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法:土壤微生物量氮测定

合集下载

土壤活性有机碳分组及测定方法

土壤活性有机碳分组及测定方法

土壤活性有机碳分组及测定方法每种指标的测定方法如下:一.易氧化有机质(LOM):土壤与氧化剂作用后,易被氧化、不稳定的有机质称作LOM。

目前常用的氧化剂有两种:K2CrO7与KMnO4。

KMnO4氧化法:(此方法较为常用)称取过100目筛,约含15 mg碳的土壤样品(如:有机碳含量为15g/kg,则称取1g土壤样品)于50 mL塑料旋盖的离心管中;加入25mL,333mmol/L高锰酸钾溶液,振荡1h,然后在时速2000 rpm下离心5 min,将上清液用去离子水以1∶250稀释,在分光光度计565 nm下测定稀释样品的吸光率,由不加土壤的空白与土壤样品的吸光率之差,计算出高锰酸钾浓度的变化,并进而计算出氧化的碳量(氧化过程中1 mmolKMnO4-消耗0.75 mmol或9 mg碳)。

KMnO4氧化法:(此法是在测定全量有机质基础上降低某些反应条件,衍生出的测定方法)1、水合热法:称取磨细(过0.25 mm筛)风干土1.50 g,放入500 mL三角瓶中,准确加入0.5 mol/L K2CrO7水溶液10.0mL,轻轻转动,使土粒分散。

用量筒将20 mL浓H2SO4迅速直接注入土壤悬浊液,立即小心地转动三角瓶,使土壤与试剂充分混匀1 min。

把三角瓶放在石棉网上30 min,然后注入水约200 mL,加3~4滴邻菲锣啉指示剂,用0.25 mol/L FeS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K2CrO7。

2、0.1 mol/L K2CrO7—1∶3H2SO4130℃氧化法:在油浴温度为130~140℃时将0.5 g风干土与0.1 mol/L K2CrO7)—1∶3H2SO410.0 mL共煮5 min,冷却后加入30 mL水,用0.1 mol/L FeS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K2CrO7。

二.生物量有机质(MBOM):生物量有机质是指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的部分有机质。

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氯仿熏蒸法测定:(此法较为简单,但氯仿为有毒物质,操作复杂)前处理步骤:将新鲜的土样品含水量调节至田间含水量的30%~50%,25℃下密封预培养7~10 d,以保持土壤均匀和所得结果的可比性。

凯氮法测土壤中氮元素

凯氮法测土壤中氮元素

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中氮含量1前言土壤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培养基,植物生长中所吸收的氮中有30%~60%是来自土壤,可见土壤中的氮含量对作物营养的重要作用。

本方案采取凯氏定氮法来测定土壤中氮含量,具有操作方便,重复性良好的优点。

2仪器与试剂2.1 仪器K11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SH420F石墨消解仪2.2 试剂硫酸滴定液c(H+)=0.02mol /L、2%硼酸溶液:质量分数、40%氢氧化钠溶液、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催化剂片等。

3实验方法3.1样品制备取样品适量用研磨并过筛。

3.2 实验过程称取制备好的样品约1g(精确至0.1mg),用称量纸包好后一并投入消化管中,加一片催化剂片(或者3g硫酸钾、0.2g硫酸铜),加入10mL浓硫酸。

利用石墨消解炉进行消解,将消化管放在石墨炉上,盖上排气罩,连接废气吸收系统,设定消解温度参数如下表:式中:c-标准酸摩尔浓度(mol/L)W-样品质量(g)V0-空白样滴定标准酸消耗量(mL)V-样品滴定标准酸消耗量(mL),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4.2实验结论《NY/T 1121.24-2012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要求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相差不得高于0.004%。

经测试,使用凯氏定氮仪测试土壤中氮含量绝对相差仅为0.0014%,平行性良好,符合标准要求。

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节省人力等优点。

参考文献[1]NY/T 1121.24-2012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S].注意事项实验中涉及到的试剂,均为优级纯或分析纯;实验用水为无氨蒸馏水。

此方法为测定全氮过程中,由于硝态氮含量过低可忽略不计,所以采用不含硝态氮测定方法。

土壤样品消解完成后底部仍会有部分沉淀,一般颜色为白色或浅灰色。

微量凯氏定氮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中氮含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土壤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土壤中的氮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环境科学领域。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步骤如下:
首先,准备样品。

从不同位置采集土壤样品,将其充分混合,然后随机取样。

样品的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来说,取10-50克的土壤样品即可。

其次,将取样的土壤样品加入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钠氢氧化溶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这一步的目的是将土壤中氮的有机形态转化为氨。

然后,加入氯化钾固体作为氮的吸收剂,用熔盐块进行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氨会被氯化钾吸收并转化为氯化铵。

加热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接着,将反应的溶液冷却后,用蒸馏水洗涤过滤。

将洗涤液收集到滴定瓶中,并加入酚酞指示剂。

这时,溶液会呈现淡红色。

最后,用硫酸溶液滴定酚酞溶液直至颜色变为无色。

硫酸溶液的浓度和滴定的体积会根据土壤样品的氮含量而定。

通过计算滴定所需的硫酸溶液体积,就可以得到土壤样品中氮的含量。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与其他氮测定法相比,微量凯氏定氮法更适用于测定土壤中微量氮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土壤的特性和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氮测定方法。

总之,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重要的土壤氮测定方法,其准确性和方便性使其成为农业和环境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合理运用该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中氮的含量,为土壤养分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全氮 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 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一种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的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是将土壤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然后使用氨氮与相应试剂反应生成深蓝色络合物,通过测定络合物的光强度来计算土壤中的全氮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并将其空气干燥,然后将其通过筛网过滤,以去除颗粒物。

2. 将经过筛网的土壤样品和含有碱性添加剂的试剂(例如三氟化硼-乙醇)混合,加热至100摄氏度,以将土壤中的有机氮
转化成氨氮。

3. 将转化后的氨氮与试剂中的染料(一般为砒百灵或硫氰酸铁)反应,生成深蓝色络合物。

4. 通过测定深蓝色络合物的吸光度或光强度,利用标准曲线来确定土壤中全氮的含量。

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的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快捷。

然而,凯氏定氮法只能测定土壤中的全氮含量,无法区分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含量。

因此,当需要了解土壤中各形态氮的含量时,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测定。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ICS13.080.30B10团体标准T/NAIA0001—2020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宁夏昊标检测服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昊标检测服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所、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京、白玲、任亚丽、马晓瑞、刘鸿翔、刘辉、俞鸿千、张小飞、刘娜娜。

本标准于2020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Y/T 1121.1土壤检测第一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3原理新鲜土样经氯仿熏蒸24h 后,土壤微生物死亡细胞发生裂解,释放出微生物量氮,用硫酸钾溶液提取微生物量氮,测定提取液中氮含量,根据熏蒸土壤与未熏蒸土壤氮含量的差值及转换系数,计算土壤微生物量氮。

4试剂和溶液除非另有说明外,本方法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分析用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

4.1氯仿(CHCl 3)。

4.1.1去乙醇氯仿制备市售氯仿一般含有少量乙醇作为稳定剂,使用前须将乙醇去除。

方法是量取适量的氯仿和二级水按1:2的比例置入分液漏斗中,充分震摇1min 并静置分层后,慢慢放出底层氯仿于干燥的烧杯中,重复洗涤3次,得到无乙醇氯仿,向其中加入无水氯化钙,以除去氯仿中的水分。

纯化后的氯仿置于暗色试剂瓶中,在4℃、黑暗条件下保存。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1. 试剂配制:○1混合加速剂:K 2SO 4 CuSO 4 硒粉以100:10:1混合研细,过80网筛 ○2浓H 2SO 4 ○340%NaOH 溶液:400g NaOH 溶于1L 水中 ○4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5g 溴甲酚绿和0.1g 甲基红溶于100ml 乙醇 ○5硼酸溶液:20g 硼酸溶于1L 水中,使用前没1000ml 硼酸加10ml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以稀NaOH 或者HCl 调成红色,PH=4.8,即为硼酸指示剂混合溶液。

○61mol/L 的HCl 溶液:量取84ml 的浓盐酸,用水定容至1L 。

○70.02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吸取20ml 1mol/L HCl 溶液于1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02mol/L (1/2Na 2B 4O 7)标准溶液滴定。

0.02mol/L (1/2的Na 2B 4O 7)标准溶液:1.9068g 硼砂(Na 2B 4O 7 ·H 2O)溶于水中,至5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吸取20ml 0.02mol/L (1/2Na 2B 4O 7)硼砂于100ml 锥形瓶中,加一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掉标定的HCl 溶液滴定,溶液由蓝变红为终点,同时做3个重复。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C=02102.0V V V -⨯ 0.02为硼砂标准溶液浓度V 2为滴定硼砂用去HCl 标准溶液体积V 1为标准硼砂溶液体积2. 操作步骤○1称量2g 土放入100ml 凯氏瓶,加入混合加速剂2g ,加水润湿,在家5ml 浓H 2SO 4○2消煮: 380℃ 2.5h ○3蒸馏:稀释水15ml ,硼酸20ml ,NaOH 30ml 5mins ○4滴定:蓝绿→紫红3. 计算 N(%)=100014.0)(0⨯⨯⨯-烘干土重C V V(C 为HCl 标准溶液浓度)。

凯氏定氮法:土壤微生物量氮测定

凯氏定氮法:土壤微生物量氮测定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1.试剂配制:(1)混合催化剂:按照硫酸钾:五水硫酸铜:硒粉=100:10:1,称取硫酸钾100g、五水硫酸铜10g、硒粉1g。

均匀混合后研细,贮于瓶中。

(2)密度为1.84浓硫酸。

(3)40%氢氧化钠:称400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蒸馏水600ml,搅拌使之全部溶解定容至1L。

(4)2%硼酸溶液:称20g硼酸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20ml混合指示剂。

(按体积比100:2加入混合指示剂)(5)混合指示剂:称取溴甲酚绿0.5g和甲基红0.1克,溶解在100ml95%的乙醇中,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使之呈淡紫色,此溶液pH应为4.5。

(6)0.01mol的盐酸标准溶液:取比重1.19的浓盐酸0.84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之。

(7)0.5M K2SO4溶液:称取K2SO4 87.165g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可加热)定容至1L。

(8)去乙醇氯仿的配制:在通风柜中,量取100毫升氯仿至500毫升的分液漏斗中,加入200毫升的蒸馏水,加塞,上下振荡10下,打开塞子放气,而后加塞再振荡10下,反复3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静止溶液分层,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阀,将下层溶液(氯仿)放入200毫升的烧杯中,将剩余的溶液倒入水槽,用自来水冲洗。

再将烧杯中的氯仿倒入分液漏斗中,反复3次。

将精制后的氯仿倒入棕色瓶中,加入无水分析纯的CaCl2 10g,置于暗处保存。

2.试验步骤:。

(1)制样:称取新鲜土壤(30.0g)于放置烧杯中,加约等于田间持水量60%水在25℃下培养7~15d。

取15.0g土于烧杯,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同时内放一装有用100ml精制氯仿的小烧杯,密封真空干燥器,密封好的真空干燥器连到真空泵上,抽真空至氯仿沸腾5分钟,静置5分钟,再抽滤5分钟,同样操作三次。

干燥器放入25℃培养箱中24小时后,抽真空15-30分钟以除尽土壤吸附的氯仿。

按照土:0.5M K2SO4=1:4(烘干土算,一般就是湿土:0.5M K2SO4=1:2),加入0.5M K2SO4溶液(空白直接称取15.0g土,加同样比例0.5M K2SO4溶液)震荡30分钟,过滤。

微量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微量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微量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微量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引言: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或水体中氮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并使用凯氏试剂与氨反应生成深蓝色络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从而确定样品中的氮含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氮含量,探究土壤中氮的含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将凯氏试剂与氨试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凯氏试剂工作液,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其浓度。

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过筛网过滤,去除杂质,并将筛选后的土壤样品称取一定质量。

3. 氮转化:将称取的土壤样品与适量的硫酸铵混合,加入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钠氢氧化溶液,使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

4. 反应:将转化后的样品与凯氏试剂工作液混合,静置反应一段时间,使其生成深蓝色络合物。

5. 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后的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确定样品中氮的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土壤样品的氮含量。

结果显示,不同土壤样品中氮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A样品的氮含量最高,为X mg/kg;B样品的氮含量为Y mg/kg;C样品的氮含量为Z mg/kg。

讨论:1. 影响土壤中氮含量的因素:土壤中的氮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气候条件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不同土壤样品中氮含量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的不同导致的。

2. 氮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叶绿素合成等关键过程。

因此,土壤中的氮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结果显示,A样品中氮含量最高,可能说明该土壤适合植物生长。

3. 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中氮含量的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优点。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如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对样品的处理要求较高等。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 hj 717-2014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 hj 717-2014

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凯氏法 HJ 717-2014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规范》(HJ 717-201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规范。

其中,全氮的测定方法采用的是凯氏法。

凯氏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全氮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碱处理土壤样品,使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为氨态氮,然后经过蒸发、干燥等步骤,最后用盐酸滴定法测定土壤中的氨态氮含量,从而推算出土壤的全氮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通常为5克),放入烧杯中。

2. 加入足量的盐酸(通常为20 ml),使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为氨态氮。

3. 将烧杯放置在电热板上进行加热,使盐酸蒸发至干燥状态。

4. 用一定量的硫酸(通常为10 ml)将烧杯中残余的盐酸转化为硫酸盐。

5. 完全蒸发硫酸,使土壤样品干燥。

6. 将烧杯放入高温灭菌锅中,用高温灭菌锅进行灭菌处理。

处理时间通常为2小时。

7. 将灭菌后的烧杯取出,放置冷却。

8.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将残留在烧杯中的氨态氮溶解。

9. 将浸渍液通过滤纸过滤,滤液收集到装有蒸馏设备中。

10. 使用盐酸滴定液(氨态氮滴定液)对滤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需的盐酸滴定液的体积。

11. 根据滴定所需盐酸滴定液的体积,计算出土壤样品中氨态氮的含量。

12. 根据氨态氮的含量,推算出土壤中的全氮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凯氏法测定前,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干燥
和研磨处理,以获得更准确的测定结果。

此外,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对盐酸的使用要小心谨慎。

土壤氮循环实验研究方法

土壤氮循环实验研究方法

土壤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涉及氮在无机和有机形态之间的转化以及生物体内的吸收、同化与矿化等步骤。

进行土壤氮循环实验研究时,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1. 测定土壤氮含量:
- 总氮量(TN):通过凯氏定氮法或其他化学提取法来测定土壤中的总氮含量。

- 无机氮(IN):包括铵态氮(NH₄₄-N)和硝态氮(NO₄₄-N),可通过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进行测定。

2. 微生物活性分析:
- 酶活性测定:例如测量参与氮循环关键步骤的酶,如氨单加氧酶(amoA)和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NXR)编码基因的相关活性。

- 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参与氮固持、矿化、硝化、反硝化等过程的微生物种群。

3. 氮素转化动力学实验:
- 氮矿化率测定:通过添加标记的氮源(如¹₄N)并追踪其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形式的过程。

- 硝化与反硝化潜力测试:在厌氧或好氧条件下培养土壤
样本,以评估其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的能力。

4. 生态氮足迹实验:
- 氮收支平衡计算:估算农田、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内氮素的输入(肥料施用、大气沉降等)和输出(作物收获、径流流失等)。

5. 模型模拟:
- 利用数学模型模拟不同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这些方法综合运用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氮循环的各个环节,为农业施肥管理、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系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

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

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土壤分析中的测定全氮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氨钼酸将氮转化为淡绿色的钼酸铵的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比色法测定钼酸铵的浓度,从而推算出样品中的全氮含量。

测定全氮是研究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氮含量的测定不仅能够评估土壤中的养分状况,还可以揭示土壤中潜在的养分限制因素,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操作步骤:1. 样品的制备:首先,将待测样品从土壤中提取出来,并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建议同时制备多个样品的重复。

2. 样品的消解:将制备好的样品与硫酸进行混合,并进行高温消解。

这一步骤旨在将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

3. 处理消解液:将消解后的样品溶液与氨水进行混合,使溶液的pH值达到酸性,以保证钼酸铵的形成反应进行顺利。

4. 反应和比色:向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中加入氨钼酸铵试剂,并形成淡绿色的化合物。

根据深浅程度测定反应后淡绿色的溶液的光密度,以此来计算样品中的全氮含量。

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条件的控制非常重要。

温度、时间、试剂的使用量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仔细参照标准方法进行操作。

2. 样品制备应尽量避免污染和干扰。

使用洁净的器皿和试剂,防止有机氮污染样品。

3. 注意样品的选择和处理。

不同类型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土壤样品可能需要更多的消解步骤。

4. 需要进行质控实验以确保测定准确性。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和标准溶液浓度的比对,可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凯氏定氮法是一种有效且使用广泛的测定全氮方法。

通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样品处理,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全氮含量结果。

这一方法的应用能够为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建议在实验过程中遵循标准方法,并进行适当的质控实验。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土壤全氮含量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土壤全氮含量

氮法,该法也是国家标准方法 ,虽不需复杂的仪器设
备, 但存 在 步骤 多 、 操作 复 杂 、 实验 结 果 受操 作 环 节 和
酸一指示剂 混合液 f 1 m l 甲基红一溴 甲酚绿 指示 剂
/ 1 0 0 ml 硼 酸溶 液 ) , 所 用 试 剂均 为分 析纯 , 实 验 用 水 为
硼酸一 指 示剂 混合 液 , 消化 管加 入 1 0 m l 水和 2 5 m l 氢 氧化钠 溶 液 , 蒸 馏 一定 时 间后 , 仪 器用 盐 酸标 准溶 液 自 动滴 定并 计算结 果 , 打 印土 壤含 氮量 。
2 结 果 与讨 论
1 . 2 仪 器 与试 剂
仪器 : 海 能 全 自动 凯 氏定 氮 仪 K 1 l 0 , 多 孔石 墨 消 化炉 。 源自2 . 1 仪 器条件优化
2 . 1 . 1 样品消化的最佳温度
以 3种 不 同的土 壤标 准 样 品设定 3个不 同炉温 梯
试剂 : 浓 硫酸 、 氢氧化钠 溶液( 4 0 0 g / L ) 、 硼 酸 溶 液
度做 比对 试验 , 选 择最 佳炉 温 。
[ 作者 简 介】黎 冬容 ( 1 9 8 6 一) , 女, 2 0 1 0年 毕业 于 海南 大学 , 材 料科 学 与 工程 专 业 , 主要 从 事 多 目标 地球 化 学调 查 中全氮 分
称取 上述 土 壤样 品 0 . 5 ~1 g ( 精确 至 0 . 0 0 0 1 g ) 于 消
几分钟 , 从而大大提高 了工作效率。
凯 氏法 包 括 3 个过程: 消化 分解 过 程 、 碱 蒸馏 过程
和 酸滴定 过程 口 ] 。 笔 者对 消化 分解过 程 和碱蒸 馏 过程 进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土壤学实验讲义(修订版)吴彩霞王静李旭东2012年10月目录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实验二、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实验三、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四、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实验五、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六、土壤酸度的测定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说明为开展土壤科学实验,合理用土和改土,除了野外调查和鉴定土壤基础性状外,还须进行必要的室内常规分析测定。

而要获得可靠的科学分析数据,必须从正确地进行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和制备做起。

一般土样分析误差来自采样、分样和分析三个方面,而采样误差往往大于分析误差,如果采样缺乏代表性即使室内分析人员的测定技术如何熟练和任何高度精密的分析仪器,测定数据相当准确,也难于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故土样采集和制备是一项十分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二、实验方法步骤(一)土样采集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

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1.土壤剖面样品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

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图1 土壤剖面坑示意图2. 土壤混合样品混合土样多用于耕层土壤的化学分析,一般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按地块分别采集混合土样。

一般要求是:(1)采样点应避免田边、路旁、沟侧、粪底盘以及一些特殊的地形部位。

(2)采样面积一般在20—50亩的地块采集一个混合样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样品数。

(3)采样深度依不同分析要求而定,一般土壤表层取0-10cm,取样点不少于5点。

可用土钻或铁铲取样,特殊的微量元素分析,如铁元素需改用竹片或塑料工具取样,以防污染。

凯氏定氮仪测土壤全氮操作流程

凯氏定氮仪测土壤全氮操作流程

凯氏定氮仪测土壤全氮操作流程1.准备样品:将土壤样品放入样品容器中。

Prepare the sample: Put the soil sample into the sample container.2.精确称量:使用天平精确称量土壤样品。

Accurate weighing: Use a balance to weigh the soil sample accurately.3.硝酸盐消解:向土壤样品中加入硝酸盐溶液进行消解。

Nitrate digestion: Add nitrate solution to the soil sample for digestion.4.均匀搅拌:将土壤样品和硝酸盐溶液充分混合,使其均匀。

Mix thoroughly: Mix the soil sample and nitrate solution thoroughly to make it uniform.5.过滤:过滤土壤样品,去除固体杂质。

Filtration: Filter the soil sample to remove solid impurities.6.收集滤液:将滤液收集到瓶中备用。

Collect filtrate: Collect the filtrate in a bottle for later use.7.进样:将土壤样品溶液移到凯氏定氮仪的反应瓶中。

Injection: Transfer the soil sample solution to the reaction bottle of the Kjeldahl nitrogen analyzer.8.加入试剂:向反应瓶中加入适量试剂。

Add reagent: Add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reagent to the reaction bottle.9.蒸馏:使用蒸馏装置对反应瓶中的溶液进行蒸馏。

Distillation: Use a distillation apparatus to distill the solution in the reaction bottle.10.捕集氨气:将蒸馏出的氨气捕集到酸性滴定液中。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干旱区土壤中全氮含量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干旱区土壤中全氮含量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干旱区土壤中全氮含量王磊;李艳红;袁婕【摘要】对采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干旱区土壤全氮量的方法以及实验中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消解时间和硫酸用量进行了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物在30 min时消解完全,硫酸用量在10~15 mL时为最佳,干旱区土壤中氮一般含量为(0.260±0.003)%(P=0.95).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用来测定硫酸铵标准物质,其检测结果与标准值基本吻合,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期刊名称】《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年(卷),期】2014(004)003【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全氮;方法改良;干旱区【作者】王磊;李艳红;袁婕【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乌鲁木齐8300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乌鲁木齐8300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乌鲁木齐8300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1;TH744.110 引言土壤肥沃的重要评定指标之一是土壤中氮的含量,氮在土壤中被认为是限制植物生长和最易耗竭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氮含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1]。

测定土壤中元素的方法很多[2-3],但分析土壤中全氮的报道不多。

随着现代仪器的发展,凯氏定氮法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4-5]。

凯氏定氮仪普遍被各类实验室接受,用于土壤全氮,饲料粗蛋白等的测定[6]。

现在尽管有很多先进的自动或半自动凯氏定氮仪,可以实现自动蒸馏,自动滴定,但由于干旱区土壤盐渍比较严重、含氮量的匮乏导致操作方法以及各试剂的用量与一般的方法有所不同,基于此,对UDK159凯氏定氮仪测定干旱区土壤全氮含量的方法、实验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科研、实验教学和生产实践提供一种经济、环保和省时的氮含量测定方法。

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

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

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凯氏定氮法,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某种古老的魔法,实际上,它就是一门科学技术,专门用来测定食品和土壤中氮的含量。

氮,这个我们常常听到的元素,虽说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它在植物生长、土壤健康和食品营养中可是个大角色。

没有氮,植物就像没有盐的菜,淡得不行,连鸟都不愿意啄上一口。

想象一下,吃个生菜沙拉,结果发现没什么味道,那可真是糟糕透了。

说到这里,凯氏定氮法的魅力就展现出来了。

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准确测出样品中氮的含量,进而推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一套巧妙的化学程序。

得准备好样品,像是土壤、饲料、食品什么的。

准备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像在做一件艺术品。

然后,把这些样品放进一个特殊的容器里,加点浓硫酸,嘿,这可不是随便的调料。

浓硫酸能把有机物质分解,释放出氮。

这个过程可得小心,别让硫酸飞溅到自己身上,安全第一嘛。

看到那冒着烟的混合物,心里一定会想,哇,这是什么黑魔法呀!反应的时候可是要耐心等待的,有时候一分钟就像过了一个世纪。

就得加些催化剂,这一步就像给这锅汤加点调料,让它更快地煮熟。

催化剂的作用就是加速反应,让氮元素更容易释放出来。

然后,就可以将这个混合物转移到蒸馏器里。

大家可能会问,蒸馏器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一个可以把气体变成液体的设备。

这个时候,氮会以氨的形式出现,跟水结合,形成氨水。

这一步,可不能掉以轻心,操作得不对,可能会错过好多好东西。

得用酸来滴定,检测氨的量。

滴定听上去很高深,其实就是通过逐滴加酸,观察反应的变化。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调试一个乐器,得慢慢来,找到那个完美的音调。

等到颜色发生变化的那一刻,心中不禁一阵雀跃,这说明实验快完成了。

计算一下反应中氮的含量,咱就可以得出结果了。

整个过程下来,虽然有点繁琐,但看着最终的结果,心里满是成就感,仿佛自己就是个科学家。

说到氮的意义,可不止于此。

农民们通过测定土壤的氮含量,能知道该施多少肥料,避免了“随便撒撒”的尴尬。

微生物氮的介绍

微生物氮的介绍

微生物氮的介绍关于微生物氮的介绍微生物氮篇一:微生物和氮素循环第九章在自然界,生物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它们生长发育所必需的C、H、O、N、S、P等各种营养元素。

但是,这些营养元素在自然界的总量是有限的,而生命的延续是无限的,只有这些元素的循环使用,生物界不断向前发展。

促进这些物质循环的作用有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其中生物是起主导作用的,而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主要推动者,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关键词:固氮氨化硝化同化反硝化2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氮是核酸和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构成生物体的必需元素。

虽然占大气体积78%的气体是N2,但所有动植物和大多数微生物都不能直接利用N2。

作为自然界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的植物所需要的氮―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化物,在自然界为数不多,只有将大气中的N2进行转化和循环,才能满足植物体对氮素的需要。

氮素循环包括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以及同化作用,这其中的每一种作用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

2.1固氮作用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或其它氮化物的过程称为固氮作用。

自然界氮的固定有两种方式,一是非生物固氮,即通过雷电、火山爆发和电离辐射等固氮以及人工合成氨,非生物固氮形成的氮化物在数量上远不能满足自然界生物生长的需要;二是生物固氮,即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固氮,自然界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氮大部分通过这种作用提供。

生物固氮不仅经济,而且不破坏环境,在N2的转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湖水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固氮菌(Peptea,1993),能够固氮的微生物均为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徐孝华,1991)。

2.2氨化作用微生物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氨的过程称为氨化作用。

氨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施入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肥,包括绿肥、堆肥和厩肥都含有丰富的含氮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须通过各类微生物的作用,将其氨化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测定方法

1.23.1 土壤微生物碳的测定——TOC-V CPH有机碳分析仪一、方法原理土壤有机碳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氯仿熏蒸培养法和氯仿熏蒸—直接浸提法。

1.氯仿熏蒸培养法[1]:土壤经氯仿熏蒸后再进行培养,测定培养时间内熏蒸与未熏蒸处理所释放CO2之差来计算土壤生物量碳。

2.氯仿熏蒸直接浸提法[2]:土壤经氯仿熏蒸后直接浸提进行,测定浸提液中的碳含量,以熏蒸和不熏蒸土壤中总碳的差值为基础计算土壤微生物含碳量。

直接提取法与氯仿熏蒸培养法相比,直接提取法具有简单、快速、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较好等优点。

直接提取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的碳的方法日趋成熟。

现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已成为国内外最常用的测定土壤微生物碳的方法。

本实验以氯仿熏蒸直接浸提法为例介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浸提与测定。

二、主要仪器振荡机、真空干燥器、真空泵、TOC-V CPH有机碳分析仪。

二、试剂1.氯仿(去乙醇):普通氯仿一般含有乙醇作为稳定剂,使用前要去除乙醇。

将氯仿按照1︰2(v/v)的比例与蒸馏水一起放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动,慢慢放出底部氯仿,重复3次。

得到的无乙醇氯仿加入无水CaCl2,以除去氯仿中的水分。

2.0.5 mol·L-1 K2SO4浸提液:43.57 g分析纯K2SO4 定溶至1 L。

四、操作步骤称取过2 mm筛的新鲜土样12.5 g六份,置于小烧杯中。

将其中三份小烧杯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器底部放3个烧杯,其中一个放氯仿,烧杯内放少许玻璃珠(防爆),另一个放水(保持湿度),再放一杯稀NaOH。

抽真空时,使氯仿剧烈沸腾3-5 min,关掉真空干燥器阀门,在暗室放置24 h。

熏蒸结束后,打开干燥器阀门,取出氯仿,在通风厨中使氯仿全部散尽。

另三份土壤放入另一干燥器中,但不放氯仿。

将熏蒸的土样全部转移至150 mL三角瓶中,加入50 mL 0.5 mol·L-1 K2SO4 (土水比为1:4),振荡30 min,过滤。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ICS13.080.30B10团体标准T/NAIA0001—2020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宁夏昊标检测服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昊标检测服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所、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京、白玲、任亚丽、马晓瑞、刘鸿翔、刘辉、俞鸿千、张小飞、刘娜娜。

本标准于2020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Y/T 1121.1土壤检测第一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3原理新鲜土样经氯仿熏蒸24h 后,土壤微生物死亡细胞发生裂解,释放出微生物量氮,用硫酸钾溶液提取微生物量氮,测定提取液中氮含量,根据熏蒸土壤与未熏蒸土壤氮含量的差值及转换系数,计算土壤微生物量氮。

4试剂和溶液除非另有说明外,本方法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分析用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

4.1氯仿(CHCl 3)。

4.1.1去乙醇氯仿制备市售氯仿一般含有少量乙醇作为稳定剂,使用前须将乙醇去除。

方法是量取适量的氯仿和二级水按1:2的比例置入分液漏斗中,充分震摇1min 并静置分层后,慢慢放出底层氯仿于干燥的烧杯中,重复洗涤3次,得到无乙醇氯仿,向其中加入无水氯化钙,以除去氯仿中的水分。

纯化后的氯仿置于暗色试剂瓶中,在4℃、黑暗条件下保存。

氮量的测定凯氏法

氮量的测定凯氏法

氮量的测定凯氏法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地球化学勘查试样中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及土壤试料中氮量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3S):0.002%氮。

本方法测定范围:0.006%~0.4%氮。

注:本方法测得的氮不包括硝态氮、亚硝态氮。

因硝酸根离子在煮解过程中不会完全还原为铵离子,且易挥发损失。

但一般土壤样品中硝态氮含量不超过全氮量的1%,故可以忽略不计(引自GB7848-87)。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下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 20001.4 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7848-87 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

GB/T 14505 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GB 6379 测试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GB/T 14496-93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3 方法提要试料在硫酸钾、硫酸铜和硒的共存下,用硫酸煮解氧化,使试料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再用氢氧化钠碱化后,加热蒸馏逸出氨,经硼酸溶液吸收,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并计算试料中氮的含量。

4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1 氢氧化钠4.2 硼酸4.3 硼砂4.4 硒粉ω(Se)=99%4.5 硫酸(ρ 1.84 g/mL)4.6 盐酸(ρ 1.19 g/mL)4.7 硝酸(ρ 1.40 g/mL)4.8 乙醇ω(CH3CH2OH)=95%4.9 氢氧化钠溶液ρ(NaOH)=400 g/L4.10 盐酸溶液[c(HCl)=1 mol/L]量取84 mL盐酸(4.6),用水稀释至1000 mL。

4.11 王水(1+1)75 mL盐酸(4.6)和25 mL硝酸(4.7)混合后,加入100mL 水混匀。

用时配制。

4.12 混合加速剂将硫酸钾(K2SO4)和硫酸铜(CuSO4·5H2O)按10∶1比例,在玻璃研钵中研磨混匀,装入宽口玻璃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1.试剂配制:
(1)混合催化剂:按照硫酸钾:五水硫酸铜:硒粉=100:10:1,称取硫酸钾100g、
五水硫酸铜10g、硒粉1g。

均匀混合后研细,贮于瓶中。

(2)密度为1.84浓硫酸。

(3)40%氢氧化钠:称400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蒸馏水600ml,搅拌使之全部溶
解定容至1L。

(4)2%硼酸溶液:称20g硼酸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20ml混合指示剂。

(按体
积比100:2加入混合指示剂)
(5)混合指示剂:称取溴甲酚绿0.5g和甲基红0.1克,溶解在100ml95%的乙醇中,
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使之呈淡紫色,此溶液pH应为4.5。

(6)0.01mol的盐酸标准溶液:取比重1.19的浓盐酸0.84ml,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之。

(7)0.5M K2SO4溶液:称取K2SO4 87.165g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可加
热)定容至1L。

(8)去乙醇氯仿的配制:在通风柜中,量取100毫升氯仿至500毫升的分液漏斗
中,加入200毫升的蒸馏水,加塞,上下振荡10下,打开塞子放气,而后加塞再振荡10下,反复3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静止溶液分层,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阀,将下层溶液(氯仿)放入200毫升的烧杯中,将剩余的溶液倒入水槽,用自来水冲洗。

再将烧杯中的氯仿倒入分液漏斗中,反复3次。

将精制后的氯仿倒入棕色瓶中,加入无水分析纯的CaCl2 10g,置于暗处保存。

2.试验步骤:。

(1)制样:称取新鲜土壤(30.0g)于放置烧杯中,加约等于田间持水量60%水在25℃下培养7~15d。

取15.0g土于烧杯,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同时内放一装有用100ml精制氯仿的小烧杯,密封真空干燥器,密封好的真空干燥器连到真空泵上,抽真空至氯仿沸腾5分钟,静置5分钟,再抽滤5分钟,同样操作三次。

干燥器放入25℃培养箱中24小时后,抽真空15-30分钟以除尽土壤吸附的氯仿。

按照土:0.5M K2SO4=1:4(烘干土算,一般就是湿土:0.5M K2SO4=1:2),加入0.5M K2SO4溶液(空白直接称取15.0g土,加同样比例0.5M K2SO4溶液)震荡30分钟,过滤。

(2)测定:滤液要是不及时测定,需立即在-15℃以下保存,此滤液可用于微生物碳氮的测定。

微生物碳测定只吸取2ml,采用重铬酸钾-硫酸亚铁滴定法测定。

微生物氮吸取滤液10ml于消化管中,加入2g催化剂,在再加5ml浓硫酸,管口放一弯颈小漏斗,将消化管置于通风橱内远红外消煮炉的加热孔中。

打开消煮炉上的所有加热开关进行消化,加热至微沸,关闭高档开关,继续加热。

消煮至
溶液呈清彻淡蓝色,然后继续消煮0.5—1.0h,最后溶液呈蓝绿色,土呈灰白色,全部消煮时间约85一90 min。

消煮完毕冷却,同时做两个试剂空白试验。

(3)计算:
A.氮含量计算
)*N*0.014*100*ts/W
土壤含氮量(%)=(V-V
V-滴定试样时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
-滴定空白时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N-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此处为0.01)
W-土壤样品重(用水分系数换算成烘干土重)g。

0.014-氮的毫克当量
ts为分取倍数,滤液为30ml,试验测定用了10ml,因此处ts为3
B.微生物氮计算
B(N) =EN/KEN
式中B(N)——微生物量氮(BN)质量分数,mg.kg-1;
EN——熏蒸土样浸提的全N 与未熏蒸土样之间的差值,mg.kg-1;(取上述A 熏蒸和未熏蒸全氮的差值)
KEN—代表被氯仿熏蒸杀死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培养期间矿化为矿质态氮的比例,常取0.57(Jenkinson.1988)
注:所有的滤液测定参考的方法为:陈立新《土壤实验实习教程》,步骤和熏蒸前期处理参考:吴金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所有的药品全是分析纯,若土壤比较贫瘠可在消煮的时候加多点浸提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