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1章

合集下载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三版)习题答案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三版)习题答案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习题答案第一章答案一、单选题1. A2. D3. B4. D5. D 解析:现代企业具有生存权、发展权、自主权和自保权,其中自保权就包含了企业对自己经济利益的保护。

纳税关系到企业的重大利益,享受法律的保护并进行合法的税收筹划,是企业的正当权利。

二、多选题1. ABCD2. BCD3. ABD4. ABCD5. ABCD6. BD三、判断题1. 错解析:会计主体是财务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处理的数据和提供的财务信息,被严格限制在一个特定的、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之内,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

纳税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纳税义务的纳税人。

在一般情况下,会计主体应是纳税主体。

但在特殊或特定情况下,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纳税主体,纳税主体也不一定就是会计主体。

2. 对3. 错解析:避税是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即纳税人有权依据法律的“非不允许”进行选择和决策,是一种合法行为。

4. 错解析: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价格的调整与变动,将应纳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因此税负转嫁不适用于所得税,只适用于流转税。

四.案例分析题提示:可以扣押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而不是”等于”.第二章答案一、单选题1. C2. A3. A4. C5. B6. C二、多选题1. ABCD2. ABC 解析:大型机器设备、电力、热力三项属于有型动产范围,应计算缴纳增值税。

房屋属于不动产,不在增值税范围之内。

3. AB 解析:生产免税产品没有销项税,不能抵扣进项税。

装修办公室属于将外购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不能抵扣进项税。

转售给其他企业、用于对外投资的货物可以抵扣进项税,也需要计算销项税。

4. CD 解析:进口货物适用税率为17%或13%,与纳税人规模无关。

5. BC 解析: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和营业税劳务,不涉及其他。

6. ACD7.ABCD8.ACD9.ABC10.BD三、判断题1. 错解析:增值税只就增值额征税,如果相同税率的商品的最终售价相同,其总税负就必然相同,而与其经过多少个流转环节无关。

会计师事务所税务筹划手册

会计师事务所税务筹划手册

会计师事务所税务筹划手册第一章税务筹划概述 (2)1.1 税务筹划的定义与意义 (2)1.1.1 定义 (2)1.1.2 意义 (2)1.2 税务筹划的原则与目标 (3)1.2.1 原则 (3)1.2.2 目标 (3)1.3 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 (3)1.3.1 税收优惠政策利用 (3)1.3.2 税收筹划策略 (3)1.3.3 税收筹划技术 (3)1.3.4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 (3)第二章企业所得税筹划 (4)2.1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分析 (4)2.2 企业所得税筹划策略 (4)2.3 企业所得税筹划案例分析 (5)第三章增值税筹划 (5)3.1 增值税政策与税率 (5)3.1.1 增值税政策 (5)3.1.2 增值税税率 (5)3.2 增值税筹划方法 (6)3.2.1 选择合适的纳税人身份 (6)3.2.2 合理安排采购和销售 (6)3.2.3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6)3.2.4 优化税务核算和管理 (6)3.3 增值税筹划案例分析 (6)第四章个人所得税筹划 (7)4.1 个人所得税政策解析 (7)4.2 个人所得税筹划策略 (7)4.3 个人所得税筹划案例分析 (8)第五章企业税负优化 (8)5.1 企业税负优化方法 (8)5.2 企业税负优化案例分析 (9)5.3 企业税负优化与税收筹划的关系 (9)第六章财务报表与税务筹划 (10)6.1 财务报表与税务筹划的关系 (10)6.2 财务报表调整策略 (10)6.3 财务报表筹划案例分析 (10)第七章国际税收筹划 (11)7.1 国际税收筹划概述 (11)7.2 国际税收筹划方法 (11)7.3 国际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12)第八章跨区域税收筹划 (12)8.1 跨区域税收筹划概述 (12)8.2 跨区域税收筹划策略 (12)8.3 跨区域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13)第九章税收优惠与补贴政策 (13)9.1 税收优惠政策概述 (13)9.2 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 (14)9.3 税收筹划与补贴政策 (14)第十章税务筹划风险与防范 (15)10.1 税务筹划风险类型 (15)10.2 税务筹划风险防范策略 (15)10.3 税务筹划风险案例分析 (15)第十一章企业重组与税务筹划 (16)11.1 企业重组概述 (16)11.2 企业重组税务筹划方法 (16)11.3 企业重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16)第十二章税务筹划与合规 (17)12.1 税务筹划合规性分析 (17)12.2 税务筹划合规策略 (17)12.3 税务筹划合规案例分析 (18)第一章税务筹划概述1.1 税务筹划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税务筹划是指在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或个人经济活动的合理安排,达到减轻税负、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合法行为。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三版课程设计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三版课程设计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税务会计、纳税筹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其中,税务会计是一门介于会计学和税法之间的学科,它探讨如何把税法规定反映到财务会计的处理和报告中;纳税筹划指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熟知税法,合理运用税法的优惠政策和规避税法的风险,使企业在减少税负的同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悉税法的相关条款,了解税收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能够独立完成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实务工作。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本章主要介绍税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分类、税法的立法程序和税法的适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税法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企业税务管理本章主要介绍企业税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企业税务登记、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利、税务检查等。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企业如何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以及如何处理税务纠纷。

第三章增值税基本知识本章主要介绍增值税的税源、税率、计税方法、应税项目等基本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增值税的基本操作规程和核算方法,能够正确处理增值税核算工作。

第四章所得税基本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知识,包括所得税的税率、纳税申报、税前扣除、企业重组等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方法和管理程序,能够正确处理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工作。

第五章税务会计基本知识本章主要介绍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税务会计的适用对象、核算方法、会计凭证、账簿等。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能够处理各类纳税申报和纳税缴款业务。

第六章税务筹划基本知识本章主要介绍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包括税收政策分析、税务规划、税收合规审查、反避税和防御等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税务筹划的重要性和实践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战操作。

[税务筹划]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6版王素荣课后习题答案相关信息

[税务筹划]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6版王素荣课后习题答案相关信息

教材相关信息
书名作者: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6版王素荣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材简介:
本书与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密切结合,及时体现税制改革的*成果,通过大量案例,恰到好处地介绍了相关的税法规定、会计处理和税务筹划等内容。

同时,本书紧密结合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主要内容,介绍了相应的考点和难点问题。

本书第4版修订了大部分内容,尤其习题部分增减较多,取消第4章营业税,更新了营改增后的营业税等内容。

本书可用于会计、审计、税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也可作为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指导用书,并对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1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基础
第2章增值税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
第3章消费税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
第4章流转环节小税种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
第5章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
第6章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
第7章财产税和行为税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
课后习题答案相关信息: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4版王素荣答案。

税收筹划第1章概述

税收筹划第1章概述
税务筹划
野蛮者抗税, 愚昧者偷税, 糊涂者漏税, 精明者税收筹划。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教学目的 • 1. 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 能够进行实务操作。
二、教学要求 • 1.学生已修完前导课程,如《会计学》、《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等课程。 • 2.学生应该能运用方法论、认识论研究探讨税收筹划的基
• 小案例:
– 某电器商场某品牌空调的售价为4000元(含税),并负责免费安装 服务。但安装空调的是另外一家安装公司,商场付给安装公司每 台200元安装费。也就是说商场每台空调开具4000元发票给顾客 ,安装公司开具200元发票给商场。 • 每台空调有关税负分析如下:
– 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17%计算增值税销项税为:
第一章 税务筹划概述
第一节 税务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一、税务筹划的概念
综合各种观点,税务筹划是纳税 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或者至 少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通过 对投资、筹资、经营活动等理财 涉税事项进行的事先的精心规划 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负 担的一种合法的涉税管理活动。
税务筹划的产生
税收筹划行为的产生应该与税收分配活动的产生 同命相连,是伴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 十七世纪中期,英国开征的“窗户税”和我 国汉代开征的“人头税”,都曾经涉及到纳税 人筹划避税问题
一般认为税收筹划和对税收筹划的研究是从20世纪 5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的,即成立于1959年的欧洲税务联 合会,明确提出税务专家是以税务咨询为中心开展税务服 务,是一种独立于代理业务的新业务,这种业务的一个主 要内容就是税收筹划。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税收筹划已经进入到一个比 较成熟的阶段。
税收筹划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

税收筹划(第一章)

税收筹划(第一章)

第一章税收筹划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对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税收筹划的分类、税收筹划的原则、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税收筹划实施的条件和一般流程、税收筹划的意义等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本章作为税收筹划基础知识的介绍,是本课程补课缺少的部分。

本章重点:税收筹划的概念、特点;税收筹划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税收筹划的类型;税收筹划的意义。

本章难点: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的特点,税收筹划与税务筹划、纳税筹划,税收屏蔽、税收档板。

目录第二节税收筹划的分类第三节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第四节税收筹划的原则第五节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原因和实施条件第六节影响税收筹划的因素第七节税收筹划的实施流程第八节在我国积极开展税收筹划的意义第一节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引言—税收是可以筹划的税收筹划的产生与发展起源与国际发展国内发展概况关于税收筹划概念的争议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某机床厂为一般纳税人某年6月销售机床10台,每台不含税单价200 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另外每台收取包装费4 000元,开具普通发票。

当月企业购进钢材金额840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142 800元;购入燃料金额120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20 400元,本月发生运费5 000元,装卸费5 000元,取得普通发票,购入动力金额100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17 000元,水费6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360元。

试计算该厂6份应纳增值税额。

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Tax Planning)是指可能的纳税义务人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为了其财务利益的最大化,而在设立、经营、投资乃至消亡的过程中,所做的纳税方案选择。

主体是可能的纳税义务人前提是税法等经济法规的完善和严格实施目的在于获取最多的(税收)利益依据是税收法律等经济法税收筹划贯穿于筹资、经营及分配等全过程实质:纳税方案选择税收筹划的特点(一)合法性合法性是指将即将进行的筹划活动置于政府制定的税法等法律之中,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实施。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税务会计是指根据税务法规和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税务问题进行核算和记录的过程。

而税务筹划则是指企业通过合法的手段,通过优化税负结构和降低税务成本,来实现税收的最大化。

一、税务会计税务会计是企业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税务规定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税金的核算。

税务会计的目标是准确计算企业应缴纳的各类税金,并及时向税务机关缴纳。

税务会计要求企业依法纳税,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

在税务会计中,企业需要按照税务法规的规定,合理处理各项税收事务。

税务会计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各项税收的计算与核算;税务凭证的编制与记录;税务报表的填报等。

税务会计的核心原则是合规合理,企业应遵守相关税法规定,按照税收政策规定合理减税。

同时,税务会计也需要与财务会计密切结合,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企业为降低税负,合理配置税收资源,有效避税或减税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税务筹划通过合法的手段,通过优化税负结构和降低税务成本,来实现税收的最大化。

税务筹划包括减税筹划和避税筹划两个方面。

减税筹划是指企业通过依法使用各项减免税政策,合理规划财务活动,降低企业应纳税款的过程。

避税筹划是指企业通过合理利用税收法律规定的空白、漏洞或专门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规避、减少或延迟纳税的过程。

税务筹划需要企业充分了解税收政策、法规和制度,在合法范围内进行操作。

同时,税务筹划也需要与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等各个方面,避免出现过度依赖税务筹划对企业整体经营的不利影响。

三、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的关系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是密不可分的。

税务筹划需要依赖准确的税务会计信息,税务会计需要依据税务筹划的需求进行核算和报表填报。

税务筹划应在税务会计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税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应用,以及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进行税负结构的优化和税务成本的控制。

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六版)盖地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税务会计概论1.1(1)B(2)C(3)D1.2(1)BCD(2)AC(3)ABD(4)ABCD1.3(1)×(2)×(3)×(4)√第2章增值税会计□知识题•知识应用2.1单项选择题(1)C(2)C(3)A2.2多项选择题(1)ABC(2)BD(3)AD(4)CD(5)ABC(6)ABCD2.3判断题(1)×应为视同销售(2)√(3)×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4)× 13%(5)×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6)√(7)√□技能题•计算分析题2.1 (1)借:原材料30 9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70贷:库存现金 1 000 应付票据35 100 (2)借:在途物资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贷:银行存款35 100借:应收账款——光远厂30 000贷:在途物资30 000借:银行存款35 100贷:应收账款——光远厂30 000(3)借:在途物资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贷:银行存款117 000借:其他应收款 1 170贷:在途物资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4)借:原材料10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000贷:应付账款 3 000 000 银行存款8 700 000 (5)借:固定资产9 000贷:银行存款9 000借:固定资产 5 850贷:银行存款 5 850(6)借:管理费用 6 000制造费用2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00贷:银行存款35 100借:管理费用 3 000制造费用27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800贷:银行存款31 800(7)借:固定资产292 500贷:实收资本292 500借:原材料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贷:实收资本23 400(8)借:固定资产292 500贷:营业外收入292 500借:原材料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贷:营业外收入23 400(9)借:制造费用 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10)借:委托加工物资 4 000贷:原材料 4 0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1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贷:银行存款 1 755 借:委托加工物资19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贷:银行存款200(11)借:原材料 5 850贷:银行存款 5 850借:固定资产20 000贷:银行存款20 000 (12)借:库存商品7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 900贷:应付账款81 900借:销售费用279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贷:银行存款300 借:应付账款81 900贷:银行存款81 900 2.2(1)借:银行存款40 950贷:主营业务收入3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950 借:销售费用186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贷:银行存款200(2)借:银行存款7 020贷:其他业务收入 6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020(3)借:应收账款11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4)确认销售时借:长期应收款9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90 000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60 000贷:库存商品60 000收到款项时借:银行存款35 100贷:长期应收款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5)借:银行存款46 900其他业务收入85.4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14.53(6)借:应收账款——光远厂贷:主营业务收入借:销售费用279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贷:其他应付款——光远厂300(7)借:应收账款——光远厂贷:主营业务收入(8)借:应收账款——光远厂贷:主营业务收入(9)开出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写明销售额和折扣额,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计算销项税额的依据借:银行存款210 600贷:主营业务收入18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 600(10)双方都要作购销处理借:原材料 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 800贷:库存商品 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11)借:在建工程 4 850贷:库存商品 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12)借:长期股权投资 5 850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借:主营业务成本 4 000贷:库存商品 4 000(13)借:应付利润 5 850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14)借:应付职工薪酬 5 850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借:主营业务成本 4 000贷:库存商品 4 000(15)借:营业外支出 4 850贷:库存商品 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16)借:应收账款——光远厂 73 710贷:主营业务收入 60 000其他业务收入 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 7102.3(1)借:原材料 30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 000贷:银行存款 351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 75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2 750(2)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800贷:银行存款 800 (3)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800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00(4)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800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000(5)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800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2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200第3章消费税会计□知识题•知识应用3.1单项选择题(1)D (2)C (3) B (4) B (5)A3.2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 (3)AB (4)ABC3.3判断题(1)×不包括代收代缴的消费税(2)×材料成本不包括辅助材料成本(3)×不一定,如用于在建工程的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就计入了“在建工程”借方(4)×消费税不是在所有流通环节都纳税,而只是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纳税□技能题•计算分析题3.1(1)应纳消费税额=585×1 000÷(1+17%)×30%=150 000元(2)应纳消费税额=20×220=4 400元(3)应纳消费税额=(10 000+2 000+1 000)÷(1-30%)×30%=5 571.43元(4)当月准予扣除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买价=3 000+5 000-2 000=6 000元当月准予扣除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6 000×30%=1 800元本月应纳消费税额=6×150+30 000×30%-1 800=8 100元如果是外购的,应纳消费税额也是8 100元(5)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70 000×150×(1+200%)÷(1-8%)=34 239 130.43元应纳消费税额=34 239 130.43×8%=2 739 130.44元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70 000×150+70 000×150×200%+2 739 130.44=34 239 130.44元应纳增值税额=34 239 130.43×17%=5 820 652.18元3.2(1)借:银行存款58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5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150 000(2)借:应付职工薪酬34 400贷:库存商品30 00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 400(4)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35 1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计提消费税时应纳消费税=6×150+30 000×30%=9 900元借:营业税金及附加9 9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9 900当月准予抵扣的消费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 800贷:待扣税金——待扣消费税 1 800当月实际上缴消费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8 100贷:银行存款8 100(5)应纳关税=70 000×150×200%=21 000 000元借:物资采购34 239 130.44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820 652.18贷:银行存款29 559 782.62应付账款——××外商10 500 0003.3应纳增值税额=500×17%=85元应纳消费税额=500×30%=150元借:银行存款585贷:其他业务收入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借:其他业务支出15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1503.4应纳增值税额=2 000÷(1+17%)×17%=290.60元应纳消费税额=2 000÷(1+17%)×30%=512.82元借:其他应付款 2 000贷:其他业务收入 1 709.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90.60 借:其他业务支出512.82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512.823.5应纳增值税额=4 000 000×17%=680 000元应纳消费税额=4 000 000×10%=400 000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3 080 000 贷:库存商品 2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 000——应交消费税400 000 3.6(1)购入原材料借:原材料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00贷:银行存款35 100 (2)购入已税烟丝借:原材料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贷:银行存款23 400 (3)将自产的烟丝用于广告组成计税价格=40 000×10%×(1+5%)÷(1-30%)=6 000元应交消费税=6 000×30%=1 800元应交增值税=6 000×17%=1 020元借:销售费用 6 820贷:库存商品 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020——应交消费税 1 800 (4)委托加工烟丝后直接销售组成计税价格=(10 000+1 000)÷(1-30%)=15 714.29元应交消费税=15 714.29×30%=4 714.29元①借:委托加工物资10 000贷:原材料10 000②借:委托加工物资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 贷:银行存款 1 170③借:委托加工物资 4 714.29贷:银行存款 4 714.29 ④收回后借:库存商品15 714.29贷:委托加工物资15 714.29⑤销售借:银行存款23 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⑥借:主营业务成本15 714.29贷:库存商品15 714.29(5)本月销售卷烟应纳增值税额=90 000×17%=15 300元应纳消费税额=90 000×45%+150×6=41 400元借:银行存款105 300贷:主营业务收入9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 3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41 4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41 400(6)本月应纳消费税=1 800+41 400=43 200元,另有4 714.29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七版课程设计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七版课程设计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七版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随着税务法规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课程旨在深入探讨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税务意识和纳税意识,提高学生的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能力。

二、课程目标1.熟悉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税务意识和纳税意识4.提高学生的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能力三、课程大纲第一章税务会计基础1.税收的定义和作用2.税法与税收征收法规的关系3.税收征收与税收管理4.税务会计的概念和作用5.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6.税务会计核算制度第二章税务会计核算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利润表的编制3.纳税申报表的编制4.税务处理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三章税务筹划基础1.税收的分类和税种2.税收征收的基本程序3.税务筹划的概念和作用4.税务筹划的方法和技巧5.税务筹划的实践应用第四章税务筹划实践1.财务报表主要项目的税务考虑2.利润管理与税务筹划3.固定资产管理与税务筹划4.资金运作与税务筹划四、学习方法1.注意理解税务法规和政策,掌握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通过阅读相关学术著作和案例分析,掌握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税务意识和纳税意识,提高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能力4.编写论文和报告,探讨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在实践中的应用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20%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六、教学资源1.教材:《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七版,主编:XXX,出版社:XXX2.课件:PPT、PDF、案例分析3.参考书目:XXX、XXX、XXX等七、讲师介绍本课程主讲教师XXX,拥有多年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实践经验,熟悉税收法规和政策,擅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好评。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13版)课件:税务会计总论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13版)课件:税务会计总论
17
1.3 税务会计基本前提 1.3.1 税务会计主体(实体)
税务会计主体亦称纳税会计主体,是指按税法规定取得会计凭证 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申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1.3.2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这一前提意味着该企业个体将继续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实 现其现在的承诺,如预期所得税在将来被继续课征。这是所得税款递延、 亏损前溯或后转以及暂时性差异能够存在并且能够使用纳税影响会计 法进行所得税跨期摊配的理论依据。
特定目标:是根据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向其信息的使用 者提供具有决策相关性的信息
15
1.2 税务会计对象与目标 1.2.3 税务会计任务
(1)反映和监督企业对国家税收法令、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认真履行纳 税义务,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 (2)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的税种、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税目、税率 等,正确计算企业在纳税期内的各种应缴税款,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3)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的审定,及时、足额地缴纳各种税金,并进行相应 的会计处理。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 (第13版)
1
税务会计总论
1.掌握税务会计的会计要素及其关系,与财务会计之异同; 2.理解税务会计的目标和基本前提; 3.了解税务会计的产生及其发展。
本章目录
01 1.1 税务会计概述 02 1.2 税务会计对象、任务与目标 03 1.3 税务会计基本前提 04 1.4 税务会计原则 05 1.5 税务会计要素 06 1.6 税务会计计量属性
16
1.2 税务会计对象与目标 1.2.3 税务会计任务
(4)正确编制、及时报送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认真执行税务检查 意见。 (5)正确进行企业税务活动的财务分析,不断提高企业执行税法的自 觉性,不断提高涉税核算和税务管理水平,降低纳税成本。 (6)充分利用现行税法和有关法规、制度赋予企业的权利,积极进行 税务筹划,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和税收负担。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分支学科之一,其核心目标是为企业提供合法合规的税务报告,同时优化纳税筹划。

本文将探讨税务会计的定义、功能以及与税务筹划的关系。

一、税务会计的定义与功能税务会计是指根据税法的规定,以征税凭证为依据,计算和确认应税所得、应纳税额等税务核算内容,编制适用于税务管理部门和纳税人控制的报表。

税务会计的主要功能如下:1. 纳税申报:税务会计应确保企业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方法,准确报送各项纳税申报表。

这意味着税务会计需要熟悉不同税种的纳税规定,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计算和填报。

2. 税务核算:税务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应税所得和应纳税额等指标,确定企业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款。

通过监控和核算税收数据,税务会计有助于确保企业纳税遵从法规,避免税务风险和纳税争议。

3. 税务报告:税务会计负责编制合规的税务报告,如年度纳税申报表、季度税务报告等。

这些报告是向税务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方呈报企业的税务状况和纳税履约情况的重要依据。

二、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的关系税务筹划是指在确保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税法规定的各类减免、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一种管理活动。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密切相关,共同为企业实现合规纳税和税务优化提供支持。

1. 数据支持:税务会计收集并维护管理企业的纳税数据,提供数据支持给税务筹划工作。

通过及时、准确地提供纳税数据,税务会计为筹划人员进行明智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 税务分析:税务会计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对应税所得、应纳税额等指标的变动趋势、税负水平以及税收政策变化等方面的分析。

这些分析结果为税务筹划人员制定优化税务策略提供参考。

3. 税务规划:税务会计通过分析纳税数据和税收政策,为企业提供合规的税务规划建议。

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目标,税务会计结合税法的允许范围,指导企业合理利用各项减免、优惠政策,降低纳税负担。

4. 税务风险管理:税务筹划要充分考虑税务风险,避免触犯税法而导致的不利后果。

税收筹划 第一章 绪论[精]

税收筹划 第一章 绪论[精]
• 3、“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反现行税法的前提下,在对税 法进行精细比较后,对纳税支出最小化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综 合方案的纳税优化选择,它是涉及法律、财务、经营、组织、 交易等方面的综合经济行为”[3]。
[1] 蔡昌:《税收筹划方法》,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6月,第7页 [2] 方卫平主编:《税收筹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3] 王兆高主编:《税收筹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第一节 税收筹划的概念与分类 • 法人税收筹划主要是对法人的组建、分支机构设置、
筹资、投资、运营、核算、分配等活动进行的税收筹 划。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税制模式是流转税和所得税为 主,企业是税收的主要缴纳者,因此法人税收筹划是 我国税收筹划的主体。 • 自然人税收筹划主要是在个人投资理财领域进行。自 然人数虽众多,西方许多国家以个人所得税或财产税 为主体税种,而且税制设计复杂,因而自然人税收筹 划的需求有相当规模。目前我国税制模式决定了自然 人不是税收的主要缴纳者,虽然涉及自然人的税种不 少,但纳税总数并不大,因此自然人的税收筹划需求 规模相对法人税收筹划要小些。目前自然人税收筹划 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以及财产税的税收筹划。
即谁需要进行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应需求主体的需 要而产生的,不同的需求主体有不同的税收筹划需求。 广义的税收筹划主体是泛指一切需要税收筹划的纳税 人,由于纳税人分为法人和自然人,因此税收筹划需 求主体也可分为法人和自然人。依据税收筹划需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的不同,税收筹划可分为法人税收筹划和自然人税 收筹划两大类。
[1] 《中国税务辞典》,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中国税务出版社,第356页
第一节 税收筹划的概念与分类 • 站在法律的角度来看,尽管纳税人的避税活动事实上造

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

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

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税务会计是指企业根据税收法律规定,按照一定的会计准则和方法,对税务活动进行记录和处理的过程;而税务筹划则是指企业通过合理运用税收法律规定的各项政策和手段,以达到降低企业税负、优化税务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在企业的税务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税务会计的定义和作用税务会计是指企业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以税收为核算对象,对纳税义务进行核算、记账和报税的过程。

税务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延伸,具有以下作用:1. 纳税义务的核算体系:税务会计向税务主管部门提供企业的纳税义务核算体系,通过准确计算纳税义务,为企业履行纳税义务提供重要依据。

2. 纳税申报的依据:税务会计提供了企业的纳税申报依据,确保企业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发生漏报、错报、税款迟缴等问题。

3. 税务监管和风险控制:税务会计为税务主管部门提供监管和风险控制的信息依据,帮助税务主管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二、税务筹划的定义和实践税务筹划是指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通过调整税务结构和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措施。

税务筹划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运用税收政策: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运用税收法律规定的各项政策,如减免税、税收优惠等,降低税负。

2. 跨地区税务筹划: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和税务筹划,将利润调整到税负较低的地区进行申报,实现最大程度的税收优化。

3. 优化企业结构:企业可以通过内部重组、资产重组等方式,优化企业结构,降低整体税负。

4. 合规避税:企业可以通过合规手段,如遵守税收法规、合理开展相关交易等,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三、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的关系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是密不可分的。

税务会计提供了税务活动的记录和核算,为税务筹划提供了数据基础和依据。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基础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基础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基础1. 税务会计概述税务会计是指企业按照税收制度要求,编制和报送相应的税务会计报表,以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和完成税务核定的一种会计工作。

税务会计旨在保证企业纳税合规,并为税务部门提供准确的纳税数据。

税务会计主要包括记账、报税和核定三个环节。

记账是指将企业的经济业务按照税收制度要求进行分类、登记和汇总;报税是指将通过记账获得的会计数据进行整理和申报,以便税务部门核定纳税金额;核定是指税务部门对企业申报的税款进行核实和审核,确定最终的纳税金额。

2. 税务筹划概述税务筹划是指企业在税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法的手段对企业的税务负担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税收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税务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税收合规的重要手段。

税务筹划主要涉及税收政策的分析、税收结构的优化以及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

通过税务筹划,企业可以合法地降低纳税金额,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

3.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的关系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是密不可分的。

税务筹划需要依托税务会计提供的准确的税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而税务会计则需要结合税务筹划来合理编制和报送税务会计报表。

在税务会计环节,企业需要依据税收政策进行账务处理,将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登记,以确保税务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税务会计人员也需要了解税务筹划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以便在编制税务会计报表时,能够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纳税金额。

在税务筹划环节,税务会计人员需要参与税收政策的解读和分析,为企业提供合理的税务筹划建议。

同时,税务会计人员还需要根据税务筹划的需求,编制相应的税务会计报表,以配合税务筹划活动的实施。

综上所述,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之间密切关联,在企业税收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的重要性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对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税务会计是企业纳税的基础,是保证纳税合规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第二节 纳税基础知识
1.税收实体法要素
▪ 是各税种基本法规所具有的共同因素,包括:纳税人、课税对 象、税率、计税形式(价内税、价外税)、减税免税、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
▪ 纳税人:自然人、法人、负税人、代扣代缴人、代收代缴人、 代征代缴人、纳税单位。
▪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 税的根据,也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在现代社会, 国家的课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类。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
Saying
▪ Nothing in this world is certain except death and taxes.(Benjamin Franklin)
▪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to top these two calamities: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Death + duty = Estate tax
▪ 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额累(扣除数)、率累(扣除率)]、定 额税率。
▪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零税率与负税率 。
9
第二节 纳税基础知识
▪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
Tax rates (percent)
16
Marginal rate
12%
10 Average rate
5
20
50
100
5
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
4.税务会计的目标、前提和原则 ▪ 目标:
➢ 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 正确进行税务处理,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 合理选择纳税方案,科学进行纳税筹划。
▪ 前提:
➢ 纳税主体; ➢ 持续经营; ➢ 货币时间价值; ➢ 纳税年度。
▪ 原则:
➢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结合的原则; ➢ 配比原则 ➢ 划分营业收益和资本收益原则; ➢ 税款支付能力原则。
Taxable income($000)
10
第二节 纳税基础知识
▪ 免税和零税率区别 ▪ 免税是指属于征税的范围内,国家应该征税而与以豁免,可能部
分免也可能全免 而零税率是指税率为零,其他规定同税率不为零的情况, 假设有家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甲产品,甲的原材料为A ,假设本月该公司销售一批甲产品,为生产这批甲产品耗用的A材 料购入时增值税进项税为10万,主要来看进项税的处理的不同 1、如果甲产品为国家规定的免税产品,那么本月销售甲产品时 就不需要考虑增值税的问题,同时10万的进项也不允许抵扣,即 如果免税除了不要缴纳税款或少缴外,本来要享受的一些特权也 不能享受到 2、如果甲产品为增值税零税率,那么销售该批甲产品不但应缴 纳的增值税为零,而且进项税10万仍然可以抵扣,即除了适用的 税率为零外其他权利义务与其他非零税率无差别 ▪ 如果单看增值税,零税率比免税更让企业受惠
11
第二节 纳税基础知识
▪ 超额累进税率与超率累进税率 ▪ 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
每等级规定一个税率,并依次提高,而每个纳税人的征税 对象依照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 果相加算出应纳税额. ▪ 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 税率5% ;500~2000 为10%;2000~5000 为15%;以工资薪金 为4600元/月的职工 应纳税所得额=4600-1600=3000 。 因此他的应纳税额 =500*5%+1500*10%+1000*15%=325元。 ▪ 超率累进税率是以征税对象的相对率分成若干等级,分别 规定相应的级别税率,相对率每超一个级距的,对超过部 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采用该种税率的是土地增 值税.如增值额不超过扣除项目50%的部分,税率为 30%;50%~100%的部分税率为40%;计算方法如上。 注意:先计算增值额与扣除项目的比率
A Case for Induction:
Angry man crashes plane into Texas tax building
▪ AUSTIN, Texas: A software engineer furious with 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launched a suicide attack on the agency Thursday Feb. 18, 2010,by crashing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small plane into an office building containing nearly 200 IRS employees, setting off a raging fire that sent workers running for their lives
3
成绩考评
▪ 考试卷面成绩!
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
1. 税务会计概念: ▪ 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会
计学理论及其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纳税人纳税事务,参 与纳税人的预测、决策,达到既依法纳税,又合理减轻税 负的一个会计学分支. 2.税务会计模式: ➢ 以所得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 ➢ 以流转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 ➢ 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的税务会计。 3.税务会计特点: ▪ 法律性、专业性、融合性和筹划性
6
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
▪ 概念辨析 ▪ 会计主体
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企业要成为真正 的会计主体,必须在法律上被赋予独立的财产权。因此 会计主体实际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 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同义语,会计主体与法律主 体在现代公司制度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 法律主体 是法律上承认的可以独立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的个体, 也可以称为法人。 ▪ 纳税主体
就是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 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现代税收制度中,税法规定的 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7
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
▪ 税款支付能力原则 税法重视“税款支付能力原则”,即税款与企业的其
他费用支出有所不同,税款支付必须全部是现金支 出,因此,在考虑纳税能力的同时,应考虑税款的 支付能力。换言之,国家在征税时,要考虑企业是 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以支付税款,如若税款支付能 力不足,那么这种税就不应该征。 例如: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对于增 加的当期收益,在没有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前是没 有相应现金流入的,如果对增加值进行征税,势必 违背税法的“税款支付能力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