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种平菇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芯种平菇技术

作者:来源:河北科技新闻网文章加入时间:2010-7-19 0:00:00

玉米芯营养丰富而全面,据分析,玉米芯粗蛋白含量为1.1%,粗脂肪0.6%,粗纤维31.8%,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高达51.8%,钙0.40%,磷0.25%,粗灰分1.3%,镁、硫、铁、钾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均含有一定比例,特别是糖分含量较高,是发展食用菌生产较为理想的优质原料,可用来栽培多种食用菌。现将用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技术简介如下:

1、质量要求玉米芯要求足干,呈黄白色,新鲜无霉烂变质。

2、原料处理用普通饲料粉碎机或木屑切片粉碎机粉碎均可。粉碎机筛孔需用直径2厘米的钻头扩大孔径,粉碎后的玉米芯呈蚕豆、黄豆大小的颗粒状为宜。

3、菌株选择经反复对比试验,国平1号、庆丰1号、三峡1号等平菇菌株最适宜玉米芯栽培,且产量高、质量好。

4、培养料配方玉米芯71.8%,麦麸或米糠15%,玉米面5%,过磷酸钙2%,石膏粉2%,石灰粉4%.另加0.2%的多菌灵拌料,培养料基质含水量65%,PH值7~8. 玉米芯营养丰富而全面,据分析,玉米芯粗蛋白含量为1.1%,粗脂肪0.6%,粗纤维31.8%,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高达

51.8%,钙0.40%,磷0.25%,粗灰分1.3%,镁、硫、铁、钾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均含有一定比例,特别是糖分含量较高,是发展食用菌生产较为理想的优质原料,可用来栽培多种食用菌。

夏季日光温室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是食用菌中最易栽培的菇类,一般在秋冬和春季生产,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病虫害,很少栽培,但夏季市场上鲜菇少,售价高。夏季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平菇,1亩温室收获平菇3 350 kg,收入1.5万元。现将主要栽培经验介绍给大家。

1 栽培料配方

主料为玉米芯,要求无霉病,使用前先暴晒2 ~ 3 d。辅料为麦麸、磷肥、石灰、石膏。配方有2种:①玉米芯90%,复合肥2%(氮:15%,五氧化二磷:15%,氧化钾:15%),麦麸5%,克霉灵0.1%,石灰3%(高温季节加大石灰用量可提高成功率,尤其是发酵料栽培),石膏2%,水适当;②玉米芯50%,阔叶木屑40%,复合肥2%(同配方①),麦麸5%,克霉灵0.1%,石灰3%,石膏2%,水适当。

2 选择耐高温的菌种

菌种温型选择不好,影响当季出菇,甚至不出菇,直接影响当季的经济效益。

2.1 把好菌种质量关。菌种质量是确保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当地资源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菌种。选择外观无杂菌、虫害,菌丝洁白、浓密、粗壮且菌龄适宜的菌种,购买菌种时可选发菌一半的菌种,这样既可看出菌种外观又能自由掌握菌龄。

2.2 菌种的内在品质。一个好的优良品种必须具备出菇温度范围广、稳产高产、菇形美观、柄短盖厚、色泽亮丽、风味独特、抗杂性强等特点。引种时必须严格考核,做出菇试验,且不可偏听偏信。现在的广温型品种,出菇温度均在4 ℃ ~ 32 ℃,但各个品种的最适温度差异很大,尤其是反季节栽培,自然温度高,出菇期有时会出现30 ℃以上的高温,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栽培时间选择菌种。通过高温品种栽培试验,8月中旬 ~ 9月中旬选江都109、华丰1号、苏引6号,这些品种耐高温程度优于其他品种,且菇形好,产量高。再者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选择菌种,目前栽培平菇的主要原料为棉壳和玉米芯,不同品种分解基质的能力不同,要选择适合基质的品种。

3 采用发酵料栽培

发酵料比熟料节省能源,栽培选25 cm ×50 ~ 53 cm ×0.015 cm的大袋,按常规发酵将料充分发酵成熟,可先把麦麸和石灰粉拌匀,再加入料中。因麦麸属营养物质,与石灰粉混合后可有效降低污染,提高成功率。每次投料不低于300 kg,发酵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氧,避免厌氧发酵而造成料发黏发臭,料发酵好后散堆降温,料温降到30 ℃以下时装袋接种,采用3层料4层菌种,接种量要在10%以上。

4 发菌管理

关键阶段,由于此时气温较高,很容易引起烧菌现象,所以发菌过程中有条件的要尽量单层发菌,最多摆两层,中间还要用竹竿隔开,注意遮光、通风,协调好通风与遮光的矛盾,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 ℃ ~ 26 ℃,最低不低于18 ℃,最高不超过30 ℃。经常检查堆内温度,一旦发热及时散堆降温。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内,过低易分干,过高易污染杂菌。培养室要经常保持空气新鲜,每天要通风1 ~ 2次,温度高时选择早晚通风,相反应选择中午通风。发现污染的袋子及时剔出处理,以免造成大面积污染。一般15 d左右即发满袋。

4.1 菌丝生长阶段。播种后2 ~ 3 d菌丝开始萌发,经15 ~ 20 d菌丝迅速蔓延床面,这阶段应尽量避免揭开薄膜,温度控制24 ℃ ~ 28 ℃;若温度过高,可适当掀动塑料薄膜,通风降温。床面有黄、绿、黑等霉菌感染时,要及时夹除或撒石灰、多菌灵混合粉控制。发现床面和薄膜积水过多,要用布把积水吸干,并抖动薄膜,甩去水珠。当菌丝长透床底,料面开始形成原基时,立即揭去薄膜,喷些雾化水保持料面湿润。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促进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的形成。

4.2 出菇阶段。当床面出现黄水,说明菌丝即将扭结产生小菌蕾,室温要降到20 ℃以内,并加大昼夜温差,刺激早出菇,多出菇。喷水量随着子实体的长大和增多而增加,一般晴天早晚各喷水1次,主要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切忌床面大水浇灌,造成菇蕾枯黄死亡或使培养料积水影响菌丝生长和出菇。如料面板结,菌丝长成老皮,难以出菇,应及时用小铁耙

在床面进行浅层抓菌,深度不超过0.5 cm,以促使菌丝尽快扭结出菇。

5 出菇管理

菌袋发好后,移入温室进行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袋后1周,可以排袋出菇。两头接种应该码成墙式两头出菇,在地面上铺一层砖或将地面打成垄型,将袋子逐层堆放至操作方便为宜,解去袋口绳子,将剩余1/3袋口拉直。

5.1 温度。出菇期间菇房温度控制在15 ℃ ~ 28 ℃,超过30 ℃子实体薄,且产量低,影响子实体质量,失去商品价值。低于15 ℃生长缓慢,影响生产周期。

5.2 湿度。出菇期间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 ~ 95%,绝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夏天为减少培养袋中水分蒸发,可在菇房内挂草帘或麻布片,每天向上喷水,这样不仅能提高保湿效果,并且可以避免喷水对菌丝的直接损伤。(可以每天向培养袋口轻、少喷1 ~ 3次)。

5.3 通风。出菇期间要保证菇房足够的新鲜空气。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积累太高,菇盖不能正常开展。采用每4 h通风20 min即可满足平菇生长要求,通风时不能直接吹在培养袋上,以防幼菇失水死亡。

5.4 光照。平菇在微弱光照下分化不良,不能形成正常菇盖,待菌丝长满袋,袋壁上出现黄色分秘物并逐渐增多时用6 W/m2灯光照射3 ~ 5 h,菌盖形成后,为使菌盖保持自然色泽,每天照明10 h。高温平菇的管理和广温平菇的管理有一定的区别:①气温在37 ℃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