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合成全息技术
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给您带来的穿越空间感
![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给您带来的穿越空间感](https://img.taocdn.com/s3/m/10b4842358fb770bf68a5504.png)
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给您带来的穿越空间感
360度全息幻影成像也被称之为三维全息影像、全息三维成像,一般由透明材料制成,用户裸眼就可观看立体影像,且在任何一个面都能清晰看到立体的展示物体。
全息幻影成像系统
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是用一种将三维画面悬浮在柜体实景中的半空中成像系统。
360全息幻影成像系统由柜体、分光镜、射灯、视频播放设备组成。
基于分光镜成像原理,通过对产品实拍构建三维模型的特殊处理,然后将拍摄的的产品影像或产品三维模型影像叠加进场景中,构成了动静结合的产品展示系统。
全息投影成像
由图解我们可以看到全息投影由四个视频发射器将光信号发射到这个锥体中的特殊棱镜上,汇集到一起后形成具有真实维度空间的立体影像而后又通过表面镜射和反射,观众能从锥形空间里看到自由飘浮的影像和图形。
这样的成像可以给人裸眼立体感,无需佩戴眼镜,像效果更加立体逼真。
全息成像系统不仅整体外形时尚,还可以作为新产品展示展览使用,为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增加时尚感和神秘感,为产品宣传增添色彩。
而具体3D全息投影技术的视频案例可以去南京投手科技网站观看,投石科技在全息设备技术上堪称专业,望有兴趣者前来咨询合作。
新光源领先 4K当道短焦齐发力 2012年中投影行业盘点。
全息术的发展简史
![全息术的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dcf0fd453b3567ec102d8ad6.png)
全息术的发展简史及现代应用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全息术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发展阶段,进而列举出全息术几项主要的现代应用。
关键词:全息术、干涉、衍射、记录、再现、应用引言:全息术也称全息照相,它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将物体反射的光波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再现,形成与原物体逼真的三维象,简单来说就是“干涉记录,衍射再现”。
全息术具有三维性、不可撕毁性、再现象的缩放性、信息量大等特点,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短短几十年,全息技术意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被广泛应用于近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本文主要介绍全息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以及现代应用中的几个方面。
全息术的四个发展阶段1.1阶段一汞灯作光源,同轴全息图全息照相技术是英籍匈牙利科学家丹尼斯·盖伯(Dennis Gabor)最先提出想法并发明的。
1947年他从事电子显微镜研究,而当时由于电子透镜的像差比光学透镜要大得多,限制了分辨率的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1948年盖伯提出一种用光波纪律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的方法——波前重建,即全息术,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想法,并制成第一张全息图。
从那时起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全息照相都是采用汞灯作为光源,是所谓的同轴全息图,它的±1级衍射波是分不开的,这是第一代全息图。
此阶段是全息术的萌芽时期,这时期的全息图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个是再现的原始象和共轭像分不开,另一个是光源的相干性太差。
因此,这十几年间全息术的进展较为缓慢。
1.2阶段二激光记录,激光再现,离轴全息图1960年激光的出现,提供了一种高相干性光源。
1962年美国科学家利思(Leith)和乌帕特尼克斯(Upatnieks)将通信理论中的载频概念推广到空域中,突出离轴全息术,就是用离轴的参考光与物光干涉形成全息图,再利用离轴的参考光照射全息图,使全息图产生三个在空间互相分离的衍射分量,其中一个复制出原始物光。
这样,就产生了激光记录、激光再现的第二代全息图。
基于傅里叶合成全息的彩色全息制作方法
![基于傅里叶合成全息的彩色全息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3e9e2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c.png)
基于傅里叶合成全息的彩色全息制作方法全息技术是一种记录并再现物体的光学方法,通过利用干涉现象记录物体的相位和幅度信息,能够实现真实的三维影像。
而彩色全息技术则可以更加逼真地还原物体的颜色信息。
基于傅里叶合成全息的彩色全息制作方法结合了傅里叶变换和全息技术,能够有效地记录并再现物体的彩色信息。
以下是基于傅里叶合成全息的彩色全息制作方法的步骤:1.收集物体信息:首先,需要收集物体的三维形状和颜色信息。
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激光扫描和摄像机拍摄等,获得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和颜色图像。
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点云和颜色图像进行处理,包括点云的滤波和重建,以及颜色图像的校准和去噪。
目的是消除噪声和误差,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3.数据转换:将点云和颜色图像转换到频域,使用傅里叶变换将它们转化为频率域中的复数振幅和相位信息。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或其他相关的变换算法来实现。
4.彩色全息生成:根据傅里叶变换后的频率域信息,在全息材料(例如银盐全息材料或光致聚合物)上产生三维的全息图。
方法包括将复数振幅和相位信息分别显示为幅度和相位调制的图像,并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形成彩色全息图。
5.彩色全息再现:使用适当的光源,将彩色全息图照射在全息材料上,产生全息波前。
当光波通过全息图时,会产生干涉现象,从而实现彩色的三维影像再现。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傅里叶合成全息的彩色全息制作方法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物体的颜色分布、光源的特性、全息材料的特性等。
此外,制作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各个步骤的参数,以保证最终的彩色全息效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傅里叶合成全息的彩色全息制作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娱乐产业等领域。
它可以提供更加真实和逼真的三维影像,为我们带来更加丰富和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基于傅里叶合成全息的彩色全息制作方法在未来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简单
![全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6a1f2a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b.png)
全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简单全息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光源把物体的全息图像记录下来,并通过激光光束重建出真实物体的三维像的技术。
全息图像能够将物体的形状、纹理和颜色等信息都以立体形式进行记录,其原理主要包括全息记录和全息重建两个过程。
全息记录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被记录的物体放在激光束的交叉区域内,这样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发生反射、散射和透射等光学过程。
其中的散射和透射光会与参考光波相干叠加,形成干涉现象。
而激光束通过物体后所产生的光波与被称为参考光波的激光束也会发生干涉,形成共轭光波。
这种共轭光波会被记录在摄像材料上,从而记录了物体在空间上所有的信息。
全息重建过程中,重建光束照射在摄像材料上,通过该材料记录的光波信息,可以提取出原始场景的特征信息。
当这些光波通过透镜聚焦后,会形成全息图像,可以呈现出物体的各种特征,如大小、形状和表面纹理等。
全息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显示技术领域,全息技术可以制作出真实感强的三维全息图像,可以应用在全息拍摄、全息幻灯片制作和全息电视等方面,并在医学、设计、动画制作等行业中得到应用。
再次,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全息技术可以被应用于文物的三维数字化保存和传播。
通过全息成像可以实现对文物的高精度记录,并在不破坏文物的情况下,重新展示其三维结构和纹理。
此外,全息技术还被应用于光学计算,如光学逻辑门、光学处理器和光学存储器等领域。
全息技术凭借其全息图像的三维信息表达能力,为光学计算提供了新思路。
尽管全息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潜在的应用,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全息技术在成像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这限制了其在实时应用中的应用。
此外,全息图像的制作还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昂贵的材料,这也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有望在未来得到解决,进一步推动全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全息技术原理
![全息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3fd60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4.png)
全息技术原理
全息技术是一种能够记录和再现物体三维信息的技术,它可以
在没有任何辅助设备的情况下,让人们直接观看到真实的三维图像。
全息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激光照射、干涉记录和再现三个步骤。
首先,全息技术的实现需要使用激光作为光源。
激光的特点是
具有高亮度和单色性,能够产生相干光,这对于记录物体的微小细
节至关重要。
当激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它会被散射、反射或透射,形成物体的光波场。
其次,全息技术利用干涉现象记录物体的光波场。
当记录物体时,需要将一个参考光波与被记录的物体光波进行干涉。
这样,在
记录介质上就会形成一种叫做全息图的干涉图案,它记录了物体的
光波场信息。
最后,再现是全息技术的最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将记录介质放
置在适当的光束下,可以再现出原始物体的三维图像。
当再现光束
照射到记录介质上时,它会激发出记录介质中储存的光波场信息,
从而再现出原始物体的全息图像。
全息技术的原理在物理学和光学学科中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它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光学干涉、光学记录介质和激光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全息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包括全息显微镜、全息照相、全息显示等领域。
总的来说,全息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激光照射、干涉记录和再现三个步骤。
它通过记录物体的光波场信息,并利用干涉现象再现出原始物体的三维图像。
全息技术的实现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它在科研、医学、工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全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全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42cae3172ded630b1cb68b.png)
全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_^ By Linda @ZJU一、全息技术简介全息术也称全息照相,其原理可用八个字来表述:“干涉记录,衍射再现”,其过程包括全息记录和全息再现两个过程:第一步是记录,即底片上以干涉条纹的形式存储被摄物的光强和位相;第二步是再现,即用光衍射原理来重现物体原来的三维形状。
普通的照相是利用透镜成像原理,在感光胶片上只记录被摄物体表面反射光的强度(振幅)变化——形成平面像,而对于反射光的位相信息却没有记录,而全息照相则是一种既记录反射光的强度,又记录反射光的位相的照相技术。
全息术有以下特点:三维性:因为全息图记录了物光的相位信息,再现时,可观察到如同真实物体一样逼真的三维图像。
当观察者改变位置时,可以看到物体后面被挡住的部分,可以看到逼真的三维图像。
不可撕毁性:因为全息图记录的是物光与参考光的干涉条纹,所以具有可分割性。
它被分割后的任一碎片都能再现完整的被摄物形象,只是分辨率受到一些影响。
再现像的缩放性:因衍射角与波长有关,用不同波长的激光照射全息图,再现像就会发生放大或缩小。
信息容量大:同一张全息感光板可多次重复曝光记录,并能互不干扰地再现各个不同的图像。
全息技术近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近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现代测试、生物工程、医学、艺术、商业、保安及现代存储技术等方面已显示出特殊的优势。
随着全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息技术的产品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市场、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二、全息技术发展史全息术的发展大约可分同轴全息术、离轴全息术、白光再现全息术、白光全息术等四个阶段。
1948年英国科学家丹尼斯·伽伯(Dennis Gabor)为改善电子显微镜成像质量提出了重现波前的理论,即全息照相技术,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由于当时没有好的相干光源,全息图的质量很差,所以研究工作进展较慢。
同轴全息术就是伽伯当时采用的技术,这一阶段主要是在1960年激光器出现以前。
全息技术核心总结
![全息技术核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507b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2.png)
全息技术核心总结1. 简介全息技术是一种能够记录并再现物体照片的三维影像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平面照片或者视频,在全息图中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细节和深度信息。
全息技术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艺术、娱乐等。
2. 原理全息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激光光束将物体进行记录。
具体步骤如下: 1. 使用激光光束将物体照射,形成物体的反射光; 2. 分割光束,将其中一部分光束照射至胶片,将物体的光场信息记录下来; 3. 在胶片进行显影处理,使得光场信息在胶片上形成干涉条纹; 4. 当原始激光光束再次通过胶片时,会与干涉条纹进行干涉,形成全息图。
5. 通过照明全息图,可以实现再现物体的效果。
3. 全息技术的应用3.1 医学应用全息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记录和再现三维影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疾病情况。
例如,在进行手术前,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全息图来制定更精确的手术计划,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精度。
此外,全息技术还可以用于医学教育和病例分享,为医学研究和教学带来了便利和新的机遇。
3.2 艺术应用全息技术在艺术创作中有着独特的魅力。
通过记录和再现物体的三维影像,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多维、立体的艺术作品。
全息艺术作品具有生动逼真的效果,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的深度和立体感。
全息技术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使得艺术作品更富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
3.3 娱乐应用全息技术在娱乐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全息投影技术可以用于舞台表演,使演员和舞台效果更加逼真。
全息投影还可以用于演唱会、展览等大型场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沉浸式体验。
此外,全息技术还可以用于游戏、虚拟现实等娱乐形式,为用户营造更加真实的体验。
4. 发展前景全息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影像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全息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全息技术有望在医疗诊断、虚拟现实、广告营销等领域实现突破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
全息技术原理
![全息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4f23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3.png)
全息技术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全息技术原理。
你知道吗,全息技术就像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比如说你在演唱会上看到的那种逼真得不得了的立体影像,那就是全息技术的功劳呀!
那全息技术到底是咋回事呢?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个超级厉害的魔术师!它能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把物体的全部信息都记录下来,然后再完整地呈现出一个三维立体的影像,就跟真的一样!哎呀,就像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一样神奇呀,对不对?你想想,要是你能有这样一个技术,那岂不是超酷的!
咱打个比方,全息技术就好比是在给物体拍一个360 度无死角的照片,而且这个照片还能“活”起来呢!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看它,哇塞,那感觉真是太棒了!比如说在科幻电影里,那些凭空出现的立体图像,不就是全息技术的应用嘛!
再给你举个例子,未来要是你去博物馆参观,看到的文物都能通过全息技术立体地展现在你面前,你可以仔仔细细地去观察每一个细节,那多有意思呀!“哇,这也太神奇了吧!”肯定有人会这样惊叹。
所以说呀,全息技术真的是有着无穷的潜力和魅力,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惊喜!它就是未来科技的一颗璀璨明星呀!咱就等着看它能给我们带来多少令人惊叹的东西吧!。
全息术基本原理及应用
![全息术基本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2ff5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8.png)
全息术基本原理及应用
全息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记录和再现三维物体的全息图像。
这种图像不仅能够在正常照明下观察,而且还具有很多普通图片无法表现的特点。
全息术的基本原理是光的干涉现象。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干涉并形成一个干涉图样。
这个图样包含了原始光波的相位信息,可以通过对该图样进行解码来还原出原始物体的三维信息。
全息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记录和再现全息图像的。
在记录全息图像时,首先需要一个分束器将入射光分为两束,一束称为“物光”,一束称为“参考光”。
然后,物光照射到待记录的物体上,并将反射光与参考光再次叠加,形成干涉图样。
最后,将这个图样记录在一片感光介质上。
记录过程中,物光的相位信息被感光介质记录下来,形成全息图像。
在再现全息图像时,需要用一束光来照射全息图像。
这时,照射光与感光介质上的全息图像再次发生干涉,干涉光被解码并形成一个与原始物体相似的波前。
通过适当的再现条件,就可以观察到具有立体感的全息图像。
全息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科学研究中,全息术可以用来记录和研究微小的物体,如细胞、原子等。
其次,在工程领域中,全息术可以用于三维形貌测量、光学表面检测等。
此外,在军事领域,全息术可以应用于隐身材料的研究和测试。
另外,在艺术领域中,全息术可以用来制作艺术品和展览。
总之,全息术通过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记录和再现三维物体的全息图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测试,还可以用于军事和艺术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全息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全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全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403b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d.png)
全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全息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记录并再现三维物体的技术。
它是通过将物体的全息图像记录在光敏介质上,然后用适当的光源照射该介质,使得全息图像能够以立体、真实的形式再现出来。
全息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光的干涉。
当两束光线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是指两束光线在相遇的地方产生相长和相消的现象。
如果我们将一束光射到物体上并将其反射回来,然后将这束光与从同一方向传来的参考光线叠加在一起,我们就可以记录下物体的全息图像。
全息图像的记录需要使用一种叫做全息底片的光敏介质。
全息底片通常是由光硬化树脂或者一层感光胶片制成。
当光线通过物体反射回来的时候,它们会与从同一方向传来的参考光线叠加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干涉图样。
这个干涉图样就被记录在了全息底片上。
全息底片记录了物体的全息图像后,我们可以用适当的光源来照射全息底片,使得全息图像能够再现出来。
这是因为当我们用光源照射全息底片时,光线会重新产生出干涉现象,并形成与记录时相同的干涉图样。
这个干涉图样会与底片上的干涉图样发生叠加,从而产生出物体的三维立体影像。
全息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全息技术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全息术已经被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颗粒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通过利用全息技术,科学家可以观察到微小颗粒的运动轨迹,研究物体的结构和性质,甚至可以用于粒子的研究。
此外,全息技术还在医学诊断和教育培训中得到了应用。
在医学诊断中,全息技术可以创建出真实的三维影像,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在教育培训中,全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生动、逼真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另外,全息技术还在娱乐和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中,全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
在艺术创作中,全息技术可以用于制作立体画、立体雕塑等作品,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
总而言之,全息技术通过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的三维影像。
全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全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142330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0.png)
全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全息技术是一种实现三维图像记录、再现的技术。
它利用光的干涉原理,通过记录和再现物体的光场信息,实现了逼真的三维还原效果。
全息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全息记录:首先,使用激光束将物体的光场信息记录在一张特殊的全息记录材料上。
全息记录材料是一种具有光敏性的介质,能够将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都记录下来。
2.全息重建:当需要观看全息图像时,通过一束与全息记录时使用的激光相同的参考光束照射到全息记录材料上,使其发生光的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实现三维图像的重建。
全息技术通过记录和再现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使得产生的图像具有真实的三维感。
与传统的平面图像相比,全息图像能够提供更加逼真和具有立体感的效果。
2. 应用全息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2.1 消费电子产品•全息显示:全息技术可以实现真实的三维显示效果,因此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例如,可以通过全息技术实现立体的虚拟键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全息影像:利用全息技术可以实现三维影像的显示,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真实场景。
这在电影、游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2 教育与培训•全息投影:全息技术可以实现真实的三维投影效果,因此在教育与培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解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全息投影展示人体器官的三维结构,提高学习效果。
•虚拟实验室:使用全息技术可以构建虚拟实验室,帮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这不仅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实验环境,还能够减少实验材料和设备的成本。
2.3 医疗领域•三维医学影像:全息技术可以用于生成真实的三维医学影像,提供更加准确和详细的诊断信息。
这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帮助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远程医疗:利用全息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医疗,使得医生可以通过三维图像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这对于偏远地区的医疗保健非常有意义,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全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全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06d2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d.png)
全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全息技术是一种记录和重现真实物体的三维图像的技术。
它通过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结合激光光束的特性,将物体所反射、散射和透射的光波信息进行记录,并利用光的传播规律和干涉衍射原理进行重现,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图像。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早期全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全息技术的发展两个阶段。
早期全息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主要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
全息术的奠基人丹尼尔·沃雷称其为“全息术(Holography)”,并于1948年发表了全息术的理论论文,开创了全息技术的先河。
在全息术的初期,由于技术设备和材料的限制,全息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息技术开始进入现代全息技术阶段,逐渐应用于许多领域。
全息技术作为一种高度精确的三维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测量、显示和存储等领域。
在测量领域,全息技术被用于物体形状和运动的三维测量。
全息干涉术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通过分析物体所产生的光干涉板的干涉图样,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具体尺寸和形状信息。
全息摄影术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运动。
通过记录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全息图像,可以获得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等信息。
在显示领域,全息技术被用于三维显示和虚拟现实。
全息图像有着真实感和空间感,可以实现真实物体的呈现。
全息显示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如立体电视和虚拟现实装置等。
在存储领域,全息技术可以实现高密度的数据存储。
全息存储技术利用激光将信息编码到全息图像中,并通过读取光的干涉和衍射过程来读取信息。
全息技术的高密度、高速度和可靠性使其成为信息存储领域的热门技术。
总之,全息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三维成像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息技术在测量、显示、存储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预计在未来,全息技术将会有更多新的应用和突破性进展。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成果展示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成果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2e6f7a1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4.png)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成果展示全息技术是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随后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电视、娱乐、军事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更加真实的场景感受。
本文将就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成果展示进行探讨。
一、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全息技术最初的开发工作始于1962年,当时美国物理学家德尼士·高勒博士发明了全息术,并于196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6年,英国物理学家丹尼尔斯教授首次将全息技术应用于三维物体重建,奠定了全息技术在三维成像方面的基础。
1970年代,全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苏联科学家I.A.Umitov首次应用全息技术进行传真,标志着全息技术走向实用化;美国国防部开始将全息技术用于军事情报和导航领域,大幅提高了作战指挥的效率;同时,全球各大媒体和电视台也开始广泛运用全息技术进行新闻报道和娱乐节目制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全息技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980年代,全息技术开始进入医学领域,被用于医学影像的诊断和治疗;1990年代,全息技术进一步发展,成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演艺、建筑、工业、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二、全息技术的成果展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技和传感器技术等的不断进步,全息技术得以更好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在医学、娱乐、教育、建筑、设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医学领域,全息技术可用于医学影像的重建和数据分析。
基于全息技术的医学影像现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导航、诊断、治疗等领域。
全息技术可将大量2D和3D的医学影像数据整合为一整体,提供更多信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娱乐领域,全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电影、演唱会、舞台剧等节目的制作和表演中。
全息投影等技术不仅可以展示出超现实的空间感和幻境般的效果,还可以将观众带入到影像之中,创造出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在教育领域,全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带有虚拟现实的教学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现象。
全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全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9f73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7.png)
全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全息技术是一种记录和再现三维图像的技术,它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实现。
其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1 光的干涉全息技术利用两束相干光的干涉来记录图像。
其中一束光称为物光,是由物体反射的光或透过物体传递的光;另一束光称为参考光,它是一条平行光线。
当物光和参考光重合时,它们会产生干涉现象,形成一幅干涉图案。
1.2 利用衍射实现图像的记录全息技术利用具有特殊结构的全息记录介质,将干涉图案记录下来。
全息记录介质一般由感光材料组成,例如光敏胶片或光敏玻璃。
当干涉图案通过光照射到全息记录介质上时,感光材料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这样就在全息记录介质中形成了一组微小的激光束。
1.3 重建图像当记录下的全息图案被照射时,根据衍射原理,记录介质上的微小激光束会重建出原始物体的全息图像。
通过光的传播和干涉,重建图像将呈现出非常逼真的三维效果,观察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到物体的三维信息。
2. 应用全息技术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三维显示全息技术可以实现真正的三维显示效果,不需要特殊的眼镜或其他辅助器具。
因此,全息技术在展览、广告、教育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例如,在博物馆中,通过展示全息图像,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文物艺术品的细节。
2.2 三维显微镜全息技术在显微镜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全息显微镜,科学家可以观察到非常细小的样本,并获得关于样本的三维信息。
这在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2.3 全息存储全息技术可以实现高密度的信息存储,相比传统存储介质,全息存储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快的读写速度。
全息存储技术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2.4 安全标识由于全息图像具有独特的三维属性和高度还原的特点,全息技术在安全标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全息图像可以用于制作防伪标签、护照、金融卡等,提高产品和文件的安全性。
2.5 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全息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全息术原理
![全息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a5c7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2.png)
全息术原理全息术(Holography)是一种记录并再现光波的技术,它能够以三维形式储存并再现物体的图像。
全息术是由匈牙利物理学家Dennis Gabor在1947年发明的,他因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息术的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通过记录物体的光波信息,再现出物体的全息图像。
全息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相干光的特性。
全息术需要使用相干光,相干光是指频率相同、波长一致、且具有固定相位关系的光波。
相干光的特性使得光波能够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从而实现全息图像的记录和再现。
2.记录全息图像。
在全息术中,首先需要使用激光等相干光源,将光波分为两部分,物体光和参考光。
物体光经过物体后,携带了物体的形状和表面信息,而参考光则是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波。
物体光和参考光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形成干涉图样。
然后,将干涉图样记录在全息底片上,形成全息图像的记录。
3.再现全息图像。
当需要再现全息图像时,使用与记录时相同的参考光,照射到记录了干涉图样的全息底片上。
参考光与记录时的参考光相遇,使得干涉图样再次出现,从而再现出物体的全息图像。
4.全息图像的特性。
全息图像具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是全息图像是三维的,能够呈现出物体的立体感;二是全息图像具有像实感,能够显示出物体的表面细节和深度信息;三是全息图像具有波长信息,能够保持光波的相位和振幅信息,使得再现的图像非常逼真。
总之,全息术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实现物体三维图像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它可以应用于全息照相、全息显微镜、全息显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理解全息术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为人类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前景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3f446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2.png)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前景全息技术是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真实物体或场景的立体光学图像的技术。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但直到60年代初才取得了重大突破。
本文将介绍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20世纪40年代,全息技术的概念由匈牙利物理学家丹尼尔·冯·冯·诺伊曼(Dennis Gabor)首次提出。
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光源和记录材料,全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一直受到限制。
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激光器和适合记录全息图像的高分辨率照相底片的发明,才为全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全息技术的关键是使用激光器来记录物体的光的相位和干涉图案。
激光器产生的相干光束通过被记录的物体,并与一个参考光束进行干涉,形成一个立体的光的相位和干涉图案。
这个图案被照射到高分辨率的照相底片上,形成一个全息图像。
当参考光束重新照射在底片上时,原始物体的复制将出现,几乎与真实物体一样。
全息技术具有很多应用前景。
现在最常见的应用是全息图像的展示,如全息照片和立体全息电视。
这些应用可以用在广告行业、艺术创作和娱乐等领域。
全息图像引人注目的立体效果能够提供更加逼真和生动的体验。
除了图像展示,全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数据存储。
相比传统的储存介质,如硬盘和闪存驱动器,全息存储可以提供更大的储存容量和更快的数据读取速度。
全息存储的原理是将数据以三维交叉干涉的方式记录在光敏材料中,并通过激光束进行读取。
全息存储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数据点,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密度和读取速度。
此外,全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
全息技术可以用于制作生物标本的三维投影,便于研究者进行更精确的观察和分析。
全息技术也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和手术导航。
通过拍摄患者受伤部位的全息图像,医生可以在手术前进行预先模拟和规划,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尽管全息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全息图像的制作和展示设备仍然比较昂贵,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全息术技术的应用
![全息术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c7bb1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3.png)
全息术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开始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其中,全息术技术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领域。
全息术技术指的是通过将物体的光场进行记录和重现,从而实现对于三维物体的呈现和交互。
全息术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全息术技术开始被应用到光学中,用于记录物体的光场。
早期的全息术技术仅能够在黑暗的室内观看,并且需要极其精密的镜头和照明设备。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全息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更多领域。
在当代,全息术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文化,特别是在博物馆和艺术领域的展览中。
通过使用全息术技术,可以更加真实地呈现文物和艺术品,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
第二类是商业和娱乐领域,比如说在广告和电影中的应用。
最近,全息演唱会也开始成为一种新兴的演出形式。
第三类是科学和医疗领域的应用,比如说通过使用全息术技术,医生可以更加精确地进行手术。
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中,全息术技术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全息术技术,可以将文物和艺术品的三维模型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物品,并更好地了解其属性。
这种展示方式非常适合于那些复杂或具有多个角度的文物,比如说古代邮车和玛雅文明的建筑物。
此外,全息术技术还可以实现更加真实和灵活的展览,比如说通过对音乐和光照的调整,使得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中的背景故事。
在商业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中,全息术技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全息术技术可以被应用到广告中,比如说在商场或大型购物中心的大屏幕中播放全息广告。
通过使用全息术技术,广告可以实现更加真实和立体的效果,吸引顾客。
另一方面,在电影和演唱会中,全息术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全息术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真实和逼真的画面和声音效果,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享受电影和演唱会。
在医疗和科学领域的应用中,全息术技术可以实现非常精确和灵活的操作。
通过使用全息术技术,医生可以进行更加精细的手术。
AE全息投影教程 打造未来感十足的全息投影效果
![AE全息投影教程 打造未来感十足的全息投影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7b17a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a.png)
AE全息投影教程:打造未来感十足的全息投影效果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全息投影技术成为了电影、演出、展览等众多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全息投影效果可以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感受,使人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
在AE(Adobe After Effects)软件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来制作出令人惊叹的全息投影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技巧,帮助你轻松打造未来感十足的全息投影效果。
第一步,准备素材要创建全息投影效果,首先需要准备合适的素材。
这些素材可以是以3D建模软件制作的模型、视频素材或照片,也可以是在AE软件中制作的动画元素。
确保素材的质量高,足够清晰,以便在制作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步,创建3D空间在AE软件中,我们需要为全息投影效果创建一个逼真的3D空间。
打开AE软件后,在“新建”菜单中选择“合成”,创建一个新的合成项目。
在合成设置中,调整分辨率、帧率和合成时长等参数,以适应自己的需求。
第三步,导入素材导入之前准备好的素材,将它们拖放到合成窗口中。
在AE软件的时间轴中,你可以对素材的时间、位置、旋转等进行调整,以实现所需的效果。
如果你使用的是视频素材,可以使用AE软件中的“剪辑”工具,对视频进行剪裁和编辑。
第四步,添加效果为了使全息投影效果更加逼真,我们需要添加一些视觉效果。
在AE软件中,有许多内置的效果可以使用,如调整颜色、光线、阴影等。
可以尝试一些效果来实现所需的全息投影效果,如给素材添加光晕、发光效果,或者使用虚化效果增强深度感。
第五步,使用摄影机为了给全息投影效果增加更多的动态感,我们可以在AE软件中使用摄影机工具。
在AE软件中,可以通过创建一个新摄影机来模拟真实世界的相机运动。
通过调整摄影机的位置、焦距和焦点,可以改变全息投影效果的观看角度和景深效果。
第六步,渲染和导出完成全息投影效果的制作后,我们需要将其渲染并导出为最终的视频文件。
在AE软件中,点击菜单中的“合成”-“添加到渲染队列”,然后选择渲染设置。
§9(3)合成全息术
![§9(3)合成全息术](https://img.taocdn.com/s3/m/d01345c55fbfc77da369b105.png)
18
其它合成全息样品介绍
1994年,北京邮电大学徐大雄教授赴美国出席 年 全息国际会议,主办者用 台尼康照相机为全 全息国际会议,主办者用36台尼康照相机为全 体与会代表拍摄了一套照相胶片, 体与会代表拍摄了一套照相胶片, 1996年制作 年制作 成功真彩色合成全息图,人物栩栩如生, 成功真彩色合成全息图,人物栩栩如生,立体 感很强。 感很强。 维纳斯肖像( ),地铁出 全息展览会展品 :维纳斯肖像(法),地铁出 入口*( ),金发女郎头像* 入口 (法),金发女郎头像 (法) ,光线追 金发女郎头像 迹图*(瑞典),孙悟空( ),唐僧( 迹图 (瑞典),孙悟空(中),唐僧(中)… ),孙悟空 唐僧
反射型 再现照明光 x y
O
彩虹 / 反射动态全息图 H2 的再现原理示意图 The principle diagram for reconstruction of hologram H2
16
To p19 To p20
3D-SDVR 彩虹全息图再现像 彩虹全息图再现像
17
3D-SDVR 反射全息图再现像 反射全息图再现像
第九章 第3节
合成全息术
一、3600合成彩虹全息术 二、利用光纤传像束的合成全息图 三、纵向多层合成全息术 四、动态合成全息术 五、数字合成全息术
1
第九章 第3节
合成全息术
一、3600合成彩虹全息术
第一步
记录
非相干光记录(二维图片的记录 非相干光记录 二维图片的记录) 二维图片的记录
2
第九章 第3节
毛 玻 璃 ???
D
1 X
H
d = 3-5 mm 2成全息术 原光路再现
R
三、纵向多层合成全息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眼 左眼
乔丹合成全息
5
彩色全息术
1 9 0 6
单波长激光记录的全息图是单色的。 单波长激光记录的全息图是单色的。彩色全息术的目的则是 记录和再现彩色三维全息图像。 记录和再现彩色三维全息图像。 彩色全息术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三原色信息的获取和再现。 彩色全息术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三原色信息的获取和再现。 三原色信息的获取有两种方法: 三原色信息的获取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含有三原色的复合激光作为光源照明彩色物体 另一种方法是对彩色二维图片进行分色处理, 另一种方法是对彩色二维图片进行分色处理,以黑白的三原 色图片作为全息记录的物 在获得三原色信息后,用三色激光再现时, 在获得三原色信息后,用三色激光再现时,每一波长的激光 将再现三幅不同大小和位置略有不同的全息图, 将再现三幅不同大小和位置略有不同的全息图,三个波长的 激光将再现九幅全息图,发生色串扰。 激光将再现九幅全息图,发生色串扰。 解决色串扰是彩色全息的重要研究课题, 解决色串扰是彩色全息的重要研究课题,激光再现彩色全息 常用编码技术或多方向参考光解决色串扰, 常用编码技术或多方向参考光解决色串扰,而白光彩色全息 常采用彩虹全息或反射全息方法解决色串扰。 常采用彩虹全息或反射全息方法解决色串扰。
6
1 9 0 6
彩色激光全息拍摄系统
7
1 9 0 6
真实人像集成彩色全息立体再现像 彩色彩虹全息再现像
8
彩色全息的激光器
1 9 0 6
人眼的颜色感觉既包含生理过程, 人眼的颜色感觉既包含生理过程,又包含心理过程 通常人们用三原色的刺激值来描述颜色, 通常人们用三原色的刺激值来描述颜色,每一种颜色都用 三刺激值表示,每一种颜色都可用色度图的一点(x,y) 三刺激值表示,每一种颜色都可用色度图的一点( , ) 来表示 用三个光谱色按比例变化来混合成的彩色都在这三个光谱 色围成的三角形内,这个三角形面积越大, 色围成的三角形内,这个三角形面积越大,配出的颜色越 多 氩离子激光器的457.9nm和 514.5nm以及氦氖激光器的 和 氩离子激光器的 以及氦氖激光器的 632.8nm一组,氪离子激光器的 一组, 一组 氪离子激光器的647.1nm和520.8nm以及氦 和 以及氦 镉激光器的441.6nm又是一组,这两种选择既能在色品图 又是一组, 镉激光器的 又是一组 上获得较大的三角形面积, 上获得较大的三角形面积,又仅使用两种激光器比较经济
13
电铸—模板的制造 电铸 模板的制造
1 9 0 6
电铸的目的是把光刻胶表面上的浮雕形条纹转移到金属板上,它 电铸的目的是把光刻胶表面上的浮雕形条纹转移到金属板上, 也分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对光刻胶表面金属化:通常采用化学沉积方法。 第一个过程是对光刻胶表面金属化: 通常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化 学沉积的过程是:先对光刻胶板表面进行清洁敏化处理, 学沉积的过程是:先对光刻胶板表面进行清洁敏化处理,使光刻 胶表面离子化,形成均匀分布的离子颗粒(即反应中心) 胶表面离子化,形成均匀分布的离子颗粒(即反应中心),再使 用硝酸银溶液在光刻胶表面发生银镜反应,在光刻胶表面形成一 用硝酸银溶液在光刻胶表面发生银镜反应, 薄层银导电层,完成金属沉积过程 薄层银导电层, 第二个过程是电铸:用化学电镀的方法使金属层加厚。 第二个过程是电铸:用化学电镀的方法使金属层加厚。经十小时 左右的时间电铸后,金属沉积厚度约0 mm。 左右的时间电铸后,金属沉积厚度约0 .1 mm。在金属层与光致抗 蚀剂剥离后,金属表面上就具有了浮雕型条纹,得到“头板” 蚀剂剥离后,金属表面上就具有了浮雕型条纹,得到“头板” 第三个过程是翻铸工作板:先将头板在钝化液中作钝化处理, 第三个过程是翻铸工作板:先将头板在钝化液中作钝化处理,使 表面生成一层金属氧化物,然后在头板上用电镀的方法沉积镍, 表面生成一层金属氧化物,然后在头板上用电镀的方法沉积镍, 制成第二道板。再几次经同样的过程, 制成第二道板。再几次经同样的过程,即得到直接用于模压的工 作镍板。 作镍板。
R x
CL L1 O1 H L2 E z
L3 S
y
4
360° 360°合成全息的再现光路
1 9 0 6
360°合成全息的再现光路如下图示, 360 ° 合成全息的再现光路如下图示,将显影处理后的全息软片弯成圆 筒状,其半径等于像散系统与全息软片的距离, 筒状,其半径等于像散系统与全息软片的距离,白光点光源位于圆筒 轴上, 轴上,距圆筒的距离与原参考光发散点距软片的距离相等 进入观察者左、右眼的两个像来自带有水平视差的不同的窄条单元, 进入观察者左、右眼的两个像来自带有水平视差的不同的窄条单元, 将圆筒装在一个电动机上,使全息图发生旋转, 将圆筒装在一个电动机上,使全息图发生旋转,人眼就能通过不同的 全息单元观察到三维物体的不同侧面,如果拍摄的是活动图像, 全息单元观察到三维物体的不同侧面,如果拍摄的是活动图像,由于 人眼的视觉暂留, 人眼的视觉暂留,人眼观察到的将是三维活动图像
He-Ne
O R1 Ar+
He-Ne
Ar+ y H1
H1
y H O′
11
全息图的复制
1 9 0 6
全息图的制作需要激光器以及许多特殊的设备, 全息图的制作需要激光器以及许多特殊的设备,每一张全息 图都从头至尾用激光器制作是不经济的, 图都从头至尾用激光器制作是不经济的,全息图的廉价复制 也是全息显示技术的重要方面 全息图的光学复制 扩束激光
9
彩色彩虹全息记录二维彩色照片 彩色彩虹全息记录二维彩色照片
1 9 0 6
彩虹全息实现彩色全息在一张全息记录材料上记录三张彩虹全息图, 彩虹全息实现彩色全息在一张全息记录材料上记录三张彩虹全息图,它 们分别是三基色全息图像,三基色中的每一基色对应的狭缝在空间重合, 们分别是三基色全息图像,三基色中的每一基色对应的狭缝在空间重合, 三基色的全息图像的复合就形成了彩色全息 用彩虹全息方法记录二维彩色照片的方法如下图示。母全息图H 用彩虹全息方法记录二维彩色照片的方法如下图示 。母全息图 M 的记 录光路如左图,其中O 录光路如左图,其中 1、O2、O3分别是二维彩色照片的三原色分色反转 对全息干板的不同部分分别曝光,得到三个狭窄子全息图H 片,对全息干板的不同部分分别曝光,得到三个狭窄子全息图 1、H2和 H3,作为母全息图记录彩虹全息,光路如右图。 作为母全息图记录彩虹全息,光路如右图。
合成全息技术
1 9 0 6
用全息技术还可以实现体视三维显示, 用全息技术还可以实现体视三维显示,这一技术称为合 成全息, 成全息,或准三维显示 它的基本方法是将一系列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普通二维相 它的基本方法是将一系列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普通二维相 基本方法 片通过全息记录的方法记录在一张全息软片或干板上 当用白光再现全息图时,人的双眼观察到的是不同角度 当用白光再现全息图时, 二维相片, 二维相片,以人眼的双眼视差实现三维显示
x R H z
y L2 O1 D S
L1
3
360° 360°合成全息
1 9 0 6
下图是角度多路全息合成系统的光路, 是照明系统, 下图是角度多路全息合成系统的光路,L1是照明系统, L2是投影成像透 角度多路全息合成系统的光路 是作为场镜用的球面透镜,CL是柱面透镜 是柱面透镜, 镜,L3是作为场镜用的球面透镜,CL是柱面透镜,它们组合形成一个像 散成像系统。 是二维照片,它被L 成像于场镜L 全息软片位于xy 散成像系统。O1 是二维照片,它被L2 成像于场镜L3 处。全息软片位于xy 平面,前面放置一狭缝S 全息软片与二维照片同步卷动, 平面,前面放置一狭缝S,全息软片与二维照片同步卷动,每一张二维 照片在狭缝后形成窄条基元全息图
HM
O′
H
图9.20反射全息的复制光路
全息图像被H的透过光再入射激光直接入射至 的光作 的透过光再现 为参考光, 为参考光,HM的再现像与参考光干涉形成反射全息
12
全息图的模压复制
1 9 0 6
模压全息类似于凹凸印刷技术,复制成本相当低廉。 模压全息类似于凹凸印刷技术, 复制成本相当低廉 。模压全息 的基本过程分三个阶段 彩虹全息光致抗蚀剂母板制作、 分三个阶段: 的基本过程分三个阶段:彩虹全息光致抗蚀剂母板制作、电铸金 属母板、 属母板、模压复制 制作模压全息的第一个过程是制作表面浮雕型全息图。 制作模压全息的第一个过程是制作表面浮雕型全息图。 模压全 息是在白光再现下观察的全息图,母板是彩虹全息, 息是在白光再现下观察的全息图 ,母板是彩虹全息 ,记录材料 通常是光致抗蚀剂。 通常是光致抗蚀剂。 在模压全息制板中绝大部分采用二步法多 色彩虹全息。 色彩虹全息。 多色彩虹全息的制作方法与二维彩色彩虹全息的制作方法相似, 多色彩虹全息的制作方法与二维彩色彩虹全息的制作方法相似, 只是二维图片不是采用彩色分色片, 只是二维图片不是采用彩色分色片, 而是设计好的二维黑白透 明片。多色彩虹的物体也可以是三维物体, 明片 。多色彩虹的物体也可以是三维物体, 或同时存在三维物 体和二维图片,制作方法大同小异, 体和二维图片 , 制作方法大同小异, 母全息图的狭缝数量可以 超过三个,多色全息图的色彩和层次也可以有多个。 超过三个,多色全息图的色彩和层次也可以有多个。
1
二维图片的记录
1 9 0 6
用作记录合成全息的二维图片的制作方法如下图示
O O
O 摄影底板
透镜阵列
左图是平排相机,中图相机排成圆弧状,或让物体转动时用 图是平排相机, 图相机排成圆弧状, 电影摄影机拍摄。 电影摄影机拍摄。 11是用小透镜阵列拍摄物体不同角度的像 是用小透镜阵列拍摄物体不同角度的像, 右图9.11是用小透镜阵列拍摄物体不同角度的像,这一列阵 可以是一维的,也可以是二维的。一维列阵与左 可以是一维的,也可以是二维的。一维列阵与左图的作用一 二维列阵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量, 样,二维列阵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量,用于记录反射全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