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19课皇帝的新装词语解释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学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学习要点

《皇帝的新装》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炫耀、称职、滑稽、头衔、呈报、陛下、精致、勋章、赏赐、御聘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等词语的读音及词义。

2.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

3.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写作思路。

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5.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语言积累1.生字正音炫(xuàn)耀陛(bì)下御(yù)聘(pìn) 骇(hài)人听闻头衔(xián) 滑稽(jī)钦(qīn)差大臣2.词语解释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骇:震惊。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称,适合、相当。

精致:精巧细致。

呈报:报告(上级)。

炫耀:夸耀。

语法与修辞写作手法:1.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来反映生活:夸张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

两个骗子在织布机上空忙,描述并不存在的布的美丽花纹,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大臣们手里托着并不存在的后裙,这些情节当然是夸张的,但又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据安徒生自己说,这个童话的题材来自西班牙作家所提供的民间故事,经改写后,更符合丹麦的生活实际。

骗子怎样诓人,皇帝怎样上当,群臣又怎样瞒骗,写得合情合理。

“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的。

”我们在这篇童话里看到的皇帝、官吏,不正是当年丹麦封建统治者的真实写照么?安徒生把自己不敢明白说出的一切,隐藏在夸张、诙谐的故事里,引起读者深思。

夸张中包含着合理性,是《皇帝的新装》的情节特点,也是安徒生童话的情节特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要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要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要点一、字音词义炫耀yào:夸耀。

称chèn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愚蠢yúchǔn:愚笨,不聪明。

妥tuǒ当:稳妥适当地。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呈chéng报:用公文报告上级。

滑稽jī: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狡jiǎo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头衔xián: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勋xūn章:授给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一种表示荣誉的证章。

不可救药:指病重到无药可治;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不能挽救的地步。

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hè: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请骗子制作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并穿上它赤条条地举行游行大典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与大臣们的虚伪、愚蠢以及自欺欺人的丑恶本质。

本文写了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的故事,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讽了他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揭露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故事的引子——皇帝酷爱新装。

第二部分(2~4):故事的开端——骗子“做”新装。

第三部分(5~23):故事的发展——群臣看“新装”。

第四部分(24~33):故事的高潮——皇帝穿“新装”游行。

第五部分(34~37):故事的结局——揭穿假新装。

四、创作背景《皇帝的新装》原本是从中世纪西班牙民间故事移植而来。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也曾在其戏剧中运用过这个素材。

故事的结局是那个国王光着身子在朝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大家都噤若寒蝉、不吭一声。

安徒生改写时,在结尾处让一个孩子喊出了“他没有穿衣服”这句真话。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重要知识点总结文学常识✧作者档案重点字词✧生难字称.(chèn)职妥.(tuǒ)当爵.(jué)士头衔.(xián)呈.(chénɡ)报陛.(bì)下御聘.(pìn) xūn(勋)章hài(骇)人听闻愚蠢.(chǔn)圈.定(quān) 袍.子(páo)随声附和.(hè) 狡猾.(huá) 钦.差(qīn) 现款.(kuǎn) ✧ 多音字 漂⎩⎪⎨⎪⎧piào(漂亮)piāo(漂泊)piǎo(漂白)称⎩⎪⎨⎪⎧chèn(对称)chēng(称赞) ✧ 形近字⎩⎪⎨⎪⎧聘(pìn)聘请骋(chěng)驰骋 ⎩⎪⎨⎪⎧碌(lù)忙碌禄(lù)俸禄 ⎩⎪⎨⎪⎧睁(zhēng)睁眼挣(zhēng)挣扎峥(zhēng)峥嵘岁月⎩⎪⎨⎪⎧衔(xián)头衔街(jiē)街头巷尾衙(yá)衙门✧ 重点词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炫耀:夸耀。

妥当:稳妥适当。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综合素养素材积淀:故事续写叶圣陶《〈皇帝的新装〉续写》的故事梗概那个皇帝什么衣服也没有穿,与大臣们一起参加游行大典,被孩子点明“新装”的真相以后,一路上受尽嘲笑。

皇帝恼羞成怒,宣布了“新的法律”:谁故意说坏话就是坏蛋,立刻杀死。

结果有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

从此,皇帝不再穿别的衣服了。

上朝的时候,回到后宫的时候,他总是裸着身体。

有一次,一个妃子陪皇帝喝酒,皇帝喝得太急,一声咳嗽,酒喷出很多,落在胸膛上,妃子无意中说了一句:“哎呀!把胸膛弄脏了!”结果就被送到行刑官那里去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点汇总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学问点汇总一、简介安徒生(18051875),丹麦闻名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创作有诗歌、剧本以及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头写童话,闻名的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二、故事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当时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依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写成《皇帝的新装》,把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目,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三、理解词义1.显耀:夸耀;炫示。

2.愚蠢:愚笨;不聪慧。

3.急迫:需要立刻应付或办理,不容许拖延。

4.妥当:稳妥适当。

5.渴望:迫切地盼望。

6.诚恳:言行跟内心思想全都(指好的思想行为)。

7.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特别惊讶(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0.不行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

比方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四、课文分段第一局部(第1段):写皇帝爱新装成癖。

其次局部(第24段):故事的开端,写皇帝上钩,骗子开头做“新装”。

第三局部(第533段):分别写老大臣、官员和皇帝看布料的情景。

第四局部(第3437段):写皇帝穿上新装进行游行大典,一个小孩子戳穿了骗局。

五、问题归纳1.开篇介绍皇帝的爱好有什么作用?皇帝爱穿美丽衣服,为下文骗子“纺织奇怪的布做新衣服”来投皇帝所好埋下了伏笔。

2.“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行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这是两个骗子给予新装的特性,这说明骗子揣摩透了包括皇帝、官员在内的人们虚伪的特点,这提醒了骗子行骗的高超,表达了他们的狡猾。

同时,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故事情节进展的一条暗线,推动了情节的进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材详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材详解

第19课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一、字音字形分(fèn)外赐(cì)给爵(jué)士御聘(yù pìn)袍(páo)子滑稽(jī)陛(bì)下忙忙碌碌(lùlù)随声附和(hè)骇(hài)人听闻更:gēng(更替)gèng(更加)系:jì(系上)xì(关系)zhēng:睁(睁眼)挣(挣扎)二、词语解释1. 不惜:不顾惜;舍得。

惜,吝惜,爱惜。

2. 炫耀:夸耀。

3. 分外:忧伤,愁闷。

4.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承担的职务。

5. 愚蠢:愚笨;不聪明。

6.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

7. 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8. 急迫:需要马上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

9.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0. 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11. 圈定:用画圈的方式确定(人选、范围等)。

12. 御聘:皇帝请的(人)。

13. 爵士:欧洲某些君主国中最低的封号,不能世袭,也不在贵族之列。

14. 骑士: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的最低阶层,是领有土地的军人,为大封建主服骑兵兵役。

15. 华盖: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的伞形遮蔽物。

16. 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陛,宫殿的台阶。

17. 典礼官:掌管大典仪式的官员。

18. 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

钦,指皇帝亲自做某事。

19. 忙忙碌碌:事情非常多,不得闲。

20.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21.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22. 怒气冲天: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23.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三、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四、文章解读(一)全文分层:第一部分(1 段):故事的引子,写皇帝爱新装成癖,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

皇帝的新装总结知识点

皇帝的新装总结知识点

皇帝的新装总结知识点皇帝的新装故事中,皇帝对自己的新衣服非常自负,他为了炫耀自己的新衣服,不惜以高价买下,而后又不断地让他的臣子给他夸奖。

这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虚荣心和自我意识。

对于这点,我们可以理解一个人内心的虚荣心往往会让他们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好,而采取一些明显的举动,甚至可能不择手段,这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在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皇帝确实并没有穿上任何新衣服,但因为他自己也对自己进行了疑惑,他其实并不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穿上新衣服,于是他选择了相信别人。

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说辞。

此外,从“童言无忌”的故事中,还可以了解的一点就是,一个人的虚荣心和自我意识很容易被他人的恭维所左右,这说明了皇帝在选取自己的所信任的对象时,并不是那样的严格,他忽略了自己旁边那些真心的人,而被一群骗子所欺骗了。

而在板凳和床单这一节中,皇帝的虚荣心更加显露了出来。

她在脱下所有的衣服,直到只剩下一条裤子让那些人给骗走的时候,他的虚荣心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变得更加坚定。

这说明了一个人的虚荣心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很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引发更大的危机。

在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中,老实的小孩在看到皇帝并没有穿上新衣服,而且赤身裸体的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他没有选择保持沉默,而是直接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人要有清晰的认识,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沉默的接受别人的误导。

最后,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带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一个人的虚荣心和自我意识会给他们自己和他人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勇敢地直面自己的错误,并且要真诚地相待他人,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恭维,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生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生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生字1. 新装(xīn zhuāng)新装一词出自《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

指换上新的衣服或者穿上新的装束。

2. 盛宴(shèng yàn)盛宴指的是盛大的宴会或者酒席,通常是为了庆祝或者招待重要的客人而举办的。

3. 傲慢(ào màn)傲慢指的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态度,也可以指出自己的优越或高傲的性情。

4. 倾诉(qīng sù)倾诉指的是倾向于诉说自己的心情、感受、烦恼或者困扰,通常表达的是一种交流愿望。

5. 英俊(yīng jùn)英俊是对一个人外貌的称赞,通常是指男性的容貌或者外表非常帅气俊秀。

6. 劝告(quàn gào)劝告指的是对他人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督促或劝说别人改正错误或者改进行为。

7. 骄纵(jiāo zòng)骄纵是对一个人自我放纵、傲慢自大的行为的形容,经常指的是对权力的滥用。

8. 矜持(jīn chí)矜持是对外表、言辞举止的自我克制与守矩、不放纵的一种态度。

9. 忧心忡忡(yōu xīn chōng chōng)忧心忡忡是对内心忧虑、忧愁、不安的一种描述,形容内心的焦虑不安。

10. 尴尬(gān gà)尴尬形容因为某种尴尬或者尴尬的境遇,表现出困窘、难堪的心情。

《皇帝的新装》生字学习《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虽然它是一篇童话故事,但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教育。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一些新的生字,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一些本篇故事中的生字,从而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下面逐一介绍这些生字的意义和用法。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

新装(xīn zhuāng)在《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中,新装指的是换上新的衣服或者穿上新的装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点梳理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理清童话的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二、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三、文体知识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被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

四、字词积累骇(hài)人听闻滑稽(jī)头衔(xián)钦(qīn)差大臣勋(xūn)章陛(bì)下随声附和(hè) 御聘(yù pìn) 称(chèn)职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炫耀:本课指夸耀。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称,适合。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救药,用药救活。

妥当:稳妥适当。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惊吓。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附和,跟着别人说。

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五、整体感知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中心人物:皇帝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以新装为线索;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3.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笨:1、不聪明,反应慢等:~人。

~拙。

~伯(a.傻瓜,愚蠢的人;b.肥大的人)。

愚~。

2、不灵巧:嘴~。

~口拙舌。

~鸟先飞。

3、粗重,费力气的:~重。

~活。

粗~。

4、大巧若拙:拙:笨。

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赐:1、赏给;过去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小辈:赐予、恩赐。

2、指给予的财物或好处:厚赐受之有愧。

3、敬称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赐教、盼赐复。

聘:1.请人担任某种职务:~请教员。

2.古时国与国遣使访问:~使往来。

3.定亲:~礼。

4.嫁:~姑娘。

出~。

炫耀:1.照耀。

2.夸耀:~武力。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愚蠢:愚笨;不聪明:~透顶。

这种做法太~
现款:可以当时交付的货币。

妥当:稳妥适当地。

理智:1.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丧失~。

2.有理智:当时他表现得非常~。

呈报:用公文报告上级:~中央批准。

钦差: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滑稽:1.(在古书中念gǔjī)2.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这个丑角的表演非常~。

3.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和北方相声相近
圈定:用画圈的方式确定(人选、范围等)。

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尊称
爵士:欧洲某些君主国最低的封号,不世袭,不在贵族之内。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勋章:授给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一种表示荣誉的证章。

袍子:中式的长衣服。

不可救药:泛指病重到无药可治。

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不能挽救的地步。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