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答题模板
历史答题模板高中
历史答题模板高中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A. 唐朝。
B. 明朝。
C. 清朝。
D. 宋朝。
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抗日战争。
D. 文化大革命。
3. 以下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最早的封建社会?A. 春秋战国。
B. 商周。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4.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
B. 文化大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开始?A. 春秋战国时期。
B. 商周时期。
C. 秦朝。
D. 战国时期。
二、填空题。
1.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____。
2.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__________。
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__________历史时期。
4.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__________时期。
5. 秦朝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
3. 请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
1.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论述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以上就是历史答题模板高中的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
如何分析历史背景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居,制度,体质,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历史条件侧重有利条件。
注意【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分析改革,变法失败的原因1.是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2.改革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的贯彻。
3.新旧势力力量的对比。
4.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生产力因素。
【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2.生产关系因素。
【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土地政策,农名起义等】3.上层建筑因素。
【制度,政策,宗教文化等的】4.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5.社会环境因素。
【国家是否统一稳定等】6.地理条件的因素。
等等如何回答问题“说明了什么”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者倒退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去这股咋,而且要进一步的创造条件。
如果是必然,说明这种斗争根本无法实现。
是空想。
分析历史背景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三个方面:1.历史因素,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2.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
3.主观因素,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评价历史人物两方面:积极。
消极。
标准和原则7点:1.生产力标准2.人名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阶级的观点。
4.时代的观点。
既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肯定,反之否定。
非现代观点。
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分析历史事件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1.用事件系法。
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
文综当中的历史,有很多复杂的知识点,但如果我们能在答题时使用一些通用的万能句,那幺我们在答高中历史题时就会更轻松了。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1 现象、表现“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幺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
“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
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2 体现、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
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3 说明、表明“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幺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幺
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幺?”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幺?”也就是。
历史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模板一、如何答好背景、条件、原因类非选择题1.历史背景=(国内+国外)(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治+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历史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的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的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的分析与北京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侧重于动态分析。
(3)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二、如何答好过程、内容、状况类的非选择题1.过程(趋势):历史事件按其时间顺序,可分为开始、发展、结局。
趋势是历史事件的总体走向。
例如:是加强、还是减弱,是上升、还是下降等。
2.内容(措施):(1)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等。
(2)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
3.状况:从在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习俗、风气,或者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社会状态等来归纳。
三、如何答好评价、评述、认识、启示类的非选择题1.题型解读:“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如果问高考哪科最难背,那必须是历史。
很多同学学习历史时都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
辛辛苦苦记了很多,考试时一看到题目还是无话可说,或者答不到得分点,真是痛苦,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倾情分享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你绝对用得到!一、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等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
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x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朽: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__、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历史原因(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全套整理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全套整理一、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二、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三、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四、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五、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一、能力要求—三大条目①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考试要求”即题目要求,应首先审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能使我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当中有较大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②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心;或者对材料进行分层,在卷面上对相关信息进行圈划和批注。
注意要求里面的“最大限度”。
③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在前面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各层次概括;或者分析材料各层次哪些信息是事件特征描述,哪些是事件原因表述,哪些是事件结果或意义表述。
二、基本机构—两大部分①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高分必备!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高分必备!一、如何分析历史背景,应该从哪方面答题?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联系材料+当前形势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材料+当前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材料+当前分析<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二、如何分析历史条件和原因广度?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
1.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制度是()。
A. 奴隶制B. 互助合作制C. 封建制D. 资本主义制度。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 商品经济C. 奴隶制度D. 资本主义制度。
3. 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中,“三纲”是指()。
A. 君臣、父子、夫妻B. 孝悌忠信礼义C. 仁义礼智信D. 仁义礼智信忠。
4.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是()。
A. 君主专制制度B. 贵族共和制C. 民主制度D. 君主立宪制度。
5.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封建制B. 专制制度C. 共和制D. 君主立宪制度。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制度是封建制,基本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封建制下,土地是统治者的私有财产,农民以地为纲,世代耕种,向地主交纳租税。
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相对落后,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大部分交给地主和官府,以维持统治者的统治。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
中国古代的“三纲”是指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
君臣关系是指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关系,父子关系是指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是指夫妻之间的关系。
而“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三、论述题。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对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以君主专制为主,统治者对民众实行严格的统治和控制,限制了人民的自由,导致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阶级固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同时,政治腐败、官员贪污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综合题。
请结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谈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看法。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的发展,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历史答题模板高中打印
历史答题模板高中打印(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做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比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从时间角度概况特点常见语句有“历史悠久”(题干中出现很早的时间或者朝代)、“分阶段...”、“逐步...”(题干中出现多个阶段性时间)、“具有持续性”、“持续时间长”(题干中出现持续性时间)、“出现在...之后”(在题干中或者教材史实中某个重要时间节点之后)等。
另外,如果题干中出现了多个时间段且每个时间段所描述的史实或事件不具有共性,这个时候可以按阶段进行概括特征。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4)过程:“历史事物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往往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其自身出现的新特点,抓住其新变化的特征,也是认识特点的有效方法”。
如果题干中多次出现政府或者国家某些鼓励措施,可以概况为“政府/国家推动...”,如果题干中有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相关内容,可以概况为“根据...调整”、“服务于现实需要”、“...与时俱进”等。
(5)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
常见的答案关键词有“措施全面”、“措施具体”、“以...措施为主”、“内容广泛”、“注重...”、“以...为核心/中心/重心/重点”、“向...倾斜”“特别重视...”、“服务于...”等。
另外,如果题干内容出现了法律或者法规,关键词应该有“通过立法...”,若出现具体机构,则关键词应该有“通过设立机构...”;若出现了外国或者西方相关内容,关键词应该有“学习西方...”、“引进国外...”等。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A. 司马迁。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2. 以下哪位是秦始皇的儿子?A. 胡亥。
B. 嬴政。
C. 嬴胡亥。
D. 嬴赢。
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明朝。
B. 清朝。
C. 唐朝。
D. 汉朝。
4.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抗日战争。
二、填空题。
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__________。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__________制度。
3. 中国古代的两大思想流派是儒家和__________。
4. 中国古代最早的诗集是__________。
5. 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著作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货币形式。
4.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5.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
四、论述题。
1. 请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2. 请论述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3. 请论述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原因。
4. 请论述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5. 请论述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及其影响。
五、综合题。
1.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及其演变。
2.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及其影响。
3.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及其影响。
4.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及其影响。
5.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答题模板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提高答题能力。
祝各位同学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历史七种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七种主观题答题模板一、原因类(一)万能公式:→直接→主要→根本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二)具体模板模板:1.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①国家长期的统一,社会比较安定。
②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③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交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
⑤部分统治者的经济政策。
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分工细化,促使人们通过六恤互通有无,促进商业发展。
模板2.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①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②思想解放运动引领了社会的发展。
③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①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开明的政治经济政策、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②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备注:特指改革开放后)模板3.近代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①14、15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确定下来,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这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聚集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③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④1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为科学技术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条件。
模板4.工业发展的因素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经济发展的促进。
③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④领导者的正确政策和政策的持续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本国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⑤广大劳动者的不懈努力。
模板5.改革成败的原因(1)改革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要求改革的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③改革的措施得当。
④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高中历史简答题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简答题答题模板一、历史背景类1. 背景、原因、原因和条件:(1)从政治角度回答背景: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历史必然性(2)从经济角度回答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结构+社会阶级关系+国际环境影响(3)从思想文化角度回答背景:学术思想发展+社会氛围(4)从阶级基础角度回答背景:代表人物出现+阶级力量壮大(5)从外部因素角度回答背景:外交政策、外交活动、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2. 启示类简答题:意义或认识或感受二、内容评价类简答题1. 内容:说明材料反映了某某事件或措施的哪几层意思?或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2. 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或措施的影响或意义。
三、启示类简答题1. 认识、感受、看法、态度等:如何评价?有什么启示?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2. 谈谈自己的看法:对某某事件,你是如何看待的?是否赞同某个观点?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比较类简答题1. 比较异同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最佳选择题:选择最佳选项,说明理由。
五、原因类简答题1. 根本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或阶级斗争的需要等。
2. 直接原因:通常从事件本身出发,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3. 主观原因:从个人主观意志或动机角度分析原因。
4. 客观原因:从物质客观条件或环境角度分析原因。
5. 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因。
六、影响类简答题1. 影响方式: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经济影响、政治影响、思想文化影响等。
2. 影响内容:经济方面的影响,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政治方面的影响,包括政治制度、政局稳定、对外关系等;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包括思想解放、文化交流、价值观念等。
3. 影响程度: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局部影响和整体影响等。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答题模板
第一部分:回答影响意义类
选修1部分
1、改革和变法专题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进步。
促进了民族融合。
缓解了民族矛盾。
它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缓解了社会矛盾。
巩固统治。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促进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
积累了(建设**)经验。
促进了思想解放。
打击贵族特权。
侵犯了大地主和官僚(或保守势力)的利益。
他们强烈反对。
2、民族关系、边疆治理专题
古代: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发展。
加强了边境地区的治理。
维护了边境地区的稳定。
它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它促进了(边境地区和大陆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缓解了民族矛盾。
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
巩固统治。
集权加强。
维护了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它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为边境地区的治理提供参考。
看更多专题答题模板。
关于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过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总结。
高中历史将中国和世界历史交织在一起,涵盖了广泛的历史时期和事件。
以下是一些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可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一、论述题1. 论述LAC原则在中国战略中的运用引言:LAC原则是哪些代表国家参加联合国安理会的国家在军事行动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
主体:LAC原则在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起重要作用,如在中印边境问题中,中国坚持LAC原则,强调中国的领土实际管辖权和主权。
结论:LAC原则不仅是中国战略中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中国通过国家关系管理和区域军事安全方面的国际贡献之一。
2. 论述美国革命对全球政治的影响引言:美国革命是美国独立的起点,使美国成为第一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对全球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体:美国革命通过建立美国共和国举例了民主和宪政的实践,推动了各国民主制度的诞生;美国的制度建设、性质和领土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历史事实。
结论:美国革命使全球政治发生了巨变,推动了民主和宪政的发展,对当前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解释题1. 解释什么是“冷战”引言: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事件,是指一种不升级但持续存在的对抗状态。
主体:冷战从1947年至1989年,是美国和苏联之间一个长达四十多年的政治对抗,双方虽未直接开战,但常常进行间接对抗,其对影响了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事务的各个方面。
美苏之间的对抗导致了代理战争,核军备竞赛和国际组织制度的建立。
结论:冷战导致了国际关系的动荡和不稳定,是国际政治的一个主要事件,对当前的国际关系的形成和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解释“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引言:文艺复兴是欧洲艺术时期的一个重要时间,它通过文化和艺术的创新,带动了欧洲社会的变化。
主体:文艺复兴奠基于对古典文化的重视和对教会意识形态的批判,通过文学、艺术和哲学的创新,对欧洲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更新,推动了教育和科学的进步,对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固定的社交、政治和宗教关系进行了颠覆。
高中历史答题卡模板(可编辑,可修改)
高中历史答题卡模板(可编辑,可修改)高中历史答题卡模板(可编辑,可修改)第一部分:选择题请在以下题目前打上圆圈,选择正确答案。
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文明古国?A. 罗马B. 古希腊C. 古埃及D. 古巴比伦2.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工业革命时期C. 古代希腊时期D. 文艺复兴时期3. 下列哪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展阶段?A. 唐宋时期B. 法国大革命时期C. 雅典民主时期D. 清朝时期4. 中国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个时期?A. 清朝末年B.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C.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D. 俄罗斯革命时期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是?A. 1898年B. 1949年C. 1976年D. 2001年第二部分:问答题请在以下问题后面回答。
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答: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包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这些发明在全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 分析一下中国近代史中的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结束了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简要介绍其作用。
答: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推动了信息传播和文化发展;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制作更加方便,促进了教育的普及;火药在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指南针使得航海更加精确和安全。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回答以下问题,并在下方进行论述。
1. 中国思想家孔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有多大?论述: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他提倡了儒家思想,这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观点)认识、评价型1、设问方式:“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观点)的认识”、“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观点)”、“评析……(观点)。
2、高考历史解题思路:由于是提出的论点(观点)是正确的,因此不需要对观点进行辨析正误,只需从多角度说明(论证)即可。
大题模式:论据(角度)1+论据(角度)2+论据(角度)3+……3、问题与对策:由于这类高考历史试题提供的观点,一般在教材中没有反映,属于新观点,加上论证角度不明确(或比较隐晦),而且从试题命制的答案看,一是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教材基本没有多少联系,(或材料最多只是提供背景知识,或教材相关知识分散、笼统),二是答案表述语言带有学术性、非学科性(或类似政治、地理的学科语言),上述特点就使得这类高考历史试题难度加大,学生失误严重。
问题突出表现:一是无从下手,答题随意性很大,漫无边际,不知所云;二是角度单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对策:一是明确设问类型;二是加强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三是要善于用借鉴其他学科的语言,尤其是时政方面的术语组织答案。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图表型试题1、设问方式:“依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概括)……变化趋势及原因”。
2、存在问题:①看不懂图表,同时也就无法解读图表。
②不能多角度概括图表反映的变化趋势的原因。
3、高考历史解题思路:①概括变化时,注意看分栏(横向)提角度,看数字(纵向)说变化;答案语言表述时,一是善于用动态性的语言,如迅速(持续)增长(增加)、相对缓慢、逐步下降等。
二是注意从整体与局部方面说明,如整体增长(下降),但个别年份下降(增加)。
②概括原因时,注意多角度说明。
首先区分是依据材料还是要用所学知识,还是既依据高考历史材料又结合材料;其次分析原因时,要善于分解不同角度的原因。
从纵横向看,纵向分为根本、主要和直接原因,横向分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因素。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1. 题目(题目一)(题目二)(题目三)…2. 题目解析(解析一)(解析二)(解析三)…3. 解答过程(题目一)步骤一:(描述解答步骤一)例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背景知识和相关概念。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要回答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问题,需要先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当时的背景和相关的人物、事件等信息。
步骤二:(描述解答步骤二)例如:其次,我们需要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根据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来分析产生该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然后制定解决方案。
步骤三:(描述解答步骤三)例如:最后,我们需要提供详细的解答,并给出相应的论据和证据。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先列出我们的观点,然后用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并对其他可能的观点进行反驳。
(题目二)步骤一:(描述解答步骤一)步骤二:(描述解答步骤二)步骤三:(描述解答步骤三)(题目三)步骤一:(描述解答步骤一)步骤二:(描述解答步骤二)步骤三:(描述解答步骤三)4. 解答要点•(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三)•…5. 参考资料1.(参考资料一)2.(参考资料二)3.(参考资料三)…6. 总结(总结内容,对整个答题过程进行总结,简要概括答题的要点,以及可能的扩展阅读方向)7. 扩展阅读(推荐相关的书籍、文章、网址等,供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注意:以上内容仅作为一个模板,具体的答题过程和要求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不同题目可能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高中历史常考大题满分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常考大题满分答题模板高中历史常考大题满分答题模板原因类高考历史大题模板: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1 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维护,同时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2 政治:封建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时也是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3 社会:广大人民渴望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4 理论:法家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汉武帝以来,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为其长期存在提供理论基础5 地理: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土辽阔,需要统一的强有力的政权进行管理2、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I:有利1 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2 农民自身:农民不同程度的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较高3 政府扶植:为保证财源,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政策II:不利1 经济:小农经济规模小,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顽固的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2 政治: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3 灾害:严重自然灾害3、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1 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2 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新技术难以向社会推广,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保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3 劳动者: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4 统治者: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发明4、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1 经济: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相应动力2 政治:明清统治者仍顽固坚持重农抑商政策3 文化:文化专制的强化,禁锢了思想和创新4 对外: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5、中国自然经济经济解体的原因1 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 前提条件: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3 内部根源: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终究难以抵挡机器大生产的有力进攻4 客观因素:中国近代工业及近代交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联系,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6、近代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I:从世界潮流看:19 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为斗争形式,以实现近代化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显然违背了这一潮流 II:从运动自身看:1 经济:农民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是新的阶级力量,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2 思想: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3 政治: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和社会制度4 组织: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7、辛亥革命兴起和失败的原因I:兴起的原因:1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 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3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4 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特别是三民主义的提出5 组织:革命团体,特别是同盟会的成立6 军事:在孙中山领导下,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II:失败的原因1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源)2 政治: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3 思想: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4 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即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5 群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6 组织:缺少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也没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8、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由对抗转为缓和的原因1 中国: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应对苏联威胁;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2 美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守势 ;经济受西欧日本挑战;美国经济发展进去滞胀状态3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需要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9、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 地理:三面环海、港湾众多,山多地狭、耕地较少2 经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比较发达3 阶级:工商业阶层实力增强4 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追求民主权利5 思想: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人文精神萌发6 外部:借鉴吸收其他文明成果10、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I:必要性:1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2 社会根源:西方人渴望获得黄金,掀起了疯狂的“寻金热”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切断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II:可能性:主观条件1 政治: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2 宗教:传播天主教的精神动力3 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二客观条件1 内部:地理知识进步,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2 外部:中国的指南针传播到西方并应用于航海11、二战以来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 生产关系: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2 战争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促使国家职能发生转变,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 经验教训:30 年代大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4 科技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不断调整5 社会因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高考历史复习的秘诀是什么1、听课方法高中历史必须把掌握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必须在掌握史实基础上思考和回答问题。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
如何分析历史背景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居,制度,体质,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历史条件侧重有利条件。
注意【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分析改革,变法失败的原因1.是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2.改革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的贯彻。
3.新旧势力力量的对比.4.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生产力因素。
【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2.生产关系因素。
【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土地政策,农名起义等】3.上层建筑因素。
【制度,政策,宗教文化等的】4.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5.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稳定等】6.地理条件的因素。
等等如何回答问题“说明了什么”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者倒退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去这股咋,而且要进一步的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说明这种斗争根本无法实现。
是空想。
分析历史背景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三个方面:1.历史因素,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2.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
3.主观因素,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评价历史人物两方面:积极。
消极。
标准和原则7点:1.生产力标准2.人名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既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肯定,反之否定。
非现代观点.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分析历史事件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1.用事件系法。
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分析历史背景
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居,制度,体质,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历史条件侧重有利条件。
注意【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分析改革,变法失败的原因
1.、
2.是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3.改革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的贯彻。
4.新旧势力力量的对比。
5.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生产力因素。
【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
2.生产关系因素。
【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土地政策,农名起义等】3.…
4.上层建筑因素。
【制度,政策,宗教文化等的】
5.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6.社会环境因素。
【国家是否统一稳定等】
7.地理条件的因素。
等等
如何回答问题“说明了什么”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者倒退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3./
4.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去这股咋,而且要进一步的创造条件。
如果是必然,说明这种斗争根本无法实现。
是空想。
分析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
三个方面:
1.历史因素,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2.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
3.【
4.主观因素,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评价历史人物
两方面:积极。
消极。
标准和原则7点:
1.生产力标准
2.人名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阶级的观点。
4.;
5.时代的观点。
既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肯定,反之否定。
非现代观点。
6.不要以偏概全。
7.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8.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分析历史事件
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
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
1.用事件系法。
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2.用空间系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3.以人物系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
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
有4种:成功,失败,既有成功的地方又有失败的地方,胜而不
胜不败而败。
从3方面考虑:1结果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
3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来分析影响。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有积极也有消极。
3.国际化分析:中对外影响,外对中影响。
4.转化分析: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交叉影响,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