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第1课时 圆锥的认识【教案】

合集下载

《圆锥的认识》教案【7篇】

《圆锥的认识》教案【7篇】

《圆锥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圆锥的认识篇一第一课时本册总课时:15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4页的内容,以及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它的特征是: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图片:2、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

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学生联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看到过哪类似这些物体的形状后,自由发挥。

如:2、认识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图片,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同学们指认圆锥的顶点、底面和侧面,并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2)圆锥侧面的展开图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同学们,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大胆地猜测一下,它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4、测量圆锥的高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四、动手操做五、课堂练习1、2.《圆锥的认识》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8-19,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教学准备】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学生、老师)2、一根绳子一个小球,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的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一、想象导入。

1.师:将一根绳子看作一条线段,一个小球看作一个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如果将一个长方形绕其中的一条边,形成了什么物体。

2.找一找屏幕上哪些是圆柱体。

3.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柱形的?二、认识圆柱。

1.拿一个圆柱仔细观察,边观察边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①圆柱一共有几个面?②上、下两个面什么形状?大小相等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③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它叫什么面?这个面有什么特点?④圆柱上下一样粗吗?(1)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柱物体上互相指着说一说它的底面、侧面。

(2)小组合作,动手动脑:①圆柱两底面的大小怎样?你有什么办法证明?②用直尺量一量罐头盒的高,有多少种不同的量法?你发现什么?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生1:量一量两个圆的直径,直径相同,说明圆的大小相等。

生2:用绳子量两个圆的周长,周长相等,说明大小相等。

生3:可以采用滚动的方法,证明周长相等。

生4:剪下两个面,直接比一比大小。

2.出示三个不同的高不一样的圆柱思考:①你想说什么?(高不相同)②什么是圆柱体的高?③怎么测量圆柱体的高?小结:圆柱体有无数条高,所有的高都相等。

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 2.圆锥 第1课时 圆锥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案》最新精品优秀

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 2.圆锥 第1课时 圆锥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案》最新精品优秀

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32页内容【教材分析】教材从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锥形实物图入手,使学生对圆锥进行初步感知。

接着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标明这样的图形叫圆锥,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并让学生说说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巩固圆锥的表象。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圆锥,并且已经学习了圆柱的特征,所以通过对比,学生对圆锥及圆锥的底面、侧面等知识并不会感到困难,但圆锥的高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会感到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能用工具测量圆锥的高。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锥体模型、平板、直尺、三角形硬纸板【情境导入】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掌握了它的特征,会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锥图片。

)谈话:从我们欣赏的这些美景和实物中,你能找到圆锥吗?它们的形状有怎样的特点?生:这些物体都是尖尖的,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圆。

说明:这些都是静止的圆锥,有些物体在运动中也能形成圆锥。

(课件出示有关“运动”圆锥的视频)(1)将一支圆柱形铅笔放入卷笔刀中,旋转后拿出。

(2)以直角三角形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

2.抽象出直观图,了解什么是圆锥。

如果把上面的直观图画下来,是这样的:(多媒体演示)像这种形状的立体图形,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锥吧。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圆锥形物体?出示生活中的圆锥图片如小铅锤、陀螺等,让学生感受圆锥形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圆锥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

《圆锥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

《圆锥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圆锥的认识》教案篇一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有步骤地建立图形与相应实物、模型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参与圆锥概念的形成过程。

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在实践与操作中感悟圆锥的特征。

从而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促进迁移,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细化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过渡,突出在立体几何知识学习中空间观念的培养。

根据几何学的发展史,课标教材的编排顺序,以及学生几何思维的发展,使我感到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远比平面几何的学习要困难许多,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会正确进行下面(如图)两两之间的六种转化。

即文字表述与立体实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立体实物与平面示意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平面示意图与文字表述之间的相互转化。

其中以不会正确进行立体实物与平面示意图之间的相互转化由为突出。

我认为在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细化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过度,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手段:通过案例研究,我认为不同的学生对于“半抽象”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此有必要将“半抽象”做进一步的解释:( 1 )能够看懂或识别学过的立体实物的平面示意图;( 2 )能够根据立体实物的名称或文字的描述,展示出相应的平面示意图。

平面示意图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学生来说,不是一看就会的,需要安排教学时间,选择教学的时机,使平面示意图起到帮助由具体到抽象的过度。

在《圆锥的认识》这节课上,我设计了教师示范画圆锥的平面示意图、从不同角度观察圆锥、从圆锥实物上剥下侧面、为一个圆锥侧面配底面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不断关注圆锥实物、平面示意图与文字表述之间的相互转化,促进思维的外化,帮助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逐渐提升。

(二)设计不同层面的各种活动,突出学生从感悟体验逐步到建立表象的过程。

体验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经历,体验学习不仅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体验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去做、用身体体验、用心灵感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1课时 圆锥的认识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1课时 圆锥的认识 教案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二、新知探究1、圆锥的认识(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

(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在图上标出侧面)(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2、小结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

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巩固练习1、做第32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六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31-32页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教学用具:课件圆锥体模型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展示教材第31页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2、揭示课题:圆锥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圆锥形物体。

2、教学例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后,说一说圆锥有哪些特征?(2)讨论交流。

(3)认识圆锥的高。

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4)引导归纳。

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3、测量圆锥的高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三、课堂练习1、活动游戏。

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2、完成第32页“做一做”的习题。

3、练习六的第二题板书设计圆锥的认识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教材33-34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重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2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三2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圆锥,了解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能用工具测量圆锥的高。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究圆锥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灵活运用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用数学思想探究问题的乐趣,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难点:了解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圆锥模型学生准备圆锥形实物平板直尺三角形硬纸木棒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回顾,导入新知1.知识回顾。

思考: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的?预设生1:先研究它们有几个面,再研究各个面之间的关系。

生2:先研究它们的各部分名称,再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生3:先研究它们的组成,再研究它们的特征。

生4:先认识生活中对应的实物,然后从实物中抽象出这些立体图形,最后具体研究各部分的特征。

2.导入新知。

过渡: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这个立体图形吗?(出示圆锥模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块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活动1探究圆锥的外部特征1.观察教材30页主题图。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仔细观察教材30页主题图的内容。

(2)说一说,都有哪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3)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预设生1:都有两个面,一个面是圆,一个面是曲面。

生2:都有一个顶点。

(结合学生的汇报,师课件出示补充介绍)2.画一画:如果把这些圆锥形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画一画,然后展示)3.抽象圆锥的几何图形。

(课件演示由具体实物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学生认真观察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的过程,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圆锥的样子。

4.明确:图中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5.交流: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圆锥形帐篷、削过的铅笔头等)活动2认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1.观察圆锥形实物,并摸一摸,明确圆锥的组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小节第一部分《圆锥的认识》。

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而安排的内容。

我们要想认识圆锥,进一步学习有关它的知识,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

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节,为下面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

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教材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圆柱的认识之后,为学习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的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

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

所以在教学时适宜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

另外,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测量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这部分教材的内容特点,经过我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本节课主要用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圆锥形物体多个、圆锥的模型一个、多媒体学具准备:圆锥形实物,模型一个、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五、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了解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六、教学流程1、复习提问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谁能告诉老师圆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2、导入新课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观察一下,触摸感觉一下,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生观察感知后,说出自己的结果,师肯定:这个物体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能用工具测量圆锥的高。

3、学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4、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和一定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圆锥、做圆锥的材料、直角三角形,粘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圆柱的特征课件出示圆柱图,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特征,谁来说说圆柱的特征。

(同时课件出示圆柱的特征)。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征的认识,为探究圆锥的特征做铺垫)二、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陀螺图片。

师:你们都认识这个玩具吗?生:认识。

师:是什么玩具?生:陀螺。

师:喜欢玩吗?生:喜欢。

2.师:老师小时候也喜欢玩,玩具好玩,尽量不玩,学习重要,前途更重要。

今天我们以数学的眼光来对待陀螺形状的物体也许会有更大的发现。

3.师: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咱们观察图片上的这些物体有像陀螺形状的吗?生:有。

4.师:谁来说说看。

请同学上来指出来。

好,你的慧眼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来了。

(掌声送给他。

)5.师: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点击语音播放任务这些物体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6.生:都是圆锥体。

(点击语音播放这些物体都是圆锥体)7.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圆锥的认识”同时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在认识圆锥前,通过陀螺引入圆锥,让学生的思维产生迁移新知,为了让学生思考)。

8.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同时出示课件和语音播放。

9.师:我们对圆锥有了初步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认识一个图形,我们得先研究它的特征。

你觉得要研究圆锥的哪些特征?圆柱体研究的是底面、侧面、高、还有侧面的展开图。

圆锥体你认为要研究它的什么呢?高、侧面、展开图。

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它的特征呢?(观察、操作、交流)10.师:好,大家就拿出准备好的圆锥,看一看、摸一摸、交流一下圆锥有哪些特征。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授《圆锥的认识》相关知识。

1.2 教材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能够理解什么是圆锥。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元素。

•能够辨认圆锥的各个部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和作用范围。

•能够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来加深对圆锥的认识和理解。

1.3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定义及其分类•圆锥的元素和基本特征•圆锥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圆锥的定义及其分类。

•理解圆锥的基本特性和元素。

•能够准确辨认圆锥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2.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锥的定义及其分类、圆锥的元素和基本特征、圆锥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对圆锥的三维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作用理解程度。

2.3 教学策略•以讲授为主,结合实物、图像、PPT等教具,让学生感性认识圆锥、理解圆锥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采用引导式提问、小组探究等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圆锥的认识和理解。

•以项目实践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2.4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Step 1:引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已知的物体,如冰激凌、喇叭等,认识圆锥的外形。

Step 2:讲解•讲解圆锥的定义及其分类。

•讲解圆锥的元素和基本特征。

•讲解圆锥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Step 3:实物展示通过实物或图片等教具,让学生感性认识圆锥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Step 4:小组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探究、发现圆锥的特点和各个部分的作用。

Step 5:讨论每个小组展示探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加深理解。

Step 6:项目实践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圆锥模型或简单的工具,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3.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言情况、思考问题的深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圆锥在立体几何中,常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定义圆锥:定义一:圆锥面和一个截它的平面(满足交线为圆)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叫圆锥。

定义二: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高中教材中采用此种定义。

)从定义中就可以知道圆锥是一个旋转体,是从直角三角形通过旋转一条直角边得到圆锥体。

这是二维的平面图形转化到三维的立体图形的一个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显然让他们理解以上两种定义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小学阶段对于圆锥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呢?教材设计哪些活动来帮助我们达到教学要求呢?笔者将对比历年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来研究小学阶段对于圆锥的教学要求的变化情况,对比各个教材的呈现方式,以便于更好的指导我们开展教学。

圆锥教学要求的变化01早在1902年,我国就有《钦定蒙学堂章程》关于“算学”的规定。

直至1941年,小学教材才出现立体图形的教学。

而把圆锥纳入小学教材是在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中。

在这个教学大纲中,把圆锥的相关学习内容安排在柱体和锥体的单元进行学习的。

随着时代的变化,圆锥的相关学习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小学教材出现圆锥的学习内容之后,这部分的学习内容都安排了在第二学段教学,并且都和圆柱在同一个单元教学。

学习内容也主要是圆锥的特征和计算圆锥的体积。

对比这几年的教学大纲,最大改变就是行为动词描述的变化。

从1963年的“初步认识”到1978年和1986年的“掌握”,再到1988年至2000年的“认识”。

初步认识(了解):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认识(理解):指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联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柱的基本特征,激发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拿一根一头拴着一个小球的绳子甩动,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结合书第2页2、3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最后总结出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的结论。

2.教师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游戏规则:一人上台摸,并描述你摸到的这个物体的最典型的特征,使下面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摸的这个物体的名称。

师生共同活动。

在摸出物体后,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引出这节课要探究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1.从生活的实景图中发现圆柱和圆锥。

从书第2页找一找的实景图,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与同伴互相指一指,哪些是圆柱和圆锥,并指名回答。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圆柱、圆锥的特征。

用各种方法,如摸、量、画等,观察带来的圆柱、圆锥形实物,你们有哪些发现?用手中的工具验证你们的猜想。

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的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研究对象你们猜想它有哪些特征?你们是用怎样的方法验证你们的猜想的?把验证方法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反馈。

教师抓住几个关键点进行引导:圆柱的特征:⑴两个底面、一个侧面。

底面是由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圆组成。

侧面是一个弯曲的面。

⑵认识圆柱的高,并会测量圆柱的高。

如果没有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教师要示范两个底面大小差不多的圆柱,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高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认识》教案【9篇】

《圆锥的认识》教案【9篇】

《圆锥的认识》教案【最新9篇】《圆锥的认识》教案篇一故事背景:幼儿园要举行春季运动会了,老师带小朋友们去超市买了笔筒、文具盒作为比赛奖品。

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是什么形状的吗?”皮皮说:“这个笔筒是圆柱体。

”他们又来到了体育用品区,买了羽毛球、陀螺、皮球等,老师拿起陀螺问:“那你们知道陀螺是什么形状的吗?”小朋友们,你们也一起想一想吧!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圆锥体,并掌握圆锥体的特征。

2、引导幼儿巩固对圆柱体的认识,在比较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基础上,感知两种形体的异同。

3、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几何形体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具准备:故事挂图《购买运动会物品》;平面图形卡片;笔筒。

学具准备:平面图形卡片;油泥。

一、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笔筒,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这个笔筒是什么形状的?(圆柱体)小朋友真棒,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圆柱体的好朋友认识好不好?他的好朋友就藏在这个故事里面。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购买运动会物品》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故事中的小朋友都买了些什么?小朋友,你知道买的这些物品都是什么形状吗?”二、集体活动:1、粘贴立体图形:教师用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剖面图粘贴立体图形,引导幼儿感知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三阶段教学法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

(1)命名:教师指着圆柱体和圆锥体用缓慢的语言说:“这是圆柱体,这是圆锥体。

”并抚摸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师可重复叙述。

(2)辨别:教师引导幼儿回答:“哪一个是圆锥体?哪一个是圆柱体?圆锥体在那里?”(3)发音:教师指着其中一个立体图形问幼儿:“这是什么立体图形?”(4)记忆游戏。

游戏玩法: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藏起其中的。

一个立体图形。

请幼儿说一说哪个立体图形不见了。

(5)触摸游戏游戏玩法: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引导幼儿摸一摸这两个立体图形,并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哪些物品是圆柱体的,哪些物品是圆锥体的。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方法:创设情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回顾强化课件演示: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

教师问:同学们这支铅笔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说它具有什么特征吗?生:是圆柱体。

它的特征是: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课件:用转笔刀削铅笔,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圆锥体)垂直切下来。

问:这还是圆柱体吗?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呢?生:不是。

是圆锥体。

师揭示课题: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

板书课题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你也可以把课下收集的圆锥形物体拿出来给大家看。

生1:冰激凌外壳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2:有的帽子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3:漏斗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4: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生可能提出:1、我想知道圆锥的特征。

2、我想知道圆锥有几条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3、我想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4、我想知道圆锥的体积应怎样计算?5、我想知道圆锥的表面积该怎样计算?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第【1】篇〗教学设计圆锥的认识教材第31、第32页。

1. 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圆锥体积的计算。

2. 通过观察圆锥,建立空间观念。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重点:圆锥的特征。

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圆柱纸筒,布,圆锥形的实物,圆锥模型,木板,多媒体课件,米(或沙子),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硬纸片。

出示一个圆柱,用这个圆柱外壳套住一个圆锥。

师:这是一个圆柱,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师:现在老师用一块布把这个圆柱遮住。

(边说边演示)如果这个圆柱的上底面慢慢地缩到圆心,那么圆柱将变成怎样的呢?你们能试着描述一下吗?学生回答。

师:现在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变成你们说的那样。

(教师喊一、二、三,揭开遮在圆柱上面的布,露出一个圆锥)师:像你们说的那样吗?学生回答。

师:这个物体叫圆锥。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圆锥的有关知识。

(板书:圆锥的认识)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魔术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1.初步感知。

电脑出示圆锥形实物图。

师:观察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

(利用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的轮廓,移走实物的模像,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学生回答。

小结:看来圆锥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2.了解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的圆锥,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锥学具,同桌互相指认圆锥的顶点、底面和侧面。

教师请同学来说一说。

(2)了解圆锥侧面。

让学生用双手摸一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以及其他几种形体的实物及模型。

2、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实物。

3、教师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梯形的小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做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就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记时抢答)随着屏幕上出现一组漂亮的几何图形,一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在描述着它的特征,另一名同学在认真的猜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然后屏幕上出现圆柱体和圆锥体,由于学生还没学圆柱和圆锥。

造成下面的学生无法猜出。

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想深刻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征这一要求。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㈠认识圆柱、圆锥。

1、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实物中的圆柱形物体和圆锥形物体分开。

2、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能在纸上把他们画出来吗?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贴出学生画的立体图)教师:比较这几个同学的画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画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

那么,你还能回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吗?(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对圆柱、圆锥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请你拿起桌上的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深入到学生中,倾听孩子不同的见解,做到心中有数)。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谁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小节第一部分《圆锥的认识》。

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而安排的内容。

我们要想认识圆锥,进一步学习有关它的知识,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

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节,为下面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

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教材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圆柱的认识之后,为学习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的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

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

所以在教学时适宜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

另外,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测量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这部分教材的内容特点,经过我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本节课主要用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圆锥形物体多个、圆锥的模型一个、多媒体学具准备:圆锥形实物,模型一个、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五、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了解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六、教学流程1、复习提问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谁能告诉老师圆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2、导入新课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观察一下,触摸感觉一下,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生观察感知后,说出自己的结果,师肯定:这个物体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的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圆锥,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

2、了解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定标1、回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哪些特殊形状?你能在生活中找出具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2、欣赏日常生活中圆锥形的物体,介绍圆锥,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锥。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活动一】认识圆锥的特征学习方式:独立学习、组织交流学习任务1、取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通过观察,认识圆锥的顶点、面。

(1)圆锥有一个顶点和两个面,一个底面,一个侧面。

(2)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3、讨论、交流,认识圆锥的高。

(1)圆锥的高在哪里?(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3)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活动二】测量圆锥的高与圆柱和圆锥的区别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学习任务1、出示圆锥形教具,引导:像这样的物体,它的高看得见吗?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它高多少呢?你有办法吗?2、小组讨论,动手合作测量圆锥体的高。

3、汇报测量的步骤及测量结果。

4、课件演示测量高的过程,注意:测量时,圆锥的底面要水*地放;上面的*板要水*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5、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你们知道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6、动手操作转动一根贴有直角三角形硬纸的木棒。

7、说说各自的发现。

8、交流圆锥和圆柱的联系与区别。

提问:圆锥和圆柱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三、达标测评1、完成课本第32页的“做一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31~32例1,完成教科书P35“练习六”中第1、2题。

教学目标1.掌握圆锥的基本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会测量圆锥的高。

2.经历观察、想象、猜想、操作、讨论、分析、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合作学习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积累活动经验,激发学习兴趣,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认识圆锥的过程中掌握其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认识及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一个做好的圆锥,学生准备一张直角三角形硬纸,一个圆锥形物体。

教学过程一、操作想象,导入新课1.学生动手操作。

师:我们在研究圆柱时,曾发现一个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圆柱。

如果给你一个直角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还会是圆柱吗?学生猜想,可以利用手中的直角三角形硬纸进行操作验证。

【学情预设】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而成的立体图形是圆锥。

(播放微课:圆锥的认识)师:想一想,绕直角三角形的哪条边旋转也能得到圆锥?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学生在进行操作时,要注意加强操作指导,引导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绕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教学笔记旋转而成的立体图形也是圆锥,但绕着斜边旋转不能得到圆锥。

2.寻找生活中的圆锥。

课件出示教科书P31有关圆锥的图片,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锥的立体图形。

再展示一组图片)3.揭示课题。

师:圆锥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猜想,由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而成的立体图形是什么图形,在操作、想象中获取对圆锥的初步认识。

观看微课,让头脑中抽象的图形变得具体,进一步验证了猜想,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自主探索,形成对圆锥特征的认知1.创设氛围,提出问题。

师:关于圆锥,你想了解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圆锥的特征是什么?圆锥由哪些部分构成?圆锥和圆柱有什么不同?圆锥的高是什么?有几条?也有可能提到侧面展开的问题等。

教师可以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特征、构成、展开图、高、与圆柱比较。

教学笔记师:我们在小学研究的都是像这样的直圆锥。

【设计意图】凸显研究主题,厘清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认识名称,掌握特征。

(1)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你对圆锥的初步认识。

小组活动后进行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圆形的底面。

(让学生一边说一边指一指。

)预设2: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圆和一个扇形。

预设3:与圆柱外形的不同点:圆柱有两个圆形作底面,圆锥只有一个底面,上面是一个顶点。

预设4:圆锥有无数条高。

(学生说到这个观点时,可以延迟评价。

)明确特征:圆锥有1个顶点,2个面。

(板书:1个顶点2个面:1个圆、1个曲面)(2)师:刚才有同学说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圆和一个扇形,老师这里有一个已经做好的圆锥,谁来剪一剪,让大家看看圆锥的展开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指名上台操作,操作后将展开图贴在黑板上。

师:你通过剪圆锥还能发现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这条线就是扇形的半径。

预设2:扇形的弧就是圆锥的底面周长。

(3)师:经过观察、操作以及交流,我们知道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的展开图的样子,下面让我们一边观看微课一边梳理知识吧!(播放微课:圆锥各部分名称及特征)课件出示一组图形。

①学生自主回答。

②回答后教师纠错。

【设计意图】认识名称与特征,由圆锥形实物到圆锥形几何图形,实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自然过渡。

从数量的角度(1个顶点,2个面)来研究几何图形,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通过判断哪些图形是圆锥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圆锥的认识。

3.研究圆锥的高。

(1)认识圆锥的高。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有同学说圆锥有无数条高,你同意吗?【学情预设】有学生说同意,也有学生说不同意。

师:圆锥的高在哪里?两人一组指一指,说一说。

谁愿意指给大家看?他指得对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学情预设】预设1:认为从顶点到圆锥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圆锥的高。

预设2:认为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师: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底面圆周上任一点与顶点之间的距离不是圆锥的高。

(出示课件)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圆锥的高的认识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教学时让学生结合实物观察、讨论、交流,区分高和母线,引导学生从垂直性的角度认识圆锥的高。

(2)测量圆锥的高。

教学笔记师: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拿一个圆锥形物体,试着测量它的高。

学生小组内合作,测量圆锥的高。

课件出示两种不同测量的方法,请学生判断哪一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第一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播放微课:圆锥的高的认识及测量)师: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的高有几条呢?【学情预设】圆锥的高只有1条。

(教师板书:高:1条)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再次测量,完成后说一说测量圆锥的高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测量时,圆锥的底面要水平地放;上面的平板(书本、尺子)要水平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尺子的0刻度线要对准等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的高,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锥的高吗?(学生表述,教师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如果出现表述错误,可以让其他学生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辨析,在两种说法、两种测量方法中去辩论、交流,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在测量中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沟通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加深认识1.比较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师:(课件出示表格)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和同桌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笔记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课件配合播放。

师:在比较的过程中想一想,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都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发言)师小结:我们都是从侧面、底面、高以及它们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这几个方面来认识圆柱和圆锥各自的特征的,用的研究方法都是看、数、量、比、剪。

师:圆柱与圆锥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圆柱的一个底面的圆不断缩小,最后变成一个点的时候,这)个物体就变成了圆锥。

(课件演示间的联系,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小结中,将研究圆柱、圆锥的方法进行总结,给予学生研究的经验,将方法内化为能力。

2.拓展对圆锥的认识。

师:如果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圆锥,会看到怎样的图形呢?如果我们将圆锥沿着底面直径切开,所得到的截面是什么形状?如果我们将圆锥沿着平行于底面的面切开,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把这些样子记在心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节微课,注意一边看一边比较,与你心里想的一样吗?(播放微课:圆锥认识的拓展)【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微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先想象,教学笔记再比较,通过微课中直观的动画演示,拓展对圆锥的认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空间观念。

四、综合运用,培养能力1.课件出示教科书P32“做一做”。

师:这里有3个不同方向放置的圆锥,你能指出它们的底面、侧面和高吗?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完成后课件出示答案。

2.课件出示教科书P35“练习六”第1、2题。

独立完成,交流分享。

【学情预设】第1题: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形状判断,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在图中指一指。

第2题:想象以不同图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后形成的立体图形,前3个图形学生感觉难度不大,重点在第4个图形,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还是圆锥吗?描述一下它的形状。

教师用课件直观演示。

【设计意图】从旋转的角度感受立体图形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沟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可以先想象,再借助直角三角形硬纸实践操作,进行验证。

【学情预设】预设1: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都是圆锥。

预设2:以6cm长的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时,6cm就是圆锥的高,圆锥的底面半径是8cm。

预设3:以8cm长的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时,8cm就是圆锥的高,圆锥的底面半径是6cm。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以直角三角形的哪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这条直角边就是圆锥的高,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设计意图】建立圆锥与直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锥是不同的,进一步理解两条直角边与圆锥的底面半径、高的关系,在观察想象、实践操作中加深认识。

五、课堂小结师: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有哪些收获呢?阅读:教科书P34“生活中的数学”。

【设计意图】介绍生活中的圆锥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跨学科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掌握了圆锥的特征、高的特点以及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关于研究立体图形,学生可能没有系统的方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开展,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回忆研究圆柱的特征时所用的方法,再将经验迁移到圆锥特征的研究之中。

这样引导,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方法的积累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教师还可用有趣的形式介绍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圆锥,让学生通过课外读物或网络等渠道去丰富圆锥的有关知识。

P19第三、四题。

教学笔记三、判一判。

(对的画“√”,错的画“×”)1.圆锥只有一条高。

()2.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三角形。

()3.任意一个三角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

()4. 左图是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四、上面的图形以直线为轴快速旋转后会形成下面哪个立体图形?连一连。

参考答案三、1.√ 2.× 3.× 4.×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