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说课稿范文
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说课稿范文
转眼间高中的课程已过半,为了老师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现将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说课稿范文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1、教材地位:
《实现人生的价值》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 的最后一课。
本课内容分为三框题: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第一框分析什幺是价值和价值观,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第二框主要分析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和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第三框主要介绍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1、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4.5.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的价值标准。
4.5.2、4.5.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4.5.4、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4.6、价值的创造与实现4.6.1、价值的实现方式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多尽责任。
◎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拥有幸福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他“走”过来,我们以为只是路过.....
接下来的一句话令在场的所有人惊讶, “我要捐款!” ,他从碗中捐出了几个硬币!
“我还有钱!”,在场的所有人无比 感动, 难以形容,他以他的方式回报社会!
只要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从 身边的小事做起,普普通通的 劳动就是贡献社会和他人。
探究: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B.价值观人皆有之
C.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 不同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人们首先要判断自己的活动是否有价值。没有 价值的事,人们是不会做的。这说明:
A.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B.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的特定关系, 即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 导向作用 D.价值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事物
人的需要
一、人的价值
1.哲学领域的价值含义:价值就是指一 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 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经济价值 道德价值 审美价值 医疗价值 文学价值
具体 领域
个 性
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 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 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哲学 领域
共 性
探究: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
注意: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 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 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飓风洪水中救人
一位平民被困在洪水浸泡的树上已经六七个小 时。救援队接到任务后马上派出直升机和救援人员。 风疾水猛,还有树枝叉的阻挠。直升机上绳索吊下 的救援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甚至一度直升机也 面临着坠毁危险。但是,他们依然行动。经过艰难 万险,救援终于取得成功。 这件事情过后,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用几个人的生命和直升机坠毁的危险作为代价去救 援一个人,是否值得。
高二政治下册知识点必修二:人生价值的实现
高二政治下册知识点必修二:人生价值的实现1、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的价值标准。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5、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多尽责任。
◎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拥有幸福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社会所提供的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等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014届高考一轮核心考点归纳与易错易混点精析:4.12实现人生的价值(必修4)
的客观规律。
核心考点归纳
二、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
易错易混点精析
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符合社会 发展客观规律,二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要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 作出价值选择,二者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顺序颠倒。
指引。
核心考点归纳
一、人生价值 1.人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①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
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②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核心考点归纳
一、人生价值 1.人的价值 (2)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的价值观。
易错易混点精析
注意区别哲学价值与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前者是指事物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一事物对主体 的积极意义。后者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易错易混点精析
正确认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部分。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密 不可分的,但贡献与索取不是对等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贡献越多,索取越多”的观点是错误 的。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 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 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三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及其实现的教案
People don't have to be beautiful, but they must be beautiful.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高三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及其实现的教案教学目标:掌握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含义和关系;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人生价值和理想实现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反对“人性自私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错误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把实现个人理想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3、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4、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教学难点:1、价值的评价标准2、如何看待精神贡献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内容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决定性质、决定变化)(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科学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和变化发展规律,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使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价值与价值观1。
价值: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1)哲学上所讲价值与经济学所讲价值不同: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客观事物,也包括主观事物。
而经济学上所讲的价值指的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高中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高频考点汇总
实现人生的价值考点1:价值与价值观【基础知识梳理】1.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1)内涵: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2)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1)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典型例题讲解】[例1]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在于赢得多少荣誉,而不在于占有多少财富。
( F ) [解析]考查人生的真正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而不在于向社会索取了多少。
[例2]漫画《诱惑》(作者:仇春波)蕴含的哲理有( C)①诱惑者和被诱惑者价值观相同②诱惑者和被诱惑者价值观不同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动④价值观指导人们选择人生道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诱惑者和被诱惑者价值观不相同,①观点错误;②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例3]高二女孩安琪写信向远在异乡的爸爸倾诉:自己的考试成绩一直落后,担心明年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爸爸回信说:“爸爸不能在你身边帮你,对不起,但是爸爸看好你。
你立志做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虽然成绩一直不理想,但从不放弃;你渴望好成绩,却坚持让老师把错加给你的分数减去;你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妈妈做家务。
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有正确的人生追求,无论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你的人生一定是美好的。
爸爸永远爱你!”结合材料,说明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并谈谈体会。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都要在价值观的指导下作出选择。
实现人生的价值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内涵
①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 社会、他人的需要 ②自我价值: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 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特点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 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 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消极,有些人在苦难中想到集体、祖国等,就会变得乐观而自信,说明价值
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
【真题训练】
(2018年课标卷Ⅲ,40)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 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 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 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 中的乡愁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 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 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 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 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 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 妻(子1)和运儿用女价的值唯观一的遗知产识是,三说枚明勋甘章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 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10分)
①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 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b.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影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课件-高考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 心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当前,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人生价值
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 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 的精神
实现价值
②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①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 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 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①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 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 人们的自觉行动。
彭士禄院士以身许国、科技报国,践行“核潜艇,一万年也要
搞出来”的铮铮誓言,为我国核动力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021年5
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 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
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 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设计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一、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能力目标: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征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研究,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识记价值的含义、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研究了前三单元内容。
应该说已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了肯定的哲学常识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研究做好了知识的准备。
高二学生有肯定的生活体验,具备肯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肯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
学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维、能力、气质与性格等。
高二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
高二政治之实现人生的价值
高二政治之实现人生的价值1、什么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2)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表现如下:(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4、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5、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6、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
(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主观条件: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价值观知识点
价值观讲义1.价值与人生价值⑴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⑵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看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2.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⑴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性特征。
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⑴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⑵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⑶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⑷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5.价值的创造与实现⑴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新高中政治高考专题24 人生价值观(解析版)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24人生价值观答题要领——探究命题点1价值观[答题术语](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材料分析(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材料分析命题点2人生价值观[答题术语](1)人的价值的内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分析材料)。
(2)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分析材料)。
(3)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分析材料)。
命题点3人生价值的实现[答题术语](1)重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2)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实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4)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分析材料)。
解题示范——应用[典例]1. (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
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
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
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
高中政治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1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1课时价值与价值观【学习目标】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讨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导学提纲】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1〕价值的基本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及自己的需要。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人们在③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含义: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
②表现:第一,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第二,价值观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巩固练习】一、判断题1、价值观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4、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所做的贡献5、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单项选择6、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以下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的袁隆平获得“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的荣誉称号。
这说明〔〕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②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表达出来的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8、对价值观的理解错误的是〔〕B.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D.价值观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9、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高考政治 《哲学与生活》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教师版)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重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经济学中的价值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和个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5.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练习反馈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漫画〔超常发挥〕〔作者:盖桂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D〕A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认识能力 B要满怀必胜信心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C要善于通过量的积累去实现实物质的变化 D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2.有一种风X叫关爱,有一种资态叫坚守。
地震时,正在某某孤儿院做义工的某某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营救孤儿和老师不幸遇难。
他在义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曾在汶川灾区志愿服务了三个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闪光实现了“终生做义工〞的愿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他的事迹说明 ( B )3.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
这说明 ( D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C )5.“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黎的这首《泥土》所蕴含的哲理是〔 C 〕A.肯定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C.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去实现人生价值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6.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远。
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单元线索】
本单元讲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
一、正确认识社会: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 的主体 二、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进 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第十一课
理论逻辑:
寻觅社会的真谛
1、一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一个基本观点:实践观点 3、一个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二条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性质)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 直接动力(作用) 四、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 (1)含义: 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P93 (2)是一个历史范畴 (3)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4)历史创造者和历史参与者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法论) (1)群众观点的地位、基本内容 (2)群众路线的地位、基本内容 (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重要提示:群众观点不等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无产阶 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就是根据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实践 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作出的新论断,也是党的群众 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知识结构
历 史 唯 物 两个基本规律 方法论 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 主 的矛盾运动 要求 义 的 历 史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 方法论 观
人生观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 的基础。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 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 己的价值
2、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 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地理想信 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价 值 的 创 造 与 实 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 创造价值 (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 一中实现价值 (客观条件)
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在奉献中创造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
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 自强不息的精神 发展才能,提高个人素质
补充: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 (1)物的价值:在满足主体需要时,物是 无意识的、被动的。 (2)人的价值:在满足主体需要时,人具 有主观能动性。 (3)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2)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 的贡献。 (3)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 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高考考点: 1、价值的实现方式 2、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1)在劳动中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2)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要做到这一点: (1)是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努力为他人和 社会做贡献 (2)是要学会“爱”,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 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P184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方法论
[特别提示]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 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2)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 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 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性质是不同的,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 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单元线索】
本单元讲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
一、正确认识社会: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 的主体 二、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进 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途
1、一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一个基本观点:实践观点 3、一个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二条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一个重要理论和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实践意义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基本含义 导P184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P184
不能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性质)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 直接动力(作用) 四、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 (1)含义: 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P93 (2)是一个历史范畴 (3)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4)历史创造者和历史参与者
【答案】 A 【解析】②④有误,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改变 社会性质,④应该为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
链接高考题
2、(09山东卷、2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 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 (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 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 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 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 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2008年的十大流行词语属于意识或主观认识范 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故 选B;③④项不符合题意。
[拓展]思想、路线“三胞胎”
• 凡讲到现实决定“方针政策”“思想”“路线” 的,都可用上 • ①“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论角度 • ②“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论角度 •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角 度
链接高考题
1、(09安徽11)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 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 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 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 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点有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链接高考题
3、(08江苏35)为调整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 关部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例如:召开多次座谈会, 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 门的意见和建议;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网上 公布,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民意调查。经广泛调研和深 入论证,国务院于2007年12月16日 正式颁布了修改 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线。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法论) (1)群众观点的地位、基本内容 (2)群众路线的地位、基本内容 (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重要提示:群众观点不等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无产阶 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就是根据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实践 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作出的新论断,也是党的群众 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特别提示: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联系、区别
导P186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是什么?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 曲折的。 2、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 争实现的 ②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内容 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2)实现方式 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既改革
特别提示 P184
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社会基本矛盾原理
(1)生产力和关系的辨证关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 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含义: ②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方法论
总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 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 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 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