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日志记录

合集下载

oracle数据库管理员操作日志

oracle数据库管理员操作日志

oracle数据库管理员操作日志
作为Oracle数据库管理员,操作日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数据库管理员需要定期记录数据库的操作日志,以便追踪和监控数据库的活动,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操作日志记录了数据库管理人员和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删除,用户的访问和权限变更,以及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等操作。

在Oracle数据库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记录操作日志:
1. Oracle数据库自带的日志功能,Oracle数据库提供了详细的日志记录功能,可以通过配置参数来开启日志记录,并设置日志的级别和格式。

管理员可以通过查看数据库的日志文件来了解数据库的操作情况。

2. 使用审计功能,Oracle数据库提供了审计功能,可以对数据库的操作进行审计,并记录到审计日志中。

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审计策略来监控数据库的操作,包括对特定对象的操作、特定用户的操作等。

3. 使用第三方工具,除了Oracle数据库自带的日志功能外,
还可以使用第三方的监控和日志记录工具来记录数据库的操作日志。

这些工具通常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更直观的界面,可以帮助管理
员更方便地管理和分析数据库的操作日志。

无论使用哪种方式记录操作日志,数据库管理员都需要定期对
日志进行分析和归档,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数据库管理员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确保
操作日志的安全和完整性,防止日志被篡改或删除。

操作日志对于
数据库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数据库管理员需要高度重视
操作日志的记录和管理工作。

oracle 归档日志的内容

oracle 归档日志的内容

oracle 归档日志的内容
Oracle 归档日志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数据库中发生的所有修改操作,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等。

归档日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Redo 信息:Redo 信息记录了数据库中发生的修改操作的详细情况,包括被修改的数据块号、修改前后的数据值等。

通过重放Redo 信息,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某个特定时间点或者进行数据恢复。

2. 日志序列号:每个归档日志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用于标识该日志文件的顺序。

3. 时间戳:每个归档日志都包含了操作发生的时间戳,用于记录操作的时间信息。

4. 数据库名称:归档日志中还包含了数据库的名称,用于标识归档日志所属的数据库。

5. 操作类型:归档日志还记录了操作的类型,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等。

6. SCN(System Change Number):SCN 是数据库中用于标识事务提交顺序的递增数字。

归档日志中会记录每个事务提交时的 SCN 值,以便在恢复过程中保证事务的一致性。

通过归档日志,Oracle 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和恢复,并且可以用于实现数据的灾难恢复和故障排除等操作。

oracle归档日志格式

oracle归档日志格式

oracle归档日志格式(实用版)目录1.Oracle 归档日志简介2.Oracle 归档日志格式3.Oracle 归档日志的优点4.Oracle 归档日志的使用方法5.总结正文【1.Oracle 归档日志简介】Oracle 归档日志是 Oracle 数据库中的一种日志记录方式,它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更改记录以文件形式保存在磁盘上,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查询和恢复。

这种日志记录方式有助于提高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

【2.Oracle 归档日志格式】Oracle 归档日志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头部信息:包括日志文件名、日志序列号、日志创建时间等。

- 数据块:记录数据库中的更改操作,每个数据块包含一个或多个更改记录。

- 控制块:用于描述日志文件的物理结构,包括日志文件的大小、物理块大小等。

- 归档日志文件: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块组成,每个物理块包含多个数据块。

【3.Oracle 归档日志的优点】Oracle 归档日志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提高数据安全性:归档日志可以记录数据库中的所有更改操作,有助于追踪和恢复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 提高数据库性能:归档日志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更改操作记录到磁盘上,减轻数据库的内存负担,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 方便数据备份和恢复:归档日志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更改操作记录到文件中,方便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

【4.Oracle 归档日志的使用方法】使用 Oracle 归档日志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创建归档日志表空间:在 Oracle 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归档日志表空间,用于存储归档日志文件。

- 配置归档日志模式:设置归档日志的创建方式、保存位置等。

- 开启归档日志:在需要记录归档日志的表空间中开启归档日志功能。

- 查询和恢复数据:使用 Oracle 提供的工具查询和恢复归档日志中的数据。

【5.总结】Oracle 归档日志是一种记录数据库更改操作的有效方式,它有助于提高数据库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

Oracle的告警日志的查看与监控

Oracle的告警日志的查看与监控

Oracle的告警⽇志的查看与监控Oracle的数据库⽇志⼤致可以分为三⼤类告警⽇志、跟踪⽇志、重做⽇志今天主要来谈谈告警⽇志告警⽇志(记录报错信息)⼀般命名为alert_<SID>.log,数据库告警⽇志是按时间顺序记录message和错误信息。

告警⽇志具体记录的内容1:所有的内部错误(ORA-600)信息,块损坏错误(ORA-1578)信息,以及死锁错误(ORA-60)信息等。

2:管理操作,例如CREATE、ALTER、DROP语句等,以及数据库启动、关闭以及⽇志归档的⼀些信息。

2.1 涉及物理结构的所有操作:例如创建、删除、重命名数据⽂件与联机重做⽇志⽂件的ALTER DATABASE命令,此外还涉及重新分配数据⽂件⼤⼩以及将数据⽂件联机与脱机的操作。

2.2 表空间操作,例如DROP与CREATE命令,此外还包括为了进⾏⽤户管理的备份⽽将表空间置⼊和取出热备份模式的操作3:与共享服务器或调度进程相关功能的消息和错误信息。

4:物化视图的⾃动刷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5:动态参数的修改信息。

查看告警⽇志所在的路径SQL> show parameter background_dump_dest;如何监控告警⽇志1.通过外部表来查看告警⽇志⽂件的内容。

相当的⽅便。

然后也是使⽤定制SQL语句来查询错误信息依据⽇志所在路径创建逻辑⽬录create or replace directory alert_log as'/home/oracle/app/product/19.3.0/dbhome_1/rdbms/log';创建外部表关联这个⽬录,就可以直接通过表查看⽇志信息了create table alert_logs(text varchar2(2000))organization external(type oracle_loaderdefault directory alert_logaccess parameters(records delimited by newlinefieldsreject rows with all null fields)location('alert_CDB.log'))reject limit unlimited;检查是否存在数据库系统错误提⽰信息,查看有⽆“ORA-”,Error”,“Failed”等出错信息。

oracle数据库中一个日志记录过程的应用

oracle数据库中一个日志记录过程的应用

日志记录过程的应用1.创建过程用到的序列和表:(附件:create squence and table.sql)-- Create sequencecreate sequence SEQ_SYS_LOGWRITEminvalue 10001maxvalue 99999start with 10001increment by 1cycle;-- Create tablecreate table t_sys_logrecord(task_id integer,task_name varchar2(30),table_name varchar2(30),task_sign varchar2(20),start_time date,end_time date,task_status integer,task_log varchar2(200),task_pos varchar2(200),row_count integer);comment on table t_sys_logrecord is '过程运行日志记录表';comment on column t_sys_logrecord.task_id is '任务ID';comment on column t_sys_logrecord.task_name is '程序名称';comment on column t_sys_logrecord.table_name is '目标表名';comment on column t_sys_logrecord.task_sign is '任务标志';comment on column t_sys_logrecord.start_time is '程序开始时间';comment on column t_sys_logrecord.end_time is '程序结束时间或出错时间'; comment on column t_sys_logrecord.task_status is '任务状态';comment on column t_sys_logrecord.task_log is '任务日志';comment on column t_sys_logrecord.task_pos is '任务位置';comment on column t_sys_logrecord.row_count is '数据量';2.创建过程代码:(附件:p_sys_logwrite.prc)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_sys_logwrite(oi_task_id in out integer,iv_task_name in varchar2,iv_table_name in varchar2,iv_task_sign in varchar2,ii_task_status in integer,iv_task_log in varchar2,iv_task_pos in varchar2,ii_rowcount in integer default null)is/**-- 功能描述:用于记录过程运行日志-- 参数:-- oi_task_id inout integer 任务ID,任务状态为1时做输出参数,任务状态为0和其它时做输入参数-- iv_task_name in varchar2 任务名称-- iv_table_name in varchar2 目标表名-- iv_task_sign in varchar2 任务标志,任务的统计时间-- ii_task_status in integer 任务状态,0 程序运行完成,1 程序运行中,其它出错代码-- iv_task_log in varchar2 任务日志,正常时为程序运行中或程序运行完成,出错时为出错信息-- iv_task_pos in varchar2 任务位置,程序中的出错位置-- ii_rowcount in integer 数据量,可选参数,缺省值为null-- 操作表:t_sys_logrecord--*/begin-- 对不同的任务状态,进行不同的日志处理if ii_task_status = 1 then-- 程序运行开始:获得新的任务ID,新建日志记录select seq_sys_logwrite.nextval into oi_task_id from dual;insert into t_sys_logrecord(task_id, -- 任务IDtask_name, -- 程序名称table_name, -- 目标表名task_sign, -- 任务标志start_time, -- 程序开始时间end_time, -- 程序结束时间或出错时间task_status, -- 任务状态task_log, -- 任务日志task_pos, -- 任务位置row_count -- 数据量)values(oi_task_id,iv_task_name,iv_table_name,iv_task_sign,sysdate,null,1,'程序运行中',null,null);elsif ii_task_status = 0 then-- 程序运行完成:通过任务ID更新日志表中的任务状态和结束时间update t_sys_logrecordset end_time = sysdate,task_status = 2,task_log = '程序运行完成',row_count = ii_rowcountwhere task_id = oi_task_id;else-- 程序运行出错:通过任务ID更新日志表中的出错时间和出错信息update t_sys_logrecordset end_time = sysdate,task_status = ii_task_status,task_log = substr(iv_task_log, 1, 200),task_pos = iv_task_pos,row_count = ii_rowcountwhere task_id = oi_task_id;end if;commit;-- 程序不需要捕获异常,有错误发生时,系统会将异常传递给调用程序end;/3.过程的使用方法该过程用于记录其它过程的运行日志,在过程中的三个地方被调用。

Oracle日志查看

Oracle日志查看

Oracle⽇志查看⼀.Oracle⽇志的路径:登录:sqlplus "/as sysdba"查看路径:SQL> select * from v$logfile;SQL> select * from v$logfile;(#⽇志⽂件路径)⼆.Oracle⽇志⽂件包含哪些内容:(⽇志的数量可能略有不同)control01.ctl example01.dbf redo02.log sysaux01.dbf undotbs01.dbfcontrol02.ctl redo03.log system01.dbf users01.dbfcontrol03.ctl redo01.log SHTTEST.dbf temp01.dbf三.Oracle⽇志的查看⽅法:SQL>select * from v$sql (#查看最近所作的操作)SQL>select * fromv $sqlarea(#查看最近所作的操作)Oracle 数据库的所有更改都记录在⽇志中,从⽬前来看,分析Oracle⽇志的唯⼀⽅法就是使⽤Oracle公司提供的LogMiner来进⾏,因为原始的⽇志信息我们根本⽆法看懂,Oracle8i后续版本中⾃带了LogMiner,⽽LogMiner就是让我们看懂⽇志信息的⼯具,通过这个⼯具可以:查明数据库的逻辑更改,侦察并更正⽤户的误操作,执⾏事后审计,执⾏变化分析。

四.LogMiner的使⽤:1、创建数据字典⽂件(data-dictionary)1).⾸先在init.ora初始化参数⽂件中,添加⼀个参数UTL_FILE_DIR,该参数值为服务器中放置数据字典⽂件的⽬录。

如:UTL_FILE_DIR = ($ORACLE_HOME\logs) ,重新启动数据库,使新加的参数⽣效:SQL> shutdown;SQL>startup;2).然后创建数据字典⽂件SQL> connect /as sysdbaSQL> execute dbms_logmnr_d.build(dictionary_filename => 'dict.ora',dictionary_location => '/data1/oracle/logs');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2、创建要分析的⽇志⽂件列表1).创建分析列表,即所要分析的⽇志SQL>execute dbms logmnr.add logfile(LogFileName => '/data1/oracle/oradata/akazamdb/redo01.log',Options => dbms_logmnr.new);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s2).添加分析⽇志⽂件,⼀次添加1个为宜SQL>execute dbms_ logmnr.add_ logfile(LogFileName => '/data1/oracle/oradata/akazamdb/redo01.log',Options =>dbms_logmnr.ADDFILE);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3、使⽤LogMiner进⾏⽇志分析(具体要查询什么内容可以⾃⼰修改)(1)⽆限制条件SQL> EXECUTE dbms_logmnr.start_logmnr(DictFileName=>'/data1/oracle/logs/v816dict.ora ');(2)有限制条件通过对过程DBMS_ LOGMNR.START_LOGMNR中⼏个不同参数的设置,可以缩⼩要分析⽇志⽂件的范围。

oracle数据库处理归档日志的步骤

oracle数据库处理归档日志的步骤

一、了解归档日志归档日志是Oracle数据库中一种重要的日志记录方式,它记录了数据库中所有发生的修改操作,包括插入、更新、删除等。

归档日志的作用是用于数据库的恢复和回滚操作,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启用归档模式1. 确认数据库当前日志模式在连接数据库后,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确认当前的数据库日志模式:```SELECT log_modeFROM v$database;```如果返回结果为ARCHIVELOG,则表示数据库已经处于归档模式;如果返回结果为NOARCHIVELOG,则表示数据库尚未启用归档模式。

2. 修改数据库为归档模式如果数据库尚未启用归档模式,可以使用以下步骤将数据库修改为归档模式:```SHUTDOWN IMMEDIATE;STARTUP MOUNT;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ALTER DATABASE OPEN;```通过以上步骤,数据库将被修改为归档模式,并可以开始处理归档日志。

三、配置归档参数1. 确认归档目标归档目标是指归档日志文件的存储位置。

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确认当前的归档目标:```SHOW PARAMETER LOG_ARCHIVE_DEST;```如果没有设置归档目标,需要通过以下SQL语句进行设置:```ALTER SYSTEM SET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archivelog';```其中,/archivelog为归档日志存储的路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确认归档模式归档模式是指数据库在何种情况下触发归档日志的记录。

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确认当前的归档模式:```SHOW PARAMETER LOG_ARCHIVE_START;```如果归档模式未启用,需要通过以下SQL语句进行设置:```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START=TRUE;```通过以上步骤,归档参数将被正确配置,数据库可以开始处理归档日志。

oracle 归档日志格式

oracle 归档日志格式

oracle 归档日志格式
Oracle的归档日志格式是二进制格式,也称为Redo Log。

归档日志包含了所有已提交的数据库更改操作,它记录了数据库中的每一次数据修改操作,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归档日志记录了数据库中发生的每一个事务,每个事务都有一个唯一的事务ID,被称为SCN(System Change Number)。

每个归档日志记录包含了相应事务修改之前和之后的数据块的镜像,以及相应的回滚段和事务信息。

归档日志的格式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标志位(Header):标志位用于标识该日志记录的类型,例如是数据库操作的开始、结束、提交、回滚等等。

2. 数据变动(Redo Data):数据变动部分包含了事务执行之前和之后的数据块的镜像,以及相应的回滚段和事务信息。

3. Checksum:校验和用于验证归档日志记录的完整性,以防止数据损坏或丢失。

4. 时间戳(Time Stamp):时间戳列明了归档日志记录的生成时间,用于标识日志的顺序和时序。

总的来说,Oracle归档日志格式是一种二进制文件格式,用于记录数据库中所有的已提交的数据修改操作,保证数据库的持久性和可恢复性。

oracle存储过程记录执行日志

oracle存储过程记录执行日志

oracle存储过程记录执行日志
1、一般来说,存储过程记录执行日志的方法如下:
(1)使用dbms_output存储过程中的输出信息
dbms_output是Oracle提供的一种存储过程中的输出记录,可以使
用DBMS_OUTPUT.PUT_LINE函数在存储过程中输出信息。

输出的信息都会
被存储在一个缓冲区中,可以使用DBMS_OUTPUT.GET_LINE函数在PL/SQL
程序外部获取缓冲区中的数据。

(2)使用utl_file输出日志
utl_file是Oracle提供的一个模块,可以从存储过程中输出文件,
使用UTL_FILE.PUT_LINE函数可以在存储过程中向文件中输出日志信息,
文件的内容存储在存储过程程序外,比如服务器的磁盘上。

(3)使用异常处理程序记录日志
如果在存储过程中引发异常,可以使用EXCEPTIONWHEN程序块来处理,EXCEPTIONWHEN块可以定义其中一种异常发生时的处理动作,比如记录日志,发送警报等。

2、记录存储过程执行日志的具体步骤:
(1)在存储过程中设置参数
在存储过程中,需要定义一些参数,比如要记录的信息的类型,日志
文件的名称,是否弹出提示框等。

(2)在存储过程中定义CURSOR
在存储过程中定义CURSOR可以提取存储过程执行时的细节信息,比如错误代码,错误信息,系统变量等。

(3)在存储过程中进行检查和异常处理
在存储过程中。

oracle归档日志格式

oracle归档日志格式

oracle归档日志格式摘要:一、Oracle归档日志概述1.Oracle归档日志的作用2.Oracle归档日志的类型二、Oracle归档日志格式详解1.归档日志文件名2.归档日志文件扩展名3.归档日志文件头信息4.归档日志文件尾信息5.归档日志记录结构三、Oracle归档日志的应用场景1.数据库故障恢复2.数据迁移3.数据库审计四、Oracle归档日志的配置与管理1.配置归档日志2.查看归档日志状态3.清除归档日志4.管理归档日志文件正文:一、Oracle归档日志概述Oracle数据库中,归档日志(Archive Log)是一种记录数据库操作历史的重要文件,它记录了数据库从创建到现在所有的数据操作,包括数据修改、删除和事务操作等。

归档日志的主要作用是在数据库出现故障时,通过读取归档日志文件来恢复数据。

此外,归档日志还可以用于数据迁移、数据库审计等场景。

二、Oracle归档日志格式详解1.归档日志文件名Oracle归档日志文件名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db_name_arch- log_mode- log_sequence_num- ar_suffix其中,db_name_arch表示数据库名,log_mode表示日志模式(如:NOARCHIVELOG、ARCHIVELOG等),log_sequence_num表示日志序列号,ar_suffix表示归档日志文件后缀(如:.arc、.log等)。

2.归档日志文件扩展名Oracle归档日志文件的扩展名有两种:.arc和.log。

.arc文件是归档日志的当前部分,.log文件是归档日志的当前部分的前一个部分。

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arc文件会不断地增长,而.log文件会不断地被覆盖。

当.arc文件达到一定大小时,Oracle会将它重命名为.log文件,并创建一个新的.arc文件。

3.归档日志文件头信息Oracle归档日志文件头信息包括日志序列号、日志模式、文件名等。

Oracleg日志查看方法

Oracleg日志查看方法

Oracleg日志查看方法Oracle 11g的日志文件包括数据库日志(Redo Log)、归档日志(Archive Log)和警告日志(Alert Log)。

这些日志文件记录了数据库的运行状态、操作记录、错误信息等重要信息,对于数据库管理员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Oracle 11g的日志查看方法。

1. 数据库日志(Redo Log):数据库日志是Oracle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日志文件之一,它记录了数据库中所有修改操作的详细信息,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数据库日志文件的默认位置是$ORACLE_HOME/oradata/<SID>/redo<file_number>.log。

查看数据库日志的方法如下:- 使用SQL*Plus登录到数据库。

-运行以下命令查看数据库日志的信息:```SELECT group#, thread#, sequence#, members, archivedFROM v$log;```这个命令将显示数据库日志的组号(group#)、线程号(thread#)、序列号(sequence#)、成员数(members)和是否已归档(archived)等信息。

-运行以下命令查看数据库日志的详细信息:```SELECT * FROM v$log;```这个命令将显示数据库日志的详细信息,包括日志组的状态、大小、成员的路径等。

2. 归档日志(Archive Log):归档日志是数据库日志的备份,它可以用于数据库的恢复和还原。

归档日志文件的默认位置是$ORACLE_HOME/dbs/arch<thread_number>_<sequence_number>.arc。

查看归档日志的方法如下:- 使用SQL*Plus登录到数据库。

-运行以下命令查看已归档的日志文件:```FROM v$archived_logWHERE status='A';```-运行以下命令查看归档日志的详细信息:```SELECT * FROM v$archived_log;```这个命令将显示归档日志的详细信息,包括日志文件的路径、大小、归档时间等。

Oracle日志介绍

Oracle日志介绍

Oracle日志介绍Oracle的日志是一种记录数据库操作和事件的机制,它可以帮助数据库管理员进行故障排除、恢复数据以及进行性能优化等工作。

Oracle的日志包括事务日志(Redo Log)、归档日志(Archive Log)和警告日志。

事务日志是Oracle数据库最重要的日志,它记录了数据库中每个事务所做的修改。

当用户在数据库执行更新、插入或删除操作时,事务日志会将这些操作以一种逻辑的方式记录下来。

这样即使数据库崩溃或者非正常关闭,管理员仍然可以通过重放事务日志来恢复数据库到崩溃前的状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事务日志还可以用于数据库的恢复、数据迁移和数据库备份等操作。

归档日志是在数据库中启用归档模式后,产生的一种备份。

当事务日志已经满时,归档日志会被创建并存储到归档目录中。

归档日志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数据的持久性,即使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备份失败,通过归档日志可以保证丢失的数据可以从归档中进行恢复。

通过应用归档日志,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任意时间点,以实现精确的数据恢复。

警告日志记录了Oracle数据库中的错误信息、警告信息和一些其他的重要事件。

警告日志可以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库的健康和性能问题。

警告日志也包含了数据库的启动和关闭过程,以及数据库网络连接问题的信息。

同时,警告日志还能记录数据库的配置变更、数据库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一些特殊功能的启用和禁用,这些信息都对于诊断和调优数据库非常有用。

在日常的运维工作中,管理员需要定期查看Oracle的日志以监控数据库的健康状况和及时发现问题。

可以通过查看事务日志来判断数据库的工作负载和事务处理情况,通过分析归档日志可以确定数据库备份的完整性和执行效果,通过检查警告日志可以找到数据库运行中的一些异常,并及时进行修复。

同时,管理员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线上的问题,使用参数文件和跟踪文件进行相关的配置和分析工作。

总之,Oracle的日志是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扮演着记录、恢复、诊断和优化数据库的重要角色。

oracle数据库归档日志使用情况

oracle数据库归档日志使用情况

oracle数据库归档日志使用情况Oracle数据库归档日志使用情况概述:数据库归档日志是Oracle数据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用于记录数据库的所有变更操作,以便数据库在出现故障或需要恢复时能够通过日志进行数据的恢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Oracle数据库归档日志的使用情况,包括归档日志的作用、生成方式、存放位置以及管理方法等。

一、归档日志的作用数据库归档日志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当数据库发生故障,如硬件故障、数据库崩溃或意外删除数据等情况,通过归档日志可以使数据库回滚到故障前的状态或恢复数据至故障发生时的状态。

此外,归档日志还可以用于数据库的灾难恢复、数据库的克隆和备份等操作。

当数据库需要从远程站点进行恢复或克隆时,可以通过归档日志来还原数据库至远程站点的状态,实现数据的同步。

同时,归档日志还可以用于数据库的备份,确保备份是最新的,并且能够完全恢复数据库。

二、归档日志的生成方式Oracle数据库归档日志有两种生成模式,一种是归档模式,另一种是非归档模式。

1. 归档模式数据库处于归档模式时,它会自动将日志文件复制到指定的目录中,以便进行数据的归档和恢复。

在归档模式下,数据库的归档日志会自动生成,并且只有归档日志被才会被复制到指定的归档目录中。

归档模式是默认的数据库模式,它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进行启用: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2. 非归档模式与归档模式相反,非归档模式下数据库不会自动进行归档操作,也就是说不会生成归档日志。

这种模式适用于对数据的可恢复性要求不高的情况,或者是为了降低数据库的I/O负载,减少磁盘空间的占用。

非归档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进行启用:ALTER DATABASE NOARCHIVELOG;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数据库启用了归档模式,就不能再切换到非归档模式。

因此,在启用归档模式前需要谨慎考虑数据库的需求和成本效益。

三、归档日志的存放位置归档日志的存放位置由参数log_archive_dest_n(n为1-10的整数)指定。

oracle导入sql文件,并且记录日志

oracle导入sql文件,并且记录日志

alog按回车键此步骤的主要作用就是追踪批量执行sql的日志路径随便写只要能找到就行alog可以随便起名但是必须要
oracle导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ql文件,并且记录日志
一、导入.sql文件 @data.sql 二、记录日志: 1、输入命令 sqlplus 数据库名/密码@数据库 按回车键 2、输入spool 指定路径:\a.log 按回车键 (此步骤的主要作用就是追踪批量执行sql的日志,路径随便写,只要能找到就行,a.log可以随 便起名,但是必须要.log后缀) 5:@start.sql 按回车键(在批量sql文件夹下写一个文件,名字叫start.sql,其中在这个文件里面写批量sql的文件名) 具体格式如下:@@sql的文件名.sql; @@sql的文件名2.sql; ....... 6:spool off (此时a.log中所有日志已经写入完毕) 7:exit 退出sqlplus

Oracle学习笔记(5)日志文件

Oracle学习笔记(5)日志文件

Oracle学习笔记(5)日志文件日志文件1、日志文件:在线日志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在线日志文件备份)sql> archive log list //归档日志列表(d:\oracle\ora90\RDBMS)2、log buffer内存区域中发生数据改变的动作都是记录在日志中;日志记录的动作类型、动作发生时间和动作发生数据改变的新址旧址等等信息记录在重做日志中,重做日志最终通过后台进程LGWR写到在线日志里。

重做日志作用:recovery 机制(维护基于介质错误的系统恢复),维护数据完整性(维持recovery历史数据恢复过程)。

重做日志文件被组织为日志组,每个组可以有多个日志文件,每个日志文件叫成员。

Oracle database要求至少2个日志组,按照有序的循环使用的方式使用它。

组1写满写组2,组2写满写组3,组3写满再回来写组1,有序循环环路方式使用。

当组3写入组1时,做一个backup备份工作。

重做日志文件多工:容错机制。

当组1写满想写组2,但当前组2中所有成员坏掉了,这时系统就会报错。

在Oracle环境中假定当前组2中还有1个成员,即便其他成员都坏掉了,Oracle还可以继续跑。

【建议】对日志文件做多工,而不同的成员放在不同的物理hard disk(D盘中不同区域),而不是逻辑的分区。

sql>alter system archive log start; //启动自动存档过程sql>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 //LGWR停止写旧组转而写新组的过程(强制):日志的switch在发生日志switch之前,后台会完成一个Checkpoint操作,用来实现数据库的同步,它会写控制文件,同时还会写数据文件。

sql>alter system checkpoint; //强制同步sql>show parameter fast //(也可以设置FAST_START_MTTR_TARGET参数可以控制同步的频率) MTTR:mean time to recovery [MTTR:meantime to recovery],同步频率越高发生系统错误所需要的recovery时间就越少。

oracle数据库设计说明 日志记录

oracle数据库设计说明 日志记录

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作为数据管理和存储的核心工具,在各种应用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Oracle数据库作为世界领先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其设计和使用对于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

其中,日志记录是Oracle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它记录数据库的操作历史,为数据的恢复和故障诊断提供了强大支持。

本文将就Oracle数据库设计中的日志记录进行详细说明。

二、日志记录的基本原理1. 事务日志在Oracle数据库中,事务日志的记录是通过Redo Log实现的。

当用户对数据库进行任何改动时,这些改动将被记录在Redo Log文件中,从而实现了对数据库操作的持久化。

2. Redo Log的工作原理Redo Log主要分为上线Redo Log和归档Redo Log两种。

上线Redo Log记录的是数据库的当前操作日志,用于恢复数据库;而归档Redo Log则记录的是历史操作日志,用于数据库的备份和复制。

3. 重做日志的重要性重做日志的记录对于数据库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当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需要进行恢复时,通过重做日志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精确的恢复,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日志记录的实现1. Redo Log的结构Redo Log主要由Log Buffer和Redo Log文件两部分组成。

Log Buffer是一个内存缓冲区,用于存储正在进行的事务改动的日志记录;而Redo Log文件则是物理的日志文件,用于存储Log Buffer中的日志,从而实现对日志的持久化记录。

2. Redo Log的流程当用户对数据库进行任何数据改动时,数据库会首先将这些改动记录在Log Buffer中,然后通过LGWR进程将Log Buffer中的日志写入到Redo Log文件中。

数据库还会将这些日志异步地写入到归档Redo Log文件中,以备份和复制的需要。

3. 日志记录的性能优化为了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优化日志记录的实现。

oracle nologging用法

oracle nologging用法

oracle nologging用法说明在Oracle数据库中,nologging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日志记录模式,其目的是尽量减少日志的记录,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使用nologging模式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操作中减少日志的记录量,从而减少磁盘I/O操作和日志文件的空间占用。

但是,使用nologging模式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日志记录,可能会影响数据库的恢复和故障恢复能力。

在使用nologging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nologging模式只适用于表空间级别,不能在数据库级别或表级别进行设置。

2.当表空间设置为nologging模式时,该表空间内创建的所有对象(如表、视图等)都不会记录日志。

但是,对于已经存在的对象,不能将其修改为nologging模式。

3.nologging模式只适用于非事务性操作。

对于事务性操作,必须使用logging模式或force logging模式。

4.如果数据库处于归档模式,即使表空间设置为nologging模式,redo日志仍然会被记录。

这是因为redo日志是用于数据库恢复和故障恢复的重要工具。

5.使用nologging模式可能会降低数据库的恢复和故障恢复能力。

如果发生故障或错误,可能无法通过日志进行完全恢复。

因此,在使用nologging模式时,需要权衡性能提升和恢复能力下降的风险。

总之,使用Oracle中的nologging模式可以在特定的操作中减少日志的记录量,从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但是需要注意,使用nologging模式会降低数据库的恢复和故障恢复能力。

因此,在使用nologging模式时需要谨慎考虑其风险和适用场景。

oracle 表结构 变动 日志

oracle 表结构 变动 日志

oracle 表结构变动日志Oracle表结构变动日志在Oracle数据库中,表结构的变动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包括新增、修改或删除表的列、索引或约束等。

对于这些表结构的变动,我们需要及时记录并进行日志管理,以便后续的查询、跟踪和恢复。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Oracle数据库的特性来记录和管理表结构的变动日志。

1. 表结构变动日志的需求表结构变动日志记录的主要目的有:- 追踪表结构变动的历史记录,方便进行历史查询和回滚操作;- 提供给开发人员、DBA等相关人员查看和分析表结构的变动情况;- 保留对表结构变动的审计跟踪,便于监控和追责。

2. 使用DDL触发器记录表结构变动Oracle数据库可以使用DDL触发器(DDL trigger)来捕捉表结构的变动,并记录到指定的日志表中。

DDL触发器可以在表创建、修改或删除时触发,我们可以通过定义触发器来实现表结构变动的日志记录。

以下是一个DDL触发器的示例:```CREATE OR REPLACE TRIGGER log_table_structure_changes AFTER CREATE OR ALTER OR DROP ON SCHEMADECLAREv_sql_text VARCHAR2(4000);BEGINv_sql_text := ORA_SQL_TXT;INSERT INTO table_structure_log(table_name, operation_type, ddl_sql_text, change_timestamp)VALUES(ora_describe(table_name), ora_sysevent, v_sql_text, SYSDATE);END;/```上述触发器在表结构变动时会将变动信息记录到名为table_structure_log的日志表中,其中包含表名、操作类型、DDL语句文本和变动时间戳等信息。

3. 日志表结构设计为了存储表结构变动的日志信息,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日志表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SQL>set time onSQL>create table hr.mydep1 as select * from hr.department;SQL>delete from hr.mydep1 where department_id=10;SQL>flashback table hr.mydep1 to timestamp2 to timestamp(to_tate(‘2009-05-29 10:00:00’, ’yyyy-mm-dd hh24:mi:ss’));【例2】SQL>create table student (name Varchar2(10), score Number);SQL>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zs’, 68);SQL>update student set score=98 where name=’zs’;SQL>commit;SQL>select versions_starttime,versions_operation,name,score2 from student versions between timestamp minvalue and maxvalue;【例3】SQL>CONNECT sys /zzuli AS sysdbaSQL>select table_name, undo_sql from flashback_transaction_query where rownum<5;【例1】控制文件备份为二进制文件下面的语句可以将控制文件备份为一个二进制文件,即复制当前的控制文件: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to 'd:\backup_controlfile\control_09-05-25.bkp';【例2】控制文件备份为脚本文件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 to trace;【例3】对视图V$CONTROLFlLE_RECORD_SECTION的查询。

select type,record_size,records_total,records_usedfrom v$controlfile_record_section;【例4】向数据库添加了一个新的重做日志组: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e:\app\administrator\oradata\orcl\redo04.log’,‘f:\oradata\log\redo04b.log’)Size 10m;【例5】创建新的日志组,并将新的日志组指定为第4组: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group 4 (‘e:\app\administrator\oradata\orcl\redo004.log’,‘f:\oradata\log\redo004b.log') size 10m;【例6】为第1组添加了一个新的成员日志文件: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member 'f:\oradata\log\redo01b.log' to group 1;【例7】为第2组添加一个新成员: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member 'f:\oradata\log\redo02b.log' to('d:\app\administrator\oradata\orcl\ redo02.log' );【例8】删除4号日志组的第2个成员:alter database drop logfile member 'e:\app\administrator\oradata\log\redo04.log';【例9】删除4号重做日志组:alter database drop logfile group 4;【例10】清空2号日志组中的成员文件:alter database clear logfile group 2;【例11】清空未归档的2号日志组中的成员文件:alter database clear unarchived logfile group 2;【例12】通过查询V$DATABASE视图来获知数据库是否处于归档模式:select log_mode from v$database;【例13】查询所有归档目标信息col destination format a30select destination,binding,target,statusfrom v$archive_dest;【例14】查询已经启动的ARCn进行的状态:select * from v$archive_processes;【例15】建立一个重做日志文件列表,井向其中添加一个重做日志文件executedbms_logmnr.add_logfile(logfilename=>'e:\app\administrator\oradata\orcl\redo01a.l og',options=>dbms_logmnr.new)【例16】将重做日志文件REDO02A.LOG从日志文件列表中删除:executedbms_logmnr.add_logfile(logfilename=>'e:\app\ administrator\oradata\orcl\redo02a.log',options=>dbms_logmnr.removefile)【例17】执行DBMS_LOGMNR.START_LOGMNR过程,分析2009年1月1日到2009年5月31日的数据。

execute dbms_logmnr.start_logmnr(dictfilename=>'f:\oradata\log\sqltrace.ora', starttime=>to_date('01/01/2009 00:00:00','dd/mm/yyyy hh:mi:ss'),endtime=>to_date('05/31/2009 23:59:59','dd/mm/yyyy hh:mi:ss'));【例18】查看hr对employees表进行过的操作:select sql_redo ,sql_undo from v$logmnr_contentswhere Username =’hr’ and seg_name =’employees’;【例19】察看最近一段时间对employees表进行过的操作:select timestamp, username, session_info,sql_redo,sql_undo fromv$logmnr_contentswhere seg_name =’employees’;将事务设置为只读的程序set transaction readonly;将事务设置为读写的程序set transaction read write;为事务设置回滚段的程序Set transaction use rollback segment system;【例1】创建用户名为king01,口令为king01,默认表空间为users,临时表空间为temp的用户。

程序如下:create user king01 identified by king01default tablespace users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例2】创建用户名为king02,口令为king02,默认表空间为users,临时表空间为temp的用户,并且不允许该用户使用system表空间。

程序如下:create user king02 identified by king02default tablespace users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quota 0 on system;【例3】创建用户名为king03,口令为king03,默认表空间为users,并且该用户使用users表空间不受限制。

程序如下:create user king03 identified by king03default tablespace usersquota unlimited on users;【例4】将CREATE SESSION和CREATE TABLE权限授予king01。

程序如下:grant create session, create table to king01;【例5】将用户KING01在USERS表空间的限额改为500MB。

程序如下:alter user king01default tablespace usersquota 500M on users;【例6】删除用户queen01,如果queen01拥有任何对象,也自动删除这些对象。

程序如下:drop user queen01 cascade;【例7】通过查询数据表DBA_USERS来获取用户KING01的信息。

程序如下:Select USERNAME, USER_ID,PASSWORD from DBA_USERS where username = 'KING01';创建 VPD所涉及到的程序Step 1 创建用户--创建3个用户,并授予用户权限create user smavris identified by smavris702;grant connect, resource to smavris;create user dgrant identified by dgrant507;grant connect, resource to dgrant;create user kmourgos identified by kmourgos622;grant connect, resource to kmourgos;Step 2 为用户授权并创建查找表--将hr.emp_login_map表上的SELECT权限授予数据库中的每个人grant select on hr.employees to public;--创建查找表hr.emp_login_mapcreate table hr.emp_login_map (employee_id, login_acct)as select employee_id, email from hr.employees;--将hr.emp_login_map表上的SELECT权限授予数据库中的每个人grant select on hr.emp_login_map to public;Step 3 创建VPD用户账户并授予其权限创建一个称为VPD的用户账户,并使该账户具有创建上下文和维护策略函数的权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