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硫 酸

合集下载

【授课】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全部课件

【授课】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全部课件

京 沪 高 速 公 路 氯 气 泄 漏 事 件
新华网报道: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 淮安段一辆满载液氯的液罐车和对面来车相撞 , 大量液氯外泄。据目击者描述 : "一股黄绿色的 气体就像探照灯光一样,‘唰’地射向高空,足 有5米高,并有刺鼻的味道,眼睛也熏得有些睁不 开 。”
事发后消防队员不断地用水枪喷射,但时值 西南风,氯气迅速向西南方扩散 ,造成350 人中 毒进医院救治, 另有28人中毒死亡的特大事故, 附近居民采取应急措施,疏散到一高坡上。
氯气与水反应探究
问 题:
氯气能否与H2O反应 Cl2、H2O

假设一:氯气与水不反应,则成分:
假设二:氯气与水会反应,则可能成分: Cl2、H2O、HCl(Cl- 、 H+)
氯气与水反应探究
探究一:氯水中有 无Cl方案:氯水与硝酸银(酸化)溶液反应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氯水中有 Cl- , 假设二成立。 探究二:氯水中有 无H+ 方案1:氯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现象:溶液无变红。
思考: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的现象?
现象: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Na 方程式: 2SiO3+H2O+CO2==H2SiO3+Na2CO3
结论: 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酸性比碳酸还弱 硅酸凝胶经干燥 脱水就形成干胶, 称为“硅胶”。是 一种常用的干燥剂
归纳总结
三、硅酸
1、制法: Na2SiO3+2HCl+H2O=2NaCl+H4SiO4↓ Na2SiO3+CO2+H2O=Na2CO3+H4SiO4↓
Al2O3· 2SiO2· 2O 2H
什么是SIC?请填写好学案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_全册教学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材分析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

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

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

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

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阐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课标要求]1.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探究意识。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反应2CuO +C=====高温2Cu +CO 2↑:(1)CuO 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被C 还原,得到Cu 。

(2)C 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被CuO 氧化,得到CO 2。

结论:从得失氧的角度看,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对于反应CuO +H 2=====△Cu +H 2O :①CuO 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H 2还原,得到Cu 。

②H 2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CuO 氧化,得到H 2O 。

(2)对于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 :(反应物、生成物均无氧元素) 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Na 还原。

②钠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Cl 2氧化。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反应物→得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物→失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4.两种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单线桥法、双线桥法。

从三个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结论:从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看,只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原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②钠元素化合价升高,钠原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2)反应:H 2+Cl 2=====点燃2HCl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2020-2021高中化学1学案:4.1 第2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含解析

2020-2021高中化学1学案:4.1 第2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4.1 第2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含解析第2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一、硅酸盐1.概念: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2.硅酸盐的性质:硅酸盐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固态物质,大多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很稳定.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其组成.例如:Na2SiO3:Na2O·SiO2;长石:KAlSi3O8:K2O·Al2O3·6SiO2。

4.最常见的硅酸盐——Na2SiO3。

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能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

5.三种常见的硅酸盐产品。

6.其他含硅的物质。

二、硅单质1.物理性质晶体硅是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

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与氟气(F2)、氢氟酸(HF)和强碱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i+2F2===SiF4,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

(2)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硅能与一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Si+2Cl2错误!SiCl4,Si+O2错误!SiO2,Si+C错误!SiC。

3.工业制法(1)制粗硅:SiO2+2C错误!Si(粗)+2CO↑;(2)粗硅提纯:Si+2Cl2错误!SiCl4,SiCl4+2H2错误!Si(纯)+4HCl。

4.用途(1)用做半导体材料,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

(2)制合金,如含硅4%的钢可制成变压器的铁芯,含硅15%的钢可制造耐酸设备等。

(3)制造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知识点一硅酸盐的表示方法1.规律通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硅酸盐的组成。

硅酸盐中的硅元素以SiO2的形式表示,金属元素如Na、K、Mg、Al、Ca等,以它们常见的氧化物形式表示,氢元素以H2O的形式表示。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第二课时共价键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第二课时共价键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课时共价键[素养发展目标]1.了解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会识别判断共价化合物,熟知分子结构的不同表示方法。

3.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化学反应的实质以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如图是氢原子与氯原子形成氯化氢分子的示意图。

1.共价键(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三要素①成键粒子:原子;②成键本质:共用电子对;③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3)分类2.共价化合物(1)概念: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2)四类常见物质①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等;②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③含氧酸,如H2SO4、HNO3等;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等。

3.电子式4.常见的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及其结构5.以共价键形成分子的电子式书写的五大错因(1)漏写不参与成键的电子,如N2的电子式误写成N⋮⋮N,应为N⋮⋮N,NH3的电子式误写成,应为。

(2)共用电子对数目写错,如CO2的电子式误写成,应为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离子键共价键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或NH+4)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是)非金属元素之间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成键条件一般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易发生电子的得失形成离子键一般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稳定状态,相互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影响因素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共价键越牢固形成过程举例存在范围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可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及部分离子化合物中(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来判断: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大多数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特例:AlCl3为共价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等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第二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课标要求]1.了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铝与盐酸、NaOH 溶液的反应[特别提醒]铝制品不能用来蒸煮或长期储存酸性或碱性食物。

1.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两者生成氢气的量有什么关系?1.熟记两个反应: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2Al +6HCl===2AlCl 3+3H 2↑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等式关系: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构成粒子的粒子数之比=相同条件下的气体的体积之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提示:产生H 2的物质的量相等。

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量有什么关系? 提示:产生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铝与酸、碱液反应生成H 2的量的关系 1.反应原理⎩⎪⎨⎪⎧2Al +6H +===2Al 3++3H 2↑2Al +2OH -+2H 2O===2AlO -2+3H 2↑2.量的关系(1)定量关系⎩⎪⎨⎪⎧2Al ~6H +~3H 22Al ~2OH -~3H 2(2)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体积关系归纳:V HCl2V NaOH 2=1∶1V HCl 2V NaOH2=1313<V HCl 2V NaOH2<11.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盐酸,若放出的氢气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

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A .1∶2B .1∶3C .3∶2D .1∶1解析:选D 因NaOH 溶液和盐酸都是足量的,若铝与两者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等,则两份铝的质量相等。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7,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解析:选B 因为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 2的体积比为1∶1,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 2的体积比为1∶3,而今产生H 2的体积比:13<V HCl2V NaOH 2<1,所以反应的情况为:铝过量,盐酸不足;铝不足,氢氧化钠过量。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第四课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第四课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第二节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四课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课标要求]1.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

1.容量瓶2.配制步骤(以配制100 mL 1.00 mol·L -1NaCl 溶液为例)(1)计算:根据n =c ·V 知,n (NaCl)= ,m (NaCl)= g 。

(2)称量:准确称量NaCl 固体 g 。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并冷却至 。

(4)移液: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2.溶液的配制步骤及仪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5)洗涤、振荡:(6)定容:(7)摇匀: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前为什么要恢复至室温?3.定容时,若不慎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1.容量瓶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1)容量瓶的查漏方法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①关键词:注水→盖塞→倒立→观察→正立→旋180°→倒立→观察。

②准确描述:向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水,盖好瓶塞。

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观察是否漏水。

如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塞子旋转180°后塞紧,再检查是否漏水。

如不漏水,2~3次,并将洗涤液都转移至容量瓶,轻轻摇动,使溶液混合均匀。

盖好瓶塞,用食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该容量瓶才能使用。

(2)选择容量瓶的原则——“大而近”原则选择容量瓶遵循“大而近”原则: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

如:需用480 mL某溶液应选择500 mL容量瓶来配制溶液。

(3)容量瓶使用的“五不能”①不能用容量瓶溶解固体;②不能用容量瓶稀释浓溶液;③不能把容量瓶加热;④不能把容量瓶当作反应容器;⑤不能用容量瓶长期存放溶液。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4.4 第2课时 硫酸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4.4 第2课时 硫酸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2课时硫酸一、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Fe+H2SO4===FeSO4+H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uO+H2SO4===CuSO4+H2O。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NaOH+H2SO4===Na2SO4+2H2O.5.与某些盐反应:H2SO4+Na2CO3===Na2SO4+H2O+CO2↑。

二、浓硫酸的性质浓H2SO4是无色黏稠油状液体,难挥发,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常用的98%的浓H2SO4的密度为1.8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三、浓硫酸的化学性质1.浓硫酸是二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2.浓硫酸的特性。

(1)脱水性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的H、O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脱去,留下黑色炭。

例如,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2)吸水性浓硫酸能够吸收游离态的水或结晶水,可用做干燥剂。

(3)强氧化性①与Cu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错误!CuSO4+SO2↑+2H2O。

②与铁、铝反应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铝钝化,即铁、铝表面被浓硫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可以用铁、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③与非金属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错误! CO2↑+2SO2↑+2H2O。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错误!CuSO4+SO2↑+2H2O(浓硫酸作用:氧化性、酸性);火热木炭与浓硫酸反应:C+2H2SO4(浓)错误!CO2↑+2SO2↑+2H2O(浓硫酸作用:氧化性);溴化氢被浓硫酸氧化:2HBr+H2SO4(浓)===SO2↑+Br2+2H2O(浓硫酸作用:氧化性);硫化氢被浓硫酸氧化:H2S+H2SO4(浓)===S↓+SO2↑+2H2O(浓硫酸作用:氧化性)。

在以上反应中,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SO2。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一课时〕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2.知道全球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受损、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危害以及人类采取的举措,科学家警告称,温室气体不仅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而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影响,正成为威胁人类的一个主要杀手.科学家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由温室气体造成的空气污染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将超过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温室气体有哪些?提示:C02> N20. CH4、O3、氟氯代烷等,一、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危害1.大气组成洁净的大气是由、、、、少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其他微量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大气污染物主要成分危害可吸入大气中液体、固体状颗粒物,又加重呼吸道疾病,其他有害气体转颗粒物称 _____ 化的催化剂S的氧化物SO2、SO3酸雨N的氧化物NO、NO2光化学烟雾、酸雨、破坏臭氧层C的氧化物CO降低血液的输氧水平碳氢化合物CH4、C2H6 等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氟氯代烷CF3cl〔氟利昂〕等温室效应, _______二、酸雨1.酸雨的概念正常雨水的pH约为,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中所导致.酸雨的pH,是由人为排放的和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2.我国酸雨类型我国的酸雨主要以酸雨为主,这是由我国以造成的.思考:酸雨久置后pH如何变化?三、臭氧层受损1.臭氧层的含义自然界中有的臭氧集中在距地面15〜50 km的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2.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很少,但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局部,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3.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和含浪的卤代烷烧、CH»、CCL、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 四、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1.温室气体主要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4.危害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而升高;气候变得干旱,农业区退化成草原,土地沙漠化, 农业减产.思考:臭氧层对人类和生物有保护作用,是不是大气中臭氧越多越好呢?答案:一、LN2O2稀有气体CO?水蒸气5.飘尘破坏臭氧层思考提示:①假设空气缺乏,煤燃烧不完全会产生CO;②煤燃烧时会产生固体颗粒物,脸烟气排入大气;③煤中含硫,燃烧产生SO2;④硫和氮的氧化物会形成酸雨.二、156小于5.6硫氧化物氮氧化物6.硫酸型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思考提示:pH会变小.由于酸雨久置后其中的弱酸H2s被奴化为强酸HfCh.三、1.90%大气平流层7.紫外线8.氟氯代烷氮氧化物四、l.CO2cH4N2O氟氯代烷CO2思考提示:在空气中存在的稀薄的臭氮能够杀灭细菌、净化空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可预防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太阳紫外线的伤害:但是空气中过量的臭氧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它会刺激人的呼吸系统而引发疾病.一、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1.酸雨的成因正常雨水并不是中性水,而是偏酸性,原因是CO2+H2O ^^=^H2CO3, H2CO3^=±H '+HCO3.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主要是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来.(1)硫酸型酸雨.SCh+HzO^^H2sCh2H2SO3+O2 旦旦2H2sO4或者写为:催化剂2so2+O2K '2SO3SO3+H2O=H2SO4(2)硝酸型酸雨a2NO+O2=2NO23NO2+H2O=2HNO3+NO2.酸雨的危害酸雨给人类带来种种灾害,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例如:(1)酸雨会使湖泊的水质变酸,导致水生生物死亡;(2)酸雨浸渍土壤,会使土壤变得贫瘠;(3)长期的酸雨侵蚀会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4)酸雨对人、畜的健康也有直接影响,酸雨渗入地下可使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增加,饮用这种水会危害人、畜健康;(5)酸雨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石材类文物,以及电信电缆等的腐蚀.3.酸雨的防治首先,要从消除污染源着手,研究开发能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等),这既有利于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这一有限的资源,又能从根本上预防酸雨的产生.其次,要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对燃煤、工业生产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此外,还需要提升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国际间合作,全人类共同努力减少硫酸型酸雨的产生.二、臭氧层受损的原因“臭氧空洞〞的含义是臭氧层中局部臭氧的含量减少.对臭氧层受损的原因,目前人们还存在不同的熟悉,但科学家比拟一致的看法是:(1)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如赋氯代烷和含澳的卤代烷烧(灭火剂,商品名为哈龙)等与臭氧作用,使臭氧层受到破坏;(2)(204、CH»、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排出的氮氧化物如N?O、NO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也会破坏臭氧层.三、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的含义由于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的大量使用和森林被大量砍伐,使大气层中的C02 的含量增大,C02层就像温室的玻璃那样对地球表而起着保护作用,阻碍了热量的散失,从而使地球外表的温度逐渐升高,即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主要来源CO1化石燃料燃烧、汽车、飞机等使用汽油作燃料会产生大量C02,且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造成C02不能被及时消耗N2O汽车、飞机燃烧汽油、大量使用含氮化肥氟氯代烷制冷剂、喷雾剂的大量生产和使用03电子设备的静电作用使02转化成03CH4水底有机质的转化,石油、煤开采时CH』的外泄就当前来看,预防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有效而又可行的举措主要有三项:一是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利用新一代的制冷剂代替氟利昂; 三是植树造林,转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知识点1酸雨及其危害【例题1]〔2021•广东龙山测试〕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很大,以下有关酸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既能腐蚀建筑物也能破坏农作物C.煨烧石灰石产生的CO?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的煤作燃料可减少酸雨的形成解析:汽车尾气中含氮氧化物可形成酸雨:酸雨腐蚀建筑物,破坏农作物;我国是燃煤大国,煤中含硫,形成硫酸型酸雨:C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天然雨水由于溶解了CO2而显酸性,CO2不是酸雨成因.答案:C点拨: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引起.知识点2臭氧层保护[例题2]以下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臭氧层被破坏后到达地而的太阳辐射减少B.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大量氟氯代烷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C.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D. “臭氧空洞〞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解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冰箱、空调释放的氟氯代烷,B正确,C错误;形成“臭氧空洞〞后,辐射到地球外表的紫外线含量将会增加,A错误;“臭氧空洞〞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D错误.答案:B点拨:引起“臭氧空洞〞的物质包括氨氯代烷、含澳的卤代烷烧、CC14, CH4、氮氧化物等.知识点3温室效应叶绿素【例题3】〔2021•上海〕从光合作用的反响原理6CO2+6H2O 一死C6H12O6+6O2 可知碳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关于用二氧化碳生产肥料的评价正确的选项是〔〕.A.缓解地球温室效应,抑制农作物营养平衡B.加剧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C.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D.加剧地球温室效应,抑制农作物营养平衡解析:二氧化碳生产肥料,可以消耗二氧化碳,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此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光合作用原理.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Ch,生成葡萄融,放出氧气,故用二氧化碳生产肥料可以减缓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答案:C点拨:口酸雨史里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成因光化学烟雾一-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环境问题5成因臭氧空洞一氟氯代烷笫过度排放成因温室效应一*C02等气体过度排放1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0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C.汽车排出大量的尾气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2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人为因素可使臭氧层受到破坏,以下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A. SO?的排放B.制冷剂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的泄漏C. CO?的排放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3以下与当今地球上重大环境问题不相关的物质是〔〕.A. CO2B. N2C. SO2D. CC12F24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空洞和温室效应.(1)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0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D.硫化氢(2)臭氧层易被破坏的原因是由于.A.臭氧氧化性强,不稳定B.臭氧复原性强,不稳定C.臭氧被紫外线破坏D.臭氧与氢气合成雨水(3)目前地球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A. COz能放出能量,使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升高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 CO?可促进光合作用C.CO?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D.CO?可减少太阳光反射到宇宙中的红外线答案:1. B酸雨形成原因中燃煤产生的SO?最为主要,其次还有汽车尾气中的NO: CO?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2. B 一般氮氧化物和氟氯代烷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选项内容指向联系分析结论A SO?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错误B氟氯代烷的泄漏会破坏臭袁层正确C c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错误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使动物血液的揄氧水平降低错误3.B此题考查环境保护.CO?能够导致温室效应,SCh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嬴利昂是造成“臭氧空洞〞的原因之一.B选项正确.4.答案:(1)A(2)A(3)D解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04和HNCh,我国酸雨中H2so4含量更高.酸雨的形成是大量燃烧含硫物质和大量排放汽车尾气所致.2s02+O2+2Hq=2H2so44NO+3O2+2H2O=4HNO3盘氧化物、氟氯代烷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温室效应是空气中的CO2等物质增多造成的.CO2等温室气体可吸收地球外表发出的长波辐射,使热量留在大气中,从而使地球外表升温.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课时〕1.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2. 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危害及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漫步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或是粘自行车伫立于交通红绿灯前,常常会看到一辆辆机动车尾部喷出的一股股烟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汽车尾气.这种气体排放物不仅气味难闻,而且令人头昏、恶心.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会引起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破坏,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势在必行,面对日益增加的机动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提示:减少使用私家车,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一、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1.化石燃料污染的成因煤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等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气体.2.减少污染的举措(1)改善燃煤的质量.如推行煤炭的,限制、高灰分煤炭的开采等.(2)改良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良排烟设备等.如调节燃烧时的空燃比、采用新型煤粉燃烧器,向煤中参加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SO? 的排放,其反响方程式为,(3)开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和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水煤气的制取反响方程式为(4)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利用、、、和等新能源.思考:什么是“钙基固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实验中如何除去S02尾气?二、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1.汽车尾气的组成汽车尾气主要含有等污染物,假设使用含铅汽油,那么还有含铅的化合物.2.减少尾气污染的举措31)推广使用汽油o含铅汽油是指参加抗爆震剂的汽油,现在广泛采用无铅汽油抗爆震剂甲基叔丁基雄等.4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催化转化器.通常采用钳等贵重金属作催化剂,发生的反响有:故使用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气中CO、NO、NO?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5.使用新燃料或动力如以为燃料,以为汽车提供动力.思考:为何汽车尾气会污染环境?三、减少室内空气污染1.室内空气污染主要原因家用燃料燃烧、烹调和吸烟等产生的等污染物.2.室内空气污染的其他原因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带来各种挥发性有机物如以及放射性元素等污染物. 思考:居室内放置一盆清水,能否预防CO中毒?甲醛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答案:一、l.H、O、N、SCO、NO、NO〞 SO22.(1)洗选加工高硫分(2)2CaCO3+O2+2SO2=2CaSO4+2CO2高温(3)气化液化C4-H2O(g) ^=CO+H2(4)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氢能思考提示:加石灰石减少SO2的举措又叫“钙基固硫法〞,反响原理也可以写为燃烧CaCO3^-CaO+CO2t , 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o 实验室中制取S02 的尾气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反响方程式为2NaOH+SCh=Na2sO3+H2O.二、l.CO、NO、NO2、碳氢化合物2. (1)无铅四乙基铅催化剂催化剂(2)2CO + 2NO = 2CO2 + N2 2CO + O2 . _ 2CO2 C7H I6 +催化剂11O2:7CO2+8H2O3.液化石油气锂离子电池思考提示:①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CO:②电火花点燃汽油时产生鼠的氧化物:N2+放电02 — 2NO.2NO+O2=2NO2:③未完全燃烧的汽油,碳氢化合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④使用含铅汽油,排放含铅化合物O三、ICO、co?、NO2. NO、SO2和尼古丁4.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氢(Rn)思考提示:CO难溶于水,水不能吸收CO: HCHO的官能团为一CHO,可以发生加成反响.一催化剂催化剂彳口氧化反响.如:HCH0+H2 ---------------- CHsOH: 2HCH0+0? --------------------- >2HCOOHo△ △一、二氧化硫的吸收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又是酸雨的最主要来源.对于各种来源的低浓度SOX包括硫酸厂的尾气),应尽可能处理后再排放.我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碱性物质来吸收SO2o1.氨水吸收法硫酸厂曾用此法吸收“废气〞中的S02,发生的反响为:SO2+2NH3+H2O=(NH4)2SO3SO2+NH3+H2O=NH4HSO3然后往所得溶液中参加硫酸,硫酸与亚硫酸钺、亚硫酸氢镂分别发生以下反响:(NH4)2SO3 + H2SO4=(NH4)2SO4 + SO2 t 4-H2O2NH4HSO3+H2so4=(NH4〞SO4+2SO2 t +2H2O生成的SO2浓度较大、纯度较高,可用于生产硫酸.硫酸钺可用作肥料.不过这种肥料假设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所以此法已逐渐被淘汰.2.石灰乳吸收法含低浓度SCh的“废气〞也可在吸收塔内用10%的石灰浆吸收(生成亚硫酸钙),再将所得浆液用加压空气氧化而生成石膏(CaSO4-2H9).反响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2CaSO3-FO2+4H2O=2(CaSO4-2H2O)生成的石膏用途较多,可弥补有的国家石膏资源的短缺.3.亚硫酸钠溶液吸收法近年不少国家采用饱和的亚硫酸钠溶液吸收SO〞反响方程式为:Na2sCh+SO2+H2O=2NaHSO3将产物加热产生分解反响(即上一反响的逆反响),生成的S02浓度较大、纯度较高,可用于生产硫酸或作其他用途,另一产物Na2s03那么可循环使用.此法本钱低且效率高.4.用一定浓度的纯碱溶液吸收Na2CO3+2SO2+H2O=2NaHSO3+CO25.烟道气体脱硫烟道气体脱硫是一种大规模脱硫方式,采用的大都是石灰石一石膏法.煤烟中的SO2 在吸收塔内与洗液中的碳酸钙反响生成亚硫酸钙,后又被烟气中的02氧化为硫酸钙.硫酸钙可以作石膏板材的原料等.其化学原理是:CaCO3+SO2=CaSO3+CO2,2CaSOs4-O2^=2CaSO4,另一种方法是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称为“钙基固硫〞.其化学原理为:SO2+CaO==CaSO3,△2CaSOs"l"O2=2CaSO4 0二、居室污染与治理1.居室空气中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污染物来源危害一氧化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水平,从而使人体因缺氧而中毒苯涂料、填料、有机溶剂等可导致人们贫血、感染、皮下出血等,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甲醛涂料和胶黏剂导致人体嗅觉功能、肝脏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出现异常氢(放射黑以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使肺细胞受损2.预防居室空气污染的举措(1)讲窕厨房卫生,减少厨房污染.例如,安装和使用抽油烟机,炒菜时的油温不要过高,及时清理厨余垃圾等.(2)合理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清洁剂和化装品等.(3)家庭装修时要尽量简单,遵循经济实用和美观舒适的原那么.(4)装修后的房间不宜立即入住,应当通风一段时间,最好经过环保检测合格后再居住.(5)居室中适当绿化.一些花草能吸收有害物质,例如,铁树可以吸收苯,吊兰、芦荟等可以吸收甲醛等.(6)购置家具时要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家具等.知识点1S02的吸收【例题1】煤是一种常用的燃料,由于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煤进行加工,或将废气净化后再排放.(D如果废气中的SO?进入大气,发生化学反响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上图是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常温脱硫处理的流程示意图,试写出废气脱硫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响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气脱硫后,含量明显增加的成分是,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4)检验脱硫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SO2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燃媒废气脱硫的过程中,CaSCh转化为CaSOj时通入空气,目的是补充O2, 使CaSO3充分地转化为CaSO4oSCh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已褪色的品红溶液又会恢复红色,这是SCh的特征性质, 可用于SO?的检脸.催化剂答案:(1)2SO24-O22sCh、SO3 + H2O=H2SO4. SO? + H N O=H2so3、2H2SO3+O2=2H2SO4⑵ S02+CaCO3=CaSO3+CO2、2CaSO3+O2=2CaSO4、CaSO4+2H2O=CaSO4-2H2O(3)CO2产生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暧,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影响(4)收集一定量的脱硫后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现象.假设品红溶液的颜色无变化,气体中不含SO?:假设品红溶液的颜色变浅或褪去,再给品红溶液加热又恢复至红色,那么气体中含有S02点拨:硫的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要掌握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复原性, 用化学方法吸收它,尽可能减少大气污染.知识点2汽车尾气的治理【例题2】硝酸工业产生的尾气(NO、NO?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汽车尾气(含烧类、CO、SO2与NO等)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1)汽车以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在不断启动打火的过程中产生了CO、NO等有毒气体. 假设供氧缺乏,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是 ________ :假设供氧充足,主要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________ .(2)简述CO、NO对人体产生的影响:.(3)谈一谈汽车尾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4)你能否应用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除去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NO、NO2)的理论方案?.(5)限制城市空气污染的方法有.A.开发氢能源B.使用电动车C.植树造林D.戴上呼吸而具解析:(1)当供氧缺乏时,烧(CHy)不完全燃烧,产生CO有毒气体;当供氧充足时,产生NO、NCh等有毒气体.(2)C0、N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难别离,使血液失去供氧水平,使人体中毒,同时NO在人体中含量不正常,可导致心脑血管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疾病.(3)汽车尾气排放过多,可形成光化学烟雾而污染环境.可引起呼吸严重障碍,导致心肺衰羯.(4)根据尾气处理原那么,NO和NO?应转化为N2,必须选择复原剂,那就是氟的化合物氨,化学方程式是:催化剂6NO+4NH3 ^5N2+6H2O催化剂6NO2+8NH3 --------- -7N2+ 12Hg(5)限制城市污染源,预防汽车燃烧汽油,所以必须开发新的能源,如开发氢能源、使用电动车等,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答案:⑴CO NO、NO?等(2)使血液失去供氧水平,导致心脑血管病等(3)污染环境,可引起呼吸严重障碍,导致心肺衰竭(4)用氨除氮的氧化物(5)AB点拨:汽车以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供氧缺乏和供氧充足都会产生有毒气体.为了限制汽车尾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CO与NO 反响,生成可参与大气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也可以开发新的能源,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知识点3室内空气污染【例题3】在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城区和建筑群中,室内空气的污染有时比室外更严重.目前已发现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达300多种.(1)室内装修材料及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甲醛易溶于水,常温下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当温度超过20 ℃时,挥发速度加大,根据甲醛的这些性质,下列做法错误的选项是 _______________ °A,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温度并通风B.装修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C.请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入住D.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入住(2)请写出除甲醛外的常见的两种室内空气污染物,(3)在入住装修过的新房之前,在房间内放置适量的吊兰、芦荟等植物有利于净化空气, 但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解析:(1)紧闭门窗,甲醒被封闭在室内,人入住后容易中毒.(2)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还有烹调和吸烟等产生的CO、CCh、NO、NO2、SO2和尼古丁等及各种建筑装饰材料挥发出来的除甲醛外的苯、甲苯及放射性元素氯等,可任写两种.(3)题干中突出字眼“晚上〞,应考虑植物呼吸作用吸收02,放出CCh.答案:⑴D(2)CO、苯、氨、CO2, NO、NO2、SO2、尼古丁等(任写两种)(3)在晚上无阳光时,植物主要是吸收02,呼出CO2点拨:建筑装饰材料中常含有HCHO, C6H°等有害气体,所以新装修的房子要通风一段时间才能居住.1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是()o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造成的温室效应C.石材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D,劣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2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大功率、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X107 t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不能减弱的是().A.温室效应B.氮氧化物的排放C.白色污染D.酸雨3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一种方法是在含硫燃料如煤中参加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采用这种方法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反响方程式为().①2CaO+2s 西四2CaS+O2 t②S+6曼③ CaO+SCh 独迪CaSCh@2CaSO3 4- Oz——2CaSO4A.①②B.③④C.①D. ®®4以下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0A,燃煤时参加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 ‘%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 pH在5.6〜70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5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上一个催化转化器,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响,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燃类充分燃烧及SO2转化.(1)写出CO与NO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答案:1. B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石材等装饰材料放出的放射性物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2.C火力发电厂主要是燃煤,会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引起温室效应;煤炭中除C、H、O外还含有S、N等元素,燃烧时产生硫、氮的氧化物造成污染.3.BCaO与产生的SO2反响生成CaSCh, CaSCh再被O2氧化为CaSO4.4.A燃煤时参加石灰石,高温分解为CaO, CaO可与SO?生成CaSCh,进一步氧化生成CaSCh,减少了废气中的SO2量,A正确:臭氧的含量超过IO"%就会损害人体健康,B 错:pH<5.6的降水才是酸雨,C错;机动车尾气可产生酸雨,但不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D错.催化剂5.答案:(1 )2CO + 2NO --------- N2+2CO2催化剂(2)2SO24-O2 增加了SO3、CO?等酸性气体的含量解析:CO和NO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只能是N2和C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题述反响产生的CO?及SO?与02反响生成的S03都可以提升空气的酸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基础课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基础课学案

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基础课)素养目标1.通过工业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与优化,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在合成氨适宜条件的讨论中,形成多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体会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价值。

旧知回顾知识点一合成氨条件的理论选择1.合成氨反应的特点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已知298 K时:ΔH=-92.4 kJ·mol-1,ΔS=-198.2 J·mol-1·K-1。

(1)自发性:常温(298 K)下,ΔH-TΔS<0,能自发进行。

(2)可逆性:反应为可逆反应。

(3)熵变:ΔS<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4)焓变:ΔH<0,是放热反应。

2.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比较条件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平衡转化率压强高压高压温度高温低温催化剂使用无影响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降低生成物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工业合成氨的温度要适宜。

3.数据分析根据课本表2 - 2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初始时N2和H2的体积比为1∶3),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实验数据分析,提高反应速率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的条件是降低温度、增大压强。

二者在温度这一措施上是不一致的。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充入的N2越多越有利于NH3的合成。

()(2)在合成氨的实际生产中,温度越低,压强越大越好。

()(3)在合成氨中,加入催化剂能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4)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可以提高氨的产率。

()(5)合成氨中在提高速率和原料的转化率上对温度的要求是一致的。

() [答案](1)×(2)×(3)×(4)√(5)×2.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有利于NH3的合成B.N2的量越多,H2的转化率越大,因此,充入的N2越多越有利于NH3的合成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增加的放热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D.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减小的放热反应,在常温时可自发进行D[A项,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对平衡无影响;B项,在合成氨工业中应选择一个合适的投料比[n(N2)∶n(H2)],并不是充入的N2越多越有利于NH3的合成;C、D项,ΔH-TΔS<0时反应自发进行,而合成氨反应的ΔH<0、ΔS<0,故在常温条件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一课堂学案:2.2离子反应第1课时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一课堂学案:2.2离子反应第1课时含答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学习目标定位]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条件。

3.会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的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乙醇、部分非金属氧化物等。

思考①盐酸能导电,盐酸是电解质吗?②纯醋酸在熔融状态时不导电,纯醋酸是非电解质吗?答案①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②纯醋酸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纯醋酸是电解质。

2.导电条件及原因(1)固体电解质不导电,只有在水溶液里或受热熔化时才能导电。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受热熔化时发生了电离,电离出了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2)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导电。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溶液都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导电。

1。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电解质是自身可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C。

在水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

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也是电解质答案C解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能电离产生离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不能电离产生离子),A、B正确;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C错误;水是电解质,D正确。

特别提示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其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NH3·H2O、H2SO3、H2CO3,而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是非电解质。

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2。

现有下列12种物质:①硫酸②液氨③氨水④铝条⑤氯化钠⑥石墨⑦氢氧化钡⑧二氧化硫⑨水⑩氧化钠⑪盐酸⑫乙醇。

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 油脂(第2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 油脂(第2课时)教案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中的《油脂》。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本节课学习的油脂与人们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释一些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加深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2、能力目标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肥皂制取的探究,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油脂的化学性质难点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工业制取肥皂的工艺过程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醇、酸、酯等很多有机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有机化学基础,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过程中既对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复习和巩固,加深认识和理解,同时有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

同时,由于本部分学习的油脂与人们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幻灯片六、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内探究导学案、教材2、教师:幻灯片、食用油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植物油若干、两人一组七、课时安排1课时(2)向(1)中滴入1mL食用油,振荡并观察现象。

[投影]现象:溴水或碘水褪色。

结论:食用油中的烃基含有不饱和成分。

[板书]2、化学性质[精讲点拔] 油脂属于酯,它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板书](1)水解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油脂可水解生成相应的酸和甘油。

如:[讲]工业目的是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人体内消化吸收脂肪,给机体提供能量。

[板书] 皂化反应(saponification reaction):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硫 酸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硫 酸
3 提示:因常温下,浓 H2SO4 能使 Fe、Al“钝化”,故可用铝槽(或铁罐)车储运浓硫酸。
1.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的区别
由此看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本身是否存在水分子。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本质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 H2SO4 分子中+6 价的硫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2)反应规律 ①Fe、Al 的钝化。常温下,当 Fe、Al 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 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②常温下与活泼金属反应(铁、铝除外)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生成硫酸盐和 SO2,硫酸浓度变小后,生 成的气体为 H2。 ③与不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规律。 a.反应需要加热,否则不反应。 b.还原产物一般是 SO2,一般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的硫酸盐,非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氧化物或含氧酸。 c.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 d.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即停止。 ④与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反应,如与 H2S、HI、HBr、FeCl2 等物质反应。
稀硫酸的性质
1.硫酸的电离 H2SO4 是二元强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4===2H++SO42-。 2.稀硫酸的性质(具有酸的通性)
写出稀 H2SO4 发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与 Fe 反应:Fe+2H+===Fe2++H2↑, ②与 CuO 反应:CuO+2H+===Cu2++H2O, ③与 Ba(OH)2 反应:Ba2++2OH-+2H++SO24-===BaSO4↓+2H2O, ④与 Na2CO3 反应:CO23-+2H+===CO2↑+H2O, ⑤与 BaCl2 反应:Ba2++SO24-===BaSO4↓。
③与非金属的反应: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堂笔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堂笔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及其化合物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常见的是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1、单质硅(Si):⑴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

⑵化学性质: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跟F2、HF和NaOH溶液反应。

Si+2F2=SiF4 Si+4HF=SiF4↑+2H2↑ Si+2NaOH+H2O=Na2SiO3+2H2↑②在高温条件下,单质硅能与O2和Cl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Si+O2高温SiO2 Si+2Cl2高温SiCl4⑶用途: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

⑷硅的制备:工业上,用C在高温下还原SiO2可制得粗硅。

SiO2+2C=Si(粗)+2CO↑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纯)+4HCl2、二氧化硅(SiO2):⑴ SiO2的空间结构:立体网状结构,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

⑵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⑶化学性质: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①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溶液和Na2SiO3溶液,避免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

②与氢氟酸反应[SiO2的特性]:SiO2+4HF=SiF4↑+2H2O(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用塑料瓶)。

③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高温CaSiO3⑷用途: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水晶镜片、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

3、硅酸(H2SiO3):⑴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

2018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4讲:物质分类及胶体无答案

2018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4讲:物质分类及胶体无答案

第 4 讲物质的分类及胶体教学主题分析重点:物质的分类、分散系。

难点:分散系与胶体。

一、教学衔接:1、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了解学生的本周学校的学习内容。

2、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3、 59 错题讲解1〕错题重现及讲解:2〕讲透考点:3〕相似题练习:4、课前热身练习:二、本次课主要内容考点一:物质的分类1.分类的概念及作用分类即根据事物的特点对不同的事物分别归类,并且形成有一定附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物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联系。

2.分类的意义(1) 分类可以使大量繁杂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可以使科学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起立体的附属关系。

这样,既有利于存入和提取资料,为人们分门别类、深入地进行研究打下根底,又便于人们利用分类找出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进而探讨各类事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线索。

(2)由于科学分类系统反映了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联系,因而可以根据系统的特性推出某些未被发现的事物的性质,进而为科学预见奠定根底。

3.分类的主要规那么(1)每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

(2) 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3)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

4.对常见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无机化合物分类5.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响的分类标准分类对象分类依据所分种类物质成分是否单一纯洁物和混合物纯洁物元素是否单一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不同的化学性质酸、碱、盐和氧化物化学反响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的多少化合反响、分解反响、置换反响和复分解反响6.两种重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这样可以克服依据单一标准对物质分类的局限性。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实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程和方法:实验及PPT 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导入:化学史——化学发展与实验的关系一、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安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3、掌握药品、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具体详细知识word 展示(1)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高中化学常见的可能事故及处理方法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知识与技能:物质分离和提纯一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过程和方法:实验导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就必须获得纯净的物质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P5 阅读1、过滤和蒸发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粗盐的提纯实验1-1 和实验1-2总结:1、物质分离和提纯遵循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具体需考虑问题:化学原理及试剂的选择、加入试剂的顺序、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2、蒸馏和萃取蒸馏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实验1-3 萃取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实验1-4 其他物质分离提纯及检测方法结晶、升华、洗气等;P9 最后一自然段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计算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导入:P11 第一自然段宏观物质计量、日常计量单位长度—米,质量—千克设问:微观粒子如何计量例:C+O2=CO2 方程式意义(符号意义、计量意义)1、物质的量概念: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计量对象:微观粒子或原子团符号:n 单位:摩尔mol 计量注意事项:微粒种类国际规定:0.012Kg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约为6.02*10 232、阿伏伽德罗常数概念: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N A 数值:6.02*10 23单位mol-1 微粒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 AN1/N2=n1/n2例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辨析:氢的物质的量为2mol; 小米的物质的量为1mol练习例题2 0.2mol 氯化钡中含有多少摩尔钡离子,多少摩尔氯离子2mol 氧气约含多少个氧气分子,多少个氧原子0.1mol 的硫酸钠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分别为多少,离子总数为多少1.204*10 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复习原子结构知识例题3、1mol 钠原子含多少摩尔质子,多少摩尔电子,1mol 钠离子、1mol 氢氧根、1molNH3 又分别是多少例题4 多少摩尔的水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 1.5 摩尔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相同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与氧气,其分子数之比、原子数之比分别为多少例5 amol 硫酸分子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第二课时摩尔质量知识与技能: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掌握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质量的计算导入:1mol 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质量不同,1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P12观察结论:1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二、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符号:M 单位g.mol-1 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分子质量Mr例:Ar(O)=16 M(O)=16 g.mol -1Mr (CO2)=44 M(CO2)=44 g.mol -1物质的量( n)、质量( m)和摩尔质量( M )的关系n=m/ M 例题1 学与问1.5 摩尔硫酸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1.5 摩尔碳酸钠中碳酸根的质量为多少0.01 摩尔某物质A,其质量为1.06g,则A 的摩尔质量为多少,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物质微粒数与其质量之间关系N=m N A/M例题2 50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分子数为多少?例题3 质量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例题4 12.4gNa2R 含有Na+0.4mol 则Na2R 的摩尔质量为多少,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含R的质量为1.6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多少?5、设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 金属钠全部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B、2g 氢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C、17gNH3 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D、N A 个氧分子和N A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为16:16、已知8gA 能与3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一定质量的D,现将16gA 和70gB 的混合物充分反应,生成2molD 和一定量的C,则D 的摩尔质量是多少?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与技能:物质的分类(分类法简介),两类化学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导入:事物分类介绍(课本)常见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概念、应用范围2、树状分类法概念,应用范围利用该分类法对化学物质、化学概念分类第二课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例:p25 实践活动1、转化关系图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2、各类化学物质通性金属通性(与氧气、酸、盐)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指示剂、较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盐)碱(指示剂、酸性氧化物、酸、盐)盐(与酸、碱、盐)第三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知识与技能:分散系分类,胶体的性质及应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入:纯净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概念2、分类形式(状态、分散质粒子直径)3、胶体的制备、性质、应用制备:原理、操作性质:介稳性、丁达尔效应、电泳、聚沉应用:农业生产(土壤保肥);医疗卫生(血液渗析)等4、溶液、胶体、浊液比较第二节离子反应知识与技能:认识离子反应及相关概念(电解质、电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导入:离子反应重要性简介导电实验:(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2)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固体—加热熔化—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物质所属:酸、碱、盐、部分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2、导电原因电解质(水中或熔融电离)——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电场)——定向移动导电例:氯化钠水溶液导电3、电离、电离方程式概念例:NaCl=Na++Cl-盐酸、硫酸、硝酸电离HCl=H++Cl-H2SO4=2H++SO42-HNO3=H++NO3-思考:电解质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例1:硫酸钠、氢氧化钙、磷酸、水、盐酸溶液、铁、二氧化碳、甲烷属于电解质的有2、写出硫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钡、氯化铵、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4、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及分类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类比酸的定义给出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辨析:酸式盐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的电离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导入:P31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实验2-1 现象、理论分析实质: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溶性的硫酸钡沉淀可以用这样一个式子表示该过程Ba2++SO42-=BaSO42、离子方程式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实验2-2 P32 表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由酸电离出来的H+和由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了H2O意义:(1)表示出了溶液反应的实质(2)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第三课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导入:一、复习初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金属单质与酸和盐反应——锌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水、与碱——二氧化碳与水、与氢氧化钠碱性氧化物与水、与酸——氧化钙与水、与盐酸酸与碱、与碱性氧化物、与盐——盐酸与氢氧化钠、与氧化钙、与硝酸银碱与酸性氧化物、与酸、与盐——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与盐酸、与碳酸钠盐与酸、与碱、与盐——碳酸钙与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二、酸、碱、盐溶解性表可溶性酸:强酸:盐酸、硫酸、硝酸,弱酸:碳酸可溶性碱:强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弱碱:一水合氨可溶性盐: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钙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三、离子方程式书写书写步骤:写、拆、删、查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该写方程):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容的物质、气体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物质——可溶性强酸、强碱、盐不电离或难电离物质: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弱酸、弱碱等微溶物:生成物不拆,反应物浓度小拆、大不拆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例:锌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氧化钙与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硝酸银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盐酸、碳酸钠,石灰乳与盐酸石灰石与盐酸、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与氯化钙、硫酸钠与氯化钡、氯化钠与硝酸银练习:P34 第9 题作业:第10 题第四课时复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例:一水合氨与盐酸、与氯化镁,硫酸铵与氢氧化钡醋酸与石灰石氢氧化镁与稀盐酸有反应条件限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物质的剂量限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碱过量,二氧化碳过量离子方程式分别为练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提示:盐酸与碳酸盐反应,先生成碳酸氢盐再生成二氧化碳)反应要求限制(溶液恰好中和、某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反应溶液恰好成中性、钡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第五课时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及离子共存问题实验2-3一、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二、离子共存问题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类型:生成难溶物、气体或者难电离物质隐含限制条件:溶液颜色、溶液酸碱性(可以推测溶液酸碱性的条件—指示剂、试纸、特征反应等)第六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P331、混合物的分离、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清除水中的污染物第七课时离子反应知识点提升一、电解质知识点拓展1、电解质按导电环境细分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电解质:酸、碱、盐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电解质: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影响因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离子所带电荷量——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判断依据:方程式书写是否客观,拆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例:铁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氢氧化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石灰乳与硝酸,铜与硝酸银三、离子共存中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共存问题多元弱酸酸式离子在酸或碱性条件下下均不能大量存在常见多元弱酸:H2CO3、H3PO4 等常见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HCO3-、HPO4 2-、H2PO4-等它们与酸或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四、离子推断问题出发点:常见离子的性质、溶液的电中性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与技能: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过程与方法:实验(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对比、信息收集、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入:本章介绍(内容、地位、功能、学习方法)学习方法:1、物质认识路线(外线: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内线:物质结构——性质——用途)2、金属对比掌握第一课时初中金属知识复习金属元素存在及性质存在形式:100 多种,多数化合,少数游离(单质)地壳中含量(氧、硅、铝、铁⋯.)物理通性:金属光泽、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化学通性:与氧反应,与酸反应、之间在盐溶液之间置换(遵循规则—金属活动顺序表)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1、钠与氧气反应实验3-1 观察、操作、现象、结论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金属光泽、密度小(保持于煤油),质柔软常温:4Na+02=Na20(白)实验3-2 钠在空气中加热(石棉上、坩埚内(事先加热好))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加热:2Na+02=== Na20 2(淡黄)反应对比分析:反应条件——反应本质——反应现象——产物2、其他较活泼金属与氧气反应铁——潮湿空气——铁锈4Fe+30 2=2Fe203 铝镁——空气中——氧化铝(镁)氧化膜:氧化铁——疏松多孔——铁易腐蚀氧化铝(镁)——致密——不易腐蚀物理因素氧化铝(镁)熔点高——耐火材料科学探究:铝箔燃烧资料卡片:氧化膜知识拓展归纳总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易失去(还原性)——易被氧化——化学性质活泼其他非金属与氧反应:金属与氯化合——氯化物与硫化合——硫化物作业:P53 1-4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金属与酸和水反应过程与方法:知识整合设计实验(铁与水蒸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实验热情重点:钠与水蒸汽反应难点:铁与水蒸气反应设计导入:金属与酸反应回忆,对比标题及生活中水与金属是否反应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实验3-3 仪器、操作、现象(钠、水中、外界)注意安全1、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现象及分析:浮、游、熔、响、红;钠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它的性质非常活泼,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了气体,推动钠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响声;反应放出了热量,钠熔点低,熔化成银白色小球;溶液变红了,生成了碱反应方程式:2Na+2H20==2NaOH+H2应用:钠的保存及失火处理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科学探究:生活中的铁与冷热水均不反应,但我们看过炼铁的淬火现象(白烟)问: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状态(铁粉、水蒸气)能否反应P50教材阅读思考分析:完成实验所需装置: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物检验PPT 展示, 图3-8 演示实验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含水的棉花水不能太多,铁粉离棉花近点但不能使水与铁粉接触,导气管用长一点第三课时知识与技能: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重点:铝化学性质的特性难点:金属化学性质归纳与总结三、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3-4 对比实验现象结论:2Al+6HCl=2AlCl 3+3H2 2Al+2NaOH+2H 2O=2NaAlO2+3H2用铝制品应用注意事项:金属化学性质归纳总结:通性: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铝特性:铝与碱反应详细分析: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与较活泼金属: 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硫、氯气)反应,与酸和水反应,强弱之间的置换不活泼金属:化学性质惰性知识点拓展:活泼金属与盐反应拓展实验:钠与硫酸铜反应与铁与硫酸铜反应对比理论解释: 钠与硫酸铜溶液体系,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Cu 离子被水合)第四课时知识与技能: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溶度应用于化学定量研究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导入: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实用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初中(物质类别、微粒个数、质量多少)高中:Na+2H2O=2NaOH+2H 微粒扩大NA倍,结论: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系数可以计量反应中大量粒子集合体即: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系数之比应用:所有关于化学计量学的工具例题一:P52 注意:列式横比、纵比的一一对应性例题二: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500m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投入10.8g 铝粉,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所给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例题三:将4.6g 的金属钠投入4 摄氏度,35.6ml 的水中,反应完全后,试计算:(1)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溶度例题四: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 2+5Cl 2+8H2O ,若有0.5 mol 高锰酸钾参加了反应,试问:(1)参加反应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3)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多少,还原性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知识与技能:钠的重要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过程与方法:实验,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对比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金属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应用第一课时导入:金属元素的自然界存在形式——金属化合物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外线: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的盐内线:物质认识流程结构——性质——性质一、钠的重要化合物P55 页,第一自然段1、氧化钠( Na20)和过氧化钠( Na202)实验3-5物理性质:Na20 Na202 颜色状态白色粉末淡黄色粉末化学性质:Na20 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 + H 2O = 2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 + CO 2 = Na 2CO3Na202 过氧化物与水反应 2Na 2O 2+2H 2O====4NaOH+O 2↑ 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 2O 2+2CO 2 =2Na 2CO 3+O 2↑ 结论:钠的氧化物化学性质 氧化钠——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还原性 拓展:除此之外,过氧化钠因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应用:过氧化钠做供氧剂 (与其他供氧剂对比)热不稳定 2 NaHCO 3 ==Δ == Na2CO3 + H 2O + CO 2↑与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HCl 、 Ca (OH ) 2、 CaCl 2) 拓展:碳酸盐与碳酸氢盐区别 碳酸氢盐热不稳定,可以与氢氧根反应,与酸反应速率快 应用:制洗衣服、胃药( NaHCO 3)、食品添加剂3、 焰色反应实验 3-6 用于金属元素鉴别 ,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钠元素:黄色 钾元素:紫色 归纳: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P69第二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拓展 知识与技能:钠化合物相关的计算;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1 、 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计算 客观事实:过氧化钠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再与水反应例: 2mol 过氧化钠与 2mol 的碳酸氢钠固体混合物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 排出气 体物质冷却后,残留的固体物质是?变式:在相同条件下,总质量为 2 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全 部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则固体增加的质量为多少?2 、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物质的量差)例:加热 50g 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直至没有气体放出时,固体质量变为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标准状况下,将 5.6L 的 CO 2迅速通过过氧化钠固体,得到 4.48L 气体,试计算:这 4.48L 气体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稀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B.浓硫酸可用铁罐贮存
C.稀硫酸能使蔗糖脱水
D.SO2 溶于水,可得到稀硫酸
解析:选 B A 项,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错误;B 项,浓硫酸与铁发生钝化,故可用铁
罐贮存;C 项,稀硫酸没有脱水性,不能使蔗糖脱水,错误;D 项,SO2 溶于水,可得到亚硫 酸,错误。
2.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会有白雾生成。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
解析:选 C A 项,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所以不可将水直接倒
入浓硫酸中稀释,应该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正确;B 项,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 O2、CO2,正确;C 项,浓硫酸是氧化性酸,与铁反应得不到 H2,错误;D 项,浓硫酸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正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______接 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 CO2? 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__________________。 (3)丁中酸性 KMnO4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 CO2、SO2 和水,由于 SO2 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 以在检验 CO2 之前首先要除去 SO2,SO2 具有还原性,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除去。 为验证是否除尽需要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所以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A、F、E、C、D、B;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中出现白色沉淀,而丙中品红未褪色时,即可表明已检验出 CO2;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丁中酸性 KMnO4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 SO2;
2
1
A.①中苹果块会干瘪 B.②中胆矾晶体表现有“白斑” C.③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④中 pH 试纸变红 解析:选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苹果块中散发的水分、胆 矾风化产生的水、饱和 KNO3 溶液挥发产生的水分都被浓硫酸吸收,从而导致苹果块变干瘪、 胆矾表面失水而出现不带结晶水的无水 CuSO4,饱和 KNO3 溶液失水而有晶体析出,浓硫酸中 不能电离出 H+,因此 pH 试纸不会变红,但会被炭化而变黑。 5.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 H2SO4 氧化成 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 置:
D.浓硫酸可与铜反应(只显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解析:选 B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是因为浓硫酸的吸水性;向样
2
1
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任何现象,说明一定没有 Ag+,再加入少量 BaCl2 溶液,生成白 色沉淀,此时溶液为酸性,而 BaSO4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则白色沉淀为 BaSO4,溶液中含 有 SO2-4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主要是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与 金属铜的反应中既表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显示浓硫酸的强酸性。
[特别提醒] 稀释浓 H2SO4 的方法是把浓 H2SO4 沿玻璃棒(或器壁)慢慢注入水中而不是把 水注入浓硫酸中。
1.浓硫酸与蔗糖的反应中,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 提示:表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2.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如何证明 H2SO4 的还原产物是 SO2?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或 消除)SO2 对环境的污染? 提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会恢复红色,则证明 产生的气体是 SO2。用可抽动的铜丝代替铜片,可控制反应的进行,从而减少 SO2 的产生量; 多余的 SO2 可用 NaOH 溶液吸收,以免污染环境。 3.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应如何储运浓硫酸? 提示:因常温下,浓 H2SO4 能使 Fe、Al“钝化”,故可用铝槽(或铁罐)车储运浓硫酸。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2.下列事实与原因(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
B.向某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 BaCl2 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样 品溶液中含有 SO2-4 )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
第二课时 硫 酸 [课标要求] 1.了解硫酸的酸性。 2.了解浓硫酸的三大特性,特别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了解硫酸的重要用途。
1.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常温下,铁、铝遇浓 H2SO4 发生“钝化”,“钝化”并不是不反应,
而是浓 H2SO4 强氧化性的体现。
3.必记两反应: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氯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钝化 解析:选 D A 项,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炭化;B 项,浓硫酸与 Cu 在加热条 件下才能反应;C 项,H2SO4 与 NH3 反应,因此浓硫酸不能干燥 NH3;D 项,浓硫酸具有强氧化 性,Al、Fe 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2.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能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腐蚀性是浓硫酸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综合体现 C.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涂上稀 NaOH 溶液 解析:选 B 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A 错误;稀硫酸中 的 H+具有较弱的氧化性,C 错误;NaOH 本身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涂在皮肤上中和消除浓硫酸 的腐蚀作用,D 错误。 3.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浓硫酸作干燥剂 B.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 C.浓硫酸加热时与炭反应 D.浓硫酸加热与铁反应 解析:选 B 区别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要看原物质中是否有水分子。一般来说, 脱水性是对有机物质而言,其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 2∶1 即以 H2O 的形式脱去。 A 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吸水性;C 项,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D 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和酸 性;只有 B 选项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 4.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
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态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解析:选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盐酸挥发,和浓硫酸的脱水
性无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B.浓硫酸可用于干燥 O2、CO2 C.浓硫酸与铁反应可产生 H2 D.浓硫酸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C+2H2SO4(浓)
CO2↑+2SO2↑+2H2O
稀硫酸的性质
1.硫酸的电离 H2SO4 是二元强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4===2H++SO2-4 。 2.稀硫酸的性质(具有酸的通性)
= = △= = =
= = △= = =
写出稀 H2SO4 发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与 Fe 反应:Fe+2H+===Fe2++H2↑, ②与 CuO 反应:CuO+2H+===Cu2++H2O, ③与 Ba(OH)2 反应:Ba2++2OH-+2H++SO2-4 ===BaSO4↓+2H2O, ④与 Na2CO3 反应:CO2-3 +2H+===CO2↑+H2O, ⑤与 BaCl2 反应:Ba2++SO2-4 ===BaSO4↓。
2
1
1.小强同学为了区别稀硫酸与稀盐酸,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 到目的的是( )
解析:选 C A 中都会产生气泡不能区别;B 中溶液都能变为红色不能区别;C 中硫酸中 会产生沉淀,而盐酸则不能产生沉淀;二氧化碳不能和酸反应,因此 D 中没有明显现象。
2.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加入稀硫酸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uO―→CuSO4 C.块状大理石―→制取大量 CO2 D.Ba(OH)2―→BaSO4 解析:选 C 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时,由于生成的 CaSO4 微溶于水,覆盖在 CaCO3 的 表面,阻止了硫酸与 CaCO3 的进一步反应,故不能用大理石与稀 H2SO4 反应制取大量 CO2。
1.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的区别
由此看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本身是否存在水分子。
2
1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本质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 H2SO4 分子中+6 价的硫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2)反应规律 ①Fe、Al 的钝化。常温下,当 Fe、Al 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②常温下与活泼金属反应(铁、铝除外)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生成硫酸盐和 SO2,硫酸 浓度变小后,生成的气体为 H2。 ③与不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规律。 a.反应需要加热,否则不反应。 b.还原产物一般是 SO2,一般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的硫酸盐,非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氧 化物或含氧酸。 c.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强 氧化性。 d.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即停止。 ④与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反应,如与 H2S、HI、HBr、FeCl2 等物质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