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去年的树》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去年的树》教案
![三年级《去年的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76d06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0.png)
三年级《去年的树》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去年的树》,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对树木的认识,了解树木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故事。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了解树木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故事。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创造具有深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去年的树》故事文本。
3. 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
4. 学生作品展示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询问学生对树木的了解和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树木的重要性。
二、故事阅读(10分钟)1. 教师朗读《去年的树》故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树木的变化、鸟儿的心情等。
3.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树代表生命、鸟儿代表希望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如家人、朋友等。
四、创作活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故事。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分享(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观察校园中的树木,记录树木的变化。
2. 学生可以尝试种植自己的树木,体验树木成长的过程。
3. 学生可以参加校园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六、课堂互动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树木知识问答”游戏,增强学生对树木知识的记忆。
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回答问题正确的小组获得奖励。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281ce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f.png)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4篇小学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4篇小学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去年的树》是一篇人文情愫很浓的童话故事。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
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白描手法)然而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
文中小鸟那种“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的行为。
一定会感动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感情,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
这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根据本文的特点,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拓展想象等过程,既让学生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又获得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来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良好效果。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能力目标: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角色对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去年的树》优秀教案模板(精选12篇)
![《去年的树》优秀教案模板(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3a381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6e.png)
《去年的树》优秀教案模板(精选12篇)《去年的树》优秀模板篇1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
会写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剩下、伐木、煤油灯”3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难点课前准备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课时第一课时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2、围绕一只美丽的小鸟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2、指名朗读。
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课时读2~4组对话1、学生分组练习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
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
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
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
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谁来做一回小鸟。
你们可以像寸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
去年的树教案 《去年的树》教案优秀7篇
![去年的树教案 《去年的树》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5b87a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9.png)
去年的树教案《去年的树》教案优秀7篇《去年的树》教案篇一一、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用书第7册童话单元的课文。
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即将来临,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
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童话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读过之后,我们会为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纯真友谊而感动,会赞赏鸟儿信守诺言的品质,会产生节约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根据我对四年级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的估计,文中所蕴涵的关于重视友情的人文内涵和诚信、奉献和环保这些精神,他们一般很难在学文的过程中得到体会和理解,何况是要达到这种多元化理解的阅读效果。
“人文性的厚度”不够,几乎是目前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学中的缺憾,甚至是空白,所以我的设计中要把这块的引导当作一个重点难点去突破。
但是相比较而言,在重视多元的人文精神理解的基础上,友情和诚信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且要进行辨证的理解和统一: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友情才会更珍贵更长久。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解读,我作了以下设计: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读课文。
2、换位思考,懂得朋友间诚信的可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读、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二、本课的设计理念1、转变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4608c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5.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优秀8篇《去年的树》教案篇一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
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那儿吗?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教学目标】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去年的树》教学教案
![《去年的树》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7c4b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c.png)
《去年的树》教学教案《去年的树》教学教案(通用15篇)《去年的树》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指导品读课文重点词句,能入情入境地分角色朗读。
2.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表现的情感,感受友情的可贵和伟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一、情景谈话,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今天,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日本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叫新美南吉。
他写了好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其中有一篇童话故事叫《去年的树》,非常著名。
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指名用自己的话讲一讲)(鼓励讲故事的学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去年的树。
(板书课题:去年的树)二、品读分析课文,体会友情的珍贵(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一名学生读)2.指名谈谈体会:听了第一自然段后,你知道了什么?(两名学生说,老师点拨、评价)提问:大树与小鸟之间深厚的感情,你从哪个词中可以体会到?(天天)你还想到哪些美好的词语?自由说。
(渗透学法:抓重点词理解句意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请圈出这两个字。
)3.自由再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她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二)分析对话,感受鸟儿和大树的友情1.鸟儿要离开时,离别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小鸟要飞到很远的南方去,朝夕相处的朋友就要分别,离别之时,它们说了什么?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自读、同桌读、男女生读要求:读出依依惜别的感情。
(以男女生读为例,进行指导)2.鸟儿返回,寻找大树中的三次对话来年春暖花开时,鸟儿从南方飞,回来找自己的好朋友大树,却发现了什么?此时,小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它心里在想什么?于是,小鸟踏上了寻友之路,在寻友的道路上,它都遇到了谁?它们之间都说了些什么?(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三次对话,标注)分析品读鸟儿和遇见的三位朋友的对话(树根、大门、小女孩)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用不同的语气,指导学生要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58f9f077232f60ddcca1d6.png)
《去年的树》教案【教材分析】《去年的树》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她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他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她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
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学情分析】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经过前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
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根据本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教学思想,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来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良好效果。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融、伐”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冷、离”等13个生字。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根、大门、女孩等的不同语气,感悟鸟儿信守承诺,珍惜朋友间情谊的感情。
3.懂得鸟儿与树之间的深厚情谊,懂得朋友之间要信守诺言。
【教学重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的角色心理。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寓情导学课件播放歌曲《朋友》,“友谊”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字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都想拥有一份地久天长的友谊,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建立这份珍贵的友谊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去年的树》这篇感人的童话故事,去认识一对好朋友,去了解他们真挚的友情。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67a1ab77232f60dccca10d.png)
第三单元----------------- 、总系单元学习目标, ------------------X i^-J 1^_A 教材简析n本单元以童话故事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去年的树》讲述了一只鸟儿不辞劳苦,一路寻找,实现自己诺言的故事。
《那一定会很好》记叙了一颗种子在变成一棵高大的树后经历了各种变化的经过。
《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一只小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
《一块奶酪》通过写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赞扬了蚂蚁队长的高尚品质。
语文园地有“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快乐读书吧”五个版块。
学习月标二;1.认识40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剩下、斧子、火柴、煤油、摇晃、旅行、拼命、流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4.初步培养从童话故事中感悟出道理的能力。
享习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
4.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发现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课时分配8.《去年的树》.................................................... 2〜3课时9*.《那一定会很好》................................................ 1〜2课时10.《在牛肚子里旅行》.............................................. 2〜3课时11*.《一块奶酪》................................................... 1〜2课时习作•语文园地...................................................... 3〜4课时教法与学法这组课文讲述了几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并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501e1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c.png)
《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谈话激趣。
师:大家知道刚才那首歌是写关于什么的吗?生:(朋友)师: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感情较深厚的朋友?生:……师:你们离别过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朋友离别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老师随机检查,对个别难写的字加以指导。
2、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读书所获,师生归纳感知内容:鸟儿飞走之前答应树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因为它......三、分角色读,加深理解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找出童话中的角色,并画出对话部分的语句。
2、投影出示四次对话。
鸟儿和大树“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鸟儿和树根“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和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和小姑娘“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3、同桌合作读,分小组读,师生互读互议,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摸索出恰当的语气和情感。
(如:树和鸟儿离别时,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鸟儿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唱歌给树听,读时语气坚决、肯定;当鸟儿一次又一次找不着树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读时要求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4、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fa94a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1.png)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会认。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式,体会小鸟的内心情感变化。
3、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现实教育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传达的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读法(分角色朗读);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通过设问引出课文题目,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人种过树”,或者“有没有人养过鸟”,或者问大家“大树和小鸟有着怎样的关系”来引出本篇文章,接着同学们的回答,可以对话同学:大家眼中的大树和小鸟原来是这个样子,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中的小鸟和大树又是怎样的,它们的关系又如何呢?【板书标题】(二)通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由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文,把不会的生字词挑出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提问。
2、由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把不认识的生字词注音并加强记忆。
3、老师板书文章中的重点生字词,带学生朗读。
明确:冷、离、等、剩、斧、砍、谷等。
【板书:冷、剩、斧】(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中小鸟的情感变化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完之后谈谈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大树听,但是冬天鸟要飞回南方过冬去,鸟答应了大树,等明年回来时还要唱歌给大树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飞回来找大树的时候,大树却不见了。
鸟四处寻访,最后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鸟为了履行约定,面对着由朋友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关于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去年的树》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关于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去年的树》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部编本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5e1eec1172ded630b1cb654.png)
关于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去年的树》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部编本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习扫读、跳读、浏览等阅读方式,能在阅读中梳理文章脉络,把握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反复结构,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其不同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的反复结构,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其不同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群文阅读文本群文篇目:《爱心树》《》《七颗钻石》《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流程: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读童话故事吗?(喜欢)那么,童话故事为什么会那么吸引人呢?其实,它里边隐藏着许多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探寻其中的一个奥秘,如果你掌握了这个秘密武器,没准你也可以成为童话大王呢。
2.快速浏览《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思考:a.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讲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鸟儿在飞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
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小鸟唱起了去年的歌。
b、文章的重点部分是鸟儿到处寻找大树,他都找了哪些地方,问了哪些人?问树根——问门——问了小女孩。
(课件)三次经历都是写在什么地方,问了什么人,得到了怎样的指引。
结构上非常相似。
3、老师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童话《小壁虎借尾巴》。
大家先来回顾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想一想:小壁虎分别向哪些动物借了尾巴?课件出示:向小鱼借尾巴—向老牛借尾巴—向燕子借尾巴。
(课件)小壁虎三次借尾巴的经历,也是差不多,都是在什么地方遇到谁,他怎么向对方借尾巴的,最后结果如何。
4、那么,通过这两个故事,你们发现了这两个童话故事在主要的故事情节上都有何相似的地方?5、这两个童话故事之所以能这样吸引人,那是因为它们有一个特别的结构板书: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二、阅读品味(1)共同阅读《爱心树》。
《去年的树》教案(优秀6篇)
![《去年的树》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46278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9.png)
《去年的树》教案(优秀6篇)《去年的树》教案篇一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
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
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揭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⑴ 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用“去年的树”?等等。
⑵ 疑问:破折号的意思,为什么用“落”?⑶ 感受:为小鸟的友情、诚信感动,为人类的乱砍滥伐愤慨,为大树的牺牲精神感动等。
(着重引导⑴。
)收获:根据课后问题提示,说出课文大概内容。
归纳把书读薄的方法。
词语:煤油灯(词义:实物演示)、伐木人(词义:伐即砍。
在本子上写一个“伐”字)、融(字形、字音)。
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1、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
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⑴ ……是好朋友。
⑵ ……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⑶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精选3篇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67bf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8.png)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7一、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藏起来,以读激情,以情带读,以读传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目标:1、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四次对话。
3、通过想象,深入感受小鸟寻找树的心情,领悟童话蕴含的思想感情。
4、初步感悟童话的特点,尝试改写童话。
三、教学程序:(一)导入课题:1、交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3、交流。
(根据提示说说。
)(设计意图:本文语言朴实,浅显易读,生字较少,因此初读时重点放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上。
给出必要的提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质疑问难:1、学贵有疑,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能解决的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2、学生讨论后质疑,师生共同梳理真问题。
问题预设:(1)大树已经被砍倒了,为什么小鸟还要一次次的去寻找?(2)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心里在想什么?(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疑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看看学生通过自读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能够读懂些什么,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进一步的教学方向。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并简单批注。
2、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四)交流分享:1、鸟儿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拼命地找树?2、它们除了唱歌之外,还会做什么?3、你认为鸟和树是一对什么样的好朋友?4、秋去冬来,一对好朋友面临分离,临别时他们有怎样的约定?你从中体会到他们怎样的心情?5、冬去春来,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期盼,小鸟终于要见到日思夜想的好朋友了,此时此刻,它心里会想些什么?6、可是它见到的不是昔日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却是光秃秃的树根,小鸟满怀的希望化为泡影,此时此刻,它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它心里会想些什么?(设计意图:找准切入点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保证阅读活动顺利展开的一把钥匙,以学生的第一感受——感动为切入点,便于营造情感的课堂。
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1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2fc0b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6.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1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1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篇1预设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通过多角度的对话,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体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的对话,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出示媒体画面)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只漂亮的小鸟正用清脆宛转的嗓子为一棵大树唱歌呢。
大树呢,正摇曳着他那茂盛的枝条,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啊!今天,围绕着小鸟和大树,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直奔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快地接触文本,防止因过多预设消耗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故事后,填空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鸟和大树是,小鸟飞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大树。
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于是他,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师:从同学们所说的感受中,我们体会到了小鸟和大树之间浓浓的情谊,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这种浓浓的真情。
(学生读找划,汇报)三、读中感悟,体会鸟的真情。
这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童话,而这些对话也正是最能体现小鸟和大树友情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演演、体验体验他们的心情。
(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1、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同桌互相扮演角色读一读——指名表演读——评议——师生对读——师和全体生对读。
(把握第一次对话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及小鸟保证时的坚决与肯定。
)师:第二年,小鸟终于回来了,但小鸟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出示:春天又来了。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2417fa5e9856a57126020.png)
8去年的树课时目标1.感受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鸟儿与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感受拟人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二)1.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树是好朋友,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通过阅读课文,说一说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去年的树不见了,鸟儿此时此刻的心情怎么样?她会想些什么?4.鸟儿的心情从头到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和“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这两个句子中分别出现了一个“看”字,请谈一谈你对两个“看”字的理解。
(二)小组交流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三、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学生从对鸟儿和树的描述中不难体会到鸟儿与树之间真挚的友情,难点在于朗读。
如何读出鸟儿与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方法:教师范读、播放朗读、分角色读。
预设2课文中对鸟儿心情变化的描写,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不必拘泥于教师的答案。
预设3前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鸟儿心中在想:树啊,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的朋友,让我来为你唱歌吧。
后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实现了诺言,鸟儿心中在想:朋友啊,你听见我给你唱的歌了吗?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给你唱歌了。
体现了鸟儿无尽的忧伤。
预设4体会重点语句(1)“春天又来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
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鸟儿再次回来是多么欢欣啊,她终于又可以找她的好朋友——树了。
《去年的树》教案优秀3篇
![《去年的树》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ee18e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c.png)
《去年的树》教案优秀3篇去年的树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
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指导学生朗读。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1)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2)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板书预设:大树(图)小鸟(图)珍惜友情信守诺言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名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三、指导四个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去年的树篇二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8《去年的树》教案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8《去年的树》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921cee0b4e767f5bcfced2.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8《去年的树》教案设计8去年的树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角色形象,拟人化的表现方式”是童话的基本特征。
除此之外,本篇童话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丰富的对话描写。
基于这样的文体特征,本课适合运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来教学。
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极力倡导的。
本课教学设计重点体现多种形式的朗读,有自由读、找朋友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
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心里的想法,设身处地,思角色所思,想角色所想,说角色所说。
学生在想象与朗读中与文中的角色融为一体,体会乐趣,明白道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2.搜集作者及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教师引入:(播放课件)看,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她的好朋友——树唱歌呢!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画面啊!然而当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这美好的情景不在了。
这是为什么呢?快去读读课文吧!(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正确读词语。
融化伐木斧子锯木头煤油灯点燃鸟儿这儿哪儿一会儿细条条(2)指名读。
(随机指导“融、伐”的字形和意思,以及儿化音的读法。
)重点讲解“伐”字。
教师出示字谜帮助记忆:人持戈,气昂昂,攻打敌人上战场。
(3)多种形式练习读词语,正确读写“融化、伐木”等词语。
3.指导写字。
(1)引导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哪些生字书写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教师重点强调:(“冷”左边是“冫”,不要写成“氵”,右边是“令”,不是“今”。
“离”下部不要写成“肉”。
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3317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1.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教学目标:1. 增进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和热情。
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在文学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 教师介绍作者和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知识。
2. 讲述与之相关的现实案例,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行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
2.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发生了什么?有哪些主要角色?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品读文本,深入剖析1.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如大树的善良、小鸟的忠诚等。
2. 深入探讨故事情节,探究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
四、拓展延伸1. 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么做?”等。
2. 讨论有关环保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
五、互动环节1. 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2. 组织小型辩论赛,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六、小结1.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所学内容。
2. 总结故事情节的寓意,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经验。
七、布置作业让学生编写一个以《去年的树》为主题的短篇小说或剧本。
八、板书设计《去年的树》教案- 文章介绍及背景知识- 人物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分析- 环保话题讨论- 互动环节- 知识点总结注:以上为参考教案,具体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去年的树》教学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去年的树》教学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00c84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c.png)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在品味中能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3、感悟“信守承诺,珍惜友情〞等深厚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对话描写体会大树与鸟儿之间真挚的友情,感悟“信守承诺,珍惜友情〞等深厚的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读、悟课文的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心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吗〔有〕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呢谁想说一说生:我的好朋友是...我生病的时候,他来我家帮我辅导功课。
生:我的...下课时,我们经常在一起玩。
生:我的...我伤心的时候他抚慰我。
......看来好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快乐,今天教师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么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中去看看吧!〔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二、同桌互读,检查预习:师:同学们,大家都做了预习,下面同桌每人朗读一个自然段,大声读,认真听,遇到错处,要及时纠正,看看谁读得最流利,开场。
学生朗读,教师巡视。
师:读完的同学请坐好,谁找到同桌一处错误的请举手,两处的,谁的同桌朗读得特别琉璃的请举手,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好,多数同学都能流利地朗读。
那么这篇童话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卡,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答案。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飞回南方前,鸟儿容许大树________。
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却发现________。
于是她到处寻访,问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
于是,鸟儿________。
生汇报。
师:我也想分享一下教师的答案,大家齐读。
师:那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好朋友就是〔大树和鸟儿〕师板书:大树和鸟儿三、创境朗读,体会友情:〔一〕围绕“天天〞展开朗读:师:同学们,大树和小鸟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生:形影不离的...生:情谊深厚的......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去年的树》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习扫读、跳读、浏览等阅读方式,能在阅读中梳
理文章脉络,把握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反复结构,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其不同
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反复结构,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其不同的表
达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群文阅读文本
群文篇目:《爱心树》《》《七颗钻石》《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流程: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读童话故事吗?(喜欢)
那么,童话故事为什么会那么吸引人呢?其实,它里边
隐藏着许多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探寻其中的一个奥秘,如
果你掌握了这个秘密武器,没准你也可以成为童话大王呢。
2.快速浏览《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思考:
a.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鸟儿在飞
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
可是第二年
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
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
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
于是,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小鸟唱起了去年
的歌。
b、文章的重点部分是鸟儿到处寻找大树,他都找了哪
些地方,问了哪些人?
问树根——问门——问了小女孩。
(课件)
三次经历都是写在什么地方,问了什么人,得到了怎样
的指引。
结构上非常相似。
3、老师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童话《小壁虎借尾巴》。
大家先来回顾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想一想:小壁虎
分别向哪些动物借了尾巴?
课件出示:向小鱼借尾巴—向老牛借尾巴—向燕子借尾巴。
(课件)
小壁虎三次借尾巴的经历,也是差不多,都是在什么地
方遇到谁,他怎么向对方借尾巴的,最后结果如何。
4、那么,通过这两个故事,你们发现了这两个童话故
事在主要的故事情节上都有何相似的地方?
5、这两个童话故事之所以能这样吸引人,那是因为它
们有一个特别的结构
板书: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
二、阅读品味
(1)共同阅读《爱心树》。
(课件出示)阅读小提示:
a、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大树给予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男孩从大树的身上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的快乐与幸福,直到风烛残年,身心俱惫,仍然可以在仅剩的老树墩上休息……
b、你能找出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内容吗?这些反复出现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2)、学生共读文章,汇报交流反复出现的情节
拿去苹果——得到钱
拿去树枝——得到房子
砍断树干——坐船远航
老树墩——休息
(3)、交流、探究,感受反复结构的妙用。
大树对小男孩无私的爱,小男孩不断地向大树索取,这两种情感随着情节的反复,在不断的加强,在这种反复对比中,我们读出了一份淡淡的哀伤。
再读《鼹鼠太太的项链》
1.找出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内容
2.交流、探究,感受反复结构的妙用
3.比较两篇文章中反复结构的异同。
4.阅读分享,达成共识,感悟反复的不同形式及其妙用
三、梳理统整,比较异同
(1)、童话故事中反复的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现在请大家根据我们梳理出来的结构图(课件),想想这些故事在情节、结构、或者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情节类似,结构相同,写法相似)
(2)、童话故事中反复的有什么不同?
像《小壁虎借尾巴》和《小猴子下山》这两个故事,它们的每个情节没有主次之分,是并列结构(板书),它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
而《七颗钻石》水罐变得越来越珍贵,《爱心树》写的是奉献的加大。
它们的程度是一次比一次强烈,是递进结构(板书),它的顺序却是不能调换的。
在这要注意了,递进不仅仅是不断提高,加大,还可以是不断缩小,降低。
以后大家在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时可以关注一下它反复的规律。
口头创编反复结构的童话
在这里,老师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的开头:
课件出示:《比本领》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反复结构这种写法来合作创
编一个童话故事,好的,下课。
郑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