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单点定位实验报告
gps实验报告
gps实验报告GPS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和使用进行深入研究,掌握GPS的工作原理、定位原理和精度控制方法,以及GPS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特点和限制。
二、实验原理。
GPS是由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其中包括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
这些卫星以6个轨道面,每个面上有4颗卫星的方式分布在大气层之外的轨道上,以提供全球范围的导航服务。
GPS接收机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并计算信号传播时间来确定自身的位置。
通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可以实现三维定位和速度测量。
三、实验内容。
1. GPS接收机的基本使用,打开GPS接收机,等待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定位,观察定位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
2. GPS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GPS定位实验,观察信号强度、遮挡物、大气层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3. GPS定位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场景模拟,测试GPS在城市、山区、森林等不同环境下的定位效果,并对比不同场景下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GPS定位精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会导致信号弱或者反射,从而影响定位精度。
2. 在城市环境中,由于高楼大厦的遮挡和信号反射,GPS定位精度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定位结果可能出现偏移。
3. 在山区和森林等复杂环境中,GPS定位精度也会受到影响,但相对于城市环境,精度可能会更高一些。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GPS的工作原理和定位精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合理选择使用场景,以获得更准确的定位结果。
同时,GPS在城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定位技术进行辅助,以提高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六、参考文献。
[1] 赵云. GPS定位精度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 测绘工程, 2015(2): 15-21.[2] 李明. GPS技术在城市环境下的应用研究[J]. 地理信息科学, 2016, 18(3): 45-52.[3] 王强. GPS定位技术及其在森林环境中的应用[J]. 林业科学, 2017, 29(5): 78-84。
gps定位实验报告
gps定位实验报告GPS定位实验报告引言: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它利用地球上的卫星系统来确定特定位置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探究GPS定位的原理和精度,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GPS定位原理GPS定位原理是基于三角测量的原理。
GPS接收机接收到来自卫星的信号后,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出距离。
通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GPS接收机可以计算出自身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差,并根据这些距离差进行三角测量,从而确定自身的位置。
二、实验设备与方法本实验使用了一台GPS接收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首先,将GPS接收机与笔记本电脑通过USB线连接,确保接收机与电脑之间的通信畅通。
然后,打开接收机的电源,并在电脑上打开相应的GPS定位软件。
接下来,等待接收机与卫星建立连接,并获取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最后,记录下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信息,并与实际位置进行对比。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GPS接收机的定位速度相对较快,一般在几秒钟内就能够获取到足够的卫星信号进行定位。
通过与实际位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GPS定位的准确性非常高,误差一般在几米以内。
这证明了GPS定位技术的可靠性和精度。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GPS定位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高楼大厦、山脉和树木等物体可能会阻碍卫星信号的传播,从而导致定位的不准确。
此外,天气条件也可能对GPS定位的精度产生影响。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大雨或大雪,卫星信号的传播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四、GPS定位的应用GPS定位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GPS定位技术在导航领域被广泛使用。
无论是在汽车导航系统中还是在手机导航应用中,GPS定位都能够帮助人们准确地找到目的地。
其次,GPS定位技术在物流和运输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时监控车辆的位置,物流公司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调度运输车辆,提高物流效率。
GPS标准实习报告3篇
GPS标准实习报告GPS标准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YZ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日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很多关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知识。
我选择在XYZ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习,是希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自己在GPS领域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任务和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XYZ科技有限公司的GPS标准化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学习和熟悉GP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调研和分析国内外GPS标准和规范。
3.参与制定GPS标准的技术方案和规范。
4.与相关部门进行配合,收集并整理GPS标准的资料和文档。
5.参与GPS标准化工作的会议和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GPS标准化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参与制定GPS标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理论知识上的不足,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调研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同时,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沟通的技巧。
四、实习总结和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并且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我觉得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应该继续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也建议公司在GPS标准化工作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GPS标准的制定水平。
以上就是我的实习报告,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希望我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GPS标准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根据我在GPS测量实习中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点:1. 准备工作:在实习开始前,我需要熟悉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这包括了对GPS仪器的了解,熟悉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以及对测区的了解和准备。
2. 测量准确性: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GPS实习总结4篇
GPS实习总结GPS实习总结4篇GPS实习总结1为期两周的GPS实习结束了,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于熟悉GPS的定位原理、数据采集与处理,能独立完成从选点到提交内业数据成果的所有技术要领。
这次实训的场地覆盖黄河水院整个校区,实训内容有:测区勘探、实地选点、GPS控制网布设、星历预报、制定观测计划、GPS接收机检验、静态外业观测及记录、数据传输及处理。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按定位方式,GPS 定位分为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差分定位)。
单点定位就是根据一台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接收机位置的方式,它只能采用伪距观测量,可用于车船等的概略导航定位。
相对定位(差分定位)是根据两台以上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它既可采用伪距观测量也可采用相位观测量,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均应采用相位观测值进行相对定位。
日常生活中所用的GPS导航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也正是如此,它根据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
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
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记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PR):当GPS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文。
GPS系统使用的伪码一共有两种,分别是民用的C/A码和军用的P(Y)码。
C/A码频率1.023MHz,重复周期一毫秒,码间距1微秒,相当于300m;P码频率10.23MHz,重复周期266.4天,码间距0.1微秒,相当于30m。
而Y码是在P码的基础上形成的,保密性能更佳。
导航电文包括卫星星历、工作状况、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修正、大气折射修正等信息。
GPS卫星定位实践报告
GPS卫星定位实践报告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进行定位的技术,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可以精确确定接收器的位置、速度和时间。
在现代社会,GP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导航、航空航海、地图绘制、军事作战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介绍GPS卫星定位的原理、应用及实践经验,并结合个人的使用体验进行分析。
首先,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距地球的数十万公里外的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通过地面接收器接收这些信号,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系统由27颗卫星组成,它们分布在地球轨道上,每颗卫星绕地球运行两次,每天发送两次信号,确保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接收到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从而完成定位。
其次,GPS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汽车导航系统中,GPS可以帮助司机准确地找到目的地并规划最佳路线;在航空航海领域,GPS可以帮助飞行员和船长确保航线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地图绘制领域,GPS可以帮助制作地图的人员迅速获取地理位置信息。
此外,GPS技术还被广泛用于军事作战、紧急救援、资源勘探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实际使用中,我经常使用手机上的GPS功能进行导航。
无论是出门旅行还是去陌生的地方办事,GPS都可以帮助我准确地找到目的地,避免迷路和浪费时间。
在使用GPS导航的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首先,要及时更新地图数据,保持导航的准确性;其次,要注意信号的稳定性,避免信号不好导致导航错误;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导航路线,避免堵车或错过转弯。
总的来说,GPS卫星定位技术是一种十分实用和方便的定位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GPS技术,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PS技术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gps实习报告4篇
gps实习报告4篇本文是关于gps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实习目的gps静态测量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运用理论及计算能力,并对gps静态观测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sounth、trimble、ashtech三种gps接收机的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
熟悉gps静态测量的步骤。
学会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
1.1实习安排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搭配。
仪器调度表(略)第三组组长:第三组组员:1.2实习任务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10人一组(第三组为11人),分3组。
每组领取gps一套(包括主机、脚架、基座、连接线等)、记录板一块、对讲机、记录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和石桥子经济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建立e级gps网。
e级gps网的精度要求如下表:级别固定误差(mm)平均边长(km)比例误差系数(mm)e≤100.2~5≤20每小组利用各组领取到的接收机对两个控制点进行观测,观测时段为一小时,观测3个时段。
1.3测量规范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XX)。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97)。
3、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1.4测区概况本测区为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辽宁科技学院周边地区,测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公路,测区开阔高侧建筑少,选点都在路边或者山顶,多路径效应相对较小。
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基本没有),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GPS实习报告
GPS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
我在一家专业的GPS定位服务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协助工程师进行GPS定位系统的测试和维
护工作。
具体包括参与GPS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协助进行
GPS信号的测试和分析,以及参与GPS定位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工作。
二、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GPS定位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
了如何正确安装和调试GPS设备,以及如何进行GPS信号的测试和
分析。
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GPS定位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对于如何利用GPS数据进行定位和导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三、实习心得。
在实习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GPS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GPS定位系统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民用领域
有着诸多应用,如车载导航、无人机导航、航海定位等。
通过这次
实习,我对GPS技术的前景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自己未
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GPS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深知在未来
的工作中,这些经验和能力都将对我有着重要的帮助。
感谢实习单
位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为自己的职业
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GPS手持机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GPS手持机单点定位精度分析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Juno SB手持GPS接收机的使用。
(2).熟悉数据字典的创建与使用。
(3).实际体验并分析单点定位的精度,分析点与线数据采集的精度。
二、实验设备:Juno SB手持GPS接收机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创建并上传数据字典,并熟悉属性的记录。
(二)、进行点要素的采集在一个开阔地方(同一个点)进行连续数据采集,GPS接收机收到4颗以上卫星时开始存点,每隔10秒存一个点,存7分钟的点位坐标(约采集42个点),记住存的点号。
(三)、进行线要素的采集在一个开阔地方对同一条直线进行连续数据采集,利用皮尺测量45m,作为已知边长。
对同一条线采集起点坐标后暂停,然后走到末端点,采集一个坐标作为端点坐标,输入属性数据,结束该直线的采集。
对这条直线,采用相同的采集方法,连续采集10次。
(四)、精度分析1、点要素精度分析A、将点要素的数据导入到arcview中,如下图:图一该数据如下:表一B、将数据导入Excel中,并计算横、纵坐标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方差。
2、线要素精度分析A、将线要素的数据导入到arcview中,如下图:图二数据如下图:表二B、将数据导入Excel中,计算直线长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与已知长度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公式如下:a、绝对误差=观测值-真实值b、相对误差=(观测值-真实值)/真实C、由于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选取的有效线条进行计算。
四、实验结果分析1.点要素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及方差如下表格:2.点要素的结果分析: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好几个点与实际测量点的距离差了很多(如图一),横纵坐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别比较大,同时方差也比较大。
这是由于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卫星定位的数据之间有所偏差,每次操作时记录的点位之间有所偏差。
对实验产生了误差。
3.线要素的实验结果如下:线要素的数据如表二,但由于操作上的失误,选取六条比较接近实际测量的线进行分析。
GPS单点定位实验报告
GPS单点定位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单点定位实验,掌握GPS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GPS接收器2.笔记本电脑3.GPS信号接收天线4.GPS数据处理软件三、实验原理GPS是基于卫星定位的定位系统,通过接收到来自空中的GPS卫星的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观测者的位置。
GPS系统中的接收器会收到至少3颗卫星的信号,通过测量这些卫星信号的到达时间和位置信息,可以计算出观测者的位置。
四、实验步骤1.打开笔记本电脑,并确保已经连接好GPS接收器。
2.启动GPS数据处理软件,并配置相应的参数,如接收频率等。
3.将GPS接收天线安装在距离大约15米的室外开放区域,以确保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4.打开GPS接收器,并等待接收到至少3颗卫星的信号。
5.在软件界面上显示的地图上,观察到卫星的位置,并标记出来。
6.分别记录并输入每颗卫星的位置信息和到达时间。
7.根据接收到的卫星位置和到达时间,使用GPS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观测者的位置。
8.将计算结果在地图上显示,并与实际位置进行比对。
五、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成功接收到了4颗GPS卫星的信号,并记录了它们的位置信息和到达时间。
根据这些数据,使用GPS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得到的观测者位置与实际位置非常接近,误差在5米以内。
六、实验分析在实际应用中,GPS单点定位的精度可达到10米以内,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卫星信号强度、接收器精度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此外,建筑物、树木等阻挡物也会影响卫星信号的接收,进而影响定位精度。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GPS单点定位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我们可以计算观测者的位置,并在地图上进行显示。
GPS定位技术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导航系统、车辆追踪等。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一定误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偿或校准。
GPS实习报告
GPS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
实习单位,某GPS定位技术公司。
实习内容:
在本次实习中,我主要负责参与公司的GPS定位技术项目。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1. 参与GPS定位技术的研发工作,包括对现有定位算法的优化和改进,以及针对特定场景的定位算法设计与实现。
2. 参与GPS定位设备的测试与调试工作,包括对定位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并解决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3. 参与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开发工作,包括将定位技术应用于车载导航、物流追踪等领域,并与其他团队合作完成相关项目。
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GPS定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
一定的定位算法设计与实现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对定位设备测试与
调试的技能。
在实际项目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作,解决问题
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同时,通过与公司的技术团队和项目团队的交流与合作,我也
了解了GPS定位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对行业发展趋势有了更清
晰的认识。
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使我对GPS定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
了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
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做
好准备。
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我会珍惜所学所得,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GP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测试与分析(1)
第14卷第6期中国惯性技术学报V ol.14No.6 2006年12月 Journal of Chinese Inertial Technology Dec. 2006·组合导航技术·文章编号:1005-6734(2006)06-0023-04GP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测试与分析高成发,陈安京,陈默,王小辉(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摘要: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是目前GPS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文中先简要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数据处理总体思路以及不同IGS产品对解算结果的影响;然后从静态和地面车辆动态两种模式分别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精度测试过程与数据分析结果。
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精密单点定位可以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WGS 84坐标),收敛速度一般为30 min之内。
关键词:GP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测试中图分类号:U666.1 文献标识码:ATest and analysis for precision of GP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GAO Cheng-fa, CHEN An-jing, CHEN Mo, WANG Xiao-hui(Transportation Colleg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Abstract:PPP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is one of the hotspots in GPS research field. The paper introduced its math model and data-processing scheme, describ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GS products on the solution results and presented the testing process and the data analysis result for PPP in static and dynamic modes. It was verified that this method of PPP could reach the precision of centimeter-level (in WGS-84 coordinate), and the convergence time is generally within 30 min.Key words:GP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recision test0 前言传统GPS单点定位的精度仅能达到10 m左右,很难满足高精度导航定位的要求。
GP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实验分析
将 (1) 式线性化后可得到观测误差方程
V = AδX + W
(3)
式中 : A 为设计矩阵 ,δX 为待估参数 ,其中包括测
站坐标 、接收机钟差 、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及对流
3 收稿日期 :2007210212 2008. 1/ 全球定位系统
·35 ·
层天顶延迟改正参数 。 在 GPS 相对定位中 ,特别在基线比较短的情
( mm) 1
( mm) 466 173
( mm) 367 92
( mm) 733 317
( mm) 266 217
60
102
40
211
21
87
29
120
127
90
79
2
325
45
70
24
165
73
120
108
22
247
38
113
4
51
62
表 1 IGS 武汉站不同日期 、不同观测时段长度 PPP 解算结果与 IGS 提供的坐标互差对比表
观测日期
3 月 20
6 月 20
9 月 20
12 月 20
观测时长 平面互差 高程互差 平面互差 高程互差 平面互差 高程互差 平面互差 高程互差
( mi n) 10 30
( mm) 542 343
我们通过使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单点定位 软件 Trip1. 1 对国内多个 I GS 站多天的数据进行 了解算分析 ,然后以 I GS 提供的相应站坐标作为 真值进行了比较 ,通过对 I GS 武汉站和 I GS 北京 房山站 2006 年 3 月 20 日 、6 月 20 日 、9 月 20 日和 12 月 20 日四天的数据进行了解算 。武汉站处理 结果分析见表 1 。
2021gps实习报告3篇
2021gps实习报告3篇一实习目的与意义(1)通过实践,熟悉和掌握GPS仪器的使用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
(2)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3)实地了解和绘制地形图、图纸和面积测量,并检查和整理数据。
(4)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对gps数据的处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习内容1.gps数据采集的方法(1)手持GPS设置:按菜单键进入“系统设置”,选择“地图单元”,可进行以下设置:a.导航单位设置:设置为公里米公里/小时b、北参考选择:选择真北c.坐标投影:纬度/经度设置为度/分/秒,自定义坐标系选择“横向墨卡托”后,进行以下设置:原点纬度:00.00000n,原点经度:105.0000e,设置好后进入下一页设置比例因子:1.00000000,通用米单位:1.0000000,原点向东偏移:00500000.0,原点向北偏移:00000000.0,按“完成”即可。
d、参考椭球:选择“用户”后,根据要测量的坐标系和3°或6°波段设置Da、DF、DX、Dy和DZ参数,然后进入下一页设置“用户定义基准”,X旋转:+00.00000,y旋转:+00.00000,Z旋转:+00.00000,比例系数:+01.00000,然后完成设置,最后按ESC键,直到显示要测量的数据。
(2)手持gps定位测定方法:手持gps站于待测点,等到精度达到要求时,按下mark键,则显示出已设定好要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显示出的数据后可按esc键进行下一测点的测定。
2.图纸上坐标高程的测量如果所求的点刚好位于某根等高线上,则该点的高程就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否则需采用比例内插的方法确定。
如上图所示:E点位于标高处为51m的等高线上,则e点的高程为51m,F点位于48处与49这两根等高线之间,可以通过点F使一个大致等于二线垂直的直线交于这两根等高当直线位于点m和点n时,从图中测量距离mn=d,mf=d1,设等高距为h,那么F点的高程为:hf=hm+h*d1/d3.面积测量方法面积的计算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用途和精度要求而定。
gps实验报告
gps实验报告GPS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GPS定位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GPS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和限制。
二、实验原理。
GPS全称为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
它是一种利用人造卫星进行定位的系统,由24颗工作卫星和若干颗备用卫星组成。
GPS接收机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计算信号传播时间来确定自身位置。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GPS接收机连接电源并打开,确保接收机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
2. 定位过程,在开阔的地方,等待GPS接收机接收到至少3颗卫星的信号。
接收机显示的卫星数量和信号强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当前位置的精度。
3. 数据记录,记录下接收机显示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信息,并进行比对。
4. 分析结果,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分析GPS定位的准确性和误差情况。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际操作,我们成功获取了GPS定位的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在开阔地区,GPS定位的精度较高,通常可以达到数米的误差范围。
但在城市高楼林立的地区,由于建筑物的遮挡和多径效应的影响,GPS定位的精度会有所下降。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GPS定位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GPS接收机的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GPS定位的局限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
六、实验感想。
GPS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定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车辆导航、地理勘测等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GPS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了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七、参考文献。
1. 高等院校地球物理实验教学指南。
2. 《GPS原理与应用》。
3. 《GP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以上就是本次GPS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GPS(RTK)静态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GPS(RTK)静态控制测量实习报告第一篇:GPS(RTK)静态控制测量实习报告GPSRTK)实习报告专业:测绘工程系年级:姓名:学号:(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二.实习地点:东华广场三.实习内容:GPS(RTK)的基准站、移动站设置,数据采集的操作。
四.实验原理:GPS定位的原理是GPS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五.实验过程:(一).基准站要求基准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
因为基准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
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2.基准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3.基准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4.RTK作业期间,基准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已知点,将天线架设是该点做为基准站,同时开机.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
GPS实习报告
GPS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简介。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专注于GPS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公司。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GPS定位产品和解决方案。
二、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GPS定位产品的测试和优化工作。
我负责对公司研发的GPS定位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包括信号接收稳定性测试、定位精度测试等。
通过测试,我发现了一些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同时,我还参与了GPS定位系统的优化工作,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分析,为系统的性能提升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对GPS定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和测试的技能。
在与公司技术团队的交流中,我
学到了很多关于GPS技术的知识,也了解了一些行业内的最新发展
动态。
同时,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我也提高了自己的问题分析和解
决能力,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实习总结。
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GPS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领域中的不足之处。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
更加清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技术行业的
热爱和追求。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
断提升自己,为GPS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GPS实习报告5篇
GPS实习报告5篇第一篇:GPS实习报告轻松而又紧张的2周GPS实习很快就过去了,回顾这两周的实习生活,我觉得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和同学的无私帮助,在实习中有苦也有乐,有汗水也有收获,有困难也有帮助。
相对于前段时间的控制测量实习,gps实习还是轻松一些的,我想在实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体会,也巩固了我们学习的课本知识,还学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实习的第一天还是开实习大会,老师给我们大概讲了一下实习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做了一下实习动员。
然后下午就带我们去看仪器,教我们一下仪器的基本用法。
由于仪器数量的限制,我们只能分开进行外业实习,轮流进行,其他的时间我们就在宿舍熟悉数据处理软件,基线解算、平差、整理输出结果。
然后开始设计GPS实习控制网,制定观测方案。
接着进行外业观测,主要包括正确使用接收机,测站记录,量取仪器高。
紧接着再进行静态测量的内业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定义当地直角坐标及自由坐标系;数据导入计算机;数据编辑;基线解算与调整;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整理输出结果。
然后可以开始着手动态测量(RTK)测量。
最后进行RTK工程放样。
GPS网形设计必须符合南方的软件是中文,简单易懂,学起来也要快一些,当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可能不能把两个软件的全部功能都学会,但最基本的一些功能还是学会了,可能以后还要对软件做进一步的学习。
我们除了做学校里的gps实习外。
开始选了一些点,下载下来后进行处理,错误的基线很多,后来又选了一些点,但是处理过后的错误点还是很多,连续下了几组点,开始不知道为什么错误的基线都是很多,于是我就想找找是不是别的地方出问题了,后来通过不断的修改一些设置才发现原来是截至高度角设置的过高,导致基线处理不合格,修改了截至高度角后,终于解算出来的基线合格了。
实习期间,我们晚上基本都要到机房去学习软件的用法,这期间同学们就互相讨论软件的用法,互相学习,我觉得这样技能使同学们学到东西,又能增进大家的交流,是实习中比较好的一部分。
gps定位实验报告
gps定位实验报告GPS定位实验报告引言: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来确定地理位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GPS定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研究,以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实验目的GPS定位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导航、地图制作、航空航海等领域。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GPS定位的原理和性能,并评估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我们使用了一台配备GPS接收器的移动设备,并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了测试。
2. 实验步骤:a. 打开GPS接收器,并等待信号连接。
b. 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测试,包括室内、室外、城市中心和郊区等。
c. 记录GPS接收器显示的经纬度信息,并与实际位置进行对比。
三、实验结果1. 准确性评估:a. 在室外开阔地区进行测试时,GPS定位显示的经纬度与实际位置非常接近,误差一般在几米以内。
b. 在城市中心和郊区等复杂环境中,GPS定位的准确性有所下降,误差可能会增加到十几米。
c. 在室内环境下,GPS定位的准确性明显降低,误差较大,可能达到数十米甚至更多。
2. 可靠性评估:a. 在大部分情况下,GPS定位系统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快速连接到卫星并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b. 然而,在高楼大厦密集的城市中心等环境中,GPS信号可能受到阻塞或干扰,导致定位不准确或无法定位。
c. 在室内环境下,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效应,GPS信号的接收受到限制,造成定位不准确或无法定位的情况较为普遍。
四、实验讨论1. GPS定位的准确性主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开阔的地区,GPS定位准确性较高;而在复杂的城市环境和室内环境下,准确性较低。
2. GPS定位的可靠性受到地理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在高楼大厦密集的城市中心,GPS信号容易受到阻塞或干扰,导致定位不准确或无法定位。
3. GPS定位的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增强定位的技术,如差分GPS和增强型GPS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PS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GPS单点定位精度分析摘要:GPS单点定位因其体积小灵敏度高等优势在旅游、测绘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测量精度低是其进一步推广的瓶颈。
本文对GPS单点定位时,误差经过多长时间才会稳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GPS单点定位;手持GPS接收机;等精度观测值的最或然值人们在GPS应用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相对定位的作业方式,以便于通过组差消除接收机钟差、卫星钟差等公共误差以及削弱对流层延迟、电离层延迟等相关性比较强的误差影响,以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
这种作业方式不需要考虑复杂的误差模型,具有定位精度高、解算模型简单等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作业时必须有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其中至少需要一台放在已知站点上观测,这样就影响了作业效率,增加了作业的成本。
除此之外,随着距离的增加,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等误差相关性减弱,这样只有延长观测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精度。
因此,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对单点定位进行研究。
1数据采集本次实验所采用的工具为GARMINlegend传奇手持GPS接收机。
选择四周空旷,易于接收GPS的信号的实验场地,可以减少多路径误差的影响。
本次实验的时间选在5月11日、5月13日、5月15日、5月17日、5月19日这5天下午15:00-16:00,实验日期的天气都是晴天少云,有助于提高GPS定位的精度。
特征点选取后,在五天内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天下午15:00-16:00对特征点进行1小时的连续观测。
2数据处理由于条件的限制,没能得到特征点的真实坐标,由此只能用数学方法以求出特征点的平均坐标,这里使用最或然值法求特征点的坐标,即把手持GPS 接收机测得的特征点的坐标依次记录,并算出特征点的这些测量结果的经度最或然值、纬度最或然值和海拔高度最或然值。
为更好的提高GPS单点定位的精度,可以采取外部数据的处理方法即定位数据后处理的方法来提高手持GPS的定位精度。
手持GPS接收机定位时,每输出一次定位数据仅需一秒钟,因此在持续的连续测量时,就可以测得大量的GPS 定位数据,定位数据后处理正是依据大量的测量数据,利用数学方法对这些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用以提高GPS 的定位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原理与应用实验题目:GPS单点定位专业:测绘工程班级:12-01学号:***********名:**指导教师:***时间:2014.11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内容 (3)四、实验效果图 (9)五、实验总结 (9)一.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单点定位的计算过程;2.加强单点定位基本公式和误差方程式,法线方程式的记忆;3.通过上机调试程序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原理一个接收机接受三个火三个以上卫星信号,得出卫星坐标和伪距,利用间接平差计算接收机的坐标。
三.实验内容1.程序流程图2、实验数据3、实验程序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CommonDialog1.Filter = "TXT files|*.txt|" CommonDialog1.FilterIndex = 1CommonDialog1.ShowOpenOpen monDialog1.FileName For Input As #1 Do While Not EOF(1)Line Input #1, Texttextbuff = textbuff + Text + vbCrLfLoopClose #1kk = MSFlexGrid1.Rows - 1Dim aReDim a(kk - 1)a = Split(textbuff, vbCrLf)For j = 1 To kkFor i = 1 To 5MSFlexGrid1.TextMatrix(j, i) = a(j - 1 + 5 * (i - 1)) Next iNext jFor k = 1 To kkMSFlexGrid1.TextMatrix(k, 0) = "第" & k & "个点" Next kMSFlexGrid1.TextMatrix(0, 1) = "X"MSFlexGrid1.TextMatrix(0, 2) = "Y"MSFlexGrid1.TextMatrix(0, 3) = "Z"MSFlexGrid1.TextMatrix(0, 4) = "伪距" MSFlexGrid1.TextMatrix(0, 5) = "钟差"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kk = MSFlexGrid1.Rows - 1X0 = 0: Y0 = 0: Z0 = 0c = 299792458Dim a()ReDim a(kk - 1, 3)Dim ll()ReDim ll(kk - 1, 0)For ii = 1 To 100For i = 1 To kkl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1) - X0) / Sqr((MSFlexGrid1.TextMatrix(i, 1) - X0) ^ 2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2) - Y0) ^ 2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3) - Z0) ^ 2)m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2) - Y0) / Sqr((MSFlexGrid1.TextMatrix(i, 1) - X0) ^ 2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2) - Y0) ^ 2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3) - Z0) ^ 2)n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3) - Z0) / Sqr((MSFlexGrid1.TextMatrix(i, 1) - X0) ^ 2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2) - Y0) ^ 2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3) - Z0) ^ 2)a(i - 1, 0) = la(i - 1, 1) = ma(i - 1, 2) = na(i - 1, 3) = -1lk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4) - Sqr((MSFlexGrid1.TextMatrix(i, 1) - X0) ^ 2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2) - Y0) ^ 2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3) - Z0) ^ 2) + c * MSFlexGrid1.TextMatrix(i, 5)ll(i - 1, 0) = lkNext igzs = xc(qiuni(xc(zz(a), a)), xc(zz(a), ll))X0 = X0 - gzs(0, 0)Y0 = Y0 - gzs(1, 0)Z0 = Z0 - gzs(2, 0)j = j + 1Next iiText2.Text = "X=" & X0 & vbCrLf & vbCrLf & "Y=" & Y0 & vbCrLf & vbCrLf & "Z=" & Z0V = jian(ll, xc(a, gzs))zjl = xc(zz(V), V)σ0 = Sqr(zjl(0, 0)) / (kk - 3)Qx = qiuni(xc(zz(a), a))Text3.Text = "σX=" & σ0 * Sqr(Qx(0, 0)) & vbCrLf & vbCrLf & "σY=" & σ0 * Sqr(Qx(1, 1)) & vbCrLf & vbCrLf & "σZ=" & σ0 * Sqr(Qx(2, 2))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MSFlexGrid1.ColWidth(1) = 1300MSFlexGrid1.ColWidth(2) = 1300MSFlexGrid1.ColWidth(3) = 1300MSFlexGrid1.ColWidth(4) = 1300Text2.Text = ""Text3.Text = ""End Sub'矩阵相减Public Function jian(m, n)Dim i, j As IntegerIf UBound(m, 1) <> UBound(n, 1) Or UBound(m, 2) <> UBound(n, 2) Then MsgBox ("请确认输入数组是否可以相减!")ElseDim c()ReDim c(UBound(m, 1), UBound(n, 2))For i = 0 To UBound(c, 1)For j = 0 To UBound(c, 2)c(i, j) = m(i, j) - n(i, j)Next jNext ijian = cEnd IfEnd Function'矩阵的转置Public Function zz(a)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b()If UBound(a, 1) = UBound(a, 2) ThenFor i = 0 To UBound(a, 1)For j = 0 To UBound(a, 2)If i < j Thent = a(i, j)a(i, j) = a(j, i)a(j, i) = tEnd IfNext jNext izz = aElseReDim b(UBound(a, 2), UBound(a, 1))For i = 0 To UBound(a, 2)For j = 0 To UBound(a, 1)b(i, j) = a(j, i)Next jzz = bEnd IfEnd Function'两矩阵相乘Public Function xc(a, b)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If UBound(a, 2) <> UBound(b, 1) Then MsgBox ("这两个矩阵不能够相乘") Exit FunctionEnd IfReDim sd(UBound(a, 1), UBound(b, 2)) For i = 0 To UBound(a, 1)For j = 0 To UBound(b, 2)For k = 0 To UBound(b, 1)sd(i, j) = sd(i, j) + a(i, k) * b(k, j)Next kNext jNext ixc = sdEnd FunctionPublic Function qiuni(a)Dim c, m%, n%, p#, l%, i%, j%, ab#m = UBound(a, 1)n = UBound(a, 2)If m <> n ThenMsgBox ("该矩阵不可逆!!!")Exit FunctionEnd IfReDim c(m, 2 * n + 1)For i = 0 To mFor j = 0 To nc(i, j) = a(i, j)Next jNext iFor i = 0 To mFor j = m + 1 To 2 * m + 1c(i, j) = 0Next jNext ii = 0For j = m + 1 To 2 * m + 1c(i, j) = 1i = i + 1For k = 0 To nIf c(k, k) = 0 ThenFor i = k + 1 To nIf c(i, k) <> 0 ThenGoTo thisEnd IfNext iIf i = n + 1 ThenMsgBox ("该矩阵不可逆") Exit FunctionEnd Ifthis:For j = 0 To 2 * m + 1p = c(k, j)c(k, j) = c(i, j)c(i, j) = pNext jEnd Ifab = 1# / c(k, k)For j = 0 To 2 * m + 1c(k, j) = c(k, j) * abNext jFor i = 0 To nIf i <> k ThenFor j = 0 To 2 * m + 1If j <> k Thenc(i, j) = c(i, j) - c(i, k) * c(k, j)End IfNext jc(i, k) = 0End IfNext iNext kFor i = 0 To mFor j = 0 To ma(i, j) = c(i, j + n + 1)a(i, j) = Round(a(i, j), 4)Next jNext iqiuni = aEnd Function四.实验结果图五.实验总结此次实验让我深入了解单点定位的计算过程,加强了对单点定位基本公式和误差方程式,法线方程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