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MHC+免疫细胞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课件 MHC
20
黏附分子
--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的分子。
与细胞识别、活化及信号传导等有关,是免疫应答等的 分子基础。
根据结构特点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钙黏蛋白家族 等
黏附分子是白细胞分化抗原。绝大多数黏附分子具有CD号。
BCR、TCR、MHC没有CD号。
有些有CD号,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常用。LFA-1
–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 胞因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因子 M-CSF EPO: 促细胞生成素 TPO:血小板生成素 IL-3: 多集落刺激因子
8
干扰素(IFN):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号兵
类似激素、神经递质 的作用
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调控作用 小分子可溶性多肽,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效应。
由活化的免疫细胞:T、巨噬、树突细胞等; 非免疫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细胞等
调节免疫应答、刺激造血、介导炎症反应及促进组织 损伤的修复等。
5
根据结构和功能分为六大类:
白细胞介素(IL); 干扰素(IFN); 肿瘤坏死因子(TNF); 集落刺激因子(CSF); 趋化性因子; 生长因子
表达于细胞毒T细胞,可用于鉴定、分离细胞,称细 胞表面标记。
16
血细胞发育图谱
17
粒细胞、淋巴细胞、 红细胞
概念: 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 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膜分子。
不同的蛋白质有其独特的 表位,可制备针对这些表 位的单克隆抗体。
18
分化群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黏附分子
--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的分子。
与细胞识别、活化及信号传导等有关,是免疫应答等的 分子基础。
根据结构特点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钙黏蛋白家族 等
黏附分子是白细胞分化抗原。绝大多数黏附分子具有CD号。
BCR、TCR、MHC没有CD号。
有些有CD号,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常用。LFA-1
–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 胞因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因子 M-CSF EPO: 促细胞生成素 TPO:血小板生成素 IL-3: 多集落刺激因子
8
干扰素(IFN):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号兵
类似激素、神经递质 的作用
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调控作用 小分子可溶性多肽,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效应。
由活化的免疫细胞:T、巨噬、树突细胞等; 非免疫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细胞等
调节免疫应答、刺激造血、介导炎症反应及促进组织 损伤的修复等。
5
根据结构和功能分为六大类:
白细胞介素(IL); 干扰素(IFN); 肿瘤坏死因子(TNF); 集落刺激因子(CSF); 趋化性因子; 生长因子
表达于细胞毒T细胞,可用于鉴定、分离细胞,称细 胞表面标记。
16
血细胞发育图谱
17
粒细胞、淋巴细胞、 红细胞
概念: 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 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膜分子。
不同的蛋白质有其独特的 表位,可制备针对这些表 位的单克隆抗体。
18
分化群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MHC与免疫器官精品PPT课件
人: MHC→ HLA基因/HLA基因复合体
↓
/HLA抗原
HLA分子
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是一组位于某号染色体 上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第一节 HLA复合体及其编码产物
HLA
人类:第6号染色体短臂
一、HLA-I类基因及其编码产物
经典的HLA I类基因:
包括B、C、A三个基因,其编码产物为HLA I类分子的重链(α链),有显著多态性。
非经典的HLA I类基因:
包括E、F、G、H基因,基因多态性显著低 于经典的基因。有些为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二、HLA-II类基因及其编码产物
经典的HLA-II类基因:
由DP、DQ和DR三个亚区组成。每一亚区包括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基因座位。它们分别编码α 链和β链,形成经典的HLA-II类分子。
Genetic basis of transplant rejection
Inbred mouse strains - all genes are identical Transplantation of skin between strains showed that
rejection or acceptance was dependent upon the genetics of each strain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H-2)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
人的MHC称HLA基因,其编码产物为HLA分子或人类 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MHC及其编码分子医学免疫学课件幻灯片
群体概念 一个gene≥2个gene产物 HLA-A、-A1、-A3、-A4、-A8、-A20 个体遗传标志 血缘关系 无关个体 < 1/109
遗传特点 1. 单元型遗传 * 单元型(haplotype) 2. 共显性表达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1948,Snell确定H-2在第17对染色体短臂, 获Nobel奖
➢ H-2复合体(17#染色体)
I 类gene:K、D、L II类gene:Aα、Aβ、Eα、Eβ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 人的MHC——HLA复合体(6# 染色体) 1. 经典的HLA I类、HLA II类基因
H-2分子 HLA分子 • 移植抗原 • 组织相容性抗原
基因 MHC、H-2、HLA
分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二、MHC复合体结构
MHC I、II、III类基因及多种免疫功能相关gene, 各含多个gene locus(座位)、亚区 (subregions) * 多基因性(polygenic)
MHC及其编码分子 医学免疫学课件幻
灯片
优选MHC及其编码分子医学免 疫学课件
• 器官移植
黑猩猩的心脏
人
组织相容性 histocompatibility
• 自体移植
好
• 同种异体 • 血缘关系
同卵双生
好
异卵双生
好
近 远 无关
好 差 最差
一、概述 1. MH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医学免疫学第八章MHC讲解PPT课件
小鼠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称为H-2复合体。人的主要组织相容 性 复 合 体 则 称 为 人 类 白 细 胞 抗 原 复 合 体 ( 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
MHC的基因构成
一.小鼠H-2复合体 二.人类HLA复合体
第二节 MHC的基因构成
MHC通常代表基因,而MHC分子或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基因编码产物。但专指某一动物时,MHC可同时代表基因 和抗原,如小鼠MHC又称为H-2,既可代表鼠的MHC,也可 指其编码分子。
第四节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
HLA是人类最丰富的多态性基因系统。
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群体中不
同个体HLA基因型(表型)存在差别。在随机婚 配的群体中,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在群 体中可以编码多种抗原分子,因此群体中不同 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群体中 HLA表型具多样性,在人群中HLA表型可达到107 数量级。在无关人群中,HLA表现型完全相同的 可能性极小。 HLA分子的多态性由其编码基因的遗传特点所决 定。
TAP是存在于内质网上的异源性二聚体,其功能是将胞 浆中LMP加工过的抗原片段转运至内质网,并在内质网 腔中组装免疫原性多肽—MHCⅠ类分子复合体。
LMP及TAP均具多态性,在不同个体中LMP蛋白结合催化 水解蛋白的部位不同,产生的肽段及抗原决定簇亦不 同。因此,不同个体的MHCⅠ类分子对同一抗原提呈的 抗原片段可不同,从而使不同机体对同一抗原的免疫 应答可表现出个体差异,或产生免疫应答,或产生免 疫耐受,或有自身免疫倾向,或表现出MHC相关疾病。
二.HLAⅡ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HLAⅡ类分子是由经典HLAⅡ类基因HLADR、DQ、DP位点编码的分子产物,也称 Ⅱ类抗原。
MHC的基因构成
一.小鼠H-2复合体 二.人类HLA复合体
第二节 MHC的基因构成
MHC通常代表基因,而MHC分子或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基因编码产物。但专指某一动物时,MHC可同时代表基因 和抗原,如小鼠MHC又称为H-2,既可代表鼠的MHC,也可 指其编码分子。
第四节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
HLA是人类最丰富的多态性基因系统。
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群体中不
同个体HLA基因型(表型)存在差别。在随机婚 配的群体中,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在群 体中可以编码多种抗原分子,因此群体中不同 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群体中 HLA表型具多样性,在人群中HLA表型可达到107 数量级。在无关人群中,HLA表现型完全相同的 可能性极小。 HLA分子的多态性由其编码基因的遗传特点所决 定。
TAP是存在于内质网上的异源性二聚体,其功能是将胞 浆中LMP加工过的抗原片段转运至内质网,并在内质网 腔中组装免疫原性多肽—MHCⅠ类分子复合体。
LMP及TAP均具多态性,在不同个体中LMP蛋白结合催化 水解蛋白的部位不同,产生的肽段及抗原决定簇亦不 同。因此,不同个体的MHCⅠ类分子对同一抗原提呈的 抗原片段可不同,从而使不同机体对同一抗原的免疫 应答可表现出个体差异,或产生免疫应答,或产生免 疫耐受,或有自身免疫倾向,或表现出MHC相关疾病。
二.HLAⅡ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HLAⅡ类分子是由经典HLAⅡ类基因HLADR、DQ、DP位点编码的分子产物,也称 Ⅱ类抗原。
医学免疫学MHCppt演示课件
(3) 跨膜区: 固定HLA-I类抗原于膜上
(4) 胞浆区: 信号转导
(5) β 2微球蛋白:维持I类分子空间构型的
稳定性
22 .
β2m链
α链
CD8+CTL
23 .
28
2、经典HLAⅡ类基因:由DP、DQ、DR三个亚区组 成。每个亚区又包括A、B两种功能基因座位,分别编 码Ⅱ类分子的α 链、β 链。
11
.
不同动物中的MHC名称
种
小鼠
MHC名称
H2(histocompatibility system2)
大鼠
人类
RT1(AgB)
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兔
豚鼠
RLA(rabbit leukocyte antigens)
GPLA(guinea pig leukocyte antigens)
6
.
二、基本概念
组织相容性 异体组织或器官移植时供者与受者的组 织相互匹配的程度 组织相容性抗原 代表个体特异性,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的同种异型抗原,也称移植抗原
7
.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机体参与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很多,其中能引起 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系统(MHS)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主要组织相容 性抗原系统的紧密联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 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小鼠的MHC称为H2复合体。 人的MHC称为HLA复合体,其编码的分子表达 在人的白细胞表面,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即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即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存 在于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编码主要 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具有提呈抗原、免疫调节和参与移植排 斥等功能。
(4) 胞浆区: 信号转导
(5) β 2微球蛋白:维持I类分子空间构型的
稳定性
22 .
β2m链
α链
CD8+CTL
23 .
28
2、经典HLAⅡ类基因:由DP、DQ、DR三个亚区组 成。每个亚区又包括A、B两种功能基因座位,分别编 码Ⅱ类分子的α 链、β 链。
11
.
不同动物中的MHC名称
种
小鼠
MHC名称
H2(histocompatibility system2)
大鼠
人类
RT1(AgB)
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兔
豚鼠
RLA(rabbit leukocyte antigens)
GPLA(guinea pig leukocyte antigens)
6
.
二、基本概念
组织相容性 异体组织或器官移植时供者与受者的组 织相互匹配的程度 组织相容性抗原 代表个体特异性,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的同种异型抗原,也称移植抗原
7
.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机体参与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很多,其中能引起 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系统(MHS)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主要组织相容 性抗原系统的紧密联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 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小鼠的MHC称为H2复合体。 人的MHC称为HLA复合体,其编码的分子表达 在人的白细胞表面,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即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即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存 在于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编码主要 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具有提呈抗原、免疫调节和参与移植排 斥等功能。
医学免疫细胞_PPT幻灯片
➢ 抗原加工是指蛋白质抗原在细胞内被降解成能与 MHC结合的肽的过程(分离T细胞表位的过程)。
➢ 抗原递呈是指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将其展 示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TCR)识别的过程。
抗原递呈细胞
▪ 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 ➢ 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Ag信 息递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 的一类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 状细胞、成熟B细胞等
2. 阴性选择:自身耐受 不识别自身肽-MHC的T细胞存活
二、T细胞的表面分子
---------指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表面受 体、表面抗原。
▪ 参与多种生理过程; ▪是鉴别、分离淋巴细胞的标志。
包括:
TCR-CD3 CD4/CD8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MHC、CKR、丝裂原分子受体、CR等
1、 TCR-CD3复合物
➢ 有核细胞内加工,由MHCⅠ分子递呈
病毒virus
树突状细胞(DC)
DC
1、DC的生物学特征
▪ 形态上呈树突样 ▪ 表面标志:CD1a、高水平MHCII分子、辅
助分子(CD11c、CD83等)
2、 树突状细胞的来源
3、DC的分布
▪ 表皮和胃肠上皮:Langerhans细胞 ▪ 胸腺中:并指状细胞(IDC) ▪ 淋巴结:滤泡树突状细胞
② CD8分子
▪ CD8 ▪ α链V样区与MHC I类分子结合,参与T细
胞活化和增殖的信号转导。
▪ CD8是细胞毒性T细胞。
CD4 和 CD8
ab TCR
T 细胞
ab TCR
CD 8
a2 a1 a3 b2m
CD4
抗原肽
b1 a1 b2 a2
➢ 抗原递呈是指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将其展 示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TCR)识别的过程。
抗原递呈细胞
▪ 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 ➢ 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Ag信 息递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 的一类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 状细胞、成熟B细胞等
2. 阴性选择:自身耐受 不识别自身肽-MHC的T细胞存活
二、T细胞的表面分子
---------指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表面受 体、表面抗原。
▪ 参与多种生理过程; ▪是鉴别、分离淋巴细胞的标志。
包括:
TCR-CD3 CD4/CD8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MHC、CKR、丝裂原分子受体、CR等
1、 TCR-CD3复合物
➢ 有核细胞内加工,由MHCⅠ分子递呈
病毒virus
树突状细胞(DC)
DC
1、DC的生物学特征
▪ 形态上呈树突样 ▪ 表面标志:CD1a、高水平MHCII分子、辅
助分子(CD11c、CD83等)
2、 树突状细胞的来源
3、DC的分布
▪ 表皮和胃肠上皮:Langerhans细胞 ▪ 胸腺中:并指状细胞(IDC) ▪ 淋巴结:滤泡树突状细胞
② CD8分子
▪ CD8 ▪ α链V样区与MHC I类分子结合,参与T细
胞活化和增殖的信号转导。
▪ CD8是细胞毒性T细胞。
CD4 和 CD8
ab TCR
T 细胞
ab TCR
CD 8
a2 a1 a3 b2m
CD4
抗原肽
b1 a1 b2 a2
免疫学第九章免疫细胞PPT课件
在骨髓中发育为前体DC细胞,随后迁移到外周组织。
DC细胞的分化
在外周组织中接受不同的信号刺激,分化为不同亚型的DC细胞。
调节性DC细胞的分化
在特定的免疫微环境中,由其他DC细胞或巨噬细胞分化而来。
DC细胞的激活和调节
抗原刺激
DC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抗原,被激活并启 动免疫应答。
共刺激分子
DC细胞表达多种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相互作用, 提供激活信号。
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执行体 液免疫应答。
滤泡B细胞
参与抗原的摄取、加工和递呈 。
调节性B细胞
通过产生IL-10和TGF-β等细胞因 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浆细胞样B细胞
分泌大量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应答。
B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抗原识别
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BCR) 识别抗原。
激活和分化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分化为浆 细胞或记忆B细胞。
DC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抗原呈递
DC细胞能够摄取并加工抗原,将其呈递给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 应答。
T细胞活化
DC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通过信号转导和共刺激分子等机制激活 T细胞。
免疫调节
DC细胞在不同的免疫微环境中发挥调节作用,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 活化和凋亡。
DC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前体DC细胞的发育
T淋巴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01
02
03
04
辅助T细胞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激活其他 T细胞和B细胞,协助免疫应
答。
细胞毒T细胞
识别并破坏被感染或异常的细 胞。
调节T细胞
通过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来抑 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维持
免疫稳态。
DC细胞的分化
在外周组织中接受不同的信号刺激,分化为不同亚型的DC细胞。
调节性DC细胞的分化
在特定的免疫微环境中,由其他DC细胞或巨噬细胞分化而来。
DC细胞的激活和调节
抗原刺激
DC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抗原,被激活并启 动免疫应答。
共刺激分子
DC细胞表达多种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相互作用, 提供激活信号。
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执行体 液免疫应答。
滤泡B细胞
参与抗原的摄取、加工和递呈 。
调节性B细胞
通过产生IL-10和TGF-β等细胞因 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浆细胞样B细胞
分泌大量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应答。
B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抗原识别
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BCR) 识别抗原。
激活和分化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分化为浆 细胞或记忆B细胞。
DC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抗原呈递
DC细胞能够摄取并加工抗原,将其呈递给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 应答。
T细胞活化
DC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通过信号转导和共刺激分子等机制激活 T细胞。
免疫调节
DC细胞在不同的免疫微环境中发挥调节作用,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 活化和凋亡。
DC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前体DC细胞的发育
T淋巴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01
02
03
04
辅助T细胞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激活其他 T细胞和B细胞,协助免疫应
答。
细胞毒T细胞
识别并破坏被感染或异常的细 胞。
调节T细胞
通过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来抑 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维持
免疫稳态。
医学免疫学课件-MHC分子
12
第六对 染色体
Class III Class II Class I
Class II
DP DQ DR
Class III
Class I
C4B C4A B1 C2 HSP TNF
BCE AG F
RING
DP
DM LMP2 LMP7
DQ
B2 A2 B1 A1
AB
TAP1 TAP2 B2 A2 B3 B1 A1
DR
B* A
13
14
MHC 基因具有多态性(Polymorphism)的
特点。MHC多态性能防止快速进化的病原微生物针
对宿主的攻击,保护生物群体的生存。
MHC 基因的遗传规律:共显性、连锁不平衡、
单体型遗传方式
BCE AGF
15
相关概念
多态性:是指在一随机分配的群体中,染色体 同一基因座位存在多个等位基因(Allele)。 MHC的多态性是一个群体的概念,指群体中 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上的差别。
Transfer lymphocytes
from primed mouse
Lyc
Primary rejection of strain skin
e.g. 10 days
6 months
Naïve mouse
Secondary rejection of strain skin
e.g. 3 days
Primary rejection of strain skin
截至2006年7月统计: • HLA复合体等位基因总数已达到2641个
• 最多的座位是HLA-B(805个)和HLA-DRB1(527个) MHC多态性是高等脊椎动物基因组中多态性程度最高的基 因系统。多态性使得不同个体表达不同的HLA I和II类分子。
第8+9章-MHC+免疫细胞
① 第一阶段,抗原非依赖性,发生在骨髓中: Pro-B Pre-B 不成熟B 成熟B ② 第二阶段,抗原依赖性,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 成熟B + 抗原刺激 浆细胞
⑵ B细胞的表面标志
① 表面受体 • BCR ( mIg)和Igα/Igβ构成BCR复合物 —— 特异标志 共受体:CD19/CD21/CD81 • CKR :IL-4、5、6、7R • 其它受体:FcgRII、FceRII (CD23)、CR1(CD35)、CR2(CD21) ② MHC分子:富含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 共刺激分子:CD40、CD80/86(B7)、ICAM/LFA1 其他标志性分子:CD20、CD22
(3)B细胞亚群:B1(CD5+)和 B2(CD5-)亚群 • B1细胞: 出现早,不依赖骨髓,长寿,定居于胸腔、腹腔及 肠壁固有层。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其产生的抗体多为低亲和 力的IgM、IgG3,与黏膜免疫应答及自身免疫病有关,主要参 与固有免疫应答; • B2细胞:由HSC分化而来,出现较迟,定位于淋巴器官, 需要Th细胞的辅助,产生多种类型的高亲和力抗体,参与适应 性免疫应答,是介导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来源 的主要细胞;
第八章——MHC及其 编码分子
学习目标: 掌握MHC的概念,经典MHC分子的结构、 功能和分布特点; 了解MHC复合体的多基因和多态性,了解 HLA和临床的关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一组 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抗原提呈以及免疫应答密 切相关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淋巴细胞
相关概念 白细胞分化抗原 CD 黏附分子
种类 可分为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
⑵ B细胞的表面标志
① 表面受体 • BCR ( mIg)和Igα/Igβ构成BCR复合物 —— 特异标志 共受体:CD19/CD21/CD81 • CKR :IL-4、5、6、7R • 其它受体:FcgRII、FceRII (CD23)、CR1(CD35)、CR2(CD21) ② MHC分子:富含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 共刺激分子:CD40、CD80/86(B7)、ICAM/LFA1 其他标志性分子:CD20、CD22
(3)B细胞亚群:B1(CD5+)和 B2(CD5-)亚群 • B1细胞: 出现早,不依赖骨髓,长寿,定居于胸腔、腹腔及 肠壁固有层。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其产生的抗体多为低亲和 力的IgM、IgG3,与黏膜免疫应答及自身免疫病有关,主要参 与固有免疫应答; • B2细胞:由HSC分化而来,出现较迟,定位于淋巴器官, 需要Th细胞的辅助,产生多种类型的高亲和力抗体,参与适应 性免疫应答,是介导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来源 的主要细胞;
第八章——MHC及其 编码分子
学习目标: 掌握MHC的概念,经典MHC分子的结构、 功能和分布特点; 了解MHC复合体的多基因和多态性,了解 HLA和临床的关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一组 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抗原提呈以及免疫应答密 切相关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淋巴细胞
相关概念 白细胞分化抗原 CD 黏附分子
种类 可分为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表面受体 • BCR ( mIg)和Igα/Igβ构成BCR复合物 —— 特异标志 共受体:CD19/CD21/CD81 • CKR :IL-4、5、6、7R • 其它受体:FcgRII、FceRII (CD23)、CR1(CD35)、CR2(CD21)
② MHC分子:富含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 共刺激分子:CD40、CD80/86(B7)、ICAM/LFA1 其他标志性分子:CD20、CD22
阴性选择
B淋巴细胞功能及亚型
⑴ B细胞分化发育
① 第一阶段,抗原非依赖性,发生在骨髓中: Pro-B Pre-B 不成熟B 成熟B
② 第二阶段,抗原依赖性,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 成熟B + 抗原刺激 浆细胞
⑵ B细胞的表面标志
① 表面受体 • BCR ( mIg)和Igα/Igβ构成BCR复合物 —— 特异标志 共受体:CD19/CD21/CD81 • CKR :IL-4、5、6、7R • 其它受体:FcgRII、FceRII (CD23)、CR1(CD35)、CR2(CD21)
② MHC分子:富含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 共刺激分子:CD40、CD80/86(B7)、ICAM/LFA1 其他标志性分子:CD20、CD22
(3)B细胞亚群:B1(CD5+)和 B2(CD5-)亚群
• B1细胞: 出现早,不依赖骨髓,长寿,定居于胸腔、腹腔及 肠壁固有层。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其产生的抗体多为低亲和 力的IgM、IgG3,与黏膜免疫应答及自身免疫病有关,主要 与固有免疫应答;
第六章——B淋巴细胞
➢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B细胞的表面分子和亚群; 熟悉B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 了解BCR重排机制。
淋巴细胞
相关概念 白细胞分化抗原 CD 黏附分子
➢ 种类 可分为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
➢ 表面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鉴定和分离,参与细胞的生长、成熟、分化、发育、迁移、
激活(在免疫应答中,表现在识别、捕捉抗原、免疫细胞活 化及相互作用,介导黏附等)。
B淋巴细胞功能及亚型
⑴ B细胞分化发育
① 第一阶段,抗原非依赖性,发生在骨髓中: Pro-B Pre-B 不成熟B 成熟B
② 第二阶段,抗原依赖性,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 成熟B + 抗原刺激 浆细胞
⑵ B细胞的表面标志
• 同胞之间 • 亲、子代之间 • 医学意义:选择器官移植供者、亲子鉴定
三、 HLA抗原的分子结构
四、 HL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一)参与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 T细胞激活的“双识别”和MHC限制性(形成“TCR-抗原肽-
MHC”三分子复合物)
四、 HL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二)参与免疫细胞分化及中枢性自身耐受的建立 ➢ MHC分子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分化
五、HLA与临床医学
1. HLA与疾病 • 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 HLA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 • HLA-Ⅰ类抗原表达异常 • HLA-Ⅱ 类抗原表达异常
2. HLA与 器 官 移 植 : HLA-DR配 型 最 重 要 ; 其 次 是 HLA-A和B;相配的位点越多移植物存活越高;
3. HLA与法医 • 亲子鉴定 • 个体识别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一组 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抗原提呈以及免疫应答密 切相关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注意命名:
基因
编码产物
统称 MHC
MHC分子
小鼠 H-2
-
人
HLA
HLA分子
(或HLA复合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一、HLA基因结构及多基因特性
——从个体水平认识HLA基因的复杂性 (共有224个基因座位,其中128个为功能性基因)
根据功能MHC分为三群
1. 经典HLA基因:Ⅰ类基因、Ⅱ类基因
2. 免疫功能相关基因:Ⅲ类基因、非经典Ⅰ类基因
3. 免疫无关基因
(21羟化酶基因、假基因)
人类MHC胚系基因图
2、单元型遗传的方式及意义
• B2细胞:由HSC分化而来,出现较迟,定位于淋巴器官, 需要Th细胞的辅助,产生多种类型的高亲和力抗体,参与适应 性免疫应答,是介导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来源 的主要细胞;
谢 谢!
② MHC分子:富含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 共刺激分子:CD40、CD80/86(B7)、ICAM/LFA1 其他标志性分子:CD20、CD22
阴性选择
B淋巴细胞功能及亚型
⑴ B细胞分化发育
① 第一阶段,抗原非依赖性,发生在骨髓中: Pro-B Pre-B 不成熟B 成熟B
② 第二阶段,抗原依赖性,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 成熟B + 抗原刺激 浆细胞
⑵ B细胞的表面标志
① 表面受体 • BCR ( mIg)和Igα/Igβ构成BCR复合物 —— 特异标志 共受体:CD19/CD21/CD81 • CKR :IL-4、5、6、7R • 其它受体:FcgRII、FceRII (CD23)、CR1(CD35)、CR2(CD21)
② MHC分子:富含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 共刺激分子:CD40、CD80/86(B7)、ICAM/LFA1 其他标志性分子:CD20、CD22
(3)B细胞亚群:B1(CD5+)和 B2(CD5-)亚群
• B1细胞: 出现早,不依赖骨髓,长寿,定居于胸腔、腹腔及 肠壁固有层。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其产生的抗体多为低亲和 力的IgM、IgG3,与黏膜免疫应答及自身免疫病有关,主要 与固有免疫应答;
第六章——B淋巴细胞
➢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B细胞的表面分子和亚群; 熟悉B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 了解BCR重排机制。
淋巴细胞
相关概念 白细胞分化抗原 CD 黏附分子
➢ 种类 可分为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
➢ 表面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鉴定和分离,参与细胞的生长、成熟、分化、发育、迁移、
激活(在免疫应答中,表现在识别、捕捉抗原、免疫细胞活 化及相互作用,介导黏附等)。
B淋巴细胞功能及亚型
⑴ B细胞分化发育
① 第一阶段,抗原非依赖性,发生在骨髓中: Pro-B Pre-B 不成熟B 成熟B
② 第二阶段,抗原依赖性,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 成熟B + 抗原刺激 浆细胞
⑵ B细胞的表面标志
• 同胞之间 • 亲、子代之间 • 医学意义:选择器官移植供者、亲子鉴定
三、 HLA抗原的分子结构
四、 HL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一)参与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 T细胞激活的“双识别”和MHC限制性(形成“TCR-抗原肽-
MHC”三分子复合物)
四、 HL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二)参与免疫细胞分化及中枢性自身耐受的建立 ➢ MHC分子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分化
五、HLA与临床医学
1. HLA与疾病 • 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 HLA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 • HLA-Ⅰ类抗原表达异常 • HLA-Ⅱ 类抗原表达异常
2. HLA与 器 官 移 植 : HLA-DR配 型 最 重 要 ; 其 次 是 HLA-A和B;相配的位点越多移植物存活越高;
3. HLA与法医 • 亲子鉴定 • 个体识别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一组 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抗原提呈以及免疫应答密 切相关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注意命名:
基因
编码产物
统称 MHC
MHC分子
小鼠 H-2
-
人
HLA
HLA分子
(或HLA复合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一、HLA基因结构及多基因特性
——从个体水平认识HLA基因的复杂性 (共有224个基因座位,其中128个为功能性基因)
根据功能MHC分为三群
1. 经典HLA基因:Ⅰ类基因、Ⅱ类基因
2. 免疫功能相关基因:Ⅲ类基因、非经典Ⅰ类基因
3. 免疫无关基因
(21羟化酶基因、假基因)
人类MHC胚系基因图
2、单元型遗传的方式及意义
• B2细胞:由HSC分化而来,出现较迟,定位于淋巴器官, 需要Th细胞的辅助,产生多种类型的高亲和力抗体,参与适应 性免疫应答,是介导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来源 的主要细胞;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