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总复习经典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初二数学动点问题归类复习(含例题、练习及答案)(2)

(完整)初二数学动点问题归类复习(含例题、练习及答案)(2)

初二数学动点问题归类复习(含例题、练习及答案)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关键:动中求静.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本文将初一至二学习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动点问题进行归类复习,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一、等腰三角形类: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1:(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25题)如图1,在Rt△ABC中,∠A=90°,AB=6,AC =8,点D为边BC的中点,DE⊥BC交边AC于点E,点P为射线AB上的一动点,点Q为边AC 上的一动点,且∠PDQ=90°.(1)求ED、EC的长;(2)若BP=2,求CQ的长;(3)记线段PQ与线段DE的交点为F,若△PDF为等腰三角形,求BP的长.图1 备用图思路点拨1.第(2)题BP=2分两种情况.2.解第(2)题时,画准确的示意图有利于理解题意,观察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3.第(3)题探求等腰三角形PDF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转化为探求等腰三角形CDQ.解答:(1)在Rt△ABC中,AB=6,AC=8,所以BC=10.在Rt△CDE中,CD=5,所以315tan544ED CD C=⋅∠=⨯=,254EC=.(2)如图2,过点D作DM⊥AB,DN⊥AC,垂足分别为M、N,那么DM、DN是△ABC的两条中位线,DM=4,DN=3.由∠PDQ=90°,∠MDN=90°,可得∠PDM=∠QDN.因此△PDM∽△QDN.所以43PM DMQN DN==.所以34QN PM=,43PM QN=.图2 图3 图4 ①如图3,当BP=2,P在BM上时,PM=1.此时3344QN PM==.所以319444CQ CN QN=+=+=.②如图4,当BP=2,P在MB的延长线上时,PM=5.此时31544QN PM ==.所以1531444CQ CN QN =+=+=. (3)如图5,如图2,在Rt △PDQ 中,3tan 4QD DN QPD PD DM ∠===.在Rt △ABC 中,3tan 4BA C CA ∠==.所以∠QPD =∠C .由∠PDQ =90°,∠CDE =90°,可得∠PDF =∠CDQ . 因此△PDF ∽△CDQ .当△PDF 是等腰三角形时,△CDQ 也是等腰三角形.①如图5,当CQ =CD =5时,QN =CQ -CN =5-4=1(如图3所示). 此时4433PM QN ==.所以45333BP BM PM =-=-=. ②如图6,当QC =QD 时,由cos CHC CQ =,可得5425258CQ =÷=. 所以QN =CN -CQ =257488-=(如图2所示). 此时4736PM QN ==.所以725366BP BM PM =+=+=. ③不存在DP =DF 的情况.这是因为∠DFP ≥∠DQP >∠DPQ (如图5,图6所示).图5 图6考点伸展:如图6,当△CDQ 是等腰三角形时,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得到△BDP 也是等腰三角形,PB =PD .在△BDP 中可以直接求解256BP =. 二、直角三角形: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例2:(2008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如图1,直线434+-=x y 和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B 、C ,点A 的坐标是(-2,0).(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2)动点M 从A 出发沿x 轴向点B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B 出发沿线段BC 向点C 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运动.设M 运动t 秒时,△MON 的面积为S . ①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② 设点M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S =4的情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在运动过程中,当△MON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图1思路点拨:1.第(1)题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暗示了两个动点M 、N 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 2.不论M 在AO 上还是在OB 上,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OM 边上的高都是相同的,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OM 要分类讨论.3.将S =4代入对应的函数解析式,解关于t 的方程.4.分类讨论△MON 为直角三角形,不存在∠ONM =90°的可能. 解答:(1)直线434+-=x y 与x 轴的交点为B (3,0)、与y 轴的交点C (0,4). Rt △BOC 中,OB =3,OC =4,所以BC =5.点A 的坐标是(-2,0),所以BA =5. 因此BC =BA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2)①如图2,图3,过点N 作NH ⊥AB ,垂足为H .在Rt △BNH 中,BN =t ,4sin 5B =,所以45NH t =. 如图2,当M 在AO 上时,OM =2-t ,此时211424(2)22555S OM NH t t t t =⋅⋅=-⨯=-+.定义域为0<t ≤2.如图3,当M 在OB 上时,OM =t -2,此时211424(2)22555S OM NH t t t t =⋅⋅=-⨯=-.定义域为2<t ≤5.图2 图3②把S =4代入22455S t t =-,得224455t t -=. 解得1211t =,2211t =.因此,当点M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存在S =4的情形,此时211t = ③如图4,当∠OMN =90°时,在Rt △BNM 中,BN =t ,BM 5t =-,3cos 5B =,所以535tt-=.解得258t=.如图5,当∠OMN=90°时,N与C重合,5t=.不存在∠ONM=90°的可能.所以,当258t=或者5t=时,△MON为直角三角形.图4 图5考点伸展:在本题情景下,如果△MON的边与AC平行,求t的值.如图6,当ON//AC时,t=3;如图7,当MN//AC时,t=2.5.图6 图7三、平行四边形问题: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例3:(2010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在直角梯形OABC中,CB//OA,∠COA=90°,CB=3,OA=6,BA=35.分别以OA、OC边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B的坐标;(2)已知D、E分别为线段OC、OB上的点,OD=5,OE=2EB,直线DE交x轴于点F.求直线DE的解析式;(3)点M是(2)中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点N,使以O、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思路点拨:1.第(1)题和第(2)题蕴含了OB与DF垂直的结论,为第(3)题讨论菱形提供了计算基础.2.讨论菱形要进行两次(两级)分类,先按照DO为边和对角线分类,再进行二级分类,DO与DM、DO与DN为邻边.解答:(1)如图2,作BH⊥x轴,垂足为H,那么四边形BCOH为矩形,OH=CB=3.在Rt△ABH中,AH=3,BA=35,所以BH=6.因此点B的坐标为(3,6).(2) 因为OE=2EB,所以223E Bx x==,243E By y==,E(2,4).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kx+b,代入D(0,5),E(2,4),得5,2 4.bk b=⎧⎨+=⎩解得12k=-,5b=.所以直线DE的解析式为152y x=-+.(3) 由152y x=-+,知直线DE与x轴交于点F(10,0),OF=10,DF=55.①如图3,当DO为菱形的对角线时,MN与DO互相垂直平分,点M是DF的中点.此时点M的坐标为(5,52),点N的坐标为(-5,52).②如图4,当DO、DN为菱形的邻边时,点N与点O关于点E对称,此时点N的坐标为(4,8).③如图5,当DO、DM为菱形的邻边时,NO=5,延长MN交x轴于P.由△NPO∽△DOF,得NP PO NODO OF DF==,即51055NP PO==.解得5NP=,25PO=.此时点N的坐标为(25,5)-.图3 图4考点伸展如果第(3)题没有限定点N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那么菱形还有如图6的情形.图5 图6四、相似三角形: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4:(2013年苏州中考28题)如图,点O为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AB=10cm,BC=12cm,点E、F、G分别从A、B、C三点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点E的运动速度为1cm/s,点F的运动速度为3cm/s,点G的运动速度为1.5cm/s,当点F到达点C(即点F与点C重合)时,三个点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EBF关于直线EF的对称图形是△EB′F.设点E、F、G运动的时间为t(单位:s).(1)当t=s时,四边形EBFB′为正方形;(2)若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t的值;(3)是否存在实数t,使得点B′与点O重合?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到BE=BF,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2)△EBF与△FCG 相似,分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逐一分析计算;(3)本问为存在型问题.假设存在,则可以分别求出在不同条件下的t值,它们互相矛盾,所以不存在.解答:(1)若四边形EBFB′为正方形,则BE=BF,即:10﹣t=3t,解得t=2.5;(2)分两种情况,讨论如下:①若△EBF∽△FCG,则有,即,解得:t=2.8;②若△EBF∽△GCF,则有,即,解得:t=﹣14﹣2(不合题意,舍去)或t=﹣14+2.∴当t=2.8s或t=(﹣14+2)s时,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3)假设存在实数t,使得点B′与点O重合.如图,过点O作OM⊥BC于点M,则在Rt△OFM中,OF=BF=3t,FM=BC﹣BF=6﹣3t,OM=5,由勾股定理得:OM2+FM2=OF2,即:52+(6﹣3t)2=(3t)2解得:t=;过点O作ON⊥AB于点N,则在Rt△OEN中,OE=BE=10﹣t,EN=BE﹣BN=10﹣t﹣5=5﹣t,ON=6,由勾股定理得:ON 2+EN 2=OE 2,即:62+(5﹣t )2=(10﹣t )2解得:t =3.9.∵≠3.9,∴不存在实数t ,使得点B ′与点O 重合.考点伸展:本题为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矩形性质、轴对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勾股定理、解方程等知识点.题目并不复杂,但需要仔细分析题意,认真作答.第(2)问中,需要分类讨论,避免漏解;第(3)问是存在型问题,可以先假设存在,然后通过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从而判定不存在. 拓展练习:1、如图1,梯形ABCD 中,AD ∥ BC ,∠B=90°,AB=14cm,AD=18cm,BC=21cm,点P 从A 开始沿AD 边以1cm/秒的速度移动,点Q 从C 开始沿CB 向点B 以2 cm/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设移动时间为t 秒。

初二数学总复习试卷(含答案)

初二数学总复习试卷(含答案)

数学试卷姓名年级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50º,则该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余角是( ) A.25ºB.40º或30ºC.25º或40ºD.50º2. 实数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则x,√x,x²的大小关系是()3. 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4. 下列四个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A.互补的两角必有一条公共边B.同旁内角互补C.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D.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5. 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下列条件不能推出△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6. 若点P(a,b)在第三象限,则点Q(a-1,b-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7.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8.函数①y=2x,②y= ,③y=-2x²,④y=2x-3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10.一支蜡烛长20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cm)与燃烧时间t (h)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应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5的平方根是____ _,32的算术平方根是_ ____,-8的立方根是____ _.2、请你写出一个函数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的一次函数的关系式___________3、如图所示,图形(1)经过______变化成图形(2).4、用两个一样三角尺(含30°角的那个),能拼出______种平行四边形.5、已知x,y,满足方程组,则x-y的值是___________。

6、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__________.(只需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7、某种大米的单价是2.4元/千克,当购买x千克大米时,花费为y元,则x与y的函数关系式是8、如图直线L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 则b= ,k=9、已知(x-2)²+|2x-3y-1|=0,则x²-y²= .10、调查某车间在一天中加工零件的情况如下:有2人加工18个零件,有1人每人加工14个零件,有4人每人加工11个零件,有1人加工15个零件.根据上述数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_ .三、化简(每题5分,共20分)11.因式分解(x²+x)(x²+x-1)-212. 已知a+b=0,求a³-2b³+a²b-2ab³的值13.先化简代数式,求:当a=2时代数式值。

初二数学总复习选择题精选(含答案)

初二数学总复习选择题精选(含答案)

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4.(3分)在实数:,π,,中,无理数的个数有()C D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CDy=7.(3分)(2002•呼和浩特)已知一次函数y=x+m 和y=﹣x+n 的图象都经过点A (﹣2,矩形、正方形);②矩形(不包括正方形);③正方形;④等腰直角三角形;⑤等边三角形.一9.(3分)在同一坐标系中,对于以下几个函数①y=﹣x ﹣1;②y=x+1;③y=﹣x+1;④y=﹣2(x+1)的图象有四种说法(1)过点(﹣1,0)的是①和③; (2)②和④的交点在y 轴上; (3)互相平行的是①和③; (4)关于x 轴对称的是②和③.B .C .1.(3分)在实数,0.31,﹣,﹣1,,(0.808008)0中,无理数有()...C D6.(3分)已知|a|=5,=7,且|a+b|=a+b,则a﹣b的值为()AB=m,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D.4<m<5别交AD、BC于E、F,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1.(3分)在0.458,4.,,,,这几个数中无理数有()个.河池)计算的结果是(CC D动点,则AP长不可能是()8.(3分)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字母x必须满足的条件是()C D10.(3分)如图,数轴上与1、两个实数对应的点分别为A、B,点C与点B关于点A对称(即AB=AC),则点C表示的数是()C D1.(3分)在0.458,4.,,,,这几个数中无理数有()个.C=±3 D±==﹣2 =9B C D8.(3分)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等式:(a+b)2﹣c2=2ab,则此三角形是10.(3分)(2001•济南)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2.(3分)在中,无理数有()的平方根是C7.(3分)已知:a、b、c是△ABC的三边,化简=()9.(3分)(2006•荆州)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来如下:当输入的x为64时,输出的y是210.(3分)如图,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81、将右边的图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2=- (B)33-=2=± (D3=3、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的多边形是(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 )六边形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二象限的点是( ) (A)-2,-3)(B)(2,4)(C) (-2,3)(D) (2,3)5、下列几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2,3,4 (B) 5,3,4(C) 4,6,9 (D) 5,11,136、已知11x y =⎧⎨=-⎩是方程230x my --=的一个解,那么m 的值是( )(A) 1 (B)3 (C)-3 (D) -1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A)正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00)y kx b k b =+<>,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②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矩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D) 菱形10、如图,再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为(0,0)、(5,0)、(2,3),则顶点C 的坐标是( ).(A) (3,7) (B) (5,3) (C) (7,3) (D)(8,2)A CB D八、选择题: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x+y 2)3=x 3+y 5B. 5x 2÷2x=3xC. (x 2)4=x 6D. x 3·x 3=x 62.对于: 51515354.0、2.0 、722、 1010010001.6、11131、27、中无理数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 3.一次函数y =-x +3的图象经过( )A. 第一、二、四象限B. 第二、三、四象限C. 第一、二、三象限D. 第一、三、四象限 4.如果方程组⎩⎨⎧=-+=+5)1(21073y a ax y x 的解中的x 与y 的值相等,那么a 的值是( )A .1B .2C .3D .45.一次函数y=ax+b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化简|a+b |+|a -b |的结果是 ( )A. -2aB. 2aC. 2bD. -2b 6.ABCD 中,已知︒=∠+∠110C A ,则( )A 、︒45B 、︒85C 、︒125D 、︒1457.当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 矩形变成( )A. 菱形B. 等腰梯形C. 正方形D. 无法确定 8.使函数y=1-x 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x≥0B. x≥1C. x=1D. x 为全体实数9.直线与1y x =-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坐标轴上,若△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最多有( )。

初二数学经典题型及答案解析

初二数学经典题型及答案解析

A PC DB初二数学经典题型及答案解析1.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证明如下。

首先,PA=PD ,∠PAD=∠PDA=(180°-150°)÷2=15°,∠PAB=90°-15°=75°。

在正方形ABCD 之外以AD 为底边作正三角形ADQ , 连接PQ , 则∠PDQ=60°+15°=75°,同样∠PAQ=75°,又AQ=DQ,,PA=PD ,所以△PAQ ≌△PDQ , 那么∠PQA=∠PQD=60°÷2=30°,在△PQA 中,∠APQ=180°-30°-75°=75°=∠PAQ=∠PAB ,于是PQ=AQ=AB , 显然△PAQ ≌△PAB ,得∠PBA=∠PQA=30°,PB=PQ=AB=BC ,∠PBC=90°-30°=60°,所以△ABC 是正三角形。

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证明:连接AC,并取AC 的中点G,连接GF,GM. 又点N 为CD 的中点,则GN=AD/2;GN ∥AD,∠GNM=∠DEM;(1) 同理:GM=BC/2;GM ∥BC,∠GMN=∠CFN;(2) 又AD=BC,则:GN=GM,∠GNM=∠GMN.故:∠DEM=∠CFN.3、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证明:分别过E 、C 、F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O 、N , 在梯形MEFN 中,WE 平行NF因为P 为EF 中点,PQ 平行于两底 所以PQ 为梯形MEFN 中位线,所以PQ =(ME +NF )/2又因为,角0CB +角OBC =90°=角NBF +角CBO所以角OCB=角NBF 而角C0B =角Rt =角BNFCB=BF所以△OCB 全等于△NBF △MEA 全等于△OAC (同理) 所以EM =AO ,0B =NF 所以PQ=AB/2.4、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求证:∠PAB =∠PCB .过点P 作DA 的平行线,过点A 作DP 的平行线,两者相交于点E ;连接BE 因为DP//AE ,AD//PE所以,四边形AEP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PDA=∠AEP 已知,∠PDA=∠PBA 所以,∠PBA=∠AEP所以,A 、E 、B 、P 四点共圆所以,∠PAB=∠PEB因为四边形AEP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PE//AD ,且PE=AD 而,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D//BC ,且AD=BC 所以,PE//BC ,且PE=BC即,四边形EBCP 也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PEB=∠PCB 所以,∠PAB=∠PCB5.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3a 正方形的边长.解:将△BAP 绕B 点旋转90°使BA 与BC 重合,P 点旋转后到Q 点,连接PQ 因为△BAP ≌△BCQ所以AP =CQ ,BP =BQ ,∠ABP =∠CBQ ,∠BPA =∠BQC 因为四边形DCBA 是正方形 所以∠CBA =90°,所以∠ABP +∠CBP =90°,所以∠CBQ +∠CBP =90°即∠PBQ =90°,所以△BP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Q =√2*BP,∠BQP =45 因为PA=a ,PB=2a ,PC=3a所以PQ =2√2a,CQ =a ,所以CP^2=9a^2,PQ^2+CQ^2=8a^2+a^2=9a^2 所以CP^2=PQ^2+CQ^2,所以△CPQ 是直角三角形且∠CQA =90°所以∠BQC =90°+45°=135°,所以∠BPA =∠BQC =135° 作BM ⊥PQ则△BP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M =BM =PB/√2=2a/√2=√2a 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得: AB^2=AM^2+BM^2=(√2a+a)^2+(√2a)^2 =[5+2√2]a^2所以AB =[√(5+2√2)]a6.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 立方米,开始用一根小水管向容器内注水,水面高度达到容器高度一半后,改用一根口径为小水管2倍的大水管注水。

初二数学期末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动点问题附练习及答案

初二数学期末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动点问题附练习及答案

课 题一次函数的应用——动点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列函数关系式。

2.通过对几何图形的探究活动和对例题的分析,感悟探究动点问题列函数关系式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问题列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小结:1用函数知识求解动点问题,需要将问题给合几何图形的性质,建立函数模型求解,解要符合题意,要注意数与形结合。

2.以一次函数为背景的问题,要充分运用方程、转化、函数以及数形结合等思想来研究解决,注意自变量的取值围例题1:如图,直线1l 的解析表达式为33y x =-+,且1l 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2l 经过点A B ,,直线1l ,2l 交于点C .〔1〕求点D 的坐标;〔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3〕求AD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例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 〔0,6〕、点B 〔8,0〕,动点P 从点A 开场在线段AO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移动,同时动点Q 从点B 开场在线段BA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移动,设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秒.(1) 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 当t 为何值时,△APQ 的面积为524个平方单位.当堂稳固:如图,直线6y kx =+与*轴、y 轴分别交于点E 、F ,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6,0〕。

〔1〕求k 的值;〔2〕假设点P 〔x ,y 〕是第二象限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 的面积S 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围;〔3〕探究: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 的面积为278,并说明理由。

课后检测:1、如果一次函数y=-*+1的图象与*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点,点M 在*轴上,并且使以点A 、B 、M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M 有〔〕。

杭州市第二中学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杭州市第二中学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0215]已知△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2﹣c2=a2B.a:b:c=3:4:5C.∠A:∠B:∠C=9:12:15D.∠C=∠A﹣∠B2.(0分)[ID:1020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3.(0分)[ID:1020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M是BC的中点,且AM=9,BD=12,AD=10,则ABCD的面积是()A.30B.36C.54D.724.(0分)[ID:10137]下列有关一次函数y=﹣3x+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x值增大时,y的值随着x增大而减小B.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C.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D.图象经过点(1,5)5.(0分)[ID:10195]如图,菱形ABCD中,∠B=60°,AB=2cm,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接AE,EF,AF,则△AEF的周长为()A.2√3cm B.3cm C.4√3cm D.3√3cm6.(0分)[ID:10193]如图,以 Rt△ABC的斜边 BC为一边在△ABC的同侧作正方形 BCEF,设正方形的中心为 O,连接 AO,如果 AB=4,AO=2,那么 AC 的长等于()A.12B.16C.43D.827.(0分)[ID:10192]如图2,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则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是()A.BA=BC B.AC、BD互相平分C.AC=BD D.AB∥CD8.(0分)[ID:10190]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325=B321=C.3333+=D 33 4=9.(0分)[ID:10189]为了参加市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一支校篮球队准备购买10双运动鞋,各种尺码统计如下表:尺码(厘米)2525.52626.527购买量(双)12322则这10双运动鞋尺码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A.25.5厘米,26厘米B.26厘米,25.5厘米C.25.5厘米,25.5厘米D.26厘米,26厘米10.(0分)[ID:10183]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有()①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5;②△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BC,AC,若BC2+AC2=AB2,则∠A=90°;③在△ABC中,若∠A:∠B:∠C=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若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3:4:5,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0个B.1个C.2个D.3个11.(0分)[ID:10182]“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 ,较短直角边长为b .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A .9B .6C .4D .312.(0分)[ID :10175]函数y =x√x+3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 A .x ≠0B .x >﹣3C .x ≥﹣3且x ≠0D .x >﹣3且x ≠013.(0分)[ID :10165]如图,D 3081次六安至汉口动车在金寨境内匀速通过一条隧道(隧道长大于火车长),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 与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y 之间的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A .B .C .D .14.(0分)[ID :1015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AEF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C 交EF 于点G ,下列结论:①15BAE DAF ∠=∠=;②AG=3GC ;③BE +DF =EF ;④2CEF ABE S S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5.(0分)[ID :10153]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B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C .对边相等D .对角线相等二、填空题16.(0分)[ID :10315]182______.17.(0分)[ID :10314]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3且与直线21y x =-+平行,那么该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18.(0分)[ID :10307]如图,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2,0),与y 轴相交于点(0,3),则关于x 的方程kx =b 的解是_____.19.(0分)[ID :10287]已知函数y =2x +m -1是正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___. 20.(0分)[ID :10283]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 ,EF 交AD 于点H ,那么DH 的长是______.21.(0分)[ID :10275]计算:1822-=__________. 22.(0分)[ID :10269]已知0,0a b <>,化简2()a b -=________23.(0分)[ID :10261]如图,直线y =kx +b (k >0)与x 轴的交点为(﹣2,0),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 +b <0的解集是_____.24.(0分)[ID :10259]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得的成绩如图6-Z -2所示,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____.25.(0分)[ID :10256]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b >0的解集是______.三、解答题26.(0分)[ID:10422]2019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为迎接第24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某校举办读书分享大赛活动:现有甲、乙两位同学的各项成绩如下表所示:若“推荐语”“读书心得”“读书讲座”的成绩按2:3:5确定综合成绩,则甲、乙二人谁能获胜?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参赛者推荐语读书心得读书讲座甲878595乙94888827.(0分)[ID:10399]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连接DE,BF.(1)求证:△DOE≌△BOF;(2)若BD=EF,连接DE,BF.判断四边形EBF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8.(0分)[ID:1036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F分别是AB,BC 上的点,AE=CF,并且∠AED=∠CF D.求证:(1)△AED≌△CFD;(2)四边形ABCD是菱形.29.(0分)[ID:10360]求证: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平分.和它的一条中位线DE,在给出的图形上,请用尺规作出BC边要求:(1)根据给出的ABC上的中线AF,交DE于点O.不写作法,保留痕迹;(2)据此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30.(0分)[ID:10358]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为格点()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BC边上的高.【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2.D3.D4.D5.D6.B7.B8.D9.D10.C11.D12.B13.A14.C15.D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减法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计算这是通常最直接的做法17.【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设把点代入即可求出解析式【详解】解:∵一次函数图像与直线平行∴设一次函数为把点代入方程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18.x=2【解析】【分析】依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k和b的值进而得出关于x的方程kx=b的解【详解】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点(03)∴解得∴关于x的方程kx=19.1【解析】分析:依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1=0求解即可详解:∵y=2x+m-1是正比例函数∴m-1=0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20.【解析】【分析】思路分析:把所求的线段放在构建的特殊三角形内【详解】如图所示连接HCDF且HC与DF交于点P∵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BCF=∠DCG=3021.【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根号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到结果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完成22.【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a−b|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出即可【详解】∵a<0<b∴|a−b|=b−a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二次根式23.x<﹣2【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 <0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直线y=kx+b(k>0)与x轴的交点为(﹣20)∴y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0即24.乙【解析】【分析】通过图示波动的幅度即可推出【详解】通过图示可看出一至三次甲乙丙中乙最稳定波动最小四至五次三人基本一样故选乙【点睛】考查数据统计的知识点2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结合式kx+b>0时则y的值>0时对应x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2故答案为:x<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判断出A、B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D 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详解】A、∵b2-c2=a2,∴b2=c2+a2,故△ABC为直角三角形;B、∵32+42=52,∴△ABC为直角三角形;C、∵∠A:∠B:∠C=9:12:15,151807591215C︒︒∠=⨯=++,故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D、∵∠C=∠A-∠B,且∠A+∠B+∠C=180°,∴∠A=90°,故△ABC为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判断.2.D解析:D【解析】A、两条对角线垂直并且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A错误;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项B错误;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选项C错误;D、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选项D正确;故选D.3.D解析:D【解析】【分析】求▱ABCD的面积,就需求出BC边上的高,可过D作DE∥AM,交BC的延长线于E,那么四边形ADEM也是平行四边形,则AM=DE;在△BDE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正好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因此△BDE是直角三角形;可过D作DF⊥BC于F,根据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可求出DF的长,也就求出了BC边上的高,由此可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详解】作DE∥AM,交BC的延长线于E,则ADEM是平行四边形,∴DE=AM=9,ME=AD=10,又由题意可得,BM=12BC=12AD=5,则BE=15,在△BDE中,∵BD2+DE2=144+81=225=BE2,∴△BDE是直角三角形,且∠BDE=90°,过D作DF⊥BE于F,则DF=365 BD DEBE⋅=,∴S▱ABCD=BC•FD=10×365=72.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正确地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解析】【分析】A、由k=﹣3<0,可得出:当x值增大时,y的值随着x增大而减小,选项A不符合题意;B、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选项B不符合题意;C、由k=﹣3<0,b=2>0,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选项C不符合题意;D、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点(1,5),选项D符合题意.此题得解.【详解】解:A、∵k=﹣3<0,∴当x值增大时,y的值随着x增大而减小,选项A不符合题意;B、当x=0时,y=﹣3x+2=2,∴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选项B不符合题意;C、∵k=﹣3<0,b=2>0,∴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选项C不符合题意;D、当x=1时,y=﹣3x+2=﹣1,∴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点(1,5),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证明△ABE≌△ADF,然后连接AC可推出△ABC以及△ACD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又可推出△AEF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E的长,继而求出周长.【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AD =BC =CD =2cm ,∠B =∠D ,∵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BE =DF ,在△ABE 和△ADF 中,{AB =AD∠B =∠D BE =DF,∴△ABE ≌△ADF (SAS ),∴AE =AF ,∠BAE =∠DAF .连接AC ,∵∠B =∠D =60°,∴△ABC 与△ACD 是等边三角形,∴AE ⊥BC ,AF ⊥CD ,∴∠BAE =∠DAF =30°,∴∠EAF =60°,BE=12AB=1cm , ∴△AEF 是等边三角形,AE =√AB 2−BE 2=√22−12=√3,∴周长是3√3cm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涉及知识点较多,也考察了学生推理计算的能力.6.B解析:B【解析】【分析】首选在AC 上截取4CG AB ==,连接OG ,利用SAS 可证△ABO ≌△GCO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62OA OG ==AOB COG ∠=∠,则可证△AO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12AG =,从而可得AC 的长度.【详解】解:如下图所示,在AC 上截取4CG AB ==,连接OG ,∵四边形BCEF 是正方形,90BAC ∠=︒,∴OB OC =,90BAC BOC ∠=∠=︒,∴点B 、A 、O 、C 四点共圆,∴ABO ACO ∠=∠,在△ABO 和△GCO 中,{BA CGABO ACO OB OC=∠=∠=,∴△ABO ≌△GCO , ∴62OA OG ==,AOB COG ∠=∠,∵90BOC COG BOG ∠=∠+∠=︒,∴90AOG AOB BOG ∠=∠+∠=︒,∴△AO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626212AG =+=,∴12416A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7.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已知对角线AC 、BD 互相垂直,则需添加条件:AC 、BD 互相平分故选:B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对各选项进行逐一计算即可.详解:A 23B 2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C 、3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时要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项即可.9.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众数是26cm,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在这10个数中按从小到大来排列最中间的两个数是26,26;它们的中位书为26cm考点:众数和中位数点评:本题考查众数和中位数,解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①中第三条边长为5∠C =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C =90°,可得③正确,再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④正确.【详解】①Rt △ABC 中,已知两边分别为3和4,则第三条边长为5,说法错误,第三条边长为5或.②△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 ,BC ,AC ,若2BC +2AC =2AB ,则∠A =90°,说法错误,应该是∠C =90°.③△ABC 中,若∠A :∠B :∠C =1:5:6,此时∠C=90°,则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说法正确.④若三角形的三边比为3:4:5,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说法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11.D解析:D【解析】【分析】已知ab =8可求出四个三角形的面积,用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四个三角形的面积得到小正方形的面积,根据面积利用算术平方根求小正方形的边长.【详解】a b -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ab 8422=⨯=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214ab a b 252(),∴⨯+-= 2a b 25169∴-=-=(),a b 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推导,有较多变形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图形间面积关系,同时熟练运用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得:x +3>0,解得:x >-3.故选B .13.A解析:A【解析】【分析】先分析题意,把各个时间段内y 与x 之间的关系分析清楚,本题是分段函数,分为三段.【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 与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y 之间的关系具体可描述为:当火车开始进入时y 逐渐变大,火车完全进入后一段时间内y 不变,当火车开始出来时y 逐渐变小,反映到图象上应选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主要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作出函数图象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本题是分段函数,分情况讨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14.C解析:C【解析】【分析】易证Rt ABE Rt ADF ≌,从而得到BE DF =,求得15BAE DAF ∠=∠=︒;进而得到CE CF =,判断出AC 是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在Rt AGF 中,利用正切函数证得②正确;观察得到BE GE ≠,判断出③错误;设BE x =,CE y =,在Rt ABE 中,运用勾股定理就可得到2222x xy y +=,从而可以求出CEF 与ABE 的面积比.【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F 是等边三角形,∴90B BCD D AB BC DC AD AE AF EF ∠=∠=∠=︒=====,,.在Rt ABE 和Rt ADF 中, AB AD AE AF⎧⎨⎩==∴()Rt ABE Rt ADF HL ≌. ∴BE DF =,∠BAE =∠DAF ∴()()1190601522BAE DAF BAD EAF ∠=∠=∠-∠=︒-︒=︒ 故①正确;∵BE DF BC DC ==,,∴CE BC BE DC DF CF =-=-=,∵AE AF =,CE CF =,∴AC 是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90ECF ∠=︒,∴GC GE GF ==,在Rt AGF 中,∵tan tan 60AG AG AFG GF GC ∠=︒===∴AG =,故②正确;∵BE DF GE GF ==,,15BAE ∠=︒,30GAE ∠=︒,90B AGE ∠=∠=︒∴BE GE ≠∴BE DF EF +≠,故③错误;设BE x =,CE y =,则CF CE y ==,AB BC x y AE EF ==+====,. 在Rt ABE 中,∵90B ∠=︒,AB x y BE x AE =+==,,,∴222())x y x ++=.整理得:2222x xy y +=.∴CEF S :ABE S11CE ?CF :AB?BE 22⎛⎫⎛⎫= ⎪ ⎪⎝⎭⎝⎭()()•:?CE CF AB BE ==2y :()x y x ⎡⎤+⎣⎦()()2222:2:1x xy x xy =++=.∴CEF ABE 2S S =,故④正确;综上:①②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而采用整体思想(把2x xy +看成一个整体)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D解析:D【解析】【分析】列举出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所有性质,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①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而菱形不一定对角线相等;②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而菱形的四个角不一定是直角.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菱形的性质,熟知正方形及菱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减法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计算这是通常最直接的做法【解析】【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详解】2=1(22-【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减法,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计算,这是通常最直接的做法.17.【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设把点代入即可求出解析式【详解】解:∵一次函数图像与直线平行∴设一次函数为把点代入方程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 解析:25y x =-+【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设2y x b =-+,把点()1,3代入,即可求出解析式.【详解】解:∵一次函数图像与直线21y x =-+平行,∴设一次函数为2y x b =-+,把点()1,3代入方程,得:213b -⨯+=,∴5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5y x =-+;故答案为:25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则斜率相等. 18.x=2【解析】【分析】依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k 和b 的值进而得出关于x 的方程kx =b 的解【详解】解:∵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20)与y 轴相交于点(03)∴解得∴关于x 的方程kx =解析:x=2【解析】【分析】依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k 和b 的值,进而得出关于x 的方程kx =b 的解.【详解】解:∵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2,0),与y 轴相交于点(0,3), ∴0=-2k+b 3=b ⎧⎨⎩, 解得323k b ⎧=⎪⎨⎪=⎩,∴关于x的方程kx=b即为:32x=3,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的应用,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 (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19.1【解析】分析:依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1=0求解即可详解:∵y=2x+m-1是正比例函数∴m-1=0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析:1【解析】分析:依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1=0,求解即可,详解:∵y=2x+m-1是正比例函数,∴m-1=0.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20.【解析】【分析】思路分析:把所求的线段放在构建的特殊三角形内【详解】如图所示连接HCDF且HC与DF交于点P∵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BCF=∠DCG=30解析:3.【解析】【分析】思路分析:把所求的线段放在构建的特殊三角形内【详解】如图所示.连接HC、DF,且HC与DF交于点P∵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BCF=∠DCG=30°,FC =DC,∠EFC=∠ADC=90°∠BCG=∠BCD+∠DCG=90°+30°=120°∠DCF=∠BCG-∠BCF-∠DCG=120°-30°-30°=60°∴△DCF是等边三角形,∠DFC=∠FDC=60°∴∠EFD=∠ADF=30°,HF=HD∴HC是FD的垂直平分线,∠FCH=∠DCH=12∠DCF=30°在Rt△HDC中,HD=DC·tan∠∵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HD=DC·tan∠DCH=3×tan30°=3×3试题点评:构建新的三角形,利用已有的条件进行组合.21.【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根号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到结果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完成【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根号,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到结果.==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完成.22.【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a−b|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出即可【详解】∵a<0<b∴|a−b|=b−a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二次根式解析:b a-【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a−b|,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出即可.【详解】∵a<0<b,=|a−b|=b−a.故答案为:b 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正确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23.x<﹣2【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0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直线y=kx+b(k>0)与x轴的交点为(﹣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0即解析:x<﹣2【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0,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直线y=kx+b(k>0)与x轴的交点为(﹣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0,即kx+b<0.故答案为:x<﹣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性质进行说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4.乙【解析】【分析】通过图示波动的幅度即可推出【详解】通过图示可看出一至三次甲乙丙中乙最稳定波动最小四至五次三人基本一样故选乙【点睛】考查数据统计的知识点解析:乙【解析】【分析】通过图示波动的幅度即可推出.【详解】通过图示可看出,一至三次甲乙丙中,乙最稳定,波动最小,四至五次三人基本一样,故选乙【点睛】考查数据统计的知识点2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结合式kx+b>0时则y的值>0时对应x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2故答案为:x<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x解析:2【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结合式kx+b>0时,则y的值>0时对应x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2.故答案为:x<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正确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6.甲获胜;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甲获胜;甲的加权平均成绩为87285395590.4235⨯+⨯+⨯=++(分),乙的加权平均成绩为94288388589.2235⨯+⨯+⨯=++(分),∵90.489.2>,∴甲获胜.【点睛】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公式列出算式.27.(2)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EBFD是矩形.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SAS即可证明;(2)首先证明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证明;【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AE=CF,∴OE=OF,在△DEO和△BOF中,OD OB DOE BOF OE OF ⎧⎪∠∠⎨⎪⎩===,∴△DOE ≌△BOF .(2)结论:四边形EBFD 是矩形.理由:∵OD=OB ,OE=OF ,∴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BD=EF ,∴四边形EBFD 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8.(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 证得结论;(2)由“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证得结论.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在△AED 与△CFD 中,A C AE CFAED CFD ===∠∠⎧⎪⎨⎪∠∠⎩, ∴△AED ≌△CFD (ASA );(2)由(1)知,△AED ≌△CFD ,则AD=CD .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菱形.点睛: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的性质与定理.29.(1)作线段BC 的中段线,BC 的中点为F ,连结AF 即可,见解析;(2) 见解析.【解析】【分析】(1)作BC 的垂直平分线得到BC 的中点F ,从而得到BC 边上的中线AF ;(2)写出已知、求证,连接DF 、EF ,如图,先证明EF 为AB 边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到EF ∥AD ,EF=AD ,则可判断四边形ADFE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DE 与AF 互相平分.【详解】解:(1)作线段BC 的中段线,BC 的中点为F ,连结AF 即可。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ABC 中,//DE BC ,//EF AB ,要判定四边形DBFE 是菱形,可添加的条件是( )A .BD EF =B .AD BD =C .BE AC ⊥D .BE 平分ABC ∠D解析:D【分析】 当BE 平分∠ABC 时,四边形DBFE 是菱形,可知先证明四边形BDEF 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BD=DE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当BE 平分∠ABC 时,四边形DBFE 是菱形,理由:∵DE ∥BC ,∴∠DEB=∠EBC ,∵∠EBC=∠EBD ,∴∠EBD=∠DEB ,∴BD=DE ,∵DE ∥BC ,EF ∥AB ,∴四边形DBFE 是平行四边形,∵BD=DE ,∴四边形DBFE 是菱形.其余选项均无法判断四边形DBFE 是菱形,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如图,M 是ABC 的边BC 的中点AN 平分BAC ∠.且BN AN ⊥,垂足为N 且6AB =,10BC =.2MN =,则ABC 的周长是( )A.24 B.25 C.26 D.28C解析:C【分析】延长BN交AC于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AB=6,BN=N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DC=2MN=4,计算即可.【详解】解:延长BN交AC于D,∵AN平分∠BAC,BN⊥AN,∴AD=AB=6,BN=ND,又M是△ABC的边BC的中点,∴DC=2MN=4,∴AC=AD+DC=10,则△ABC的周长=AB+AC+BC=6+10+10=2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B.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对于所有自然数n,237-+的值都是质数n nD.三角形一条边的两个顶点到这条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D解析:D【分析】根据钝角三角形的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可对A进行判断;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对B进行判断;取n=6可对C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可对D进行判断.【详解】解:A、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于三角形外一点,所以A选项错误;B、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也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选项错误;C、当n=6时,n2-3n+7=25,25不是质数,所以C选项错误;D、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三角形一条边的两个顶点到这条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所以D选项准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100B D ︒∠+∠=,则B 等于( )A .50°B .65°C .100°D .130°A解析:A【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求出∠B 即可得解.【详解】解:□ABCD 中,∠B =∠D ,∵∠B +∠D =100°,∴∠B =12×100°=5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是基础题. 5.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E CE =B .12AE BE =C .EBD EDB ∠=∠ D .△ABE ≌△CDE B解析:B【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B=∠CBD ,可得BE=DE ,可证AE=CE ,由“SAS”可证△ABE ≌△CDE ,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折叠,∴∠CBD=∠DBC',CD=C'D=AB ,AD=BC=BC',∵AD ∥BC',∴∠EDB=∠DBC',∴∠EDB=∠EBD ,故选项C 正确;∴BE=DE ,∵AD=BC ,∴AE=CE ,故选项A 正确;在△ABE 和△CDE 中,AB CD A C AE CE =⎧⎪∠=∠⎨⎪=⎩,∴△ABE ≌△CDE (SAS ),故选项D 正确; 没有条件能够证明12AE BE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掌握折叠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B ∥CD ,AD ∥BCB .AD ∥BC ,AB =CD C .OA =OC ,OB =ODD .AB =CD ,AD =BC B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详解】A 、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B 、无法判定,四边形可能是等腰梯形,也可能是平行四边形;C 、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D 、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7.如图,在ABC 中,90A ∠=,D 是AB 的中点,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 ,作BC 的垂线交BC 于点F ,若AB CE =,且DFE △的面积为1,则BC 的长为( )A .25B .5C .45D .10A解析:A【分析】 过A 作AH ⊥BC 于H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E=CE ,求得DE=12BC ,求得DF=12AH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DE•DF=2,得到AB•AC=8,求得AB=2(负值舍去),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A 作AH ⊥BC 于H ,∵D 是AB 的中点,∴AD=BD ,∵DE ∥BC ,∴AE=CE ,∴DE=12BC , ∵DF ⊥BC , ∴DF ∥AH ,DF ⊥DE ,∴BF=HF ,∴DF=12AH , ∵△DFE 的面积为1,∴12DE•DF=1,∴DE•DF=2,∴BC•AH=2DE•2DF=4×2=8,∴AB•AC=8,∵AB=CE ,∴AB=AE=CE=12AC , ∴AB•2AB=8, ∴AB=2(负值舍去),∴AC=4,∴BC=22222425AB AC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勾股定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以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为斜边,分别向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分别为E 、F 、G 、H ,顺次连结这四个点,得四边形EFGH ,当()090ADC αα∠=︒<<︒时,有以下结论:①180GCF α∠=︒-;②90HAE α∠=︒+;③HE HG =;④ EH GH ⊥;⑤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则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③④B .②③⑤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D解析:D【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出∠ABC=∠ADC=α,∠BAD=∠BCD ,AB=CD ,AD=BC ,AD ∥BC ,AB ∥CD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E=AE=CG=DG ,AH=DH=BF=CF ,∠ABE=∠EAB=∠FBC=∠FCB=∠GCD=∠GDC=∠HAD=∠EDA=45°,求出∠HAE=∠HDG=∠FCG=∠FBE=90°+α,证△FBE ≌△HAE ≌△HDG ≌△FCG ,推出∠BFE=∠GFC ,EF=EH=HG=GF ,求出∠EFG=90°,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ADC=α,∠BAD=∠BCD ,AB=CD ,AD=BC ,AD ∥BC ,AB ∥CD ,∵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为斜边,分别向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分别为E 、F 、G 、H ,∴BE=AE=CG=DG ,AH=DH=BF=CF ,∠ABE=∠EAB=∠FBC=∠FCB=∠GCD=∠GDC=∠HAD=∠EDA=45°,∵AB ∥CD ,∴∠BAD=∠BCD=180°-α,∴∠EAH=360°-45°-45°-(180°-α)=90°+α,∠GCF=360°-45°-45°-(180°-α)=90°+α, ∴①错误;②正确;∠HDG=45°+45°+α=90°+α,∠FBE=45°+45°+α=90°+α,∴∠HAE=∠HDG=∠FCG=∠FBE ,在△FBE 、△HAE 、△HDG 、△FCG 中,BF AH DH CF FBE HAE HDG FCG BE AE DG CG ===⎧⎪∠=∠=∠=∠⎨⎪===⎩,∴△FBE ≌△HAE ≌△HDG ≌△FCG (SAS ),∴∠BFE=∠GFC ,EF=EH=HG=GF ,③正确;∴四边形EFGH 是菱形,∵∠BFC=90°=∠BFE+∠EFC=∠GFC+∠CFE ,∴∠EFG=90°,∴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⑤正确;∴EH ⊥GH ,④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A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B .顺次联结菱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C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D .顺次连结矩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解析:B【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中点四边形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但不相等,该命题错误;B. 顺次联结菱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该命题正确;C.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但是不垂直,该命题错误;D. 顺次连结矩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该命题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中点四边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于点10.如图,在Rt ABC中,90∠,30C=∠=,D是AC边的中点,DE ACAD,交AB于点E,若83AC=,则DE的长是()A.8 B.6 C.4 D.2C解析:C【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2BC,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详解】解:∵在Rt△ABC中,∠C=90°,∠A=30°,∴AB=2BC,设BC=x,则AB=2x,∴(222=+,x x43解得:x=8或-8(舍),∴BC=8,⊥,∵D是AC边的中点,DE AC∴DE=1BC=4,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将勾股形(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分割成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得到一个恒等式,后人借助这种分割方法所得的图形证明了勾AE=,正方形ODCE的边长为1,则BD 股定理,如图所示的图形就用了这种分割方法若5等于___________.【分析】设BD=x 正方形ODCE 的边长为1则CD=CE=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AEBF=BD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正方形ODCE 的边长为1则CD=CE=1设BD=x ∵△AF 解析:32 【分析】设BD=x ,正方形ODCE 的边长为1,则CD=CE=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AE ,BF=BD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正方形ODCE 的边长为1,则CD=CE=1,设BD=x ,∵△AFO ≌△AEO ,△BDO ≌△BFO ,∴AF=AE=5,BF=BD=x ,∴AB=x+5,AC=5+1=6,BC=x+1,∵在Rt △ABC 中,AC 2+BC 2=AB 2,∴(x+1)2+62=(x+5)2,∴x=32, 故答案为:32.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在长方形纸片ABCD 中,12AB =,5BC =,点E 在AB 上,将DAE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对角线BD 上的点A '处,则AE 的长为______.【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D 的长再根据折叠可得AD=A′D=5进而得到A′B 的长再设AE=x 则A′E=xBE=12-x 再在Rt △A′EB 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关于x 的方程解出x 的值可得答案【详解】 解析:103 【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D 的长,再根据折叠可得AD=A′D=5,进而得到A′B 的长,再设AE=x ,则A′E=x ,BE=12-x ,再在Rt △A′EB 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关于x 的方程,解出x 的值,可得答案.【详解】解:∵AB=12,BC=5,∴AD=5,∴BD=22125+=13,根据折叠可得:AD=A′D=5,∴A′B=13-5=8,设AE=x ,则A′E=x ,BE=12-x ,在Rt △A′EB 中:(12-x )2=x 2+82,解得:x=103. 故答案为:103.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等知识点,能根据题意得出关于x 的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13.如图,在Rt ABC ∆中,90,6,10ACB AC AB ∠===,过点A 作//,AM CB CE 平分ACB ∠交AM 于点,E Q 是线段CE 上的点,连接BQ ,过点B 作BP BQ ⊥交AM 于点P ,当PBQ ∆为等腰三角形时,A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过点P 作PG ⊥CB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 过点Q 作QF ⊥CB 运用AAS 定理证明△QBF ≌△BPG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E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线段BC 的长然后结合全解析:10【分析】过点P 作PG ⊥CB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 ,过点Q 作QF ⊥CB ,运用AAS 定理证明△QBF≌△BPG,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线段BC的长,然后结合全等三角形和矩形的性质求解.【详解】解:过点P作PG⊥CB,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Q作QF⊥CB∵BP BQ⊥,PG⊥CB∴∠1+∠2=90°,∠2+∠3=90°∴∠1=∠3∵QF⊥CB,BP BQ⊥∴∠QFB=∠PGB=90°又∵PBQ∆为等腰三角形∴QB=PB在△QBF和△BPG中1=3QFB PGB QB PB∠∠⎧⎪∠=∠⎨⎪=⎩∴△QBF≌△BPG∴PG=BF,BG=QF∵∠ACB=90°,CE平分ACB∠∴∠ACE=∠ECB=45°又∵AM∥CB,∴∠AEC=∠ECB=45°∴∠AEC=∠ACE=45°∴△A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M∥BC,∠ACB=90°∴∠CAM+∠ACB=180°,即∠CAM=90°∴∠CAM=∠ACB=∠PGB=90°∴四边形ACGP为矩形,∴PG=AC=6,AP=CG在Rt△ABC中,8∴CF=BC-BF=BC-PG=8-6=2∵QF⊥BC,∠ECB=45°∴△CQ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CF=QF=2∴AP=CG=BC+BG=BC+QF=8+2=10【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正确推理论证是解题关键1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150ABC ∠=︒,BD 平分ABC ∠,过A 点作//AE BC 交BD 于点E ,EF BC ⊥于点F 若6AB =,则EF 的长为________.3【分析】过点A 作AM ⊥CB 交CB 延长线于点M 根据题意可知∠ABM=30°可求AM=3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EF【详解】解:过点A 作AM ⊥CB 交CB 延长线于点M ∵∴∠ABM=30°∴AM=AB= 解析:3【分析】过点A 作AM ⊥CB ,交CB 延长线于点M ,根据题意可知,∠ABM=30°,可求AM=3,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EF .【详解】解:过点A 作AM ⊥CB ,交CB 延长线于点M ,∵150ABC ∠=︒,∴∠ABM=30°,∴AM=12AB=12×6=3, ∵AM ⊥CB ,EF BC ⊥,∴AM ∥EF ,∵//AE BC ,∴四边形AMFE 是平行四边形,∵AM ⊥CB ,∴四边形AMFE 是矩形,∴EF=AM=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恰当的作辅助线,构造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5.在△ABC 中, AD 是BC 边上的高线,CE 是AB 边上的中线,CD =AE ,且CE <AC .若AD =6,AB =10,则CE =___________【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 再做△ABD 的中位线EF 可得EF=3BF=DF=4从而可得CF=1再次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CE 【详解】解:∵AD 是BC 边上的高线AD=6AB=10∴∠D=90°∵CE 是 10【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 ,再做△ABD 的中位线EF ,可得EF=3,BF=DF=4,从而可得CF=1,再次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CE .【详解】解:∵AD 是BC 边上的高线,AD =6,AB =10,∴∠D=90°,22BD AB AD 8=-=,∵CE 是AB 边上的中线,CD =AE , ∴152CD AE BE AB ====, 取BD 的中点F,连接CF ,∴EF 为△ABD 的中位线, ∴132EF AD ==,EF//AD , ∴∠EFB=∠D=90°, 在Rt △BEF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2534BF BE EF =-=-=,∴DF=BD-BF=8-4=4,∴CF=CD-DF=5-4=1,在Rt △CEF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21310CE CF EF +=+= 1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勾股定理.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6.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其夹角为45︒,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分析】画出图形证明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得到∠EHG=45°计算出MG 得到四边形EFGH 的面积从而得到结果【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EFGH 分别是各边中点过点G 作EH 的垂线垂足 解析:2【分析】画出图形,证明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得到∠EHG=45°,计算出MG ,得到四边形EFGH 的面积,从而得到结果.【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E 、F 、G 、H 分别是各边中点,过点G 作EH 的垂线,垂足为M ,AC=6,BD=8,可得:EF=HG=12AC=3,EH=FG=12BD=4,EF ∥HG ∥AC ,EH ∥FG ∥BD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AC 和BD 夹角为45°,可得∠EHG=45°,∴△HG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HG=3,∴MG=233222=,∴四边形EFGH的面积=MG EH⋅=62,∴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22,故答案为:122.【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位线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17.如图,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在BA和BD上分别截取BE,BF,使BE=BF;分别以E,F为圆心,以大于12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D内交于点G,作射线BG交AD于点P,若AP=3,则点P到BD的距离为_______.3【分析】首先结合作图的过程确定BP是∠ABD的平分线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点P到BD的距离即可【详解】结合作图的过程知:BP平分∠ABD∵∠A=90°AP=3∴点P到BD的距离等于AP的长为3解析:3【分析】首先结合作图的过程确定BP是∠ABD的平分线,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点P到BD 的距离即可.【详解】结合作图的过程知:BP平分∠ABD,∵∠A=90°,AP=3,∴点P到BD的距离等于AP的长,为3,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了尺规作图的知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确定BP平分∠ABD.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D=2.将∠A向内翻折,点A落在BC上,记为A',折痕为DE.若将∠B沿EA'向内翻折,点B恰好落在DE上,记为B',则AB=_______.【分析】利用矩形和折叠的性质证明∠ADE=∠ADE=∠ADC=30°∠C=∠ABD=90°推出△DBA≌△DCA那么DC=DB设AB=DC=x在Rt△ADE中通过勾股定理可求出AB的长度【详解】解:3【分析】利用矩形和折叠的性质,证明∠ADE=∠A'DE=∠A'DC=30°,∠C=∠A'B'D=90°,推出△DB'A'≌△DCA',那么DC=DB',设AB=DC=x,在Rt△ADE中,通过勾股定理可求出AB的长度.【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ADC=∠C=∠B=90°,AB=DC,由翻折知,△AED≌△A'ED,△A'BE≌△A'B'E,∠A'B'E=∠B=∠A'B'D=90°,∴∠AED=∠A'ED,∠A'EB=∠A'EB',BE=B'E,∴∠AED=∠A'ED=∠A'EB=1×180°=60°,3∴∠ADE=90°-∠AED=30°,∠A'DE=90°-∠A'EB'=30°,∴∠ADE=∠A'DE=∠A'DC=30°,又∵∠C=∠A'B'D=90°,DA'=DA',∴△DB'A'≌△DCA'(AAS),∴DC=DB',在Rt△AED中,∠ADE=30°,AD=2,23∴323设AB=DC=x,则∵AE2+AD2=DE2,∴2222323233x x +=+-()() 解得,x 1=−33 (负值舍去),x 2=3 , 故答案为:3.【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等,解题关键是通过轴对称的性质证明∠AED=∠A'ED=∠A'EB=60°.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C =135°,AD =42,AB =8,作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对边AB 、CD 于点E 和点F ,则AE 的长为_____.【分析】连接CE 过点C 作交AB 的延长线于点H设AE=x 则BE=8-xCE=AE=x 在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x 的值【详解】如图:连接CE 过点C 作交AB 的延长线于点H 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AE=x 则BE= 解析:203【分析】连接CE ,过点C 作CH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H ,设AE=x ,则BE=8-x ,CE=AE=x ,在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x 的值.【详解】如图:连接CE ,过点C 作CH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H ,平行四边形ABCD 中,135,2ABC AD ∠=︒=45,2CBH BC ∴∠=︒=90,H ∠=︒45,BCH ∴∠=︒4CH BH ∴==设AE=x ,则BE=8-x ,EF 垂直平分AC ,CE AE x ∴==,在Rt CEH 中,222CH EH EC +=,()222484x x ∴+-+=, 解得:203x =, AE ∴的长为203, 故答案为:20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20.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在直线l 上,作AE l ⊥于E ,连结CE ,若4BE =,3AE =,则BCE 的面积________.8【分析】过C 作于点F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出对应相等的边和角求证出得到即可求三角形的面积【详解】如图所示过C 作于点F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又又在和中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解析:8【分析】 过C 作CF l ⊥于点F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出对应相等的边和角,求证出ABE BCF ≅得到 4CF BE ==即可求三角形的面积.【详解】如图所示,过C 作CF l ⊥于点F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90ABC ∠=︒,又AE BE ⊥,CF BF ⊥,90AEB BFC ∴∠=∠=︒,又18090ABE CBF ABC ∠+∠=︒-∠=︒,18090ABE BAE AEB ∠+∠=︒-∠=︒,CBF BAE ∴∠=∠,∴在ABE △和BCF △中, AEB BFC BAE CBF AB BC ∠=∠⎧⎪∠=∠⎨⎪=⎩,()AAS ABE BCF ∴≅,4CF BE ∴==, 12BCE S BE CF ∴=⨯⨯1442=⨯⨯8=, 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以及三角形面积的公式,难度一般.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旗杆AB 的高度时发现,国旗的升降绳自然下垂到地面时,还剩余0.3米,小明走到距离国旗底部6米的C 处,把绳子拉直,绳子末端恰好位于他的头顶D 处,假设小明的身高为1.5米,求旗杆AB 的高度是多少米?解析:旗杆AB 的高度为10.6米【分析】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可证四边形BCDE 为长方形,可知 1.5BE CD ==米,设旗杆高度为x 米,则绳子长度为(0.3)AD x =+米,( 1.5)AE x =-米,在Rt AD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E DE AD +=,222( 1.5)6(0.3)x x -+=+,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AB ⊥BC ,CD ⊥BC∴∠EBC=∠BCD=∠BED=90°,∴四边形BCDE 为长方形,∴ 1.5BE CD ==米,设旗杆高度为x 米,则绳子长度为(0.3)AD x =+米,( 1.5)AE AB BE x =-=-米, 在Rt AD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E DE AD +=,∴222( 1.5)6(0.3)x x -+=+,整理得223 2.25360.60.09x x x x -++=++,即3.638.16x =,解得10.6x =.答:旗杆AB 的高度为10.6米.【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勾股定理结合旗杆与绳长的关系构造方程是解题关键.22.如图,在ABCD 中,AP 、BP 分别是DAB ∠和CBA ∠的角平分线,已知5AD =.(1)求线段AB 的长;(2)延长AP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Q .①请在答卷上补全图形;②若6BP =,求ABQ △的周长.解析:(1)10;(2)①见解析;②36【分析】(1)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DP =AD =5,CP =BC =5,进而得出AB 的长;(2)①根据题意画出图形;②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B =QB ,再根据BP 平分∠ABQ ,即可得出BP ⊥AQ ,AP =QP ,依据勾股定理得出AP 的长,进而得到△ABQ 的周长.【详解】解:(1)∵在□ABCD 中,AD =5,∴BC =5,∵AB ∥CD ,∴∠BAP =∠DPA ,∵AP 平分∠BAD ,∴∠BAP =∠DAP ,∴∠DAP =∠DPA ,∴DP =AD =5,同理可得,CP =BC =5,∴CD =10,∴AB =10;(2)①如图所示:②∵AD ∥BQ ,∴∠Q =∠DAP ,又∵∠DAP =∠BAP ,∴∠Q =∠BAP ,∴AB =QB =10,又∵BP 平分∠ABQ ,∴BP ⊥AQ ,AP =QP ,∴Rt △ABP 中,22AB BP -, ∴AQ =16,∴△ABQ 的周长为:16+10+10=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对边相等.23.在ABC 中,AC BC =,点E 在边AB 所在的直线上,过点E 作//DE BC 交直线AC 于点D ,//EF AC 交直线BC 于点F ,构造出平行四边形CDEF .(1)若点E 在线段AB 上时.①求证:FE FB =.②求证:DE EF BC +=.(2)点E 在边AB 所在的直线上,若8BC =,2EF =,请作出简单示意图并直接写出DE 的长度.解析:(1)①见解析;②见解析;(2)10或6【分析】(1)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FEB=∠A,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B=∠A,可得∠FEB=∠B,从而可证;②证明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得到CF=DE,结合FE=FB可得结论;(2)点E在边AB所在的直线上,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出DE的长度.【详解】解:(1)①∵EF∥AC,∴∠FEB=∠A,又∵AC=BC,∴∠B=∠A,∴∠FEB=∠B,∴FE=FB;②∵EF∥AC,DE∥BC,∴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CF=DE,∵EF=BF,∴DE+EF=CF+BF=BC;(2)如图,同理可得:BF=EF,∴DE=BC+BF=BC+EF=8+2=10.如图,同理可得:BF=EF,DE=CF=BF-BC=EF-BC=2-8=-6(不合题意).如图④,DE=BC-BF=BC-EF=8-2=6.【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提供了好多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判定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手段. 24.综合与实践——探究正方形旋转中的数学问题问程情境:已知正方形ABCD 中,点O 是线段BC 的中点,将将正方形ABCD 绕点O 顺时针旋转得到正方形A B C D ''''(点A ',B ',C ',D 分别是点A ,B ,C ,D 的对应点).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提出下列数学问题,请你解答.特例分析:(1)“乐思”小组提出问题:如图1,在正方形绕点O 旋转过程中,顺次连接点B ,B ',C ,C '得到四边形''BB CC ,求证:四边形''BB CC 是矩形;(2)“善学”小组提出问题: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当点B '落在对角线BD 上时,设A B ''与CD 交于点M .求证:四边形OB MC '是正方形.深入探究:(3)“好问”小组提出问题:如图3.若点O 是线段BC 的三等分点且2OB OC =,在正方形ABCD 旋转的过程中当线段A D ''经过点D 时,请直接写出''DD OC 的值. 解析:(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2'='DD OC . 【分析】(1)由旋转性质可得 OB=OB′ ,OC=OC′ ,得到四边形BB′CC′是平行四边形,又 BC=B′ C′ ,得到平行四边形BB′CC′是矩形.(2)先由∠C=∠OB′M=∠B′OC=90°,证明四边形 OB′MC 是矩形 ,再由OC=OB′ 得到四边形 OB′MC 是正方形.(3)过D 作DN ⊥B′C′,证Rt △DNO ≌Rt △DCO(HL),设OC=a ,得到OC′=a ,DD′=2a ,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旋转性质可得OB OB '=,OC OC '=.点O 是线段BC 的中点OB OC ∴=,''∴=OB OC ,OB OC =.∴四边形''BB CC 是平行四边形.又BC B C ''=,∴平行四边形''BB CC 是矩形.(2)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 CD ∴=,90C ∠=︒.180180904522-∠︒-∴︒∠=∠===︒︒C CBD CDB 由旋转可知,OB OB '=,45''∴∠=∠=︒OB B OBB454590'''∴∠=∠+∠=︒+︒=︒B OC OB B OBB .四边形A B C D ''''是正方形,90'∴∠=︒OB M∴四边形OB MC '是矩形OB OC =,OC=OC′ ,OB′=OB ,∴OC=OB′∴矩形OB MC '是正方形,(3)2'='DD OC. 如图,过D 作DN ⊥B′C′可知,∠A′=∠B′=∠B′ND=90°,∠D′=∠C′=∠C′ND=90°,∴四边形DNC′D′为矩形,四边形DNB′A′为矩形,在Rt △DNO 与Rt △DCO 中,∵OD=OD ,DN=DC ,∴Rt △DNO ≌Rt △DCO(HL)设OC=a ,则OB=2OC=2a ,∴ON=OC=OC′=a∴BC=OB+OC=3a ,DD′=NC′=ON+OC′=2a , ∴2DD a OC a'='=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25.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着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BC '交AD 于点E .(1)试判断BD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4AB =,8AD =,求AE 的长.参考答案解析:(1)BDE 是等腰三角形,证明见解析;(2)3AE =.【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EBD DBC ∠=∠,又因为//AD BC ,可知ADB DBC ∠=∠,即推出ADB EBD ∠=∠,所以BE DE =,BDE 为等腰三角形.(2)设AE x =,则8BE DE x ==-,在Rt ABE △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等式,解出x 即可.【详解】(1)BDE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是:由折叠得:EBD DB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ADB DBC ∠=∠,∴ADB EBD ∠=∠,∴BE DE =,∴BDE 是等腰三角形.(2)设AE x =,则8BE DE x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 ∠=︒,∴在Rt ABE △中,222AB AE BE +=,即2224(8)x x +=-,解得:3x =,∴3AE =.【点睛】本题考查翻折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勾股定理.根据翻折的性质间接证明出BE DE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6.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在BD 上,且BE DF =,连接AE 并延长,交BC 于点G ,连接CF 并延长,交AD 于点H .(1)求证:AE CF =;(2)若AC 平分HAG ∠,判断四边形AGCH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析:(1)见解析;(2)四边形AGCH 是菱形,见解析【分析】(1)利用SAS 证明△AOE ≌△COF 即可得到结论;(2)四边形AGCH 是菱形.根据△AOE ≌△COF 得∠EAO=∠FCO ,推出AG ∥CH ,证得四边形AGCH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D ∥BC ,AC 平分HAG ∠,得到GAC ACB ∠=∠,证得GA=GC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 OC ∴=,OB OD =,BE DF =,OB BE OD DF ∴-=-,即OE OF =,又AOE COF ∠=∠,AOE COF ∴≌,AE CF ∴=.(2)四边形AGCH 是菱形.理由:AOE COF ≌,EAO FCO ∴∠=∠,//AG CH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四边形AGCH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HAC ACB ∠∠∴=,AC 平分HAG ∠,HAC GAC ∠∠∴=,∴GAC ACB ∠=∠,GA GC ∴=,∴平行四边形AGCH 是菱形.【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菱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证明边相等,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7.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D 为AB 的中点,AE //CD ,CE //AB ,连接DE 交AC 于点O .(1)证明:四边形ADCE 为菱形;(2)若∠B =60°,BC =6,求菱形ADCE 的高.解析:(1)见解析;(2)3√3【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出CD=12AB=AD ,即可得出四边形ADCE 为菱形; (2)过点D 作DF ⊥CE ,垂足为点F ;先证明△BCD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DC=∠BCD=60°,CD=BC=6,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CE=∠BDC=60°,在Rt △CDF 中,求出DF 即可.【详解】解:(1)证明:∵AE ∥CD ,CE ∥AB ,∴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ACB=90°,D 为AB 的中点,∴CD=12AB=AD , ∴四边形ADCE 为菱形;(2)过点D 作DF ⊥CE ,垂足为点F ,如图所示:DF 即为菱形ADCE 的高,∵∠B=60°,CD=BD ,∴△BCD 是等边三角形,∴∠BDC=∠BCD=60°,CD=BC=6,∵CE ∥AB ,∴∠DCE=∠BDC=60°,∴∠CDF=30°,又∵CD=BC=6,∴CF=3,∴在Rt △CDF 中,DF=√CD 2−CF 2=3√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与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8.如图1,正方形ABCD ,E 为平面内一点,且90BEC ∠=︒,把BCE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BAG ,直线AG 和直线CE 交于点F .(1)证明:四边形BEFG 是正方形;(2)若135AGD ∠=︒,猜测CE 和C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2,连接DF ,若13AB =,17CF =,求DF 的长.解析:(1)见解析;(2)CE=CF ,理由见解析;(3)52或122【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2)证明Rt ADH ≌Rt BAG 得DH AG =,AH=BG ,再证明△DH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DH=BH=AG ,最后由BEFG 是正方形可得结论;(3)分点F 在AB 右侧和左侧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解:(1)证明:90BEC =︒∠,把BCE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BAG , BE BG ∴=,90EBG ∠=︒,90BGA ∠=︒,则90BGF ∠=︒,90BEC EBG BGF ∴∠=∠=∠=︒,∴四边形BEFG 是正方形;(2)CE CF =,理由如下:过D 点作DH AF ⊥,垂足为H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BAD ∴∠=︒,AB AD =,90BGA ∠=︒,90DAH BAG ∴∠+∠=︒,90BAG ABG ∠+∠=︒,DAH ABG ∴∠=∠,在Rt ADH 和Rt BAG 中,90,DAH ABG BGA AHD AD AB ∠=∠⎧⎪∠=∠=︒⎨⎪=⎩Rt ADH ∴≌()Rt BAG AAS ,DH AG ∴=,∵∠DGH =180°-∠AGD =45°∴在Rt △DHG 中,∠GDH =45°∴DH =GH =AG ∴1122AG GH AH BG === 又AG CE =,EF BG =,2EF CE ∴=,CE CF ∴=;(3)①点F 在AB 右侧时,如图,过D 作DK ⊥AG ,交其延长线于K .设正方形BEFG 的边长为x ,则BE x =,17CE x =-,在Rt BEC △中,13B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BE CE BC +=,即222(17)13x x +-=,解得112x =,25(x =不符合条件,舍去),即12BG BE ==,17125AG CE ==-=,∵四边形BEFG 是正方形,∴∠BAD =90°.∵DK ⊥AG ,∴∠K =90°.∵∠BAG +∠KAD =180°—∠BAD =90°∠ADK +∠KAD =90°∴∠BAG =∠ADK在Rt △ABG 和Rt △DAK 中,90G K AB ADBAG ADK ∠=∠=︒⎧⎪=⎨⎪∠=∠⎩所以Rt △ADK ≌Rt BAG ,则AK =BG =12,DK =AG =5,∵AF +FK =AK =BG=GF=AG +AF∴FK =AG =5在R t △DFK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F =2252DK FK +=②点F 在AB 左侧时,如图,过D 作DK ⊥AG ,交其延长线于K .方法同①,可得FK =AG =12,。

初二试题大全及答案数学

初二试题大全及答案数学

初二试题大全及答案数学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2的平方是4B. 3的平方是9C. 4的平方是16D. 5的平方是25答案:A2.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D3. 如果一个角是直角的一半,那么这个角是:A. 45°B. 90°C. 180°D. 360°答案:A4.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负数B. 非负数C. 正数D. 以上都不是答案:B5. 在数轴上,哪个点表示-3?A. 3B. -3C. 0D. 无法确定答案:B6.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任意数答案:A7.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不是答案:B8. 一个数的平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一个数的立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不是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平方是16,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2.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4. 一个数的倒数是1/2,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5.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计算:(-3) × (-2)。

答案:62. 计算:(-2) ÷ (-4)。

答案:0.53. 计算:(-5) ²。

答案:254. 计算:√(9)。

答案:35. 计算:³√(-27)。

答案:-3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初二数学试题及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初二数学总复习题答案

初二数学总复习题答案

初二数学总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A. a > 0B. a ≥ 0C. a < 0D. a ≤ 0答案:B2.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结果:\(\sqrt{4} + \sqrt{9}\)A. 7B. 6C. 5D. 4答案:B3. 以下哪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A. \(x^2 + 3x - 4 = 0\)B. \(2x + 3y = 6\)C. \(3x - 2 = 0\)D. \(x + \frac{1}{x} = 2\)答案:C4.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填空题1.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8,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______。

答案:5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那么顶角的度数是______。

答案:90°三、解答题1. 解方程:\(2x - 3 = 7\)答案:将方程两边同时加3,得到\(2x = 10\),再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5\)。

2.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底边长为6cm,求腰长。

答案:设腰长为\(x\),则有\(2x + 6 = 18\),解得\(x = 6\),所以腰长为6cm。

3. 计算下列表达式:\((\sqrt{2} + \sqrt{3})^2\)答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sqrt{2} + \sqrt{3})^2 =(\sqrt{2})^2 + 2\sqrt{2}\sqrt{3} + (\sqrt{3})^2 = 2 +2\sqrt{6} + 3 = 5 + 2\sqrt{6}\)。

四、证明题1.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存在的。

答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是三角形存在的基本条件。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试题(含答案)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试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经典题(一)1、已知:如图,0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丄AB , EF丄AB , EG丄CO. 求证:CD = GF .(初二).如下图做GH丄AB,连接EO。

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 GFH =Z OEG, 即厶GHFOGE,可得EO = GO = CO,又CO=EO,所以CD=GF 得证。

GF GH CD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 PAD =Z PDA = 15°. 求证:△ PBC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 i B i C i D i都是正方形,A2、B2、C2、D2分别是AA i、BB i、CC i、DD i的中点.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 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P 、Q .4、 1、求证:四边形 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已知: 求证: 如图,在四边形 的延长线交 / DEN = Z△ ABC 中, MN F .ABCD 中,AD = BC , M 、N 分别是 AB 、CD 的中点,AD 、BC 于E 、F .经典题(二)已知: (1) 求证:AH = 20M ;(2) 若/ BAC = 60°,求证:H 为垂心 (各边高线的交点),0为外心,且 0M 丄BC 于M . AH = A0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丄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DCGN求证:AP = AQ .(初二)ECAM NP4、如图,分别以厶 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 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 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 AB 的一半.(初二)经典题(二)1、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求证:CE =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DE // AC ,且CE =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 求证:AE = AF .(初二)DE // AC , AE = AC , AE 与 CD 相交于 F .FEAD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 ABC 内任一点,4、如图,PC 切圆0于C , AC 为圆的直径,PEF 为圆的割线,AE 、AF 与直线PO 相交于3、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 AB • CD + AD • BC = AC • BD .(初三)B 、D .求证: AB = DC , BC = AD .(初三)1、已知:△ 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 求:/ 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内部的一点,且/求证:/ PAB = Z PCB .(初二)4、平行四边形 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AE = CF .求证:/ DPA =Z DPC .(初二)AO DB EFC求证:4、如图,△ ABC 中,/ ABC =Z ACB = 80°, D、E 分别是AB、AC 上的点,/ DCA = 30°, / EBA = 20°,求/ BED 的度数. LiB C经典题(一)1•如下图做GH丄AB,连接E0。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二数学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与解析)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二数学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与解析)

A
(2)三角形的一个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M
注意:(1)它不相邻的内角不容忽视;
(2)作 CM∥AB 由于 B、C、D 共线
12
B
CD
∴∠A=∠1,∠B=∠2.
即∠ACD=∠1+∠2=∠A+∠B.
那么∠ACD>∠A.∠ACD>∠B。
8、(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AC AC
-5-
CF CE
CD BC
CDF CBE (HL)
F CEB 90
∴BE=DF
设 BE DF x ,则 AE AB BE 21 x,AF AD DF 9 x
AE AF, 21 x x 9, x 6
在 RtBCE 中, CE BC 2 BE 2 102 62 8
A. 10 B 20 B. 20 B 30 C. 30 B 45 D. 45 B 60 分析: 因为 ABC 为锐角三角形,所以 0 B 90 又∠C=2∠B,0 2B 90 0 B 45 又∵∠A 为锐角,为锐角 B C 90 3B 90 ,即 B 30 30 B 45 .故选 C。
2 说明:在分析此问题时,首先将求证式变形,得 2 AM AB AC ,然后通过倍长中
线的方法,相当于将 AMC 绕点旋转 180°构成旋转型的全等三角形,把 AC、AB、2AM
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很自然有
1 AB AC AM 1 AB AC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证明。
2
2
∠ABD ∠CBD ∴BD 平分∠BAC
说明:通过补形构造全等,沟通了已知和未知,打开了解决问题的通道。

初二数学总复习 经典例题 含答案

初二数学总复习 经典例题 含答案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一、本章知识结构图:二、例题与习题:2.一组数据1,2,4,x ,6的众数是2,则x 的值是( ) A .1 B .4 C .2D .65.在“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文艺工作者积极向灾区捐款。

其中8位工作者的捐款分别是5万,10万,10万,10万,20万,20万,50万,100万。

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20万、15万B .10万、20万C .10万、15万D .20万、10万15.物理兴趣小组20位同学在实验操作中的得分情况如下表:问:①求这20位同学实验操作得分的众数、中位数. ②这20位同学实验操作得分的平均分是多少?③将此次操作得分按人数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扇形①的圆心角度数是多少?第15题图29.一位卖“运动鞋”的经销商到一所学校对200名学生的鞋号进行了抽样调查,经销商最感兴趣的是这组鞋号的( )A . 中位数B .平均数C .众数D .方差30.某校八年级(2)班的10名团员在“情系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捐款情况如下(单位:元):10 8 12 15 10 12 11 9 10 13.则这组数据的( ) A .众数是10.5 B .中位数是10 C .平均数是11 D .方差是3.931.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是80x =甲,90x =乙,方差分别是210S =甲,25S =乙,比较这两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数据较好B .乙组数据较好C .甲组数据的极差较大D .乙组数据的波动较小33.小华五次跳远的成绩如下(单位:m ):3.9,4.1, 3.9, 3.8, 4.2.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极差是0.4B .众数是3.9C .中位数是3.98D .平均数是3.9835. 现有甲、乙两支排球队,每支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均为1.85米,方差分别为2甲S =0.32,2乙S =0.26,则身高较整齐的球队是 队.43.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甲队:178,177,179,178,177,178,177,179,178,179; 乙队:178,179,176,178,180,178,176,178,177,180;(1)将下表填完整:(2)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厘米,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厘米; (3)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一、本章知识结构图:二、例题与习题:1.概念与性质:(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x >-5B.x <-5C.x ≠-5D.x ≥-5(5)若20x y -+=,则2()xy -的值为( )A .64B .64-C .16D .16-(6)函数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101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 B .1a ≥C .1a <D .1a ≤(11a=,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a ≤B .0a <C .01a <≤D .0a >2.运算:(9)22)8321464(÷+-(12)22)2332()2332(--+(13)26261812-+-+3.化简与求值:(2)已知2,2a b == )A 、3B 、4C 、5D 、6(3)化简:(7-52)2000·(-7-52)2001=______________.(4)若220x x --=2 ) A.3 B.3 CD3(5)已知21,23.x x x =+--求的值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与解法部分)一、 本章知识结构图:二、具体讲解:1.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任何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变形整理,都可以化成)0(02≠=++a c bx ax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解法:(1) 因式分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等号左边的部分比较容易分解,那么优先选用因式分解法.(2) 开平方法适用于形如)0(0)(2≠=++a b m x a 的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时先将其变形为)0(/)(2≠-=+a a b m x 的形式,再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解答.(3) 配方法(4) 公式法是一种“万能”方法,在因式分解法不能轻易奏效时,往往用公式法.使用该法,要先将方程整理成)0(02≠=++a c bx ax 的一般形式. 求根公式:aac b b x 242-±-=(注意a 、b 、c 的符号)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二次项系数不为0):数根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0根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0方程没有实数根⇔<∆0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0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项系数不为0;△≥0):ac x x a b x x x x a c bx ax x =-=+≠=++2121212,)0(0,那么、的两根为的方程如果关于 (韦达定理)5.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得到的两个根,要从实际意义的角度进行检验,舍去不合题意的根.6. 2120x x c bx ax x 、两根是的一元二次方程设关于=++0021>≥∆⇔x x 且两根同号 0021<≥∆⇔x x 且两根异号 0002121>+>≥∆⇔x x x x ,且两根同为正数0002121<+>≥∆⇔x x x x ,且两根同为正负数.0)(2121221=++-x x x x x x 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以两个数三、例题与习题:1.概念:(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32=++px x 的一个根为3-,则_____=p .(3)若关于x 的方程250x x k -+=的一个根是0,则另一个根是 .(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35)1(22=+-++-m m x x m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值等于( )A .1B .2C .1或2D .0(9) 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3()1(12=--+++x m x m m,问:①m 取何值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并求出此方程的解; ②m 取何值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2.解法:(1)一元二次方程032=+x x 的解是( )A .3-=xB .3,021==x xC .3,021-==x xD .3=x(2)小华在解一元二次方程x 2-4x=0时.只得出一个根是x=4,则被他漏掉的一个根是x=____.(3)一元二次方程26)5x +=可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其中一个一次方程是6x +=_________.(5)等腰ABC △两边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560x x -+=的两个解,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3. 解方程:(6)2410x x +-= (9)22)25(96x x x -=+-(16)26120x x --= (18)224(3)25(2)x x +=-(19)7(3)39x x x -=- (25))3)(2()2(6+-=-x x x x(31)0)2(2=--++a x a x a x (32)04222=-++b a ax x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 C 5. C 6.10 10. B 11. C 14.(1)40,11(2)50,40 15. ①9,9 ②8.75 ③54o 16.(1)a=20,b=15 (2)1.68 (3)符合,中位数落在 1.5≤t<2范围内 18. A 22.(1)78;(2)25,25;(3)34200 25.(1)40;(2)略;(3)108o (4)1~1.5小时(5)125人 26. (1)①40 ②4,0.1(2)20(3)13千字 29. C 30. C 31. D 33. C 34. A 35. 乙 36.甲 38. A 41. A 43. (1)0,4,3,2(2)178,178(3)甲整齐,甲方差0.6,乙方差1.8 44.(1)8,34(2)略(3)①平均数同,大枣方差小,销售稳定;②葡萄销售呈上升趋势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1.(1)D (5)A (6)21-≥x 且1≠x (7)B (8)2- (9)A (10)D (11)C (12)A (16)B ;2.(1)3 (2)5 (3)x 3 (4)23 (5)23(6)-1 (7)221-(9)232+ (11)-37+123 (12)624 (13)3 (14)3 (15)xy y x 22815 (16)b a 321+3. (2)C (3)257-- (4)A (5)-1 (6)ba a-2 (7)3 (8)4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1.(1)4(3)5(4)B (7)D (8)①02352=--x x (5,-3,-2)②021562=-+x x (6,15,2-)③09432=--y y (3,-4,-9)④0322=-m (2,0,-3)⑤05232=-+a a (3,2,-5) (9)①m=1,231±=x ②m=-1或m=0;2.(1)C (2)0(3)56-=+x (5)7或8 (6)22±- (7)0,2(9)38,2 (16)34,23- (18)74,316 (19)73,3 (20)32,23(22)321==p p (23)0,71 ] (25)2,53 (26)-2,6(31)-a,1-a (32)b a±-2。

初二数学总复习(终稿)参考答案

初二数学总复习(终稿)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 1. 211x +>-;12130()y t -< 2. >,<,<,< 3. a a a 21<< 4. ||x ≤5(或-≤≤55x ) 5.x >-43 6.m >14 7.x ≤12 8. a x b << 9. -6 10. -<≤-64m 二. 11. D 12. C13. C14. B15. A 16. D17. C 18. C 三. 19. x ≥420. -<<45x 21. x >6 22.x ≥-13 四. 23. m ≤20 24. (1)乙,甲,1;(2)32,20;(3)40,3;(4)40,40325. 设团内人数为x (不包括领队),则甲旅行社的收费为y x甲=+12060,乙旅行社的收费y x乙=+7272(1)由y y 甲乙>,得120607272+>+x x ,解之得x<4 (2)由y y 甲乙=,得120607272+=+x x ,解之得x =4 (3)由y y 甲乙<,得120607272+<+x x ,解之得x>4故当团内少于4人时,选择乙旅行社更优惠; 当团内有4人时,选择两家旅行社收费一样;当团内多于4人时,选择甲旅行社更优惠。

26. (1)设安排生产A 种产品x 件,则生产B 种产品(50-x )件,由题意,得945036031050290x x x x +-≤+-≤⎧⎨⎩()() 解之,得3032≤≤x 因为件数x 为自然数,所以x 可取30,31,32故第一种方案为:生产A 产品30件,B 产品20件; 第二种方案为:生产A 产品31件,B 产品19件; 第三种方案为:生产A 产品32件,B 产品18件。

(2)由题意,得W x x x =+-=+70012005050060000() 此一次函数W x =-+5006000W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要使W 取最大值,x 应取最小值。

初二数学初中数学综合库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数学初中数学综合库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数学初中数学综合库试题答案及解析1.(8分)已知图中的曲线是反比例函数y=(为常数)图象的一支.(1)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在第几象限?常数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若该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在第一象内限的交点为A,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当△OAB的面积为4时,求点A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答案】(1)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在第三象限.因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一、第三象限,所以,解得.(2)如图,由第一象限内的点A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设点A的坐标为(x0,2x)(x>0),则点B的坐标为(x0,0),因为S△OAB =4,所以x·2x=4解得x=2(负值舍去)所以点A的坐标为(2,4).又因为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所以4=,即m-5=8,.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解析】略2.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14,BD=8,AB=10,则△OAB的周长为.【答案】【解析】略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2,-3),B(1,3)两点.(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试判断点P(-1,1)是否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答案】(1)设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由题意得解得所以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2)当x=-1时,y=2×(-1)+1=-1≠1,因此点P(-1,1)不在y=2x+1的图象上.【解析】(1)设出函数解析式,代入A、B两点坐标,组成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2)将点P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看是否满足左右两边相等.4.如图,EG、FH与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O,EG⊥FH,求证: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答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B=OC,∠ABO=∠BCO=45°,∠BOC=90°=∠2+∠3.∵EG⊥FH,∴∠1+∠3=90°.∴∠1=∠2.∴△COF≌△BOE,∴OF=OE.同理可证OE=OH=OG.∴EO+GO=FO+HO,即EG=FH.又∵EG⊥FH,∴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解析】由EG⊥FH想到只需证EG、FH互相平分且相等即可.5. (2012湖北武汉)在面积为15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垂直于直线BC于点E,作AF垂直于直线CD于点F,若AB=5,BC=6,则CE+CF的值为( )A.B.C.或D.或【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BAD不可能为直角.当∠BAD为锐角时,如图1,根据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15,AB=5,BC=6,得,AF=15+5=3,由勾股定理,得,,故,,所以.当∠BAD为钝角时,如图2,同理有CE+CF=(BC-BE)+(DF-CD),故选D.6.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长是方程的两个根,则此三角形周长为().A.27B.33C.27和33D.21【答案】C.【解析】先解这个方程,两个根是13和7,又因为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满足三边关系,所以三边为13,7,7.或13,13,7.都符合要求,所以周长是33或27,故选C.【考点】1.解一元二次方程;2.三角形三边关系.7.解不等式(组).(1)5x+20≥0(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3)1≤﹣2x+5≤3(4).【答案】(1)x≥-4;(2)x<4;(3)1≤x≤2;(4)-6<x<3.【解析】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先去分母,移项,再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将原式可转化为一个不等式组,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即可.试题解析:(1)5x+20≥0,移项得,5x≥﹣20,系数化为1得,x≥﹣4.在数轴上表示为:(2),去分母得,5x﹣10<2x+2,移项得,5x﹣2x<2+10,合并同类项得,3x<12,系数化为1得,x<4.(3)1≤﹣2x+5≤3,把不等式化为不等式组,由不等式①得x≤2由不等式②得x≥1,所以不等组的解集为1≤x≤2;(4),由不等式①得x<3,由不等式②得x>﹣6,所以不等组的解集为﹣6<x<3.【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菱形的两对条角线长分别为10cm、24cm,则它的周长为 cm.【答案】52【解析】如图,在菱形ABCD中,AC=10cm,BD=24cm,且AC、BD交于点O,∵四边形ABCD为菱形,∴AO=AC=5cm,BO=BD=12cm,且AC⊥BD,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13(cm),且菱形的四边相等,∴菱形的周长=4AB=52cm,【考点】菱形的性质9.甲、乙两地相距300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E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 (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CD表示轿车在途中停留了小时;(2)求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货车.【答案】(1)0.5.(2)y=110x-195(2.5≤x≤4.5)(3)3.9小时【解析】(1)2.5-2="0.5" (2)设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2.5≤x≤4.5),代入D点坐标为(2.5,80),E点坐标为(4.5,300),解方程组即可求出解析式.(3)求出OA的函数解析式后与线段DE的解析式组成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x的取值.试题解析:解:(1)0.5.(2)设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2.5≤x≤4.5),∵D点坐标为(2.5,80),E点坐标为(4.5,300),∴代入y=kx+b,得:,,解得:.∴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110x-195(2.5≤x≤4.5).(3)设线段OA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mx(0≤x≤5),∵A点坐标为(5,300),∴代入解析式y=mx得,300=5m,解得:m=60.∴线段OA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60x(0≤x≤5)由60x=110x-195,解得:x="3.9."∴货车从甲地出发经过3.9小时与轿车相遇,即轿车从甲地出发后经过2.9小时追上货车.【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10.下列四种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其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图形是()A.等边三角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答案】D【解析】因为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因为矩形有2条对称轴,因为菱形有2条对称轴,因为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所以对称轴条数最多的图形是正方形,故选:D.【考点】轴对称图形11.(本题5分)如图,已知AB=AC,AD=AE.求证:BD=CE.【答案】证明见试题解析.【解析】此题可以用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决;也可以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解决.试题解析:作AF⊥BC于F,∵AB=AC(已知),∴BF=CF(三线合一),又∵AD=AE(已知),∴DF=EF(三线合一),∴BF﹣DF=CF﹣EF,即BD=CE(等式的性质).【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2.如图,按规定,一块横板中AB、CD的延长线相交成85°角,因交点不在板上,不便测量,工人师傅连接AC,测得∠BAC=32°,∠DCA=65°,此时AB、CD的延长线相交所成的角是不是符合规定?为什么?【答案】不符合规定.理由见解析.【解析】直接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解.试题解析:因为∠BAC="32°,∠DCA=65°,"所以AB与CD的夹角="180°-32°-65°=83°,"而83°≠85°,所以不符合规定.【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3.如图,AB∥DC,要证明△ABC≌△CDA,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为:.(只添加一个条件即可)【答案】AB=CD.【解析】试题解析:添加AB=CD,∵AB∥CD,∴∠BAC=ACD,∵AB=CD,AC=AC,∴△ABC≌△CDA(SAS)【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平行线的性质.14.化简:= .【答案】.【解析】==.故答案为:.【考点】约分.15.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1.【解析】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所以x-1≥0,所以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6.化简(x+y)+(2x+)+(3x+)+…+(9x+),并求当x=2,y=9时的值.【答案】107【解析】首先将多项式中含x和含y的项分别进行分开,然后根据简便计算的法则分别求出x和y的系数,最后将x和y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试题解析:原式=x+y+2x++3x++…+9x+=(x+2x+3x+…+9x)+(y+++…+)=(1+2+3+…+9)x+(1+++…+)y=·x+(1+1-+-+…+-+-)y =45x+(1+1-)y=45x+y.当x=2,y=9时,原式=45×2+×9=107.【考点】化简求值17.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1,-2)B.(-1,2)C.(1,-2)D.(2,-1)【答案】C.【解析】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故选C.【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18.在实数1.732、、-、、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无理数有:,共2个.故选B.【考点】无理数.19.(2015秋•鄂州校级月考)若296﹣1可被60~7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则这两个整数的和为.【答案】128【解析】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分解因式,然后找出60到70之间的数,即可得出结果.解:296﹣1=(248)2﹣1=(248+1)(248﹣1)=(248+1)[(224)2﹣1]=(248+1)(224+1)(224﹣1)(212+1)(26+1)(26﹣1),其中26+1=65,26﹣1=63,所以两个整数的和为65+63=128;故答案为:128.【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20.对于气温,有的地方用摄氏温度表示,有的地方用华氏温度表示,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之间存在一次函数关系.从温度计的刻度上可以看出,摄氏温度x(℃)与华氏温度y(℉)有如下的对应关系:x(℃)…-100102030…(1)试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初二数学总结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总结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总结练习题含答案1. 填空题(每题1分)1) 2.5 ÷ 0.5 = ________2) 8 × 7 - 5 = ________3) 4² + 3² = ________4) 15 ÷ (6 - 2 × 2) = ________5) 3.2 × 10⁻² = ________答案:1) 52) 513) 254) 155) 0.0322. 选择题(每题2分)1) 下列哪组数中,有一个数是素数?A) 4, 8, 10B) 6, 12, 15C) 5, 10, 14D) 9, 15, 212) 已知2(x - 1) = 4x + 2,那么x的值是多少?A) 0B) 1C) 2D) 33) 下列图形中没有直角的是?A) 正方形B) 长方形C) 矩形D) 三角形4) 若a + 3 = 10,则a = ________A) 3B) 4C) 6D) 75) 一个矩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它的周长是多少?A) 10cmC) 30cmD) 40cm答案:1) C2) C3) D4) B5) C3. 解答题1) 请列举出1/6的所有约数,并求它们的和。

解答:1/6的所有约数是1和6,它们的和为7。

2) 求方程2x + 5 = 13的解。

解答:2x + 5 = 132x = 13 - 52x = 8x = 43) 计算下列等式的值:(2 + 4) × (8 - 3) ÷ 5解答:(2 + 4) × (8 - 3) ÷ 56 × 5 ÷ 564)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3cm,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答:表面积 = 6 ×边长² = 6 × 3² = 54cm²体积 = 边长³ = 3³ = 27cm³5) 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00km,甲地与乙地之间设有一个车站C,离甲地80km,离乙地120km。

初二数学复习题20答案

初二数学复习题20答案

初二数学复习题20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a^2 + b^2 = c^2,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A)A. 正确B. 错误2. 已知x^2 - 5x + 6 = 0,求x的值。

(C)A. 1或2B. 2或3C. 2或-3D. -2或-33.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x^2 - 2x + 1) - (2x^2 + 3x - 4)。

(B)A. x^2 - 5x + 5B. x^2 - 5x + 3C. x^2 + x - 3D. x^2 + 5x + 34.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求该数。

(B)A. 4B. -4C. 2D. -25.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2x + 3)(x - 1)。

(D)A. 2x^2 + x - 3B. 2x^2 - x + 3C. 2x^2 - x - 3D. 2x^2 - x - 3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腰长为5,求该三角形的周长。

(C)A. 11B. 16C. 16D. 217.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2x - 3)(2x + 3)。

(A)A. 4x^2 - 9B. 4x^2 + 9C. 4x^2 + 6x - 9D. 4x^2 - 6x + 98. 已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求该数。

(C)A. 27B. -27C. 27D. -279.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x + 2)(3x - 2)。

(B)A. 9x^2 - 6x + 4B. 9x^2 - 4C. 9x^2 + 6x - 4D. 9x^2 + 410.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求该数列的第5项。

(D)A. 11B. 14C. 17D. 2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一个数的平方是25,该数为_________。

答案:±52.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18,求该三角形的边长。

答案:63.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4x - 5) + (3x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总复习第十六章 分式(分式方程部分)一、本单元知识结构图:二、例题与习题:1.解方程: (1)233x x =- (2)1222x x x +=-- (3)263111x x -=-- (4)012142=---x x2.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雪灾,某地电线被雪压断,供电局的维修队要到30千米远的郊区进行抢修。

维修工骑摩托车先走,15分钟后,抢修车装载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两车同时到达抢修点。

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速度的1.5倍,求两种车的速度。

4.某人往返于A 、B 两地,去时先步行2千米,再乘汽车行10千米,回来时骑自行车,来回所用时间恰好相等.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这人步行多走16千米,步行又比骑车每小时少走8千米. 若来回完全乘汽车能节约多少时间?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一、本章知识结构图:二、例题与习题:1.下面的函数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 A . 13+=x y B .x x y 22+= C . 2x y =D .xy 2= 5.某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定值,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Pa )与受力面积S (m 2)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这一函数表达式为p = .6.点(231)P m -,在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上,则m = . 7.点(3,-4)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中,在此图象上的是( ) A.(3,4) B. (-2,-6) C.(-2,6) D.(-3,-4)12.对于反比例函数xk y 2=(0≠k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B. 点(k ,k )在它的图象上 C. 它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D. 每个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4.已知反比例函数y =x2k -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 的取值围是( ).( 第 15 题 )2(A )k >2 (B ) k ≥2 (C )k ≤2 (D ) k <2 16.若反比例函数1k y x-=的图象在其每个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值可以是( ) A.-1B.3C.0D.-318.设反比例函数)0(≠-=k xky 中,在每一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kx y -=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4. 已知直线mx y =与双曲线xky =的一个交点A 的坐标为(-1,-2).则m =_____;k =____;它们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_.31.已知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必经过点(12),B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C .图象在第一、三象限D .若1x >,则2y <33.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围是_____________.34.如图,正方形ABOC 的边长为2,反比例函数xky =过点A ,则K 的值是( ) A .2 B .-2 C .4 D .-445.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相交于A (-6,-2)、B (4,3)两点.(1)求出两函数解析式; (2)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3)根据图象回答:当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第34题图-12 -12 y A BO第33题图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一、本章知识结构图:二、例题与习题:1. 在△ABC 中,∠A=90°,则下列式子中不成立的是( ). A.222AC AB BC += B. 222BC AC AB += C. 222AC BC AB -= D.222AB BC AC -=.4. 适合下列条件的三角形ABC 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①;51,41,31===c b a ②a=b,∠A=45°;③∠A=32°,∠B=58°; ④a=7,b=24,c=25; ⑤a=2.5,b=2,c=3.A.2个B.3个C.4个D.5个6.利用图(1)或图(2)两个图形中的有关面积的等量关系都能证明数学中一个十分著名的定理,这个定理称为 ,该定理的结论其数学表达式是 .7.图7-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6AC =,5BC =,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7-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 .12.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其斜边上的高为( ). A.cm 1380 B.13cm C.6cm D.cm 136014.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3+,则ABC △的周长是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__.26.某大草原上有一条笔直的公路,在紧靠公路相距40千米的A 、B 两地,分别有甲、乙两个医疗站,如图,在A 地北偏东45°、B 地北偏西60°方向上有一牧民区C .一天,甲医疗队接到牧民区的求救,立刻设计了两种救助方案,方案I :从A 地开车沿公路到离牧民区C 最近的D 处,再开车穿越草地沿DC 方向到牧民区C .方案II :从A 地开车穿越草地沿AC 方向到牧民区C . 已知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在草地上行驶速度的3倍. (1)求牧民区到公路的最短距离CD .(2)你认为甲医疗队设计的两种救助方案,哪一种方案比较合理? 并说明理由. (结果精确到0.1.参考数据:3取1.73,2取1.41)AB C 图7-1 图7-2 第6题图AD B北 C东45° 60°第26题图28.一块四边形的草地ABCD,其中∠A=60°,∠B=∠D=90°,AB=20m,CD=10m,求这块草地的面积.第28题30.在ΔABC中,AB=15,AC=13,高AD=12,求ΔABC的周长。

第十九章四边形一、本章知识结构图:二、例题与习题: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1. 已知菱形的两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菱形的面积为 ㎝2. 15.已知菱形ABCD 的面积是212cm ,对角线4AC =cm ,则菱形的边长是 cm.18.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将宽为1cm 的红丝带交叉成60°角重叠在一起(如图), 则重叠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2.cm23.如图:矩形纸片ABCD ,AB =2,点E 在BC 上,且AE=EC .若将纸片沿A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C 上,则AC 的长是 .31.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5AD =cm ,9BC =cm ,60C ∠=,则梯形的腰长是 cm .32.若等腰梯形ABCD 的上、下底之和为4,并且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则该等腰梯形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根号的形式).3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CD ,AC ⊥BD ,AD =6,BC =8,则梯形的高为 。

34.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 BD =,100A =∠,则C =∠( ) A .80B .70C .75D .6040.如图,在Rt △ABC 中,∠C=90︒,AB=10cm ,D 为AB 的中点,则CD= cm .A EC BD第41题图A BCDE第23题图第18题图第33题图 C DA B 第34题图 AD第40题图41.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2DE =cm ,12AB AC +=cm ,则BC = cm ,梯形DBCE 的周长为 cm .5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2),B (32-,0),C (0,2-),D (32,0), 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ABCD 是( ) 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梯形6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为BC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CF AB =;(2)当BC 与AF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C 是矩形,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第十六章 分式方程部分1.(1)x=9(2)x=3(3)x=-4,(x=1是增根)(4)无解,(x=1是增根) 7.摩托车40千米/时,抢修车60千米/时; 8.甲26秒,乙24秒,乙胜; 10.54小时; 11.方案(1)7.2万元,方案(2)超期,方案(3)6.6万元,选方案(3)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D 5.)0(160>S S6.27.C 11.二、四 12.D 14.A 16.B 18.B 20.B 21.y 1<y 3<y 2 22.C 24. 2,2,(1,2)28.A 31.B 33.201<<-<x x 或 34.D 36.-6 37.B 42. xy 1=45.(1)121+=x y ,x y 12=;(2)注意列表,一次函数两个点,反比例函数每支五个点;(3)-6<x<0或x>4 46.(1)A (1,2),B (-2,-1),C (1,0)(2)P 1(-2,1),P 2(-2,-3),P 3(4,3) 47.(1)230≤≤t 时,t y 32=;23>t 时,t y 23= (2)6 51.(1)xy 2=;(2))20(242<<-=m m m S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1. B 3. B 4. B 6.勾股定理,a 2+b 2=c 2 7.76 12.D 8.22b a + 13.243a 14. FE D C B A339+,2933+16.10 18.53 21.22-n 26.(1)14.6千米;(2)选方案一(作差比大小) 28. 23150m 30.32或42 31.(1)2+a (2)242+a (1)①<,②> (2) a>5时,选方案二;a=5时,选二者均可;a 〈5时,选方案一第十九章 四边形3.D4.D5.如:∠ABC=90o6.如:AB=BC 8. C 10. 140o 11.24 15.13 18.332 21. 90o 22.ab-b ,ab-b 23. 4 27. D 30. 1 31. 4 32. 34 33. 7 34. B 40. 5 41. 4,12 48. B 54.(-8,0) 55.B 62. (1)略;(2)平行四边形 63 .(1)证△ABE ≌△FCE ;(2)BC=AF 68. 证△BFE ≌△CED 72.(1)SAS ;(2)32 76.(1)9;(2)垂直;(3)32 82.250cm 或275cm 或2525cm 84 .延长CE 、BA 交于点F ,证全等及等腰 85.(1)P (6,2)(2)①当20≤<b 时,S=0.②当32≤<b 时,2)2(2-=b S .③当43<<b 时,281622-+-=b b S .④当4≥b 时,4=S . 90.设EF=FC=a ,作∠BAF 的平分线AG 交DC 延长线于G ,证等腰及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