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取向

合集下载

第九章价值取向

第九章价值取向

关于价值观的共识: 关于价值观的共识: 价值观的主体: (1)价值观的主体: 个体 社会现象 文 化现象 表现形式: (2)表现形式: 外显 内隐 功能:解释、预测、 (3)功能:解释、预测、导向 层次: (4)层次:超越情境的高度概括
(三)价值取向 对特定事物所采取的价值观 价值观: 价值观:认知层面 系统型和静态性 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行动选择 指向性明确 二、价值观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六分类 理论的 社会的 经济的 政治的 审美的 宗教 的
(四)企业家的金钱权力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 不赞成的比例 人活着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85.7% 有钱什么都能买到 84.9% 崇拜权力 83.2% 金钱是衡量个人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 80.3%
价值取向 赞成比例 有权就有一切 75.9% 有物质享乐生命才有意义 74.8% 选择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工资待遇 70.2% 地位显赫的人令人羡慕 59.5% 金钱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幸福 51.9%
二、企业家经营价值取向及其与基础价值取 向的关系 (一)企业家的成功归因 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及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 先进的管理能力、 先进的管理能力、良好背景与关系和优秀的 人力资源 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财力和对客户需求的重视 擅长炒作
组内差异小,组间差异大
中国企业家对炒作有较为理性的看法 同时,关注企业实质力量的积累, 同时,关注企业实质力量的积累,而不是简 单的表面成功
(二)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是依 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 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 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 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 影响行为方式、 影响行为方式、手段和结果 价值观不仅影响对客体的评价, 具有动机功能 价值观不仅影响对客体的评价, 而且具有规范和禁止行为的作用, 而且具有规范和禁止行为的作用,指导行 动和态度. 动和态度

价值取向的界定及相关问题

价值取向的界定及相关问题

价值取向的界定及相关问题价值取向是人们在现实生活或文章著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

但是,对于价值取向的界定及其相关问题,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并不多,有时还会因为对其含义的不同理解而导致一些无谓争论。

因此,有必要对价值取向的形成、内涵及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价值取向的界定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反映出的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体现为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价值取向常常表现为一种“热”:如出国深造,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就表现为“出国热”;领导干部重视相应的学历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就表现为“读研热”;等等。

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是两个经常被人们混用的概念。

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从表现形式看,都是人们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从产生基础看,都是人们在把握客体及其发展规律、主体的需要及其发展以及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现实价值关系的一种观念性把握;从社会功能看,都能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到定向、引导、规范等作用,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们价值活动的成败。

但是,这两个概念又是有区别的。

价值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价值取向则围绕价值目标的实现表现出一种动态的趋向性。

价值目标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过艰苦的、长期的探索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追求,一经确立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如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才得以确立。

价值取向则是人们围绕如何实现价值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主体牢牢把握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方向,使之既要从现实的具体情况出发,把价值目标与现实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寻找到实现价值目标的最佳途径;又不能使这种“寻找”或“结合”离开价值目标或者背离价值目标。

价值取向的终点,是价值目标的实现。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发生了变化,价值取向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的问题备受关注。

面对日益多元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的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和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以期帮助他们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推动他们积极向上地追寻真善美的价值。

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首先,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往往能够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其次,教育经历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一些学校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而另一些学校则注重功利性教育,导致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

此外,当代大学生还受到社交媒体和流行文化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往往会对价值观带来新的冲击和改变。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大学生们对于金钱、名利和物质享受等表象价值的追求也更加明显。

流行文化中的偶像崇拜、攀比心理等现象也极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二、正确的价值追求从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当代大学生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

首先,大学生应当追求真理和知识。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

其次,大学生应当追求个人精神和心灵的成长。

人的一生不仅仅只有物质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富足和成长。

大学生应当通过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修养自己的品格,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探索自我。

另外,大学生应当注重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实践。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应当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热衷于参与各种志愿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大学生还应当积极践行自己的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三、价值观教育与引导为了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实现价值追求,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首先,学校应当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价值观的教育环境。

第9章 价值取向

第9章 价值取向

第九章
价值取向
(5)自我导向(Self-Direction):独立的思想和行为——
选择、创造、探索; (6)世界主义(Universalism):理解、欣赏、容忍和保 护所有人和未来的福利; (7)仁慈(Benevolence):保护和提高那些个人交往较 多的人们的福利; (8)传统(Tradition):尊敬、接受传统文化和宗教要求 的习惯和思想; (9)遵从(Conformity):抑制引起他人不安或伤害他人 及违背社会期望与规范的行为、倾向和冲动; (10)安全(Security):社会交往和个人的稳定、安全、 和谐。
第九章
价值取向
四、价值取向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化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定向的价值取向研究
杨中芳( 杨中芳(1994)认为,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文化中的成员在 )认为, 社会化过程中被教导的一套价值,大体上, 社会化过程中被教导的一套价值,大体上,这一套价值是 共存于文化成员之中的。 共存于文化成员之中的。 施瓦茨( 施瓦茨(1994)也认为在一个社会成员有意无意的价值社 ) 会化( 会化(value socialization)中会表露出某种共同性,而 )中会表露出某种共同性, 这种“共同性”就是所谓的文化价值观。 这种“共同性”就是所谓的文化价值观。
第九章
价值取向
价值观调查表(M. Rokeach,1973) 价值观调查表 由36项价值观信念构成的,分别测量这两类 价值观(两类各18项)。
第九章
价值取向
二、价值观理论
莫里斯的生活方式理论
“价值”一词包含实际价值(operative value)、 想象价值(conceived value)、客体价值 (object value object value)三种涵义。 价值观是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目标的憧憬,价值 观不同,生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四个价值取向

四个价值取向



"外来娃"上"公办校" 上海农民工子女 开学见闻
• • • • 上海9月1日早7时,销售员向昌华陪着刚从贵州转学来的女儿向丹宁,走向位于上 海普陀区的金鼎学校梅川路分校。 自从去年秋季开学起,上海已经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0%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目前有70%就读于公办学校。金鼎学校梅川路分校就是一所以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 女为主的公办学校。 早上7时30分,学校还没开门,门外已经站满了排着队等待进校的小学生。他们一 边等待开学,一边和整个暑假没有见面的同学交流着假期的故事。小小的门口,也挤 满了送孩子的家长。 “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上学,今天早上六点不到就醒了,还过去把爸爸妈妈叫醒,让他 们早点带我来上学。”向丹宁说。在上学第一天,丹宁特地穿了自己最喜欢的有小熊 图案的T恤,配上一条蓬蓬的公主裙、红色的皮鞋,还有爸爸特地买的橙色新书包, 显得特别洋气。 “丹宁这些年一直在老家‘留守’,已经在老家读了一年小学。”在上海工作了十多 年的丹宁爸爸向昌华说,“想想还是在父母身边更好,在上海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赶紧趁着孩子还小就转学过来了。为了一家人团聚,我苦点累点都愿意。”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记者一眼就看到了背着粉红色米奇书包的一年级新生马思远。为 了让书包背得更牢,思远的妈妈细心地给书包带打上结,然后又把白雪公主的粉红色 水壶放在书包袋里。思远的老家是安徽霍邱,尽管才来上海两年,她已经熟悉了上海 的生活。她的不少小伙伴,都是从附近的满天星幼儿园升入金鼎学校的。 思远妈妈告诉记者:“以前读幼儿园每月要花500元左右,现在读小学享受义务教 育政策,反而更加便宜了,学校只收餐费和活动费。” 家长们告诉记者,希望子女今后不再像“小候鸟”一样来回迁徙,而是在大城市和自 己的家人团聚,落地生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念和价值观。

它们影响着我们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认知、判断和行为。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是指一种积极向上、合理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判断。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对各种挑战和困惑,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并提供相关建议。

1. 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的首要任务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过度追求功利和物质上的满足只会带来短暂的快乐,而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是持久的、真正的幸福感。

为了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点:首先,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的态度是关键。

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相信未来会更好,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其次,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条件和资源,从而享受内心的满足。

每天花一点时间思考并记录下自己所感激的事物和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关注美好的一面。

最后,保持身心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保持适当的休息,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

2. 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它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人际关系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学会与他人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够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与他人交流时,要保持耐心倾听,尊重对方的意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其次,要尊重他人的差异。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特点和观念,我们应该尊重这些差异,并学会包容和理解。

接受他人的不同,并善待他人,可以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帮助我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简述课程的三种价值取向,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简述课程的三种价值取向,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简述课程的三种价值取向,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取向,即强调课程的核心是传授知识。

在这种取向下,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

例如,在教授数学、科学和历史课程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

能力取向,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种取向下,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例如,语言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体育类课程则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素质取向,这种取向下,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取向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例如道德素质、创新能力、社交技能等。

这种取向的课程强调发展学生全面的能力和品质,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成功。

在我看来,现实中的课程应该综合这三种价值取向。

三种取向中的一个或两个都很难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综合起来才能使课程更加完善和有效。

知识取向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能力取向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而素质取向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质和社交技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成功。

我认为,学校应该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性课程,将这三种取向结合起来,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 1 -。

社会心理学课件(金盛华)-价值取向

社会心理学课件(金盛华)-价值取向
(一)价值取向与态度 联系◇价值观功能和作用的实现需要通 过态度来完成。 ◇都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区别◇价值观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
◇态度是情境性的;价值观是超越 情境的
◇ 态度与具体行为的距离更近,对行为 的预测作用更为明显,而价值观没有直接的 行为动力意义。 价值观 态度 行动
(二)价值取向与需要系统
1、需要和动机 ◇需要——内部不平衡状态 ◇动机——内部动力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主体根据和判断 尺度。(是否有价值,在于其满足人 的需要的程度) 价值观 需要
价值观对需要具有 调控作用。
√需要是激发人行动的基本动因; √需要层次较低,价值观层次较高; √价值观对需要有规范或定向作用;

二、价值观理论
(一)Allport的六分类
Spranger( 《人的类型》 1928): 理论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审 美的、宗教的
价值观研究量表 (Allport&Vernon1960 )
√ 经济型的人务实,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
√ 理论型的人以发现真理为主要追求;
√ 审美型的人以美的原则评价事物;
2、 以社会、关系、情境为中心的价值观

杨国枢(1992) 人类社会→生活圈(两种主要运作方式) √个我取向(individualorientation)— —以自主性为重 √社会取向(social orientation)—— 以融合性为重
中国人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取向。具体表现为: √家族取向
√关系取向
第一节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 问题
一、价值取向的界定
(一 )价值
□主体说——主体感受和体会
□客体说——客体本质属性 □关系说——客体属性与主体需求间 的匹配(动态)

大学生价值取向

大学生价值取向

大学生价值取向大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个人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在大学期间,学生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建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以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在这一方面取得更好的成就。

第一部分:理解价值取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指个人对待人生、价值观和信仰的态度和观点。

它包括对道德准则、责任感、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认知。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往往受到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一个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及培养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相反,一个消极或扭曲的价值取向可能导致迷失方向、缺乏自信和懈怠等不良后果。

第二部分:塑造积极的1. 自我认知与探索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通过反思自己的经历和价值观来深入了解自己。

这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参与社团活动或与他人交流来实现。

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兴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使命。

2. 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正直和诚实是大学生价值取向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通过建立诚实和正直的日常行为,大学生可以积累人品和信誉。

诚实与信任的品质不仅对个人的形象有益,也对维护良好人际关系和成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3. 发展社交技能与人际关系大学是培养社交技能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最佳时机。

大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与不同背景和兴趣的人交往。

建立正面、支持和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发展个人和专业领域的技能,并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合作。

4. 关注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大学生应该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公益事业。

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并通过实际行动改善社会。

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公益事业的参与,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精神。

第三部分: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1. 平衡学业与兴趣爱好大学生应该努力平衡学业和兴趣爱好。

价值取向ppt课件

价值取向ppt课件
的本质属性,还充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动态变 4
化过程)。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 问题
(二)价值观 克拉克洪(Kluckhohn,1951)把价值观界定为一种外
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 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可能会选择什么行为方式、手段和结 果来过日子。
罗克奇(Rokeach,1973)则认为价值观是指一般的信 念,它具有动机功能而且不仅是评价性的,还是规范性的和 禁止性的,是行动和态度的指导,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现 象。
价值观调查表(M. Rokeach,1973):由36项价值观 信念构成的,分别测量这两类价值观(两类各18项)。
8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 问题
(三)莫里斯的生活方式理论
“价值”一词包含实际价值(operative value)、想象价 值(conceived value)、客体价值(object value)三种涵 义。
Hui和Triandis(1986):集体主义是有关人际间感情、理想、 信仰、观念和行为间的一种综合体。
特里安迪斯(Triandis,1989):个人主义的核心含义是优 先考虑个人目标而非小组的目标,强调服务于个人的价值观、个 人爱好、与众不同、独立;集体主义的核心含义是优先考虑小组 的目标而非个人的目标,强调服务于小组的价值观,为了保护小 组的完整、成员的独立及和谐的关系可以把个人的目标放在次要 的地位。
价值观是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目标的憧憬,价值观不同, 生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estionaire,1956)—13
种生活方式(想象价值,即理想价值观)。该量表不同于传
统的价值观测量工具,它的基本假设前提就是价值观不同的
人,生活方式也不同。这种假设前提把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

价值取向资料

价值取向资料

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互动关系
个人价值取向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个人价值取向通过社会化过程影响社会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
• 个人价值取向在社会互动中传播和影响他人
社会价值取向对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
• 社会价值取向通过教育、传媒等方式影响个人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
• 社会价值取向在个人互动中影响和塑造个人价值取向
成自己的价值取向
• 认知发展受到个体年龄、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02
社会化机制
• 通过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互动,个体逐渐接受
社会价值观,形成个人价值取向
•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取向受到家庭、教育、文化
等因素的影响
03
个体差异机制
• 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价值取向
的形成和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02
价值取向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 影响人际关系、群体关系等社会关系的形成和维护
• 影响社会团结和和谐
03
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影响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选择
• 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02
个人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
个人价值取向形成的心理机制
01
认知发展机制
•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个体对事物的认知逐渐深入,形
• 价值取向受到社会、职业等因素的影响
• 价值取向受到健康、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 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等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 社会价值观对个体价值取向的影响
个体因素
• 年龄、性别、性格、经历等个体特征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个体认知、情感、道德等心理因素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年度总结中的价值取向(3篇)

年度总结中的价值取向(3篇)

第1篇一、明确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年度总结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一年,我始终坚持“诚信、敬业、创新、奉献”的价值理念,努力做到为人诚实守信,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这种价值取向使我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

二、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年度总结中,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这一年,我深知追求卓越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在业务方面,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团队协作中,我注重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注重团队合作,发挥团队精神在年度总结中,我们要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一年,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在团队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学会了在团队中承担责任,勇于担当,为团队的整体利益着想。

四、关注他人成长,传承正能量在年度总结中,我们要关注他人的成长,传承正能量。

这一年,我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关心同事,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在同事遇到困难时,我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同时,我也将自身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人,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在年度总结中,我们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

这一年,我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努力做到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出行,关注环境保护,为构建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总结经验,为未来指明方向在年度总结中,我们要总结经验,为未来指明方向。

这一年,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形容价值取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价值取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价值取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价值和取向的认识变得更加重要。

价值取向是指个体或组织在行为决策中所选择的价值和原则。

它不仅代表了一个人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更体现了一个人的核心信念和道德观念。

在不同的情境下,价值取向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它的作用却是普遍而重要的。

本文将对价值取向进行深入探讨,从什么是价值取向开始,探讨价值取向的特点以及其重要性。

最后,通过总结其意义、提出应用建议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理论概念,更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了本文的整体组织框架,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价值取向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别探讨价值取向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结论部分将对价值取向的意义进行总结,提出应用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个结构,将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价值取向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其在个人、组织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通过对价值取向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做出特定的行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关注,促使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发展。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传播,能够唤起人们对于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事物的思考,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健康和有价值的方向发展。

2.正文2.1 什么是价值取向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个体都会拥有自己的一套信仰、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些价值观念构成了人们的核心信念和行为准则,即所谓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人们对于社会、人生和个人价值的认知和倾向,它涵盖了人们对于道德、美学、个人品质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

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个人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两个层面。

价值取向的作用范文

价值取向的作用范文

价值取向的作用范文价值取向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行为和决策中所倡导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

它们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和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价值取向的几个重要作用:1.指导行为和决策:价值取向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框架,帮助他们在面对不同的情况和决策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是诚实和道德,他们将更有可能遵循这些准则来指导他们的行为。

2.增强意义和动机:有价值的取向可以给人们和组织带来深层次的动机和意义感。

当一个人感到他们的努力和行为符合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时,他们将感到更加满足和有意义。

这种意义感和动机可以激励人们以更高的标准和更大的努力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3.建立信任和声誉:价值取向对于个人和组织的信任和声誉起着关键的作用。

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秉持着诚实、道德和负责任的价值观时,他们将更受他人的信任和尊敬。

这种信任和声誉是建立良好关系、吸引人才和获得业务机会的关键因素。

4.促进协作和团队合作: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个人和团队更容易进行协作和团队合作。

他们分享共同的目标和理念,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

这种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对于个人和组织的成功非常重要。

5.个人和组织发展:价值取向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和决策与其价值观相一致时,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潜力,不断进步和成长。

价值取向也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识别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推动他们朝着更高的标准和目标努力。

总的来说,价值取向在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和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指导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和决策,增强意义和动机,建立信任和声誉,促进协作和团队合作,推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以及建立个人和组织的身份认同。

因此,价值取向对于个人和组织的成功和发展至关重要。

个人价值取向总结范文

个人价值取向总结范文

个人价值取向总结范文
个人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以下
是一个可能的个人价值取向的总结范文:
个人的价值取向是由他们内在的信念、原则和优先级所构成的。

它们反映了个人对于什么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和值得追求的看法。

在我的个人价值取向中,我重视诚实、正直和诚信。

我相信这些品
质是建立稳固关系和取得成功的基础。

此外,我也重视责任感和奉
献精神,我相信通过承担责任并为他人付出可以实现自我成长和社
会价值。

另外,我也非常重视自我提升和学习,我认为不断学习和
成长可以让我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实现个人目标。

最后,我也
重视平等和公正,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公平对待并有平等的机会。

这些价值取向指导着我的行为和决策,让我能够在个人和职业
生活中取得成功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克拉克洪与思乔贝克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克拉克洪与思乔贝克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1. 对人性的看法; 2.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 3. 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 4. 人的活动导向; 5. 人的空间观念; 6. 人的时间观念。
六大价值取向
对人性的看法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 环境的看法
人们对自身与他人 之间关系的看源自 人的活动导向 人的空间观念 人的时间观念
中国文化 人性本善 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 集体主义
以静制动 公共的 过去/现在
一个时间 做多件事
美国文化 可恶可善 人主导环境
个人主义
重视做事行动 个人、隐秘的 现在/未来
一个时间 做一件事
谢谢~
结束语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

五种取向
克拉克洪和斯特罗德贝克(1961)概括出五种各包括三种类型的价值取向: (1)对人类本性内部特征的概念(坏的、善恶混合的、可变的); (2)对人与自然及超自然关系的概念(人类服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统治自然); (3)人类生命的时间取向(以过去为中心、以现在为中心、以未来为中心); (4)对自我性质的看法(强调存在、强调顺其自然、强调行为); (5)对人际关系的看法(独处、合作、个人主义)。 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被试交谈,发现在西方工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们强调自然的主宰地位,以将来为 中心,强调行为和个人主义;而在非工业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现在或过去为中心, 顺其自然发展自我和强调与他人合作的关系。
公职人员
1、基础价值取向——谋取公共利益最大化(职业取向); 2、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3、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公正取向); 4、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感谢观看
近代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研究。许志超和特瑞安迪斯 (1984)综合前人观点,认为上述两种价值取向是与人际有关的人格结构,包括情绪情感、信念、思想体系及行 为等方面的综合体。他们设想:个人主义者认为,个人是生存的基本单位,自我依赖感很强,有时产生孤独感, 与群体有距离;很少**别人的意见,当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不一致时,很少愿服从集体目标;愿将冲突公开,与 别人对抗;认为任何结果都是个人所为,自己承担所有责任。
集体主义者认为,群体是生存的基本单位,群体提供了物质安全与情感安全,有依赖于某一群体的感觉, “我们感”很突出;个人的大多数行为目标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重视他人意见,常服从别人特别是权威人物; 强调群体和谐,企图避免冲突;认为任何结果都是群体所为,习惯于众人一起承担责任。他们编制成63个项目的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量表(简称INDCOL),经过多次施测,取得一定的信度与效度,是用以开展价值取 向方面(如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关系,价值取向与助人行为的关系等)实验研究的一种尝试性的 测量工具。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其基本类型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其基本类型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其基本类型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也是塑造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它反映了社会对于教育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知识取向、能力取向、人格取向和社会取向四个基本类型。

知识取向是传统教育目的的重要体现,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科素养。

知识取向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知识取向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传承,使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能力取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力取向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能力取向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变革要求。

人格取向是全面发展人的重要目标,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人格取向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人格取向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康心态和正确价值观的人。

社会取向是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社会取向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取向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使他们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它反映了社会对于教育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包括知识取向、能力取向、人格取向和社会取向四个基本类型,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教育目的的多元价值取向。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综合运用各种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价值标准 价值取向

价值标准 价值取向

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价值”这个词的理解和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更多的是将其与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

而在这个过程中,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成为了人们思考的焦点和关注的重点。

首先,我们来谈谈价值标准。

价值标准是人们评判事物的好坏、优劣的尺度和标准。

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群体中,价值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某些传统观念比较浓重的社会中,人们可能更注重家庭观念和孝道,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价值标准;而在现代社会,个人的自由、平等、人权等也成为了重要的价值标准。

总的来说,价值标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是对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一种规范。

其次,我们来谈谈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实际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价值标准的选择和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价值选择,比如在工作中是追求金钱利益还是追求精神满足,是追求个人利益还是追求集体利益等等。

这些选择都是人们在实际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

而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往往会受到其所处环境、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于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物质财富并不是唯一的价值追求,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也同样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和文化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贡献。

总之,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行为举止,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正确引导自己的价值取向,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取向呢

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取向呢

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取向呢年轻人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其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面貌。

那么,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取向呢?在当今社会,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价值体系,青年人应该抱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努力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追求真理青年人应该树立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客观规律,是认识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基本要求。

青年人应该勇于钻研、探索,追求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不被表面的虚华所蒙蔽,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和判断标准,做到见微知著,见贤思齐,以求真理为己任,努力实现自我完善和人格升华。

培育美德青年人应该树立培育美德的价值取向。

美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中的精华,是做人处世的道德基础,是体现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志。

青年人应该注重塑造自己的品格和修养,培养正直、诚信、宽容、勤奋等美德,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有社会情怀的好青年。

同时,青年人还应该尊重他人,尊重公共规则,尊重社会风俗,做到礼貌待人、好言相劝,努力维护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稳定。

追求卓越青年人应该树立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

卓越是对自身能力和潜力的追求,是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状态。

青年人应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追求卓越,努力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能,不甘平庸、不骄傲自满,积极进取、勇攀高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基本法则总之,青年人应该树立追求真理、培育美德、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和自身素质,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立足自身,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青年人应该牢记这些基本法则,努力追寻美好、向往卓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和未来的栋梁之才。

以上便是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取向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够对广大青年朋友提供些许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土 从中国人 共同的, 独特的心 理、行为 出发
不同文化下的 行为比较
跨文化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1、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 费孝通先生于1947年提出了 “差序格局”的概念。他认为中 国人是以“己”为中心,就像把 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水面出现的波 纹一样,最中心的是自己,然后 “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 愈推愈薄”,在差序格局中, “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 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 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 成的网络”。
需要是激发人行动的基本动因 需要层次较低,而价值观的层次较高 价值观对需要有规范或定向作用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三)价值取向与行为 1.行为是价值取向的表现;2.价值取向引导行为;
3.行为可能诱导价值取向的改变
解释、预测、导向
价值观
行为 (重大行为)
重大行为之前,个体 有价值判断的过程 (有意识,直接) 习惯行为:头脑中的 图式起作用,也受到 价值观影响(无意识, 间接)。
(9)遵从(Conformity):抑制引起他人不安或伤害他人及违背社会期望与规范的行为、 倾向和冲动;
(10)安全(Security):社会交往和个人的稳定、安全、和谐。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 三、价值取向与主要关联心理变量的关系
(一)价值取向与态度 价值观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 态度是情境性的; 价值观是超越情境的。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3. 富贵与道德追求 文崇一(1993)提出了“富贵与道德”的二分模式,并 认为,中国人的价值观始终在正面的“富贵与道德相容”与 负面的“富贵与道德冲突”之间徘徊。 根据中国人在富贵——道德两个维度上的不同组合将中 国人的价值观分成以下几类:①富贵与道德相容:富贵而道 德;道德而富贵。②贫贱与道德相容:贫贱而道德;道德而 贫贱。③富贵与道德相斥:富贵而不(轻)道德;不(轻) 道德而富贵。④贫贱与道德相斥:贫贱而不(轻)道德;不 (轻)道德而贫贱。
态度与具体行为的距离更近,对行为的预测作用更为明 显,而价值观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价值观 态度 行动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二)价值取向与需要系统 1.需要和动机 2.情绪和情感 3.兴趣和爱好
价值观
需要是价值观产生的基础和 判断尺度 (是否有价值,在于其满足 人的需要的程度)
需要
对需要进行调控
一、价值取向的界定
二、价值观理论及测量
三、价值取向与主要关联心理变量的关系
四、价值取向的本土化研究
五、价值取向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 一、价值取向的界定
(一)价值
主体说:外界事物有无价值的评判主要在于主体的感受 和体会;
客体说:价值是客观事物本身就有的一种属性,不会以 评判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特里安迪斯(Triandis,1989):个人主义的核心含义是优 先考虑个人目标而非小组的目标,强调服务于个人的价值观、个 人爱好、与众不同、独立;集体主义的核心含义是优先考虑小组 的目标而非个人的目标,强调服务于小组的价值观,为了保护小 组的完整、成员的独立及和谐的关系可以把个人的目标放在次要 的地位。
自我 重要他人 一般人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2. 以社会、关系、情境为中心的价值观 杨国枢(1992)曾把人类社会比作一个生活圈,认为在 这个生活圈中人们有两种不同的主要运作方式,一为个我取 向(individual orientation),这种取向是以自主性为重,强 调的是个体如何经由支配、控制、改变及利用自然环境与社 会环境,以满足自我的欲望、兴趣及情绪。一为社会取向 (social orientation),这种取向是以融合性为重,强调的是 个体如何经由顺服、配合及融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与 环境建立及保持和谐关系,甚至化入环境而为一。 中国人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取向。这种取向具体表现为家 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四个次级取向。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三)有关“中国人价值观”的其他研究成果 研究者除了对华人价值观概念、结构以及特征等基本问 题开展了广泛的探讨之外,还将研究的方向纵深化迈进,对 一些具体的中国人价值观内容进行了分析。
首先,张进辅等人(2006a;2006b)对人际价值观问题 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
第九章 价值取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金盛华
本章要点
*价值取向的界定
*价值观理论 *价值取向的关联心理变量
*价值观的测量
*价值取向的本土化研究 *中国民众价值取向状况
第九章 价值取向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第二节 中国民众价值取向状况 第三节 中国企业家价值取向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关系说:事物有无价值取决于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求 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和适宜性。 心理学研究中的价值强调主体的重要性,也强调事物的 本质属性,还充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动态变化过 程)。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二)价值观
克拉克洪(Kluckhohn,1951)把价值观界定为一种外显或 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 它影响人们可能会选择什么行为方式、手段和结果来过日子。 罗克奇(Rokeach,1973)则认为价值观是指一般的信念, 它具有动机功能而且不仅是评价性的,还是规范性的和禁止性的, 是行动和态度的指导,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现象。 施瓦茨(Schwartz,1998)认为价值观是合乎需要的超越情 境的目标,在个人的生活中或其它社会存在中起着指导原则的作 用。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4. 人情与面子 黄光国(1983)在其所著《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 游戏》中提出了他的人情与面子模式。资源支配者的心理历 程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做事法则和决策策略。
工具性关系对应公平法则,其决策策略是客观决策;
情感性关系对应需求法则,其决策策略是亲情困境; 混合性关系对应人情法则,其决策策略是人情困境。 西方人的社会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工具性关系;而中国人 的社会是一种情感性关系,或接近情感性关系的混合型关系, 所以倾向于遵守需求法则和人情法则。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 五、价值取向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社会通则”研究的兴起
梁觉等人指出,社会通则是对个体信念系统中核心观念 的一般性概括,其功能在于帮助个体在其所处环境中提升生 存和发展品质。 研究者通过对西方心理学已有的文献总结和以香港、委 内瑞拉两地被试的质性研究资料分析,最终确认了由5个因素 构成的多维结构:社会犬儒主义、天道酬勤、社会灵活性、 命由天定、宗教笃信。
可能诱导价值观的改变 行为的改变会导 致价值观的改变 (哪怕是表面的, 暂时的妥协)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 四、价值取向的本土化研究
(一)国内价值取向研究的阶段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此阶段最典型的特 征是对国外价值观研究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全面介绍、移植 和验证阶段。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研究的主要思路是 对价值观研究的“中国化”或“本土化”。这一时期中的价 值观研究仍然基本遵循实证研究的思路,但是在研究理论构 建、概念提出及其解释方面却显示出浓重的本土化特色。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定向的价值取向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定向的价值取向研究 杨中芳(1994)认为,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文化中的成员 在社会化过程中被教导的一套价值,大体上,这一套价值是 共存于文化成员之中的。 施瓦茨(1994)也认为在一个社会成员有意无意的价值 社会化(value socialization)中会表露出某种共同性,而这 种“共同性”就是所谓的文化价值观。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五)施瓦茨的价值观理论
施瓦茨设想人类存在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的价值观的心理结 构。施瓦茨价值观量表(Schwartz Value Survey,简称SVS)57项价值 观,用以代表10个普遍的价值观动机类型:
(1)权力(Power):社会地位和特权,控制或统治他人和资源; (2)成就(Achievement):根据社会标准通过能证明个人成功的竞争; (3)享乐主义(Hedonism):追求生理上的满足及愉悦; (4)刺激(Stimulation):兴奋、新奇和生活中的挑战; (5)自我导向(Self-Direction):独立的思想和行为——选择、创造、探索; (6)世界主义(Universalism):理解、欣赏、容忍和保护所有人和未来的福利; (7)仁慈(Benevolence):保护和提高那些个人交往较多的人们的福利; (8)传统(Tradition):尊敬、接受传统文化和宗教要求的习惯和思想;
审美型的人以美的原则评价事物;
社会型的人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 宗教型的人信神或寻求天人合一等;
政治型的人重视权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位和影响力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二)罗克奇的工具性、终极性价值观理论 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欲达到的最终存在状 态或目标,如和平的世界、舒适的生活等;
第一节 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 • 二、价值观理论及测量
(一)奥尔波特的六维分类
理论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审美的、宗教 ( 《人的类型》, Spranger,1928)
价值观研究量表( Allport,1960, Vernon,1960 )
经济型的人务实,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 理论型的人以发现真理为主要追求;
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为达成上述目标所 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如负责任的和自我控制的等。 价值观调查表(M. Rokeach,1973):由36项价值观信 念构成的,分别测量这两类价值观(两类各18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