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磁通量(Φ)
Φ = BA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ε = -dΦ/dt
楞次定律
ε = -Ldi/dt
自感系数(L)
L = Φ/i
互感系数(M)
M = k√(L1
电容能量(W)
W = (1/2)CV2
电容电压(V)
V = Vmax × sin(ωt)
电容电流(I)
I = Imax × sin(ωt + φ)
平均速度(v)
v = (v1 + v2)/2
位移(Δx)
Δx = (v1 + v2)/2 × t
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Δx)
Δx = (v1 + v2)/2 × t = vt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
v = v0 + at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a = (v - v0)/t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t)
t = (v - v0)/a
牛顿第二定律(F)
F = ma
弹性势能(Ee)
Ee = (1/2)kx2
动量守恒定律(p)
p = m1v1 + m2v2
能量守恒定律
E1 + Q = E2
电场强度(E)
E = kq/r2
电势差(V)
V = W/q
电容(C)
C = Q/V
等效电容
Ceq = C1 + C2 + C3 + ...
等效电阻
Req = R1 + R2 + R3 + ...
等效电阻(串联)
Req = R1 + R2 + R3 + ...
等效电阻(并联)

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 公式整理总结表

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 公式整理总结表

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公式整理总结表高中物理公式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掌握这些公式对学习和应用物理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对高中物理公式进行整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运动学公式1. 速度公式:v = ∆x/∆t2. 平均速度公式:v=(v1+v2)/23. 加速度公式:a = ∆v/∆t4. 位移公式:∆x=v0t+1/2at^25. 速度公式:v = v0 + at6. 位移公式:∆x = vt - 1/2at^27. 时间公式:t = (v - v0)/a二、力学公式1. 牛顿第一定律:F=ma2. 牛顿第二定律:F=ma3. 牛顿第三定律:F1=-F24. 动能公式:K = 1/2 mv^25. 动能定理:∆K = K2 - K1 = W6. 动能定理:work = ∆K7. 动量公式:p = mv8. 冲量公式:J = F ∆t9. 动量定理:∆p = F ∆t10. 弹性动能公式:K = 1/2kx^211. 弹性势能公式:U = 1/2kx^212. 万有引力定律:F = G(m1m2)/r^213. 离心力公式:Fc = mv^2/r三、电学公式1. 电势能公式:U = qV2. 电势差公式:∆V = W/q3. 电荷守恒定律:ΣQ=04. 库仑定律:F=kQ1Q2/r^25. 电场强度公式:E = F/q6. 电流公式:I = Q/t7. 电阻公式:R = V/I8. 欧姆定律:V = IR9. 等效电阻公式:R = R1 + R2 + R3 + ...10. 等效电容公式:C = C1 + C2 + C3 + ...11. 电功率公式:P = IV12. 瞬时功率公式:P = IVcosθ13. 电磁感应公式:ε = -dΦ/dt14. 洛伦兹力公式:F=qvBsinθ15. 磁场强度公式:B = F/qv四、波动光学公式1. 速度公式:v = λf2. 周期公式:T = 1/f3. 距离公式:d = vt4. 反射定律:θ1 = θ25.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6. 焦距公式:1/f = 1/do + 1/di7. 光程差公式:Δr = μeo8. 谐振公式:f = c/2L9. 光强公式:I = P/S10. 能量密度公式:U = I/2c总结:高中物理公式涉及到数学和物理的多个分支,要理解公式的含义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但是公式要如何运用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体验,希望这些公式能够为同学提供学习的参考。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总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总表

高中物理公式以及规律汇总表一、力学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 合=0 或 : F x 合=0 F y 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说明 : ①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 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 F=G m m r122(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高中物理公式速查表

高中物理公式速查表

高中物理公式速查表
1. 运动学
1.1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
•物体的位移:s=v⋅t
•平均速度:v=s
t
•平均加速度:a=v−u
t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初始速度:u=v−a⋅t
•物体的位移:s=ut+1
at2
2
•终止速度:v2=u2+2as
1.3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物体的位移:s=ut+1
gt2
2
•终止速度:v=u+gt
2. 力学
2.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2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方程)
物体受力F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

F=ma
2.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动能和势能
3.1 动能公式
•动能:K=1
mv2
2
3.2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U=mgℎ
•弹性势能:E e=1
kx2
2
4. 热学
4.1 热传导公式
•热传导方程:ΔQ=K⋅A⋅ΔT
⋅Δt
d
•公式中,ΔQ表示热量的传导,K表示热传导系数,A表示面积,ΔT表示温差,d表示厚度,Δt表示时间。

4.2 内能变化公式(一定质量下)
•内能变化:ΔU=mCΔT
•公式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量, m是物体的质量,C是比热容,ΔT是温度的变化量。

以上是高中物理公式速查表的部分内容,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请根据具体问题和场景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并记得根据实际情况做单位换算和精度控制。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掌握和理解各类物理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帮助你复习和掌握核心的物理公式。

力学:1. 力的定义:F = ma (牛顿第二定律)2. 重力:F = mg (重力的大小)3. 弹簧力:F = kx (弹簧恢复力的大小)4. 万有引力定律:F = (G * m1 * m2) / r^2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5. 动能:Ek = 1/2 * mv^2 (物体的动能)热学:1. 热能:Q = mcΔT (物体的热能)2. 热传导:Q = kAΔT / d (热传导的大小)电学:1. 电流:I = Q / t (电流的大小)2. 电阻:R = V / I (电阻的大小)3. 电压:V = IR (电压的大小)4. 电功率:P = IV (电功率的大小)5. 电容:C = Q / V (电容的大小)光学:1. 光速:c = λf (光速的大小)2. 光线折射:n1sinθ1 = n2sinθ2 (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3. 薄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 (薄透镜成像的公式)波动:1. 波长:λ = v / f (波长的大小)2. 波速:v = λf (波速的大小)3. 声音强度:I = P / A (声音强度的大小)4. 声级:β = 10log(I / I0) (声级的大小)这只是高中物理公式的一小部分,但它们是学习和掌握物理的基础。

当你遇到不同的物理问题时,可以根据这些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概念和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这些公式,还要注意单位的正确使用,以及在计算中遵循正确的数学运算规则。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可以作为备忘和复习的工具,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公式表及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表及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及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一、力学公式1、弹簧弹力: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2、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F N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3.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公式:θCOS F F F F F 2122212-+=(θ为F 1、F 2的夹角)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 F 1 +F 2(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0F 或0=∑xF0=∑yF5. 万有引力: 221r m m GF = a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天体、人造卫星、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G m h R Mm =+2)(向ma h R Tm h R m h R V =+=+=+)(4)()(22222πω=+=2)(h R GM a 向)(4)()(22222h R Th R h R V +=+=+πω、=24π地球GM 定值=+23)(Th R 即开普勒第三定律 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Mm R 2 g = G MR2俗称黄金式 6、第一宇宙速度 G 2R Mm = m V R2V=gR R GM =/ 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全)

高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全)

物理公式一览表一、力学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3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4、两个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F=km 1 m 2 /r 27、 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 ma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8、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V t = V 0 + a t S = v o t +12a t 2 几个重要推论:(1) V t 2 - V 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 ……n 2;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21-:32-)……(n n --1)(6)自由落体:h =1/2gt 22gh =v t 2v t=gt9.功:W = Fs cosθ(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10.动能和势能:动能:E k = 12mv2重力势能:E 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11.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公式:mgh1 +121212222mV mgh mV=+或者∆E p减= ∆E k增12. 功率:P = Wt(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 = FV (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P一定时,F与V成正比)13 简谐振动:回复力: F = -KX 加速度:a = -K m X单摆周期公式:T= 2πLg(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14、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V=λ f =λT(适用于一切波)二、热学分子配量m=M/N A 分子体积V=v/ N A热功当量J=W/Q内能的改变ΔE=W+Q阿氏常数=6.02×1023个三、电学电场库仑定律F=kQ1Q2/R2电场强度E=F/q电势差U=W/q电势能变化ΔE=W=Uq电容C=Q/U(决定电容大小的因素是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两极板的距离以及两极板间的电介质)直流电路1、电流强度的定义:I = Q t2、电阻定律:(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R=ρL/S3、电阻串联、并联:串联电路特点:I1=I2=…=I nU= U1+U2+…+U nR= R1+R2+…+R nU∝RP∝R并联电路特点:U1=U2=…=U nI= I1+I2+…+I n1/R= 1/R1+1/R2+…+1/R nI∝1/RP∝1/R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U=IR RUI=5.电功和电功率:电功:W=IUt电热:Q=I Rt2电功率:P=IU对于纯电阻电路:W=IUt=I Rt URt22=P=IU=I RUR22=对于非纯电阻电路:W=IUt >I Rt2P=IU>I r2四、磁场磁通量Φ=B·S左手定则五、电磁感应感应电动势ε=BLV ε=n·ΔΦ/Δt右手定则六、交流电①e=εm sinωtu=U m sinωti=I m sinωt②有效值与峰值关系ε=εm/ 2 U=U m/ 2 I=I m/ 2交流电周期频率关系T=1/f=2π/ω f=1/T=ω/ 2π③变压器U1/U2=n1/n2I1/I2= n2/n1(仅适用于一个副线圈的情况)P1=P2④交流电图象可知:最大值周期T七、电磁振荡和电磁波LC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固有频率T=2πLC f=1/2πLC电磁波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λ真=C/f λ介=v介/f八、几何光学n=sini /sin r=C/v作图:平面镜成像折射透镜成像反射反射定律:i=r九、物理光学①λ真=C/f λ介=v介/f②光子的能量:E=hγ③光电效应:产生条件④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红、橙、黄、绿、兰、靛、紫、紫外线、X射线、γ射线f 大λ小v 小十、原子物理复原子的电子轨道半径r n=n2r1氢原子能级E n=E1/n2(E1=13.6ev)能级跃迁hγ=E初–E末质能方程:E=mc2ΔE=Δmc2放射线三种α(42He)β(e01 )γ(00γ)贯穿性大电离性小核反应方程遵守:质量数守恒质子数守恒例:质量数质子数几种必须记住的核1H 21H 31H 10n 42H 0-1e 01e 42He1α衰变M Z X →M-4Z-2γ+ 42Heβ衰变M Z X→M2+1γ+ 0-1e轨道数↑半径↑原子能量↑势能↑动能↓n↑r↑E↑E p↑E k↓注:①认识图象之处:s—t v—t 运动学x—t y—x 简谐振动和机波波U-I图象交流电图象U-t,I-t②作图法二处:平行四边形法则平面镜成像、透镜成像、反射折射定律(几何光学)③左手和右手的运用(受力方向,磁场方向、电流方向、运动方向的判定)。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定理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定理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1.动量:p=mv{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高中必背)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高中必背)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 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F F F F COS 1222122++θ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F 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o 或∑F x =o ∑F y =o(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 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7、 万有引力: F=Gm m r 122(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G Mm R h m ()+=2V R h m R h m T R h 222224()()()+=+=+ωπ 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Mm R 2g = G M R 2c 、 第一宇宙速度mg = m V R2V=R G M =gR8、库仑力:F=K q qr122 (适用条件)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一、运动学1. 速度公式:v = Δx/Δt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3. 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24. 速度位移关系:v^2 = v0^2 + 2aΔx5. 平均速度公式:v_avg = Δx/Δt6. 自由落体公式:h = 1/2gt^27. 抛体运动公式:h = v0sinθt 1/2gt^2,x = v0cosθt二、动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动能公式:K = 1/2mv^25. 势能公式:Ep = mgh6.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7. 动能定理:W = ΔK8.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9.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0.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三、能量与动量1. 动量公式:p = mv2. 动量守恒定律:在系统不受外力时,系统总动量守恒。

3. 能量守恒定律:在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4. 动能定理:W = ΔK5. 动能公式:K = 1/2mv^26. 势能公式:Ep = mgh7.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8. 动能定理:W = ΔK9.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10.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1.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四、电磁学1. 库仑定律:F = k|q1q2|/r^22. 电场强度公式:E = F/q3. 电势差公式:V = W/q4. 电势能公式:Ep = qV5. 电容公式:C = Q/V6.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1/C = 1/C1 + 1/C2(串联),C = C1 + C2(并联)7. 欧姆定律:I = V/R8. 电阻定律:R = ρL/A9. 电功公式:W = UIt10. 电功率公式:P = UI11. 电能公式:E = Pt12. 磁感应强度公式:B = F/IL13. 磁场力公式:F = BIL14. 磁通量公式:Φ = BS1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N(ΔΦ/Δt)16.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 在 1s 、2s、3s……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2:22:32……n2
② 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第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2n-1)
③ 在第 1m 内、第 2m 内、第 3m 内……第 n m 内的时间之比为 1: ( 2 1) : ( 3 2) ……( n n 1)
F合 F12 F22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x 合=0 F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G Mm m v2 m 2r m 4 2 r ma mg'
r2
r
T2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M:
4 2r 3 GT 2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v GM r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 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m (fm 为最大静摩擦力)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汇总表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汇总表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汇总表一、力和力的作用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中,若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原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可以用公式 F=ma 来表示。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若有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可以将它们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计算。

2. 力的分解:若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可以将它分解为有助于解题的分力,如斜面上的重力分解。

三、摩擦力1. 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与其接触面的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静≤μn 来表示。

2. 动摩擦力:物体运动时,与其接触面的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动=μn 来表示。

3. 滑动摩擦力:物体滑动时,与其接触面的摩擦力,可以用公式 f滑=μn 来表示。

四、重力1. 重力公式: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可以用公式Fg=mg 来表示,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

2. 重力加速度: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一般取 9.8 m/s²。

五、动能和功1. 动能公式:物体的动能可以用公式 K.E.=½mv²来表示,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2. 功公式: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可以用公式W=F·d·cosθ 来表示,其中 F 为力的大小,d 为力的作用距离,θ 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六、功率和机械效率1. 功率公式:功率可以用公式 P=W/t 来表示,其中 W 为所做的工作,t 为所用的时间。

2.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可以用公式η=输出功率÷输入功率来表示,一般以百分数表示。

以上是高中物理公式的汇总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公式大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总结大全

1.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F = ma)•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F = m)•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F_{12} = -F_{21})2. 动能与势能•动能 (E_k = mv^2)•势能 (E_p = mgh)•机械能 (E = E_k + E_p)3. 动量与冲量•动量 (p = mv)•冲量 (J = Ft)•动量定理:(Ft = p)4. 动量守恒•无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p_{initial} = p_{final}) 5. 能量守恒•系统内能量的总量不变:(E_{initial} = E_{final})6. 摩擦力•静摩擦力 (f_{static} = _s N)•动摩擦力 (f_{kinetic} = _k N)7.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F_{buoyancy} = {fluid} V{displaced} g) 1. 温度与热量•温度:(T = )(开尔文)•热量 (Q = mcT)2. 热力学第一定律•(Q = W + U)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S 0)4. 比热容•定压比热容 (c_p)•定容比热容 (c_v)1. 基本概念•电荷 (Q)•电压 (V)•电流 (I)•电阻 (R)2. 欧姆定律•(V = IR)3. 电功率•实际功率 (P = VI)•视在功率 (S = V^2/R)4. 电容•电容 (C = Q/V)5. 电感•电感 (L = )6.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 -) 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d = rt)•反射定律:(i = r)•折射定律:( = )2. 光的波动性•波长 ()•频率 (f)•波速 (v)3. 光的粒子性•光子能量 (E = hf)4. 光谱•可见光:(380 - 740) 纳米•紫外线:(10 - 380) 纳米•红外线:(740 - 1) 毫米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电子 (e)•质子 (p)•中子 (n)2. 能级与光谱•能级公式:(E_n = -)•玻尔模型:(E_n = -)3. 核反应•质能方程:(E = mc^2)•核裂变:({Z}^{A}X ^{Z-1}{A-1}Y + ^{1}_{1}H)•核聚变:({Z}^{A}X + {Z}^{A}X ^{Z}_{A}X + )量子力学1. 波函数•薛定谔方程:(- (x) = E (x))2. 薛定谔猫•量子态叠加:( |Alive+ |Dead)3.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x p )•学习物理公式时,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1.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V t2)/2]1/26.位移S= V平t=V o t + at2/27.加速度a=(V t-V o)/t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减速)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m)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1.1.2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 =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 t=(2h/g)1/2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 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1.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 o t- gt2/22.末速度V t= V o - gt (g=≈10m/s2)3.有用推论V t2–V o2= -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 V o 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有公式整理总结表

高中物理公式有公式整理总结表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总结表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F = ma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 F = ma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公式变形:( 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F_{12} = -F_{21} )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能与势能•动能公式:( E_k = mv^2 )–动能等于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势能公式:( E_p = mgh )–势能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机械能守恒定律:( E_k + E_p = const )–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加势能)保持不变动量与冲量•动量公式:( p = mv )–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冲量公式:( J = Ft )–冲量等于力乘以作用时间•动量守恒定律:( p_{initial} = p_{final} )–系统的初始动量等于最终动量热量与温度•热量公式:( Q = mcT )–热量等于质量乘以比热容乘以温度变化•温度公式:( T = K )–摄氏温度转换为开尔文温度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Q = U + W )–热量等于内能变化加对外做的功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 S 0 )–系统的熵(无序度)总是增加或保持不变库仑定律•库仑定律:( F = k )–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力等于库仑常数乘以电荷乘积除以距离的平方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I =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电场与电势•电场强度公式:( E = )–电场强度等于受到的电力除以电荷•电势公式:( V = )–电势等于做的功除以电荷•串联电路公式:( V = V_1 + V_2 + … )–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公式:( V = V_1 = V_2 = … )–各分支电压相等•电流公式:( I = I_1 + I_2 + … )–总电流等于各分电流之和•电阻公式:( R = R_1 + R_2 + … )–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光的传播•光速公式:( c = )–光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除以折射率•折射定律:( n_1(_1) = n_2(_2) )–入射角的正弦值乘以入射介质的折射率等于折射角的正弦值乘以折射介质的折射率光的波动•波长公式:( = )波长公式:( = )•波长等于光速除以频率•振动周期公式:( T = )–周期等于频率的倒数光的粒子性•光子能量公式:( E = hf )–光子的能量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频率声波传播•声速公式:( v = )–声速等于波速的平方根乘以介质的密度•声压公式:( p = )–声压等于力除以面积声音的波动•波长公式:( = )–波长等于声速除以频率•振动周期公式:( T = )–周期等于频率的倒数在学习和使用高中物理公式时,建议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每个公式都有其适用的物理场景和条件,理解公式适用的范围和限制,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解决问题。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胡克定律: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极>g赤,g低>g高)3 、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FFFF2122212++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 F≤ F1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0 ∑F y=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f= μN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O≤ f静≤ 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F= ρgV排(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F=G m m r122(1) 适用条件(d<<r)(2) G为万有引力恒量(3)在天体上的应用:(M一天体质量R一天体半径g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GMmR hm()+=2)(4)()(2222hRTmhRmhRV+=+=+πω=mg’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mg = G MmR2g = GMR2c、第一宇宙速度mg = m VR2V=gR GM R=/8、库仑力:F=Kq q r122 (适用条件:点电苛:d<<r) 9、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动力学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向心力
牛顿第三定律
1.4冲量与动量、功和能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公式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功率
平均功率:
即时功率:
机械效率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1.5振动和波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公式
简谐振动
振动周期
单摆:
弹簧振子:
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式
斜向上抛运动
轨迹:
匀速圆周运动
轨迹:
平均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他常用规律、公式
(1)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2)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
(3) ,从开始运动起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等于从1开始的奇数比,即
(4) ,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公式
物质的折射率
折射定律
临界角
透镜成像公式
像放大率
光的波长
光子能量
光电效应方程
能级跃迁
质能关系
元素衰变
五.近代物理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公式
时间的相对性(时钟变慢)
长度的相对性(长度缩短)
质量相对性(质量变大)
相对论速度叠加公式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一.力学
1.1静力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公式
重力
密度
压强
液体压强
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
万有引力定律
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
正交分解法:
力矩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面力的平衡
1.2运动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抛体运动
平抛运动
轨迹:
(m一定)
(克拉珀龙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三.电磁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公式
库仑定律
真空中:
介质中:
电场强度
定义式:点电ຫໍສະໝຸດ :匀强电场:电场力
电场力的功
电势差
点电荷电势
电势能
电容
定义式: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串联电容
并联电容
电流
电阻定律
串联电阻
并联电阻
电动势
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
全电路:
闭合电路的常用规律
波的叠加规律
(1)如果 同相
①若满足:
,则P点的振动加强。
②若满足:
,则P点的振动减弱
(2)如果 反相,P点振动的加强与减弱情况与(1)所述正好相反。
二.热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公式
物体热膨胀
线膨胀:
体膨胀:
热力学温度
热量
(熔化)
(汽化)
(燃烧)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

伯努利方程
常量
常量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
普遍式:
纯电阻电路中: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
安培力

洛伦兹力
电磁力矩
(平面S平行磁感线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普适公式:
导体切割: (B、L、v三者相互垂直)
自感电动势
感抗
容抗
交变电动势、电流
最大值:
瞬时值:
正弦或余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理想变压器
振荡电路周期频率
周期:
频率:
电磁波波长
四.光学、原子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