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合集下载

完整版1-10章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重点考点浓缩

完整版1-10章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重点考点浓缩

第一节现代农业的理论框架知识点1现代农业的内涵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1)原始农业:有目的的种植、养殖;生产工具以石器、木制工具为主。

(2)传统农业:技术状况长期不变;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变化小;人力资本稀缺。

(3)现代农业: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来装备、以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集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为一体,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协调、高效、安全的农产农业生态系统。

现代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绿色革命为中心的三次革命。

注意:美国约翰梅尔按照农业的性质对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划分:(1 )传统农业,农业技术基本上是停滞的,农业生产的增长取决于传统要素供给的增加;(2)低资本技术农业发展阶段,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的或资本节约型的技术创新和使用,且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重点;(3)高资本技术农业发展阶段,农业部门的相对重要性大大下降,资本积累已经足以支持非农业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资本变得越来越充裕;人地比例逐渐下降,农场平均规模扩大;劳动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昂。

2、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1)创新的理念。

创新的渠道包括:弓I入农业新产品、弓I进农业高新技术、开辟新的农产品市场、开拓农业生产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农业企业的新组织形式(2)产业化经营的理念。

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

(3)集约化经营的理念。

集约化经营的三种模式分别是资本集约、技术集约和劳动力集约。

我国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

(4)全球化理念:美国农业是典型的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农业。

(5)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土地经营形成规模、专业协作形成规模、联合发展形成规模。

(6)标准化的理念3、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内涵: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和产业体系为支撑;形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

完整版 1-10章 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重点考点浓缩讲课讲稿

完整版 1-10章 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重点考点浓缩讲课讲稿

完整版1-10章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重点考点浓缩第一章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第一节现代农业的理论框架知识点1:现代农业的内涵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1)原始农业:有目的的种植、养殖;生产工具以石器、木制工具为主。

(2)传统农业:技术状况长期不变;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变化小;人力资本稀缺。

(3)现代农业: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来装备、以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集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为一体,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协调、高效、安全的农产农业生态系统。

现代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绿色革命为中心的三次革命。

注意:美国约翰梅尔按照农业的性质对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划分:(1)传统农业,农业技术基本上是停滞的,农业生产的增长取决于传统要素供给的增加;(2)低资本技术农业发展阶段,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的或资本节约型的技术创新和使用,且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重点;(3)高资本技术农业发展阶段,农业部门的相对重要性大大下降,资本积累已经足以支持非农业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资本变得越来越充裕;人地比例逐渐下降,农场平均规模扩大;劳动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昂。

2、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1)创新的理念。

创新的渠道包括:引入农业新产品、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开辟新的农产品市场、开拓农业生产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农业企业的新组织形式(2)产业化经营的理念。

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

(3)集约化经营的理念。

集约化经营的三种模式分别是资本集约、技术集约和劳动力集约。

我国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

(4)全球化理念:美国农业是典型的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农业。

(5)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土地经营形成规模、专业协作形成规模、联合发展形成规模。

(6)标准化的理念3、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内涵: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和产业体系为支撑;形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

中级经济师 农业实务讲义知识

中级经济师 农业实务讲义知识
例〈单〉.
现代农业是通过( )把产供销、贸工农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A计划体制
B.利益联结
C.市场机制
D.可发持续发展
答案: C
分析:参见教材P2
例〈单〉.
下列关于现代农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发达农业
B.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农业
C.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D.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E.农业要素的分散性
答案: BCD
分析:参见教材P2-P3
3、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P3-P4)
表1-1-2 现代农业主要内容
内容
标志
概括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
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
核心→科学化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
(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
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
(3)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
例题7(2007年73题,2008年74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中的"投资收益"指标,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包括( )。
A 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收入
B 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
C 对外投资分得的股利
D 对外投资分得的债券利息
E 投资到期收回或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正确答案:BCDE
⑤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
⑥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2)基本特点(事物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 )。
A农业功能的单一性
B.农业技术的先导性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四章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四章

第四章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讲述农产品质量和食物安全的基本理论。

从历年考题来看,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都有涉及。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年份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合计2008年5题5分1题2分0题0分6题7分2007年5题5分1题2分0题0分6题7分2006年2题2分0题0分0题0分2题2分第一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考试内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意义;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部分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特点及其来源。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涵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状况。

广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包括农产品满足贮运、加工、消费、出口等方面的需求。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则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特点:(1)危害的直接性;(2)危害的隐蔽性;(3)危害的累积性;(4)危害产生的多环节型;(5)管理的复杂性。

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来源:(1)物理性污染,如人工或机械等因素在农产品中混入杂质或因农产品因辐射导致放射性污染。

(2)化学性污染,如使用农药、兽药、添加剂等造成的残留。

(3)生物性污染,如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某些毒素。

【例题1·单选题】因使用农药、兽药、添加剂等造成的残留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属于()。

A.生物性污染B.化学性污染C.人工污染D.物理性污染[答疑编号911040101]【答案】B【例题2·多选题】广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包括农产品满足()等方面的需求。

A.贮运B.加工C.消费D.出口[答疑编号911040102]【答案】ABCD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一般规律四点一般规律:(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第一章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前言一、学习方法1.把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2.多做习题和历年考题二、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讲述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要考察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等内容。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第一节现代农业考试内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题:1.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 )。

A.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B.技术高度密集C.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D.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正确答案』D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三类道路选择:第一类,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发展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二类,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类,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

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经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第四,产业经营的一体性: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第五,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第六,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例题: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由嫄 讲义

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由嫄 讲义

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一、概述农业经济是农业生产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理论、市场营销、农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作为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的学习者,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农业经济的专业知识与实务,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农业经济形势。

二、农业生产与经济理论1. 农业生产要素的组成与作用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它们共同作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决定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

2. 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倡导科技与信息化的应用,包括农业机械化、无土栽培、温室种植等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3. 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传统农业、产业化农业、农业综合经营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

三、市场营销与农产品流通1. 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定位、渠道选择、价格战略等,需要根据不同的农产品和市场需求来进行灵活应变。

2. 农产品流通渠道农产品流通渠道包括批发市场、农产品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农产品适合的流通渠道也不同。

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认证是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关键环节,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标识等内容。

四、农业政策与法规1. 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农业政策是国家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价格支持政策、补贴政策等。

2. 农业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农业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涉及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

3. 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是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减轻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五、实践案例与经验共享1. 农业企业经营案例通过真实的农业企业经营案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农业经济实务,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 农业经济实践经验共享讲师和学员们可以共享自己在农业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以促进共同的学习与进步。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讲义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讲义

在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农业经济科目上,我们需要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进行全面的学习和掌握。

农业经济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经济问题。

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农业经济讲义的内容将涉及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农业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粮食生产和粮食经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市场体系构建等内容。

我们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我们来了解一下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地域性和生产性的特点。

周期性表现在农作物种植、施肥、收获等活动都有相应的季节,并且这些季节性活动会形成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变化。

地域性表现在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条件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特点各异。

生产性表现在农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生产出供人类消费的农产品,这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也是农业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传统的家庭农场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兴起也为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带来了新的变化。

这些变迁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另外,农业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农业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涉及到城乡劳动力流动、农民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另外,在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农村市场体系构建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市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构建。

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对于促进农产品的流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重点考点浓缩(610章打印版)

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重点考点浓缩(610章打印版)

第六章农产品供求与价格第一节农产品需求需求和需要的关系:需求品种的范围小于需要;(2)需求(3)需求有趋向于需要的趋势。

农产品需求影响因素:人口因素、收入水平、农产品价格、价格是最活跃最主要的变量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2)农产品的可替代程度。

(3)农产品用途的广泛性。

(4)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差异。

农产品需求的特殊性:会引起加工业者和各级流通主体对中间农产品的需求。

(2)农产品多属于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

(3)就同一销售阶段而言,各种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各类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4)同种农产品在不同销售阶段需求价格弹性不同(5)农产品需求具有多样性。

具有很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与品质有很大的相关性。

第二节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两个必要条件:(1)有出售欲望(2)有供给能力。

农产品供给量来源于:①国内当年生产的可供出售的农产品农产品供给影响因素:(1)农业资源(2)农业科学技术(3)5)相关农产品的价格(6)生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2)资源的丰富程度。

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供给弹性大(3)农产品成本的高低。

生产成本增加的幅度如果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则盈利减少,供给量增加少,供给弹性小。

(4)价格变动时间的长短。

价格变动时间越短供给弹性越(5)生产条件改变的难易。

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规模变动较容易,供给弹性相对较大;资金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规模变动较困难,供给弹性较小。

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某些期的持续波动。

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农产品供给对价格与其他产量变化反应滞后导致的。

第三节供求均衡与蛛网理论供求均衡——短期价格的形成:即均衡价格的形成,是价蛛网理论——长期价格的形成:是阐述在动态的条件下,以及由蛛网理论的假定条件:(1)本期供给量决定本期价格。

(2)本期价格决定下一期产量。

蛛网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农产品的供需变动规律。

三种蛛网类型:需求和供给的变动以图形表示3种类型: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弱,并逐步收敛,最后趋于均衡。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讲义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讲义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讲义一、农业经济概述农业经济是指农业生产与农业市场等经济活动的总和。

它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发展和农民的生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政策、资源配置、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1. 农业经济的特点农业经济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波动较大,需求也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

2.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农业经济是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1. 农业生产的要素组合农业生产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组合。

其中,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资本和技术的投入能够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2. 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受到人口变化、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高品质、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三、农业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1.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和生物资源等,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科学种植方式、灌溉设施的改善和农业区划的调整等措施,能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农产品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环境、保护生态、维护农民权益的发展模式。

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农业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1. 农业政策的作用农业政策是指国家在农业经济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旨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农民权益。

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 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应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农村金融支持和农民培训等方面的因素。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讲义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讲义

第一部分: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1.1 农业经济的定义及作用农业经济是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村稳定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1.2 农业经济的特点农业经济有诸多特点,包括季节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投入产出周期长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困难和复杂性。

第二部分: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2.1 农业生产的要素农业生产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这些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有大规模农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下有着不同的适用性。

2.3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技术不断进步,从传统的耕作方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农产品价格与市场3.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求关系、政策调控、市场竞争等。

了解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对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3.2 农产品市场的营销方式农产品市场的营销方式有直接销售、批发市场、网络销售等多种形式,农民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方式时要结合自身的条件优劣势进行权衡。

第四部分:农业政策与农业经济4.1 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技术、税收等多方面的支持,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2 农业保险政策农业保险政策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经济的风险。

第五部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5.1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等。

5.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第一章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前言一、学习方法1.把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2.多做习题和历年考题二、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讲述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要考察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等内容。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第一节现代农业考试内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题:1.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

A.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B.技术高度密集C.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D.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正确答案』D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三类道路选择:第一类,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发展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二类,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类,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

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经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第四,产业经营的一体性: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第五,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第六,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例题: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七章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七章

第七章农村集体经济统计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讲述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概述与实务。

本章的重点是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指标、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指标、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指标、农民负担情况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和平衡等式。

本章可供命题的细节点很多,应引起重视。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年份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合计2008年4题4分2题4分5题10分11题18分2007年2题2分2题4分—4题6分2006年————第一节农村集体经济统计概述考试内容: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概念、目的、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统计资料的一般搜集方法等。

统计指标概念和指标分类、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统计分组的方法包括分组标志的选择、如何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分组,掌握并运用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方法等。

一、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对象与内容农村集体经济统计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它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辖(或所属)经营单位经济活动在数量方面的表现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研究和认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和运行规律。

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目的:反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

调查对象一般是指需要进行调查的某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的各个具体单位。

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调查对象包括构成农村集体经济的各类经营单位,包括各类乡镇级集体企业、村组集体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农户等调查单位。

比如,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统计的调查对象是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统计的调查对象是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主要内容:(1)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

(2)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

(3)农民负担情况统计。

(4)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统计。

2022年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知识重点1-4章

2022年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知识重点1-4章

农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方法一、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比照分析方法,是指将调查和实验所收集到的各项农业经济效果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归纳、分组,根据可比性原那么将性质相同的指标进行比照分析,以区别经济效果的大小,从而选择最优农业方案的一种方法。

比较分析法类型可细分为平行比较法、分组比较法和动态比较法三种。

比较方法:(1)平行比较法是对不同方案,通过采用多个指标,列成平行表进行综合比较,评定其经济效果的优劣。

采用平行比较法的步骤是:确定评价对象;选择评价指标;收集整理资料;列出平行比较表; 综合比较分析并选出最优方案。

(2)分组比较法是按一定的标志进行分组,按每组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3)动态比较法是根据不同时期的资料,采用动态数列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经济现象中的依存关系和开展变化趋势的方法。

比较分析法内容:(1)规模比较。

一定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的自然条件要求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规模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劳动力,土地面积,产量、产值、资金占用等,而这些规模指标适用于不同经营条件,而我国当前主要选用土地面积作为种植业生产规模大小的衡量指标。

(2)水平比较。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投入水平,二是产出水平,具体表现为总量水平和平均水平。

总量水平如总产量、总产值,具体可以分为时点水平和时期水平。

平均水平如亩产量、亩本钱,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典型水平和集中趋势,在获得平均水平指标时,应注意资料的代表性和个体差异性。

(3)速度比较,指某一社会经济现象在两个不同时间开展水平的比较,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化的相对程度。

(4)结构比较。

农业生产结构有三个层次:一是农村产业结构即农村内部的一、二、三产业;二是农业内部结构即农、林、牧、副、渔结构以及种植内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结构;三是农业各部门内部的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

(5)效益比较主要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生产方案的实施要实现三个效益总体最大化。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重要章节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重要章节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重要章节摘要: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重要章节一、农业经济概述- 农业的定义和作用- 农业经济的构成和特征二、农业生产要素-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劳动力及其配置- 资本及其投资三、农业生产与技术进步- 农业生产的特点与类型-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 农业生产的风险与应对四、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农产品的市场供给-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五、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 农业政策的类型与作用- 我国农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农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选择正文: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重要章节一、农业经济概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农业经济是基础性经济,它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其次,农业经济是弱势经济,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较大,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最后,农业经济是社会性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和资本。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土地利用存在较大问题。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庞大,但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力配置存在失衡现象。

资本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农业资本的投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农业资本的存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进步农业生产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多样性、地域性和季节性,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广应用农业技术。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等方面,它们共同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中级经济师农业实务归纳

中级经济师农业实务归纳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推进策略
1、实施规模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协同发展现代农业的推进战略;2、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效益优先、绿色兴农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3、实施可持续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4、实施从生产到消费的全产业链发展战略;5、实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农业“走出去”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
4、流动资产周转率= ÷
5、总资产周转率= ÷
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 ÷ )*100%
2、销售毛利率=[( - )÷ ]*100%
3、资产净利率=( ÷ )*100%
4、净资产收益率=( ÷ )*100%
5、资本保值增值率=( ÷ )*100%
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
P46
乡镇自治阶段
1949-1957
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村级政权,乡镇政权直接领导村以下工作。
核心:对乡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乡村社会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体系中。
人民公社制阶段
1958-1982
核心:高效、大规模地汲取乡村资源来快速推进工业化。
乡政村治确立阶段1983-2005
核心:仍是汲取乡村资源,促进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
2、外出务工劳动力所占比重=(外出务工劳动力数÷汇总劳动力数)*100%
集体经营收益P166
集体经营收益=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经营支出-管理费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P195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经营收益+其他收入-其他支出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分配盈余=盈余-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
农业企业的资金成本P252
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P258
投资回收期法:
A方案:第一年回收额:20000-12000=8000(元),第二年回收余额时间:8000÷13000≈0.62(年),投资回收期为:1+0.62=1.62(年)(最优)

中级经济学农业经济

中级经济学农业经济

中级经济学农业经济摘要:1.农业经济的重要性2.中级经济学对农业经济的研究方法3.农业产业链的优化与发展4.农业政策与市场机制5.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6.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与挑战7.未来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正文:一、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国家经济的核心支柱,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农业经济不仅涉及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还关乎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诸多方面。

二、中级经济学对农业经济的研究方法中级经济学为研究农业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

从中级经济学的视角,我们可以分析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从而找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同时,通过运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原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农业市场、政策和经济周期等问题。

三、农业产业链的优化与发展农业产业链的优化与发展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农业技术创新、农业产业政策、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等方面。

此外,还需注重发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

四、农业政策与市场机制在农业经济中,政策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着调控作用。

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

同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竞争,可以促使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五、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等支持体系的作用,降低农民生产风险。

六、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农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农业产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逐步增长;另一方面,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农业生产风险加大、农村人才流失等问题。

2021中级经济师《农业》备考讲义(第1讲)

2021中级经济师《农业》备考讲义(第1讲)

2021年经济师中级农业先导预习课【预习班次讲义学习说明】中级经济师预习班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思维,为更好地进行经济师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预习班的学习应该是高效和轻松的,采用学练结合的方式。

所以在进行讲义设计时也为大家做了高效的学习标记:黑色加粗字体标记知识点,双下划线标记需要背诵的重要词汇。

最后请在本节回顾中进行填空练习,自我检测学习情况。

第一章现代农业发展概论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合计多选合计案例分析合计总合计分值平均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2044120066本节知识概览知识点1——现代农业的内涵知识点2——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知识点3——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知识点4——发展阶段知识点5——现代农业面临的突出矛盾知识点1——现代农业的内涵按照生产力水平划分:世界农业发展精力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原始农业:生产工具落后,石器、木制工具为主,依靠天然食物,刀耕火种,完全靠天吃饭。

传统农业:①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②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长期变化甚微;③人力资本稀缺。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历史、相对的概念。

其中动态性表现在现代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绿色革命为中心的三次革命。

知识点2——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先后出现了有别于石油农业的多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立体高效农业、高科技型农业、观光休闲型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系统。

将能源使用减少到最低,一切副产品都要通过再循环。

多种经营,保证物量生产最大。

强调建立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

特点:生产率高、稳定持续、综合性、有机性和效益性。

有机农业:一般情况下,有机农业不用化肥、农药及其合成的化学制品,在需要时使用一定限量的化肥或农药作为应急手段,也称为有机农业。

由于成本高和产出率低,只会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存在。

立体高效型农业: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高效复合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第一章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前言一、学习方法1.把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2.多做习题和历年考题二、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讲述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要考察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等内容。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第一节现代农业考试内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题:1.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

A.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B.技术高度密集C.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D.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正确答案』D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三类道路选择:第一类,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发展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二类,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类,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

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经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第四,产业经营的一体性: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第五,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第六,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例题: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提高土地生产率B.提高劳动生产率C.提高资源利用率D.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正确答案』B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 )。

(2009年真题)A.农业技术的先导性B.农业要素的集约性C.农业功能的多元性D.农业效益的单一性E.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确答案』ABCE三、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特征是商品化(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高度商品化);方向是持续化(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产业化(产供销和贸工农的一体化产业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

第二,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

第三,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市场化。

第四,流通与消费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期货交易。

第五,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第六,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协作、专业分工、商品化经营。

例题:1.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是( )。

A.农业可持续发展B.一体化产业体系C.发达的农产品市场D.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正确答案』B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摸索和起步阶段(1949-1978年)。

1957年,现代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同义语,被首次提出。

第二阶段,基础和展开阶段(1978-2000年)。

第三阶段,攻坚与实质阶段(2001-今)。

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确农业、数字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种源农业和能源农业。

生态农业是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农业中的一种新农业,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

精确农业是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以及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数字农业是指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农作物发育生长、病虫害发生、水肥状况变化以及相应的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获取信息,建立动态空间多维系统,模拟农业生产过程中种种现象。

都市农业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

观光农业是指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

种源农业,是以种养殖业的良种建设工程为核心,通过良种产业化和生产规模化的新兴农业。

能源农业是有目的地生产生物质能含量大、利用价值高的农作物,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凝结在农作物中的生物质能开发出来,将其转化为可供直接利用的能源。

例题:1.以种养殖业的良种建设工程为核心,通过良种产业化和生产规模化的农业类型是( )。

A.生态农业B.精确农业C.能源农业D.种源农业『正确答案』D2.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的农业类型是( )。

A.都市农业B.种源农业C.有机农业D.生态农业<[答疑编号『正确答案』C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第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分散。

第二,科技水平落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

第三,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许多设施陈旧老化。

第四,农业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五,要素市场,特别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发育不足。

六、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与任务第二节科技进步与农业科技推广考试内容: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特点与内容,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和职能,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了解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与特点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

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按技术进化程度的不同分为: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

技术进化是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例如新品种的育成和使用、施肥方法的改进、灌溉技术改进等;技术革命是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革,其结果往往是原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杂交水稻技术、转基因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

农业科技进步的特点:第一,综合性:涉及多方面领域。

第二,渐进性:研究周期长,渐进式的技术进步。

第三,区域适应性:农业科技应用因区域自然条件而不同。

第四,应用的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应用存在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

例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农业科技领域内的技术革命的技术有( )。

A.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和使用B.施肥方法的改进C.灌溉技术改进D.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正确答案』D2.由农业生产特点所决定,农业科技进步具有( )的特点。

(2009年真题)A.应用的确定性B.渐进性C.区域适应性D.应用的不确定性E.综合性『正确答案』BCDE3.农业发展史上有两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以( )为主导,标志着美国杂交王米、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以及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

(2009年真题)A.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B.现代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C.现代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D.农业化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正确答案』C二、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容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农业技术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科学。

农业科技进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品种改良、作物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第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基础设施、农用能源;第三,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第四,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的技术进步:劳动技能、管理技能。

三、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内部动力:产量目标、质量目标、利润目标、产品竞争力目标外部动力: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城镇化发展、农业外贸、农业现代化例题: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源于( )。

A.农村产业结构变革B.农业产业化经营C.农业现代化D.产品竞争力目标『正确答案』D四、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农业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因素。

其作用表现在: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

五、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与职能农业技术推广是指使用试验、示范、宣传等手段,将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实践转移和扩散,是把农业科学技术这个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联系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生产技术开发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

基本职能:第一,催化职能。

包括传达式推广和教育式推广,前者是简单地把新技术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那里;后者不仅包括信息传达,还包括帮助推广对象掌握怎么样使用新技术。

第二,反馈职能。

反馈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信息,利于更好的研究。

例题:1.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 )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包括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2006年考题)A.示范B.培训C.营销D.指导E.合作『正确答案』ABD2.把新技术的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属于农业技术推广催化职能的( )推广形式。

(2009年真题)A.教育式B.行政式C.市场化D.传达式『正确答案』D六、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五个阶段:第一,选定推广项目:推广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来源:科研成果、引进技术、农民生产经验、推广部门技术改造。

第二,推广试验:小区试验、不同地区推广试验。

从科研到生产的关键环节。

第三,示范:选择示范田和示范户,直接向农民传授操作方法。

第四,推广:通过示范证明该项技术在当地的推广价值后,进行大面积推广。

第五,反馈和改进研究:将试验、示范及推广的信息反馈给科研部门。

例题:1.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不包括()。

A.研究开发B.选定推广项目C.推广D.推广试验『正确答案』A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体(推广组织和技术潜在使用者)、内容(农业新技术的供给和需求)、客体(农业科技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