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合集下载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原因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原因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原因
1.成本:科技中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发达国家的科技中心地位已经稳定,成本极高,而新兴国家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首选,因为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更低,设备和基础设施更加现代化。

2.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也是影响科技中心转移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政策可以为科技中心提供资金、税收优惠和项目支持,而政府的干预也可能妨碍科技中心的发展。

政府的政策在这个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人才:科技中心的发展需要相对高素质的人才和创新的思想。

能否真正聚集有智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很重要。

有着高度开放的欧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在人才争夺大战上体现出的巨大优势,不存在因文化差异、法律规定或种族障碍等拦路虎。

4.市场需求:科技中心的发展依赖于与市场需求和趋势相融合。

此外,一些国家政策限制,比如美国在打压华为、腾讯等公司,导致新兴国家围绕新技术的发展更加艰难。

5.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中心的转移。

互联网技术使得各国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也使得不受地理局限的知识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这也为科技中心的转移创造了条件。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解读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解读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一、世界科技中心的五次转移(一中国 (以唐宋为例1表现:从秦汉开始,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古代世界的科技中心。

唐宋时期的科技成就发展到顶峰. 如隋唐时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宋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天文历法的高度成就 (唐僧一行《大衍历》及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沈括与《梦溪笔谈》等。

2.思考:为什么在唐宋时期产生领先于世界的辉煌科技成就 ?经济繁荣、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相对稳定 (如贞观之治等 ; 统治者开明的文化政策; 科学教育的发展;民族交流;中外文化交流;战争的客观促进 (如火药的发明、使用等。

(二意大利 (15~17世纪1表现 :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哥白尼创立的“太阳中心说”开始了天文学革命,意大利科学家伽俐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 证实其正确性, 他注重实验和实践, 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捍卫、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 意大利一度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2.思考:(1为什么意大利会成为世界近代科技的第一个中心 ?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原有的文化基础。

(2为什么“东方的科技成果却造就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或“这一时期,东西方科技发展有何区别 ? 为什么? ”差异:中国:古典科技的总结。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原因:经济:中国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受阻碍等。

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

政治: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西欧反封建斗争开展 (如宗教改革。

文化思想:中国文化专制、学术沉闷。

西欧思想解放、实验科学的产生。

对外:中国闭关锁国。

西欧积极扩张、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如中国三大发明。

(三英国 (17~19世纪中1.表现:培根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为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牛顿独立地建立了微积分学. 奠定了变量数学的基础, 其牛顿力学体系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概括和综合;电磁学方面,吉尔伯特发表《论磁学》、法拉第用实验证明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建立系统的电磁学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波义耳把实验方法引入化学. 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 道尔顿建立了科学的原子论; 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 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达尔文确立了进化论。

世界科学中心的五次转移

世界科学中心的五次转移

近代科学开始于14—16世纪,伴随着文艺复兴而诞生。

它始于意大利,并扩散到欧洲其他国家。

自此,世界舞台上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科学中心的转移:第一次科学中心在意大利(1504—1610);第二次科学中心在英国(1660—1750);第三次科学中心在法国(1760—1840);第四次科学中心在德国(1875—1920);第五次科学中心在美国(1920年至今)。

1.古老的中国曾经是古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中心中国、巴比伦、埃及和印度被人们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中国是唯一保持完整文化传统的国家。

如果说奴隶社会的科学文化高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那么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高峰则在中国。

由于中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使得从公元前3世纪,即秦汉开始,古代世界的科教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在中国;从秦汉直到中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有过一段科教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顶峰,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中的三大发明是在唐宋。

中国“农、医、天、算”四大实用科学成就为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

古代的中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

如研究预报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研究历法和圆周率的祖冲之;著有《梦溪笔谈》,对天文、律历和医药都有很多研究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著有《水经注》,研究治水的郦道元和对天文观测和编制新历很有成就的一行和尚。

科技的发达,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除了有政治因素外,也有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教水平作为基础,而且政治因素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教水平。

唐朝时中国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繁荣的壮观景象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学者来华,仅留学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唐代就多达五六百人,西方望尘莫及。

从元代以来,中国多数封建朝庭对知识和知识分子不重视。

例如,元代流传的说法是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知识分子排在第九,只比要饭的高一等。

世界科技、经济中心的转移及留给我们的思考

世界科技、经济中心的转移及留给我们的思考

世界科技、经济中心的转移及留给我们的思考翻开世界科技成果发现、发明、创造和应用的历史史册,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世界的科技中心发生过多次转移,从古代的中国到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直到今天的美国。

对科学中心转移现象进行系统的定量化研究的第一位学者,是日本的科学史家汤浅光朝,他得出的结论是,“从意大利到美国,科学中心已经发生了四次转移,每个国家的平均兴隆时期约为100年”。

“科学兴隆时期比起每一个国家的历史要短得多”,每次科技中心的转移都引起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每一次转移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反映了科教和社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关系,反映了科技是生产力的论断。

分析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历程,可以看到很多规律性的现象,从中得到十分有益的启示。

也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政治经济条件,有可能使中国成为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的新中心之一,进一步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之一。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摆在我们政府、科教界和企业家面前的一系列的迫切课题。

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才能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

一、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1.古老的中国曾经是古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中心中国、巴比伦、埃及和印度被人们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中国是唯一保持完整文化传统的国家。

如果说奴隶社会的科学文化高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那么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高峰则在中国。

由于中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使得从公元前3世纪,即秦汉开始,古代世界的科教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在中国;从秦汉直到中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有过一段科教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顶峰,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中的三大发明是在唐宋。

中国“农、医、天、算”四大实用科学成就为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

古代的中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

如研究预报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研究历法和圆周率的祖冲之;著有,《梦溪笔谈》,对天文、律历和医药部有很多研究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著有(水经注),研究治水的郦道元和对天文观测和编制新历很有成就的一行和尚。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规律对今天中国科技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和借鉴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规律对今天中国科技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和借鉴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规律对今天中国科技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和借鉴?在科技史发展进程中,世界的科技中心发生过五次大的转移,从古代中国到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再到美国。

每次科技中心转移的同时世界经济中心也随之转移,每一次转移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反映了科技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关系,最终反映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古代中国曾经是世界科技和经济的中心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高峰在中国,由于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使得从秦汉时期起,古代世界的科技、经济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在中国。

特别是唐、宋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从统治者到平民十分重视技术的积累与应用,这一时期科技进步迅速,相继产生了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农学、中医、天文、算学等实用科学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在水利、地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张衡发明地动仪、沈括完成《梦溪笔谈》、郦道元写成《水经注》等等。

这一时期突飞猛进的科技带动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当时中国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繁荣的壮观景象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学者和外国使者前来学习,仅留学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唐代就多达五六百人。

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则发展缓慢,可以说古代中国是当时世界的科技中心,显而易见也是当时的经济中心。

但是自唐朝之后,中国多数封建统治者对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不重视,未给予科技足够的地位,科技工作者一直处于社会的最低层。

而且科举制度的长期实行,让知识分子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八股和功名上,客观上影响了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重视,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特别是明清时期一些皇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科技落后、国防薄弱。

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慢慢地降下来,明清时期科技和经济逐步衰落下来,并且很快被欧洲超过。

世界科技中心的第一次转移——从古代中国到近代意大利从13世纪开始,中国的四大发明陆续传入欧洲,催化了资产阶级的产生。

世界经济中心五次转移

世界经济中心五次转移

一、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1.古老的中国曾经是古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中心中国、巴比伦、埃及和印度被人们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中国是唯一保持完整文化传统的国家。

如果说奴隶社会的科学文化高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那么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高峰则在中国。

由于中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使得从公元前3世纪,即秦汉开始,古代世界的科教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在中国;从秦汉直到中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有过一段科教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顶峰,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中的三大发明是在唐宋。

中国“农、医、天、算”四大实用科学成就为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

古代的中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

如研究预报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研究历法和圆周率的祖冲之;著有《梦溪笔谈》,对天文、律历和医药都有很多研究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著有《水经注》,研究治水的郦道元和对天文观测和编制新历很有成就的一行和尚。

科技的发达,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除了有政治因素外,也有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教水平作为基础,而且政治因素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教水平。

唐朝时中国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繁荣的壮观景象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学者来华,仅留学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唐代就多达五六百人,西方望尘莫及。

从元代以来,中国多数封建朝庭对知识和知识分子不重视。

例如,元代流传的说法是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知识分子排在第九,只比要饭的高一等。

历史上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从未给予科技足够的重视,从事科技活动的工匠和技师一直处于社会的最低层。

长期实行的科举制度客观上影响了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重视,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儒家的一些道德观念,如中庸之道,影响人们的探索和创新。

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舆论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慢慢地降下来,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过徐霞客、李时珍、宋应星等一些科学家,但总体来说科技和经济逐步衰落下来,并且很快被欧洲超过。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相关的历史事件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相关的历史事件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相关的历史事件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一直是国际板块上的一个热门事件。

科学中心通常指的是在某个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科研组织、机构或城市。

这些科学中心在过去几个世纪中曾多次发生重大的转移事件,下面将对其中几个典型的事件进行分步骤阐述。

一、巴黎—伦敦:17世纪在17世纪的欧洲,巴黎和伦敦是两个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中心。

巴黎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也是资金和资源最充裕的地方,它聚集了大量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

而伦敦则是当时欧洲最大的贸易中心,商业发达,民族文化繁荣。

然而,在17世纪末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伦敦的科学中心地位逐渐超越了巴黎。

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在当时的一次讲话中表示:“英国的工业革命就是科学革命的直接结果。

”二、柏林—哥廷根:19世纪末19世纪末,德国的柏林和哥廷根成为了欧洲最重要的科学中心之一。

柏林拥有德国历史上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同时它还是实验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的故乡。

哥廷根则是数学家蒂尔曼·塔奇的故乡,他在这里创办了著名的哥廷根数学学派。

然而,在19世纪末,随着美国的崛起,柏林和哥廷根的科学中心地位逐渐下降了,许多在这里工作的科学家开始转移到美国。

三、波士顿—硅谷:20世纪20世纪,波士顿和硅谷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中心之一。

波士顿的科学中心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等著名机构为代表,而硅谷则以硅谷科技公司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代表。

这两个科学中心分别代表了传统工业和数字领域的发展。

然而,21世纪初,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波士顿和硅谷的科学中心地位逐渐面临挑战。

综上所述,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关系到一国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科学中心的位置也在改变。

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强化科学中心的建设和转型升级是保持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举措。

世界近现代科学中心的转移与思考

世界近现代科学中心的转移与思考

世界近现代科学中心的转移与思考科学中心转移的基本含义科学中心是指某个时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数目超过同一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总数的四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当今世界的科学中心都集中在西方国家,所以又称为西方科学中心。

当某个国家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优于现时科学中心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从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时,即所谓科学中心转移。

科学中心转移的历史进程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在人类近现代史上,世界科学中心先后发生了四大转移。

16至17世纪的意大利意大利曾是世界近代经济和科技的第一中心。

第一次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发生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以意大利为先导的欧洲各国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产生了蛋定、达芬奇这样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以及哥白尼、伽利略等著名科学家。

17至18世纪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科技革命的英国作为发展资本主义最早国家之一的英国在17世纪成为了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

科学界人才辈出,如牛顿、哈雷、达尔文等;重大科学理论也层出不穷。

这些先贤的思想精髓使得英国稳居于世界科学中心长达百年,不仅英国受益,也影响着欧洲其他国家。

18至19世纪启蒙运动引领下的法国法国的资本主义在17世纪末兴起,并在科学上登上世界舞台,涌现了一批科学家和重大科学成果,例如著名数学家与理学家拉格朗日、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等。

19至20世纪德国的社会变革与科学19世纪社会变革的思想推动了整个德国的发展,终使德国成为了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

德国特别注重将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业、工业、交通等部门,使其在19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国。

20世纪至21世纪的美国包容、创新引领美国科学。

美国继承了英国科学的传统和德国科学的体制,贝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外来科学家也为美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二战以后,美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雄踞世界科学中心无上荣耀的地位。

主要学者观点自1954年,英国科学家贝尔纳对科学的历史进程做出整体概括,最早支出从古至今18个历史时期的世界技术和科学互动中心。

浅谈“科学活动中心将移向何处”

浅谈“科学活动中心将移向何处”

浅谈“科学活动中心将移向何处”赤箭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世界可能在将来会产生一个多科学活动中心的状态。

纵观历史,世界科技中心曾发生过多次转移,从古代中国到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直到今天的美国。

毫无疑问,美国仍是一个政治经济强国,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非常突出,可以说美国在将来几十年仍会是科学活动中心。

然而,当原有科技中心衰退以后,是一个多中心并存、平等竞争阶段。

当原科技中心的发展状况逐步衰退,科技中心的科技力量、科技水平、科技成果数都退为普通国家水平,这时会形成一个世界科技的多中心的局面。

在政治方面,以前美国绝对的霸主地位渐渐远去远去,目前世界正朝着一超多强的趋势发展。

世界不仅仅是美国人的舞台,更是世界人民的舞台。

从目前形势来看,现有政治体制下的美国,已受到环境污染、毒品、艾滋病、国际恐怖主义等社会问题已困扰。

金砖五国的合作与发展,以及欧盟等组织团体的不断壮大,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实力得到了提升,优势逐渐体现。

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导致美国以及欧洲的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生大幅度滑坡现象。

而中国和一些国家在经济危机中依然保持稳步发展,表明了在经济制度改革中取得了进步,经济制度更有优势。

大多数学者认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根本动力。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J·D·贝尔纳在考察国际科学事业发展时,曾经揭示了科学与经济发展方面的一致性和发展规模成比例的现象,所以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活动中心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在文化方面,近年来西方文化入侵十分厉害,中国传统文化处于没落的边缘。

但是,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交锋的平凡,各国文化的发展。

将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为孕育出多种各具特色的优势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社会资源的流通和共享的加剧,中国以及许多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明显。

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

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

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1.古老的中国曾经是古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中心中国、巴比伦、埃及和印度被人们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中国是唯一保持完整文化传统的国家。

如果说奴隶社会的科学文化高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那么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高峰则在中国。

由于中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使得从公元前3世纪,即秦汉开始,古代世界的科教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在中国;从秦汉直到中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有过一段科教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顶峰,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中的三大发明是在唐宋。

中国“农、医、天、算”四大实用科学成就为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

古代的中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

如研究预报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研究历法和圆周率的祖冲之;著有《梦溪笔谈》,对天文、律历和医药都有很多研究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著有《水经注》,研究治水的郦道元和对天文观测和编制新历很有成就的一行和尚。

科技的发达,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除了有政治因素外,也有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教水平作为基础,而且政治因素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教水平。

唐朝时中国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繁荣的壮观景象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学者来华,仅留学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唐代就多达五六百人,西方望尘莫及。

从元代以来,中国多数封建朝庭对知识和知识分子不重视。

例如,元代流传的说法是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知识分子排在第九,只比要饭的高一等。

历史上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从未给予科技足够的重视,从事科技活动的工匠和技师一直处于社会的最低层。

长期实行的科举制度客观上影响了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重视,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儒家的一些道德观念,如中庸之道,影响人们的探索和创新。

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舆论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慢慢地降下来,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过徐霞客、李时珍、宋应星等一些科学家,但总体来说科技和经济逐步衰落下来,并且很快被欧洲超过。

历史性作文论述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历史性作文论述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历史性作文论述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嘿呀,咱今儿来聊聊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这事儿哈。

你想啊,以前那欧洲可是很厉害的呢!就说英国吧,那真的是牛气哄哄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书上看到,当年英国的那些科学家呀,一个个脑子就跟开了光似的,弄出了好多厉害的发明。

就好比蒸汽机,哎呀,那可真是改变了世界啊!他们就好像在科技的大舞台上尽情地跳舞,引领着潮流。

后来呢,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也不甘示弱,纷纷崭露头角。

德国啊啥的,也都厉害起来了。

我听人家说啊,德国的那些工程师可严谨了,做个啥都要求特别高,所以科技成果也特别多。

再后来啊,美国就冒出来啦!那发展速度,就跟火箭似的。

你看看那些美国的大公司,科研实力超强的。

我有次看到一个关于美国科技的纪录片,哇塞,那里面展示的各种新技术,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

我当时就想,这美国咋就这么牛呢!
现在呢,世界各国也都在努力发展科技,都想在这个科技的舞台上秀秀自己的本事。

说不定哪天又会有新的国家成为科技中心呢!
哎呀,科技这东西就是这么神奇,不停地变换着中心,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跑。

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总是在变化,在进步,真是太有意思啦!希望未来的科技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呀!
怎么样,我说得还不错吧,嘿嘿。

世界科技中心是如何转移的

世界科技中心是如何转移的

世界科技中心是如何转移的作者:胡运珉来源:《历史教学》2008年第03期关键词世界科技中心,2006年高考四川卷,“想当然”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5-0056-04读了《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10期聂幼犁教授《命题切忌“想当然”》一文,感慨颇多。

高考涉及千家万户,命题工作自当慎之又慎;对“想当然”类试题,我们中学教师也应明辨是非,不能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2006年高考四川卷第39题也有“想当然”之嫌,此题考查的主题是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

在这道地理、历史、政治跨学科综合题中,与历史学科相关的是材料二、材料三及第四问、第五问。

材料二反映了英国立法保护发明创造,成立科技组织、奖励科技人才、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等内容,要求学生据此回答第四问:概括英国在17-18世纪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因素,分析评价政治对科技的影响。

第五问是据材料三设计的,请看材料及问题:材料三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

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

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呈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第五问:上述材料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美国。

在教育发展的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及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对李约瑟之问的另一种回答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及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对李约瑟之问的另一种回答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No.3,2019 General No.102,Vol.182019年第3期第18卷(总第102期)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及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对李约瑟之问的另一种回答王玉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31)【摘要】众所周知,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近代科学没能在中国诞生。

核心原因在于科技中心的转移使中国失去了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

自明朝后期,中国几乎中断了与其他文明尤其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交流。

相反的,欧洲国家在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中国、阿拉伯、印度等文明的精华,成为世界的科技中心,创造了基于现代科学的工业文明。

通过剖析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过程,总结出其发展规律,以此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做出预测。

【关键词】科技中心;李约瑟难题;中国发展【中图分类号J F113.4【文献标识码】A—、弓I言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以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分界线,将世界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在1500年之前,各个文明碍于被山川海洋等地理屏障分离,各自相对独立发展;1500年之后,科技进入高速发展的全球化阶段。

”[1]如果按照文明中心论的叙述方式,那么世界历史的区分应该是:1500年之前,人类文明是多中心的,各分中心之间是有限而缓慢的交流;1500年之后,随着航海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向单中心模式演进,科技全球化的浪潮辐射到全球每个角落。

从上述分类方法出发,我们可以找到李约瑟难题的一般性解释。

所谓李约瑟难题,就是由李约瑟博士提出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间,在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之西方更为高效?换句话说,什么能够解释这种优势为什么没能导致现代科学诞生在中国?为什么现代科学,特别是其应用与先进科技有关的自然假设数学化,只在伽里略时代在西方发展起来?”倒【文章编号]1671-5101(2019)03-0124-05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拓展为:为什么所有非西方文明分中心最终没能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单中心。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历史小作文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历史小作文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历史小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近代世界科技中心转移自古类文明便断进步,科技发展更推动文明断向前。

世界科技中心的五次大转移

世界科技中心的五次大转移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图书与情报
页码: 9-9页
主题词: 科学技术中心;十六世纪;领先地位;四大文明古国;转移;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方法论;古希腊;近现代;高潮期
摘要: <正> 从古代到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已经历了五次大转移,其转移路线和科学高潮期分别为:四大文明古国,特别是古希腊和中国(十六世纪以前)→意大利(1540—1620年)→英国(1660—1750年)→法国(1760—1840年)→德国(1840—1910年)→美国(1920年至今)。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保持着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领先地位。

美国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首要大本营,又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兴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发祥国;作为昭示当代和未来科学发展前景的国家,美国被认为。

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在中国

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在中国

作者: 谢星海
出版物刊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5-23页
主题词: 世界科学技术 古代文明 资产阶级社会 著名物理学家 杨振宁教授 李政道 航空航天技术 研究成果 林芳华 遍及全球
摘要: 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正在由西向东转移,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将转移到中国。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近日的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至2050年,中国将在世界科技领域再度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人的世纪己经来临。

一、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直至16世纪还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此,马克思早就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

探究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对中国专利发展的启示

探究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对中国专利发展的启示

探究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对中国专利发展的启示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世界经济中心发生多次转移,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

每一次经济中心的转移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每次经济中心转变的背后,总伴随着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而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过程中专利立法及专利保护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定程度上,专利立法及专利保护制度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

历史经验证明,对专利保护比较充分的国家其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科技转换能力较强,经济发展速度也较快。

近代世界科技中心经历了多次转移,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具体的转移历程及启示如下。

一、科技中心转移历程1. 13 世纪以来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从13 世纪开始,中国的四大发明陆续传入欧洲,对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段时期中,以意大利为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近代科技的第一个中心在意大利形成。

科技的大发展推动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当时意大利的商业和航运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1540 年开始,到1610 年为止,意大利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在意大利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之前,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在威尼斯城邦共和国诞生。

专利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意大利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是引发意大利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世界科技中心自意大利转移至英国1660 年至1730 年,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到英国。

1624 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垄断法》,该法很好地保护了发明人的积极性,刺激了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

由此带来的是如飞梭的发明以及蒸汽机的运用,这些技术上的创新,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进而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改变了整个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

第一次工业革命、甚至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专利制度的实施是不可或缺的导火索,专利制度对于工业革命的发生起到了更为直接、关键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汤浅研究的方法 汤浅利用的资料主要是1956年日本平凡社 出版的《科学技术编年表》和1951年出版 的两本《威伯斯特人物传记辞典》。 《科学技术编年表》收集了1501~1950年 间2064项条目,每项条目记载一个重要科 学成果。这些科学成果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所示。
表1-2.1 世界科学中心不同时期重大科学成果数
1-1-3.贝尔纳分期评论 是二战后“大科学”在美苏率先兴起之前 的研究成果。
但是,贝尔纳敏锐地揭示了科学活动中心 转移这个课题。这项工作后来给日本学者 汤浅光朝以启发,促使汤浅在1962年系统 地提出了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学说。
1-2.汤浅光朝的《解说科学文化史年表》
1-2-1.汤浅研究的特点
3-2.社会生产与科学活动中心
•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 由生产决定的。” •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给近代科学提供了强有力的 研究手段和物质条件,因此,各国社会生产的 发达往往会带来科学事业的高涨。 • 但是,科学中心的转移不能单单归因于社会生 产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活动中心的 转移并不是成简单正比的关系。
1-3-1.赵红州74年的独立发现
• 1974年在河南罗山干校劳动期间,赵红州 根据《复旦大学学报》所载的《自然科学 大事记》,也曾独立地发现了汤浅所描述 的现象。但是周期略有不同。 • 当时赵根据《自然科学大事记》得出的重 大科学成果编年曲线如下图所示。
1-3-1-1.赵74年得出的科学成果编年曲线
1-1. 贝尔纳的《历史上的科学》(1954) 1-2. 汤浅光朝的《解说科学文化史年表》 (1962) 1-3. 赵红州《科学能力学引论》(1984)
1-1.贝尔纳的《历史上的科学》 英国科学学家贝尔纳在他的名著《历史上 的科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科学活动中 心的概念,并描绘了科学活动中心在世界 范围内随时间流动的概貌。 贝尔纳认为,科学的进步是不平衡的。在 几个迅速进展的时期之后,隔有更长的停 顿时期甚至衰退时期。
1-1-2-2.第二期 第二期由意大利扩展到荷兰、法兰西和不 列颠,它是从弗兰西斯· 培根、伽里略和 笛卡尔开始,至牛顿结束的 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数学—力学的 世界模型,确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科学方法
1-1-2-3.第三期 第三期和第二期之间有一个中断期,这一 中断期结束后,以爆发工业革命的不列颠 和政治革命的巴黎为中心,科学再次获得 快速发展 这一时期把希腊人未曾接触过的电学等园 地开放给了科学;通过驱使新型动力、机 器和化学品,科学决定性地改变了生产和 运输的方式。
2-5.美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到美国。 • 19世纪美国主要是搞技术发明、技术引进。这 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当属爱迪生。一战后,美国 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走上科技全 面发展的轨道,并趁希特勒排犹之际大量引进 人才。爱因斯坦、弗兰克、费米等,都是被迫 流亡由德国美国的。这些人到美国后,为美国 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 美国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科研体制,并且能够运 用系统科学的成果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他们 用“曼哈顿工程”研制了原子弹,用“阿波罗 计划”完成了登月飞行。迄今,美国在计算机、 太空、能源、通讯以及基本粒子、分子生物学
• 历史上,一个国家虽然生产十分发达,但科学 却落后于别的国家 •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英国正值产业革命 高潮,但是,英国科学却衰落得很厉害,素称 世界学术权威机构——英国皇家学会——也得 靠国外学者支撑门面。相反,法国当时无论在 工业和农业方面都不如英国,而法国科学却一 举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 十九世纪中期,当法国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 力逐渐强大起来的时候,法国科学却衰落到谷 底。
图1-2-1 依据《科学技术编年史》得出的 曲线
1-2-3.汤浅研究的结论
• 汤浅的科学活动中心定义:一个国家的重大科 学成果数如果超过了同期全世界重大科学成果 总数的25%,则成其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 持续的时间称作为科学兴盛期。 • 根据上述科学活动中心的定义,汤浅从各国科 学成果数和科学家数的分布图中得出的结论是 每一国家的科学兴盛期为80年左右。具体顺序 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详见表 1-3-1。
3.对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的分析
社会革命与科学中心 社会生产与科学活动中心 社会的科学能力与科学中心的转移
3-1.政治革命与科学活动中心
• 支持的理由:
–文艺复兴,带来了意大利科学的春天 –英国革命期间,伦敦成了世界科学的中心。 –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法国科学的崛起 – 1848年革命使德国科学的天空群星灿烂。 如果注意到美国科学的兴起,也是南北战争 以后的事情。
表1-3-1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情况
国 别 意大利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美 国 时 间 1540~1610 1660~1730 1770~1830 1810~1920 1920~
1-3. 赵红州《科学能力学引论》
• 赵红州1941年生于河南省温县,1964年毕业于 南开大学物理系,同年到北京大学西语系出国 班短期学习。之后在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及中 共中央研究室工作,文革时在河南罗山干校劳 动。1974年8月起,先后在中科院物理所、高能 物理所、中国科协科技培训研究中心、中国管 理科学研究院工作。
汤浅把《科学技术编年表》收录的2064项 科学成果,每十年一计,分为45个阶段, 再按照国家分阶段编制编年材料。每阶段 每个国家的成果数除以全世界当时的成果 总数,得到一系列的百分比数。然后分别 画出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在 1501~1950年间相对成果数的变化曲线 (见图1-2-1)。
• 反对的理由
–比如,1848年革命,曾经席卷欧洲大陆。 它在德国的确引起了科学的兴隆。但是,它 在法国不但没有促进科学的高张,甚至在扼 制法国科学的衰落方面,也没有起到明显的 效果。 –政治革命的高潮与科学高潮的时间间隔,对 于不同的国家来说相差甚大。在英国,社会 革命与科学高潮相距七十年,在法国只有十 一年,在德国二十二年,而在美国却相距将 近一个世纪。
2.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进程
• • • • • 16~17世纪的意大利 17~18世纪的英国 18~19世纪的法国 19~20世纪的德国 20~21世纪的美国
2-1.意大利
• 第一个科学活动中心在意大利(1540~1610年)。 •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一个大舞台,是需 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地方。以达·芬奇和伽 里略为代表的意大利科学家,继承和发展了古 希腊的科学文化,开创了实验科学的传统,使 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但是,随着 教会把布鲁诺送上火刑柱(1600年),意大利的 光荣就成了昔日黄花。
汤浅研究的特点在于对科学增长情况按国别进 行了细致地计量分析,并用图表来说明16世纪 到20世纪科学活动的现象。这个统计调查给出 了有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 家相继成为科学活动中心的明确结论。 用汤浅的话说就是:“科学活跃时期比起每一 个国家的历史要短得多,就如同玫瑰花和少女 很容易丧失自己的青春一样。”
3-3.社会的科学能力与科学中心转移
• 在现代,决定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 速度的,已经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 社会的力量,是由规模宏大的科学家 队伍,由先进的实验技术装备.由效 率极高的“图书——情报”网络系统, 由构成合理的科学劳动结构所提供的 巨大的集体力量。
• 近代科学发展之初
–当时各个国家科学的发展,只要依靠几个或 十几个杰出的科学大师,就足以将本国科学 推向科学中心地位。 –因此,判断一个国家的科学能力高低,主要 看它拥有的杰出的科学家人数和质量。 –而这一批杰出科学家的老化和逝世,往往又 带来这个国家科学能力的减退和科学事业的 衰落。象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的科学,都具 有这种特点
2-4.德国
• 德国科学的兴隆,是随着柏林大学成立的1809 年开始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绵 延110年。 • 由国家组织科学研究数德国最早。1873年德国 建立“国立物理研究所”,1877年建立“国立 化工研究所”,1879年又建立了“国立机械研 究所”。 • 德国科学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有一支基础扎 实、训练严格的科技队伍。这支队伍取得了许 多科技突破,并对英美科技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年代 1501~1550
意利
英 国 1
法 国 德 国 美 国 1 3 -
其他 国家 4
合 计 13
4
1551~1600
1601~1650 1651~1700 1701~1750 1751~1800 1801~1850 1851~1900
23
15 12 1 7 11 8
7
8 35 17 37 92 106
科学中心转移的数理分析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周 程 Tel&Fax: 010-6275-0536(o) E-mail: zhoucheng@
1. 2. 3. 4.
关于科学活动中心的研究 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进程 对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的分析 关于未来科学中心的预测问题
1.关于科学活动中心的研究
1-1-1.文艺复兴运动前
巴比伦、埃及和印度都是古代科学活动的活跃 点。 希腊继承了文明古国的传统,开创了古代科学 发展的黄金时代。
今天西方科技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率先在希腊建成的。 但是,人类历史上这个令人惊叹的前进运动还没等到古 典时代城邦国家的衰亡就已告终。 经历漫长的所谓中世纪黑暗时代之后,也即到了文艺复 兴运动之时,科学活跃期才再次兴起。
1-3-1-2.赵从科学成果编年曲 线中得出的结论
各国科学中心(高潮)转移顺序为:
意大利(1540~1620); 英 国(1660~1750); 法 国(1760~1840); 德 国(1840~1910); 美 国(1920~现在)。
中心的转移周期为:80年左右。 中心的峰值为:1620年→1710年→ 1790 年→ 1870年→ 195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