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物理八上《5.3 直线运动》word教案 (2)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学案(新版)苏科版5、3 直线运动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重点难点】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知识储备】利用生活中具体事例让学生切身体验,能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并体验发现规律的乐趣。
尝试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真正达到学有所为,学有所用。
【课堂助学】要点1:匀速直线运动[探究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1)内径约为1cm、长约1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2)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3)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4)把数据填入下表中路程10203040时间t/s速度v/(m/s)(5)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气泡在管中运动的快慢是否变化?(6)总结气泡运动的规律:气泡在上升了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比,运动速度可以看作是_____的。
(7)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书上的坐标上画出s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秒。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米。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油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在标注刻度时并没有从玻璃管的一端(即小气泡运动的初始位置)开始标注,而是将刻度标注在玻璃管的中部,他这样做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_______和_______、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选填“快”或“慢”)、(3)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4)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归纳出气泡运动的规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小气泡所做的是_______运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3直线运动(2)课型:新授课主备:赵会审核: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2、能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3、让学生能够读懂T722次特快列车的时刻表以及打的发票,使学生了解物理、生活、社会的联系。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直线运动2》导学案word版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直线运动2》导学案word 版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其判断方法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重点】1、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建立及相关计算2、用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3、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计算【难点】1、 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建立2、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计算【课前预习】1、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 ,变形的公式 S= t=2、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和V-t 图3、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平均速度的公式【新知导学】导入:前一节我们学会了速度的计算,我们发现有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而有些是要改变的。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两种运动区分一下。
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t t请学生阅读书本第117页实验的具体做法,然后请学生对实验细节提出问题。
如果学生不提问,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1、气泡有一定的大小,因此测量零点放在何处?2、书本上实验所用的管子,每隔10 cm测一次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测怎么办?3、怎么准确确定10 cm、20 cm等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具体的实验方案:教师讲解实验的具体做法:1、在内径约为1厘米、长约100厘米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2、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3、量出20cm、40 cm、60 cm、80 cm的准确位置,并扎上橡皮筋做好记号。
测出管内气泡通过20cm、40 cm、60 cm、80 cm时所用的时间。
填入表格内。
注:为了比较我们对实验所作的改动有没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采用对比的手法,一半同学用100cm的管子,记录20cm、40 cm、60 cm、80 cm处所用的时间;另一半同学用50 cm 的管子,记录10 cm、20 cm、30 cm、40 cm处所用的时间,最后从两类实验结果中作分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5.3直线运动教案
§ 5.3直线运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研究认识匀速直线运动,总结其规律。
(2)通过“泰微课”视频再学习,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运动规律。
(3)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4)知道平均速度的物理含义,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理解。
【教具、实验器材】计算机及课件、实物投影。
80cm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
【教学过程】路程五、教学小结请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回答:这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教师作出适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作业 1、同步练习 2、课外实践,设计两个测量从你家步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的活动方案。
(要求写出设计原理)设置测量平均速度的课后活动,让学生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一、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二、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我们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定义。
2.平均速度:【课后反思】《直线运动》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探究匀速直线运动规律为重点,以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为依托,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气泡运动的规律,进而自然提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由于实验中需要三人一组默契配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实验合作环节耗时有点长,但是是值得的。
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通过学生间的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运动规律的认识。
对于本节的重点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教学,采用递进式学习方式,设置:计算速度_____动手作图_____分析图像_____总结规律初步认识_____从定义上初步理解_____“泰微课”视频再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突出重点,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5.3 直线运动 教案设计
苏科版物理5.3直线运动集体备课课 题 直线运动 1 总第 课时 实施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3.知道平均速度。
教学重 难 点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概念、公式。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活动设计预案一、预习导航1、乘坐自动扶梯时,运动的方向怎么样的,速度大小变化吗?2、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的,其运动有何特点?3、何为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有何特点? 二、合作探究1、引入:有一则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思想麻痹,骄傲自大。
比赛过程中跑一会儿睡一会儿,而乌龟不甘落后,连续奋斗,终于先到了终点。
提出问题:究竟谁的速度更快一些?要知道它的答案我们就要研究本节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演示】将内径为1cm ,长约50cm 的玻璃管内灌满水,管内封有一小气泡。
【观察】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讨论】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 、20cm 、30cm 和40cm 所用的时间?写出你们设计方案。
【点拨】(1)、为了便于对路程和时间进行读数,可用红线或橡皮筋做标记。
(2)、标记的起点最好离管底稍远一些(3)、秒表测时间之前,让管中气泡运动几次,对其运动快慢情况有一定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测量运动时间。
(4)、为了便于观察,可在清水中滴几墨水【做一做】按照方案动手做一做并把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计算出相关的速度。
【议一议】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规律如何?位置 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路程(cm ) 时间(s) 速度(m/s)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比例,运动速度可以是看作不变的。
【作一作】根据实验数据作出s—t图、v—t图。
【应用】你能举出一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吗?生: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主要包括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直线运动类型。
具体内容包括:1. 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 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 常见的直线运动类型:(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
(2)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增加相同的量。
(3)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减少相同的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直线运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直线运动类型的判断,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视频播放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如运动员百米赛跑,引导学生关注直线运动。
提问: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是进行什么样的运动?引出直线运动的定义。
2. 知识讲解:(1)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常见直线运动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3. 例题讲解:例题: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问在1小时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答:由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所以在1小时内汽车通过的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60km/h 1h = 60km。
4. 随堂练习:练习题:一辆自行车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问在3秒内自行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答:由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苏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5.3 直线运动》word教案 (2篇)
直线运动课题三、匀速直线运动自主空间教学目标1、通过对“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研究,了解最简单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2、尝试用图像来描述物体的简单运动,体会到用图像来研究问题的方便;3、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以及其判断方法,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是本教时教学重点;用s-t图像反映匀速直线运动规律是本教时教学难点。
实验准备长玻璃管(一端封闭)、小漏斗、烧杯、水、停钟教学流程[新课引入] 思考:生活中运动非常多,可将它们进行分类。
分类必须要有标准,若以运动路线为标准,可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并不多,按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可将它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其中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
[新课学习]一、匀速直线运动教材P113 活动5.7 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讨论: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40cm所用时间——可分别在0cm、10cm、20cm、30cm、40cm处用橡皮筋做上标记,标记的起点最好离管底远一些。
学生活动:测量时间并计算气泡通过每一个10cm的速度。
用描点法画出气泡运动的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像,发现:对应一段时间内,路程与时间比值恒定,即速度不变。
气泡运动的规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比,运动速度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学生给匀速直线运动下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例1:一辆小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任意截取1s的时间,则在这些1s 内通过的路程都为10m 。
特点: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通过任意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是相同的。
例2:对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理解,v=s/tA. v 与s 成正比B. v 与t 成反比C. 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D. v 与s 、t 无关匀速直线运动并不常见,我们可以把一些运动近似地看成匀速直线运动二、变速直线运动教材P114 图5-29 讨论:刘易斯在这100米的运动过程中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判断依据:通过每个10米区间所用时间不同,说明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区间/m 0~10 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时间/s1.88 1.08 0.92 0.89 0.84 0.85 0.84 0.83 0.87 0.86起跑阶段0~10m 速度最小,70~80m 速度最大 图5-30 下落的苹果——速度越来越快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学案苏科版
课题: 5.3直线运动片区主备人:学校集备组长签名执教教师签名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2、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特点、利用生活中具体事例、切身体验,学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3、参与活动体验发现规律的乐趣、试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学习重点速直线运动速度概念、公式。
学习难点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一、课前预习1、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2、变速直线运动:。
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二、课堂新授【情景创设】有一则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思想麻痹,骄傲自大。
比赛过程中跑一会儿睡一会儿,而乌龟不甘落后,连续奋斗,终于先到了终点。
它们在跑步过程中速度是怎样的?任务一:直线运动【合作探究】将内径为1cm,长约50cm 的玻璃管内灌满水,管内封有一小气泡。
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按照方案做一做并把测量数据填入表中,计算出相关的速度。
位置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 路程(cm)时间(s)速度(m/s)【做一做】根据实验数据作出s—t图、v—t图。
s/cm v/cm.s-1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看成(正/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改变/不变)的。
【任务解决】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计算公式:单位:【应用升华】你能举出一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吗?举例:;。
任务二:变速直线运动【合作探究】乙甲 【演示课件】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1991年在日本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跑完100m 的情景,并附有刘易斯通过不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表:如下【议一议】刘易斯在这100 m 的运动过程中是是作什么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汽车和苹果运动的两张图。
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_直线运动;观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________直线运动。
苏科版八上物理5.3直线运动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上物理 5.3 直线运动一、教学内容1. 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发生改变。
2. 直线运动的特点: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始终沿着直线的切线方向,速度大小可以变化,但方向不变。
3. 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改变,但方向不变。
4. 直线运动的应用:直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如汽车的匀速直线行驶、减速直线行驶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实例,运用直线运动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直线运动分类的判断,以及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实例分析。
2.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汽车的行驶情况,思考汽车的运动类型。
2. 知识点讲解:(1)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直线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实例,如汽车的匀速直线行驶、减速直线行驶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并判断其运动类型。
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七、作业设计1.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并判断其运动类型。
答案:略2. 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已知加速度为2m/s²,求汽车加速过程中的速度变化。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对直线运动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直线运动在实际应用中的其他例子,如电梯的运动、滑梯的运动等。
初中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三、直线运动》教案1
《三、直线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研究,了解最简单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与同学合作,交流完成研究任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用图像来描述物体的简单运动,体会到用图像来研究问题的方便。
二、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
2、知道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判断方法。
三、教学准备计算机及课件、实物投影。
一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
秒表。
教学过程提要四、教学环节个人复备(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播放课件flash动画:龟兔赛跑。
2.有一则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思想麻痹,骄傲自大。
比赛过程中跑一会儿睡一会儿,而乌龟不甘落后,连续奋斗,终于先到了终点。
提出问题:究竟谁的速度更快一些?要知道它的答案我们就要研究本节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猜想:兔子快(乌龟快)(二)1、匀速直线运动讲授新课(新知探究)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属于直线运动?哪些运动属于曲线运动?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直线运动。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生活实践在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后举例:直线:百米赛跑,汽车火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等。
曲线:打乒乓球,过山车,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
(1)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探究实验“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实验演示)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总结运动规律,引入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提问: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近似是匀速直线运动?(3)运动速度:v=st说明: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速度大小与路程多少和时间长短无关。
学生讨论:(1)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写出你们设计方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直线运动教案2苏科版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直线运动》教案2 苏科版年级学科课题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
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判断方法。
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增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5.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2.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理解。
课时:第二课时时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例题讲解:课本P114例题。
用课件将例题展示给学生。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物体运动特点,判断运动性质。
(2)规范解题格式,一般包含了已知、求、解过程、答。
由于速度、路程、时间单位较多,熟悉单位换算。
(3)计算运动速度,注意速度所反映的物理意义和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4)一道习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往往不止一种解法,看看还有哪些解题途径?动手解一解,比较那种方法好?注:公式变形的需要,决定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二)、学生演练例:光的传播速度为3×10m/s,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min20s,试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上海到南京的高铁运行时刻表如下:书本P116(附图表格)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的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2、同学们肯定都坐过出租车,有没有同学注意过打的车票是怎样的?现在这有一张车票,你们从中能获得什么信息?(电话、车号、上车时间、下车时间、路程等等)能知道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吗?请同学们算出这张车票出租车的速度?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五、【总结】如何运用速度公式解题。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学案2 苏科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学案2苏科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导学目标:1、通过频闪照片认识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会利用图像分析变速直线运动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自主学习】一、研究苹果的下落运动频闪照片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的,如右图,说明苹果在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在。
二、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内通过的路程。
3、描述:用求得的速度,能粗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这个速度称为。
4、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一段的速度。
5、利用图像描述【合作探究】6、表格分析刘翔110m栏的运动通过计算可知,平均速度速度的平均值。
【精讲点拔】1.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_________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全部选填“甲”或“乙”).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 s内通过了10 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 s 内通过的路程( )A.等于4 mB.大于4 mC.小于4 mD.以上均有可能3.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各通过12 km 路程都用了10 min,则甲、乙两车通过前6 km路程时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甲、乙两车都是20 m/sB.两车都无法确定C.甲车是20m/s,乙车无法确定D.乙车是20m/s,甲车无法确定4.一列长200 m的火车,以10 m/s的速度通过长为6 700 m的南京长江大桥,火车全部在桥上经历的时间为多少s?火车经过大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s?【自主评价】1.一个人从甲地开始出发10 min后到达距甲地800 m的乙地,休息5 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10 min才到达距乙地700 m的丙地,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 ( )A.80 m/minB.75 m/minC.70 m/minD.60 m/min2.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 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 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 5 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保留一位小数).3.一个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第1 s内前进了2 m,第2 s内也前进了2m,在以后4 s内前进了8 m,这个物体的运动是 ( )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做匀速运动,后4s内做变速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石家庄驶向北京,若石家庄距北京 2.8×105 m,则( )A.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5 km/hB.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 m/sC.汽车4 h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北京D.汽车4 000 S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到北京5.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为2.5米/秒,经过一座全长100米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的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用多少秒?。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5.3《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第3节直线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重点及难点】: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教学用具】:长约50cm,内径约为1cm的玻璃管、秒表一块、适量的水、坐标纸【教学过程】【要点1】:匀速直线运动【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演示实验】:在玻璃管中充满水,管内留有一小气泡,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让学生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思考】: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40cm所用的时间?【活动】:在书中坐标纸上画出气泡运动的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像。
【总结】:气泡运动的规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_,运动的速度可以看做是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是一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的。
匀速直线运动并不常见,我们可以把一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滑冰时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的运动等等。
【活动】:画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图像,速度和时间图像。
注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时间______(有关或无关)。
【要点2】:变速直线运动【活动】:根据苹果下落的频闭照片,判断苹果是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用_____________粗略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活动】:测平均速度所用的工具______和________。
【例题】: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的遂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遂道需要108s。
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
八上物理53直线运动学案苏科版
直线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1.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速度的测量【学习器材】秒表、刻度尺、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筋(红线)、清水、红墨水、坐标纸、铅笔和Flash 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习内容】问题一:什么是勻速直线运动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观察实验2、实验探究: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活动:在一根内径约为1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留一小气泡,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提问: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教师精讲)1、为了便于对路程和时间进行读数,可用红线或橡皮筋做标记。
2、标记的起点最好离管底稍远一些。
3、秒表测时间之前,让管中气泡运动几次,对其运动快慢情况有一定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测量运动时间。
4、为了便于观察,可在清水中滴几滴墨水。
(展示演练)1.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把测量结果记录到表格。
路程s/cm 10 20 30 40时间t/s2.把表格中的数据在书本坐标轴上画出图像来。
问题二: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根据图像,谁能说一下气泡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运动速度近似不变。
(学生自学)(展示演练):1. 做匀速直线运动2.观看一些近似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教师精讲):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时间和路程无关2.不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问题三:怎样来求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计算方法:v=s/t。
问题四: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1、(学生自学)看课件演示:播放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录像,记录比赛成绩。
2:根据教材给出的数据能否判断刘翔在110m的运动过程中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观看课件:苹果下落的过程(展示演练):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五: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怎样来计算它们的速度?(教师精讲):1.仍用速度公式v=s/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运动【点拨】师:1、为了便于对路程和时间进行读数,可用红线或橡皮筋做标记。
2、标记的起点最好离管底稍远一些3、秒表测时间之前,让管中气泡运动几次,对其运动快慢情况有一定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测量运动时间。
4、为了便于观察,可在清水中滴几墨水【做一做】按照方案动手做一做并把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计算出相关的速度。
【议一议】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规律如何?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比例,运动速度可以是看作不变的。
【作一作】根据实验数据作出s —t 图、v —t 图。
【小结归纳】(板书)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应用】你能举出一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吗?生: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等。
二、变速直线运动【演示课件】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1991年在日本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跑完100m的情景,并附有刘易斯通过不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表:如下 【想一想】刘易斯在这100 m 的运动过程中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m/s)距离(cm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时间(s) 0.00 1.88 2.96 3.88 4.77 5.61 6.46 ....吗?生:不是。
【议一议】为什么刘易斯在这100 m 的运动过程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呢?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100m 的运动过程中,哪个10m 路程段的速度最大?哪个最小?有没有哪段路程中速度相等?【交流】学生: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不等(或他在每一段的速度不等)。
【投影】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观察照片分析苹果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小结归纳】(板书)2、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3)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复杂,在粗略描述其运动情况时,仍可使用v=s/t 示速度,但这个速度是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类型一: 匀速直线运动[例1]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v=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速度v 和路程s 成正比,和时间t 成反比D.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例2]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前面0.6米处B 甲在乙前面1.2米处C 在甲前面0.6米处D 在甲前面1.2米处[例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秒。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米。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类型二:变速直线运动[例4]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例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总结】1、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五、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2,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教后感: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例题加练习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1.确定受力物体;2.找出作用点;3.找出受力方向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5.标出数值和单位;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五、力的相互作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
这说明了什么?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车子会“受伤”,说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
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
教师总结。
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
⏹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7.1 力一、力的概念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单位:牛顿,简称牛(N)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五、力的相互作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