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说课稿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实践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教学理念。本课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自主探究搭建平台。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以课标为指导,本课的教学内容为3个部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的意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教师把握两点:宏观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微观上,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是该课德育的落脚点之一。
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和维权途径是重点
(对策:通过案例教学,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使课堂教学收到实效。)
难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的意义是难点
(对策:通过案例将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知识,从而化解难点。)
三、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标:总目标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分目标是“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学情:a(生活实际)在媒体、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具体的消费者权益的案例,进行过简单思考。
b(认知实际)初中对这个知识有所学习,但只停留在知识记忆的层面,高中学生具备一定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分析处理信息、探索
研究的能力,不但要掌握知识是什么,而且还要学以致用,指导实
践。思维上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分析经济现
象背后的理论依据时,有一定难度,需教师恰当引导。
c(发展需求)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强烈渴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依据课标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确立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2、能力目标:
让学生懂得维护合法权益不仅对消费者本人有益,也有利于市场经济规范、有序的运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提高学生学法、懂法、用法自觉性。
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问题法
【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
对案例的深度挖掘和老师精当的问题来引领学生的合作探究是本课的突出特点。整节课仅用一个小品和三个案例。其中,小品作为主线,贯穿课堂的始终;三个案例在课堂中被多次使用、层层挖掘。在老师的问题引领下,三个部分的学习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于合作中获知,讨论中产生思想碰撞,探究中解决问题,螺旋式地实现能力和觉悟的提高。
(一)小品引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导入】小品《太厚大酒楼》以一家三口“五一”旅游过程中的酒楼吃饭经历为题材,以幽默、夸张的方式,将价格过高、强买强卖等现象浓缩在一起,体现了消费者的多个权利受到侵害。(整个小品幽默中充满着智慧,例如:存在歧义的菜名“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对联改写不仅前后对应,而且点出主题)【设计意图】小品在一上课就紧紧抓住了学生,并且为引出课题,埋下了伏笔。
【问题1】小品中“太厚大酒楼”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利?
【教师】总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权、获得
消费知识权、监督权等。
(二)案例的首次呈现——完成教学内容1
材料 1 变相收取开瓶费(酒店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主动为顾客开启瓶盖,并收取高昂开瓶费。)
【问题2】“变相收取开瓶费”侵害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材料 2 中国进入汽车召回时代
【问题3】“汽车召回”体现了对消费者哪些权利的尊重?
材料 3 宜家小票中文化(图片,视频)
(出示英文小品请同学辨认,播放视频:消费者对英文小票所持的态度,宜家总裁的承诺)
为什么选择这三个材料,主要有两个原因。
【设计意图】
1、三则材料都源于现实生活,体现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的课程教学理念。
2、三则材料各有特点:材料1体现多个权利受侵害,有代表性;材料
2是商家尊重消费者权利的正面体现;材料3宜家承诺小票中文化,
体现消费者的维权行为能促进经营者的不断完善。且材料2、3为后
面学习作铺垫。
3、针对三个材料提出的问题十分具体,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三)案例的第二次利用——完成教学内容2
【讨论题1】如果你是汽车厂家的负责人你会实行“汽车召回”吗?为什么?
(或:如果你是宜家总裁会尽快实现小票中文化吗?为什么?) (要求:小组四个同学讨论,教师将随机抽取一名同学发言,该同学的发言代表本组水平,回答要有理有据,尽量用学科术语。)
【设计意图】该问题是教学难点,直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一定难度,因此转变为以上具体问题,这样使
难点化解,老师再适当点拨提升即可。
通过学生的分析,得出结论:从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规律、消费与生产关系分析得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能使经济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促进市场规范、有序运行。
(四)案例的第三次挖掘——完成教学内容3
【讨论题2】如果你是小品中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同时,你希望国家和政府怎么办?
(要求: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每组从国家和消费者的角度各找出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并给出理由,评价要求同前。)
【设计意图】
1、该问题在解决时涉及法律、相关的组织机构等内容,正是学习重点。
2、每组只能给一种方法,学生会产生激烈的争论,从而掀起本课的高潮。
在争论中,思想互相碰撞,沟通、合作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深化
对解决途径的理解和探讨。
【讨论预期】
情况1:学生认为算了,认倒霉,忍气吞声。
(分析)这种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想法,是德育的契机,要抓住。
(应对)反问:汽车召回开始时间:美国1966年,日本1969年,韩国1992年……而中国2004年。原因何在?从1998宜家入住中国市场,到
2006年,承诺一纸中文小票竟然花费了8年时间。原因又何在?
【设计意图】现实的数据胜过教师的说教,给学生以强大的震撼,激发学生增强的维权意识,提高觉悟。
情况2:学生列举出多种维权途径
(1)(国家)法律保证、组织机构:
(2)(个人)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