气主要成分不包括()A. 甲烷B. 乙烷C. 丙烷D. 氧气答案:D3. 化学符号“H”代表()A. 氢气B. 水C. 氢离子D. 铁答案:A4. 化学中常用的浓度单位是()A. %B. g/cm^3C. mol/LD. mL答案:C5. 下列物质不属于化合物的是()A. NaClB. COC. O2D. C2H5OH答案:C6. 电解质是指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化合物,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醋酸B. 砂糖C. 酒精D. 油答案:A7. 在氧化铁制备实验中,下列哪种物质是还原剂()A. Fe2O3B. NaOHC. COD. CuSO4答案:C8. 化学式为H2SO4的物质称作()A. 硫酸B. 钠硫酸C. 硫酸钠D. 钠酸答案:A9. 在化学方程中,左右两边所含各种原子的总数必须相等,这是()A. 氧化反应定律B. 质量守恒定律C. 能量守恒定律D. 动量守恒定律答案:B10. 金黄色的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A. 氧气B. 二氧化硫C. 氢气D. 二氧化碳答案:B第二部分:填空题1. 烧碱( NaOH )的俗称是 __碱__ 。
2. 元素化合价的大小对表明元素本身的活泼程度有__参考__作用。
3. 能不能用电解法提取某种金属制备某种物品,主要取决于该金属在-- 手性--排列中排列的位置。
4.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量纲相同,均为__g/mol__。
5. 金属向非金属离子转移电子形成的物质称作__离子化合物__。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解释化学反应热和化学反应特征以及有哪些方式体现着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得到反应生成物所放出或吸收了的热量,并以化学式∆rH表示。
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
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2C.H2CO3D.SO22、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C.隔离可燃物 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5、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锥形瓶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7、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A. B. C. D.8、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 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N>M B.生成H的质量相等2C.相对原子质量:N>M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9、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10、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NO2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2、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4、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B.NO2C.NH3D.N22、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3、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长劲漏斗B.量桶C.坩埚钳D.椎形瓶4、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5、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6、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7、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9、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A.难溶性B.稳定性C.吸附性D.可燃性2、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读出液体的体积 D.液体的取用3、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不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质D.一定是混合物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5、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C.Mg2+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7、下列仪器在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9、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难溶于水C.该实验可说明N2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1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1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13、如图所示,等体积的 A、B 两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以看到()A.B 瓶中有水流入 B.A 瓶中有水流C.A,B 瓶中均有水流入 D.A,B 瓶均无水流入14、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长颈漏斗B.试管夹C.滴瓶 D.蒸发皿15、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1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7、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8、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1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2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下图中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2、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4:1 D.5: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湿衣晒干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5、下列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分子 B.原子 C.中子 D.离子6、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H2SO47、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B.氯化钾(KCl)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8、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难溶于水2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11、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读出液体的体积 D.液体的取用1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13、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是由海水分子构成的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构成的14、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15、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秸秆露天焚烧B.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禁放烟花爆竹2、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 C.H2D.2H23、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5、“神舟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则NiFe2O4在该反应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6、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闻气体气味D.连接仪器7、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C.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D.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9、工业上,锻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铝块制成铝锅B.木板制成课桌C.铁矿石炼成铁D.冰块制成冰雕2.正确量取18 mL液体,应选择的量筒是( ) A.10 mL B.20 mL C.25 mL D.50 mL3.爸爸出差前,吩咐小明要喂养好家里的几条名贵金鱼。
小明按爸爸的样子喂养4天后,突然发现有两条鱼死了。
小明的同学们对鱼的死亡发表了以下看法:鱼缸里的鱼太多了;鱼缸的温度不适当;连续几天没给鱼缸换水;鱼缸里缺氧;鱼食有问题;喂鱼的方法不当。
同学们发表的这些看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做出猜想C.设计方案D.解释与结论4.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非常重要。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2007年入夏太湖中的蓝藻出现疯长现象,5月29日发现,美丽的太湖水面上漂浮着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湖面出现死鱼,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
其主要原因是沿途大量流入①雨水②生活污水③农田废水④泥沙。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6.某同学归纳出氧气的主要用途有:①急救病人,为飞行员、潜水员等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②在钢铁冶炼中,进行富氧鼓风,提高炉温,加速冶炼过程,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③化学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蒸馏水④使乙炔燃烧产生高温的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割断金属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用作氧化剂⑥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促进燃料迅速燃烧,产生高温气体推动火箭前进。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①③⑤B.②④⑥C.仅有③D.仅有⑤7.小华同学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大家帮助小华分析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时,同学们发表了下列观点。
其中与试管破裂没关系的是()A.可能是加热前没有预热B.可能是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C.可能是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D.可能是被加热液体量太多,超过试管容积的1/38.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中没有带电的微粒,所以原子不显电性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一种微粒D.任何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9.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A.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B.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10.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有四个主要过程:①过滤②沉降③消毒④吸附。
其处理的A.闻气体的气味B.点燃酒精灯C.取用液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④①③C .④②①③D .②①④③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先在A 、B 、C 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填在相应的括号内,然后在D 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每小题的选择与填充各1分)11.实验室可用于直接加热的化学仪器有 ( )A .试管B .烧杯C .量筒 D.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高锰酸钾B .氯化钾C .氧化汞D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区分的物质 区分方法A 蒸馏水和自来水 看颜色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C 氮气和空气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14.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氧气,但又不引入杂质,可使用的燃烧物是( )A .硫磺B .木炭C .红磷D .15.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粒模型图,其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从中获取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分解反应B .甲、乙、丙均属化合物C .分子、原子都改变了D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6.(5分)左图取自于某同学绘制的元素周 期表的一部分。
⑴图中①处应填入的数字是 ; ⑵图中②应填写的元素符号为 ; n 个该元素的原子可表示为 ; ⑶图中有一种元素的符号书写错误,改正后的元素 符号为 ;⑷图中③所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
17.(4分)用托盘天平称量一未知质量的烧杯。
现用“↓”表示向托盘上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
请用“↑”和“↓”在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下图中用“Ⅰ”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7.6g)。
砝码/g 50 20 20 10 5取用情况 ↓↑ ↓18.(3分)如右图所示。
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与装置甲相比较,装置乙一个明显的优点是:;(2)检验所得气体时,D 处使用的方法是:;(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水的组成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
19.(4分)⑴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空气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①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其中可用于生产化肥和作保护气的是 ,其约占空气体积的 %;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 。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7 N 氮 14.01 ①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5 ② 磷 ③ 17 cL 氯②右表是今年第一季度赣州市空气质量报表。
根据表中信息,可判断首要污染物对赣州市空气质量造成的不良后果主要是:。
20.(5分)某同学测试各种物质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⑴准备实验:用玻璃片盖住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用玻璃片的(选填“光滑面”或“磨沙面”)与集气瓶口接触;⑵进行实验:为了使各物质与氧气完全反应,操作方法是;图示实验中,有火焰产生的是(选填实验编号);⑶分析与表达:①所示实验中有错误的是(选填实验编号);②图示三个实验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21.(4分)A、B、C、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 ;B ;D ;⑵在C与E反应前后,固体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则C物质在这个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四、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2.(4分)在第一单元课题1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小红按以下步骤做了胆矾的有关实验:①将少量蓝色的胆矾晶体放入研钵中研成蓝色粉末;②取少量粉末装入试管并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振荡,观察到可形成澄清的溶液;③往胆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根据小红的实验步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⑴胆矾具有的物理性质有:、、;⑵上述实验步骤(填实验步骤的编号)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23.(3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测试: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如右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⑴该实验的目的是:;⑵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⑶从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24.(3分)小明同学收集好一瓶氧气,正准备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时,不小心把集气瓶碰倒了。
他赶快将集气瓶扶起,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带火星的木条仍然可以复燃。
氧气的浓度与木条复燃的剧烈程度关系如何?小明取四个相同并标有刻度的集气瓶做了如下测试,记录如下:集气瓶编号收集前瓶中的水占集气瓶的体积用排水集气法分别排去四个集气瓶中的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SO2NO2可吸入颗粒物.043.0150.036得分评卷人A B水固体C固体A 固体+液气体A 1/5 木条不复燃B 2/5 木条复燃C 3/5D 4/5 木条复燃,且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大于B⑴在上表中填写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 瓶中,观察到的现象。
⑵带火星的木条在集气瓶 (选填集气瓶编号)复燃现象最明显;由此推出氧气的浓度与木条复燃剧烈程度的关系是 。
五、实验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25.(8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⑵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所谓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指:“使用无毒无害原料,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品或废物,低耗能高产率的化学反应过程。
”下面制得氧气的途径:a 、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 b 、低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得到氧气 c 、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得氧气 d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得氧气。
依据绿色化学的理念,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以上途径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且适宜在实验室制氧的方法是(用化学反应的文字式表示): ;用此方法制取氧气时,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装置填编号,下同);收集氧气不能选用的的装置是 ;②二氧化硫是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依据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硫你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 ,然后 。
26.(6分)发光发热是化学变化的标志之一,如碳、铁、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就伴随发光发热现象。
蜡烛燃烧、白炽灯通电也会发光发热,蜡烛燃烧、白炽灯通电都是化学变化吗?请参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问题的探究,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⑴观察白炽灯内钨丝的颜色和状态,然后通电,观察到有光和热的现象产生。
约1~2min 后,停止通电、观察现象、重新测试,发现钨丝颜色、状态和性质都没有变化。
⑵点燃蜡烛,观察到有光和热的现象产生,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有 产生;若改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
说明蜡烛燃烧有 和 生成;⑶分析上述两个实验,你对该问题得出的结论是 。
⑷人类需要的能量,大多数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
请你另举一具体事例,说明化学反应产生的光或热可造福于人类: 。
27.(7分)长期存放的浓氨水(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如果密封性不好,试剂瓶内的液体体积会慢慢地减小了。
【提出问题】瓶内液体体积慢慢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出猜想】构成浓氨水的粒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得分 评卷人①② A B C D E F【查阅资料】氨水呈碱性,水呈中性;无色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色,在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中不变色。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⑴取少量无色氨水和水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装有氨水的试管内的液体变成红色,说明氨水显性;装水的试管内的液体不变色,说明水。
⑵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据图填写实验报告:实验现象结论烧杯B:;烧杯D:;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反思与应用】⑴设计如图乙所示对比实验的作用是。
⑵分子性质的相关知识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现象。
请你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分子具有的另一点性质:。
28.(4分)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在化学课上,同学们观察了下图I所示的实验。
依据该实验的原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下图I所示装置改进为下图Ⅱ所示装置,并重新进行测定。
请你根据图I、图Ⅱ所示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测试过程中红磷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Ⅱ所示装置,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