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6fb3a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5.png)
《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第一章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的“二重性”是指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
3.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4.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5.土地与土地资源的联系:土地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含义,他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什么样的土地资源;从概念的外延上讲,土地的范畴比土地资源范围大;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土地资源的内容比土地更具体。
6.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参照书本、展开论述)7.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生产力系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的最本质的特性之一。
据估算,人类食物的88%由耕地供应, 10%由草地提供,即人类食物的98%由土地的“生产性”所决定。
8.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9.土地的商品特性是指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一种特殊商品,可以进入流通。
10.土地的产权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等。
11.土地的增值性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
12.土地的四大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空间功能。
13.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15.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现代技术应用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16.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fc3fa5f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6.png)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含部分考研题目)一、名词概念部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土地利用级差地租土地利用规划小康水平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分区土地质量土地质量评价城镇化建筑密度城镇体系交通密度建筑容积率农地整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保护土地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土地整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二、简答题部分:(一)总论部分1、简述土地的特性2、简述规划的功能和作用?3、简述土地利用的含义4、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类型?5、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是什么?6、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7、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8、如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并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
9、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0、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规划关系11、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12、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关系13、任何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方法)1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需要收集哪些基础资料?15、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16、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有哪些?17、简述地租地价理论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联系18、如何运用区位理论来编制土地利用规划?19、简述人地协调理论主要内容?20、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何特点?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3、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4、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5、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6、简述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层次体系?7、小康指标体系中包括哪些指标?如何量化?8、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9、土地需求量预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基础数据预测)10、如何进行耕地需求量预测?(预测方法)11、如何进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预测方法)12、怎样预测总人口和城市人口?(预测方法)13、常用的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哪几种14、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和内容?15、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指标的计算)16、简述土地质量评价的内容17、如何进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18、简述拟定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原则和编制方法?19、如何理解公众参与原则?20、土地利用分区模式有哪些?21、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2、什么是土地利用布局?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指标有哪些?23、如何填写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24、简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数量方法?25、配置居民点用地的要求有哪些?26、配置工业用地的要求有哪些?(三)土地利用详细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有何特性?如何分类?2、简述居民点的概念和居民点分类?3、何谓城镇化?怎样预测城镇化?4、简述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和原则?5、怎样选择居民点用地?6、简述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和内涵?7、简述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8、按《城市规划法》,我国城市大致分那几级?9、简述交通运输的方式和结构?10、如何确定公路的等级?11、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12、如何进行公路选线?(概念和原则)13、如何概算交通线占线面积?14、简述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和分级?15、不同类型的水资源有什么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16、供水工程用地的一般要求是什么?17、如何规划灌排工程用地?18、简述耕地田块配置的主要内容?19、简述选择田块方向的一般要求?20、如何综合考虑田、沟、路、林、渠相互结合配置方式?21、简述果园配置的内容?22、茶园和桑园规划有何特点?23、如何配置各类林地?(四)土地利用专项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有何特性?如何分类?2、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3、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程序?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原则。
川农土地经济学复习题
![川农土地经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259c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b.png)
《土地经济学》思考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土地: 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 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国土: 国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 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 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3.土地的自然供给:土地天生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
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是无弹性的。
4.土地的经济供给: 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 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 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
是一个变量, 有弹性。
5.土地需求: 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
6.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7.土地利用结构:在整个土地面积中, 各类用地所占的比重。
8.基本农田: 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9.基本农田保护区: 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10.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对土地的投入与取得有效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较。
其中, 有效产品是指该产品能为社会所需要。
11.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 土地利用后果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12.土地集约利用: 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 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3.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入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所投资本和劳动力越多, 集约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14.土地受容力和转化力: 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 土地对人类给予的各种投入的承受能力和产出能力。
15.土地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 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问题详解(一))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问题详解(一))](https://img.taocdn.com/s3/m/34063b47fab069dc51220120.png)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含部分考研题目)一、名词概念部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土地利用级差地租土地利用规划小康水平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分区土地质量土地质量评价城镇化建筑密度城镇体系交通密度建筑容积率农地整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保护土地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土地整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二、简答题部分:(一)总论部分1、简述土地的特性2、简述规划的功能和作用?3、简述土地利用的含义4、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类型?5、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是什么?6、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容?7、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8、如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并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
9、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容有哪些?10、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规划关系11、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12、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关系13、任何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方法)1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需要收集哪些基础资料?15、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16、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有哪些?17、简述地租地价理论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联系18、如何运用区位理论来编制土地利用规划?19、简述人地协调理论主要容?20、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何特点?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3、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4、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容?5、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6、简述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层次体系?7、小康指标体系中包括哪些指标?如何量化?8、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9、土地需求量预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基础数据预测)10、如何进行耕地需求量预测?(预测方法)11、如何进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预测方法)12、怎样预测总人口和城市人口?(预测方法)13、常用的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哪几种14、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和容?15、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指标的计算)16、简述土地质量评价的容17、如何进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18、简述拟定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原则和编制方法?19、如何理解公众参与原则?20、土地利用分区模式有哪些?21、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2、什么是土地利用布局?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指标有哪些?23、如何填写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24、简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数量方法?25、配置居民点用地的要求有哪些?26、配置工业用地的要求有哪些?(三)土地利用详细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有何特性?如何分类?2、简述居民点的概念和居民点分类?3、何谓城镇化?怎样预测城镇化?4、简述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和原则?5、怎样选择居民点用地?6、简述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和涵?7、简述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8、按《城市规划法》,我国城市大致分那几级?9、简述交通运输的方式和结构?10、如何确定公路的等级?11、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12、如何进行公路选线?(概念和原则)13、如何概算交通线占线面积?14、简述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和分级?15、不同类型的水资源有什么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16、供水工程用地的一般要什么?17、如何规划灌排工程用地?18、简述耕地田块配置的主要容?19、简述选择田块方向的一般要求?20、如何综合考虑田、沟、路、林、渠相互结合配置方式?21、简述果园配置的容?22、茶园和桑园规划有何特点?23、如何配置各类林地?(四)土地利用专项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有何特性?如何分类?2、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3、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程序?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原则。
《土地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土地经济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494128bd64783e09122be9.png)
《土地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概念解释:土地、土地利用经济、土地经济学、土地价值。
2.简述土地的经济特性。
3.土地有哪些功能?说明土地的位置、质量和数量在不同生产部门中的意义和作用。
4.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5.简述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章1.概念解释:土地市场、土地供给、土地需求、土地市场管理。
2.简述土地市场的组成要素及特点。
3.土地市场有哪些主要功能?你认为建立土地市场有哪些基本条件。
4.简述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5.决定土地经济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6.谈一谈你对我国土地市场的认识和看法(土地市场的发展、土地市场体系、农村和城市土地市场的现状、土地市场管理、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三章1.概念解释:土地的自然供给、土地经济供给、均衡价格。
2.土地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有何区别与联系?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有哪些?4.如何增加土地的经济供给?5.绘图说明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有何影响?6.如何解决我国耕地紧张的供求关系?7.试应用供求平衡理论分析非农土地供求关系。
第四章1.概念解释: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建筑地段地租、城市地租。
2.简述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在学习和研究地租理论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区别?4.分析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关系。
5.试说明为什么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6.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和原因是什么?7.试分析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8.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如何分配?9.简述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的特点及其来源。
10.社会主义制度下地租范畴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五章1.概念解释:土地资本、土地价格、土地价格评估、城镇基准地价、农地基准地价、标定地价、交易地价、土地使用权价格、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租赁价格、地役权价格。
2.试述土地价格的形成理论。
3.土地价格有何特点?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说明土地价格变动的趋势及规律性。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参考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d3a4b9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3.png)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参考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共10分)二、单选题(20个,共20分)三、多选题(5个,共10分)四、简答题(5个,共30分)五、论述题(3个,共30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2、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数量和未来利用的土地资源。
3、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
4、土地需求: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生产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分两和需求,即农用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
5、级差地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因为这种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6、绝对地租: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无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必须缴纳地租。
这种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7、地租: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8、地价:是出让或转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价格,是国家一次性出让若干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或者土地使用权转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所获得的收入,其本质是一次性收取的若干年的地租。
9、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
10、土地集约利用:所谓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1、土地的规模利用:就是尽可能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至少也是应该处于报酬不变阶段,而不是处于报仇递减阶段。
土地资源学思考题
![土地资源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6ec60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4.png)
土地资源学思考题《土地资源学》思考题1.阐述了土地和土地资源的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土地资源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3.影响土地资源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用的气候因素有哪些?4.从大、中、小区域的角度探讨了地貌因素对土地资源特征的影响?举个例子。
5.地质条件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性?6、研究和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时如何考虑水文地质地球化学条件?7.探讨了土壤因子对土地资源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
8.哪些因素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9、在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如何考虑土地与人口的关系、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和土地利用区位选择?10、基本概念: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相互关系。
11.阐述了土地类型的分类体系、原则和命名方法。
12.简要介绍了土地资源类型的几种分类方法。
13、为什么要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4、什么是土地评价?为什么要进行土地评价?一般有哪几种形式?15、以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为例简要说明土地评价的程序。
16.基本概念:土地生产潜力、土地人口承载力、气候生产力、光温生产力、光温土壤和水生产力、光温土壤生产力、光温水生产力、生长期、水分生长期、温度生长期和农业生态区。
17、阐述农业生态区法的方法论,并说明应用农业生态区法分析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的工作过程。
18.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如何确定投入水平和营养水平?19.影响土地资源使用的限制因素有哪些?20.结合我国土地管理现状,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的意义。
21、简述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基本原则的具体含义,论述持续土地利用思想对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中的指导意义。
22.什么是陆地生态系统?它的特点是什么?23.说明基本农田的含义、保护对象、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流程;并简要论述了它对解决我国当前人地矛盾的意义。
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cb7c3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c.png)
(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土地资源学答案(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有限性、固定性、动态性、永续性、多宜性、多用性。
2、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地貌、人为活动地域分异规律。
4、以西、以北为牧区,以东、以南为农业区,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
5、区域性、组合分配、冰川、两面性。
6、人口、土地制度、社会需求7、数量结构、数量结构、频率比、多样性指数。
8、时间演替、正向演替、节律性演替。
9、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10、商品性、增值性、养育、景观。
11、河流、沼泽、潜水、承压水、土壤肥力、土壤的水分状况。
12、积温、无霜期、多年极端低温、土地制度、风俗习惯。
13、土地刻面、限区、土地型、土地立地、土地系统。
14、植被、土壤、地貌、频率比、多样性指数、形状指数、自然演替、人为演替、正向演替、逆向演替。
15、适宜纳、适宜类、指标类、指标组、指标类、土地经济分析和土地经济效果分析。
16、光温水土生产力、太阳总辐射、水分有效系数、土地质量系数。
17、结构、功能、恢复植被及保护其环境功能。
18、生产性、动态性、多功能性、伦理观、系统理论、价值理论。
19、光照长度、光照质量、土壤养分、可溶性盐分、pH值、土地制度、风俗习惯、人口及劳动力。
20、土地点、土地组、土地类、土地系统。
21、主导因素、实用、面积比、多样性指数、平均面积、分割度、时间演替与空间演替、节律性演替与非节律性演替。
22、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元、指标组和具体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土地经济分析。
23、光温水土生产力、温度有效系数、土地质量系数。
24、有序性、自组性、自然适宜性、新适宜性。
25、自然要素、人类活动、自然经济综合体、水文、土壤。
26、(土地)系统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
27、光(太阳辐射)、水(降水)、积温、积温不等效。
《土地管理学》复习思考题解答
![《土地管理学》复习思考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9ecd0ec9a1c7aa00b52acbbc.png)
《土地管理学》复习提要解答第一章绪论第一部分土地1.什么是土地?(1)土地的一般概念:从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角度,可以把土地的定义概括为,土地是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包括内陆水域和滩涂。
(2)土地的自然科学概念,从土地的自然科学研究出发,认为土地是指陆地及其空间的全部环境因素,即指地球表面的一个特定区域,其特性包括与这一区域上下垂直的生物圈的相对稳定或可以预见的,周期循环的所有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结果。
(3)土地的经济学概念,经济学上的土地定义是自然赐于人类的资源、资产,既包括自然资源,又包括人类劳动而形成的资产,其范围为陆地(包话水)的以上和以下的三维空间范围内的全部资源。
2.土地与土壤、国土、土地资源有什么区别?土地和土壤不是一个概念,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地的含义要比土攘广泛得多。
土壤只是土地表层的附属物,人力可以搬动土壤,却无法搬动土地。
严格地说,土地与国土也不是一个概念.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就其广义而言,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它的下层和上空。
土地和土地资源也是有区别的,土地资源是指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用以创造财富——产生经济价值的这部分土地。
目前人们还很难断定,哪部分土地是绝对不能利用,不能为人类创造财富,绝对无经济价值的,所以,土地和土地资源在习惯上是通用的。
3.土地与人口、环境是什么关系?人地关系也是土地供需平衡关系的重要体现。
因土地数量有限、而人口的数量在一定阶段都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变数。
土地所能承担的人口“负荷量”,亦称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它取决于自然条件,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等。
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生产力越低,土地所能承担的人口“负荷量”越小,反之则越大。
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巳日渐成为世界性的突出矛盾之一.土地与环境、生态的关系,是指土地生产力的保护和破坏对共它环境条件,甚至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
![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e8aa12c281e53a5802ffcc.png)
一.重点:1.土地的概念: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的自然—经济综合体.2.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自然: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质量的差异性功能的永久性。
经济:①土地供给的稀缺性②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③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3.④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⑤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4.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在各经济部门中分配和使用。
研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问题。
②土地财产制度:制度的制定是土地利用的重要内容,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③土地资产流转:土地权属转移和收益分配中的土地关系问题5.土地市场的特点:地域性竞争不充分性供给滞后供给弹性较小低效率性政府管制较严6.土地市场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1)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土地市场两种模式: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完全市场模式以土地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竞争模式(2)机制: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是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土地的供给机制土地的需求机制供求决定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7、中国城市土地市场有:消费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8.土地的经济供给影响因素: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给者的行为9.土地的需求及其供需平衡关系:农用地需求非农用地需求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影响10.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扩大土地利用面积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调节消费结构利用新技术保护土地资源二.思考题:1.土地功能:生产(养育)功能承载功能资源功能生态功能资产功能2.土地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特点1、国度和地域的差异性(因为土地经济学是一门实用学科,要求学科研究必须与该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密切结合)2、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土地经济学研究要服务于社会实践,随着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的领域和研究的重点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3、研究日益深化和细化城市土地经济学、农村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学、土地市场学、土地资产估价学、土地金融学3.土地与国土、土壤有何区别:国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土地经济学思考题
![土地经济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ac297f561252d380eb6e5e.png)
思考题1.如何针对土地的特性发挥土地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关键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节约使用;根据质量差异性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合理配置投入要素2.请分别从土地问题产生的三点原因寻找我国存在的土地问题。
(我国面临的主要土地问题参考ppt1中16页3.资源利用和配合的最适度点应在哪个阶段?具体为哪一节点?答案参照生产弹性4.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该走规模化经营道路还是小农户道路?5.我国实现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1)向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的深度进军,实行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2)积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行分工分业,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和比较效益,进而启动土地规模经营质的跨越;(3)在发展城市经济和二、三产业的同时,坚持长期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分工和农业用地规模经营;(4)要建立和改善土地流转机制与人口、劳动力离土离乡机制。
(5)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总的是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个转变。
6.怎样实现土地规模利用?7.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人均土地资源数量少;2、耕地数量大幅下降;3、土地质量退化严重:(1)土壤侵蚀(2)土地沙漠化;4、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5、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8.怎样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什么是可持续发展?9.铅笔的所有相关生产者,大部分互相不认识,也不知道各自产品的最终目的,又没有统一的指挥,怎样就源源不断地制造出铅笔来?使用铅笔者对铅笔的知识为什么可以如此之少?凭借如此之少的知识,花费如此之低的代价,就可以得到铅笔,道理何在?如何协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以上生产秩序的基础是什么?答:分工、专业化理论;价格理论;关于信息和知识的理论;理性主义改造方案;自给自足方案;看不见的手与感受到的制度10.农村土地制度的问题与创新;城市土地制度的问题与改变。
11.决定土地需求的主要因素?1、人地比例或人口密度;2、土地(耕地)质量;3、人们利用土地的知识与技能;4、人口与人力因素引起的其他诸多因素,如土地价格、生活质量……5、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2.影响土地自然供给的因素?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原气候条件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具有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具有一定的交通条件1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土地的自然供给总量人们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社会需求土地产品的价格交通运输条件14.城市土地市场发育现状:1、有偿供地范围、方式已经制度化2、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已经法制化3、市场交易管理逐步规范化4、市场服务开始信息化5、中介服务正在市场化15.城市土地市场发展为了展望:1、有偿供地范围扩大,方式规范2、市场公平程度提高,竞争更加平等3、政府调控市场的手段日趋市场化4、土地交易不断规范5、中介组织不断扩大6、房屋市场与土地市场关系更加密切16.我国在取消农业税后,是否还存在级差地租Ⅰ?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是否也应该根据土地的质量差异而定?17.为什么我们的农民很贫穷,超额利润分配给了谁?18.地价的影响因素:1 一般因素土地制度城市规划城市性质及宏观区位土地利用计划土地相关政策人口状况与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安定状况2 区域因素位置基础设施条件规划限制环境质量3 个别因素面积、位置、形状、进深比容积率、土地开发程度产权状况、使用年期19.地价的变动规律:1 地价呈整体上升趋势。
土地利用规划学思考题(课件选择+复习思考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思考题(课件选择+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72c0a25fbfc77da369b104.png)
第一章判断题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对)2.人类可以通过移山填海、围湖造田等增加土地面积。
(错)3.土地具有增值性,所以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土地回馈人类的报酬就会增加。
(对)4.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对)5.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因此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就是该区域内的全部土地。
(错)6.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土地市场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
(对)单选题1有人说,对土地的投资是风险最小的投资,这主要体现了土地( C )。
A.报酬递减的可能性B.永续利用的相对性C.增值性D.经济供给的稀缺性2.(B)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第一资源,是各种资源之首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 D.气候资源多选题1.土地权利是多个权利的集合,包括土地的[ ABCDE ]等。
A.所有权B.使用权C.租赁权D.抵押权E耕作权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有(ABCDE )A.后备土地资源有限B.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C.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D.水土资源不平衡E.森林覆盖率低3.国家领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ABCE)A.领陆B.领水C.领空D.专属经济区E.领陆和领水的底层土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
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人们为了改变并控制土地利用方向,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和时间上实现该优化组合的安排。
土地利用结构:一个地区范围内各种用途的土地面积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
土地利用布局:与土地利用结构相联系的各类用地的空间分布。
土地利用形式:土地利用的具体形式和方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见第三章2、土地有哪些特性?1、土地物质的自然性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4、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5、土地位置的固定性6、土地属性的两重性3、简述土地的功能1、养育(生产)功能。
土地管理学复习思考题_201203
![土地管理学复习思考题_201203](https://img.taocdn.com/s3/m/5bc55f1afc4ffe473368abb1.png)
地价调控措施
简述民国时期土地管理
(1)孙中山平均地权理论体系 a.平均地权思想渊源;b.平均地权实施理由;c.平均地权 与政治建设 (2)平均地权实施办法:规定地价、照价征税、照价收购、 涨价归公。 (3)地籍整理 a.地籍测量:做法和大陆 80 年代的土地详查类似,在城 镇和农村开展。 b.土地登记:地籍测量完成、标准地价公布后进行,总 登记和变更登记。 (4)土地管理法规 主要有土地法、土地法施行法、地政部组织法和各种规 则. (5)土地管理机构:内政部地政司,后设地政部,四个司。 (6)民国土地管理特点 a.以平均地权为基本目标 b.维护土地私有制
度,故又称为“德国土地登记制度”;第三种是(
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可分为农业生产用地指标、农业建设用地指标、 土地用途管制主要在(
四、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RS 的中文含意是( ) 。 A.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地籍信息管理系统 农村土地改革的( )阶段,其土地所有制特点是:所有权股份制、统一使用 权、土地和劳力双报酬制。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c.重视土地立法 d.全国统管土地 e.以地籍管理、权属管理、地价管理(税收)为核心 f.总体评价(实施效果) 简述台湾市地重划 (1)市地重划功能 (2)市地重划要点 *重划前产权、地上物、地价明晰 *规划、施工 *土地分配设计及负担计算 *召开公听会 *抵费地标售 *经费结算 (1)负载功能 (2)资源功能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旅游资源 (3)资产功能 a.保值(对比房产保值功能) b.增值(对比房产增值功能) 行政手段有两类:一类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命令; 另一类为个别事件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 。指领导者运用行 政权力,通过强制性行政命令,直接指挥管理对象,按行政 系统自上而下实施管理的方法。 (1)形式:命令、指示、规定、通知、条例、章程、指令计 划、许可。 (2)功能: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特点:权威、强制、直接、单一、无偿。 (4)局限性:受管理者水平限制、横向沟通困难、效率低、 不利子系统发挥积极性。 土地利用计划按控制程度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 划。 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可分为农业生产用地指标、农业建设 用地指标、非农业建设用地指标和土地开发整理指标四类指 标。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含义 (2)调查的单位和基本单元 (3)调查内容 (4)地籍调查主要成果 (1)土地市场交易的是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入市、入 股问题) (2)土地使用权期限性(70、40、50 年) (3)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价格、用途价格、空间价格(三维 空间、四维空间)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8b553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c.png)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课后思考题答案1、企业在使用固定过程中发生更新改造支出应计入()。
[单选题] *A.长期待摊费用B. 固定资产清理C.营业外收入D. 在建工程(正确答案)2、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应计入()科目。
[单选题]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长期待摊费用D.管理费用(正确答案)3、.(年浙江省高职考)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的是()[单选题] *A预测B决策C计划D控制(正确答案)4、企业购入的生产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其发生的专业人员服务费用计入()科目。
[单选题] *A.“固定资产”B.“制造费用”C.“在建工程”(正确答案)D.“工程物资”5、当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发起式方式设立时,发生的筹资费用可以直接计入()科目核算。
[单选题] *A.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财务费用C.资本公积D.冲减“股本”6、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根据()作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待竣工决算后再作调整。
[单选题] *A.市场价格B.计划成本C.估计价值(正确答案)D.实际成本7、某企业去年发生亏损235 000元,按规定可以用本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去年全部亏损时,应当()。
[单选题] *A.借:利润分配——弥补亏损23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5 000B.借:盈余公积23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5 000C.借:其他应收款23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5 000D.不做账务处理(正确答案)8、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税金及附加”的是()。
[单选题] *A.消费税B.资源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D.增值税的销项税额(正确答案)9、实收资本的增减与变动超过注册资本的(),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者验资证明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单选题] *A.10%B.15%C.20%(正确答案)D.30%10、.(年浙江省第一次联考)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这句话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是()[单选题] *A坚持准则B客观公正C诚实守信(正确答案)D廉洁自律11、.(年温州二模考)以下不属于会计事项的是()[单选题] *A结转当年取得的利润B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C将闲置资金用于投资D与租赁公司签署设备租入协议(正确答案)12、下列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有()。
土地资源学思考题2014-12
![土地资源学思考题2014-12](https://img.taocdn.com/s3/m/48caa4f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79.png)
⼟地资源学思考题2014-12《⼟地资源学》思考题张舵整理1.⼟地、⼟地资源概念以及⼟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地:是由地球陆地表层⼀定⽴体空间内的⽓候、⼟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及植被等⾃然要素构成的⾃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了⼈类活动对其利⽤和改造的结果。
因此,⼟地⼜是⼀个⾃然经济综合体(Physical-Economic Complex)。
(2)⼟地资源:在⼀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可利⽤的⼟地。
(3)⼟地资源的基本特征(8个):⼟地⽣产⼒、区域差异性、可更新性、动态性、多功能性、⼟地资源优化配置、资产性和增值性。
2.⼟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科学理论:解释功能、应⽤功能科学研究:认识⾃然、利⽤⾃然(1)⼟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1)⼟地、⼟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
2)⼟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与⼟地⽣态系统特征研究。
(2)⼟地类型和⼟地资源类型:⼟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1)⼟地类型和⼟地资源类型的划分⽅法,包括划分的标准和原则;2)⼟地类型和⼟地资源类型的区域分布规律;3)⼟地类型和⼟地资源类型的相互关系(3)⼟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1)⼟地资源调查2)⼟地资源评价(4)⼟地⽣产潜⼒与⼟地⼈⼝承载⼒:⼈与⼟地的定量关系研究1)⼟地⽣产潜⼒分析⽅法2)⼟地的投⼊与产出分析3)⼈⼝承载能⼒分析4)⼟地利⽤中长期规划5)基本农⽥保护规划6)粮⾷安全与耕地保护战略(5)区域⼟地资源的开发利⽤研究1)区域⼟地利⽤优化模式研究2)区域⼟地资源的综合整治和开发(6)⼟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1)⼟地资源保护应该包括对⼟地资源数量上的控制和质量上的退化防治。
2)⼟地资源管理:⼟地利⽤的空间布局、规划、地籍(技术管理)⼟地利⽤动态监测国⼟规划与经济决策(宏观调控)⼟地管理制度与体系(制度和法规)3.⼟地资源学研究应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地资源学的常⽤研究⽅法有哪些?(1)思维模式:系统思维、问题导向思维、⾃然伦理思维、动态思维、⽣态经济思维(2)常⽤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景观⽣态学⽅法、现代信息技术、社会经济分析⽅法4.影响⼟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的⽓候要素有哪些⽅⾯?太阳辐射(光)、热量(温)、降⽔(⽔)三个⽅⾯5.从⼤、中、⼩区域三个⾓度论述地貌因素是如何影响⼟地资源的特征?举例说明。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复习思考题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68ed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2.png)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复习思考题土地利用规划重点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总结1、名词解释:土地、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是地球表层的特定地域,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地质、动物、人类劳动结果所组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
其水平范围,包括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其竖直范围是由大气层、地表层和地下层所组成。
土地利用: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动,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人们为了改变并控制土地利用方向,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和时间上实现该优化组合的安排。
2、土地有哪些特性(1)土地的自然特性土地物质的自然性与整体性、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与土地性能(质量)的地域性、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属性的双重性(2)土地的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3、简述土地的功能养育(生产)功能、承载功能、仓储(资源)功能、景观功能4、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土地利用微观规划(内部规划或详细规划) (5)制定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政策与措施5、试述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体系(1)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土地供需预测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分区与重点项目布局居民点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水利工程用地规划农业用地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费效分析和规划实施(2)体系:①按规划性质(任务)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详细规划)②按规划期限分:长期规划:10年以上,一般为15年、中期规划:5-10年、短期规划:5年以下③按规划空间范围分: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④按规划对象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土地利用规划⑤按规划区域性质分:行政区土地利用规划、自然区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6、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1)准备工作阶段:班子、经费、业务培训、规划任务书、工作计划、工作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经济学原理复习思
考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土地经济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土地是指()
A、土壤
B、陆地及其陆上水域
C、纯陆地部分
D、地球的表面
2、准确的说,现实的土地应该是()
A、自然综合体
B、经济综合体
C、自然经济综合体
D、均不是
3、在实际中人们应该节约使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由于土地()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4、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一般因素是()
A、地块的面积
B、交通条件
C、土地利用规划
D、社会因素
5、适用于城市及郊区土地市场发育较好的地区而不适用于农村和农用土地价格评价的方法是()
A、土地批租法
B、市场比较法
C、预期价值法
D、剩余法或假设开发法
6、设市场的供求函数为:S:P=30+2Q, D:P=120-Q,则均衡价格为()
A、90元
B、75元
C、30元
D、150元
7、耕地的供求变化主要受()的影响
A、社会经济
B、人口数量
C、人均占有粮食数量
D、自然环境8、就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上升,商品的需求量()
A、下降
B、增加
C、无法判断
9、稳定的蛛网模式的原因是()
A、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
B、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C、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
D、都不对
10、如果存量市场的均衡价格P e大于流量市场的均衡价格P n时,新增土地开发投资()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判断
1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存在()
A、闲置
B、过度需求
C、供给等于需求
12、单一市场的均衡模式是建立在土地供给()的基础上
A、富有弹性
B、完全弹性
C、毫无弹性
D、缺乏弹性
13、衡量农业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是()
A、建筑密度
B、容积率
C、垦殖系数
D、土地利用系数
14、已知年利率r为5%,则现在的1000元相当于10年后的()
A、1629元
B、1000元
C、1050元
D、1500元
15、非生物部分的基质是指()
A、土壤
B、太阳能
C、空气
D、化学因素
16、衡量绿化面积大小的基本指标是()
A、绿地率
B、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C、绿化覆盖率或绿被率
17、土地区位理论作为一种学说产生于19世纪,其标志是()
A、《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B、《论工业的区位理论》
C、《德国南部的中心区》
D、《区位经济学》
18、按照“屠能圈”的理论围绕城市消费中心形成一系列的同心圆,第二圈应发展()
A、种植园艺作物
B、发展林业
C、种植农作物
D、实行粗放的三年轮作制;
19、提出城市区位理论的是()
A、屠能
B、韦伯
C、克里斯塔勒
D、勒施
20、真正被称为现代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创始人的是()
A、威廉·配第
B、杜尔阁
C、李嘉图
D、马尔萨斯
21对生产活动来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最佳选择的范围应在报酬变化的()阶段之内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2、当取得总产量的最大时()
A、边际产量递减
B、边际产量最大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递增
23、当在面积为50亩的土地上,投入的劳动力的工资费用为5000元,资本的消耗为20000元,经营资本所需支付的利息为1000元,则该土地的集约经营度为()
A、450元/亩
B、520元/亩
C、630元/亩
D、710元/亩
24、当企业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其各种投入量增加的比例时为()
A、规模收益不变
B、规模收益递增
C、规模收益递减
25、当土地规模扩大幅度等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为()
A、固定规模报酬
B、递增规模报酬
C、递减规模报酬
26、考虑本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根据耕地面积及农业劳动力数量或农户数量,确定适度经营规模称为()
A、必要规模
B、内部可能规模
C、外部可能规模
27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A、土地所有制
B、土地使用制
C、土地管理
D、土地利用技术
28、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用,从土地经济关系的实质来看,是一种特殊的()的有偿转移。
A、使用权
B、土地所有权
C、占有权
D、处分权
二、简答题
1、土地的经济特性有那些?
2、什么是土地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二者有何区别?
3、增加土地供给的措施有哪些?
4、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哪些表现?
5、土地利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6、土地利用的基本经济原则包括哪些?
7、为什么说森林资源在植物资源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8、什么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二者有何关系?
9、简述韦伯的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0、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11、如果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出物的价格,如何确定最佳投资点(即最佳经济效益),
12、什么是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哪些特点?
13、如何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具体标志?
14、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期,利用三种评价方法得到的适度土地经营规模往往是不同的,这
15、土地所有制与土地使用制的关系
16、土地国家管理的内容、目的与任务
17、我国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问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