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合集下载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通用6篇)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通用6篇)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通用6篇)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篇1首先我认为这节课陈老师很成功的落实了这样几个问题上: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

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3、怎样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的写法和读法。

其次,陈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让学生在童趣中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陈老师根据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利用数学小精灵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

同时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二、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乘法的意义,陈老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在课的伊始,教师创设游乐园里“飞机图”的情境,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从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两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数量相同于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的特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加法算式的书写,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提出“观察这个加法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又一次针对本质特点进行提问,充分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通过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三、让学生在需要中学数学从过山车的7个2相加,到8个2,9个2,10个2,再到,如果我们全班都去坐过山车,就有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通过写连加算式让学生体验到用加法表示多个数相加的繁琐,促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对相同加数的连加产生强烈的改革需要,有一种想创造简便写法的欲望,再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的过程。

这时陈老师适时地引入乘法计算。

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同时也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范本 (3)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范本 (3)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经典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

怎样写评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听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如何训练学生的复述、分析、评价等口头表述能力”,谈几点收获一、利用好玩的生活情境,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课堂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境游乐园入手,直接把学生松散的心紧紧抓牢。

通过让学生观察游乐园中活动项目,发掘数学信息,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

二、师生互动交流,共同体验乘法意义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打开了,争着回答黑板上几个加法算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展示着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的利用学生的发言小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

对乘法的读写法作了明确的点拨示范,给了学生很好的榜样作用。

三、练习形式丰富多彩,及时巩固了乘法的意义练习的形式有看图填空、判断(我来当小老师),方式有动手摆学具、抢答、小组比赛等,通过多种练习手段,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全方位的巩固了乘法的意义。

四、课堂中对学生的复述、分析能力方面训练到位建议:1、在得出乘法意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

如4+4+….+4随着加数的越来越多,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

2、练习题中可以适当的进行拓展,比如利用5+5+5+6可以写成什么样的乘法算式3、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比较欠缺。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2这节课《乘法的初步认识》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必须先突破“几个几”,因此我们备课组探讨出这样的探秘单:用画图方法表示4个3,再列式表示,还能怎样列式表示?学生在填写探秘单时经历了一个建构乘法模型的过程:先通过画图形成图形表征——列算式同数连加算式表征——乘法含义的表述。

热《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0篇

热《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0篇

热《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0篇【精华】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那么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热《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本学期第七周,我们学校安排了数学组二年级同课异构活动。

作为听课者,我认为这五位老师讲的各有特色,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反思的地方。

首先,我说一下刘xx老师的课,他从实际生活出发,提问同学们都到那些地方去玩过?用最简单,最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孩子们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耿xx老师采用“抱团游戏”导入新课,让孩子们充分的动起来,整堂课课堂气氛很活跃。

金芳妮老师采用复习旧知的形式导入新课。

刘春妮老师从生活场景出发,让同学们观察教室里面的窗户,并指出教室的后墙上有三个窗户,每个窗户上安装了6片玻璃,问一共有多少片玻璃?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孩子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也存在很多数学问题。

教学的过程中,都落实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以及为什么要用乘法;第二,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可以用乘法表示?第三,怎样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第四,个别老师还对乘号的来历做了简单的介绍。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多指正!热《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2本学期第七周,我们学校安排了数学组二年级同课异构活动。

作为听课者,我认为这五位老师讲的各有特色,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反思的地方。

首先,我说一下xx老师的课,他从实际生活出发,提问同学们都到那些地方去玩过?用最简单,最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孩子们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认识乘法》评课稿十五篇

《认识乘法》评课稿十五篇

《认识乘法》评课稿十五篇《认识乘法》评课稿1这节课《乘法的初步认识》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必须先突破“几个几”,因此我们备课组探讨出这样的探秘单:用画图方法表示4个3,再列式表示,还能怎样列式表示?学生在填写探秘单时经历了一个建构乘法模型的过程:先通过画图形成图形表征——列算式同数连加算式表征——乘法含义的表述。

课堂当中谢老师利用探秘单精心设计以下几个环节达到课堂的有效性:1.这幅图能表示4个3吗?简简单单地一个问题引出一组3个,有4组,也就是有4个3,让优等生带动中下学生获取4个3。

2.两次对比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更深刻地理解乘法的含义。

第一次对比4个3,3+3+3+3=12,4×3=12,问:乘法算式中的4和3表示什么意思?理解3是相同加数,4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第二次对比3个4,4+4+4=12,3×4=12,问:为什么乘法算式中只有一个4,而加法中有这么多4,理解3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通过这两次对比提炼出乘法含义的本质。

3.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我有两个困惑:1.竖着看表示3个4,横着看表示4个3,而他们都可以用列算式4×3=12,这两个算式中4和3一样吗?有必要对比吗?度把握到哪里?2.这节是乘法的第一节课,是否还要增多一些基础题,如看图列出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以及乘法算式……《认识乘法》评课稿2《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要落实到让学生理解这样几个问题上: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

2.什么样的加法才能用乘法表示。

3.怎样用乘法表示。

纵观这节课,我认为李老师在课堂上有以下三个方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一. 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老师在出示了5个3用加法计算后,怎么办?然后教师适时介入乘法计算。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9篇)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9篇)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那么优秀的评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1听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如何训练学生的复述、分析、评价等口头表述能力”,谈几点收获1、利用好玩的生活情境,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课堂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境游乐园入手,直接把学生松散的心紧紧抓牢。

通过让学生观察游乐园中活动项目,发掘数学信息,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

2、师生互动交流,共同体验乘法意义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打开了,争着回答黑板上几个加法算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展示着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的利用学生的发言小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

对乘法的读写法作了明确的点拨示范,给了学生很好的榜样作用。

3、练习形式丰富多彩,及时巩固了乘法的意义练习的形式有看图填空、判断(我来当小老师),方式有动手摆学具、抢答、小组比赛等,通过多种练习手段,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全方位的巩固了乘法的意义。

4、课堂中对学生的复述、分析能力方面训练到位建议:1、在得出乘法意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

如4+4+….+4随着加数的越来越多,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

2、练习题中可以适当的进行拓展,比如利用5+5+5+6可以写成什么样的乘法算式3、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比较欠缺。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2《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优选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一、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

本节课一开始X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

然后设疑,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种困难?”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进,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

二、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

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

基本练习让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三、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

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

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X老师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教学资源:从课的引入到课后活动,都用教科书中的主题图、秋千图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相同加数求和的数学问题,从而感受产生乘法运算的必要性,理解乘法运算与按群数数的关系。

在问题情境中充分让学生计数数法多样化,算式写法多样化,还通过比较,让学生类比加数相同的求和、加数不相同的求和与乘法的关系,更加深对乘法意思的理解。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篇一」刘老师设计的这节课教学思路是很清晰的,通过学生特感兴趣的游乐园情景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比较、发现算式共同特点,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写一写的过程中体会有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时还用加法算式特别麻烦,从而引出乘法算式及意义,最后巩固练习。

就是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零碎,每个大环节设计意图都很好,如果能把每个大环节整合一下,把问题集中在一个问题,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就让学生自己完成,就不要老师领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了,比如情境图可以综合成一个情境图,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肯定会说出其中一种游乐活动,“每架小飞机上有3人”“有5架小飞机”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小飞机上共做了几个人?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其他的问题就可以直接放给学生,“你还能发现其他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这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或者直接回答(放给学生并不一定是小组合作),学生应该能模仿刚才的例子提出其他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应该就是乘法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有加法算式简单的变成了乘法算式,要提升到----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就可以用乘法算式,在这个环节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多说一说,加深印象,比如,7×4表示什么,为什么用5×4?提出类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及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

所以说,在引导学生列出连加算式时,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总结归纳出这些都是几个几相加的和,然后分别说一说其他算式都是几个几相加的和。

如果学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应该紧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学生的解释也可以引出乘法算式及意义,然后紧接着让其他学生也来说一说,最后再比较乘法算式和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发现,意图是通过比较观察体会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要比用加法简便,在学生能想到乘法算式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再回到100节小火车能乘多少人,什么悬念。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实用12篇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实用12篇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实用12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那么什么样的评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1听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如何训练学生的复述、分析、评价等口头表述能力”,谈几点收获一、利用好玩的生活情境,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课堂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境游乐园入手,直接把学生松散的心紧紧抓牢。

通过让学生观察游乐园中活动项目,发掘数学信息,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

二、师生互动交流,共同体验乘法意义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打开了,争着回答黑板上几个加法算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展示着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的利用学生的发言小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

对乘法的读写法作了明确的点拨示范,给了学生很好的榜样作用。

三、练习形式丰富多彩,及时巩固了乘法的意义练习的形式有看图填空、判断(我来当小老师),方式有动手摆学具、抢答、小组比赛等,通过多种练习手段,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全方位的巩固了乘法的意义。

四、课堂中对学生的复述、分析能力方面训练到位建议:1、在得出乘法意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

如4+4+….+4随着加数的越来越多,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

2、练习题中可以适当的.进行拓展,比如利用5+5+5+6可以写成什么样的乘法算式3、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比较欠缺。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2王老师的课带给我最大的体会是那儿童般的语言和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环节设计。

本节课的亮点有: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

在导入阶段,教师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3篇)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3篇)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评课稿是必不可少的,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

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各位老师,同行们:首先要谢谢钟老师和杨老师。

这次我第三次听陈老师《乘法的初步认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也是一节概念课。

乘法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也是后续学习的知识基础,甚至在初中、高中要学的很多知识都与乘法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节课陈老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展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乘法算式的简便,在认知过程中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陈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简洁但不简单,亲和而富有情意”的课堂,充分突显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陈老师安排了“抱团打天下”作为课前游戏,又出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如“帮喜羊羊们算钱”“游乐场解决问题”“摆小棒”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了运用“观察→问题→列式”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

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二、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体验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在课堂中陈老师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分三次体验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第一次在“暖羊羊一共有多少钱”中学生算出4个10相加后,老师提问:如果再增加一张10元,是几个10相加呢?第二次在计算“村长一共有多少钱?”时,陈老师通过“我都听不清了,慢一点儿,我都不知道我该写多少个5了?”“这到底要加多少5啊?”“我现在写得够吗?”“还差几个5?”等语言来引导,这两个环节的明线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几个几”,暗线就是让学生感知了连加计算的麻烦。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4篇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4篇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1各位老师,同行们:首先要谢谢钟老师和杨老师。

这次我第三次听陈老师《乘法的初步认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也是一节概念课。

乘法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也是后续学习的知识基础,甚至在初中、高中要学的很多知识都与乘法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节课陈老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展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乘法算式的简便,在认知过程中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陈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简洁但不简单,亲和而富有情意”的课堂,充分突显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陈老师安排了“抱团打天下”作为课前游戏,又出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如“帮喜羊羊们算钱”“游乐场解决问题”“摆小棒”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了运用“观察→问题→列式”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

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二、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体验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在课堂中陈老师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分三次体验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第一次在“暖羊羊一共有多少钱”中学生算出4个10相加后,老师提问:如果再增加一张10元,是几个10相加呢?第二次在计算“村长一共有多少钱?”时,陈老师通过“我都听不清了,慢一点儿,我都不知道我该写多少个5了?”“这到底要加多少5啊?”“我现在写得够吗?”“还差几个5?”等语言来引导,这两个环节的明线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几个几”,暗线就是让学生感知了连加计算的麻烦。

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8篇

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8篇

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那要怎么写好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俞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切身感受相同加数这种特殊的加法算式来引出乘法,既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也加深了学生对乘法的理解。

将这个新出现的计算形式合理的融入到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中。

在具体操作上,让学生从不同的加法算式中挑出那些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分类环节)作到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形象的数学,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然后利用算全班小朋友的手指数目,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算式——乘法算式。

由一般的加法算式中提炼特殊的加法算式,既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再把这样的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步骤清晰,层次分明,已为这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接下去的核心内容基本都是为这个“改写”服务的。

包括认识乘法的基本读写方法,巩固“改写”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刚刚认识的这个乘法的时候,一般很容易将其意义与加法混淆,比如课堂上就出现了4×4=8的回答。

这是对乘法意义的不理解。

巩固和练习是可以熟练“改写”,但是对于一些对意义还有存疑惑的学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在加强和巩固。

俞老师在课堂上的运用了各种方法,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了乘法的意义以及与加法的区别,只是在具体练习上有所欠缺。

数学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很一般化的,能够普及的`方法。

既然是方法,就能够通用。

乘法的出现就直接囊括了所有加数相同的加法,将这个思想贯彻到学生知识体系中就是所有加数相同的加法都可以用乘法表示。

俞老师尽量多的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加法算式改写到乘法算式,其实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发掘。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精选10篇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精选10篇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那么什么样的评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1各位老师,同行们:首先要谢谢钟老师和杨老师。

这次我第三次听陈老师《乘法的初步认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也是一节概念课。

乘法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也是后续学习的知识基础,甚至在初中、高中要学的很多知识都与乘法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节课陈老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展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乘法算式的简便,在认知过程中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陈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简洁但不简单,亲和而富有情意”的课堂,充分突显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陈老师安排了“抱团打天下”作为课前游戏,又出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如“帮喜羊羊们算钱”“游乐场解决问题”“摆小棒”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了运用“观察→问题→列式”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

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二、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体验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在课堂中陈老师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分三次体验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第一次在“暖羊羊一共有多少钱”中学生算出4个10相加后,老师提问:如果再增加一张10元,是几个10相加呢?第二次在计算“村长一共有多少钱?”时,陈老师通过“我都听不清了,慢一点儿,我都不知道我该写多少个5了?”“这到底要加多少5啊?”“我现在写得够吗?”“还差几个5?”等语言来引导,这两个环节的明线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几个几”,暗线就是让学生感知了连加计算的麻烦。

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8篇)

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8篇)

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8篇)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今天的两节课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反思的地方。

以下我就陈xx老师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发表自己几点浅薄的看法。

如果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首先我认为这节课陈老师很成功的落实了这样几个问题上: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

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3、怎样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的写法和读法。

其次,陈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让学生在童趣中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陈老师根据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利用数学小精灵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

同时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二、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乘法的意义,陈老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在课的伊始,教师创设游乐园里“飞机图”的情境,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从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两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数量相同于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的特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加法算式的书写,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提出“观察这个加法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又一次针对本质特点进行提问,充分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通过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三、让学生在需要中学数学从过山车的7个2相加,到8个2,9个2,10个2,再到,如果我们全班都去坐过山车,就有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通过写连加算式让学生体验到用加法表示多个数相加的繁琐,促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对相同加数的连加产生强烈的改革需要,有一种想创造简便写法的欲望,再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的过程。

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通用8篇)

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通用8篇)

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通用8篇)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通用8篇)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

刘爽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周老师安排了简单活跃的拍手活动作为课前游戏,又出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2、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课堂中周老师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在理解完过山车中2+2+2+2+2表示5个2相加,周老师提问,如果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

这时周老师适时地引入乘法计算。

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

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

在练习上,周老师也颇费苦心,通过我会连、我会选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这些巩固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练习,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值得商榷:1、从图中来,没有回图中去。

课的伊始,刘爽老师很好的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发现了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了数学问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精选12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精选12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精选12篇)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篇1王老师的课带给我最大的体会是那儿童般的语言和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环节设计。

本节课的亮点有: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

在导入阶段,教师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

为下面的教学提供一个平台。

2、在新知的教学中能突出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乘法的来历,在教学时,王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

当学生列出了几个加法算式后,教师出示了2+2+2+2…+2=?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然后引出了可以用乘法计算。

这样,乘法的来历就很明了了。

3、在练习中突破难点。

王老师设计的练习都很典型,涉及了很多方面。

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尤其是后面的第4题,每竖行合作写算式时,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活跃的去做题。

而老师在学生的反馈中也引导学生注意先想想是几个几,然后再列式,第六小题,涉及到了有加数不同的时候,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了不同的加数是不能用乘法计算的,只是时间关系,要是再让学生说一说就更好了。

建议:1、在乘法的引入环节上。

王老师引导大家列出了很多几个相同数相加的算式,然后又出示了几个算式去观察是几个几,最后由2+2+2+…+2=?引出了可以写成一个比较短的算式,从而介绍乘法。

我觉得可以列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后,直接就介绍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再说说这是几个几,可以写成几乘几,这样会节省出后面练习的时间。

2、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体现的不太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三年级
上周二赏析了修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不论是课的设计,还是教师引导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还有练习的方式,都给我了较好的启示。

我们组通过讨论认为修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很好。

一、活用教材,善于组合教学资源。

修老师注意在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

修老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公园一角荡秋千项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地体会“几个几”。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巩固练习时,又活用教材,将学生带入游乐场的世界,接触生动形象的素材,有4人4人的摩天轮,有2人2人的过山车……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乘法算式的基本特点。

二、直观教学,善于创设活动情境。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

本节课,修老师紧紧围绕“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个数”这个中心,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具体的活动情境,把学生带入公园一角,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的不同,发现相同加数,感知相同加数的个数。

进而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在巩固练习中,修老师也不忘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一些相同图形,并列出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加深了
对乘法算式的理解,进一步感受乘法算式的基本特点。

三、巧妙设疑,善于引领自主学习。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惠指出:“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只为学而学,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

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景,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形成学生欲证不能,欲罢不能的态势,就会使学生很快地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进入数学思维的境界。

教学中,修老师让学生听写加法算式:3个2相加;4个3相加;5个4相加;100个2相加。

让学生亲身经历100个2相加写加法算式很累很麻烦,从而产生学习乘法新知的欲望。

在强烈的好奇心的引领下,使学生的学习走向主动。

学生通过主动观察、探索,思考,操作等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看、找、想、说、练的数学活动中,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尝试解决中学,在合作探究中悟”,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学习的自主性。

当然,每一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

在巩固练习第1题的教学中,有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与各位探讨。

本节课的重点有两点,一是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二是乘法的意义。

在练习中,求玩摩天轮的一共有几人?学生已经口答:4×5=20(人),教师又问:用加法怎么列式?学生再口答加法列式。

这样,是不是会存在思维的倒退。

使部分学生依然依赖加法来解决问题,不能很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2011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