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应通儒高等中医教育理念的回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11期卫生软科学V ol.26 No.11 2012年11月Soft Science of Health Nov.,2012
●医学教育●
医应通儒:高等中医教育理念的回归
李春燕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分析了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医高等教育面临的现状,提出了结合实际且顺应学科发展的“医儒结合”的理念,为当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中医教育;医应通儒;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800(2012)11-0956-03
总体看来,近年的社会环境变得有利于中医复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包括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现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内的许多有识之士都明确表示“支持中西医并重、结合”。但目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淡化、中医药的理论创新有待突破性的进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在缩小等,这些问题无疑都事关中医药的生死存亡。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窘境,学者从国家政策、中西医对比与贯通、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诸多见解和措施。其中有学者指出,发扬中医药学要从中医高等教育这个源头入手,只有造就一大批真正懂中医、爱中医的高等人才才能使中医走出困境。可是,一方面目前全国的中医院校每年毕业数万名学生,中医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逐年攀升,另一方面真正能够继承中医事业的毕业生却很少。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中医事业后继乏人的困境。因此,本文在分析中医高等教育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打造稳定的中医人才队伍需要在中医高等教育中加强儒学知识的熏陶,医儒结合、双管齐下才能培养出真正爱中医、懂中医的高等人才,才能使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不断发扬光大。
1 科学主义背景下中医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主义(Scientism)开始在人类思想领域中大行其道。所谓科学主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它可以推广用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②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用于包括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领域,并规范这些学科的内容[1]。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西方科学及其标准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得到崇信和宣扬,相伴而行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抨击。凡是不符合西方“科学”的东西,都要遭到科学主义的批判。为了迎合环境的这种变化,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重要阵地的高等中医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西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多按照西方医学的教育模式进行自己的学科构建,强调用西医的科学方法、科技手段来研究中医药,力图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证明中医药的科学性。目前在中医院校,鼓励学生用动物来做实验或者热衷于用分子生物学等来研究中医药已经成为常态,用符合中医文化特征的方法来学习和研究中医倒显得格格不入。中医院校出版的新教材也越来越接近西医教材的标准,中医教材象西医教材一样,把语言的标准化、客观化当做自己的追求,希望借此证明自己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与儒学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中医哲学基础反倒越来越被边缘化。似乎这样一变,中医就会符合西医的科学规范,中医也就后继有人了。然而事实证明,完全用西方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不仅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反而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西学和西医的冲击下,困境中的中医教育一方面丢掉了传统的人文基础,另一方面又难以与西医真正接轨,因而困境加重。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被教育者陷入迷茫
一般情况下,中医高等教育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生活在现代科学文化大环境中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在中学阶段打下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基础,习惯了抽象逻辑思维模式。进入中医高等院校,对这些高中生来说,意味着要转而接受一种古老的医学知识,其时代文化、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等都和其本身具备的素养有很大反差。当他们运用抽象逻辑思维模式去寻找中医理论中关于“三焦”、
* 收稿日期:2012-07-19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对策” (2012D08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春燕(1976-),女,安徽太和人,湖北中医药大学文法系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
956
“气化”、“升降”的实体,并尝试建立可演绎的逻辑关系时,总是陷入深深的困惑。而且目前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计划设置往往是中医课程和现代医学课程各占一半,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同时开设,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这些知识和他们中学阶段掌握的数理化具有相同的“文化基因”,必然使学生们更倾向于相信西医理论而怀疑中医理论,进一步导致他们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陷入迷茫,难以真正热爱中医。
1.2 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存在不足
高等中医教育中,中医专业课程的教师对于教育能否成功十分重要,他们肩负着把传统中医学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职责。但是,能够在课堂上讲出中医文化韵味的老教师大多已经退休,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高学历的年轻博士,在他们的知识背景中,更多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实验研究。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对中西文化碰撞的态度多偏爱西方文化,不少人为能够带上一点西方科学的皮毛而沾沾自喜。这样的师资队伍自然很难对学生讲明白“医者意也”的哲学道理,更难以带领学生“意会”中医经典理论的内涵。近年来,政府对中医的关怀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规模从校园占地面积、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招生人数等上看在逐年上升,但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并没有取得我们所期望的效果,和教育者知识结构的缺陷不无关系。
1.3 管理者的管理思路存在缺失
高等中医教育的管理者往往没有认识到高等中医教育事业需要通过不同于西医教育的手段、方法和途径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有用的中医人才。或者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最近几十年来,高等中医教育套用普通医科院校教学的模式,其指导思想、办学方针、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材、教学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都学习西医院校的办学思路和评价指标,没有从中医的特色出发,积极培养真正能传承中医传统的中高级人才。固然,在科技突飞猛进的全球化时代,用现代科学技术、西医标准来研究中医药其有合理性,也非常有研究价值,但高等中医教育的管理者不应该忽视中医是一门“哲学医”的本性。这种把中医药的文化传承创新放在次要地位的管理思路,必然导致对中医哲学基础的研究既无制度上的支持,也无人才储备上的保障,从而使中医学失去继承创新的基础。
2 医儒结合——中医医道的立足点
中医学是中国特有的一门传统科学技术。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生命现象,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但中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借助了中国儒家哲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构建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其思维方式、伦理道德观以及医学生命观都受到儒学的影响,这样的一门医学知识必然带有浓厚的中国儒学的烙印。
2.1 儒学对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中医与西医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庸调和和直觉体悟是中医思维的独特之处,而这些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例如,《礼记·中庸》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论语·学而》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作为儒家十三经之首的《周易》也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可见,在儒家的思想中,中庸调和是极为重要的,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治疗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动态平衡观、“生病起于过用”的病理观、“以平为期”的治疗观、形神合一的养生观等都是儒学中庸调和思想在医学上的体现与应用。此外,“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医学的一个典型特点。“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2]。”这种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与先秦儒家主张对于最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以直觉体验为主的观点完全一致。可见深入理解儒家哲学对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学好中医的关键问题。否则,难以真正理解中医医道。
2.2 儒学对中医伦理道德的影响
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医伦理的影响可以说渗透到中医医德观的各个方面。中医伦理观主张“医以德为先”、“济世为怀”,提倡“上天有好生之德”等医德规范,这些都与儒家伦理思想密切相关。如儒家重义轻利的超功利主义观点在中医伦理中就表现为“医以德为先”,主张在医学活动中,重德而轻利,以救济病痛为首要目标。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的伦理思想与中医“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的济世为怀思想是一致的。儒家相信宇宙中存在着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这一点与中医伦理的基本原则“上天有好生之德”是内在一致的。至于儒学中很多关于具体品德的规范,更是与中医倡导的医德密切相关。例如,“仁”是儒学中最看中的道德规范,其在中医医德中也一样居于首位。唐代孙思邈要求医生需做到“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这种推己及人的仁爱观念至今仍是中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又如“忠”也是儒学伦理中的重要道德规范,其在中医医德规范中表现为忠于职守、精心施治的道德要求等。
2.3 儒学对中医生命观的影响
所谓生命观就是对生命的根本看法,对于这个问题,中医的观点完全来源于儒学。汉代儒学大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讲到“民皆知爱其衣食,而不爱其天气。天气之于人,重于衣食。衣食尽,尚犹有闲,气尽而立终。”可见儒学认为天地之气是生命的本源。而中医学同样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种观点明确指出人禀受了天地之气而生,应当按照四时运行的规律生存。不仅如此,中
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