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液压爬模施工方案施工特点及节点图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4306a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e.png)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建造超高层建筑过程中使用的特殊施工技术。
它利用了液压爬模装置来实现建筑物的逐层平移、升降和定位,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液压爬模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它利用液压系统的力量来完成建筑物的平移和升降。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较大,传统的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工作非常复杂,而且存在安全风险。
而采用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元,逐个完成施工,大大简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1. 高度可调节:液压爬模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调节高度,从而适应不同层次的建筑物。
2. 单元化施工: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在每个单元上完成施工,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周期。
3. 安全可靠:液压爬模装置采用液压系统来传递力量,具有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的特点。
施工人员可以在装置上操作,避免了高空作业的危险。
1. 设计施工方案:在进行液压爬模施工前,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每个单元的平移和升降的高度和时间等。
2. 安装液压爬模装置:根据施工方案,将液压爬模装置安装在建筑物的相应位置,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3. 进行施工:通过液压爬模装置的控制系统,将建筑物逐层平移、升降和定位,完成各个单元的施工。
4. 拆除液压爬模装置:在完成施工后,需要及时拆除液压爬模装置,并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它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是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液压爬模技术将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b7207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3.png)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的崛起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
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超高层建筑的需求。
液压爬模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液压爬模技术通过高效的机械结构和精密的控制系统,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一、液压爬模技术的定义与优势液压爬模技术是一种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建筑模板和支撑体系移动的施工技术。
其主要优势在于灵活性高、效率高和安全可靠。
通过液压爬模技术,施工人员可以随时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调整模板和支撑体系的位置和高度,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灵活高效。
液压爬模技术采用了高强度的材料和精密的控制系统,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可靠。
二、液压爬模技术的主要应用液压爬模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桥梁等大型工程的施工中。
通过液压爬模技术,工程施工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隧道支撑、桥梁梁板的施工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1. 液压爬模技术的特点(1)精密控制:液压爬模技术采用精密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模板和支撑体系的精确控制,满足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高度需求。
(2)模块化设计:液压爬模技术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组合和调整,提高了施工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3)安全可靠:液压爬模技术采用了高强度的材料和精密的控制系统,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可靠,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分为平面式液压爬模和塔式液压爬模两种类型。
平面式液压爬模适用于需要大面积模板和支撑体系移动的施工,如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工程的梁板施工等。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
塔式液压爬模适用于需要悬挑作业和高度变化较大的施工,如超高层建筑的塔楼施工等。
其特点是高度可靠,操作便捷,适用于复杂的施工环境。
1. 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世界知名的超高层建筑,其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液压爬模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升模板技术介绍及应用(附多图)2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升模板技术介绍及应用(附多图)2](https://img.taocdn.com/s3/m/0b51117a767f5acfa1c7cd7e.png)
液压顶升模板:
谢 谢!
导轨 支座
液压自爬升模板特点:
优点: 1、节约场地,降低吊次; 2、节约材料,减少浪费; 3、节约人力,劳动强度低,速度快; 4、承载和抗风能力强; 5、具备防坠功能; 5、主构件通用性强,节能环保。
缺点: 1、安装期间,对场地要求较高; 2、安装和拆除均需吊升设备。
液压自爬升模板功能:
1、爬升和施工均与结构保持连接; 2、操作平台与架体连为整体; 3、模板与架体同时爬升; 4、模板可在架体上前后移动; 5、方便调整模板垂直度; 6、可倾斜爬升 7、在验算许可的前提下,可以实现: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液压自爬升模板体系
下挂歩梯与施工电梯对接
施工电梯
下挂歩梯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布料机运用设计方案 布料机
与结构顶撑
其他典型设计方案(一)
其他典型设计方案 (一)
钢梁安装
其他典型设计方案(二)
其他典型设计方案(二)
液压自爬升防护屏概述:
液压自爬升防护屏是通过液压油缸的伸缩,连续 顶升防护屏架体实现防护屏架体的整体提升。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边柱液压自爬升模板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苏州现代传媒工程
办公塔楼47层,高度214.8米,采 用核心筒钢框架结构体系;
酒店塔楼41层,高度164.9米,采 用核心筒-外框架劲性结构。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苏 州 现 代 传 媒 工 程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苏州现代传媒工程
悬挂歩梯,与施工电梯对接; 携带布料机同时爬升; ……
液压自爬升模板计算:
荷载分布: 1、自重 2、施工荷载 3、风荷载
风向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490d2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7.png)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将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逐层逐段施工的技术。
液压爬模系统可以通过液压缸实现钢模板和模板支架的爬升和下降,从而实现建筑物的逐层施工。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特点是工期短、效率高、安全可靠。
在传统的施工方法中,搭建脚手架进行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大大缩短了工期。
液压爬模系统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液压爬模系统主要由液压缸、模板支架、跳板、钢模板等组成。
液压缸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的液压油来实现起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
模板支架是用来固定和支撑钢模板的,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跳板是工人和材料进出施工区域的通道,需要有足够的宽度和牢固的支撑。
钢模板是施工过程中用来固定混凝土的模板,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液压爬模系统的施工流程一般分为准备工作、浇筑混凝土、爬模施工和拆除模板四个阶段。
在准备工作阶段,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测和设计,确定爬模系统的设置和使用方案。
在浇筑混凝土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及时进行模板的安装和调整。
在爬模施工阶段,根据设计要求调节液压缸的移动速度和爬升高度,同时对液压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
在拆除模板阶段,需要将钢模板逐层拆除,并进行清洗和保养。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由于液压爬模系统采用了液压油来提供动力,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否则可能会出现故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它的应用在未来将会更加广泛,为建筑施工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
液压爬模施工工法(2)
![液压爬模施工工法(2)](https://img.taocdn.com/s3/m/e03eae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2.png)
液压爬模施工工法液压爬模施工工法一、前言液压爬模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大型建筑结构的施工工法,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模板的垂直移动和固定,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大跨度、高层次建筑结构的施工。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液压爬模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快捷: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模板的垂直移动,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建筑结构的施工。
2. 灵活可调:液压系统具有可调节性能,能够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调整高度和固定模板。
3. 安全可靠:使用液压系统进行施工,能够保证模板的稳定和安全,并提供多重安全保护机制。
4. 适应性强:液压爬模工法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适用于大跨度、高层次的施工。
5. 环保节能:液压爬模工法使用液压系统进行施工,能够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节约能源。
三、适应范围液压爬模施工工法适用于大型建筑结构的施工,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1. 高层建筑施工:液压爬模施工工法能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高效、安全地进行模板的垂直移动和固定。
2. 大跨度结构施工:液压爬模施工工法能够灵活调整高度,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施工,如桥梁、水池等。
3.垂直构筑物施工:液压爬模施工工法适用于垂直构筑物的施工,如烟囱、塔楼等。
四、工艺原理液压爬模施工工法基于液压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缸的伸缩和液压阀的调节,实现模板的垂直移动和固定。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建筑结构的尺寸和设计要求,选用合适规格的液压缸和液压阀。
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的力和动力,带动模板完成垂直上升或下降的动作,并通过固定装置将模板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液压爬模施工工法的实际应用,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参数设定、安全保护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工艺液压爬模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模板安装:首先进行模板的安装,安装前需要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质量和细节符合要求。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89089d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0.png)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的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建筑施工技术。
液压爬模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模板系统,可以在高层建筑内安全、高效地进行施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原理、设备和应用。
一、液压爬模的原理液压爬模是一种自动提升和卸载的装置。
液压爬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压油缸来提升、卸载和稳定爬升。
该装置采用多级液压系统来实现高效的控制,具有动力大、速度快、水平稳定、负载能力强等优点。
1.液压爬升系统:液压爬升系统是液压爬模的核心部分,包括高压油缸、高压油泵和高压油管路等。
高压油泵可以产生足够强的油压来驱动液压扬升缸。
2.结构件:结构件是连接液压缸与模板的部分,例如支撑架、梁和地脚板等。
3.辅助部件: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液压管路、底座等。
1.加速施工进度:与传统的木质模板相比,液压爬模的施工速度更快。
液压爬模可以在不移动模板的情况下进行多次转换,从而加快建筑施工的进度。
2.高质量施工:液压爬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能耗低:液压爬模的功耗较低,可以节省很多能源。
同时,在拆卸后,液压爬模可以进行重复使用,减少了建筑材料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经济和环保两个目标的统一4.安全保障:液压爬模设备的结构设计符合国家标准,有效地保障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可实现楼体垂直度的精度控制,进而有效控制施工线形、高度误差与变形等问题,提高了建筑质量和施工速度。
总之,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经济和环保两个目标的统一。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14059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3.png)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
而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涉及到了许多高新技术和设备。
液压爬模技术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液压爬模技术概述液压爬模是一种通过液压系统来实现建筑模板爬升的技术手段。
它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用来支撑混凝土浇筑和模板改位等作业。
液压爬模系统的核心是液压缸,通过控制液压缸的运动来实现模板的垂直升降。
液压爬模系统还配备有安全保护装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施工效率高:液压爬模采用液压系统来实现模板的爬升,操作简便,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实现模板的无级调节,适应不同高度的建筑施工需求。
2.安全性高:液压爬模系统采用了多重安全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模板倾斜、脱落等意外情况,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节约材料:传统的模板支撑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和钢材作为支撑材料,而液压爬模系统的采用则可以大大减少对材料的需求,节约资源。
4.灵活性强:液压爬模系统可以根据施工进度随时进行调整,适应不同区域和高度的模板安装和拆卸需求,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5.环保节能:使用液压爬模系统可以减少对传统支撑材料的需求,从而降低浪费,符合现代建筑的环保节能理念。
液压爬模技术适用于各类高层建筑的施工,包括住宅楼、写字楼、商业中心、酒店等。
在这些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都需要对建筑模板进行多次安装和拆卸。
采用液压爬模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除了常见的建筑施工外,液压爬模技术也适用于桥梁、隧道等其他工程领域。
液压爬模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在各种不同的工程施工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施工的不断需求,液压爬模技术在未来还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液压系统方面,未来的液压爬模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模板爬升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施工的自动化程度。
塔楼液压爬模施工方案2.0版
![塔楼液压爬模施工方案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88a8d571fe910ef02df832.png)
目录1.工程概况 (3)2.液压爬模施工工艺介绍 (4)2.1 施工工艺介绍 (4)2.2 施工工艺的工序流程 (4)3.模板施工组织设计 (5)3.1核心筒竖向模板工程方案总体设计原则 (5)3.2核芯筒模板配置方案 (6)3.3核芯筒模板配置方案说明 (9)3.4模板施工准备工作 (11)3.5模板的安装 (12)3.6模板拆除 (13)3.7质量保证措施 (13)3.8安全、文明施工 (14)3.9大模板计算 (15)4.液压爬模架施工组织设计 (21)4.1编制依据 (21)4.1.1 图纸依据 (21)4.1.2 施工规范、规程、标准见表 (21)4.2液压爬模架工程施工方案 (22)4.2.1 本工程特点 (22)4.2.2 液压爬模架布置情况 (23)4.2.3液压爬模架形式 (25)4.2.4 核芯筒内施工电梯与液压爬模架的结合施工 (28)4.2.5 塔吊与液压爬模架的结合施工 (29)4.2.6 转换层(桁架层)混凝土浇筑 (31)4.2.7爬模架技术难点 (33)4.4 施工准备 (35)4.4.1 技术准备 (35)4.4.2 人员组织 (36)4.4.3 机具准备 (36)4.4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8)4.4.1 架体安装 (38)4.4.2 爬模架的使用及爬升 (41)4.4.3 爬模架设备的拆除 (42)4.5质量保证措施 (44)4.5.1 验收依据 (44)4.5.2 验收内容 (44)4.6工期保证措施 (46)4.6.1安装时的工期保障 (46)4.6.2爬升时的工期安排 (46)4.7安全文明施工 (46)4.7.1一般注意事项 (46)4.7.2液压爬模架在安装过程注意事项 (47)4.7.3液压爬模架在结构施工阶段的注意事项 (48)4.7.4液压爬模架在爬升过程注意事项 (48)4.7.5液压爬模架在拆除过程注意事项 (49)4.7.6架体的安全防护系统 (50)4.8应急预案 (51)4.8.1爬模架设备安装过程的应急预案 (51)4.8.2爬模架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应急预案 (52)4.8.3架体在爬升过程中的应急预案 (52)4.8.4架体在拆除作业中的应急预案 (53)4.9液压爬模架设计计算 (55)4.9.1 计算机仿真计算及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 (55)4.9.2 爬模架体系计算 (58)附件相关资格证明文件及技术图纸文集 (68)附件1 塔楼一液压爬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评议表 (68)附件2 工程模板技术图纸文集 (68)附件3 工程液压爬模架技术图纸文集 (69)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1A期、二期工程;工程地点:工程位于沈阳市沈河区;结构形式:钢结构框架-钢砼核芯筒结构;建筑规模:建筑物总高度308米,总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共73层,其中地上69层,地下4层,层高墙厚变化较多,层高以4.2米为主。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a19d6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2.png)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指在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过程中,使用液压爬模技术来进行模板的搭设和拆除。
该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施工方法,能够大幅度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一、液压爬模的原理和优势液压爬模是指利用液压系统控制模板板面的升降和水平移动,通过不断提升模板高度来实现机械化的模板施工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液压力将模板一层层地向上推升,从而实现快速拼装和拆卸。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快速:液压爬模技术能够实现模板的快速拼装和拆卸,大幅度缩短了建设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2. 安全可靠:液压爬模设备采用了先进的安全控制系统,能够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事故风险。
3. 灵活性强:液压爬模技术可以根据超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调整模板的高度和位置,适应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
4. 节约人力成本:液压爬模技术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力需求,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 结构稳定:由于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实现模板的垂直升降,保证模板的稳定性,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
二、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具体步骤液压爬模施工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模板支撑: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首先需要进行模板支撑。
使用专门的支撑系统将模板支撑在地面上,确保模板的稳定性。
2. 液压爬模设备安装:安装液压爬模设备,将其固定在地面支撑体系上,以确保设备的稳定。
3. 模板拼装:在液压爬模设备的支撑下,进行模板的拼装工作。
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和设计要求,将模板板件逐层搭设并固定。
4. 液压升降: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使液压爬模设备升降,将模板一层层地向上推升,直至达到所需高度。
5. 模板拆除:在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将液压爬模设备逆向操作,将模板一层层地拆除。
6. 移动和重复使用:液压爬模设备可以通过调整液压系统和支撑体系的位置,适应不同位置和高度要求的建筑,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f1071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1.png)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对于这些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而言,液压爬模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它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工劳动,降低施工成本。
本文将介绍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一、原理液压爬模技术是指利用液压系统来实现建筑物的模板和脚手架的升降和推进的施工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高度较大,需要不断地升高,传统的脚手架拆卸、重新搭建的方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液压爬模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通过液压油缸和液压泵进行控制,实现模板和脚手架的自动升降和推进,可以实现大范围、高效率的施工。
液压爬模技术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爬升系统,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泵;二是支承系统,包括支腿和支撑结构。
液压缸通过液压泵提供的液压力推动建筑模板和脚手架的升降和移动,而支承系统则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保证施工安全。
二、特点1. 高效快速: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升降和推进,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比传统的脚手架拆卸、重新搭建的方式,液压爬模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加快了工程进度。
2. 精确控制:液压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高度和位置控制,保证了施工质量。
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对模板和脚手架的精准控制尤为重要,液压爬模技术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3. 灵活适用:液压爬模技术可以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设计,适用于各种形状和高度的建筑物。
并且可以根据施工进度实时调整升降速度和推进速度,非常灵活方便。
4. 安全可靠:液压爬模技术采用专业的液压系统和支承结构,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三、应用液压爬模技术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特别是在大型的购物中心、商务中心、高档住宅等建筑的施工中,液压爬模技术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施工工艺。
除了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建筑施工中,如桥梁、大型工业厂房等。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升模板技术介绍及应用(附多图59页)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升模板技术介绍及应用(附多图59页)](https://img.taocdn.com/s3/m/33dbc5b4ec3a87c24128c40d.png)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苏州现代传媒工程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苏州现代传媒工程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苏州现代传媒工程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苏 州 现 代 传 媒 工 程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中央电视台新址工程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中央电视台新址工程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天津国泰工程
超高层模板技术运用
XX
超高层模板施工需要考虑的问题:
1、周转次数 2、材料转运 3、工序交叉 4、人力投入 5、安全
目录:
•木工字梁墙模板 •木工字梁楼板模板 •钢框胶合板模板 •组合钢模板 •悬臂模板 •液压自爬升模板 •液压自爬升防护屏 •液压自爬升卸料平台 •早拆铝合金模板 •铝合金模板 •台模 •飞模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地处深圳
市CBD中心区,是深圳市标志性建筑。 项目占地1.9万平方米,工程分塔楼、 裙楼和整体地下室三部分,塔楼118 层,高660米。
液压自爬升模板运用案例: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核心筒墙体突变,核心筒外墙及
内墙厚度随高度呈阶梯式变化,墙厚 最大一次变薄300mm,外墙向核心筒 内变薄,内隔墙沿墙中心线对称变薄。
倒运材料
自爬升模板
楼面
液压自爬升卸料平台:
液压自爬升卸料平台是在借用液 压自爬升防护屏的爬升机构的基础上, 安装独立的卸料平台,以方便吊升设 备转运物料。
液压自爬升卸料平台特点:
优点: 1、平台面积大,堆料方便; 2、承载力大; 3、无须与结构拉结; 4、完全自爬升,安全。
缺点: 1、初次安装和最后拆除需吊升设
液压自爬升模板概述:
液压自爬升模板是通过液压油缸的伸缩, 分别提升导轨和架体,以导轨和架体互相交 替爬升来实现液压自爬模系统的整体爬升。
高层液压自爬模施工技术幻灯片PPT
![高层液压自爬模施工技术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0eaccf453610661fd9f40b.png)
八、工程实例——
上海****大厦33-38层施工照片
图1 钢筋绑扎操作平台
图2 核心筒内外爬架
图3 后移模板制动
图4 液压系统
• 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油缸、上换向盒和下换向盒; • ① 液压泵和油缸 • 液压泵和油缸向整个爬模系统提供升降动力。 • ② 上、下换向盒
• 液压自爬模板体系,相对传统的爬架体系,有许
多优点:
• ① 液压爬模可整体爬升,也可单榀爬升,爬升稳
定性好。
• ② 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节省大量工时和材料
。
• ③ 除了因为建筑结构的要求(如墙面突然缩进或形
状突变)需要对模架改造 之外,一般情况下爬模架 一次组装后,一直到顶不落地,节省了施工场地,而 且减 少了模板(特别是面板)的碰伤损毁。
• 液压自爬模是以液压为动力,通过导轨与
支架互爬实爬模板的自爬升,整个爬升过 程均不需要任何其它吊升设备,安装及拆 除除外。
液压自爬模
液 压 自 爬 模 爬 升 流 程
合模板
浇筑砼
后移模板
液压自爬模
液 压 自 爬 模 爬 升 流 程
安装挂座
提升导轨
提升架体
液压自爬模
液 压 自 爬 模 爬 升 流 程
• 架体高度: 14米; • 架体宽度: 主平台④=2.5m,上平台①
=1.2m,模板平台②③=1.2m,液压操作 平台⑤=2.5m,吊平台⑥=1.8m
• 3)作业层数及施工荷载:
• 上平台①≤3KN/m2(爬升时0.75KN/m2),模板
平台②③≤0.75KN/m2,主平台④≤1.5KN/m2 ,液压操作平台⑤≤1.5KN/m2,吊平台⑥ ≤0.75KN/m2。
高墩(塔)液压爬模施工工法 (23页)
![高墩(塔)液压爬模施工工法 (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2d87bdaa50e2524de4187e0c.png)
《高墩(塔)液压爬模施工工法》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江西赣粤高速公路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9月目录1、前言2、工法特点3、适用范围4、工艺原理5、施工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6、设备与材料7、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8、安全措施9、应用实例高墩(塔)液压爬模施工工法第一完成单位: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完成单位:江西赣粤高速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1、前言随着交通科技、材料科学的发展,桥梁跨径越来越大,墩(塔)越来越高。
如何更快、更安全保证高耸构造物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
爬模施工正是在此背景下研究改进的施工工艺,它是依附在建筑结构上,随着结构施工而逐层上升的一种模板体系,综合了滑模、翻模施工的优点,具备工作平台大,操作简单,施工安全等优点。
液压自动爬升模板系统是在爬模模板系统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模板体系,它能够不依靠塔吊等吊具,具备自动爬升的能力。
本工法通过高墩(塔)施工实践从液压自动爬模系统选择、安装、爬升原理、施工工艺、控制要点等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类似高耸建筑施工提供借鉴。
2、工法特点液压爬升模板施工是一种技术先进的施工工艺,它综合了大模板和滑升模板的优点,其主要特点是:1)吸收了支模工艺的诸多优点,按常规方法浇筑混凝土,劳动组织和施工操作简便,混凝土表面质量易于保证。
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脱模后,以油缸或千斤顶为动力,以导轨或支承杆为爬升轨道,模板可自行向上爬升;2)可以从基础节段或任意层开始组装和使用爬升模板;3)无需塔吊反复装拆模板,能够自动爬升;4)钢筋可以提前绑扎,也可随升随绑,操作方便安全;5)施工操作平台大,并进行全封闭,安全可靠。
6)模板体系采用木模板,重量轻,安装改制方便,能够适应变截面墩(塔)施工。
7)液压爬模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3、适用范围适用于斜拉桥、悬索桥等钢筋混凝土桥塔以及类似高耸结构浇筑施工。
桥梁高桥墩爬模施工技术,有图有真相!
![桥梁高桥墩爬模施工技术,有图有真相!](https://img.taocdn.com/s3/m/c1ab89d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b.png)
桥梁高桥墩爬模施工技术,有图有真相!爬模是综合大模板与滑升模板工艺特点的一种施工方法。
爬模主要由爬升装置、外组合模板、移动模板支架、上爬架、下吊架、内爬架、模板及电器、液压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
液压自爬模板工艺原理为自爬模的顶升运动通过液压油缸对导轨和爬架交替顶升来实现,导轨和爬模架互不关联,二者之间可进行相互运动,当爬模架工作时,导轨和爬模架都支撑在埋件支座上,两者之间无相对运动。
塔柱液压爬模结构示意图1、外模图示液压自爬模体系中,外模板高度为4.7m,浇注时下包l0cm,上挑5cm,模板面板采用芬兰进口的维萨板(厚20mm),l2cm高木工字梁,横背楞为14槽钢,竖背楞为20槽钢。
在模板的背面设有调节的螺杆,在模板的底部设有滑道,便于模板做水平向的移动。
塔柱模板采用的大块模板,脱模后利用滑道将整块外模水平移动5Ocm,表面清理后并重新涂抹脱模剂。
2、内模内模采用组合钢模,高4.5m,由标准的小块钢模(0.3m×1.5m)或竹胶板组拼而成,力口劲楞采用双l2槽钢和间距与外模相对应。
3、预埋件部分液压自爬模体系的预埋件包括:埋件板、高强螺杆、爬锥、受力螺栓和埋件支座等。
埋件板与高强螺杆连接,能使埋件具有很好的抗拉效果,同时也起到省料和节省空间的作用,因为其体积小,免去了在支模时埋件碰钢筋的问题。
埋件板大小、拉杆长度及直径需按抗剪和抗拉设计计算确定。
爬锥和安装螺栓用于埋件板和高强螺杆的定位,混凝土浇注前,爬锥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面板上。
4、导轨导轨是整个爬模系统的爬升轨道,它由2根2O槽钢及1组梯档(梯档数量依浇注高度而定)组焊而成,梯档间距为300mm,供上下轭的棘爪将载荷传到导轨,进而传递到埋件系统上,整个导轨长度为9.0m。
5、液压爬升系统液压爬升系统包括:液压泵、千斤顶、上轭和下轭4部分。
每榀爬架配置1个液压千斤顶,千斤顶的最大行程为50cm,最大顶升力为20t。
上、下轭是爬架与导轨之间进行力传递的重要部件,改变轭的棘爪方向,可实现提升爬架或导轨的功能转换。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9ef1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c.png)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一、前言超高层建筑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安全隐患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安全可靠的工法。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工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工法特点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是指在建筑物外部设置液压爬模和内部设置支撑体系组合施工的方法。
该工法的特点如下:1. 安全可靠:通过外爬内支的组合方式,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降低施工风险。
2. 施工效率高:利用液压爬模和内部支撑体系,能够快速进行构件的施工和拆除,提高施工效率。
3. 适应性强: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形状和高度的建筑物,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工程需求。
4. 节约人力资源:借助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减少人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
三、适应范围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适用于高度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包括办公楼、酒店、住宅楼等各类建筑。
该工法适应性强,可以用于施工周期较长、结构复杂的建筑物。
四、工艺原理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是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和施工要求,结合液压爬模和内部支撑体系的技术和设备研发而成,能够满足安全、高效、经济的施工需求。
2. 采取的技术措施:- 在建筑物外部设置液压爬模:通过液压爬模的升降和移动,实现构件的迭加施工,减少施工周期。
- 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支撑体系:采用内部支撑体系对施工构件进行支撑,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 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液压爬模和支撑体系进行控制和监测,提高施工的精度和效率。
五、施工工艺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包括工地布置、材料准备、设备调试等工作。
2. 液压爬模施工:首先搭建液压爬模,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爬升高度和增加层数,通过液压系统控制爬升和移动,使得构件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施工。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7116b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5.png)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液压爬模是一种高效、安全、省力、省时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它利用液压驱动机械装置,实现高空墙体混凝土输送和安装钢筋网格的作用。
该技术操作简单、稳定性强,断面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可以满足高层建筑的施工需求。
一、液压爬模的构成和特点液压爬模主要由液压站、升降架和输料系统三部分组成。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可以驱动高空输送机、移动式搅拌站、升降机等多项机械操作,使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二)务实性强:液压爬模可以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可以操控高度、角度和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较快,质量高。
(三)可调性强:液压爬模可以调节出产混凝土的流量大小和进行钢筋网格的嵌入操作。
这样,可以保证离心力平稳。
此外,还可以使用多种配件来满足不同的施工需要。
二、液压爬模的施工流程(一)预备工作预备工作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预备工作包括预处理材料和设备,复核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标准,完善施工计划和任职责任,实行施工现场管理以保证顺畅可靠。
(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液压爬模的重要环节。
首先,人员需要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划分工程段,确定每段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浇筑方式。
然后,需要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输送到混凝土随行踏板,再确保液压系统正常运作,最后在混凝土输送管内泵入混凝土。
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内部流量和质量,及时调整管道的位置。
(三)筋工作环节筋工作环节是液压爬模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倒置筋片和嵌入筋片。
然后,将筋片放在预先焊接好的筋工作坑中。
最后,需要将钢筋网格固定在爬模上。
筋片工作过程中要保证正确嵌入筋片的位置、数量、注芯质量和纵向/横向长度等指数高,坑内清理量标准。
(四)升降作业升降作业是液压爬模的另一大环节。
只有顺畅、稳定、放心的升降作业,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在进行升降作业前,需要保证升降机和液压站的结构稳定,并通过相关调节将这两个操作库在稳定的工作空间内考虑。
超高层建筑电梯井液压爬模施工工法(jfym100型爬模架)
![超高层建筑电梯井液压爬模施工工法(jfym100型爬模架)](https://img.taocdn.com/s3/m/396e6a65bed5b9f3f90f1cdc.png)
超高层建筑电梯井液压爬模施工工法1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采用先进的爬升模板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爬模施工技术已成为今后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一项新型模板技术。
鉴于爬模体系在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优异的综合性能,XXXXXX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项目根据公司多年高层、超高层爬模施工经验,联合XX市建筑工程研究院,针对工程特点,设计了XX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工程电梯井液压爬模及大模板体系,与其他爬模施工方法相比,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1液压爬模体系架体采用JFYM100型爬模架技术(245.8m超高层钢木混合模板)。
1.2通过液压千斤顶进行爬升。
1.3爬模模板下段4.35米采用大钢模、洞口模和角模;上段采用木模补偿模板组装调整的系统。
1.4爬模架为物料平台的电梯井爬模架技术。
1.5爬模模板系统采用大钢模、补偿模板、洞口模和角模系统。
1.6爬模施工中剪力墙阴阳角及特殊位置施工技术。
1.7爬模与普通模板同时施工,防止内模整体偏移技术。
2工法特点2.1减少了高空危险作业的工作量。
保证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并根据工程需要,可同时提供多个操作平台。
各工序可同时进行交叉作业,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2.2提高了墙体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混凝土结构工艺水平。
2.3节省人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塔吊吊次,缩短工程工期,为施工管理带来综合效益。
2.4采用先进的防倾、防坠装置,保证了爬模架的正常使用。
2.5液压爬升系统操作简单,最大顶升能力保证了爬模架在爬升过程中的安全。
2.6架体间采用侧片连接,螺栓固定,保证了架体的整体性。
2.7爬模架附墙点靠预埋装置和附墙座直接与墙体连接固定,确保了爬模架使用的安全。
2.8与其它爬架相比,架体跨距大,投入使用早,需要现场配备资源少,安装及拆除方便、爬升速度快、占用场地小、现场整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液压爬模施工方案施工特点及节点图
2.1工程技术节点
本工程特点主要包括:核心筒结构变化较多;连梁较多且梁高较低;与核心筒连接的钢梁位置变化频繁;局部楼层存在钢骨;电梯井内的梁需要滞后施工;第6、15层和28层存在局部电梯井封顶,30层存在一次较大的结构变化。
具体变化情况见“结构变化节点图”:
其中,爬模位置的墙体变化如下:
外墙南、北墙:1—5层,800;6、7层,700;8、9层,600;10—14层,500;15—42层,450。
外墙西墙:1—9层,800;10—19层,700;20—29层,600;30层拆,30—42层,400。
外墙东墙:1—9层,800;10—19层,700;20—29层,600;30—34层,500;35—42层,450。
筒内1/3轴墙体:1—5层,700;6—9层,600;10—14层,500;
本工程标准层和非标准层的楼层标高如下表所示:
2.2液压爬模架布置情况
本工程在核芯筒外墙和电梯井内布置液压爬模机位,核芯筒水平结构随主体结构同步施工。
共布置115个爬模机位,26组架体;其中外墙爬模45个机位,电梯井及物料平台爬模70个机位。
核心筒(外墙)爬模机位预埋位置在楼层结构标高下返800mm处,核心筒(内部)电梯井及物料平台爬模机位预埋位置在楼层结构标高下返400mm处。
2-16层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爬模架平面布置图(2-16层)
施工至16层时,拆除15-18组架体,即62-77号机位;并将第3组架体拆分为3组架体,分别为第3-1组、第3-2组、第3-3组;将第7组架体拆分为3组架体,分别为第7-1组、第7-2组、第7-3组。
18至43层,第3-2组和第7-2组架体的机位预埋位置由原来的下返800mm变为下返400mm,其余架体的机位预埋位置不变。
工作平台之间存在400mm的落差,需要作好防护。
17-29层平面布置图如下:
爬模架平面布置图(17-29层)
施工至30层时,拆除11-14组架体,即46-61号机位。
30层平面布置图如下:
爬模架平面布置图(30层)
施工至31层时,拆除第23组架体及机位94号—101号。
拆改原来第1、9、10组架体及其机位;将1号机位安装在第8组架体中,并将第8组架体拆分为2组架体,分别为:第8-1组和第8-2组;将38号和39号机位组成一组新架体:第27组架体;将40号—43号机位组成一组新架体:第28组架体;将44号和45号架体组成一组新架体:第29组架体。
31至43层时,第3-1
组和第8-1组架体机位的预埋位置由原来下返800mm变为400mm;第27、28、29组架体机位的预埋位置为下返800mm。
工作平台之间存在400mm的落差,需要作好防护。
爬模架平面布置图(31-43层)
2.2 液压爬模架概况
1)外墙液压爬模架,布置于核芯筒外墙;该形式爬模架可带墙体一侧大模板一起爬升,平台宽度2.25米,其覆盖四个层高,架体共有六层操作平台,从上至下分别为:外墙液压爬模架立面示意图如下:
外墙液压爬模架立面示意图
2)电梯井物料平台液压爬模架,布置于核芯筒内;该形式爬模架为井筒内模板提供支模平台,并可带井筒内全部模板一起爬升。
其覆盖四个层高,架体共有七层操作平台,从上至下分别为:上两层为绑筋操作平台,可借助此两层平台绑扎钢筋;中间两层为支模操作平台,可在此平台上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下层为爬升操作平台;最底两层拆卸清理维护平台(见电梯井物料平台液压爬模架立面示意图)。
梯井物料平台液压爬模架,将架体爬至上一层;电梯井物料平台液压爬模架里面示意图如下:
电梯井物料平台液压爬模架立面示意图3)物料平台液压爬模架,布置于核芯筒内;
物料平台液压爬模架立面示意图
2.3 爬模架技术难点
1) 本工程液压爬模架定于地上2层竖向安装,即核心筒竖向结构施工至结构标高+5.900m时开始安装液压爬模架。
2)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核心筒(外墙)爬模机位预埋位置在楼层结构标高下返800mm处,核心筒(内部)电梯井及物料平台爬模机位预埋位置在楼层结构标高下返400mm处,液压爬模架预埋位置见“爬模架预埋图”。
3)本工程液压爬模架的导轨长为7800mm,2层安装时空间受限,需要在1层底板相应位置留洞,洞口具体尺寸和位置见“爬模架留洞图”。
4)
5)辅助墙垛和作辅助支撑处理方法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辅助墙垛处理方法辅助支撑处理方法
6) 根据甲方要求,所有滞后施工的梁均预留梁窝。
为满足附墙装置的附着要求,46、54、78、86号机位北侧及104机位东侧的梁窝宽度必须与梁同宽。
7)第4、6~9层时,墙体内存在钢骨,需要在钢骨腹板的相应位置开直径为80mm的孔。
钢骨需要开孔的机位位置如下:第4层时,22和23号(外墙)机位;第6~9层时,1~3号(外墙)机位、38~40号(外墙)机位、94~101号(核心筒内)机位。
孔的具体尺寸和位置见“钢梁及预埋板开孔图”。
8) 根据钢结构设计:核心筒外接钢梁顶标高与核心筒外楼板底标高平齐,核心筒四个角部存在出墙面300mm的牛腿,其余核心筒外接钢梁预埋形式均为预埋板而非牛腿,外接钢梁预埋板的长、宽尺寸与钢梁的高、宽尺寸相同。
因此,设计外墙的所有机位从结构标高下返800mm,则机位可避过绝大部分钢梁,但存在楼板局部沉降、楼板厚度变化及钢梁变化位置频繁的情况,局部楼层钢梁预埋板需要开孔,具体位置如下: 2层时,25号和104号机位需开孔;15层时,16号和25号机位需要开孔;9号机位在18层、23层、28层、33层、38层时需开孔。
孔的具体尺寸和位置见“钢梁及预埋板开孔图”。
9)分组前的各小架体之间的连接节点如下图所示:
10) 如下图所示,31层至43层时,7号机位所在墙体变为高750mm的梁,而7号机位预埋位置在结构标高下返800mm处,需要特殊处理。
11) 施工至31层时,为避免在750mm高的梁上作辅助墙体,将1号机位安装在第8组架体中,并将第8组架体拆分为2组架体,分别为:第8-1组和第8-2组。
31至43层时,第3-1组和第8-1组架体机位的预埋位置由原来下返800mm变为400mm,其余架体的机位预埋位置不变。
工作平台之间存在
400mm的落差,需要作好防护。
12) 核芯筒的墙体厚度随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架体自身构造上,当截面变化小于等于50mm时,通过调节导轨的防倾装置(调节支腿),导轨及架体均能顺利爬升至上一层,在跨变截面(变化大于50mm)处爬升架体时,使用变截面附墙座垫板,先将导轨斜向爬升入附墙装置中,再借助导轨的导向,将架体爬升入位,在进行下一层爬升作业后,架体就恢复为正常爬升状态。
如下图所示,现将液压爬模架变截面爬升要点及步骤处理作如下描述:A、安装上层附墙装置
B、操作电控按钮爬升导轨
C、当导轨快要爬升入位至上层附墙装置前,调节三角支撑架上的调节支腿,
使导轨向内倾斜,进而爬升入位(截面变化大于50mm须在上层附墙装置与
墙体间安装变截面垫板)。
D、导轨入位后,爬升架体,完成液压爬模的变截面爬升作业。
13) 预埋套管的预埋:在绑扎墙体钢筋时预埋Φ60的套管,预埋套管是爬模架安装及爬升的关键所在,要严格控制预埋套管的预埋,在墙上预埋时预埋套管要与墙体钢筋焊接固定,预埋套管的偏差要严格控制在前后±5mm,左右±5mm,上下±5mm。
14)
15)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甲方将核芯筒分为3个流水段进行施工,爬模存在分段爬升的情况,若出现爬模平台高低错层时,必须搭设防护。
16)
a.
b.
c.
d. 施工至30层时,核芯筒结构发生变化,架体进行二次安装,此时41号和42号机位间采用单片防护形式,搭设平台边界与塔吊标准节保证200mm 的间距31层-43层西塔位置液压爬模架布置情况如下:
e. 设计与东塔(M600D)配合的液压爬模架。
东塔所处的筒体尺寸较小,且塔吊所需要的空间较大,提供爬模的设计空间只有南北向各800mm、东西向各1200mm。
该筒体内南北两侧及角模本应该采用散拼木模进行施工,才能保证退模空间和安装附墙装置的空间。
但是,根据甲方的要求及承诺(要求该筒体内必须带四侧钢模板,承诺施工时将该筒体内的4个阴角模吊离爬模架),此处爬模架设计成了带四侧钢模板的架体形式,角模设计为450mm×450mm的规格。
西塔位置液压爬模架布置情况如下:
f. 由于东塔(M600D)自由高度较低,13号至28号机位每次爬升到东塔(M600D)自由高度极限位置时,东塔(M600D)的大臂需要处于正东方向。
17) 爬升架体时,需要在架体支腿位置,导轨与墙体之间安装一块附加垫块。
<<<更多详细施工组织设计。