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学习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看,技能是广义知识中的一种类型, 即程序性知识。 技能习得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先知道做事的规则,然后学 会用这些规则来支配自己的行为。技能习得的另一种情况是, 行为或实践在先,对行为或做事的规则的意识在后。这类技能 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模仿和自发发现进行的。这样的规则学习被 称为内隐学习,习得的知识被称为默会知识。 可见,技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说得明确一点是程序性知识的运 用。有些程序性知识是技能的执行者能意识到的,有些是他们 意识不到的。 本书把技能定义为: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 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这个定义强调 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其实质是一套办事规则支配了有些任务需要完成一连串的活动, 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经过练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 复杂的产生式系统。这种产生式系统被认为是复杂的技能的心理 机制。 分数加法前三步的产生式表征 P1 如果 我的目标是要将分数相加, 且现在有两个分数, 那么 建立一个子目标,即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分母。 P2 如果 我的目标是要将分数相加, 且现在有两个分数, 且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分母已知, 那么 用最小公分母除第一个分数的分母,并得到结果1。 P3 如果 我的目的是将分数相加, 且现在有两个分数, 且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分母已知, 且已得到结果1, 那么 以结果1乘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二) E.D.加涅的程序性知识分类
1.一般与特殊维度 根据这一维度,可以区分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与非 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 是由仅适用于特殊领域的产生式系统构成的。非 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也称思维或解决问题的一 般方法和步骤的知识。 2.自动与受控维度 根据这一维度,可以区分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与受意 识控制的程序性知识。
第二节 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和条件
一、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 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把智慧技能分成五个亚类:辨别、具体概念、 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高级规则 (以规则为条件) ↑ 规则 (以定义性概念为条件) ↑ 概念 (以定义性概念为条件) ↑ 具体概念 (以辨别为条件) ↑ 辨别 图5-2 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
第五章 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与认 知策略的学习
本章教学目标 学完本章后,应做到: 1. 能陈述技能的分类及其依据; 2. 能举例说明知识怎样向技能转化; 3. 能举例说明智慧技能中的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 规则和高级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4. 能举例说明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条件; 5. 能陈述同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 的学习过程和条件的异同。
(二)概念学习
1.对概念的进一步分析 试看一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夹一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 三角形全等”这个命题陈述的是一条平面几何定理,这条几何 定理可以作为陈述性知识来学,也可以作为智慧技能的程序性 知识来学。检验前一知识的行为指标是学生陈述或解释这条定 理;检验后一知识的行为指标是学生运用这条定理办事,如判 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属于全等三角形。在后一情况下,定理控制 了个体的行为,便成了指挥个体行为的规则。这样,作为定理 的知识就转化成了技能。 概念的定义:概念可定义为符号表征的、具有共同本质特征的一类 人、事、对象或属性。概念是一种抽象,没有具体的实体。 概念的构成成分:(1)概念例子。(2)概念名称。(3)概念定 义。概念定义是其正例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 (4)概念属 性。又称关键特征或标准属性,是指概念的一切正例的共同本 质属性。
三、技能与程序式知识分类 (一)R.M.加涅的广义技能分类
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广义的技能可分三 类: 1. 智慧技能,运用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 2. 认知策略,也称认知技能,学习者内部组 织起来的、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技 能,R.M.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 慧技能; 3. 动作技能,运用规则支配自己身体肌肉协 调的能力。
二、三种基本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和条件
(一)辨别技能的形成 1.辨别是指对刺激物的不同物理特征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2.信息加工心理学把知觉辨别能力的形成过程看成模式识别能力的习 得过程。 3.模式是由若干元素集合在一起组成的一种结构。物体、图像、语言、 文字或人物的脸都可以看成模式。较为复杂的模式往往可以分 成若干子模式。 4.模式识别是人们把输入的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 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辨别出该刺激物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显 然,发展模式识别能力就是要习得和保持外界事物的各种刺激 模式。 5.教师需要知道促进辨别学习的下列条件,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1)刺激与反应接近。(2)反馈。(3)重复。 此外,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灵活应用扩大关键特征、对比、强化或 反馈、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协同作用等技术促进知觉辨别学习。
二、技能的心理实质——技能的心理表征
(一)产生式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 。人经过 学习,其头脑中储存了一系列以如果/那么的形式表示的规则, 这种规则被称为产生式。产生式是所谓的条件—行动规则(简 作C—A规则)。 实施强化和鉴别三角形的产生式 P1实施强化的产生式: 如果 目标是要增加儿童的注意行为, 且儿童注意时间比以前稍微延长, 那么 对儿童进行表扬。 P2鉴别三角形的产生式: 如果 已知一个图形是两维的, 且该图形有三条边, 且三条边是封闭的, 那么 识别此图形为三角形,并说三角形。
第一节 技能的性质与分类 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一)技能的传统定义 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 。 把技能定义为活动方式来源于苏联心理学 。 把技能定义为活动方式的缺点是,人们从这样的定义中看 不出知识与技能到底有什么关系。看不清知识与技能的联 系,人们就无法有效地指导技能的学习。
(二)从信息加工观看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