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合集下载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紧急广播业务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紧急广播业务
维普资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i _ .... .
s } s^ I e

M M


题移动多媒体广播 页一Ⅺ 一
( M ) C B M
紧急广播业务
文 /国家 广 播 电 影 电 视 总局 广 播 科 学 研 究 院 张 定 京 陈德 林 王 颖 赵 良福 , /
图1
44 -

R DO&T LVS NIF R A IN 08 8 / W A I EE II O M T 20年 月 / WⅢC O N O W n
维普资讯
CMM
地方紧急广播播出 根据 C M 的总体架构 和紧急广播业务 的特 点 C  ̄B中的紧 状态的本地移动终端接收到地方紧急广播消息. M B / V
本文将详细介绍C M 中的紧急广播业务。 MB 伤亡、 财产损失、 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及公共安全时, 播业务的广播通信系统。
可以向公众迅 速通报 紧急事件和应急措施 , 以便进一步保护公众 的
生命财产安全。
国外发达 国家建设 紧急广播 系统 比较早 . 比较有名 的是美 国的 紧急警告系统(A :E eg nyAet ytm) E S m re c tr Ss e 和欧洲 的紧急通信
急广播面向全国播出全国紧急广播消息. 地方紧急广播面向本地播
出地 方紧急广播消息 。 紧急广播 系统如图 2 示。 所
22系统要求 _
《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出了 ,
指导性意见和具体要求。
C M 暑一种薷兴 叠 鼍 碴电说 补充蠢延伸, 以通适无 M B 可 搀 审 莲差 朗 同冬融 辱蓦恒携终方提售数亨 - J播电祝节 雷 住粤月务 C M 作 戈匿』 MB 一毛毒局 主导的、具有 自主知 产吸酶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信源压缩技术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信源压缩技术
维普资讯
C M M B
中 国 移 动多媒 体 广 播
0
1 In a
H曲 ¨ Hu № 刮 h e



n
l 0日
}|
移动多媒体广播 ( C M M B )


信 源压 缩技术
/ 文 /国 家广播 电影 电视 总 局 广播 科学 研 究 院 郭 晓 强 解 伟 王 东 飞 付 光 涛 李 小 雨 ,

终端等各方面 的技术 信源 压 缩是 移动多媒体广播 必不可 少 的组成部

视 频压 缩编码 技术与音频压 缩编码 技术经历 了若干 年的发展 压

分 主要 包括视 频压 缩编码 与音频压 缩编码 电视广播节 目的视频信


缩效率与 性能不 断提高 涌现 出许多国际标准 我国也研发并产生 了
. ,

2)
声音广播业 务中 音频压 缩编码 采用 DRA 标准


-
B


嘣H 2 6 4 同

. 、


样 被视为新


代 的信源 压 缩技术标准 J P E G 与


4
1 C \ M g 视锄
-
J P E G2 0 0 0 标准主 要 用于 静止 图像压 缩 J P EG 2 0 0 0 也用于 数字电影的
-
H
-


即使采用 新


代的信源压 缩标准 (H 2 6 4

A VS 等 )


2 6 3 H 2 6 4 等标准 H 2 6 2 等同于 MP EG 2 视 频 H 2 6 4 则被纳入 MP E G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标准进展核心设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标准进展核心设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年月R DI O &T L VISION INFOR M TI ON 广播电视信息RADI O &TELEVISION INFOR M ATION R ADIO &TELEVI SION I NFORMATION RADI O &TE LEVISION INFORMATI ONCM M B Speci al Is sue//RADIO &TELEVI SION INFORMAT引言CM M B 是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缩写,移动多媒体广播是指通过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供七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类终端如移动通信手机、PD A 、M P3/M P4播放器、数码相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接收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系统。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主管部门国家广电总局所确立的技术支撑体系是一个包括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实施指南、系统方案、设备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

在C M M B 技术工作组内各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研究和生产型企业的努力之下,2006年到2007年,移动多媒体广播系列标准已经成功地颁布了6个部分,这6个部分包括了调制、复用到紧急广播、数据广播、电子业务指南、条件接收等各个技术环节,初步形成了CM M B 的技术体制。

CM M B 核心设备的一致性、互通性和入网认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深入,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突出。

为此,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化的新一轮的重点之一是各项技术实施指南和核心设备测量规范的编写。

从2008年起,广电总局开始组织编写一系列核心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CM M B 的业务推进和产业发展。

2008年5月,《移动多媒体广播系列标准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的颁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目前,包括复用器、卫星上行广播信道调制器、编码器、紧急广播发生器、激励器、发射机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CM M B 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正在研究中,近期可望出台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文件。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 高效性
– 节目内容信息(多个频道播放的同一内容以及重播内 容)只传一份
– 大数据及XML描述的模型采用非专利的压缩算法, 减少对传输带宽资源的占用
• 可扩展性
– 提供增强ESG信息获取入口(URL),通过交互通道 获取
– 提供多种交互功能入口,便于将来增值业务的开展, 比如投票、竞猜、购物订购等
1/2、3/4
384*360
192*144
1/8
1/8,交错分布
携带16比特传输指示信息
15
系统数据率
星座映射
LDPC Code Rate
Data Rate per TS (Kbps)
Total Data Rate (Mbps)
BPSK
1/2
BPSK
3/4
QPSK
1/2
QPSK
3/4
16QAM
1/2
具有交互 功能终端
38
GY/T 220.4-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4部分
紧急广播
• 紧急广播是一种利用广播通信系统迅速向公众通 告紧急事件的业务。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造成或者可 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 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时,紧急广播提 供了一种迅速快捷的通告方式。
上行分发 信道Ku
下行广播 信道S
信号上行 传输系统
下行分发 信道Ku
中继器
增补 转发器
本地发 射机
广播信道
本地 节目 平台
通信网
接收终端
3
GY/T 220.1-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1部分 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CMMB的设计需求
• 对接收的要求

CMMB基础知识

CMMB基础知识

CMMB系统是如何构成的?
CMMB采用“天地一体”的技术体系,即:利用大功率S波段卫星覆盖全国 100%国土、利用地面覆盖网络进行城市人口密集区域有效覆盖、利用双向 回传通道实现交互,形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互动相结合、中央和地方相结合 的无缝覆盖的系统。CMMB的总体构成如图1
相对于数字电视,CMMB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12、CMMB的最大移动速度是多少?
目前CMMB已经做到了在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条件下稳定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13、CMMB接收终端是否需要外接天线?天线的类型是什么?
CMMB终端有多种,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是否外接天线。现在多数终端采用 和收音机一样的拉杆天线,但尺寸很小,一般尺寸在10厘米左右。
14、CMMB支持AVS吗?
2、CMMB有多少套节目,什么节目?
CMMB提供的广播电视节目套数,与信道带宽、调制参数、音视频编码码 率等因素有关。一般在1个传统电视频道8兆带宽中,可以至少传输8套电视 节目和10套广播节目。具体节目数量与节目内容根据各地情况具体确定。
3、CMMB节目是加密播出还是不加密播出,要获得CMMB服务需 要办理什么手续?
CMMB也是数字电视技术的一种。CMMB采用先进的编码、压缩、调制等 数字技术,专为7寸以下小尺寸屏幕便携接收终端提供广播电视节目服务, 具有移动接收、高效省电等传统数字电视所不具备的技术特点。
与国外的手机电视相比,CMMB的技术和业务上有什么 特点?
目前国外手机电视技术主要有美国的MediaFLO、欧洲的DVB-H、韩国 的T-DMB等。和这些技术相比,CMMB图像清晰流畅、组网方便灵活、 支持多种业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CMMB基础知识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是新兴媒体,是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 可以通过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网,向各种小屏幕便携终端提供数字广播电 视节目和信息服务,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看电视的需求。CMMB具有传输 节目套数多、图象质量高、画面清晰流畅、接收终端种类多、经济实用 等特点,给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接收方式带来变革,必将会成为人们 生活不可缺少的移动多媒体工具。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信源压缩技术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信源压缩技术

年月R DI O &T L VISION INFOR M TI ON 广播电视信息RADI O &TELEVISION INFOR M ATION R ADIO &TELEVI SION I NFORMATION RADI O &TE LEVISION INFORMATI ONCM M B Speci al Is sue//RADIO &TELEVI SION INFORMAT1引言C M M B 全称为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是指通过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方式,供七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终端如手机、PD A 、M 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接收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系统。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涵盖了信源、复用、信道、卫星、扩展业务、终端等各方面的技术。

信源压缩是移动多媒体广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压缩编码与音频压缩编码。

电视广播节目的视频信号,需要经过视频压缩编码,生成适合信道容量的压缩码流;电视广播节目与声音广播节目的音频信号,需要经过音频的压缩编码,生成适合信道容量的压缩码流。

传统的数字电视系统中,具有足够的带宽,提供的是广播级的高质量视频与音频信号,采用M PEG-2标准进行信源压缩,对于一路标清电视节目,传输速率基本在4M b ps 以上,而一路高清电视节目要到20M bps 以上,即使采用新一代的信源压缩标准(H .264、AV S 等),传输速率降低一半左右,仍需要占用很高的传输带宽。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其带宽资源非常有限,一路电视节目通常只能在500kbp s 内传输,而音频广播则需要更小的传输速率,这就要求音视频压缩编码选用低码率、高效的压缩方式,配置合适的音视频参数,采用先进的压缩技术,满足移动多媒体广播对信源压缩编码的要求。

M M B 信源编码系统采用低码率、高效率的音视频压缩编码,输出码流遵循R TP 协议,实现与复用系统的连接。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电子业务指南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电子业务指南

R ADIO &TELE VI SION INFORMATIONCM M B Speci al Is sue//R ADIO &TE LEVISION INFOR MA TION RADI O &TELEVI SION I NFORMATION RADIO &TELEVISI ON INFORMATI ON1引言在移动多媒体广播(CM M B )中,电子业务指南(El ec t r o ni c Ser v i ce G ui de ,简称ESG )是一种多媒体广播信息导航业务。

在系统中开展电子业务指南业务,终端用户能够获得多媒体广播业务的相关信息,如业务名称、播放时间、内容梗概等,从而实现快速检索和访问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

因此,电子业务指南被认为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广电总局正式颁布G Y/T 220.3-2007《移动多媒体广播第3部分电子业务指南》,该标准规定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电子业务指南结构、数据定义、封装和传输方式,这对于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开展非常重要。

2协议构成移动多媒体广播的业务传输环境复杂、带宽有限,终端省电,且业务本身具有强随机特性,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在充分考虑上述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具有高效性、高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等特点。

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由基本描述信息、数据信息和节目提示信息构成,如图1所示。

2.1基本描述信息基本描述信息描述了数据信息在ESG 业务的分配情况、更新状态等,该信息被封装在ESG 基本描述表(见图2)中经复用控制帧(M F_I D =0)承载传输。

移动多媒体广播(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文/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解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移动多媒体广播(C M M B )电子业务指南的技术构成及主要特点,并对终端的业务解析方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图1ESG 构成图SG基本描述表2E终端接收ESG时,将首先获取ESG基本描述表(标识号为0x06),利用该表提供的相关信息获取ESG业务,并通过更新状态及时发现ESG业务更新,其中:ESG更新序号:表示基本描述表的当前更新序号,在0~15范围内循环取值,当数据类型标识为“0001”(业务)和/或“0101”(业务参数)的信息发生变化时,ESG更新序号递增加1。

什么是CMMB?

什么是CMMB?

什么是CMMB?CMMB 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的缩略语简称,意为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CMMB 主要面向手机、PDA 等小屏幕便携手持终端以及车载电视等终端提供广播电视服务。

CMMB 的主要特点是:(1)可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信息和紧急广播服务,实现卫星传输与地面网络相结合的无缝协同覆盖,支持公共服务。

(2)支持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上的小型接收终端,接收视频、音频、数据等多媒体业务。

(3)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可运营、可维护、可管理,具备广播式、双向式服务功能,可根据运营要求逐步扩展。

(4)支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运营体系,具备加密授权控制管理体系,支持统一标准和统一运营,支持用户全国漫游。

(5)系统安全可靠,具有安全防范能力,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要求。

CMMB 国家规划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首先要为2008 年奥运会服务,其优势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及时的赛事进展和结果,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明确表示:2008 年奥运会期间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将投入全面运营。

2006 年底,完成地面补点试验网建设,进行系统的试验;2007 年中,完成地面补点示范网建设,开始商用试验。

2008 年,启用卫星系统,形成全国网络,正式开始运营,为2008 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

CMMB 信号覆盖的城市目前CMMB 所覆盖的城市主要包括各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本着服务奥运的原则,也覆盖到了单列出来的奥运城市,总计为37 个。

在这些城市的主城区室外,以及有窗户的室内较浅处均能收到信号。

具体包括北京、上海、天津、。

中国移动CMMB原理介绍1

中国移动CMMB原理介绍1


原理简介: CMMB手机电视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中广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利用CMMB技术推出的电视产品, 其市场推广名为“手机电视”。它是利用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技术推出的便携式的移动的多媒体广播电视产品。目前CMMB所有产品统称为“手持 电视”。 CMMB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可运营、可维护、可管理, 具备广播式、双向式服务功能,支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运营体系,具备加密授权控制管理体系, 支持统一标准和统一运营,支持用户全国漫游。 系统基本技术参数: 广播频段:U频段(470-860MHz) 中山市CMMB发射频点: DS-40 730MHz 视频压缩标准: H.264 音频压缩标准:DRA 调制方式: OFDM 映射方式:BPSK QPSK 关参数 CMMB网络设备室外直放站主要用的50W和200W的设备,室内分布用的型号根据覆盖区域不同使用 0.1W至200W不等。



CMMB发射系统 500W风冷式CMMB数字电视发射机,用于广电高山发射台站或具地理优势的移动基站,主要实现大 面积区域的覆盖。500W发射机大站在空阔区域可实现半径5~10公里的路面覆盖,在城市密集楼群区 域可实现半径3~5公里的路面覆盖,及室内浅覆盖。
CMMB发射点系统图
500W设备图

网络覆盖模式 为更好地利用目前的广播电视频率资源,CMMB使用单频网的模式进行覆盖,即在同一覆盖区域的 发射站点使用相同的信号源及发射频率,通过GPS同步设备,实现各个发射点间信号的同步发射覆 盖。 在单频网站点建设的同时,通过使用小功率补点设备,实现对政府机构、移动营业、终端卖场、工 业区等重点区域的覆盖。 CMMB单频网组网示意图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数据广播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数据广播
维普资讯
f B
I : £ 嫠曩簏爨
CMME Sp ca s u N e iI s e l
移动多媒体广播 ( MB C ) M
数据广播
文/ 国家广播 电影电视总局广播 科学研究院 陈德林 张定 京 王颖 / /
1引言
的、 一种利用广播信道传输数据流或数据文件 的增值业务 . 为用户 可
台设备,有可能是好几台设备,对应于不同的协议层次。
数攒 播



廿——一Biblioteka ’器 l‘削 J— 箨_ — — }
虹 再袖菇
L l㈣ : J i nl
, /
约定了数据 文件的 专 广播标准对文件模式数据业务进行 了详细的定义, 分割方法, 文件片的封装语 法 A FT文件 的语法结构 , A 文件 的分 FT 题 T片的封装语法 。 I一一 A -割方法 ,F 贝
星数字电视 . 适用于 有线 、 地面或卫星数字 电视 的数据广 播标 准不能 动多媒体广播 第 5 部分 :数据广播》 20 年 1 2 日发布 . 08 . 08 月 1 2 0
全盘 照搬到移 年 2 1 月 日开始实施。 从标准号 可以看 出 . 该标准是广 电总局颁布 的

动 多媒体 广播 C ̄,系列标准 的第 五部分 , / B V 前面颁布的几个标准是该标 准的基础 。
T2 052 0 。 2 . - 0 8
提供诸如交通导航.股票行情、阳光政务、文件下载等数据信息服
务。 可以借助回传信道开展交互业务, 如视频点播、 电视购物等。 图
1 是数据广播系统的结构 图。
本文首先对C M 的数据广播标准进行简要的分析.其次介绍 MB

cmmb概述

cmmb概述

新媒体沙龙
Question 3
能举出2种以上CMMB的终端类型吗?
新媒体沙龙
终端与用户
终端类型:TD手机,车载GPS,MP4,上网本,数码
相框,电视棒……
新媒体沙龙
终端与用户
2009年底,终端用户已达100万。 2010年发展目标为1000万终端用户,未来5年,实现基 础业务用户数量超过1亿,增值业务用户数量超过4000 万。 目前有将近1000家企业生产了CMMB终端。 芯片厂家超过20家。 2010年保守估计将有20%左右的中高端笔记本电脑和 上网本配备CMMB功能,全年CMMB笔记本电脑和上 网本出货量有望超过500万台。
新媒体沙龙
STiMi信道传输技术
(1) 信道编码和星座映射
STiMi技术采用了创新的LDPC构造方法和低复杂度的 译码方法,不仅提高了接收灵敏度,而且极大地降低了 整个编译码器硬件执行的复杂性,利于芯片实现。
新媒体沙龙
STiMi信道传输技术
(2)OFDM调制
STiMi采用OFDM调制,大大扩展了符号的脉冲宽度, 提高了抗多径衰落的性能。同时使各子载波上的频谱相 互重叠,但这些频谱在整个符号周期内满足正交性,从 而不仅保证接收端能够不失真地复原信号的,而且大大 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新媒体沙龙
CA体制
新媒体沙龙
Question 2
CMMB与流媒体式手机电视在技术体制上的主 要区别?各自优势与劣势?
新媒体沙龙
Question 2
CMMB与流媒体式手机电视在技术体制上的主 要区别?各自优势与劣势? 答:CMMB是广播形式的,单向网络,优点是 易于覆盖,单位成本很低,缺点是无法互动和 满足差别化需求 ;流媒体是双向网络,成本较 高,占用大量网络资源,优点是易于实现互动 和个性化内容。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技术及业务运营探讨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技术及业务运营探讨
的。
( )采用先进 的编 码、压缩 、调制 1 等数 字 技术 ,具有 移动 接收 、高 效省 电
的技 术 特 点 。 ( )面 向终端广 泛、可满足人 们随 2 时随地 接收 视频 、音频 、数 据等 多媒 体 业务 。 ( )C M 技术 具有 图像清 晰流畅 、 3 MB 组 网方 便灵 活 、支持 多种业 务 等特 点 , 多项 技 术 达 到 国际 先 进 水 平 。 ( )C M 系统具备广播式 、双 向式 4 MB 服 务功 能 ,可提 供数字 广播 电视 节 目、 综合信息和紧急广播等多种服务。 ( )具备加密 授权控制管 理体系 , 5 中 央 和 地 方 相 结 合 , 统 一 标 准 、 统 一 运 营 ,支 持 用 户 全 国漫 游 。 ( )借 助卫 星 通 信 , 能很 好地 解 6 决移动 终端 ( 机 电视 )信 号流畅 的 问 手 题。 ( )C M 具 有 丰富 的 电视 内容资 7 MB 源,兼顾 国家媒体信息发布功能 。 ( )经 济 实 用 , 收 费 低 廉 ,C M 只 8 MB 向用户 收取 由C M 提供 的付 费类节 目服 MB 务费 ,还提 供部 分 公益类 免 费广播 电视 节 目服 务 。 2 4 C M 标 准 的优 势 . M B 作 为广 电行 业标准 的C M 具有 其他 MB 标准 所 不 可 比拟 的核 心 优 势 : ( )流畅 的传 输效果 。广 电借助卫 i 星通信 ,能极好 地解 决 移动 终端信 号流 畅 的 问 题 ; 电信 依 靠 基 站 做 不 到 , 电信 推 出的手机 电视 业 务 已经 证 明实 际效果 并不好。 ( )丰 富的多媒体 内容。广 电旗 下 2 的 电影 、电视和 广播 等传 统传 媒载 体 , 具有丰富的移动多媒体 内容 资源 。 ( )合理 的收 费模 式 。C M 通 过 3 MB 广播 方式进 行信 号传 输 ,而 不通过 下载 流量计 费,在 保证 传输 质量 的前提 下 , 能够 提供 极具 市场 竞争 力 的价格 。尤 为 重要 的 ,C M 兼顾 国家 媒体 信息 发布功 MB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维普资讯
别关注/ /
l c s nFo u
移动多媒体广播 ( MB C ) M
文/ 国家广 电总局广播 科学研 究院 解伟 , /
本文主要 阐述 了移动 多媒体 广播 (M ] C MB )系统构成及传输 方式,概
要 分析 了已颁布的信道 、 复用、电子业 务指 南等七个基础标 准, 最后 说明 了当前 C M M B的产业化进展情 况。
1 F c s/ 3 ou /
由图 1 以看 出 最终 覆盖到终端 的信号 包括 S 可 波段和 U波 段 两个网络 .其 中:
终端的省电需求.系统参数亦针对移动接收环境进行了优化设 计,其主要技术特点可以概括为: 1 适用于3 M z 0 0 H 的频率范围 . ) 0 H -3 0M z 支持8 H 和2 H Mz Mz
2 采用了高度结构化 、实现复杂度低的先进信道编码技术 )
LP D C码 .使信号 接收 门限大大 降低 ; 3 采用基 于 时隙的帧结构 和O D ) F M调制 技术 . 为终端省 电提
供了良好的机制, 并充分适应宽带无线传输的恶劣环境。 充分考 虑了手持终端对实现复杂度和功耗的要求 采用时隙技术大幅降 低终端接收功耗. 可以保证手持终端长时间连续接收广播电视节 目 (~5 4 小时以上) 时隙的片长参数选择充分考虑到了省电有 .
信 号 .放大后 使用 S 波段发射 。
4 采用逻辑信道技术 .可以灵活配置.适用于实时广播电 )
视 、数据广 播等 多种 业务 :
5 采用控制参数和业务数据分离传输的方式 . ) 将关键的业务 辅助信息和信道调度控制信息放置在专用的高保护率信道中传 输 能够很好适应无线传输恶劣环境: 6 采用信标技术.实现复杂多变的无线信道的快速同步: )

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补点设备

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补点设备
泽仕通科技有限公司

简 介
CMMB ( 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 中国移动多媒 体广播的简称,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多种移动终端的系统。CMMB的卫星信号使用S波段(频率范围在 1.55—3.4GHz的电磁波频段 )进行覆盖,城市地面信号使用U波段( 频率范围在470-798MHz的电磁波频段 )进行覆盖。实现“天地”一 体覆盖、全国漫游,支持25套电视和30套广播节目。2006年10月24 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俗称手机电视) 行业标准,确定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

应用范围
城市信号遮挡区的覆盖 交通沿线、地铁系统的覆盖 边远城镇、农村的预失真技术 全自动智能监控系统 采用ICS自激保护及输出开路保护功能 省电功能 一体化室外机箱,全天候应用 支持交流、直流及太阳能等多种供电模式


产品种类
CMMB异频补点设备 CMMB异频补点设备 即移频,是将接收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后,并移频到指定的频段 后再转发到覆盖阴影区域,在覆盖区域再还原为原先的信号进行覆盖。 可弥补移动通信网络中信号覆盖不足的区域,它能比同频直放站提供更 广的覆盖,并可以更低廉的投资成本为无法铺设光纤的区域解决覆盖问 题。

主要技术指标
参数 工作频段 每载波带宽 最大增益 最大输出功率 接收范围 自动电平控制 信道内波动 带外抑制 偏离指配频率≥16MHz ≤-60dBc 静噪功能 时延 噪声系数 端口驻波 供电电压 具备 ≤13us ≤5dB ≤1.5 AC 175~265V
指标要求
470~798MHz 8MHz 110±3 dB 30~53(+0/-2)dBm (功率可选) -40~-70dBm 在最大输出时,Pin再增加≤10dB时,△f0≤2 dB;Pin 增加≥10dB时,△f0≤2 dB或关断输出 ≤1.0 dB(峰峰值) 偏离指配频率≥8MHz ≤-30dBc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CMMB的特点
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的缩略语,意为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

通过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网主要面向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提供数字音视频和信息服务。

CMMB在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条件下,稳定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CMMB工作在UHF波段:470-798MHz,射频信道带宽8MHz(也可2MHz)。

CMMB是多载波系统,共有3076个载波,载波间隔为2.44140625kHz,使用的调制方法有2PSK(BPSK)、QPSK、16QAM,CMMB可提供的数据率为:2.046Mb/s-15.165Mb/s。

*系统构成
CMMB发射机
1 发射机整体构成
CMMB发射机是产生大功率CMMB射频信号的设备。

地面覆盖的发射机工作于UHF波段。

发射机主要由激励器、高频放大器、电源系统、冷却系统和控制
显示系统组成。

图10-9-1所示是1kW CMMB发射机(成广电产)原理方块图。

图10-9-1 CMMB发射机原理方块图
2 CMMB激励器
CMMB激励器是发射机的核心部分,其技术指标对发射机的技术性能起决定作用。

激励器的功能是产生符合技术规范的CMMB基带信号,进行D/A转换、频率变换和监控,完成从输入的打包数据流(PMS)到符合标准的有一定电平要求的RF信号,然后送入后面的RF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

图10-9-2所示CMMB激
励器原理方块图。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CMMB进入词条搜索词条帮助设置百科名片CMMB 和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是同义词,已合并。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的系统,利用S 波段信号实现“天地”一体覆盖、全国漫游,支持25套电视和30套广播节目。

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俗称手机电视)行业标准,确定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规定了在广播业务频率范围内,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广播信道传输信号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适用于30MHz 到3000MHz 频率范围内的广播业务频率,通过卫星和/或地面无线发射电视、广播、数据信息等多媒体信号的广播系统,可实现全国漫游。

体系架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体系是利用大功率S 波段卫星信号覆盖全国,利用地面增补转发器同频同时同内容转发卫星信号补点覆盖卫星信号盲区,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构建回传通道,从而组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交互相结合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

地面发射中心将信号发向S 波段同步卫星后,同步卫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转发,转发后的S 波段信号直接被地面的接收终端接收下来,也可以通过增补转发器处理后被地面的接收终端接收下来。

该卫星还通过分发信道将信号发送给增补转发器处理,通过增补转发器处理后转发,对卫星覆盖的阴影区域进行增补。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是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传输环境复杂、东部地区城市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的特点,以及用户众多和业务需求多样化的情况,立足我国国情,通过吸纳成熟的先进技术设计的“天地一体化”的技术体系,拥有低成本、可快速实现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全国覆盖的优点,从而可以促进东西部“数字鸿沟”的弥合。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采用的STiMi 传输技术充分考虑了在我国开展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需求和特点,是一项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自主技术。

国家规划2006年底,完成地面补点试验网建设,进行系统的试验;2007年中,完成地面补点示范网建设,开始商用试验。

DTMB与CMMB规划

DTMB与CMMB规划

DTMB:数字电 视地面广播, 2006年启动, 2012年正式商 用
CMMB:移动 多媒体广播, 2006年启动, 2008年正式商

DTMB与CMMB 的共同点:都是 数字广播技术, 都采用了OFDM
技术
DTMB与CMMB 的不同点:
DTMB主要用于 固定接收,
CMMB主要用 于移动接收
DTMB与CMMB 的发展趋势:随 着技术的发展, DTMB与CMMB 将逐渐融合,形 成统一的数字广
交通行业:与交通管理部 门合作,提供DTMB与 CMMB的交通信息服务
汇报人:XX
添加标题
工作原理: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数字电视信号,实现地面电视节目的接收
添加标题
传输方式:采用COFDM(Coded Orthogon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编 码技术,将数据信号编码成多个子信道进行传输
添加标题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可以实现高清电视节目的接收
5G时代的 DTMB与CMMB 技术应用
DTMB与CMMB 技术在物联网中 的应用
DTMB与CMMB 技术在智能交通 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对DTMB与 CMMB技术的需求预测
DTMB与CMMB技术在全 球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DTMB与CMMB技术在广 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
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DTMB与CMMB技术对相 关产业链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数字电视市场: DTMB和CMMB作 为数字电视标准, 市场需求巨大
移动电视市场:随 着移动设备的普及, 移动电视市场潜力 巨大
网络电视市场:网 络电视的兴起,对 DTMB和CMMB提 出了新的需求
海外市场:DTMB 和CMMB在海外市 场的推广和应用, 为市场前景提供了 新的机遇

cmmb数字电视

cmmb数字电视

cmmb数字电视CMMB数字电视摘要: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移动多媒体服务。

本文将介绍CMMB数字电视的概念、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在中国数字电视市场的应用前景。

第一部分:引言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移动多媒体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CMMB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多样化的移动多媒体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本文将深入探讨CMMB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在中国数字电视市场的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CMMB数字电视的概述2.1 CMMB数字电视的定义2.2 CMMB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2.3 CMMB数字电视的技术特点第三部分:CMMB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3.1 CMMB数字电视的起源3.2 CMMB数字电视的发展进程3.3 CMMB数字电视的国内外应用情况第四部分:CMMB数字电视的技术特点4.1 CMMB数字电视的频谱利用效率高4.2 CMMB数字电视的高效视频压缩技术4.3 CMMB数字电视的多样化服务4.4 CMMB数字电视的覆盖范围广第五部分:CMMB数字电视在中国数字电视市场的应用前景5.1 CMMB数字电视的市场潜力5.2 CMMB数字电视的竞争优势5.3 CMMB数字电视的发展前景第六部分:总结本文通过对CMMB数字电视的概念、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前景的分析,认为CMMB数字电视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CMMB数字电视将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移动多媒体服务,助力中国数字电视市场的繁荣发展。

浅谈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浅谈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播 、 急 广播 业 务 、 紧 电子 业 务 指 南 等基 本 业 务 , 同时也
动多媒体广播的政府性标准 。
1 C MMB系统 架构
移 动多 媒体 广播 系 统 网络覆 盖 的空 间段 采用 卫 星
S K 波段相结合 , 面传输采用 s u 、u 地 、 波段相结合 , 形 成 了一套 “ 天地一体” 同覆盖网络 , 合在全 国范围 协 适 内实现多城市 、 跨地区的业务开展 , 实现了对地面和空
间 区域立 体 的 、 程全 网的无 缝 覆盖 。 全 地 面 发射 中 心将 信 号 发 向 S 段 同步 卫 星后 , 波 同 步 卫 星对 接 收 的信 号 进 行 转 发 , 发 后 的 s 段 信 号 转 波 直接 被 地 面 的接 收终 端接 收 下来 , 可 通 过 增 补转 发 也 器 处理 后 被地 面 的接 收终 端 接 收 下 来‘ 。该 卫 星还 通
容错 复 用 、 端 省 电等 多种 自主 创 新 的先 进 技术 , 终 利 用 卫 星 覆 盖 面广 、 建设 周 期 短 、 效 快 的特点 , 见 结合 地
C MMB即 C iaMo i lme i B od at g 中 hn bl Mut da ra c s n ( e i i
C MB M 的核心技术是 S i i它是广播科学研究院 TM , 在 当初地面数字 电视标准 TM 方案的基础上研制的 , ii
以 实 现 面 向 手 持 式 终 端 的 广 播 电视 和 信 息 服 务 。
S i 技 术 着 重 性 能 与效 率 相 结 合 , 进 性 与 适 用 性 T Mi 先
国 移 动 多媒 体 广 播 ) 指 通 过 卫 星 和 地 面 无 线 广 播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0
1101
1100
1010
Q
3 0010
10
1011
1 10
1111
1 0011
10 1 10
1 0111
10
1110
3 0110 10
0000 比特顺序: b0b1b2b3
0001
3
10
Hale Waihona Puke I01010100
16QAM
13
功能框图
14
系统参数
系统带宽
8MHz
2MHz
信号带宽
7.512MHz
64.5/13.8
3/4
96.8/20.7
1/2
129.0/27.6
3/4
193.5/41.5
1/2
258.0/55.3
3/4
387.1/82.9
2.6/0.55 3.8/0.82 5.1/1.09 7.6/1.63 10.1/2.17 15.2/3.25
16
GY/T 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2部分:复用
什么是移动多媒体广播
❖ 采用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方式 ❖ 面向七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
手持终端如PMP(个人媒体播放器)、移动 通信终端、PDA(个人数字助理)、UMPC (超移动性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以及 车载、船载、机载接收机等接收设备 ❖ 随时随地接收音视频广播节目和信息服务等 业务
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统一标准、全国漫游 面向多种类型终端,单、双向广播互动结合
全程全网、无缝覆盖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构建回传通道实现交互
3
GY/T 220.1-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1部分 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CMMB的设计需求
❖ 对接收的要求
恶劣环境下的高质量接收(室内、室外、高速移动) 节电,低功耗接收 单一、小尺寸天线满足接收要求
❖ 对业务的要求
多种业务灵活组合 针对业务有效划分无线资源
❖ 对网络的要求
支持单频组网
5
CMMB广播信道技术
系统带宽 调制方式 外码 外交织 内码 内交织 扰码 帧结构
8MHz,2MHz 4K-OFDM(8MHz),1K-OFDM(2MHz) RS码 字节块交织 LDPC码(1/2、3/4) 比特块交织 复伪随机序列 基于时隙的帧结构
192*144
OFDM循环前缀
1/8
离散导频
1/8,交错分布
连续导频
携带16比特传输指示信息
15
星座映射
BPSK BPSK QPSK QPSK 16QAM 16QAM
系统数据率
LDPC Code Rate
Data Rate per TS (Kbps)
Total Data Rate (Mbps)
1/2
杂度实现 ❖ 提供接近香农限的纠错性能
11
比特交织
v 行入列出的块交织
v 交织深度
交织深度
BPSK 25ms
QPSK 12.5ms
16QAM 6.25ms
12
星座映射
Q 比特顺序:b0
0
1 2
1
1
2
2
I
1
1 2
BPSK
Q 比特顺序: b0b1
10
00
1
2
1
1
2
2
I
11
01
1
2
QPSK
1000
1001
9
时隙结构
v 每个时隙采用相同的结构:
1个发射机标识信号:用于鉴别信号来源
2个同步信号:用于快速同步和辅助信道估计
53个OFDM符号:承载数据
发射机 标识
同步信号 同步信号
OFDM符号
OFDM符号
OFDM符号
信标
53个OFDM符号
OFDM符号
10
LDPC编码
❖ 高度结构化的LDPC编码,码长9216比特 ❖ 包括两种码率:1/2和3/4 ❖ 码字结构经过优化设计,使解码器可以低复
1
CMMB系统结构
S卫星A S卫星B
同轨S波段双星网
广播电视 节目
节目集成平台
数据业务 内容
上行广播 信道Ku
上行分发 信道Ku
下行广播 信道S
信号上行 传输系统
下行分发 信道Ku
中继器
增补 转发器
本地发 射机
广播信道
通信网
接收终端
本地 节目 平台
2
什么是移动多媒体广播
地面大增功补率盲S区波补段点卫,地星面覆发盖射全插国入国本土地节目
视频编码
ES
音频编码
ES
数据 电子业务指南
复用
信道处理
用户管理
控制信息
20
主要特点(4)
❖ 支持多路业务再复用 ❖ 具有容错设计 ❖ 具有可扩展性
21
复用帧结构
广播信道帧
广播信道帧
复用帧0
复用帧1
复用帧0
复用帧头
控制信息表1
… …
复用帧头
复用子帧1
复用子帧2
网络信息表 持续业务复用配置表 持续业务配置表 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 短时间业务配置表 ESG基本描述表 紧急广播
主要特点(1)
❖ 高效设计,适合窄带数据传输
传统MPEG2传输流承载低码率多媒体业务的瓶颈
❖ 集装箱效应,由于每个TS包固定长度为188个字 节,每1个图像 帧是一个PES,而2个PES不能在同一个TS包内 。
❖ 用于描述节目的PSI信息开销 ❖ PCR等其它信息开销 ❖ 当业务码率为500kbps以下时,传输效率为80%以下。
子帧头 视频数据段 音频数据段
OFDM Symbol 52
• CMMB传输帧长度为1秒,划分为40个时隙 • 每个时隙具有相同的结构,包括信标和53个OFDM符号 • 每个广播业务占用一个或几个时隙 • 利于时隙开关支持终端节电设计
8
逻辑信道
• 逻辑信道分为控制逻辑信道和业务逻辑信道 • 控制逻辑信道传输系统控制信息,固定在时隙0 • 业务逻辑信道占用其他时隙,适配业务对QoS要求
6
主要技术特点
❖ 采用基于时隙的帧结构支持终端省电 ❖ 采用OFDM调制技术支持移动接收和单频组网 ❖ 采用LDPC编码和深度交织提高接收性能 ❖ 采用信标实现快速同步 ❖ 采用逻辑信道技术实现业务的灵活组合
7
25ms
TS0
TS1
帧结构
1S TS38 TS39
Beacon OFDM Symbol 0 OFDM Symbol 1
❖ CMMB复用协议有效传输效率达到95%以上,提高 15%~20%。
18
主要特点(2)
❖ 与信道传输标准紧密耦合
复用帧n
复用帧0 复用帧1
广播信道帧k-1
广播信道帧k
复用帧n
复用帧0 广播信道帧k+1
时隙39 时隙0 时隙1
时隙39 时隙0
其中:n39
19
主要特点(3)
❖ 灵活支持视、音频、数据等的承载
1.536MHz
子载波数
4096
1024
有效子载波数
3076
628
时隙个数
40
时隙长度
25ms
RS编码
176、192、224、240
外交织器行数
1/2LDPC 3/4LDPC
72、144、288 108、216、432
36、72、144 54、108、216
LDPC编码
1/2、3/4
内交织器
384*3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