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训主要内涵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家训主要涵探析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最早的历史典籍《尚书》中的“无逸”篇,就是周公旦对侄儿成王的进行家教最早的诫子书。《母训》,即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公父文伯之母训诫儿子的记录。至于南北朝时代最有名的家训《颜氏家训》和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的清人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更是影响深远。自汉至唐、从明到清,各种进行家庭教育的家训、家书、家规、弟子书、母训、女诫、启蒙读物更是汗牛充栋。研究、筛选、汲收、利用这些家训,对于提高每个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行为准则,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劝勉读书。积财千万,无过读书。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关于教子劝学勉学的格言、传说故事、家书家训更是不可胜数,仅从我国古代流传甚广、影响颇大的《三字经》来看,其中就列举了数十个劝学、勤学、苦学、励学的故事来勉励孩子学习,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些故事,通过《三字经》琅琅上口的传颂,使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颜氏家训》中,专有一节“勉学”:“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

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读书之人自羲农以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不能隐也”。颜之推历仕四朝,始终靠自己的才学立足于乱世,他亲眼目睹了梁代士大夫子弟因不学无术造成可悲的局面,因此,深感学习的重要性,提出“积财千金,不如薄技在身”的思想和勤、精、博、虚、实的学习方法。历代家训中,都十分重视教育子弟读书做人。大多数家训都认为,教孩子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寻上达之路,更主要是读书做人。《朱柏庐劝言》中说:“所谓人者,不但中举人、进士要读书,做好人尤要读书”;“子不读书,则不知义理,一传再传,童贵蠢蠢,有亲不知事,有身不知修,有子不知教。愚者安于固陋,慧者习为黯诈,循是以往,虽违禽兽不远,弗耻也。”不读书就不能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是古今不易之理。

修身立德。“德”指的是人的德性、德行,“崇德”就是人要尊崇德性,敬重德行,自觉地把自己的言行纳入道德的规之中。古人将“立德”置于“三不朽”首位,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德”的容,如在谈到节俭时,有“俭以养德”、“俭,德之共也”的论述;在谈到谦恭时,有“恭为德首,慎为行基”(羊祜:《诫子书》)的论述;如窥人隐私,借物不还,与人争利等“皆无德之一端也”(吕祖谦:《辨志录》);在谈到人际关系时,认为“忍让为居家美德”(吴汝纶:《谕儿书》);在谈到人的生命时,认为“大德曰生”(曾子);为官从政者要“以一

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为官德。所以,“养德”是培养的目标,而“修身”是“养德”的途径。这种“修身”一定意义上是通过家庭道德教育而实现的。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训》中指出:“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意思是说,有德的人虽然年龄比我小,我也会尊敬他;不肖的人,虽年龄比我大,我也必定疏远他。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对德的重视程度。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明代吴麟征在《家诫要言》中告诫子:“人品须从小作起,权宜苟且诡随之意多,则一生人品坏矣”。他认为,人品要从小就开始培养,不能苟且诡诈,否则一生的人品就败坏了。

孝悌为基。所谓“孝”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强调“父慈子孝”;“悌”是指兄弟之间的关系,所谓“兄友弟恭“。当然前者也包括婆媳之间关系,后者也包括妯娌之间关系。儒家伦理非常重视家庭中的“孝悌”。众所周知,儒学的核心的“仁”,而“孝悌”则是“仁”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中国古代,“忠孝”是每个人必备的最基本的品格和修养。因此,古代家训宣教忠孝思想的情况非常普遍。孔子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把孝悌置于崇高地位。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把事亲看作人生最高的道德表现。此后,孝之观念继续演变,扩到世间一切事务、一切德行,莫不以孝为中心。《礼

记》说:“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吕氏春秋》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纪也。”《孝经》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由此可见,孝为“仁之本”,立身之本,百善之首,无论长幼尊卑,无论王卿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是如此。汉文帝伺奉母亲,亲尝汤药;倩雯照顾老母,尽心尽力。他们的言行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源于心中那份至纯至真的孝心。“百行孝为先。”唐代最著名的柳玭《家训》云:“讲论家法,立身以孝悌为基。”把孝悌作为家法的基础,这在古代家训中很有代表性。要想“家”齐、“家”和,叔伯兄弟、婆媳妯娌、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和谐共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倡导“孝悌”。

教子明理。痴心父母古来多,天下没有不疼爱子女的父母,但问题在于,如何去爱?单纯给子女们提供物质财富,会使他们混灭自我奋斗的意识,丧失独立创业的能力。因此,明智的父母,就要把道德修养、人格风来留给子,把清白留给子,这才是无价之宝。那种只为子聚货敛财的愚蠢行为,遭到了有识之士的痛斥。父亲们告诫子女不要凭借祖上的余荫,而应奋发自立,要以自己的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传统家训认为,爱护子女,关键是教育好子女,即“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首先,教育子女立德做人,把孝、友、勤、俭、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规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反躬自省,真知力行。东汉著名经学家玄在

年届七十时写成《诫子益思书》,希望儿子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北宋司马光在《家·祖》篇中认为:“圣人遗子以德、以礼,贤人遗子以廉、以俭”唐太宗也命征集录古来帝王子弟成败事,分赐给子女,让他们置于左右,以进行品德教育。其次教育子女要志存高远。明代著名理学家王守仁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者,其本也”;“立志而圣,则圣也;立志而贤,则贤也”(《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明末舜牧在《药言》中告诫子说:“凡人须先立志,志不先立,一生通是虚浮,如何可以任得事。老当益壮,贫且益坚,是立志之说也”。再次教育子女要自强自立,不要依赖祖辈的地位和财产。颜之推总结一生的经历,深有感触地告诫子女说:“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勤俭持家。历代家训对中国人勤俭节约品格的养成,起了很大作用。唐代科场竞争激烈,勤奋程度决定功名成败,愈劝诫子弟:“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诸亮劝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的反面是骄奢,司马光认为,“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奢则掩身,奢则破家”,劝诫儿子“以俭素为美”。“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钱氏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勤俭不仅是传统美德,亦是传统持家之方。但是,“可俭而不可吝也。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颜氏家训》)节俭并非吝啬,“俭而不吝”才值得称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