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Power System Analysis课程编号:2000131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时数:40 学分数:2.5执笔人:刘平竹编写日期:2002.05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必修课。
课程的任务:培养本科生1、了解电力系统的差不多内容,差不多概念。
2、熟悉电力系统的差不多运行方式,调剂方法。
3、熟练把握电力系统的差不多分析和运算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安排,学时分配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差不多概念(2学时)明白得并把握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差不多要求、电力系统的概念、电力系统的负荷、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5学时)把握电力线路结构及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发电机及负荷的等值电路、标幺制。
重点和难点:标幺制第三章电力网的潮流运算(7学时)把握网络元件的压降和功率、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运算、闭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运算。
重点和难点:闭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运算。
第四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3学时)了解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稳的概念。
把握:电压调整的方法和调压措施。
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3学时)把握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和频率调整、有功功率的平稳和系统负荷在各类电厂间合理分配。
第六章短路运算的差不多知识(7学时)把握短路运算的概念、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分析运算。
重点和难点: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分析运算第七章电力系统元件的序阻抗和等值电路(7学时)把握对称重量法、序阻抗、对称重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运算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元件的序阻抗(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综合负荷)和等值电路、电力系统正负零序网络的制定。
重点和难点:序阻抗、对称重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运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运算(6学时)把握简单不对称短路、不对称短路时网络中的电流和电压的运算、非全相断线的分析和运算。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二、课程代码:三、课程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部)电气教研室四、教学对象:xx级电气工程专业五、教学时数:总时数72 节。
六、课程性质:专业课。
七、课程衔接:电机学、电路八、考核方式:笔试九、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清楚电力系统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的确定,为进一步学习电力系统的知识点打下基础进一步学习电力系统的知识点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节次$1.1、电力系统的构成了解电力系统的构成,建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的概念$1.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频率1、理解标准额定电压的概念,2、掌握各主要电气设备额定电压确定原则,3、了解各额定电压的供电范围;$1.3、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1.4、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了解电力网络各种结线方式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如何确定电力系统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教学难点:确定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4(六)课后作业:1.1、1.3第二章电力网各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输电线路各主要参数、变压器的计算方法和等效电路的画法,掌握标幺制的概念、特点,学会使用有名值和标幺值两种形式进行计算(二)教学内容及节次$2.1架空输电线参数掌握输电线路各主要参数的计算$2.2架空输电线等值电路掌握输电线路等值电路,了解其意义$2.3变压器等值电路和参数1、掌握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计算2、掌握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计算3、掌握变压器的Π型等值电路$2.4标幺制1、理解标幺制的概念2、掌握不同基准值的标幺值间的换算3、掌握有几级电压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4、了解标幺制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参数计算公式、分裂导线的特点2、变压器等值电路的画法及参数求取3、不同基准值的标幺值间的换算,有几级电压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教学难点:1、输电线路的电抗、电纳计算求解过程2、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变压器的Π型等值电路3、有几级电压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4(六)课后作业:2.1、2.3、2.7第三章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同步电机基本方程的假设前提,能够列写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并掌握同步机原始方程的特点,掌握a、b、c 系统与d、q、0 系统的坐标变换公式,建立d、q、0 坐标系的同步发电机方程,掌握同步机稳态运行的特点,能够求解同步机稳态运行的参量(二)教学内容及节次$3.1 基本前提理解同步电机基本方程的假设前提$3.2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1、理解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2、了解磁链方程的电感系数$3.3 d、q、0坐标系的同步发电机方程1、理解d、q、0坐标变换2、掌握d、q、0坐标系的同步发电机方程及特点$3.4 同步电机的对称稳态运行1、掌握基本方程的实用化处理2、理解同步电机的稳态运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磁链方程的电感系数特点2、d、q、0坐标系的同步发电机方程及特点3、同步电机稳态运行计算(电势方程式,相量图,等值电路)教学难点:1、磁链方程的电感系数随转子角α变化的情况2、d、q、0坐标系的同步发电机方程的标幺值形式3、同步电机(凸极机)稳态运行的相量图(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2(六)课后作业:3.2、3.5、3.7第四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计算计算不同已知量下的同步机稳态运行参量,掌握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的有关概念,理解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掌握暂态电势和暂态电抗的概念,学会无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计算,次暂态电势和次暂态电抗的概念,学会有阻尼绕组同步(二)教学内容及节次$4.1短路的一般概念1、掌握同步电机稳态运行计算2、了解短路的原因、类型及后果,短路计算的目的$4.2 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理解三相短路的有关概念$4.3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分析了解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分析$4.4无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电流计算1、了解暂态电势和暂态电抗的概念2、掌握无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电流表达式及计算$4.5 有阻尼绕组同步电机的突然三相短路1、理解有阻尼绕组同步电机的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2、理解次暂态电势和次暂态电抗的概念3、掌握有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电流表达式及计算$4.6强行励磁对短路暂态过程的影响了解强行励磁对短路暂态过程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同步电机稳态运行计算2、短路电流、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的有效值、短路功率的概念;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定转子电流的分量3、暂态电势和暂态电抗的概念,无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计4、次暂态电势和次暂态电抗的概念,有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计算教学难点:1、给出不同已知量情况下的同步机稳态运行参量求取及矢量图画法2、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定转子电流的分量分析3、暂态电势的物理意义4、次暂态电势的物理意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4(六)课后作业:4.2、4.5、4.6第五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转移阻抗的概念及求取方法,学会起始次暂态电流的实用计算,学会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近似计算(二)教学内容及节次$5.1 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掌握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转移阻抗的概念及求取方法$5.2 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路的实用计算掌握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5.3 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及其应用1、了解计算曲线的概念2、理解计算曲线的制作条件3、掌握计算曲线的应用$5.4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近似计算了解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近似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路的实用计算2、计算曲线的制作条件及应用,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近似计算教学难点:1、、旋转元件的次暂态参数确定2、计算曲线的概念(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0(六)课后作业:5.2、5.4第六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等值电路(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对称分量法求解不对称短路计算的思路,清楚序阻抗的概念,熟悉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画法及其参数值,学会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订(二)教学内容及节次$6.1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1、理解不对称三相量的分解2、了解序阻抗的概念3、掌握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6.2 同步发电机的负序和零序电抗理解同步发电机的负序和零序电抗$6.3 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及其参数掌握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及其参数$6.4 架空输电线的零序阻抗及其等值电路理解架空输电线的零序阻抗及其等值电路$6.5综合负荷的序阻抗了解综合负荷的序阻抗$6.6 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订掌握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2、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及其参数3、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订教学难点:1、对称分量法求解不对称短路计算的思路2、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与外电路的联接,中性点有接地阻抗时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3、架空输电线的零序阻抗及其等值电路(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0(六)课后作业:6.3、6.5、6.7第七章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计算,熟练求解简单不对称短路问题,掌握正序等效定则的含义,熟练应用正序等效定则求解问题,学会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二)教学内容及节次$7.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理解单相接地短路2、理解两相短路3、理解两相短路接地4、掌握正序等效定则5、掌握非故障处的电流和电压的计算$7.2 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掌握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7.3 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了解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7.4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了解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的主要步骤理解各序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计算2、正序等效定则3、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4、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的思路教学难点:1、复合序网2、非故障处的电流和电压的计算3、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4、负序网络节点导纳矩阵和零序网络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0(六)课后作业:7.1、7.4十、课程时数分配表本课程暂无实验十一、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1]. 李光琦.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二版).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2]. 韦钢.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3]. 王锡凡,方万良,杜正春.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 韩祯祥,吴国炎等. 电力系统分析.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5]. 韦钢,符杨,曹炜.电力系统分析要点与习题.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电力糸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糸统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运行原理,理解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帮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方法,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如进行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运行优化等。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电力系统的模拟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形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内容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力系统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电力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与组成- 电力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发展概况- 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元件及其功能- 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及要求2. 电力系统运行原理- 输电线路的参数及其等效电路- 变压器、发电机和负载的模型及参数-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原理3. 电力系统分析方法- 短路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稳定性分析原理及方法- 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方法4. 电力系统案例分析- 典型电力系统故障案例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优化案例分析-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案例5. 电力系统软件应用- 常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介绍- 软件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课本的相应章节。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压等级的选择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问题,除了考虑输电容量、距离等各种因素外,还应根据动力资源的分布、电源及 工业布局等远景发展情况,通过全面的技术比较后,才能确定。并且,由于电网的电压等级和接线方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 此,一般地区电网设计中,接线方案和电压等级确定同时进行。在课程设计中,由于条件限制,不可能同时论证电压等级和进 行方案设计。因此,一般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参考附表B —4,并根据同一地区,同一电力系统内应尽可能简化电压等级的原 则,合理的确定电压等级。
根据以上的比较,可以从原始方案中初步确定出2~3个方案,然后,再作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 (3)详细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网接线的最优方案。 上面(2)步中确定的2~3个方案,均是技术上以成立的方案,在最优方案的确定中,只作进一步的经济比较。
经济比较的主要指标是电力网的一次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在比较中只考虑各方案的不同部分,不考虑各方案的相同部分。 1)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为了计算投资积年运行费用,必须首先选择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 在选择导线截面积之前,首先进行各种方案的的初步潮流 计算。取 km x /42.00Ω=,km r /21.00Ω=,00=b ,计算出各条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 按经济电流密度以及该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输送功率,可求得导线的经济截面积,其实用计算公式为 ? cos 3max N j JU P S = 或N j JU Q P S 32 max 2max += 式中,m ax P —正常运行方式下线路最大持续有功功率(KW ) max Q —正常运行方式下线路最大持续无功功率(KW ) N U —线路额定电压(KV ) J —经济电流密度(2A/mm ) ,其值可根据线路的m ax T 及导线材料,由附表B —5查得。 ?cos —负荷的功率因数 根据计算所得的导线的经济截面积结果,选取最接近的标称截面的导线。 注意: 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应由所通过的各负荷点的功率及其m ax T 决定。 #对于放射形网络,每条线路只向一个负荷点供电,则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就是负荷所提供的最大负荷利用小 时数; #对于链形网络,各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等于所提供负荷点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加权平均值,即 ∑∑=?=??= n jj n jj j P TP T1 max 1 max max max 式中,j P ?m ax —各负荷点的最大有功功率; j T ?m ax —各负荷点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二十九、《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本科)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限选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过程、故障分析和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有关的概念、分析及计算等。
其先修课程主要为《电路》、《电机学》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熟悉电力系统的有关基本概念。
2、掌握同步发电机及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分析和计算。
3、掌握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4、掌握电力系统的稳态运行的潮流计算及计算计算法。
5、掌握电力系统电压调整、频率调整的方法和计算。
6、了解电力系统静态、暂态稳定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1、同步发电机及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分析和计算: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电力网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发电机稳态运行的方程、参数及等值电路。
恒定电势源的三相短路的周期分量与非周期分量、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及短路功率。
发电机的暂态参数;发电机的暂态电势及次暂态电势。
自动励磁调节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2、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对称分量法;发电机、电网各元件的负序及零序阻抗;综合负荷的序阻抗;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建立。
单相接地短路、两项短路和两项短路接地故障的计算;不对称短路时的电流电压分布;断路故障的分析等。
3、电力系统的稳态运行的潮流计算及计算计算法:开式网及简单闭式网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牛顿-拉夫逊法及P-Q分解法)。
4、电力系统电压调整、频率调整的方法和计算: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的有关概念;电压调整的方法及有关计算;有功功率平衡及频率调整的基本概念;频率一次调整、二次调整的有关计算。
5、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损的计算及减少线损的方法;系统的静态、暂态稳定性的概念及有关分析方法。
6、高压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简单介绍)。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组成及运行原理;2. 学会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经济性;3. 了解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 掌握电力系统短路计算、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力系统进行简单的稳定性分析;2. 能够运用潮流计算软件进行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3. 能够运用短路计算方法分析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工程,关注国家电力产业发展;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力系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系统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和电力系统知识,但对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不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电力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运行特点、电力系统分类及发展概况。
教材章节:第一章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介绍电力系统稳定性基本概念、稳定性分析方法(如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暂态稳定性分析)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3.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讲解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介绍牛顿-拉夫逊法和P-Q分解法等潮流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4.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阐述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以及短路故障类型。
教材章节:第四章5.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介绍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方法,如对称分量法、序网图法等,分析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五章6. 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讲解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如最优负荷分配、无功优化等。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384801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for Power System
学分: 1
学时: 1周(实验: 上机:)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置的综合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相关课程的综合应用技能;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一次独立进行课程设计的工程实践锻炼,帮助学生培养扎实的实践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工程意识。
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能力培养要求
把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创新、创造能力的基础,结合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教学采用设计、实验、计算机上机交替结合的形式。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电力工程类专题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教程》,王士政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六、考核方式
提交论文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课程大纲的编写是在参考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的,并将随着学科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起草人:汪小平审核人:雷赛衡日期:2011.3.3。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Power System Analysis课程负责人:执笔人: 编写日期:2012年2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L081752.学分:4学分3.学时:64(理论64)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是与电力系统相关专业一门专业课。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列为学位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及基本计算;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分析计算;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稳定性问题的原理和改善稳定性的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为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在电气工程领域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基本知识(6课时)主要内容: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电力系统运行基本要求及接线方式。
1.基本要求⑴掌握电力系统组成;⑵掌握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⑶掌握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2.学时分配课堂教学6学时,其中,电力系统的组成(2学时);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2学时);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2学时)。
(二)电力系统元件的模型(12课时)主要内容:电力系统元件的数学模型和电路模型。
包括输电线路、变压器及发电机的模型。
1.基本要求⑴掌握电力系统元件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⑵熟练应用电路模型进行计算。
2.学时分配课堂教学12学时,其中,输电线路模型(2学时);变压器模型(4学时);发电机模型(4学时),标幺制(2学时)。
(三)电力网的数学模型(2课时)主要内容:电力网的数学模型。
1.基本要求⑴熟悉并掌握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导纳矩阵的方法;⑵熟练应用电路模型进行计算。
2.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其中,电力网的数学模型(2学时)。
(四)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8课时)主要内容:电力传输的基本概念,开式网络潮流计算、闭式网络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法。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1. 背景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而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
2. 目的和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掌握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概述。
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特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式和条件;•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讲解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节点电压和相角计算、潮流计算和机械功率平衡等;•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介绍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短路分析和过电压分析等;•电力系统控制。
阐述电力系统的调度和控制方法,包括稳态和暂态电压稳定控制、频率控制和线路保护等。
3. 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还包括一些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学生需要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分析,以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学生需要使用PSCAD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和分析,以掌握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线路保护分析:学生需要使用PSCAD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线路保护分析,以掌握电力系统控制方法。
4. 评估本课程设计的评估主要包括两部分:课程项目和考试成绩。
课程项目包括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电力系统短路分析和电力系统线路保护分析三个实践环节,学生需要按时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考试成绩根据课程知识点和实践环节的学习成果,进行闭卷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5.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讲授主要传递课程知识和基本理论;案例分析主要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归纳总结;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模拟和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大纲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大纲
一、课程设计内容:
二、课程设计要求:
1、按教学计划,在两周内完成课程设计,提供设计成果;
2、按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学生要会收集资料;
3、针对设计内容能综合利用学过的知识,根据设计规范,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三、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完成后,根据指导教师安排,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根据课程设计的完成程度,设计的合理性、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报告和图纸的规范性、独立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分。
答辩成绩中报告占60%,答辩占40%,成绩五级计分,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按有关规定,未计成绩者和成绩不及格的必须重补课程设计。
选课人数:58人,分组情况如下:
变电所设计:
一组:7人组长:懂丽霞
二组:7人组长:王镇
三组:6人组长:刘锦超
四组:6人组长:胡晓钰
五组:6人组长:刘晓昌
六组:6人组长:王文凯
电网设计:
七组:5人组长:李素晓
八组:5人组长:盖建功
九组:5人组长:王龙田
十组:5人组长:孔垂瑞
注:变电所设计负责人于艳
电网设计负责人于健东。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00002)
1. 设计任务和原始资料1.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 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技术方案; 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1.4 电力网接线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1.6 调压计算。
1.2 原始资料(1)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2 )发电厂技术参数表1-1发电厂A 装机台数、容量(MW )4×75额定电压(kV ) 10.5额定功率因数e cos0.8(3)发电厂与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表1-22. 电网初步技术方案的拟定与比较2.1 电力电量平衡计算电力平衡:① 最大负荷时发电厂最大负荷功率:MW P AL 20max = 电源最大出力:MW P G 28020300max =-=∑ 变电所最大负荷功率:MW P L 210706080max =++= 从电网S 吸收的功率:MW P P P G L S 70max max max -=-=∑∑ ② 最小负荷时发电厂最小负荷功率:MW P AL 10min = 电源最小出力:MW P G 29010300min =-=∑ 变电所最小负荷功率:MW P L 105353040min =++= 从电网S 吸收的功率:MW P P P G L S 185min min min -=-=∑∑ 电量平衡:系统发电量:1400000MW5000280max max =⨯=∑T P G系统用电量:MWT P L 1160000500070550060600080max max =⨯+⨯+⨯=∑往电网输送电量:MWT P T P P L G S 240000max max max max max =-=∑∑∑(注:本次设计中对于无功功率一律采取电容器“就地补偿”)2.2. 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根据图1中的变电所负荷大小、变电所与发电厂的距离,由有关资料确定电压等级,采用架空线时与各额定电压等级相适应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适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方向)(共80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为高低压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特点、分析方法有全面的了解;熟悉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点、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分析分析的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在工程分析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力系统稳态、暂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本门课程前,应掌握“电路”、“电机学”等课程中的相关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掌握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电力系统电磁和机电暂态过程、电力系统控制的各种分析和计算方法。
对应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简单应用。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习题,答疑,质疑和期末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电力系统基本概述和基本概念【目的和要求】:了解电力系统及其发展情况;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掌握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概念、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
【重点和难点】: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力系统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和负荷第三节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第二章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目的和要求】:了解电力线路结构;掌握线路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发电机及负荷的等值电路;掌握有名制和标幺制的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2周)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二周
执笔者:毛晓明编写日期:2004年4月
一、目的
通过具体电网的相关仿真及计算,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
1.电力系统短路计算(1周)
针对较复杂的电网进行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短路后指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故障相电流和非故障相电压的计算;对称和不对称短路后任意支路故障电流和节点电压的计算。
2.电力系统潮流和稳定计算(1周)
针对一个有10台机,39条母线,19个负荷和46条支路的典型交流系统(New England Test System),进行指定运行方式下的潮流分布计算;对该运行方式进行N-1静态安全校核并分析潮流转移状况;进行主要故障形式下的暂态稳定计算并进行稳控措施的设计。
三、实施办法
内容1采取手算法,并用PSASP软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内容2上机利用PSASP软件完成。
四、考核办法
1.出勤情况。
2.手工计算的正确性;上机计算的调试、设计水平和完成质量。
3.提交设计报告的质量。
电力系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运行原理,理解电力系分析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包括节点方程、支路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设备特性,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节点法、回路法等电力系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电力系统计算、分析及优化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他们为我国电力事业做出贡献的意愿。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面对复杂问题时的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及电力系统分类。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2. 电力网络数学模型:节点方程、支路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网络数学模型3. 电力系统主要设备特性: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设备的参数及其特性。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系统主要设备4. 电力系分析方法:节点法、回路法、功率流计算、短路计算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力系分析方法5. 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应用:介绍常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如PSS/E、DIgSILENT PowerFactory等,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力系统分析软件6.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电力系统计算、分析及优化等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2周)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二周
执笔者:毛晓明编写日期:2004年4月
一、目的
通过具体电网的相关仿真及计算,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
1.电力系统短路计算(1周)
针对较复杂的电网进行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短路后指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故障相电流和非故障相电压的计算;对称和不对称短路后任意支路故障电流和节点电压的计算。
2.电力系统潮流和稳定计算(1周)
针对一个有10台机,39条母线,19个负荷和46条支路的典型交流系统(New England Test System),进行指定运行方式下的潮流分布计算;对该运行方式进行N-1静态安全校核并分析潮流转移状况;进行主要故障形式下的暂态稳定计算并进行稳控措施的设计。
三、实施办法
内容1采取手算法,并用PSASP软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内容2上机利用PSASP软件完成。
四、考核办法
1.出勤情况。
2.手工计算的正确性;上机计算的调试、设计水平和完成质量。
3.提交设计报告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