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专题二 气候类型
高一地理必修一世界的气候类型
极地冰原气候
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 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
高原山地气候
喜马拉雅山区
安第斯山区
在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安第 斯山脉等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 高原山地气候。
9 6
3
12 1
2
3
1
6
10
8
7
12
4
5
1
21
35
6 9
9
9
8 12
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 • 小于0 ℃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2)以最热月平均气温
• 10 ℃<T<18 ℃的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 0℃<T<10 ℃的属于苔原气候;
• 小于0 ℃的属于冰原气候。
第三步:“以水定型”
• 热带气候: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 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小于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大于1000mm)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海洋性
温带
50
气候
大陆性 温带季风气候
40 地中海气候 气候 30 热带沙漠气候 20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35 热带季风气候 25
10 热带雨林气候
10
0
0
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
干季 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 亚热带气候:夏雨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 温带气候:年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雨型——温带季风气候
中图版地理必修1第二单气候类型及判读 PPT课件
l 气候特点是:
夏季高温多, 雨,
冬季低温少。 雨
气温降水玫瑰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24 24 26 28 29 28 27 27 27 27 26 25 26.5
(℃)
降水量 3 3 5 11 50 385 617 351 256 56 10 3 1750
地中; 海气候
35°
经纬度图
读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五个城市图,判断它们的气候类型
A 大阪
C
B
巴黎
北京
D
E
伊斯坦布尔
A: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E: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伦多
B: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局部地区图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北冰洋
苔原气候
副高
大 西 洋
36420000°°° °海地温气洋中带候热热海性带带气候草沙原漠大气气陆候候温性带气热候带亚季热风气风带候气带气季候候季温风236550°°°太平洋
10°
10°
赤 低 0°
热带雨林气候
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模式图
返回
根据气温和降水数据、图 表资料判别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0
月份
1
4
7
10
降水量(mm)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4
7
气温(℃)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10 月份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主要涵盖了全球各大洲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由于篇幅限制,以下仅简要概述。
1.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主要是受到赤道低压带的影响。
2.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全年炎热干燥,主要是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
4.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5.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受西风带影响显著。
6.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内部和北美大陆中部,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主要是受到陆地性质和距离海洋远近的影响。
7. 极地气候:分布在北极圈和南极圈内,全年严寒,降水少,主要是受到极地高压带和冰洋气团的影响。
以上只是对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一个简单概括,每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变化都与地球的运动、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因素密切相关,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高中地理 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是描述一个地区长期天气状况和气候特点的术语。
在地理学中,气候类型是根据气温、降水量、风速等指标来划分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1.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2.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夏季降水丰沛,冬季降水较少。
3. 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4.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分布均匀。
夏季凉爽,冬季温和。
5.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6. 极地气候:全年低温少雨,气候严寒。
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等类型。
7. 高原山地气候: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多。
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实际上气候类型的划分非常复杂,还有很多其他的气候类型和亚型。
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对于地理学习和区域研究非常重要。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知识点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知识点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气候类型这部分知识点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它,是因为一旦掌握了,仿佛就拥有了一把理解地球气候多样性的神奇钥匙;恨它,是因为它的内容繁多复杂,稍不留神就容易混淆。
说起气候类型,那不得不先提到热带气候。
热带地区的气候,就像是热情奔放的舞者,充满活力和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那简直就是植物的天堂,终年高温多雨,雨水就像老天爷忘了关的水龙头,滴滴答答不停歇。
在这样的气候下,树木长得高大茂密,藤蔓相互交织,仿佛一个绿色的迷宫。
我曾经在纪录片里看到过热带雨林,那里面的植物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
地上厚厚的落叶层,一脚踩上去软绵绵的,还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混杂着各种植物的味道,那是一种独特的、充满生机的味道。
热带季风气候呢,则像是个性格火爆的家伙。
一年中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雨季的时候,那雨下得跟泼水似的,能把整个世界都淹没。
旱季又干得让人嗓子冒烟。
我记得有一次在书上看到一张关于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图片,雨季时河水暴涨,淹没了两岸的农田和村庄;而旱季时,河流干涸,露出大片干裂的河床,就像大地张开了无数张饥饿的嘴巴。
再说说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着四季分明的特点,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少雨。
这让我想起了南方的一些城市,夏天的时候,那闷热的天气能把人蒸熟,走在大街上,感觉自己就像一块被放在蒸笼里的包子。
汗水不停地往外冒,衣服黏糊糊地贴在身上,别提多难受了。
可到了冬天,虽然不算太冷,但那种湿冷的感觉能穿透厚厚的棉衣,直往骨头缝里钻。
地中海气候就比较特别了,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夏季,阳光毫不留情地洒在大地上,草木都被晒得蔫蔫的,大地仿佛被烤焦了一般。
而到了冬季,绵绵的细雨滋润着大地,让一切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种气候下的城市,比如地中海沿岸的那些地方,夏天人们都喜欢躲在阴凉处,喝着冷饮,享受着片刻的清凉;冬天则可以漫步在雨中的街头,感受那份宁静和浪漫。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1. 大气与天气1.1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包围层,其主要组成为氮气(78%)、氧气(21%)、氩气(0.93%)、二氧化碳(0.04%)等。
大气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臭氧、氮氧化物、微尘等。
1.2 大气的分层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逆温层。
其中,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这是气象发生的最重要的层次。
1.3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期内大气状况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风速、云量和降水等要素。
而气候是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通常以30年为周期进行计算。
气候包括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寒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2. 气候的形成原因2.1 太阳辐射地球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入射角度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
2.2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表面的日照和夜晚的变化,也决定了阳光的照射时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
2.3 水汽与云的形成水汽是气象现象发生的基础,当水蒸气遇冷遇到凝结核时,就会形成云,从而影响降水和气温。
2.4 气候带的分布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角度和强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2.5 地形和海洋因素地形和海洋的分布会影响气候形成。
例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降水区;海洋则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
3. 气象要素与气候类型3.1 温度温度是气象学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表示空气的热度。
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温度变化,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气候。
3.2 湿度湿度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多少。
不同的湿度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如造成降水、影响蒸发等。
3.3 风风是由空气的横向运动造成的。
不同的风系统会带来不同的气候特征,如季风气候、西风带等。
3.4 云量云量指的是天空中云的多少和类型。
云量的变化会影响降水和日照,进而影响气候类型的划分。
3.5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为液态或固态的水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世界气候类型归纳总结高中
世界气候类型归纳总结高中气候是地球上长期变化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结果,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对人类的生活、农业和经济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根据气候带的划分,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大致归纳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一、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特点是年温差小,年均温高,气温持续高,降水充沛。
具体而言,热带气候可细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南美洲、中非及东南亚地区。
年均温高达25摄氏度以上,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年内降水分配相对均匀。
这种气候类型下,植被茂密,常年绿叶覆盖,动植物资源丰富。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气候带的边缘地带,如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
年温差较小,降水集中在夏季,而其他季节降水相对较少。
该气候区域的植被以草原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二、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之外,北纬23°至66°和南纬23°至66°之间。
温带气候包括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
1.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包括欧洲南部、北非和加州等地。
该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年降水量适中。
这种气候有利于种植葡萄、橄榄等水果作物。
2. 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内部,如欧洲大陆和亚洲中部地区。
该气候类型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温差较大,降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农业和森林资源。
3. 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风带的东侧,如欧洲西部、太平洋东岸等地。
该气候类型明显受海洋影响,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温差较小,降水相对均匀。
这种气候下适合发展渔业和水果种植。
三、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位于北纬66°以北,包括北极气候和大陆性寒带气候两种类型。
1. 北极气候北极气候主要覆盖在北极圈内,气温极低,全年多为零下,降水非常少,冰雪覆盖,几乎无植被。
高一地理候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候知识点总结地理候是指一定时间段内地区气候的平均天气状况,是衡量气候现象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地理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地理候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地球的气候带划分地球的气候带划分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划分的。
主要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带状区域。
每个气候带都有其特有的气候条件和气候类型。
1. 寒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位于极圈之间,气温极低,普遍寒冷。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冰川气候和亚寒带气候。
2. 温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型气候。
3. 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日照充足。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二、地理候要素及其分布地理候要素主要包括温度、降水和风。
它们在不同地理候带的分布特点不同。
1. 温度温度是衡量地理候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减小。
赤道地区温度高,极地地区温度低。
2. 降水降水是指地表接收到的雨、雪、雹、露、霜等形式的水。
降水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
热带气候带降水充沛,而温带和寒带气候带则相对较少。
3. 风风是地球大气层中气流的水平运动。
主要分为气候风和地形风。
不同气候类型的风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热带气候带的东北贸易风和西南季风。
三、地理候对人类的影响地理候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农业和人类居住方面。
1. 农业地理候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适宜生长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热带气候带适宜种植水稻和香蕉,而温带气候带适宜种植小麦和苹果。
2. 人类居住地理候对人类居住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倾向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居住,例如在温带气候带和地中海型气候带的地区人口较为密集。
四、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理候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候产生了影响,引起了一系列的气候变化现象。
1.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使得原本寒冷的地区气候逐渐变暖。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优质课件专题二 气候类型
3.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
相似点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15 ℃) 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 和雨(湿)季
降水量较多(7月份降水突破600 mm) 降水量相对较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 温带季风气候 温少雨(雨热同期)
最冷月均温(关键)>0 ℃,雨季较长 最冷月均温(关键)<0 ℃,雨季较短
最热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在10 ℃以下
寒带气候
(3)以“水”定型
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年降水量>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 年降水量700 mm~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年降水量1 500 mm~2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 年降水量750~1 000 mm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亚欧大陆和 南北纬40°~60° 之间的大陆内部 北美大陆的
内陆地区
温带海洋 终年受西风带 性气候 控制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 南北纬40°~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均匀
欧洲西部
亚寒带针 全年受极地气团 亚 叶林气候 控制 寒 带 亚寒带针 全年受极地气团
叶林气候 控制
(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 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 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6)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 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热
带 润气候
地中海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 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 地中海沿岸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及分布
地中海 南北纬30— 受副热带高
气候 40度的大陆 压和西风带
西岸
的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 燥冬季温暖 多雨
气候 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三)
类型 分布
温带海 南北纬40-
洋性气 60度的大
候
陆西岸
温带大 温带大陆 陆性气 的中部 候
成因
常年受 西风影 响
常年受大 陆气团的 影响
特点
终年温暖 多雨
冬冷夏热,气 温变化大,终 年降水很少
六、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
1根据 最冷 月气 温值 判断 温度 带(以 温定 带)
最低温>15℃→热带型(雨林、季风、草原、沙漠) >0℃ → 亚热带型(季风、地中海)和温海洋 <0℃ → 温带型(季风、大陆)和寒带型
2根据降水季节判断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夏雨型:热带草原、三种季风 冬雨型:地中海 年雨型:热雨林、温海洋 少雨型:热沙漠、温大陆、极地
• 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世界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
一、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二、各种气候类型的典型地区气温降水图示
三、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一)
类型
分布
成因
特点
热带雨 林气候
热带草 原气候
热带沙 漠气候 热带季 风气候
赤道两 侧
受赤道低压 终年高温
带控制
多雨
热带雨林 气候两侧
南北回归线附 近的大陆中部 和西部
亚洲的南部 和东南部
受赤道低压带 和信风带的交 替控制
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控制
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有明显的干 季和雨季
终年高温 少雨
有明显的干 季和雨季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候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候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及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综合性科学,而气候则是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气候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了解气候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本文将围绕高一地理必修一气候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气候的概念和要素气候是指某个地区在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综合表现。
气候包括气温、降水、风和湿度等要素。
其中,气温是指某地区特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温度,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凝结并以雨、雪、露、霜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的过程,风是指气体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含量。
二、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纬度、海洋性和大陆性、地形和高度等因素。
首先,纬度是影响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直射辐射的能量减小,气温逐渐降低,形成了南北纬度差异明显的气候带。
其次,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也是形成气候差异的重要因素。
海洋性气候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温度变化较小;而大陆性气候则受大陆的影响,温度变化较大。
此外,地形和高度也会影响气候。
高山地区气温较低,气压较低,湿度较大,降水量较多。
三、气候区划气候区划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分类划分的过程。
常见的气候区划体系有科佩恩气候分类系统和中国气候区划系统。
科佩恩气候分类系统按照纬度、温度和降水分布等要素对气候进行分类,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中国气候区划系统则根据地理、气候和人口等因素将中国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大区,再细分为更小的区域。
四、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长期、周期性的气候变化过程。
全球变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
全球变暖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引起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气候灾害的频发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减排温室气体、开发清洁能源等。
结语气候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了解气候的概念、形成原因、区划和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一—4.气候类型
(2)此图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地区
的气候特点( A )
A、黄淮海平原
B、南方丘陵山区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D、西欧平原
(3)该区主要农作物 小__麦_、__棉_花_或__玉_米___(至少写两 种)
(8)玫瑰图: 下列两种气候图分别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D
A.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C.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要素
气
气温、降水(基本要素)
候
要 素
气压、风、日照、蒸发量
一 气候的影响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 地形因素 海陆分布
洋流分布 人类活动
1、太阳辐射 ——决定气温特点(气候形成的最基本因子)
2、大气环流—决 定降水特点
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情况
赤道低压带
气 副极地低压带
90°
80°
夏
(少)
70°
全) 60° 全年湿润
50°
(多) 700-1000 40°mm
大陆气团 全年少雨
副高
冬雨,300--1000 (少) 30°
全年少雨,<250 mm
亚寒带 温带
亚热带
寒带
70°
亚寒带
55°
温带
35°
亚热带
25°
冬
赤低
(少) 20° 5-10月多,700-1000 (多) 10°全m年m多雨,降水量大,约在热200带0 mm以
(1)气候判读----典型图的阅读
例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上图中两地气温、降水量情况判断它们分别属于什
么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2.2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共21张ppt)
该种气候具有终年气温和降水特点相对单一、季节变化小的特点。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60° 全年都受西风带
(如英国)
大陆西岸
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700~1 000mm)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 20°~30° 全年都受副热带
大陆内部、大陆 高气压带或信风
西岸
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250mm)
在副热带高气 压带或信风带
控制下
终年高温,分 旱(10月~次年5月) 热带雨林(树木
雨(6~9月)两季 旱季有落叶现象) (1 500~2 000毫米)
常年高温,少雨 (不足250毫米)
热带荒漠
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 90°
因、自然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60°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30°
冬季严寒,夏季高 温,常年干旱少雨
温带 草原、荒漠
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
流和洋流关系 大气环流
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
90°
90°
极地高气压带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极地东风带 70°
70°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
55°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性气候 40°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信风带
0°
赤道低气压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植被
地中海 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 30°~40°之间 的大陆西岸
夏高冬控季气季制受压受副带西热控风带制带, (夏3冬0季0季~炎1温热0和0干0多毫燥雨米,)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总结
气候类型是指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段内所表现的气候特征,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要求来进行不同的划分。
在高中地理中,一般将气候类型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寒温带气候六大类。
1. 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丰富,年均温高,变化小,日照时间短。
典型地区有亚马逊流域、刚果河流域。
2. 热带季风气候:区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典型地区有中国南部、印度南部等。
3. 热带沙漠气候:年均温高,降雨量极少,干旱沙漠较为发达。
典型地区有萨哈拉沙漠、澳大利亚内陆等。
4. 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分布不均。
典型地区有欧亚大陆内部、中东内陆等。
5. 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温度较低,降水分布均匀,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少雨。
典型地区有欧洲大部分地区、美国北部等。
6. 寒温带气候:年温度低,降水量较低,气候干燥,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
典型地区有北极圈以南地区、俄罗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气候类型
一、气候概况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2.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
(1)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
草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
(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6)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3.气候差异主要影响因素的判断方法
(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是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二、气候类型的判断
1.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1)判断半球
(2)以“温”定带
(3)以“水”定型
2.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从经纬度确定已知地点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及温度带,结合下面的全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图(以北半球为例)定位判断。
3.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图中M、N两气压带无关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图中P点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 1.C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纬度位置可以看出M、N两气压带分别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与这两个气压带无关;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
第2题,P点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应该为地中海气候。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4.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②乙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东岸④丁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3.D 4.C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小于0℃,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最冷月气温大于0℃,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丁地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所以成因相同的是甲和丙,D正确。
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是温带季风气候,只出现在亚洲,①对;乙是地中海气候,在南极洲没有分布,②错;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③对;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欧洲没有分布,④错。
C正确。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6.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
B.西南季风盛行西风
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极地东风
答案 5.B 6.C
解析第5题,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且最湿月降水丰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全年高温,位于热带,且年降水量丰富,最湿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3左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地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位于亚热带,且最湿月降水量较小,属于地中海气候;丁地最热月气温不太高,最冷月气温也不太低,再加上其最湿月降水量并不是太丰富,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B正确。
第6题,甲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由夏季盛行的东南季风带来;丁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主要是由盛行西风带来,C正确。
7.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
答案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欧大陆略图。
材料二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1)将材料二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属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对应: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列表比较D、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成因及气候特征的差异。
(3)A、B、C、D四地气候海洋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地,简要分析其成因。
答案(1)①③④②
(2)
(3)A常年受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影响;西部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且暖流的势力较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海岸线曲折,陆地轮廓破碎,加深了海洋对陆地气候的影响。
解析第(1)题,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知,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为地中海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7月和1月降水量降水距平值较接近;1月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7月份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符合A地气候类型的是①;据此方法对比分析可知,B对应③,C对应④,D对应②。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在判断B、D气候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因及特征差异。
第(3)题,A位于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陆地轮廓破碎,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还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在四地中,气候的海洋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