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烟台常年月平均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3.5 5.3 气温 5.5
气温 30 /℃
单位:℃
9
10
11
12
-2.5
13.5 19.7 25
28.6 25.5 16.4 11.3 3.6
方法 一横月, 二纵温, 三网格, 四定点, 五连线。
20
10 0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2.气温的年变化
观察
气温/℃ 33 31 29 27 25 23 21
1、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最高值?出 现时间? (14时左右) 气温最低值?出 现时间? (日出前后) 温差是多少?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小时
冬天
高 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海陆位置
低 高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气温的分布规律
1.低纬度地区气温__,高纬度地区气温__。 (从赤道往两极气温越来越___) 2.同纬度地带 夏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冬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气温的垂直分布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 山上、山下差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气温 C、水分 D、土壤 5.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 的差,叫做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6.一般来说,海洋气温最低月比陆地气温最低月 A、早一个月 B、晚一个月 C、早2个月 D、晚2个月 7.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A、高 B、低 C、相同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计算公式: 气温日较差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31℃ 最高气温:
出现时间: 14:00
最低气温: 24.5℃ 出现时间: 04:00
气温日较差是:
31-24.5=6.5℃
气温日变化
2.气温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气温的分布规律
赤道0°
南北半球的气温从赤道 向两极逐渐降低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受纬度位置影响
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逐渐减少。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规律一:
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
气温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夏天来了,人们为什 么总喜欢到海滨渡假 呢?说明你的理由。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 A 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B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C
活动 完成下列要求
(1)读图最高月平 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2℃ 7月 (2)读图最低月平 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1.5℃ 1月 (3)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 22℃-1.5℃=20.5℃ (4)估算年平均气温 12个月温度相加除 以12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A B
A、B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温度差别很大A 0℃、 B 15℃,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地形不同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降低约0.6℃。——气温垂直递减率
计算:山顶上的气温应该是多少?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 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
甲图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 月是夏季 南半球是冬季) 月是夏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7月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 A 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B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C
图3、14 、
表述为“ 冬季气温 0℃ 以上表述为“温和”、0℃以下为“寒 ℃ 以上表述为 温和” ℃以下为 冷” 夏季气温2 ℃ 以上表述为 炎热” 表述为“ 夏季气温 0℃ 以上表述为“炎热”、20℃以下为“凉 ℃以下为 爽”
3. 绘制气温曲线图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 ) 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 ) 差标上气温刻度。 3) (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 注出来。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划出一条曲线。
P51 活动 1.完成下列要求 完成下列要求
(1)读图最高月平 ) 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2℃ 7月 ℃ 月 (2)读图最低月平 ) 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1.5℃ 1月 ℃ 月 (3)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 ) 22℃-1.5℃=20.5℃ ℃ ℃ ℃ (4)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 ) 该地气温夏热冬温, 该地气温夏热冬温, 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气温/° 气温 °C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P51活动 2.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活动 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气温的测量单位和个人感受温度的差异;3. 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分析气温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2. 利用地图和图表,学会解读和分析气温分布情况;3. 运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气温影响因素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爱环境的意识;2.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气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难点:1. 气温分布规律的深入理解;2. 影响气温分布因素的综合分析。

三、教学准备教师:1. 准备相关气温数据和图片;2.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3.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环境。

学生:1. 预习相关知识;2. 准备笔记本和文具;3.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气温变化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气温的兴趣,提问:“你们觉得气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讲解:讲解气温的概念、测量单位和个人感受温度的差异。

举例说明气温对生物、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展示世界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气温分布规律。

提问:“你们发现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如纬度、海陆、地形等。

举例说明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气温。

5. 实践: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调查当地气温分布、分析气温数据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2. 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分析影响当地气温分布的因素;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气温和气温分布(市优质课精选)

气温和气温分布(市优质课精选)
曰出前后 14时左右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气温 ℃
30 15 0 15 30 45 60
北半球某陆地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北半球某海洋
气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化曲线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某城市常年月平均气温
2
-3.5
年平均气温= 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时间
0
2 7
4 4
6 3
8 9
10 12 14 16 13 17 21 18
18 20 22 13 12 10
气温℃ 9
一横、二纵
三描点、四 连线
气温℃
33 31 29 27 25 23 21
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
C.七月 D.八月 3 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B.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夏季海边的人们
喜欢洗海澡避暑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海陆位置
桔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纬度因素 海拔因素
123
● A
等温线稀 疏的地方, 气温差别 小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思考

夏季,居住在海边的人们
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A ●
● B
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A●
B ●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A
喜马拉雅山 脉
B
长江中下游 平原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知道气温的计量单位。

2. 使学生掌握气温的分布规律,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天气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温的概念,气温的分布规律。

难点:气温分布规律的解释,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气温的概念、计量单位以及气温分布规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 利用地图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加深对气温分布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气温的相关图片、数据和案例。

2. 准备世界气温分布图。

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气温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这一天气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气温的概念和计量单位:介绍气温的定义,解释摄氏度、华氏度等温度单位,让学生掌握气温的基本知识。

3. 分析气温分布规律:讲解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4. 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加深对气温分布规律的理解。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地区的气温分布案例,使学生掌握气温分布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张简单的气温分布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1.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2. 分析人类活动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如城市热岛效应等。

七、教学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气温分布规律的理解。

2. 开展课堂问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八、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气温分布图作业,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2. 改进教学方法,如增加实地观测气温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4)北半球颜色多, 且稀疏,气温差异小,主要是因为南半球的
等温线密集且弯曲度大, 海洋面积广阔。
三、气温的空间分布
活动指导 三
从图4.6中读出世界7月平 均气温的分布特点。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辨别图例,不 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气温 值。 (3)红色曲线表示 等温线,数字表示的是气 温值。 (4)无论是南半球 还是北半球,颜色都以玫 红色和黄色为主,除南极
三、气温的空间分布
活动指导 一
从图4.4中读出世界年平均 气温的分布规律。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辨别图例,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 的气温值。
(3)红色曲线是 等温线,数字表示的 是气温值。
(4)年平均气温 高于20℃的地区,大
图4.4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规律总结】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地区向
等温线的绘制 .
等温线的绘制
判读等温线图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观 察
从两极到赤道,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变化的原因?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 AB


A、B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温度差别很大,为什么?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 极,气温逐渐降低。
• 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 ℃ 的地区主要分布 在南北极圈以内。
在近地面温度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 温区,就像凸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 域,所形以成就城被市形热象岛地效称应为的城主市要热因岛素。有城市下垫面、人工热源、 空气污染、绿地减少、人口迁徙等。
三、气温的空间分布
2.你知道赤道雪山(峰)吗?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汇报人:日期:•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分布•气温的影响因素目录•气候变化对气温的影响•气温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展望01气温的变化日夜气温变化白天升温,夜晚降温01这是大多数地区气温的典型变化模式。

在白天,太阳的辐射能量会导致气温上升,而在夜晚,由于缺乏太阳辐射,气温通常会下降。

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02在一天中,最高温通常出现在下午2点至4点之间,而最低温则通常出现在凌晨4点至6点之间。

季节性变化03在夏季,白天的温度通常较高,而夜晚的温度则相对较低。

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

这两个季节的气温较为温和,通常介于夏季和冬季之间。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而秋季气温则逐渐降低。

季节气温变化春季和秋季夏季的气温通常较高,尤其是在赤道地区。

在北半球的夏季,气温通常比冬季高20°C至30°C。

夏季冬季的气温通常较低,尤其是在极地地区。

在北半球的冬季,气温通常比夏季低20°C至30°C。

冬季纬度纬度对气温有显著影响。

靠近赤道的地区通常较炎热,而靠近两极的地区则较寒冷。

这是因为太阳的辐射在赤道附近最强,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弱。

海拔海拔对气温也有影响。

海拔越高,气温通常越低。

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降低,空气能够吸收和传导的热量也减少。

地理位置与气温变化02气温的分布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通常会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倾斜角度使得太阳辐射在赤道地区最为集中,而高纬度地区则接收较少的太阳辐射。

纬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差异通常以摄氏度(°C)为单位。

例如,赤道地区的平均气温通常比极地地区高出约20°C。

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差异极端气温(如最高和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不同纬度地区。

例如,热带地区经常出现高温,而极地地区则经常出现低温。

极端气温的分布纬度与气温分布经度与气温分布经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经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某些地区可能会受到季风、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地理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地理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

2.掌握全球气温分布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

3.能够运用气温数据绘制气温分布图,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温的概念、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2.难点:气温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气温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气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理解气温的概念(1)讲解气温的定义:气温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

(2)展示气温计,介绍气温的测量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气温的单位:摄氏度(℃)。

3.全球气温分布规律(1)展示世界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气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有何特点?(3)分析原因: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较多,两极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较少。

4.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1)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纬度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气温分布?(3)举例说明:沿海地区气温较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幅度小;高山地区气温较低。

5.气温分布图的绘制(1)讲解气温分布图的绘制方法。

(2)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区,收集气温数据。

(3)学生合作绘制气温分布图。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

(3)布置作业:结合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四、教学反思1.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在分析气温分布规律时,可以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兴趣。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重难点补充:1.重点:(1)教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气温,那么大家知道气温在地理学中是如何定义的吗?学生:气温是不是就是空气有多热?教师:很接近了,气温确实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我们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大家知道我们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吗?学生:用气温计!教师:对了,我们常用的温度计就是用来测量气温的。

那么,谁能告诉我,我们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会特别关注气温的变化?学生:出门穿衣服啊,还有farmer'smarket(农贸市场)上卖蔬菜水果的时候。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教学目标1.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掌握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能够运用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的空间变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气温的概念、气温的分布规律。

2.教学难点: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气温分布图。

3.气温测量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气温的概念及测量1.导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气温是什么吗?我们如何测量气温?”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象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2.讲解气温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展示气温的定义: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为摄氏度(℃)。

解释气温的测量方法:使用温度计,将温度计置于空气中,待温度稳定后读取数据。

3.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亲自测量教室内外的气温,记录数据。

学生分享测量结果,讨论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

强调气温在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气温的分布规律1.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气温的概念及测量方法,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气温的分布规律。

2.讲解气温分布规律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世界气温分布图。

讲解气温分布的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降低。

3.分析气温分布原因讲解太阳辐射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气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气温较高;两极地区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

讲解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

4.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强调气温分布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课时:气温分布的应用1.导入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气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分布规律,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气温分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气温分布应用以多媒体形式展示气温分布与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关联。

讲解气温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温分布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如南方气温较高,适合水稻种植;北方气温较低,适合小麦种植。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 气温 ℃ 30
20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课堂练习
1、陆地每天最高气温值一般出现在什么时 、 最低气温值又出现在什么时候? 候?最低气温值又出现在什么时候? 2、北京某日最 高气温为 ℃,最低气温为 、 高气温为32℃ 18℃,气温日较差为多少? ℃ 气温日较差为多少? 3、北京某年7月平均气温为 ℃,一月是﹣4.7℃, 、北京某年 月平均气温为 月平均气温为28℃ 一月是﹣ ℃ 气温年较差是多少? 气温年较差是多少?
第2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学习目标
1.对照“气温的变化”图,能简单描述气温日变 对照“气温的变化” 对照 化和年变化规律, 化和年变化规律,掌握计算较差的方法 2.根据月平均气温数据,能熟练绘制气温曲线图 根据月平均气温数据, 根据月平均气温数据 3.理解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和分布规律 理解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和分布规律
气温曲线图的制作方法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 段,逐月标 )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 上月份。 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 )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 (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 )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 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 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 (4)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一、气温和气温的测定
思考: 思考: 什么是气温?用什么符号表示? 1、什么是气温?用什么符号表示? 怎样读? 怎样读? 气温用什么来测量? 2、气温用什么来测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共3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共38张PPT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说明一天中的气温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气温是指 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测量次数 一般四次 2时 8时 14时 20时
2、气温的测定
气温的观测:
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 的。人工观测通常每天在8时、 14时、20时、2时测。
本课结束,同学们 再见
( A)
A.1月
B.7月
C.8月
D.2月
• 在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你还能找到什 么规律,与同学交流
等温线稀疏,则各地气温相差不大
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相差悬殊 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
等温线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很多
等温线和海岸线平行,表示气温因距海远近而不同,以 距海远近因素为主 等温线是东西走向,表示温度因纬度而不同,以纬度 因素为主
(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的南、北半球 分别有什么差异?
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 的密集,7月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密集。
AB
(3)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 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月大陆气温低于海洋, 7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 降低
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 不同
山地随海拔是增高而降低; 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就
约下降0.6℃
(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低纬度
_非__洲___是最炎 热的大陆_南__极___洲_
是最寒冷的大陆。
气温的分布的最 基本规律是从
低__纬__度__向_高__纬__度_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全面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全面版

2.气温年变化 (1)含义: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称为气温年变化。如 图 3-2-2:
图 3-2-2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2)规律: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一年中有一个最 高值和最低值。北半球陆地上,7 月份气温最高,1 月份气温 最低;海洋上,8 月份气温最高,2 月份气温最低。南半球正 好相反,陆地上,1 月份气温最高,7 月份气温最低;海洋上, 2 月份气温最高,8 月份气温最低。
【答案】C
二、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日变化 (1)含义: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称为气温日变化。如 图 3-2-1:
图 3-2-1 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2)规律:陆地上一天中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的 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 温日较差。
冷水江市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
C.11.5℃
D.67.5℃
【名师点拨】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某日气温变化曲线
图。该地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为 39.0℃,出现在 14 时左右;气 温最低值为 27.5℃,大约出现在 5 时。而气温日较差就是最高 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答案】(1)B (2)C
一、气温的计算 1.日平均气温测量次数:一天 4 次(通常在北京时间 8 时、 14 时、20 时、2 时观测)。 2.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1)最高气温:某一时段内出现的空气温度最高值称最高气温。 (2)最低气温:某一时段内空气温度出现的最低值称最低气温。 3.气温的计算 (1)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2)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3)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确定)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确定)

测量工具:温度计
百叶窗
气温的观测
• 气象台站观测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 的温度计测得的。
日平均气温
观 察
( 7 + 15 + 12 + 4 ) ÷4 = 9.5℃ 4次观测中的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分别是多少度?
思 考
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
重点
讨论: 气温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性?
日变化
B
A
高 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A
B
低 高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规律二: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A B
A、B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温度差别很大A 0℃、 B 15℃,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地形不同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降低约0.6℃。——气温垂直递减率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与生活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分布
气温与生活
海滩:炎热夏季的好去所
沙漠中的房屋
冬季流行的饮食:火锅
闽北受冻害的蕃木瓜
活动
P50 阅读材料,说明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
材料1, 说明气温与
着装 的关系.
材料2, 说明气温与 饮食习惯 的关系. 材料3, 说明气温与 建筑物 的关系. 材料4, 说明气温与 农业生产 的关系. 材料5, 说明气温与 交通方面 的关系.
会画吗?
气温/°C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P51活动 2.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海陆分布
海洋对气温的影响
海洋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热量,因此海洋对气温的影响较大。沿海地区的温度变 化相对较小,内陆地区则变化较大。
夏季与冬季海陆气温差异
夏季时,由于海洋温度较低,陆地温度较高,因此海洋上空的气温低于内陆地区;冬季时,海洋温度 相对较高,陆地温度较低,海洋上空的气温高于内陆地区。
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对气温的适应性不同,一些耐寒或耐热的物种能在极端气温下生 存,而大多数物种则需要相对温和的气温。
气温的变化会影响动植物的分布和栖息地,一些物种可能会因为气温的变暖而迁移 到更冷的地方,而另一些物种则可能因为气温的变冷而面临灭绝的风险。
对水循环的影响
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循环的过程, 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地形地貌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地形地貌的不同对气温产生影响。例如 ,高山、高原地区的气温通常比平原地 区低,因为高山、高原地区海拔较高, 空气稀薄,保温能力较弱。
VS
不同地形下的气温差异
在相同纬度和海拔高度下,不同的地形地 貌也会导致气温的差异。例如,山谷和盆 地的气温通常比周围地区高,因为这些地 形有利于保温;而沙漠和草原等开阔地形 则容易导致气温波动较大。
温度的测量
总结词
温度的测量通常使用温度计来完成, 温度计通过测量物体的热量来感知温 度。
详细描述
温度计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水银温 度计、酒精温度计和数字温度计等。 在测量温度时,应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温度的影响因素
总结词
影响温度的因素包括纬度、地形、海拔、大气环流和洋流等。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大面积的地 面硬化、热岛效应等因素, 也加剧了气温的升高。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月平均气 温最高月 月平均气 温最低月
北半球 陆地 7月
1月
北半球 海洋 8月
2月
南半球 陆地 1月
7月
南半球 海洋 2月
8月
第二页,共十八页。
一二
4.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
(1)气温日较差:一天中
最高气温与
最气低温的差。
(2)气温年较差:一年内 最高月平均气温与
最月低平均气温的差。
5.气温的观测与平均气温的计算
一二
解析(jiě xī):
答案(dá àn):D
第十三页,共十八页。
1-2
3
4
5
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biànhuà)曲线图,完成第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kàn chū),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时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2.第气1温题日,读较图差可指知一,1天4中时最对高应气的温曲与线最点低位气于温整之条差曲。线这的一最天高的处气,为温39日℃较。差是关闭 ( 第2题)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该地这一天的 A最.10高.5气℃温为39 ℃B,.最9 ℃低气温为27.5 ℃,因此其气温日较差为11.5 ℃。 关闭
一二
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水平(shuǐpíng)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
来表示。在等温线图中,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2.等温线的判读
。相等(xiāngděng)
等温线封闭
等温线 分布
密集 稀疏
中心气温低为 中心气温高为 气温差异 大 气温差异 小
低温(dīwē中n) 心 高温 中心
第四页,共十八页。
第六页,共十八页。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思考???
为什么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14点左右,而不是正午12点? 就对流层大气来说,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很少,大气的热量主要
来自地面辐射。所以说,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正午12点的时 候,太阳辐射最大,但是地面辐射有滞后作用,到14点左右达到最大值。
为什么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出以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太阳辐射不断增强,地面
人们根据各地热量状况 的总体差异,将全国划 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部分地区一年一 熟,青稞。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 长不同的农作物,耕作 制度也不一样。
寒温带
一年一熟,春小 麦、马铃薯等。
青藏高原高寒区 热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一年一熟,春小 麦、玉米、大豆、 甜菜。
两年三熟/一年 两熟,冬小麦、 玉米、玉米、甘 薯、花生等。
获得的热量不断增多,地面温度不断升高,地面辐射不断增强。大气 吸收地面辐射,气温也跟着不断上升。
2. 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叫年变化。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计算公式: 气温年较差 = 最高月平均气温 — 最低月平均气温
请根据提供的A地气温数据,绘制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
青藏高原高寒区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热带
练习
思考题:
1. 东北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中温带
2. 华北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暖温带
3.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亚热带
4. 西藏自治区属于哪个温度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
二、中国的温度带
在不同的温度带 内,生长不同的 农作物,耕作制 度也不一样。
部分地区一年一 熟,青稞。
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日变化。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 化与分布
目录
• 气温的变化 • 气温的分布 • 温度带 • 练习与思考
01 气温的变化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01
02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早晨气温逐渐升高
随着太阳的升起,地表吸 收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 导致气温逐渐升高。
中午气温最高
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 地表吸收的热量也最多, 导致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 高点。
陆地温差大
陆地相对于海洋的热容量较小, 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较弱,因此陆 地上的温度变化较大。
地形因素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地面 的保温作用减弱,导致气温较低。
山脉对气温的影响
山脉的走向、高度和坡度等因素都会 影响气温的分布,如山脉的背风坡和 迎风坡的气温差异。
气温变化的规律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轴之间的夹角 导致太阳辐射在赤道附近最强,向两 极逐渐减弱,因此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
大陆性气候地区夏季温度高、冬季温 度低,因此气温年较差较大;而海洋 性气候地区受海洋调节作用影响,气 温年较差较小。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层厚度减小, 对地表的保温作用减弱,导致气温降 低。
温带地区农业以种植小麦、玉 米等作物为主,人们穿着适中
,房屋保暖性能一般。
亚热带地区农业以种植水稻、 柑橘等作物为主,人们穿着轻
薄,房屋通风性能好。
热带地区农业以种植橡胶、咖 啡等作物为主,人们穿着短袖 短裤,房屋通风性能极好。
04 练习与思考
基础练习题
基础练习题1
请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表示某 地区一月份的气温变化。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掌握气温的计量单位和常用的温度转换公式,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气温的变化原因,掌握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 气温的计量单位和温度转换公式3. 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幅气象图,引发学生对气温的认识和兴趣,并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气温分布情况。

2. 知识讲解(1) 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介绍气温的定义: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的热运动所表现出的热量高低。

讲解气温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测温工具有温度计和红外线测温仪。

(2) 气温的计量单位和温度转换公式介绍气温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和华氏度(℉)。

讲解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公式:℃ = (℉ - 32) × 5/9,℉ = ℃ × 9/5 + 32。

(3) 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讲解气温的分布规律:气温随纬度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规律,越接近赤道气温越高,越接近两极气温越低。

介绍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海洋暖流和寒流、海拔高度、地形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图和相关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气温分布的原因,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特殊气温现象。

4.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城市,收集该城市过去一年的气温数据,并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比较,总结出该城市气温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5. 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气温的概念、测量方法、计量单位和温度转换公式,以及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设计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随海拔高度有没有变化? 能不能举出一些现象说明?
(1).根据图片猜测:
海拔高与海拔低的气 温相同吗?
2.完成P52 女孩的提问
(2)气温海拔变化规律 一般海拔 气温
同纬度,海陆气温有没有差别? 下列现象说明了什么?
? 夏季:海夏梅凉季沙拥陆挤热的深圳大 ? 冬季:海暖陆冷
练习
一.判断题: 1.一般来说赤道热两极冷( ) 2.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 3.赤道一定就热( ) 4.同一纬度,夏季海边比较凉爽( ) 5.冬季北京比东莞气温低,是因为北京的纬度比较
C .32 。C
D.24 。C
2.夏季我们班组织去爬博罗的罗浮山主峰飞云 顶海拔1296米 并且准备过夜,我们这样做 行吗?(带上水、干粮、穿上短衣裤)
3.夏季去避暑,我们可以选择的是 A.南半球 B.高纬地区 C.高山 D.内陆地区
后,地面吸热,气温开始回升
日落
日出

吸热>散热

吸热<散热 散热
29?C 5?C
2.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
(1).找出月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它们的气温是多少?年较差是多少? (2).你能说出南半球陆地最热和最冷的月份吗?
练习:完成 P51练习1
(1)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 和月份
(2)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 值和月份
高( ) 6.北半球是北冷南热,而南半球是北热南冷( ) 7.陆地上7月最热( )
二.看图题:为什么这里会形成低温 中心呢?
可能是山地
三.实际应用
1.东莞最高峰是谢岗的银屏嘴,海拔为 898m,
山顶气温是 28。C,试问在山脚某地(海拔 98米)的气温是多少?
A. 32.8 。C B.23.8 。C
一年当中气温有没有变化规律?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 验回答 下列问题: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 在什么时刻?你同意同学的说法吗?
早晨起床 课间操
6:00
10:00
上午放学 12:00
下午上学 14:00
下午放学 18:00
凌晨
4:00
晚上 00: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日变化
1. 看曲线读出最高气温,最低 气温是多少?
看看我们现在穿的衣服,一 个月前我们穿的衣服相不相 同?
跟我们的环境有没有关系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 、气温与生活
1.气温 °C 摄氏度
练习: 读出下列气温: 17 ?C ,-17 ?C
气温用来描述空气的冷热 程度,它用温度计来量 气象站的温度计放在百叶 箱里面
百叶箱
8?C
16?C ?C
2. 说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 现的时间?
30.9 ?C 3. 计算气温日较差
24.5 ?C
=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30.9 ?C?C-24.5 ?C
=6.4 ?C
气温日变化曲线
为什么一天中最热时间出现午后 14:00上学时候而不是中午 12: 00放学的时候呢?
日出,地面吸热,气温升高,到12点太阳最强, 吸热最厉害,午后阳光减弱但吸热仍大于散热, 气温继续升高,直到午后两点左右,此后阳光 明显变弱,散热>吸热,气温下降,日落后, 地面仍然在散热,气温继续下降,直到日出前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4)说名该地气温的年变化
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 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三、气温的空间变化
C
等温线越密,气
温差别越大
B
(12 ?C )
A
等温线越稀疏, 气温差别越小
(0 ?C )D 1. 等温线
(1).说出A,B点的气温
(2).C、D两个地方哪里的气温差别比较大呢?
2.气温分布规寒律 带
北温 带
-10 。C 20。C


北温 带
20。C
寒 带 -10。C
1.完成练习P3 第一题 提示:这里用什么来表示气温高低? (1 )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下降,因为太阳辐射赤道强, 两极弱(2)>20 ?C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 -10 ?C在北极圈以北(内)和南极圈以南(内)【寒带】
(1)气温纬度变化规律 一般纬度 气温
2.气温与我们
着装 饮食 房屋建筑 农业
交通 ……
完成P50 活动: 联系生活说说气温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这些饮食店什么时候生意好?
雪糕点在气温高季节生意最好 而火锅店在气温低季节生意最好
东莞本地能够生产这些水果吗?
高温爆胎
冰冻天气防滑链
北方汽车暖这气些现象与气温有雪关中系艰难吗推? 车
根据生活体验,我们都知道不同的时间气 温会不同,但是一天当中,一个月当中,
12?C
-6?C
1.读出8点,14点,20点,2点的气温
2.计算日平均气温
= 【 8?C+ 16?C+12 ?C+(-6 ?C)】/4=10 ?C
3.日/月/年平均气温
(1日平均气温+2日平均气温+3日平均气温…..)=月平均 气温
(1月平均气温+2月平均气温+ 3月平均气温….. +12月平均 气温)=年平均气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