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糖尿病血糖监测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糖尿病血糖监测PPT课件

糖尿病血糖监测PPT课件
两侧进行采血。
消毒
采血前应对采血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可使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避 免感染。
更换采血针
采血针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 染,同时要选择针头较细的采血针 ,减轻疼痛感。
记录血糖监测结果
记录血糖值
每次测量血糖后应将血糖值记录在笔记本或电子 设备上,方便查看和分析。
分析血糖变化
通过记录血糖值,可以分析血糖变化趋势,以便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饮食习惯。
糖尿病血糖监测 PPT课件
目录
• 糖尿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 血糖监测的方法和频率 • 如何正确解读血糖监测结果 •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 血糖监测与糖尿病管理
01
CATALOGUE
糖尿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了解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影响
血糖水平与糖尿病症状
通过监测血糖,可以了解血糖水平与 糖尿病症状的关系,如高血糖可能导 致口渴、多尿等症状,低血糖可能导 致头晕、乏力等症状。
通过监测血糖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药物治疗、饮 食控制或运动治疗等的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等。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如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 、调整饮食结构或增加运动量等 。
为确保血糖仪的准确性, 应定期将其送至专业机构 进行校准,一般建议每年 进行一次。
选择知名品牌
购买血糖仪时应选择经过 认证的知名品牌,以确保 质量和准确性。
正确使用
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血糖 仪,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 测量结果不准确。
注意采血部位和消毒
采血部位
选择采血的部位时应避免伤口、 炎症、硬结等部位,尽量在指腹

血糖美国标准2015

血糖美国标准2015

血糖美国标准2015血糖是人体内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

血糖水平的高低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对血糖的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美国作为世界上医疗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其对于血糖标准的制定和更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2015年发布的美国血糖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根据2015年的美国血糖标准,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水平应该在70-100mg/dl之间。

这个范围是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数据统计得出的,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情况。

如果空腹血糖水平超过100mg/dl,可能意味着患者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其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2015年的美国血糖标准也对其血糖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根据标准,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70-130mg/dl之间,餐后1-2小时的血糖水平应该控制在不超过180mg/dl。

这些要求的制定是为了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保护他们的生命健康。

另外,2015年的美国血糖标准还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指导。

根据标准,孕期妇女应在怀孕期间进行血糖筛查,以及时发现并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这些举措的实施对于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2015年的美国血糖标准还对于低血糖的定义和处理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低血糖是一种危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根据标准,低血糖的定义是血糖低于70mg/dl,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患者应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以提高血糖水平,避免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总的来说,2015年的美国血糖标准对于血糖的监测和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未来的血糖标准能够不断更新,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和病患健康。

糖尿病诊断标准 2015

糖尿病诊断标准 2015

糖尿病诊断标准 2015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了糖尿病诊断标准,这一标准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首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随机血糖三个方面。

其中,空腹血糖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根据2015年的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可以诊断糖尿病。

此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其诊断标准为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伴有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也可以诊断糖尿病。

其次,糖尿病的诊断还需要考虑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2015年的标准将HbA1c≥6.5%(48mmol/mol)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其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外,对于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也有特殊的标准。

根据2015年的标准,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1小时血糖≥10.0mmol/L(180mg/dl)或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153mg/dl)。

妊娠糖尿病的及时诊断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2015年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同时,患者也应该重视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糖尿病,以减少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综上所述,糖尿病诊断标准2015年的发布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病例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病例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病例分析[摘要]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情况不容乐观。

本文通过对近1年中本社区内科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的病例分析,描述了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一些特点及血糖监测水平低下的原因,同时结合我国糖尿病血糖监测指南,指出血糖监测的原则及应注意事项。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控制;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推行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的深入开展,发现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及自我血糖监测5项内容。

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规范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加强糖尿病的有效管理,我国发布了«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据一项针对中国29个省份5950名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显示,未按照临床指南推荐要求进行血糖监测的患者高达80%;甚至有33%的患者从未进行血糖监测,当血糖监测不到位时,血糖控制是较差的,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和管控,导致糖尿病防治状况差,并发症多,因此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不足已成为我国糖尿病管理的障碍之一。

以下通过一个病例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特点。

1.病例介绍我在对近1年中在我院住院患者80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分析,其中年龄在45岁-80岁以下的患者40例,65岁-80岁以下的患者40例,其中控制血糖有的为单纯口服降糖药和使用胰岛素,有的为口服及胰岛素均使用者,病程均在5年以上,出现并发症人数的情况如下表:以上说明这些患者虽长期使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但未做到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对于血糖监测的原则、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了解,平时也对血糖监测有一定恐惧心里,对血糖检查有抵触情绪。

这些患者平素随诊率极低,即使血糖异常,亦未到相关医疗机构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最全版)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最全版)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最全版)前言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随着科技的进步,血糖监测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使血糖监测越来越准确、全面、方便、痛苦少。

目前临床上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患者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连续监测3d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CGM)、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A)和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

其中患者进行SMBG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HbA1c 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而CGM和GA是上述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目前我国临床上对血糖监测的重视仍然不够,糖尿病患者仍缺乏针对血糖监测的系统的指导和教育,而部分临床医生也缺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规范治疗行为的指导和训练。

鉴于国内现行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对血糖监测应用的建议较为简略,我们有必要在充分参考和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现有的研究数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糖尿病诊疗行为、促进糖尿病的有效管理。

一、SMBGSMBG是最根本的评判血糖控制水平的手段。

SMBG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餐前和餐后高血糖以及糊口事件(锻炼、用餐、运动及情绪应激等)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发觉低血糖,有助于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糊口体式格局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进步治疗的有用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SMBG作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局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并提供一种主动参与糖尿病管理、按需调整行为及药物干预、实时向医务工作者征询的手段,从而进步治疗的依从性。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1]、XXX(ADA)[2]和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医疗研究所(NICE)[3]等机构公布的指南均强调,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构成局部,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举行SMBG。

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

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

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糖尿病,又称糖尿病症,是一种以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根据病因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民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一、诊断标准1.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2. 餐后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 随机血糖:任意时间血糖水平≥11.1mmol/L,且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

4. 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水平在餐后2小时≥11.1mmol/L,且较空腹血糖水平升高≥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5.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水平≥6.5%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二、分类与分型1. 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

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也可发生于成年。

2.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

多见于中老年人,肥胖人群发病率较高。

3.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遗传性糖尿病、胰腺外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药物引起的糖尿病等。

4. 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

三、治疗原则1. 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睡眠等。

2.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3. 并发症防治:积极防治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

4. 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四、治疗目标1. 控制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HbA1c≤6.5%。

2. 控制体重:肥胖患者体重减轻5%10%。

3. 血压控制:血压≤130/80mmHg。

4. 血脂控制:LDLC≤2.6mmol/L,HDLC≥1.0mmol/L,TG≤1.7mmol/L。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5最新版).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5最新版).

主堡塑主型盘查!Q!璺至!旦箜塑鲞箜!塑坠也』Q!!堕生旦!!!!!叁!匙壁呈Q!兰!∑!!:塑!盟!:!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pre—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PGDM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1,PGDM可能在孕前已确诊或在妊娠期首次被诊断。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升高,以及GDM筛查诊断受到广泛重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曾于2007年制订了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简称指南(草案]【2】,在指导临床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现对指南(草案进行了修改,制订了《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简称本指南,主要参考了我国现行的GDM诊断标准p1、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Study Group,IADPSGH1、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151以及英国[61、澳大利亚p1和加拿大吲制订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指南,并参照国内、外临床研究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

本指南推荐的证据分级见表1。

诊断多年来,针对GDM的诊断方法和标准一直存在争议陆“,。

为此,2001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的支持下,进行了一项全球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即“高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HAPO”研究”21。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解读一、更新要点1.血糖仪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包括自我血糖监测和在医院内进行的即时检测,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

2015年版指南中,对血糖仪提出了“准确性要求”和“精确性要求”。

新版指南为了与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现行行业标准中的名称统一,将2015年版指南中的“准确性”更改为“准确度”,“精确性”更改为“精密度”。

准确度是指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与实验室血糖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是指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

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保证血糖仪临床开展准确检测的基本要求。

新版指南采用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4月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指南》(WS/T 781‑2021),该行业标准对准确度的要求为,当血糖浓度<5.5 mmol/L时,至少95% 的检测结果差异在±0.83 mmol/L的范围内;当血糖浓度≥5.5 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差异在±15% 的范围内。

对精密度的要求是,当血糖浓度<5.5 mmol/L 时,标准差<0.42 mmol/L;当血糖浓度≥5.5 mmol/L 时,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7.5%。

2.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的频率:新版指南在血糖监测时间点的适用范围与2015 年版指南保持一致,但在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方案与频率的选择上与2015年版指南有所不同。

2015年版指南根据不同的降糖措施推荐了不同的血糖监测方案,而新版指南则强调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的实际需求制定个体化监测方案。

鉴于目前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型日益增多,原来固定的监测方案已无法覆盖所有的治疗需求。

新版指南对于血糖监测方案的推荐仅给出原则性建议,提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监测方案。

总体原则是对于血糖控制较为稳定的患者,监测的间隔可以适当灵活。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一、本文概述《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医疗工作者提供关于血糖监测的权威、全面和实用的指导。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血糖监测的基本概念、目的、方法、技术、以及在不同疾病和情况下的应用策略。

通过参考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我们提供了关于血糖监测的最新理念和技术,以及针对各种临床情况的优化策略。

本文的编写旨在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在血糖监测方面的技能水平,帮助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血糖监测技术,以改善患者的疾病管理和治疗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指南,推动中国血糖监测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为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血糖监测的基本原理、血糖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机、以及血糖监测结果的解读和应用。

我们还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以及特殊情况下(如低血糖、高血糖危象等)的血糖监测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期待这份指南能对临床医生和医疗工作者在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血糖监测的基本原则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在进行血糖监测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个体化原则:血糖监测的频率、时间和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定,包括患者的糖尿病类型、病程、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目标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

全面性原则:血糖监测应全面反映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夜间血糖等。

同时,对于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还应关注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及时性原则:血糖监测结果应及时获取并反馈给患者和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安全性原则:血糖监测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 年版)血糖检测在糖尿病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临床血糖监测方法主要有:(1)血糖仪进行毛细血管血糖检测;(2)动态血糖监测CGB;(3)糖化白蛋白GA 监测;(4)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监测等。

各个方法各有利弊、反映的时间窗也各不同。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 年版)》据今已有4 年,随着信息更新、进步、完善,新的指南呼之欲出。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日前发布了最新版(2015 年版)的《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特将核心内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阅。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1. 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与ADA、IDF 和NICE 的推荐一致,新的指南建议所有患者进行SMBG。

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SMBG 可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T2DM 患者,SMBG 地位仍需研究。

2. 医院内血糖监测方法多通过POCT 完成以便可尽早处理,但需注意POCT 法止咳用于血糖监测而不可用于诊断。

院内需在血糖仪的精确度和抗干扰性、操作人员培训与考核、操作规程及制度制定、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严格要求。

3.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频率与时间点血糖监测频率及时间点均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决定:(1)生活方式干预以控制糖尿病的患者: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血糖监测来了解饮食运动队血糖影响并予以调整。

(2)服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每周2-4 次空腹或餐后2 h 血糖,或就诊前一周连续监测3 天。

每天监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睡前这7 点血糖。

(3)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使用者:监测空腹血糖并据之调整睡前胰岛素剂量;预混胰岛素使用者:监测空腹+ 晚餐前血糖,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餐时胰岛素使用者:监测餐后或餐前血糖,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胰岛素剂量。

(4)特殊人群的糖尿病患者: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并据情况可实行较宽松血糖控制标准,包括: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 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

2015糖尿病治疗指引更新

2015糖尿病治疗指引更新

6点道明:2015糖尿病诊疗指南更新2015-02-1020:22来源:Medscape作者:小平筒子众所周知,每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都会对糖尿病诊治指南进行更新,那么2015年ADA 又对指南进行了哪些修订呢?1周前,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Peters博士在Medscape上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

1、BMI筛查点由25kg/m2调至23kg/m2这一调整是针对亚裔人群进行的。

由于患有糖尿或糖尿病高风险的亚裔人群其BMI往往更低,所以ADA对此进行了修订。

2、收缩压目标从80mmHg放宽到90mmHg3、餐前血糖目标由70-130mg/dL放宽至80-130mg/dLADA提醒,做出这一调整是考虑此举有利于预防那些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

4、推荐人们多运动和锻炼这一建议尤其针对那些久坐的人(单次静坐时间≥90分钟)。

ADA指出,现在大家工作经常久坐,活动不足。

5、不建议用电子烟进行戒烟ADA强调,电子烟并不能十分安全地替代香烟,因此不建议用电子烟作为戒烟的替代物。

6、不同血脂治疗方案以40岁为界定年龄ADA建议:(1)≥40岁的患者应接受他汀类药物中强度或高强度的治疗。

(2)<40岁的患者,如无危险因素,应接受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但如有危险因素存在或患心血管疾病,则仍应接受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Peters博士再三强调,在执行2015年ADA给出的糖尿病诊治指南时,一定不能忘记个体化治疗的理念。

由于病人的特殊情况,应将个体化治疗用到病人身上去,特别是对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和1型糖尿病患者。

ADA2015糖尿病药物治疗指南2015-03-1818:15来源:丁香园作者:姜晓彤近期,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了2015年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现就糖尿病药物治疗部分摘要如下。

1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推荐:(1)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每天多次胰岛素治疗或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

(2)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掌握如何根据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餐前血糖、预期的运动调节餐前胰岛素剂量。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
3. 具体监测方案见附录二。 (四)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 1. 血糖仪的准确性因素:通常所说的血糖仪的准确性 包含了两个方面:准确性和精确性。准确性是指血糖仪的 测量结果与实验室血糖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确性 是指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目前,国际上 遵循的是 ISO15197-2013 的标准[14]。 准确性要求:患者同一部位血样血糖仪测试的全血结 果和生化仪测试的血浆结果之间的偏差应控制在如下范 围:至少 95%的测试结果满足,当血糖浓度<5.6 mmol/L 时, 应在±0.83 mmol/L 偏差范围内;当血糖浓度≥5.6 mmol/L 时, 应在±15%偏差范围内。99%的结果偏差在一致性网络误 差分析栅格的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精 确 性 要 求 :血 糖 浓 度 <5.6 mmol/L 时 ,标 准 差 <0.42 mmol/L;血糖浓度≥5.6 mmol/L,变异系数(CV)<7.5%。 2. 干扰性因素: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检测技术均采 用生物酶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脱氢酶 (GDH)两种,而 GDH 还需联用不同辅酶,分别为吡咯喹啉 醌葡萄糖脱氢酶(PQQ-GD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 脱氢酶(FAD-GDH)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 酶(NAD-GDH)三种。GOD 血糖仪对葡萄糖特异性高,不受 其他糖类物质干扰,但易受氧气干扰。GDH 血糖仪无需氧 的参与,不受氧气干扰。FAD-GDH 和 NAD-GDH 原理的血
≥5 次/d
2~4 次/d
多次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应进行 SMBG 的时间点:正餐和点心前、偶尔餐后、睡
前、运动前、怀疑低血糖时、治疗低血糖至血糖恢复正常后、执行关键任务前(如驾
驶)
1~2 次注射:SMBG 结果有助于指导治疗决策和/或自我管理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技巧指南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技巧指南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技巧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世界各地有数以亿计的人们受到其困扰。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是管理该疾病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有效的血糖监测技巧,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

1. 确定监测频率血糖监测的频率因人而异,需根据病情及医生的建议确定。

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水平。

监测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作息规律进行调整,例如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和睡前等时段。

请务必遵循医嘱,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血糖日记中。

2. 血糖监测步骤血糖监测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洗手并准备好监测工具:在进行血糖监测前,务必洗手并烘干,以避免外界物质的干扰。

准备好血糖监测仪、测试条和穿刺装置。

b. 穿刺:选择一个适合的穿刺部位进行操作。

常见的部位包括指尖、前臂、大腿和腹部。

在穿刺前,可以先轻轻按摩或用热水敷部位,以增加血液流动,使穿刺更加顺利。

注意每次使用新的穿刺装置,以避免感染。

c. 获取血样:将测试条插入血糖监测仪,并在指尖或穿刺部位挤压出足够的血样覆盖测试区域。

遵循监测仪器的说明书,在正确的时间内读取测定结果。

d. 记录结果:将测定结果记录在血糖日记中,包括测量时间、食物摄入、运动、用药等重要信息。

这有助于您和医生更好地了解您的血糖控制情况。

3. 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最好是保持在医生指导下。

一般而言,空腹血糖水平应在70-130mg/dL(3.9-7.2mmol/L)之间,餐后1-2小时血糖水平应低于180mg/dL(10mmol/L)。

然而,这些目标可能因个体差异、年龄、糖尿病类型和并发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4. 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血糖监测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a. 温度和湿度:确保监测工具存放在适宜的环境中。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b. 测试条和监测仪器:定期检查测试条的有效期和监测仪器的性能。

过期的测试条或损坏的仪器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年版

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年版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了解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帮助医生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血糖监测临
床应用指南年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指南详细介绍了血糖监测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血糖监测适用于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

通过血
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指南也明确
了血糖监测的禁忌症,例如患者出现严重皮肤病变或血液病等情况时应禁
止进行血糖监测。

再次,指南提供了血糖监测的数据解读和结果评估的指导。

通过血糖
监测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如何解读这些数据并综合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
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指南详细介绍了血糖监测常见的参数和指标,如空腹
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以及其理想范围和临床评估标准。

同时,指南还提供了常见血糖异常的处理建议,如高血糖、低血糖等。

最后,指南强调了血糖监测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血糖监
测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糖尿病的进展和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指南还提供了相关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指导,如饮
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映实时血糖水平 评估餐前、餐后高血糖、生活事件以及药
物对血糖的影响 发现低血糖
特别提醒
POCT方法只能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监测, 不能用于诊断
诊断标准中的血糖是指静脉血浆血糖
各时间点血糖监测的适用范围
时间
适用范围
餐前血糖 空腹血糖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老年人、血糖 控制较好者)
餐后2h血糖 空腹血糖已控制良好,但HbA1c仍不达标;需了 解饮食、运动对血糖的影响者
准确性
▪ 血糖<5.6mmol/L,95%的结果在±0.83mmol/L 以内
▪ 血糖≥5.6mmol/L,95%的结果在±15%以内
精确性
▪ 血糖<5.6mmol/L,标准差<0.42mmol/L ▪ 血糖≥ 5.6mmol/L,变异系数<7.5%
POCT影响因素
血糖仪准确性因素 干扰因素 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差异的因素 操作者技术因素
干扰因素
血糖仪检测技术
▪ 葡萄糖氧化酶(GOD)强生稳豪系列 ▪ 葡萄糖脱氢酶(GDH)罗氏卓越系列
红细胞比容(HCT) 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

POCT影响因素
血糖仪准确性因素 干扰因素 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差异的因素 操作者技术因素
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的差异
GA的临床应用
评价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
▪ 鉴别急性应激如外伤、感染及急性心脑血管事 件所导致的应激性高血糖
▪ GA联合 HbA1c测定,有助于判断高血糖的持续 时间
筛查糖尿病 GA与糖尿病并发症
GA检测的优势
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等影响到红细胞寿命的 糖尿病患者, HbA1c 测定常被低估,而此 时GA测定不受影响
影响GA检测结果的因素
血白蛋白更新速度
▪ 血白蛋白更新加快,GA ↓
体脂含量
▪ BMI升高,GA ↓
甲状腺激素
▪ 甲亢,GA ↓ ▪ 甲减,GA ↑
GA检测的局限性
目前缺乏有关GA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大 样本、前瞻性研究,因此临床上对于长期 血糖控制水平的监测,GA的使用应该谨慎
GA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有证据显示,在中国成人中,HbA1c诊断 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6.2%-6.4%
目前HbA1c检测在我国尚不够普遍,且检 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尚未列入糖尿 病诊断标准中
HbA1c检测的优势
无需空腹,任意时间采血,不受进餐影响 较静脉血糖更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情况,且
不受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HbA1c实验室检测方法正在开始标准化 一些非血糖因素影响HbA1c而引起的误差
操作者技术因素
操作不当 血量不足 局部挤压 更换试纸批号校正码未换 试纸保存不当
毛细血管血糖的局限性
采血部位循环差:休克、重度低血压、 DKA、重度脱水、水肿等情况下,不建议 使用
针刺采血引起患者不适感 操作不规范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监测频率不足时,对于平均血糖、血糖波
动或低血糖发生率的判断应谨慎 监测过于频繁时,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情绪
2015中国血糖监测指南解读
血糖监测的意义
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 为制订、调整降糖方案提供依据 反映降糖治疗效果
血糖监测方法有哪些?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白蛋白(GA) 动态血糖监测(CGM)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包括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及医院内 床边快速血糖检测(POCT)
睡前血糖 注射胰岛素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患者
夜间血糖 经治疗血糖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 疑有夜间低血糖者
其他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 后宜监测血糖
POCT影响因素
血糖仪准确性因素 干扰因素 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差异的因素 操作者技术因素
血糖仪准确性因素
HbA1c的局限性
存在“延迟效应” 不能精确反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 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糖化白蛋白(GA)
血中葡萄糖与蛋白(约70%为白蛋白)发生 非酶促反应的产物
反映患者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目前缺乏公认的正常值
▪ 上海:10.8%-17.1% ▪ 北京:11.9%-16.9%
动态血糖监测(CGM)
是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 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 技术
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 (288个血糖值),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
发现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 分回顾性和实时两种
血糖控制指标
理想
空腹血糖
4-6
餐后2h血糖 8以下
HbA1c
6.5以下
一般 8以下 10以下 7.5以下
欠佳 10以上 12以上 8.5以上
口服降糖药血糖监测方案
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 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7点
血糖(三餐前后和睡前)
多次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方案
血糖 空腹 早餐 午餐 午餐 晚餐 晚餐 睡前
监测
后前后前后
未达 X
X
X
X
X

血糖仪采血:毛细血管全血 实验室检测:静脉血清或血浆 血浆校准的血糖仪(强生稳豪、罗氏卓越)
▪ 空腹:两者数值较接近 ▪ 餐后:血糖仪数值略高于实验室数值
全血校准的血糖仪
▪ 空腹:血糖仪较实验室数值低12%左右 ▪ 餐后:两者数值较接近
POCT影响因素
血糖仪准确性因素 干扰因素 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差异的因素 操作者技术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 的产物
反映既往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 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 正常值:4%-6%
HbA1c的临床应用
2010年,ADA将HbA1c >6.5%纳入糖尿病 的诊断标准
由于HbA1c存在种族差异,中国人群HbA1c 诊断糖尿病的切点可能有别于国外标准
已达 X 标
X
X
X
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方案
少见,如血红蛋白病
影响HbA1c检测 HbA1c ↑ (脾切除后红细 胞清除率下降)
▪ 红细胞寿命↓ , HbA1c ↓ (溶血性贫血、尿毒 症)
维生素C、E,水杨酸、利巴韦林等,使 HbA1c ↓
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红素血症,HbA1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